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教案

时间:2019-05-12 20: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得道多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得道多助》教案》。

第一篇:《得道多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

2、了解《孟子》散文,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讨论:“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

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 ”畔“读”叛“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由”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展开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随检、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文章是如何体现孟子的主张的。(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三、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学生回答)[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

。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五、随检、布置作业

背诵翻译全文。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 失道寡助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_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四篇:得道多助案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案例分析 张龙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疏通文意。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4、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口号是——

生: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看我精英,明日之星;斗志昂扬,九二最强!师:很好。

师: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 生:看过。师: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不错。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他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取得民心。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的天下的君主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同桌之间大声两两对读,看哪对同桌读得最为默契、最有气势。

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师:大家读得很有激情,不错。朗读呀,就要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看看这气势会不会更强烈呢?好,大家腰板直起来,书本捧起来,声音大起来,预备起——

(读毕)师:很棒!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精气神。之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这篇文言文,里面有较多的字词句需要我们理解,下面老师想来考察一下大家,大家准备好了没? 生:准备好了。

三、检查预习,翻译课文

1、天时()

2、地利()

3、人和()

4、环而攻之()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兵革非不坚利也()

7、委()而去()之

8、域民()

9、固国()

10、威天下()

11、寡()助之()至()

12、亲戚()畔()之

13、特别提示比较:“城”、“郭”、“池”的用法、通假字“畔”、古今异译词“亲戚”、“域”、“巩”、“威”等词活用现象等。

14、重点句子考察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举手,对字词句的考察都做到关上书本、脱口而出。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都不错,下面进入到文本研究阶段。

四、合作学习,赏析课文

1、探讨

(一): 这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文本开篇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问:这句中间有几个关键词?是哪几个? 生:天时、地利、人和。

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哪项因素?从哪个词语看得出来? 生:人和。从“不如”这个词体现出来的。问: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生:两个“不如“,指明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师小结:文章开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

2、探讨

(二):

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目的是什么? 生交流归纳:例(1):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突出地理的重要性(从攻方而言)例(2):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守方而言)

3、探讨

(三):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理由是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快速合作讨论。

学生交流归纳: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由战争谈到治国,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即所谓的“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的话,“战必胜矣”,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4、探讨

(四):作者从文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小结:文章前半部分提到了一个关键是——(生答:“人和”),后半部分提到的关键词是——(生答:“得道”),其实呀,二者是有关联的,得“人和”的实质是——(生答:“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生答:“天下顺之”)。

五、拓展延伸

1、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请举例论证。谁先说? 生:《陈涉世家》。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个相关的事例。生: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生:抗战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生: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生: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如今的汶川又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生:我们班同学齐心协力在运动会上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生:还有我们班同学人人争做班级主人翁,团结意识强,所以我们班每月都被评为“先进班级”等。

师:是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3、大家能想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吗? 生:人心齐,泰山移。生:家和万事兴。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有其普遍的意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生: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是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

生: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是指亲民爱民,关注民生,为老百姓着想。生:以个人而言,“道”是指要与人为善,善待他人,要有仁义道德。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下面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本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中得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实,不光在战争和治国中要倡导“人和”,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和”。大家能为“和”字组几个词吗? 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得多好呀!你看,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合作,要和平,要和气,要和睦,要和善,要和乐,要和美,要和悦,要和衷共济,这样多好!正如一句公益广告词所倡导的那样:人和、家和、天下和!同样,我希望我们这个班级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棒!我也祝愿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富强!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把自己的笔记整理一下,顺便写下自己的课后反思。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论点:

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举例战争结论:

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地利不如人和域民 道理固国治国威天下(总)(分)(总)“仁政” 教学反思:

第五篇: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比较

比较阅读:

(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从写作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甲文由战争谈起,论证了人和是克敌制胜首要条件,进而逐层推进,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进一步指出“得道”的重要性。乙文主要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由个人事例谈起,得出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最后指出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必须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由此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2、从论证方式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到治国的道理。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3、从文章结构上看,甲文采用了的结构方式,开篇提出“观点,然后以战争为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乙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先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依据,然后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从语言特点上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

5、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甲文在文章的开头提出 的观点,在文章中间部分得出的结论,然后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乙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6、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A、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动心忍性()以天下之所顺()B、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士: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D、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降大任于是人也()E、之:三里之城()天下顺之()F、而:环而攻之()而后喻()而死于安乐也()然而不胜者()G、故:故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H、城: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

I、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J、然:然而不胜者()然后知生于忧患()

7、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简答题:(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是什么?(第一问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问用文中原句回答)

(3)孟子认为国君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

(4)孟子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练,其中,从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从生活上磨练的句子是,从

行动上磨练的句子是。

下载《得道多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得道多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6-教学教案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案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案 布置预习提示: 1、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

    得道多助成语怎么造句大全

    得道多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得道多助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一、得道多助成语解释指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得道多助优质课(精选五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此课例获2011年湖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案 【文本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散文,出自儒学经典《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大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作者:霍春丽时间:2012-08-2319:04:46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