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浅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假字现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亲戚”等字词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3)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体验法,说学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全体同学先有感情地大声地来朗读一下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大意,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们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待会我们一起解决,好,现在由老师来开个头,“天时不如地利”预备读,(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但是,有两个字,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读错了,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三句“夫fú环而攻之”,夫在这里读fú,而不是读fū,再看到课文倒数的第三句,亲戚qī畔之,这个字读qī不是qì。(板书:夫fú,戚qī)好,这是老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字词的读音是你们不会的,有的话就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没有的话,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四句,是“米栗(lì)非不多也”,还是“米粟(sù)非不多”,对是“米粟(sù)非不多也”。再看下一句是“什么民不以封疆之界”对,是“域”读yù,(板书:粟sù、域yù),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除了读音准确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注意一下文章的节奏,现在就由老师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老师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和节奏。(老师范读)
(2)好,现在请全体同学跟着老师刚才的提示,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四)精读品味
同学们读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这句话很短,请个同学来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非常好。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了,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对,这句话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这句话,同学们有那个字词是不会翻译的吗?没有的话,老师就来考一下你们了:
“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板书: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围;而,表顺接,表转折)好,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我们接下去看,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学生朗读)
师:朗读得很好。“夫”是文言发语词,可以不译。“环”我们上句已经说了,是包围的意思。“而”表修饰,那么“必”又是什么意思呢?对,“必”是一定的意思。(板书:“夫”,文言发语词)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这一句话和前面的一句(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学生朗读),老师还想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两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听课。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那这两句话又讲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说明“天时不如地利”。有 “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板书:进攻-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那么“池”是什么意思呢?对,“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米粟,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对,委是放弃的意思,那么“去”,又怎么解释呢,对,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
(板书:古今:池:指护城河,今指水塘。去:离开,今指往,到。委:放弃,)
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防御-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学们看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对,是双重否定句,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呢,用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答得都很有道理,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师:读得很好,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以是凭,靠的意思。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顺,归顺,服从。
(板书:之:到。至:极点;亲戚,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通“叛”,背叛。)
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我们再看下一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是用,拿的意思;所是指归附的力量;第二个所指的是众叛亲离者。君子是指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 必是一定的意思。(板书:以:用,拿)
好,还是找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很好,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好,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三句话,朗读完后,老师还想找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朗读,学生翻译)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认真地在听课。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这几句话我们理解大意,那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这几句话,进一步深入说明“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五)讨论交流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现在,请同学们各自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六)总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事例 论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治国道理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 失道寡助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_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四篇:九年级下学期《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互相提问、作答引导学生归纳。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第五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6-教学教案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 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
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 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量熟读成诵。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