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20:4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第一篇: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以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要求规划实训基地的总体架构,以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设计其内部环境格局,通过引进企业人员、项目、文化体现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特征,实现在真实的环境中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实训基地 工作过程导向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十六号文)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一个以艺术为基础,培养设计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坚持校企合作,结合专业特点,从实训基地的总体架构、文化内涵、实训项目、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原则

十六号文指出,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1.校企合作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等。建立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

2.统筹规划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既要立足于现有专业和现有基础,还要着眼于发展的专业群,要考虑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的结合,在满足目前专业课程需要的同时,在设备的选型、场地的安排和数量的配置方面可适当超前。

3.共享原则

实训基地的共享性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专业间的共享,没有必要每个专业独立设立实训基地,必须尽可能的考虑专业之间对实训基地的共享,发挥校内实训基地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二是校企之间的共享,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是各专业课程的实训场所,也应成为合作企业的研究、设计基地;三是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之间的共享,校内实训基地还应服务于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基地,承担起社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功能。

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的追求已从纯艺术转向了艺术与设计的结合,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多所高职院校中,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达到了480多所,将近达到50%,有部分高职院校甚至还将艺术设计作为学院群专业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建设适应教学改革要求,特别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实训基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近几年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在基地建设方面作了有效的尝试。

1.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要求,确定校内实训基地的总体架构

实训基地的整体架构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的开展和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并影响到整体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

实训基地的架构,最常见的是按专业类别和课程来分,如艺术设计类各专业设置有基础类实训室,这类实训室主要完成基础性课程,如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的实训,还设有各专业(群)的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如电脑操作实训等。另一类是按照艺术专业群大类来设置,如设为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室、广告实训室、传统工艺实训室等。

目前推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从原来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转变。因此,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也必须适应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要求。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们通过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其工作的普适性过程,至少包括“创意—设计—执行”等几个主要环节,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们可按照各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求来设置各实训局的布局,开设有创意与表现实训中心、电脑效果制作实训中心、材料与预算实训中心、工程与工艺实训中心、资料与展示中心,各实训中心下设若干个实训室和工作室,各实训中心的描述如下:

创意与表现实训中心:主要以训练学生创意表达能力为主,下设手绘实训室,可完成结构素描、设计素描、速写等课程的临摹、创作等实训,培养学生的快速表现能力。

电脑效果制作实训中心:主要完成设计效果表现的功能,下设AUTOCAD制作实训室、平面后期处理实训室、三维制作实训室、后期处理实训室等,主要完成常用设计软件的操作实训,培养学生的电脑效果表现能力。

材料与预算实训中心:主要完成材料的认知,并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材并计算材料费用。主要完成材料预算课程的实训。

工程与工艺实训中心:下设对应各专业的工程、工艺实训室,如包装结构实训、室内装饰工程工艺实训、景观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室、喷绘实训室、雕刻实训室等。培养学生了解或掌握执行的工艺流程、工程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预算等。资料与展示中心:下设资料室、展示实训室等,其中资料室主要用于收集各专业优秀作品资料,同时提供最新资料给学生进行查阅。展评实训室供各专业学生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需要进行展示、点评、讲评的场所。

2.以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要求,规划实训基地分布格局

以行动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任务为驱动,这是艺术设计各专业普遍采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推行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中,主要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每个专业课程设计了若干个工作任务,对应设计了若干个教学情境,在每个教学情境中,设立项目小组,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传授知识、示范技能的作用。教学的环节也主要包括知识讲授、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模仿为主)、教师点评的四阶段教学法。

参照德国联帮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各步骤的描述如下:

资讯:即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在这个阶段,教师将教学情境中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布置,描述工作目标、弄清存在的困难,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做的工作、条件和应当满足的要求。

计划:根据任务设计想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完成任务一般有很多种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列出多种的可能性。

决策:通过小组的形式,从计划阶段的多种可能性选出一种。

实施:按照选出的一种途径开展工作,以实现任务目标。

检查:在实施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评估:对完成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其目的不仅是对任务完成结果的好坏做出判断,更重要的是对如何做到更好进行分析。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步骤,我们不难发现,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特征是项目小组,教师在其整个过程中仅仅起到辅助和指导的作用,学生小组是教学的主体,根据任务要求,各学生小组自主制定计划,作出决策,自主实施。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实训基地的环境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于分组教学,包括位置的排列就与传统的整齐划一有所区别,二是必须提供足够的资讯获取渠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获取知识的良好环境(如网络环境等),三是为小组学习和讨论提供必要的空间,如在实训基地中设置公共的休息室、讨论室等,四是要提供学生展示的空间,如展示、讲评室等,供各小组展示任务完成结果及讲评交流任务完成的流程和感受。

三、融入企业文化与制度、聘用企业管理及指导人员、引入企业项目,实现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要求 在十六号文件中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中,除了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以外,还更应加强基地的软件建设,即内涵的建设,以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们在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主要采取了融入企业文化与制度、聘用企业管理及指导人员、引入企业项目等措施,从基地的环境、人员、实训的项目上体现一致性的要求。

1.融合企业文化与制度。在实训基地的环境中,通过引入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融合,如张贴宣传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流程、按企业要求进行着装,按企业要求领用材料、工具,按企业要求进行考勤等,使学生一进入实训基地,仿佛进入了一个设计企业中,在实训中体验企业文化。

2.聘用企业管理及技术指导人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训教师队伍。在实训基地的运作过程中,除了培养专任的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外,按照一定比例,聘用企业人员担任兼职管理教师,指导专职人员制定管理办法和实训流程,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一方面直接指导学生实训,更好的体验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实训水平,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3.引入企业项目,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内容的设计上引入企业的设计项目,仿照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在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的设计任务。同时引入企业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考评。

艺术设计实训基地,聘用了一大批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了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同时派出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校企之间的结合,引入了大量的企业项目,解决了项目教学的源头问题,对推行项目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完成的企业项目达到了138项,为企业完成了大量的设计,解决了企业设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仅2009年完成的月饼茶叶的包装设计,生产产值就达到200多万,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工学结合是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相结合,既可以在校外顶岗实习中实现,也可以在校内的实训中实施,特别在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和机制尚有待于完善的情况下,在校内推行工学结合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如何建设好校内的实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本文来源于

第二篇: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第32期 第26卷 总第450期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VOCAlr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日0N(Teaching Research No.32,2005 V01.26 General No.450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 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孙伟宏,朱劲松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应明确数控基地培养目标,统一思想认识;采用先进的教学模 式,优化实训过程;构建实用的技术训练模块,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让品牌教师 支撑品牌专业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培训质量,发挥数控基 地的示范服务功能。

关键词:数控实训基地;实训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品牌教师;校企合作;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0532~0082—02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数控基地培养目标 以企业生产需求为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以学 生的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结 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并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 见,制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培训方案》。本 方案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本地区及行业的需求为 背景,确定了数控专业培养培训的目标:努力适应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坚持培养生 产第一线的中级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把握人 才的培养规格,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按照社会需 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检查办法;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建 成满足教学需要并具有相当辐射能力的实训中 心;建设一批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并进入全国先 进行列的品牌专业。方案还确定了教改基本思 路,并在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 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 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以及专业 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等。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实训过程 2004年6月,学校对本地区的维达机械集团 公司、牡丹集团、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润发集团等12家企业进行了数控技术应用 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调研表明,在本地区数控 人才未来需求当中,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占总需求 量的90%。针对这种情况,2004年9月,学校对 2005届和2006届300名在校生的专业方向进行 了调整,60%的学生学习数控车床操作,25%的学 生学习数控铣床操作,10%的学生学习加工中心 操作,5%的学生学习数控维修,做到因材施教,既 有量的分流又有质的分层。同时,着力加强学生 的技能培养,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从新 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聘请了14位技师和技术 人员在学校一对一地辅导学生。

采用了六个“合一”的教学手段,即车间和教 室的合一,上专业课时是教室,上实习课时是车 间;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既是一个 专业技能学习者,又是一个合格产品的生产者,集 学生和学徒两个角色于一身;教师、师傅合一,在 生产实习课上,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实习指 导师傅,既上理论课又上实习课;作品和产品合 一,把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 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理论和实践 合一,学生在生产实习的同时学习理论;育人、创 收合一,学生生产实习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 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三、构建实用的技术训练模块,完善课程体系

收稿日期:2005—10—05 作者简介:孙伟宏,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万 方数据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特别是实训教材,如《数控车床实训指导书》、《数 控铣床实训指导书》、《加工中心实训指导书》、《线 切割实训指导书》等校内实训教材。

在技能教学的安排上,学校采用模块化的技 能教学一体化模式。根据中级工的标准明确了每 个专业的实习模块,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 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了一些理 论性较强且生产实际中基本不用的内容,成功实 行了“融、并、删、减”的“课程一体化”的改革,成效 十分显著。

四、加强师资建设,让品牌教师支撑品牌专业 发展

为了适应数控专业教学规模和新的教学模式 的需求,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和建设,目前专业教师 数量和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为迅速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到 澳大利亚、德国和新加坡等地学习和进修,选送教 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四新”骨干教师培 训,所有专业教师在假期中必须到企业进行为期 30天的顶岗轮训。

五、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盟,加强校企合作,科学规 划数控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采取了 以下几种形式来加强校企合作: 一是“订单”式。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 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 体。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部分实习设备,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岗位。为了鼓励 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不少企业还专门设立了 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年学校要举 办两届企业杯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企业提供了28万元的奖金,企业领导还亲临现场为学生颁奖并 合影留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 情。

二是“校企互动”式。如学校和江苏海陆锅炉 集团、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组织教 师和学生同企业职工一起在校生产企业产品,企 业派技师对学生进行实际加工的指导,由企业承 担设备损耗、水电费用和提供原材料及加工刀具。校

企合作引来了企业的新理念、新工艺、新技 术。通过校企合作,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又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注重培训质量,发挥数控基地的示范服务 功能

为满足本地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数控 专业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数控机 床操作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技术等。目前, 学校已成为本地区职校生的实习基地和企业职工 继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数控基地的功能,实现 资源共享。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企业对学 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为:一是有较高的职业 道德与综合素质,能适应环境和不断提高自身能 力,以正确、积极向上的心态投身生产一线工作, 能吃苦,表现出色;二是有扎实而全面的实践技能 基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融入实际工作,与同类学 校甚至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三是知识面宽,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能不断适应 新变化;四是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 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Construc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Practicing Ba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ing Model Sun Weihong,Zhu Jinsong(Zhangjiaga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ral School,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 numerical control practicing basis should have explici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unified cognitions on it.It also needs advanced teaching model,optimizes practicing process,constructs applicable technical training models and perfects curriculum systems.In addition,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coopera— 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Finally,training quality must be improved to play their servicing functions fully.Key words:numerical practicing base;practicing model;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model;high—quality teacher;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servicing function.万 方数据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孙伟宏 , 朱劲松 , Sun Weihong, Zhu Jinsong 作者单位: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张家港,215600 刊名: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英文刊名: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EDUCA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5,26(32 被引用次数:9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邓煌.朱民.汪文凌.DENG Huang.ZHU Min.WANG Wen-ling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教学平台配置 [期刊论文]-南昌航空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4(4

2.冯隽.李寅杰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初探 [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7(3 3.刘伟.LIU Wei以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引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 [期刊论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6(4 4.陈颖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 [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 2010(2 5.袁喜昌 浅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论文]-职业 2010(11 6.“教学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期刊论文]-机械职业教育 2009(11 7.黄强.杜柳青.曾宇丹 对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系统性的探索与体会 [会议论文]-2009 8.肖爱武 数控实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讨 [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10 9.陈群辉.肖旭 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论文]-机械职业教育 2010(2 引证文献(9条

1.宋海潮 高职院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期刊论文]-模具制造 2007(2 2.路琳 技师学院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22 3.路琳 技师学院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课程教育研究 2013(22 4.苑士学.尹云龙 解决技师学院实习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黑龙江冶金 2008(4

5.胡立新.王平.应继慧 丰田教学模式下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 [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 2007(12 6.刘锋 数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期刊论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3 7.万军 基于“双证书”制度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期刊论文]-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1 8.沈宇锋 浅谈中职数控技能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 2012(12 9.王召鹏 数字化制造实训车间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yjsjy200532037.aspx

第三篇: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模版)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傅永强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通过推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不断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演示和验证,而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才能和职业道德,因而对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何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需寻求一种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介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使基地进入最佳运行状态,发挥教学、生产、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模式是指实训基地的土地房产和主要设备由校方投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校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学校单独设立具有企业性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或者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学校作为出资主体享有选择管理者、资产受益和作出重大决策等主要权利,保证投资目的得以实现;学校不再直接干预基地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积极引导其走向社会、服务大众,激励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参与社会竞争,协助其挖掘潜力、增强活力、提升竞争力。基地作为独立经济实体拥有学校出

资所形成的法人财产权,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基地内部形成责权分明、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以及对外合作等活动,同时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生产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协调工作,完成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任务。基地经理人员由学校聘任,享有企业法人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履行相应的职责,在用工、薪酬等方面与校内教师完全分离。学校采用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形式,以产生经济效益和完成实训任务为依据,用以考核和评价基地管理部门的实绩;根据其所提供准确的财务报表,用以考核和评价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

2.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模式是强调企业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校方提供生产场地,企业通常为基地的投资主体,由于其生产规模不大,加上地方中小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比较多见,凭借其自身的设备、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发挥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企业把整条生产线或一个车间设在学校,可以节省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同时利用学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及优质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学校与企业之间必需形成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

利益分配,相互约束,共创双赢,协议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投入的设备在一定期限内享有使用、经营和管理的权利,到期后产权归学校所有;②学校有偿提供生产所需的水、电等必备资源,在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提供方便,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营业许可手续,③学校每年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场地使用费或管理费,用于基地建设;④企业必需明确校内基地的生产项目和产品名称,依法经营,自负盈亏;⑤企业在进行生产的同时,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工位和规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⑥安排学校的专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安排能够胜任生产活动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并给予适当的劳务津贴;⑦其它事项如确保安全生产、符合环保要求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3.校企共管

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模式是指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共同出资、协作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形式,实行股份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体制,该模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是目前校企合作管理实训基地的主要途径。校企双方通过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可以设立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双方选派代表参与重大经营问题的决策。学校方面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引导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产品更新等工作,协助企业开展科学化管理和运作,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在提供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基地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基地长官负责制”管理体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其特点是:①产权独立,可以使基地脱离对学校或企业的依附,进行独立经营;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经营者专心从事经营,避免发生短期行为;③管理过程更加民主、科学。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1.学校与企业合一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不是两个并列的机构,而是体现双重功能的同一个实体;通过实训基地这个平台,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融合体。

1)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形成动力机制。企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单位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有利于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另一方面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保证工人质量,避免出现技工慌、招工难的状况,同时节省人力资源的培训费用,产生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所从事的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引进先进完整的设备、产品生产、实训指导师傅、企业管理模式、职业文化氛围等软硬件设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办学活力,使学生在产品生产中进行真枪实战,提高职业能力。

2)以基地为中心,形成共建共管机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需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在制定基地建设规划之初,学校要主动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讨论,广泛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充分体现企业方面的意愿,明确基地建设目标。对于某一个基地建设,可以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方案,共同参与方案论证,共同承担建设费用,共同分担运行成本。在基地运行过程中,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共同参与管理,例如共同制定规章制度、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流程,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承担训练任务等等。

2.实训与生产同步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突出实训与生产同步进行的特点,在实训的同时进行着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着实训,两者不分时空,有效地避免了教学与实习脱节、实训与生产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1)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基地顺利运行。根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点和定位,必需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类制度,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条例和细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常规》等;二是行政工作管理制度,如《会议制度》《行政值班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采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学工作规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学生学分制实施办法》等;四是实训管理制度,如

《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生产性实训安全文明管理制度》《生产性实训考核制度》《生产性实训教学检查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设备管理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工、量具使用管理制度》等。五是其它相关制度,如《仓库管理制度》《易耗品领用制度》等等。

2)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基地实训教学。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特点与规律,应把开展目标管理与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框架和基础,全面渗透目标管理的思想,在涉及到生产和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总目标、层级目标以及子目标,把一切影响到生产性实训质量的因素,全部处于受控状态。校内生产性基地质量保障体系应由基地内部质量管理、政府质量监控、行业企业质量评价三方面共同组成,其中基地内部质量管理是核心,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性实训的管理,确保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政府质量监控是导向,政府通过各类评估以及对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的审核发放,达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间接掌控;行业企业的质量评价是主要依据,因为行业企业评价完全根据真实职业岗位所需要达到的技能要求进行严格把关,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需求,说明实训教学质量达到要求。

3.育人与盈利双赢

企业需转变观念,由关注用人转变为关注育人,从订单培养向全程参与延伸,学校需强化市场意识,挖掘身边资源,采取多途径、多方式积极寻求企业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是一个教学场

所,通过科学有序地指导学生实训,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企业,通过生产产品盈利和培训社会员工盈利,达到创收的目的,运行的结果既使学生学到了技能,又使基地获得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育人与盈利共赢。

1)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全方位管理。校内生产性型实训基地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环境和训练方法的改变,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为企业所欢迎的有用人才,因此基地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校企双方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监督管理”转变为“自主管理”,从“纪律约束”转变为“措施激励”,进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发展要求的人才。

2)以效益为先导,体现互惠互利原则。学校与企业长期顺利合作的关键是能否真正体现双方的利益。学校要为企业提供合适的生产环境、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输送合格的员工,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工艺日趋先进,从而促使学校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出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强能力、技术娴熟、适应快的优秀毕业生充入企业,改变了企业职工的结构,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直接为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效益,实现双赢。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它所形成的“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运行模式,是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第四篇: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意义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意义

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工作过程体验、岗位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工作经验获得的必要场所。综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以模拟性和仿真性基地为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能够真正在校内做到生产性实习的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意义、建设模式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更谈不上开展建设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综合他们的观点,可做如下定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职业院校利用各种资源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使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际意义如下:第一,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领地。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从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经营实际,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是生产性实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术骨干,所以必须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接受市场的考验,通过真刀实枪的锻炼,必然会造就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第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纽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往往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建共享,基地必然会成为加强校企合作的纽带。第四,校内生产性实训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造的经济收入可用于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及“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当前,各院校普遍认识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受理念、机制、资金和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遭遇重重困难,而大部分院校还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因此,探索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迫在眉睫。

第五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设,对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性的建议,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旅游及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15年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与201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6%、28.5%、23.1%。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还带动了酒店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酒店业的发展使酒店的数量猛增,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酒店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推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的酒店专业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就业,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但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概念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就需要实训基地来为学校和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对职业环境的模拟实验来达到学习效果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则真正的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模太小,数量不多。投资一套配套设施完善的酒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职院校属于非营利的机构,因此,要建设这样的酒店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受到管理模式和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都选择了招待所、餐厅等规模比较小的投资方式,并且数量也不多。这些建设远远达不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需求,对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基层服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达到实训的目的。第二,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从当前的各大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很多院校在对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从整体的管理方面来看,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实训室的建设规模一般,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服务方面的项目显得单一,装饰效果和客源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管理方面就可能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难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降低,不能达到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第三,经营与教学存在矛盾。对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真实,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高标准的酒店服务当中,又能创造经济利益。实训基地的所有权归学校所有,但是经营权却属于企业或者其他承包者。因此,实训基地的所有权的校方和经营权的企业方,考虑更多的便是酒店的经营情况,这对学生的实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的使用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训练习,一般根据课程安排,这就造成了经营与教学相矛盾的情况产生。第四,师资水平的限制。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应该具有教师和实验工作者的双重工作性质。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在单个的项目教学方面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从整体的酒店管理和工作经验来看,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欠缺,这对学生的实训练习指导方面造成了限制。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酒店选择和学生个性发展不协调。很多学校在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选择时,往往比较关注的是酒店的档次,但是酒店的市场定位方面考虑的不周全。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一般都比较类似,学习形式单一。而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会和中介进行合作,从中抽取利益,让中介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课程的酒店选择,这样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到的客户类型比较单一,就会对酒店业的发展产生质疑,不利于学生就业需求和职业的发展。第二,对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低。学校的生源方面,酒店的经营状况方面,都可能对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学校和酒店方造成一些影响。例如,学校的生源不多,就有可能造成酒店的实习生较少的情况;酒店的经营状况不好,客户资源少。各大高职院校对校外实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将校外实训作为对学生的实习基地,并没有对学校的教师也同时进行培训,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合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将校外的实训基地看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的酒店就利用了这一现象,为了减少劳动成本,积极的与学校进行合作。但是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合作,不能达到学生真正的学习目的。而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多样化的联系,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从而也为酒店方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酒店方也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使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第四,管理机制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训影响巨大。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业的服务人员短缺,因此水平也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并不多。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方也正是看到了这一专业的优势,一般对实训的学生不再过问,而是直接交由酒店进行管理。学校与学生和酒店之间的这种沟通性的减少,缺乏对实训基地学生的管理,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基地数量。校内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增加基地的数量。学校可以从其他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汲取成功的经验,并且挖掘校内外可以利用资源,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在对实训酒店进行建设时,还可以参照经典的酒店设计,建造小而齐全的设备,从而节约投资。第二,规范操作流程,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校内的实训基地在对酒店的硬件设施进行模仿的过程中,还要对实训基地设置不同的管理层,如经理、主管、服务员等等,并且严格按照酒店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和管理,这样就保证了酒店的正常对外经营。此外,还要注意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实训课程的需要,根据岗位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学校的实训基地管理还应该结合当前酒店业的发展情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不同,及时做出调整。最后,校方还应该对参加实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完成学校与酒店的接轨。第三,经营与教学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因此,学校在与企业方进行合作时,应该明确这一主旨。校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调控作用,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与企业约定管理方式,并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在酒店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将酒店的实际管理权交到管理专业的学生手中,使学生的实训实践过程能够真正的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学校也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真正的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第四,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对于加强学校教师的水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学校的教师送到专业的酒店进行实地的培训,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以增加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一种是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老师的讲座,但是这种方案一般都是理论性的讲解,很难收到实效。所以学校应两者结合,一方面增加教师在酒店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请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同时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启发。

(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完善酒店选择措施。产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产物。产学结合的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有很多产学合作的模式,例如“2+1模式”、“订单式”、“学工交替模式”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采用的是“2+1模式”和“订单式”,“2+1模式”即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前两年是对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一年到酒店进行实习。“订单式”指的是酒店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酒店就业。需要注意的是,学院在进行这些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院的教学特点和酒店的经营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如在酒店的旺季,可以与酒店签订短期的协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应仅局限于酒店,还应该兼顾与酒店相关的其他行业。如酒水、设施设备、酒店用品等方面,学校不可能对这些方面都兼顾到位,因此,就可以与大型超市和专营店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多资源。第三,与多家酒店进行合作,提高创新意识。对实习酒店的区位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高职院校的生源不仅局限于某个省份,而来源于多个地方,因此就业时的地域选择范围比较广。学校应该顺应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角度出发,合理的对实习酒店进行选择,避免实训基地过于集中。第四,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专业实训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训的有利保障。学校可以选择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对校方和店方的实习生进行监督、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建立学校、酒店、行业于一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对酒店管理和行业进行专业的评估,从而提高酒店对学生的实训管理,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从校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校内、外两条途径采取措施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下载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设计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书.

    艺术设计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书 一、总体目标 按照“足够、配套、先进、高效、共享”的原则,完善艺术设计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优化基地师资队伍、建立适应工学......

    高职类动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类动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作者:唐国盘 李新正 黄安群 陈理盾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4期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

    (参考资料)农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农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荆宇(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摘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训基地是......

    创新模式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创新模式 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作者:刘永佳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3年第11期 2011年4月,我校整体搬迁入驻新校区,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

    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张家寰郭 扬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2004--200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

    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索[最终版]

    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索 摘要: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将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园形态相融合,使“校园成为大职......

    电子商务创新工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电子商务创新工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今天的电子商务与十多年前电子商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昨天的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和信息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那今天的电子商务则更......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范文合集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2010年—2015年)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