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晋祠镇教育办公室2012年工作计划
晋祠镇教育办公室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晋祠教育实现新跨越的攻坚之年,全镇各校将在管理精细化的基础上,追求管理的绩效化,全力创建精致教育的新品牌。我镇将把本年度定位为“管理质量年”,并围绕这个主题,积极探索实施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开创晋祠教育新辉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打造“精致教育”新品牌为目标,贯彻区局“抓安全保平安,抓教学保质量”的指示精神,全面开展“管理质量年”的活动,使全镇教育在均衡发展上有新突破,使学校管理在教学质量上有新定位;使教师团队在专业发展上有新举措;使学生素质在特色活动上有新成效;不断理清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工作实践,实现全镇教育的新飞跃。
二、工作目标
1、以“乐思、善思”为主旨,加强对学校管理团队发展理念的指导力度。构建学生整体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质量监控三大教育理论体系,实现晋祠教育理论指引、理性发展的目标。
2、以“乐管、善管”为主旨,加强对学校管理团队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度。构建科技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三大教育目标体系,实现晋祠教育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目标。
3、以“乐教、善教”为主旨,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平台。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研管理工作,做到专题化、系列化、常规化,实现培养一支德高能强的教师队伍的目标。
4、以“乐学、善学”为主旨,建设学生素质发展服务平台。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加强学生学业质量保障工作、加强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工作,做到精细化、特色化、多元化,实现培养一支视野广泛、思维敏捷、能力突出等具有晋祠特色的优质学生队伍的目标。
5、以“乐行、善行”为主旨,建设学校安全德育服务平台。以校园文化创建为核心,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的建设,加强养成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校园内外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做到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实现培养一支学习研究、实干创新德育管理队伍的目标。
6、以“乐干、善干”为主旨,建设学校后勤服务平台。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为核心,加强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工作,加强对教学设施设备有效管理工作,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标准化、集约化、实用化,实现培养一支具有实干、奉献精神的后勤服务队伍的目标。
7、以“效率和公平”为主旨,促进全镇义务教育的均衡。注重制订针对薄弱学校的扶持政策,注重制订针对优质学校的倾斜政策,实现全镇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目标。
8、以“效益和质量”为主旨,促进全镇大教育的均衡,注重实施小幼、小初、初高的衔接教育,注重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教育,实现全镇大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三、具体内容
1、以“乐思、善思”为主旨,加强对学校管理团队发展理念的指导力度。组织专题学习活动。采取教材推荐、自我研修、定期交流、年度测评的方式,完善以教办牵头的讲座学习形式。全年度组织讲座四次,内容包括学习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学业测评理论、德育理论等,教办要建立专档,将全镇教育管理干部的学习纳入专项考核。
组织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学校申报、专家审核、教办组织、学区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将全镇学校划分为4个学区,由晋祠一中、晋祠小学、晋祠二中、王郭小学分别负责相应学区的课题活动,根据学区内学校的特点以教育质量管理为核心选定课题研究方向,已经参加省、市级别课题研究的学校可以将学区课题和立项课题合并,教办要建立档案,定期组织学区间的交流和评估活动。
组织理论研修成果展示活动。采取活动交流、常规检查、论文汇编等方式,定期组织全镇范围内的教育管理人员的学习心得、管理思想、管理实践的成果展示,教办要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学以致用的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
2、以“乐管、善管”为主旨,加强对学校管理团队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度。
开展“质量——重在管理”主题系列活动。强化学校管理团队的质量意识,组织两次全镇的教育质量管理现场会,分为初中段和小学段,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的联系和拓展、学生学业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等方面,教办要在全面调研的前提下精心选择典型,组织会议,总结通报;强化学校管理团队的绩效意识,教办制定学校质量管理的绩效奖励方案,从质量目标、过程管理、方法创新、发展潜力等方面全面考核学校管理层,综合评估优秀的给予集体性的表彰奖励。
开展“管理——重在执行”主题系列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干部的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组织一次全镇性的干部教学业务能力测试;加强对教育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组织两次全镇性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检查;加强对教育管理干部的管理成效的交流,教办组织一次全镇教育管理干部的创新思路、方法实践、工作实效的表彰和展示。
开展“执行——重在成效”主题调研活动。组织学校管理层的教育目标共识调研工作,按照学校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过程性的方法、学校发展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组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调研工作,按照课程的基本状况、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的认知、对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组织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调研,按照对课程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途径、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教办根据调研的结果,进行总结分类,以管理建议报告的模式反馈各学校。
3、以“乐教、善教”为主旨,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平台。
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组织以“课堂——魅力所在”为主题的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做到全员参与、分层评比、全镇展示;组织“理想课堂”主题语征集活动,充分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撰写理想课堂的主题语,教办组织评奖;组织全镇年度教育成就最佳教师,按照师德、专业技能、教学实绩,综合评价等方式,评选初中和小学各一位最佳教师,进行重奖;组织以“使命——踏上征途”为主题的活动,在教师节庆祝活动中专门组织新上岗教师宣誓演讲活动;组织以“荣誉——回望辉煌”为主题的活动,安排全镇年度退休教师的文娱活动,提高规格,规范仪式,突出荣誉感。
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核心,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工作。组织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做到通识培训每学期三次,学习内容是15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式和理论基础;组织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学科知识培训,学习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分析、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展望,聘请学科专家组,达到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参加一次高质量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采用做题和课标标注的形式,初中教师以中考二摸和中考试卷为主要内容、小学教师以太原市初中摸底考试试卷和毕业年级期末试卷为主要内容,其他教师以学科考察项目为主要内容,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集中阅卷、统一组织反馈;组织“五加一”教师培训,培训对象是薄弱学科的待发展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业辅导等讲座,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核心,加强教研管理工作。继续组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按照课型的不同,结合相关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的典型性设计,并组织空讲,各学科要努力完成一套涵盖各种可能模式的教学设计;继续组织各个学科的观摩课、研究课、过关课的展示活动,关注的中心是研究课,要完整保留课在不同时期的原貌,形成文字性的档案,形成案例研究的价值,针对过关课要加大跟踪监控的力度,目标要准,确保尽快达标;继续组织不同年级的问题积累和试题配套工作,重点是现有成果的运用和完善,积极做好相关的整理工作;继续开展针对全镇学校的教学常规督导工作,重点是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要从备课和作业批判以及课后的辅导等环节重点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渐提高。继续规范课题管理工作,教办负责对全镇教育课题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对课题研究的进度、成果和经费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中心,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建设全镇质量评估中心,以晋祠一中和晋祠二中为试点,进行标准化考试和评估实验,通过光电设备和学生分数评估系统建立学生学业评价电子库,努力提供面向所有学生、所有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电子评估报告;建设全镇教学资源中心,全镇按照学区分配,以建设四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为重点,以高速网络硬件配置、大型教学软件配套为核心,全镇各学校联网为框架,初步建立晋祠镇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拓宽教师知识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4、以“乐学、善学”为主旨,建设学生素质发展服务平台。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组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专项督导,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通过观察、检查作业和听取科任教师汇报的方式,对全镇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定期组织回访;组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理论学习,特别针对优生和待发展学生,学校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定期组织家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座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组织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矫正工作,购买有关习惯培养和矫正的图书,有条件的学校联系相关心理辅导专家,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建立相关的档案,形成完整的研究资料。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学业质量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学校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业辅导服务水平,各学校要切实制定适合不同需要的学生辅导方式,并组织实施,教办将在规模学校建设学生学习中心,和相关学校制订中心使用规则,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服务;不断开展学科延伸活动,年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科拓展展示,语文的背诵和课本剧、数学的故事和竞赛,英语的异国文化和口语交流,物理和化学、科学学科的趣味活动等,要做到参与面广,以非评价性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为目标,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上网搜集信息的方式完成探究性作业,探究的主题要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学校要定期组织专门的成果展示。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工作。探索学生学业评价的新途径,在建立全镇质量评估中心的基础上,努力试行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的评价反馈;探索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标准,在原有学期素质测试的基础上将平时的考测成绩加进去,设置合理的权重,力求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探索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形式,全镇规模学校应该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探究成果、参加各项竞赛获奖统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学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建立定期集中反馈的制度。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加强学校课程质量保障工作。规范学生作息时间,保障课时的开齐、开全、开足,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教办要做到每学期检查一次,根据实际不断加大课程开设情况的监督力度;规范活动课程设置模式,全镇各校要根据各自的发展特点,不断挖掘新的生长点,并对传统特色进行延伸拓展,丰富内涵,普及提高。教办要建立激励机制,对特色创建工作到位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切实贯彻“阳光一小时”活动、“把课间操上成一道景,把课外活动当成一节课”的活动,积极开展学生特长教育,各训练队的要确保在全区的领先位置。
5、以“乐行、善行”为主旨,建设学校安全德育服务平台。
以校园文化创建为核心,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的建设。完善校园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创造条件解决安全隐患,安全预案齐全,定期组织各项安全演练,要全面落实国家有关疾病防控的有关政策方针,全力降低学校疾病爆发的危险;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确保校园平安;创建校园安全文化,以环境创设为抓手,适时适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安全教育的文化内涵。
以校园文化创建为核心,加强养成教育体系建设。坚持德育管理的规范化,以实施养成教育为重点,注重仪式教育,学校要将升降国旗、学期开放学礼仪、少年礼仪、毕业礼仪、新生入学礼仪等活动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从活动的礼仪程序要求到学生的衣着言行制定明确具体的规范;坚持德育管理的活动化,以实施特色教育为重点,整合德育资源,重塑价值观念,结合时事,开展针对性强的德育活动;坚持德育管理的机制化,以方法研究为重点,端正学生学风,促进校风转变,建立学生学情研究档案,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抓起。
以校园文化创建为核心,加强校内外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建立领导组,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切实维护校园周边的环境和秩序;组织开展“学校——精神特区”创建活动,以师生演讲、征文、小报、图片展演等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办组织观摩;组织开展全镇学校文化创建活动,从德育理念、管理方法、环境创设、活动特色、教育成果等方面考核评价,挂牌表彰;组织开展学校德育优质课程评选活动,组织班、团、队会的评比,选拔优质课全镇推广
6、以“乐干、善干”为主旨,建设学校后勤服务平台。
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为核心,加强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工作。加大对不达标的学校投入力度,确保基本教学条件的均衡。加大对学校固定财产的管理。建立固定财产帐,组织定期检查,确保财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为核心,加强对教学设施设备有效管理工作。教办制订关于促进教学资源高效使用的相关方案,测定学校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折算函数,对设备闲置、管理不善的学校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年初和各学校签定责任书,每学期并组织督查,将考核结果和学校工作考核挂钩,并以此作为设施设备投入的重要依据。
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为核心,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工作。教办组织开展对学校各类后勤服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学辅助人员的培训要尤其重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培训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记载。开展教师使用新设备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使用技能。
7、以“效率和公平”为主旨,促进全镇义务教育的均衡。
注重实施针对薄弱学校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重点实施起跑线工程——标准化设备配套工程,保证省标准化验收过关;继续加大小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的执行力度,保障教学质量;继续执行中心校教师联合调配制度,促进校际间的均衡。
注重实施针对优质学校的倾斜政策,加大对规模学校的设备升级投入力度,全镇规模以下学校实现多媒体的全覆盖,建设全镇教学资源软件库。
8、以“效益和质量”为主旨,促进全镇大教育的均衡。
注重实施小幼、小初、初高的衔接教育,继续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速度,完成晋祠一中、晋祠二中、晋祠小学三所学校的新建工程目标,完成2012年度操场改造任务;继续抓好小幼和小初、初高衔接教育。组织教师互访、互听、互评活动,做好招生和毕业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指标。
注重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教育,协调三教之间的发展,作好成职教工作,继续做好学习型乡镇和社区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家长学校工作,晋祠小学要做好市级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活动,按时结题。
2012年,我镇教育仍然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晋祠教育就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晋祠镇
教育办公室2012年工作计划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第二篇:晋 祠导游词
晋 祠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三晋之胜,美在晋阳,而晋阳之胜,美在晋祠,今天我们游览晋祠。著名古建筑学家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既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流泉映带之间,委实像个放大的私家花园。” 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晋祠的建筑和夜景作了诗意的描述:“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年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又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而得名晋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晋祠的创建年代无从考证,不过,据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记载,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就是“晋川之中最为胜处”的游览胜地了。
走进大门,大家迎面看到的这座坐东朝西的建筑就是明清时所建的古代唱戏的戏台——水镜台。戏台东面悬挂的横匾“三晋名泉”,字迹清秀雄劲,为清代康熙年间中过武举人的晋祠人杨廷翰所书,在牌匾两旁还有一副对联:“水秀山明,无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山西的代称,“名泉”是指晋水泉源。前台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同时也是杨廷翰的侄儿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水镜”两字则是出自《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这一名词,寓意忠奸是非尽人皆知,谁也逃不出老百姓睁大的眼睛这个清水明镜。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古人以“水镜”来称名戏台和台上的演出,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
殿堂的重檐歇山顶与戏台开敞的单檐卷棚顶,高低错落,重叠组合,如巨鸟展翅般飘逸。大小垂花柱悬于梁上,中间镶了一周华丽的横枋板,犹如流苏布幔般生动,大梁与垂花横枋上的彩绘,更显得华丽,精巧而富有人文内涵。作为晋祠祭祀和庙会酬神的唱戏场所,这座戏台的造型雄奇独特,雕刻彩绘精细,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作。
穿过了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上的会仙桥,看过了由四个铁铸武士组成的“金人台”,走过了晋祠三大国宝级建筑之一的献殿,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之称的鱼沼飞梁,这座十字形的桥梁在北魏时就已经存在,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池中多鱼,所以取名鱼沼,从高空俯视,它又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鸟,故而称为“飞梁”。
与鱼沼飞梁相连的这座建筑就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圣母殿,它坐西向东,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大殿的建筑与形制十分独特。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近似正方形。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殿内共减少了12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四周的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四根角柱又明显升高,造成“生起”,这样既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殿内43尊彩塑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另外两个是周柏隋槐和取自诗经中“永赐难老”的难老泉。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于中央凤椅之上,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了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请看这5尊唱戏侍女,分别扮演了生、旦、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她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一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一番表情。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深刻反映出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梅兰芳大师曾经说她“一笑一颦,似诉平生”。其余的侍女像请大家慢慢品味。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山灵水秀,历史久远,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游览到此,希望大家今后再次来晋祠旅游,相信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谢谢各位!
第三篇: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内容摘要】:通过对晋祠全景的观赏及对晋祠“三绝”的仔细品味,了解了晋祠这一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的宏伟建筑。更加领略到晋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爬的更高,走的更远。
Through carefully taste,knowing that Jinci is a elegant palace,it has comfort environment and beautiful scenic.More important,I had tasted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breath.At the same time also reminded us that history is a mirror,but also a profound textbooks.We need t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develop.Only by learning to climb higher, go farther。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难老泉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通过对晋祠各名胜的游览及解说,不仅让游客对晋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对所学专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第四篇:晋祠导游词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古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于晋水之源,因称晋祠。自《山海经》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齐、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悬瓮山的雄伟,晋水的秀丽做了拟人化的评赞: “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 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莹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 住方圆以成象,体圣贤之屈伸; 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
对于晋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诗意的描写:“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树。”
李白诗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郭沫若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爱,这里多仅从建筑学和美学的角度,对晋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同处于一种既隔绝对立又浑然一体的矛盾状态,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无法窥探自然界的奥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维去比附周围的世界,于是只能简单地把物看成是有灵的,与自己相关的生命体。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自然不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对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质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于是自然崇拜便产生了。当人们把动植物中个别的崇拜对象当做本族的祖先或与本族祖先有血缘关系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关联成了其保护神的时候,又以想象重构这一崇拜对象,并当作本族的名称标志时,就出现了图腾崇拜。随着农耕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自然崇拜逐渐被归纳为天地崇拜。人们用美妙的传说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诸神并赋于他们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从人们重视父系传宗接代开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现标志着图腾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兴起。敬神尊祖也就进而成为古代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观念。
晋祠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定晋阳为别都,并在天保年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北齐后主高伟,崇信佛教,于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诏把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与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追唐封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建了鱼沼飞梁,祠区布局,大为改观。元佑、绍圣年间,由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靠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金大定八年,更在飞梁大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子贡献祭品。明万历年间,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又由于晋祠是晋水的源头,人们又把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视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圣母一起来祭祀,并在晋水源头建水母楼、难老泉亭。于是晋祠又成了人们举行地雩祭的重要场所。
民间的鬼神信仰主要来源于万物有灵论。秦汉时好神仙、尚方术之风兴盛,人们对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礼制度,并设置了大量的神祗,将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来,吸引了许多民间信仰扩充了祭祀的范围,增加了祭祀的对象,丰富了祭祀的仪式。几乎无神不有祠,无神不致祭。于是乎晋祠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逐渐形成。晋祠也就成了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到土地神、关帝老爷至文曲星君、英雄侠女等群“仙”会聚的地方,它们无不互弃己见,各居晋祠一隅,共享人间香火。
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进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坛。雩祀是民间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择吉日,即壬辰一类属水的日子,然后在城东筑八尺见方的四通之坛,献生鱼八条,玄酒、脯肉一类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条八丈长的大青龙,置放中央,做七条四丈长的小青龙,面向东方,相隔八尺陈列车员。令儿童八人、田啬夫八人斋戒三日,青衣立于龙旁。仪式开始,鼓乐喧天,儿童与田啬疯狂起舞,然后由一近迷狂状态的伶牙俐齿的巫祝,口念祭词,手舞足啃以请雨……。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苍龙始终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至今不衰的母题。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卦辞到灵星祭雩祭,从默默无声的神秘卦象到震耳欲聋的祭礼鼓声,哪个不围绕这个母题?这母题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没有终止于汉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间稳固地生要发芽、开花结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龙舞龙灯、龙戏珠……在当年雩祭的青龙舞,早已种下龙舞龙灯与大型龙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后来的手执波珠的领舞者,那强悍的男啬夫就是后来的舞龙人……
水镜台规模壮观,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演戏时为前台,台下埋大瓮八口,为扩音之用。在民间无论那种酬神还愿的祭祀活动,总少不于表演各类舞乐,以娱神兼娱人,历代皆然。由于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终年辛劳,仅得一饱,闲暇有限,为了调剂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机会鼓舞欢庆。这种民间的迎神赛社的祭祀仪式,具有公开性、礼仪性和娱乐性的特征
第五篇:《晋祠》教案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2名),一读提示“美丽”一词,齐读课题。
2、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晋祠的资料,下面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2人,内容不同)
3、师补充(酌情而定)
山西境内有晋水,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封到这里作诸侯,他用聪明才智带领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死了之后,人们在晋水的上游,修建了一座祠庙供奉,以此纪念他,这座祠庙因为在晋水上游,所以叫做“晋祠”。
4、过渡:山西晋祠我们没有去过,它美在何处呢?请跟随梁衡一起去观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读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周柏 偃卧 径幽香远 古老苍劲 一弘深潭 唐槐 旋起 草木萧疏 虬枝盘曲 细流脉脉 劲直 荫护 天高水清 老妪负水 穿亭绕榭 皱裂 草蔓 拾级登山 壮士托天 冉冉不绝 题咏 精湛 心旷神怡 不一而足 历历可见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题目可知,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晋祠)晋祠怎么样呢?一个词语(美丽)
3、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勾画下来。
4、交流
(1)指名读句(出示: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找这一句。(文章2—5自然段分别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这句话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的内容)
(2)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
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看山。
(三)品读“山”
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
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2)释词 巍巍:形容高大 长长:很长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
(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
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呵护)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4)指名2人读,齐读。
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温情的母亲了。B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1)山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2)释词 黄花满山:满山黄色的迎春花 径幽香远:小路僻静,花香远飘 草木萧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极高,水极清。
(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草木劲瘦、秋高气爽)(4)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5)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
夏日,;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冬至。
4、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
5、过渡:晋祠的树又美在哪里呢?
(四)品读“树”
1、师范读,学生听,勾画树美的语句。
2、自己勾画的句子,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学做批注)
3、交流 预设 : A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1)这句话写的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 年历史了,这样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2)释词 劲直:坚强有力,挺直,笔直
皱裂:破裂出凹凸的纹路,从中看出这棵周柏年岁大,很古老 挑着:冒出
偃卧:倒着躺下(拟人化)
(3)指名2人读。据说周柏已有 年的历史,它历经 风风雨雨,依然如此苍劲,那周柏---(引读)生: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看到这样的周柏,你像说些什么呢? B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1)这句话写的是?(唐槐)顾名思义,唐代就有的槐树,距今历史悠久。唐槐没在哪里呢?
(2)释词 老干粗大:树干又粗又大
虬枝盘曲:树枝弯曲、相互环绕,从中看出树枝长的及其茂盛 绿叶如盖:绿叶仿佛盖子一样,从中那个看出树叶繁茂
(3)无论是周柏,还是唐槐,它们在晋祠历经千余载,依然古老苍劲,那周柏---(引读)------;那唐槐(引读)-----,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读)---C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俨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1)这句话中的树没在哪里?(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的造型?(老妪负水,释词,演示,想象)(壮士托天,释词,演示,想象)树的造型奇特(3)不仅造型奇特,还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最奇特的是-----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转)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绳。
(1)这句话描写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a “一齐”“拧”(试做动作)
烟、绳,纹理朝同一方向 B 指名2人读,师误读 C 生对比品味,辨别(3)体会读,指名2人读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地下 ;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似乎是天上。
(4)这树、这烟、这绳,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这树的背后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不仅问道:这一齐像左扭的柏树是怎么来的?(学生想象)(5)怪不得作者说:“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读)-------(6)小结,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引读)------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五)小结学习内容,总结语言特色
1、对照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晋祠》,你知道了些什么?
(文章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起: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及名人题。今天重点学习了晋祠的山和树。晋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晋祠的树古老苍劲,作者列举了周柏、唐槐,此外晋祠的树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为例,通过“拧”、“旋”突出左扭特点,进一步说明造型奇特。
2、同学们,仔细回想作者是怎样介绍晋祠的山、树的特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细致的描写,比喻、拟人、对偶、联想)有什么作用?(是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不是在观看一个物体,而更像是人与人的交流,缩短了说明对象和读者的距离)
师小结:以说明为骨架(总分)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对说明事物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
(六)布置作业
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加以细致的描写(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引用)来介绍我们的校园。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式样新颖不俗套。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17 美丽的晋祠
巍巍的 屏障
山
长长的 两臂 “拥”
古老苍劲 周柏 “挑”
唐槐
美 树 造型奇特 左扭柏 “拧” “旋” 水
园中小品 名人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