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时间:2019-05-12 20: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第一篇: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摘要】遥感是远距离的利用传感器对目标物体、信息进行探测接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明确物体的属性以及分布特点,能够快速、短时间的获取大范围的数据信息,受到的限制性条件比较少,获得信息量是较大的。

【关键词】RS技术;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RS技术是遥感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监测和探测技术,能够准确的对地球表面辐射的信息进行探测,遥感信息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将地表的真实景观客观的反应出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RS技术能够营造好的教学环境氛围,使地理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地理事物是比较复杂的,地理现象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关系。而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活动范围不大,与地理事物、现象接触不多[1],学习地理知识只是依据书本上的文字描述进行,并通过学生的想象学习地理知识,由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并不了解,学习时会比较茫然,地理内容相对枯燥,因此学生对地理学习会存在排斥心理,中学地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将RS技术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将地理事物通过计算机等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理解自然地理条件,也使学生的思考以及想象能力得到强化,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遥感技术能够让学生感受从天空甚至太空俯瞰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对地球地表事物进行实时观测。

2.有助于强化学生能力

将中学地理教学与RS技术相结合,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今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人才具有信息化的思维特点[2],将RS技术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出的学生更具现代化的信息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3.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将RS技术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使学生明确相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使传统单纯注重学习成绩的方法转变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实现运用性能力的学习模式,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问题,使地理教学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解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如我国出现洪涝灾害时,就可以利用RS技术以及定位系统等,明确防洪泄洪的地理位置,指导群众转移以及物资运输的重要路线,能够使学生的地理素质以及综合运用水平得到强化,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灵活的应用,转变传统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独立。通过RS技术指导中学学生进行自主的地理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得到强化,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R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RS技术并不是神秘、不可知的,RS技术正在逐渐走进生活的生活学习中,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RS技术的优势,利用遥感影像等让学生对地理、地形地貌等进行直观了解,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实现理想的中学地理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其中有讲述黄河三角洲发育的相关内容。但是教材中只有一张黄河三角洲的卫星影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黄河三角洲的发展速度,教师可以利用多张不同时期卫星影像图进行对比,从而顺利开展教学。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冲击形成的,从1855年至今,有很多关于黄河三角洲的卫星影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获取这些资料,能够地理教学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在中学人文地理教学中有可以广泛的应用RS技术,比如城市化、农业地域与工业地域、交通运输布局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等内容,使用RS技术能够使地理教学有丰富的影像内容,能够使地理教学效果顺利实现。如学习《城市化》的内容时,教材中有很多图片,但是都是地图、图表,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只能抽象的理解,没有办法形成具体的印象。而使用遥感影像能够使该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不同时期遥感影像能够清晰地看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学生也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找到某区域的河流、植被以及房屋等,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使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得到突破。将RS技术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能够使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地理教学对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平常都是看地图、图表,但是对遥感影像的观察并不多。其实遥感图像是真实、客观的,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信息更加丰富,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地理课堂更加充实。遥感影像上有很多直接、间接的信息,对于直接信息能够使学生的看图、读图水平得到提升,间接信息也能够强化学生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眼见不一定为实”。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与探究能力,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积极探索与创新,发挥多种学科知识,更好的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结束语

总之,将RS技术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RS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进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有更加广泛地应用。相信在未来教育中,遥感影像以及信息资料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与了解,顺利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楠,彭文甫.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2):49-53.[2]罗仁溪.R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河流堆积地貌》教学设计为例[J].亚太教育,2016,(16):61.作者:郭雷 单位:西安市艺术学校

第二篇:3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3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江 刘方成 李保珠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3S技术,并对3S技术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具体案例详细说明此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GIS;RS;GPS;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

“3S”技术是英文遥感(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1];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为3S技术的核心[2]。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健技术。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3]。

另一方面,3S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4]。下面以一些具体实例说用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至今已40多年,始终发展迅猛。国内外学者由于对GIS技术研究视角、应用目的的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学者Parker认为“GIS是一种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博士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我国著名GIS专家陈述彭院士认为“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查询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虽然这些学者对GIS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来展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地貌演变、地形分析和天体运动这三个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地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地貌教学中,褶皱和断裂的形成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传统的平面、静态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用GIS技术的真三维显示与动态模拟功能,模拟岩石受力及相关地貌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如岩石受到强大压力和张力时会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错动或位移的现象,相对上升一侧地貌表现为断裂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石地貌表现为裂谷或低地。受内力作用,岩石在水平方向上受挤压导致褶皱;受外力作用,背斜中心岩石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岩石坚固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形象地展示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GIS技术把漫长的地貌历史演变过程在瞬间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形象的理解。

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图缺乏对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表达,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块来创建数字高程模型,这样便可三维立体显示一座山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种地形。并通过旋转动态技术,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使山峰的方向任意旋转,或移走山体,或变换颜色以突出某种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影像数据与矢量数据再镶嵌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数据的融合,实现三库一体,则山体表现得更加形象逼真,使人感到浑然天成,这种教学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一般教学挂图三维效果不突出且缺乏动感,不易掌握其运动规律,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子系统,建立场景,制作太阳、地球、月球以及地球及月球的运动轨迹,指定月球和地球的链接,进而完成天体的运动制作与飞行漫游,从而具体地模拟出天体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R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技术,它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利用遥感辅助讲授全球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通过遥感监测案例及其影像,帮助学生对地球环境进行立体观察,帮助认识全球环境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温度变化、温室效应。美国宇航局(NASA)以遥感手段获得全球臭氧的分布,每年在网络上发布南极臭氧浓度分布合成图,这些材料是辅助讲授全球臭氧分布及异常变化等全球变化的极好素材。另外,利用遥感在全球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地球大气监测等应用案例与影像,可以辅助讲授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环境问题。

在讲授城市、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中,可以借助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及分布,提高学生宏观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利用遥感在毁林过程监测、全球森林分布变化监测等方面的实例及影像,辅助讲授全球植被覆盖变化;利用遥感在土地利用普查中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分布;利用遥感在城市生态监测、绿化率调查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城市环境与生态等。

地表许多灾害从影像区域来说,可能涉及一个很大的区域,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和影响,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例如,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对森林防灾救灾中的意义。

3.GP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1993年6月建成。GPS主要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6个等间隔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分布4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地面上每个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这样的布局保证了在地球上和近地空间任意一点、任意时刻均可至少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GPS具有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功能多、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全天作业、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精确导航和精确定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下面仅以借助GPS辅助讲授制图、交通、气象等为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地说,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辅助讲授现代交通的发展(例如,GPS在智能交通中的自动导航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海洋地理(例如,GPS在远洋航线设定与监测、船只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平面升降监测等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飞机导航、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梅安新,彭望琭.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

[2]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3.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45.

[4]陆静.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NO.1:108-109.

(1.刘江:曲靖市第一中学,云南曲靖660000;刘方成、李保珠: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便应运而生,在教学中日益表现出强大的功能,特别是在地理教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学地理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结合在地理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地理教学,问题思考 1.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也随着逐渐成熟,它融入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对人类的生活活动、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多媒体可以以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教育,不但扩展了信息量、提供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此种情况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便应运而生,并日益表现出其强大的功能。那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帮助我们的教学,便是我们需要探究的关键所在。

2.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多媒体教学不

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课上,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或者计算机等媒体,直观生动的把所要讲的东西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准备向学生介绍地形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地形构造图,包括鞍部、山脊、山谷、盆地、断崖等。

2.2提高效率,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信息量的传输,高密度知识的传授,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和动画都各有其优势,图片相比单纯的语言而言更加形象和直观,其包含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而动画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听力。不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也更加好,直接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在多媒体对学生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刺激的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问题上。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在内容和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图片和动画结合的模式,让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等运动知识的时候,如果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就不能形象的展示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地球和月球运动的3D动画,向学生展示地球运动的三维动态图形以及模拟地球昼夜和地球四季变化的2

过程,这种形象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感官协同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

3.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不可替代性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可以将图、文、音、像集于一体,可供高、中、低不同层次选择。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这些知识和资源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

3.2 创设相关情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景。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展示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和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说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CAI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及微粒的运动来创设情景,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如:在比较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时,运用课件模拟雨林气候和草原气候的形成,通过图片将二者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对其同属热带气候的,却又天壤之别,需要各个清楚的认识。

3.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

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地理习避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4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协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促进师生交流。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导航者。教师在软件的配合辅助下使学生顺利完成了由“知”到“懂”到“会”到“对”,再到规范的全过程。

3.5 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微观领域内容的教学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通过观看沧海变桑田的录像,学生能够得出地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说明地壳是在运动的;通过观看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内力作用下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让学生知道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个课件形象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地貌形成的实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又能加深其印象,助其理解。还有一些是平常实验所不能演示的:如火山的爆发、地震、海啸,他们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但可通过动画4

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4.网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4.1.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不能代替所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普遍应用,极大的扩展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多媒体在学科教学过程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现象,例如,很多的地理教学课件都存在着界面过于花哨、实用性不强、信息量过大,给实际教学增加负担,课件呈现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电子板书过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弊端,甚至很多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整体表现出了一个以多媒体取代教师地位的不良现象,从而使教师的教学主体和主导地位得以丧失等等。由此看来,进行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分门别类地对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评鉴,要真正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作为一个为教学所用的教学工具,即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4.2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切换成了下一段内容了,学生更是无暇记录重要内容了。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4.3 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削弱。5

由于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平台来实现的,缺乏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客观上减少了师生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阻碍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体现。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艰涩难懂的概念、难以想象的微观状态或过程等的教学中,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其实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就能使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5.解决多媒体地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其在目前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优势,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改进对策。

5.1 合理地进行多媒体教学

可以每次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课堂习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适当地减慢了课程的进度。由于地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各种公式和定理上的一门课程,通过对课堂习题的讲解也可以深地理生的记忆。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前面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使学生更好的建立起课程的前后联系。

5.2 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部分,通过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6

通地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

5.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除了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之外,还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教师应该能够灵活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去理解多媒体课件中所表现的学科内容。高素质的教师也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丰富的学科教育、教学经验。为适应多媒体教学,必须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层次的学科教师群体。

6.结论与展望

我们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有效性,教师应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能更好的满足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总之,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适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的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互动。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交融,更给现代教学模式改革增添基石。

参考文献: 7

[1] 朱剑刚.多媒体对象类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6)[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2010.[3] 王福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EB/OL].中学理科综合.2008(5)

[4] 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8.2007.

第四篇: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S”技术是英文遥感(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的统称。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为3S技术的核心。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健技术。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

另一方面,3S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1.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至今已40多年,始终发展迅猛。国内外学者由于对GIS技术研究视角、应用目的的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学者Parker认为“GIS是一种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博士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我国著名GIS专家陈述彭院士认为“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查询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虽然这些学者对GIS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来展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地貌演变、地形分析和天体运动这三个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地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地貌教学中,褶皱和断裂的形成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传统的平面、静态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用GIS技术的

真三维显示与动态模拟功能,模拟岩石受力及相关地貌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如岩石受到强大压力和张力时会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错动或位移的现象,相对上升一侧地貌表现为断裂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石地貌表现为裂谷或低地。受内力作用,岩石在水平方向上受挤压导致褶皱;受外力作用,背斜中心岩石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岩石坚固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形象地展示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GIS技术把漫长的地貌历史演变过程在瞬间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形象的理解。

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图缺乏对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表达,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块来创建数字高程模型,这样便可三维立体显示一座山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种地形。并通过旋转动态技术,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使山峰的方向任意旋转,或移走山体,或变换颜色以突出某种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影像数据与矢量数据再镶嵌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数据的融合,实现三库一体,则山体表现得更加形象逼真,使人感到浑然天成,这种教学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一般教学挂图三维效果不突出且缺乏动感,不易掌握其运动规律,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子系统,建立场景,制作太阳、地球、月球以及地球及月球的运动轨迹,指定月球和地球的链接,进而完成天体的运动制作与飞行漫游,从而具体地模拟出天体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R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技术,它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利用遥感辅助讲授全球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通过遥感监测案例及其影像,帮助学生对地球环境进行立体观察,帮助认识全球环境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温度变化、温室效应。美国宇航局(NASA)以遥感手段获得全球臭氧的分布,每年在网络上发布南极臭氧浓度分布合成图,这些材料是辅助讲授全球臭氧分布及异常变化等全球变化的极好素材。另外,利用遥感在全球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地球大气监测等应用案例与影像,可以辅助讲

授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环境问题。

在讲授城市、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中,可以借助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及分布,提高学生宏观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利用遥感在毁林过程监测、全球森林分布变化监测等方面的实例及影像,辅助讲授全球植被覆盖变化;利用遥感在土地利用普查中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分布;利用遥感在城市生态监测、绿化率调查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城市环境与生态等。

地表许多灾害从影像区域来说,可能涉及一个很大的区域,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和影响,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例如,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对森林防灾救灾中的意义。

3.GP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1993年6月建成。GPS主要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6个等间隔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分布4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地面上每个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这样的布局保证了在地球上和近地空间任意一点、任意时刻均可至少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GPS具有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功能多、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全天作业、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精确导航和精确定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下面仅以借助GPS辅助讲授制图、交通、气象等为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地说,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辅助讲授现代交通的发展(例如,GPS在智能交通中的自动导航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海洋地理(例如,GPS在远洋航线设定与监测、船只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平面升降监测等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飞机导航、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梅安新,彭望琭.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

[2]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3.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45.

[4]陆静.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NO.1:108-109.

1.1 RS 概述

遥感(RS)是在高空或远距离处,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加工处理成可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揭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气象、地质、地理、农业、林业、陆地水文、海洋、测绘、污染监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

遥感通常按其承载传感器的平台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根据获取信息的电磁波波段不同,可以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线遥感。遥感具有感测范围大,综合宏观的特点;信息量大、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动态监测的特点;用途广,效益高的特点。1.2 GIS 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编辑、分析、储存及显示空间及其属性的地理资料系统。GIS是一个以地理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采用多种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资源与环境信息,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GIS能把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克服了数据库和图形系统各自固有的局限性,而且使二者的优势相联合,优势更加突出,功能倍增。GIS既管理对象的位置又

管理对象的其他属性,而且位置和其他属性是自动关联的,GIS提供的信息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和数据,而且还有一幅幅空间图形或图像。位置图往往比文字更能说明空间问题,它给人以直观完整而深刻的印象,GIS具备对这些带有空间属性的对象进行输入、输出、编辑、修改、查询等基本功能。1.3 GPS 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为其星球大战计划,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制造GPS系统Navstar 卫星开始,历时20年,到1993年建成的空间军事系统,它被称为继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之后耗费巨资的第三大浩繁空间工程。1996年3月白宫宣布“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更高精度的GPS系统,降低民用GPS信号精度的做法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之后,GPS除军事应用外,开始在民用领域迅速扩展。

GPS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一是由24颗分布于2万公里高度的6个轨道围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构成GPS空间卫星网(另外有3颗备份星);二是由分布于全球的5个监测站、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构成的地面监测控制(支撑)系统;三是遍布全球的固定或移动的GPS用户接收系统。GPS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具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因其全球性、全能性、实时性、全天候的连续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等功能和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具有在军事、商业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2年由欧盟发起,并且中国与2003年与其正式合作,联手实施“伽利略(GALILEO)计划”。2.3S 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RS 应用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遥感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地表许多灾害从影响区域来说,可能涉及一个很大的区域,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又如,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对森林防灾救灾中的意义。再如,火山、地震等过程对学生来说很难有直观上的认识,利用遥感影像,能够宏观、逼真地展现它们的发生过程或活动状态。2.2 GIS应用

针对地理知识的特点,许多内容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运用挂图、课本插图或投影片来进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这些都是静态的显示,在视觉上无法即时对比感知,而且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给老师板书带来不便,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和维护。而用GIS软件,通过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来讲解效果就要好的多。如讲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分布及范围可以逐个以动态闪烁的方式显示,而且分别赋予属性,可以即时查询每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情况等内容,为了突显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还可以隐去其他内容,单独显示一个省等。

用GIS技术制作相应课件进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方便地对图形进行修改;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图上赋予相关的教学资料,丰富地理景观内容;可以实现地理演变的

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化的认识,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2.3 GPS 应用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但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挖掘GPS的辅助教学功能,加强其教学应用,也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来讲,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智能交通的发展,特别是GPS自动导航的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

总之,地理信息技术(GPS,GIS,RS)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很大的前景,但同时也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熟练掌握GPS、GIS、RS技术?基于3S技术的教学模式有哪些?3S技术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去探究。相信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地理信息技术必将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多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应用

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摸索着。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在课堂上可以动静结合,声画同步,实现情景再现或有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一、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只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和粉笔的沙沙声,学生会觉得上课形式单调,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效果差。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刚上课是学生注意力最不易集中的时候,例如:在讲《世界的地形》一课的课前2分钟,先播放亚洲地形的一段影视片段和歌曲《亚洲雄风》,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用一段影视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我便提出“为什么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个问题,以此引出亚洲地形高低起伏的特点。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之后,就很容易跟着我的思路走,使得课堂教学十分的顺利、流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和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幼饔茫?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和难点,有时单听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运动和气候”这一节时,我用课件将地球公转的轨迹、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由此所产生的四季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用动画模拟显示出来,使难以理解的四季和昼夜的变化变的形象,使学生易于理解,兴趣盎然。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西亚的地理位置时,用闪烁来突出“五海三洲”之地,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西亚的石油分布时,用闪烁来突出波斯湾、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看的见,又可以使他们身临其境。在学习“西亚――世界的石油宝藏”时,我放一段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视频,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画面仿佛把他们带到了现场,使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率得以大大提高。

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课改的新形式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呼之欲出,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的今天,地理课如果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就不可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对我们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总之,多媒体的使用不在多而在于精。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2]陈澄 《新编地理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4期

[3] 任美林 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9(4):22

[4] 陈贻标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2):11

下载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RS技术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提高我区中学地理教师业务素质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提高我区中学地理教师业务素质 着《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要求与培养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实施,我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有了长足发展,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

    浅谈GoogleEarth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代晨阳 2013112123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地理信息技术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

    浅谈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大全]

    浅谈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GIS即地理系统,是具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的前缘技术。本文从它的技术发展˴应用的必要性及在实际教学......

    移动技术教学应用

    一、移动学习在教学中产生的影响 移动学习的产生对教学又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人可以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2011-04-07 10:17:55 作者:李志刚 张超 摘 要 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作用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

    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用好一本教材,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非常注重基......

    中学地理教学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总结1 1、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用好一本教材,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

    中学地理经典教学案例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背景介绍 首先,当今应试教育的制度导致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只要最后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根本就不作为考试科目,更有一部分地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