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1-6年级课题简单
一年级上
1.神奇的口袋(造型游戏)
这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各种想法。
2.大家都来做(造型游戏)
这一课是让学生在操场上,用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各种图形。教师可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还要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3.彩线连彩点(造型·表现)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用绘制、剪贴等方式自由地表达具象的或是抽象的图形,体验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4.淅沥的小雨(造型·表现)
引导学生画下雨时的感受。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尝试,如用铅笔、蜡笔、彩笔、圆珠笔、剪刀等工具来表现。
5.闪光的烟花(造型·表现)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蜡笔、彩笔、彩纸、绒线等,来表现五彩缤纷的烟花。作业完成后,把它们都贴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6.美丽的印纹(造型·表现)
要求学生用手、树叶或自制的图章等进行拓印,体验印纹的形式美感。也可以分组或班集体来共同完成一张作业。要教育学生,爱护班级的整洁,不能在班级的墙上、地上、桌子上或是别人的衣服上涂抹。
7.纸风铃(设计·应用)
要求学生课前可搜集一些物品,如纸杯等。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运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法,将纸杯等设计成风铃。然后,用剪、撕、贴、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8.鱼儿游游(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及周围的环境。老师也可准备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玻璃鱼缸等透明的容器,在容器外贴上鱼,然后装上水和石子欣赏一番。9.我在空中飞(造型·表现)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自己在空中“飞”起来。可用绘画,或用多种材料,如纸、棉花、羊毛、照片等拼贴的方法进行表现。
10.我的新朋友(造型·表现)
引导学生关心班级的新同学,用绘画、拼贴或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11.鲜花送老师(设计·应用)
用废弃的材料,如挂历、彩色广告纸、吸管等,制作花卉。在制作方法上,可采用剪、折、贴、卷、插等。制作好的鲜花,可搞一次班级活动,献给我们的任课老师,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12.我做的文具(设计·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彩泥塑造各种文具,也可用纸盒制作铅笔盒等文具。13.会动的小纸人(设计·应用)
用纸制作一个会动的小纸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利用小纸人,鼓励学生表演节目,或讲讲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14.繁忙的交通(造型·表现)
鼓励学生想象、大胆地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创作中,鼓励学生选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15.乘上列车去画画(造型·表现)
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的景色进行欣赏。鼓励学生选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作业完成后,可进行互相评论与交流。教学采用的方式,可合作绘画,也可先个人画,然后集体组合成一幅大的画。
16.童话里的小屋(设计·应用)
用纸盒及多种材料制作一幢小屋,小组或全班同学将作品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城市或村落,请小朋友编或讲一个童话故事。
17.会滚的玩具(设计·应用)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滚动的简易玩具。引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通过自己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8.电脑美术
19.办年货(综合·探索)
引导学生讨论新年的来历,过新年的特点等。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纸盒、瓶子、碎布等。先让学生制作各种年货,然后在教室里布置过年的情景,也可布置一小型的超市或集市,模拟过新年的情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乐一乐”、“看一看”、“说一说”,组织班级搞一次活动。
20.动物、植物欣赏(欣赏·评述)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感受动物、植物的颜色和纹样的美,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年级下
1.影子的游戏(造型游戏)
这一课属于造型游戏课,也就是说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引起对美术课的兴趣,同时从中学会一些美术知识。这课可以先在教室里用投影仪投影,在投影仪前做出各种动作和姿势让学生看影子,然后描画影子;也可以让学生创作。
拓展部分可欣赏皮影戏或国外影子戏。2.走近大自然(造型游戏)
这一课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可根据各地的季节、环境等玩沙雕(堆沙游戏)、堆雪人、用泥巴做各种造型。也可以用人造物摆放各种图形。但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搞好组织工作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回去用水放在冰箱里制作各种冰冻造型(溶色彩、冰花朵)。
3.花地毯(设计·应用)
学生用绘画、拼贴(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方法每人完成一张小的作业,然后放在一起形成一张很大的地毯。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集体拼贴、绘画完成一张地毯。体现集体合作的精神。
4.分蛋糕(造型·表现)画出圆形的蛋糕,然后用剪刀剪开,再排列、组合。体现圆形剪开,重新排列组合的原则。
拓展部分可以画西瓜或其他圆形的东西。5.有趣的半圆形(造型·表现)
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并能添加、组合成一个画面。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6.摸一摸画一画(造型·表现)
这一课是画感觉,先让学生触摸粗糙、光滑、坚硬、柔软等具有各种质感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7.小挂饰(设计·应用)
用纸、纽扣或其他物品(当地的材料),用线串联起来形成小挂饰,可挂在脖子上,或套在手腕上。
拓展部分还可做挂在教室、家里的其他各种挂饰物。8.瓢虫的花衣裳(造型·表现)
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瓢虫,也可用半个乒乓球或带圆形的盒子,在上面装饰成瓢虫的样子。色彩可多样化。
9.生活中的趣事(造型·表现)
(记忆画)主要让学生画生活中的各种趣事。10.泡泡飞呀飞(造型·表现)
(想像画)可画透明的肥皂泡、可画气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拓展部分可用塑料袋做各种造型。11.太空里的植物(造型·表现)
画或做想像中的太空植物。主要发挥学生的大胆想像力。12.妈妈的节日(造型·表现)
(记忆画)可让学生回忆画“三八”节的情景,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表示对母亲的爱。13.香甜的水果(造型·表现)
用黏土或橡皮泥捏、团各种水果,然后装在自己做的纸盒里。14.运动场上(造型·表现)
用黏土或橡皮泥捏各种运动场上的人物。作业完成可集体组合,讲评。15.乘上大船游世界(造型·表现)
(集体作业)教师画一艘大船,让每个学生画各种颜色的旗子,或人物,然后贴在轮船上。
也可以命题创作。或用纸做各种船。16.打开的冰箱(造型·表现)
用废旧盒子,做成冰箱,另外冰箱的门可以打开。拓展部分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17.会摇的玩具(设计·应用)
用废旧材料、画画、贴贴、剪剪做成会摇的玩具。这一课先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使玩具摇起来,然后再动手做。
18.电脑美术
19.化装晚会(综合·探索)
做面具、做头饰,举行化装舞会。另外,还可让学生画简单的海报、布景、请柬等。由于是综合·探索课,所以这一课的目的是把美术课与音乐、舞蹈、戏剧整合在一起。
20.有趣的汉字(欣赏·评述)
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汉字有一些就是从自然的风光,动、植物的形状中受启发而产生的。欣赏后也可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一段话。
二年级上
1.流动的颜色(造型游戏)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或在湿纸上点上彩色的水点,观察色彩的变化。
拓展部分用麦秆、吸管等吹画,或用嘴吹画。然后,随形想象画出各种形象来。
2.变化无穷的线条(造型游戏)
利用废旧的线材排列,或用笔画线的排列。3.闪光的名字(设计·应用)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字,培养他们初步的设计意识。拓展:可用纸折叠使名字站立起来。4.有趣的彩泥(造型·表现)
把彩泥压扁,贴出学生喜欢的各种形象或面具。拓展:烧陶艺。
5.喂,你好(设计·应用)
用泥或纸(纸盒)做电话机、手机。注意要引导学生设计新颖的电话机,不要模仿。
拓展:大家玩打电话的游戏。6.花花衣(设计·应用)
用各种颜色的纸或橡皮泥把易拉罐(也可用其他容器)包装起来。拓展:外面也可用笔涂出或染出各种颜色或图案,进行包装。7.金钥匙(设计·应用)
把纸对折,剪出钥匙的图形,然后拼贴或画成一幅作品。学习对称的知识。拓展:对折剪出衣服或其他的物品。8.对印的图案(造型·表现)
把纸对折,在纸的一边画图画,合起来,印一印。学习对称的知识。拓展:拓印出偶然的图形,然后再添加成各种物体。9.蜻蜓飞飞(造型·表现)
学习对称的知识。学会用线条来表现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拓展:用纸折蜻蜓。
10.我也是艺术大师(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先欣赏米罗、克利的画,然后运用他们的方法也来画一张画。11.用画来写信(造型·表现)
用各种图像来写信,中间也可夹杂些文字。拓展:再做一个信封,把信放进信封里。12.有趣的瓶盖(设计·应用)
在瓶盖上贴纸画图,也可以拼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3.回家的路上(造型·表现)
记忆画。画从学校到家里的线路图,其中要标出如路过的商店、邮局、工厂、医院、菜场、农田、树林、山坡、河流、桥等等。如果画纸不够长,还可以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照片贴。
拓展:分成小组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同学往不同的家行走的线路图。14.今日的菜单(造型·表现)
以泥为主,添加其他材料做出各种面包、汉堡包、玉米、糕点、菜肴、水果等餐桌上的食物。
拓展:做一份菜单,布置一个小小的饮食店。15.乘着大象(造型·表现)想象画。发挥学生大胆的想象力。拓展:也可乘着鸟飞上天。16.风来了(造型·表现)
想象画。表现春、夏、秋、冬各种季节风来了以后的各种情景。拓展:在材料上的拓展。17.会转的玩具(设计·应用)
提示: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转动的玩具。这一课先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使玩具转起来,然后再动手做。
18.电脑美术
19.指偶剧院(综合·探索)
可先让学生编简单的剧本(如儿歌、童话等),然后设计和制作各种角色的指偶,画布景,最后由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做成面具进行表演。
20.(欣赏·评述)
主要让学生知道和了解,世界上自然界的各种东西它们的形和色是多彩多姿的。
二年级下
1.纸片插接(造型游戏)·无题 [美] 哈林 学习要求:
·用硬纸片或画出各种图形的硬纸片,随意剪出缺口,然后插接起来,比一比看谁插接得高。
·也可集体一起做一件纸片插接。2.点、线、面(造型游戏)·绘画 第201 [俄国] 康定斯基
美术有语言吗?有,点、线、面就是美术的最基本语言。艺术家用点、线、面组成了各种美术作品,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故宫午门门上的铺首与门钉 学习要求:
·用线、碎纸片或其他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3.重叠的形状(造型·表现)·世纪之钟(上海)·静物(局部)[法] 塞尚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
学习要求: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也可画叠罗汉图。
4.鲜艳的包装纸(设计·应用)·包装袋 [美] 塞丝·加本 学习要求:
·可用绘画、拓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包装纸。拓展:
·包装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
5.五味瓶(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甜、咸、苦、辣、酸等味觉。6.得奖了(设计·应用)学习要求:
·利用各种材料或废旧物品做奖杯。拓展:
·可用纸或布做成奖旗或奖状。7.孔雀翩翩(造型·表现)·室内装饰 [法] 约瑟夫·雅南 学习要求: ·可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拓展:
·也可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孔雀。8.叶上的“小血管”(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观察叶子的叶脉,然后画叶脉,并在画面边上写几句对叶脉感受的话语。拓展:
·也可做成书签;或把每人画的叶子,拼贴成一幅大的画。9.漂亮的花边(设计·应用)
·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瓮
学习要求:
·用纸剪,或画各种花边。拓展:
·也可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10.奇妙的脚印(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根据人的脚印、动物的脚印,想象画出各种形象。拓展:
·玩一玩,乐一乐。11.蔬果变变(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也可利用当地的各种植物,制作各种动物。12.小鸟的家(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用彩泥做小鸟,用纸或草做鸟窝。
·可把做成的小鸟和鸟窝放在树杈上,看一看,说一说。拓展:
·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小鸟的一家。13.故事画(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选择中国谚语故事,或者学生自编故事,让学生画出来。拓展:
·泥塑三个和尚抬水的故事等。14.我们班级的标志(设计·应用)学习要求:
·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班级的标志。15.变了样(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画村子里或城市里的各种变化。·也可利用照片、图片等进行拼贴。16.最受尊敬的人(造型·表现)学习要求:
·画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拓展:
·可用剪贴等方法来表现。17.会爬的玩具(设计·应用)学习要求: ·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爬动的玩具。拓展:
·评一评,议一议,谁的玩具做得好,谁的玩具最有趣。18.电脑美术 学习要求: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制作二方连续纹样,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编写人员:冯国勤 19.娃娃家(综合·探索)学习要求:
·用纸、吹塑纸、绒布等各种综合材料做小型的娃娃家模型。拓展:
·大家一起来参与,用大的纸板箱或各种综合材料做成大型的娃娃家。20.认识图形标志(欣赏·评述)
三年级上
第1课
魔幻的颜色(造型·表现)(知识点:三原色)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在色彩学上是称为三原色。
2.使学生认识到红、黄、蓝三种原色中的其中两种颜色相调,或三种颜色相调,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颜色,如:橙、绿、紫(即三间色,间色这概念可以不出现)、黑等色,但其他的颜色相调却无法调配出这三种原色的道理。
学习要求
·利用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
·也可采用游戏的方式(如:找朋友等),了解三原色的调配知识。拓展
·运用三原色或用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画彩虹桥;也可画或拼贴七色花等。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记住红、黄、蓝三种颜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三原色。2.能否用三原色调出:橙、绿、紫等颜色。第2课
万花筒(设计·应用)(知识点:对称)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具有对称的特征。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形式,表现各种对称图案。3.根据设计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要求
·通过观察万花筒,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由镜子反射而形成。
·可用画、剪纸、或拼贴等形式,表现各种对称图案。也可先画或剪出一个图案,然后再印出其余的图案来。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能否用复制的形式表现对称。3.能否用较鲜明的颜色来涂色。
第3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知识点:大与小)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大与小的概念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相互比较的方法,创作“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品。学习要求
·让学生谈谈对大与小的感受。·创作一幅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品。拓展
·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凸显主人公的“大”或“小”。2.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4课
前前后后(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知识点:前后与重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或逐渐放大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不用出现“透视”概念)
2.利用前后与重叠的关系,创作作品。
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艺术作品中的前后与重叠的关系。
《秦始皇陵墓兵马俑一号坑》(秦)《瑶台步月图》(南宋)佚名 学习要求
·用绘画或拼贴等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在一幅作品中,表现出前后与重叠的关系。第5课
天然的斑纹(造型·表现)(知识点:肌理)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师可以收集不同肌理的材料,让学生不光学会用眼睛,还会用触觉去感知不同材料肌理的特点。2.能够用拓印、或添画等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教师可以示范拓印的方法。学习要求
·收集各种表面有肌理的物体,如:木板、羽毛等,描画或拓印这些肌理。·也可在描画或拓印的基础上,添画成各种图画。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2.能否至少表现一种肌理效果。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第6课
校园里的花(造型·表现)(线描写生)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用线条来描绘各种植物。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习要求
·用单线的形式写生各种植物。拓展:
·用纸和其他材料制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及各种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2.能否用线描表现不同的植物。
第7课
最受尊敬的人(造型·表现)(记忆画创作)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作品。
2.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学习要求
·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人。·也可用剪贴等方法来表现。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
2.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的方法进行创作。第8课
今天我值日(造型·表现)(记忆画创作)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2.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教师可请同学来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各种动态。
学习要求
·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也可用其他材料来表现。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描绘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2.创作的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9课
有趣的鞋(欣赏·评述、设计·应用)(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欣赏不同材料、不同种类、不同民族及风格的鞋子。2.学会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学习要求
·用纸、布等材料做一双与众不同的鞋子。拓展
·用彩泥或陶泥做各种奇特而有趣的鞋子。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选取适合的材料,制作有趣的鞋子。2.学生的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0课
团包手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学会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学生所要制作的物体,外形要简洁,特征明显。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学习要求
·用彩色皱纸做各种蔬果和动物。拓展
·也可用泥做各种点心。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作品。2.学生的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1课
巧巧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引导学生利用收集来的各种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进行联想、创作。2.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要求
·用当地的各种树叶、草或其他材料,拼贴各种画面。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发挥想象,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创造。
第12课
变废为宝(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身边各种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教师可示范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卷、插等。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习要求
·用木头、金属片、罐头、纸片等废弃的材料制作各种立体或半立体的工艺品。
·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会,也可将制作的工艺品用来美化家庭。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合理利用废弃材料进行组合创造。
第13课
梦幻中的城堡(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城堡。2.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要求 ·先把纸对折,然后剪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城堡。拓展
·在做成的小城堡中点亮小灯泡。·也可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城堡。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城堡。2.制作的城堡是否有创意。
第14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来完善草图。2.学习根据草图绘制作品或用材料制作作品。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图片欣赏
·1870年英国制造商詹姆士·斯塔利制造的“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学习要求
·设计自行车草图。
·用绘画方式或用其他材料创作自行车。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绘制自行车草图。2.设计的自行车是否有创意。
第15课
星空的联想(造型·表现)(想象画创作)教学目标
1.学习在深色纸上刮蜡,进行创作。先用蜡笔涂,然后用厚的水粉颜色或墨覆盖上,最后用刀在上轻轻刮去,就创作出一幅作品来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图片欣赏 ·银河系图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局部)(西汉)学习要求
·在深色纸上刮蜡,创作星空的联想。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正确使用刮蜡的方法。2.作品是否有想象力。
第16课
新颖的电脑(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的电脑模型。教师可督促学生,先画设计草图。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图片欣赏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重量达好几吨,可是仅能存储少量的数字和字母,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虽然显得笨重,但那时却具有革命性。
学习要求
·用纸、纸盒,也可用泥等材料做电脑。比一比,谁做的电脑新颖、奇特。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设计、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富有创意的电脑。2.学生可相互进行评比。第17课
电脑美术(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合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的图案。
学习要求
·用Windows画图板画一块花布。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进行四方连续纹样的设计与制作。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教师要做一些启发和引导工作。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要求
·想一想,怎样使玩具发出声音? ·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响的玩具。拓展
·评一评,议一议,谁做得的玩具最好,谁做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最好听。教学评价建议 是否有想象力和创意。
第19课
美术小记者(综合·探索)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流程图:
准备(器材、采访的问题)──采访(拍照、文字记录)──整理(照片、文字)──展示(照片、文字、绘画作品)
学习要求
·了解一些简单的摄影知识。
·采访我们学校的学习和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用摄影、绘画、文字等方式展示采访的结果和感受。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2.能否与他人合作。
3.能否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第20课
迷人的动画片(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绘制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水墨动画片、电脑动画片 2.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3.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脚本创作──动画设计──背景设计──动画检验──复印──上色──画面合成──动画摄影
学习要求 ·观看动画片的录像或电影。
·欣赏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形象,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动画片欣赏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对本课内容发生兴趣。
2.是否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3.能否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三年级下
第1课
水墨游戏(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2.尝试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特点。
教师演示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以及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的变化。同时,提供一些中国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图片欣赏
·《小鸡图》(局部)齐白石等 学习要求
·尝试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用水墨试着画一画。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大胆地用毛笔进行表现。
第2课
重重复复(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知识点:重复)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重复在图案中的运用。
教师应告诉学生: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就会形成一个图案。
2.能够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重复有规律的图案。欣赏图片
·《请柬》(美)利萨·比勒德 ·《凤戏牡丹》(印染花布)湖南 学习要求
·用绘画、剪纸或其他方法表现重复有规律的图案。拓展
·用立体的物品,如:瓶子、杯子等,重复有规律地排列一件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重复有规律的图案。
第3课
曲曲直直(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知识点:曲与直)教学目标
1.感受曲线和直线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曲线给人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直线给人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欣赏教科书上的各种图片。2.利用曲线和直线拼贴或绘制作品。图片欣赏
看看以下的一些图例,你会发现,不同的线条,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柔软的曲线条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挺拔的直线条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金字塔》(埃及)·《映》杨靖
·《更大的水花》(英)戴维·霍克纳 ·《凌波》陈半丁 学习要求
·利用曲线和直线,组合各种形式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感受曲线和直线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2.能否利用曲线和直线进行艺术创作。
第4课
平平稳稳(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知识点:对称与均衡)教学目标
1.了解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律处处可见。对称与均衡往往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以中心线划分,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完全相同,就称为对称。以中心线划分,两边图形、色彩不相同,但保持平衡,就称为均衡。2.在创作作品时能利用对称与均衡的规律。图片欣赏
·《祈年殿》(北京天坛)·《镜前的少女》(西班牙)毕加索 ·《金玉满堂图》(局部)吴作人 学习要求
·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是呈对称或均衡形式的。·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律。
2.能否用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律来构图、表现。第5课
感受声音(欣赏·评述、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利用音乐唤起学生的各种想象。
请学生闭上眼睛欣赏各种节拍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各种想象。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利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要求
·听音乐,然后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2.能否恰当地用绘画或其他形式表现出对不同音乐的感受。第6课
迷彩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知识点:肌理)(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斑纹。2.表现各种动物的斑纹。步骤图 1.用纸对折。
2.一边画动物的斑纹,另一边剪出动物的外形。3.合上。学习要求
·画各种动物的斑纹。
·也可用各种材料拼贴动物的斑纹。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为动物穿上美丽的迷彩服。
第7课
彩色的玻璃窗(设计·应用、欣赏·评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欣赏彩色玻璃窗。
2.利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玻璃窗,然后贴上彩色玻璃纸。图片欣赏
·《夏特教堂彩色玻璃窗》(法国)学习要求
·用彩色的玻璃纸做玻璃窗。拓展
·用纸做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然后镂空贴上彩色玻璃纸。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开动脑筋,剪出与别人不同的窗子来。第8课
我的同学(造型·表现)(线描写生)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2.学习画站立的人物。学习要求
·用线描形式,写生站立的人物。拓展 ·用泥塑造人物。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画出不同站姿的人物。
第9课
家乡的桥、家乡的塔(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记忆画创作)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家乡的桥和塔。2.了解家乡桥和塔的造型特点。3.表现家乡的桥和塔。图片欣赏
·《安济桥》河北赵县(隋代)·《崇圣寺三塔》云南大理(唐代)·《玉带桥》(现代)古元 学习要求
·画家乡的桥或家乡的塔。拓展
·可用各种材料做成立体的建筑模型。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了解家乡桥和塔的各种造型特点。2.能否表现自己家乡的桥和塔。
第10课
我设计的一本书(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封面的装帧知识。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要求
·用纸折叠起来,做成一本书,装饰封面。拓展
·做成立体的装饰。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进行封面装帧。
第11课
绒线绕绕(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用线材贴画。2.感受线材的特性。学习要求 ·用绒线贴画。教学评价建议
制作的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2课
甜蜜的梦(造型·表现)(想象画创作)教学目标
1.巩固以前学过在深色纸上刮蜡的技巧,来表现梦境。然后请小朋友谈谈对作品的不同感受(简单的一两句话,并做好记录)。
即:先用蜡笔涂,然后用厚的水粉颜色或墨覆盖上,最后用刀在上轻轻刮去,就创作出一幅作品。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要求
·在深色纸上刮蜡,表现梦境。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富有想象力地把梦境表现出来。2.鼓励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第13课
金色的浮雕(造型·表现)(动手做)教学目标
1.利用锡纸进行创作。2.体验锡纸材质的特性。图片欣赏
·《金制的面具》希腊迈锡尼时期,约公元前1400年 学习要求 ·用锡纸做浮雕。拓展
·也可用锡纸和铅丝做立体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合理利用锡纸的特性进行创作。2.是否发挥了想象力。
第14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利用平时常见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创作艺术作品。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学习要求
·根据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拓展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产生意外的效果。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利用平时常见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创作艺术作品。2.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5课
我们的节日(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记忆画创作)教学目标
1.回忆节日的各种情景。2.表现节日的各种情景。学习要求
·表现“六一儿童节”的情景。拓展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演出,制作头饰或花束。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表现出节日时的各种喜庆场面。
第16课 22世纪的建筑(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想象画创作)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对未来建筑的想象。
教师可以准备些各种建筑造型,提供学生参考、想象。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要求
·用绘画表现未来的建筑。拓展
·也可做成立体的未来在星球上的建筑。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大胆构思、绘制出富有创意的未来建筑。2.能否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第17课
电脑美术(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操作Windows画图程序,绘制简单的图形。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对图案进行复制、粘贴、缩放和旋转,组成一幅装饰画。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学习要求
·用Windows画板画花、树。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进行装饰画的设计与创作。
第18课
会飞的玩具(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会飞的简易玩具。
教师可启发学生,也可演示几种会飞的玩具,说明一些简单的原理,鼓励学生去尝试。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装饰。3.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学习要求
·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飞的玩具。比比谁的玩具设计得好。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积极大胆地想象,设计出会飞的玩具。2.设计的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9课
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综合·探索)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2.学习制作小报和画册。3.宣传展示作品。
4.提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
世界上动物种类繁多,大约有一百五十万种。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趋扩大,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地球上动物的生存,有的已经灭绝,有的濒临灭绝。我国也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在各个省区。请同学们收集我国各类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境保护的小报或画册;也可以制作一张珍稀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图。
学习要求
·收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小报或画册;也可班级集体制作一张珍稀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图。
·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动物;也可以用泥、纸等材料做出各种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了教学全过程,是否乐意与他人合作。2.能否对资料进行整理、编辑。
第20课
民间玩具欣赏(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资料或实物。
2.在欣赏、收集民间玩具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和一些制作手段。
3.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学习要求
·收集一些民间玩具。
·欣赏民间玩具,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主动地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资料或实物。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四年级上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造型·表现)(知识点:冷暖色)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色彩中的冷暖色知识。
色彩分为冷色与暖色两个色系。例如,红、橙、黄色使人想到火焰、太阳这些热烈、温暖的物象,属于暖色;蓝、绿、紫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水、冰雪、天空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属于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是视知觉的常规反映。当然,色彩的冷暖变化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大红与朱红相比偏向冷色,与玫瑰红相比则偏向暖色。
在生活中,色彩的冷暖要与人们的需求相一致。例如,喜庆的场面,用暖色更能体现热烈、欢快的气氛。在炎热的夏天,冷色更能让人产生凉快的感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色轮或色谱上区分出冷色与暖色。
2.能够根据色彩冷暖色谈谈自己的不同感受与联想。3.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学习要求
·观察红、橙、黄、蓝、绿、紫等颜色,体验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画出冷或暖的感觉。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应准备色轮、色谱以及带有明显冷、暖色调倾向的图片或实物,也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供学生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谈谈色彩冷、暖的感觉,然后启发学生用绘画或拼贴等方法,表现冷、暖的感觉。
拓展 ·用冷色或者暖色表现冬天或夏天的景色。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说出常见的冷色与暖色。
2.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表现的主题,用冷、暖色进行创作和表现。
第2课 线条的动与静
(造型·表现)(知识点:线条)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要素中“线条”的知识。线是由点运动形成的,运动成为线的重要特征。
线有两大基本类型:直线型和曲线型。直线反映了运动最简洁的形态。因此,直线具有明快、简洁、力量、通畅的感觉。平行的直线,还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方向不断改变的点的运动形成曲线。曲线具有柔和、流动、轻快、优雅的感觉。弯曲的曲线,还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在绘画中,线条是画家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与直线给人的不同感觉,知道曲线与直线能分别表达动与静的感觉。
2.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主题创作。学习要求
·观察平行与弯曲的线条,体验静止与流动的感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收集由直线或曲线组合成的各种图片,也可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体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平直的或弯曲的线条创作作品。可以采用绘画、剪贴等形式。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了解直线与曲线给人的不同感受。2.能否利用直线或者曲线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第3课 美术的节奏
(造型·表现)(知识点:节奏)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要素中有关“节奏”的知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死亡和新陈代谢,天体的运行和季节的转换,海潮的涨落,山峦的起伏,道路的迂回,鸟类的飞翔,动物的奔跑等都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这就是节奏。
节奏原是音乐术语。在音乐中,节奏为音乐的基本要素,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于一定的规律和法度。由于节奏是均匀的、有规律的运动进程,对旋律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如黑白的间隔,色彩交替出现,线条的粗细或是疏密反复出现等,都会产生节奏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能利用纹样交替和重复出现的节奏感,绘制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的图案作品。
学习要求
·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感。·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用绘画或剪纸等方法,表现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影像来了解自然界中的节奏。还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来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美术中的节奏。通过观察、欣赏和体验,引导学生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纹样。拓展
也可以按照教科书上“拓展”部分,制作纸浮雕。如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电脑上运用复制、粘贴等功能来制作图案,体验节奏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分析图案作品中的节奏。
·能否运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图案来表达节奏。
第4课 变一变
(造型·表现)(知识点:变形)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变形的一些基本知识。
变形手法,在美术创作中经常会运用到。变形就是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创作的要求,人为地把物象缩小、扩大、伸长、缩短、加粗、变细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处理。
本课的要求是利用照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以此来了解变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变形的一些基本特点。
2.能够使用切割的方法,进行变形练习,从中体验其乐趣。学习要求
·用自己的照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也可用风景照或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可先讲解变形的一些基本特点;变形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等。接着,教师用照片或图片,演示切割和排列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法。
拓展
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切割、变形的练习。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了解变形的一些基本特点。
·能否对照片或图片进行均匀地切割与拼贴。
第5课 色彩的对比
(造型·表现)(知识点:对比色)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色彩中的对比色。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譬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美术作品中,对比色使用得恰当,往往会使画面产生鲜艳、明亮、引人注目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色相环上的对比色。2.能够运用对比色组织图案。3.感受生活中对比色的运用。学习要求
·从色相环上了解对比色。·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准备一色相环,准备一些美术作品和图片,便于讲解色彩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对比色在美术作品中,在生活当中的运用。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组织一幅图案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了解色相环上的对比色。·能否运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第6课 快乐的回忆
(造型·表现)(记忆画创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进行纸版画创作。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纸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2.学习纸版画的技法,进行创作。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要求
·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激发创作的热情;也可以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接着,教师演示制作纸版画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在材料的使用上,可以利用硬版纸,也可以利用吹塑纸进行纸版画创作。
拓展
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材料来表现这一题材,如绘画、泥塑等。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认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情。·能否发挥想像力,运用纸版画进行创作。
第7课 登山游戏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设计、绘制)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然后再制作一副棋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将绘画和游戏创意结合,设计登山游戏棋。2.通过游戏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习要求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收集一些游戏棋,也可让学生收集各种游戏棋,供学生们上课时互相欣赏其设计的方式和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布局,合理设计画面的图案和色彩。
拓展
在纸上画棋盘,用泥或彩泥制作象棋。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发挥想像力,进行游戏棋的设计,合理安排画面。·在制作过程中,能否与他人协作,共同体验创作的乐趣。
第8课 校徽设计
(设计·应用)(设计制作)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徽。
校徽设计的要求: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名可用中文、英文或汉语拼音书写;也可以用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特点的图形来表示,如:学校的某幢建筑物等。
校徽的设计应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识别性:显著、易识别是校徽最基本的特征。
2.简明性:校徽应简洁、鲜明,便于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很短的时间内识别和记住。
3.艺术性:校徽还要有鲜明的视觉特征,即无论是图形、文字和色彩都要有艺术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校徽设计的意义及设计要领。2.指导学生用图形和文字的表现形式设计校徽。
3.设计出的校徽,要求简洁、大方,符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学习要求
·了解自己学校的特色。·用文字或图形设计校徽。·先画草图,并注明设计意图。·然后用各种材料制作校徽。
·最后,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一评,议一议。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先请学生议一议,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些什么特点。然后讲讲校徽设计的特点,以及设计的方法;欣赏教科书上或其他学校的校徽。在引导学生设计校徽时,应重视画草图,并要注明设计的意图。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了解校徽设计的基本特点。·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讨论。·是否积极动脑筋,大胆构思、设计和表现。
第9课 精美的邮票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设计、绘制)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绘制邮票。
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邮票上表现的人、物、事,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诸方面。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片”。邮票大约分为:纪念邮票,即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普通邮票,即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特种邮票,即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一枚邮票是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等组成;邮票的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邮票设计应具有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性等特点。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2.利用各种类型的图案设计一枚或一套邮票。3.通过欣赏、创作邮票,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学习要求
·了解邮票的来历与作用。
·根据邮票的特点,设计一枚或一套邮票。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先讲解邮票的作用与来历。也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邮票进行展示和欣赏。在引导学生创作阶段,教师应讲解邮票设计的特点和要求。邮票设计的图案,可以从人物、动物、植物或风景等方面入手。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拓展
也可以做一本简易的集邮册。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作用。·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讨论。·是否运用各种图案设计一枚或一套邮票。
第10课 做年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设计、绘制)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设计、绘制一本年历。
年历上有月份、日期,也有反映人、事、物的各种图像。年历的形式,有全年一整张的;也有每月一张的;甚至还有每天一张的。年历有可放在桌子上的;也有可挂在墙面上的。年历的作用,一是为了便于查找日期,安排学习和工作;二是可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年历的作用和用途。2.利用各种材质,设计、制作年历。
3.通过年历的设计和制作,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及协作的精神。学习要求
·分小组,设计、绘制年历。·然后拼合成一本年历。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谈谈对年历的认识和了解。也可欣赏各种样式的年历。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全班为单位进行。年历上的图案,可以绘制,也可以剪贴等方法。
教学评价建议
·是否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以及用途。·能否运用各种材质和方法设计制作年历。·能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第11课 星座的联想(造型·表现)(想像画)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星座,展开想像进行创作。天上的星星会按照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由于历史的原因,星座的名称很多都是动物名,或古代巴比伦、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如大熊星座、天龙星座、半人马座等。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整个天空共分88个星座。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想像、绘制。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学习要求
·根据星座进行想像并画出各种图形。·集体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图。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和学生分头收集准备一些有关星座的图片、资料。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星座的图片大胆地进行联想,描述不同星座的特点与所代表的不同图形。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拓展
也可以用泥或其他材料制作星座。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在课前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能否根据不同的星座,展开联想。·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2课 窗外的景色(造型·表现)(绘制)
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绘制窗外的景色。教学目标 1.根据观察或想像,表现窗外的景色。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学习要求
·写生窗外的景色。
·也可根据想像,画窗外的各种景色。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在课前拍摄一些窗外的景色,以便教学时提供给学生欣赏。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创作,或描绘窗外的景色。写生绘制完的风景,可要求学生在画的外框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窗框。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运用想像或写生的方法,绘制窗外的景色。·作品是否有创意。
第13课 我心中的未来
(造型·表现)(想像画创作)本课的要点是想像画创作。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想像未来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要求
·用绘画形式表现想像中的未来。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在创作中应提醒学生,着重是表现我心中的未来,如:可以描绘城市的未来变化、农村的未来变化、科学技术的未来变化、我的家乡未来的变化等。
拓展
也可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现,如用泥塑、废弃的材料等。教学评价建议
·是否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像。·作品能否表现出我心中的未来。
第14课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设计制作。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的一些简单知识,包括汽车的来历,汽车的基本结构,不同汽车的不同功能等。
2.通过想像设计出造型和功能独特的汽车。3.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学习要求
·先画草图,并注明设计意图。·然后画出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鼓励、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发挥,争作小小的汽车设计师。在创作中应提醒学生草图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
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做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展开想像,创作新颖的汽车。·作品是否体现了独特性和美观性。
第15课 梦幻之国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绘制)
本课的要点是通过绘画或制作的手段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教学目标
1.用绘画或制作的手段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要求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启发学生,用绘画的手段来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也可以用纸或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设施。课堂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单独绘制,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绘制。
拓展
也可以用学生各自设计、制作的立体游乐设施,集体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立体游乐场。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展开想像,创作新颖的游乐设施。·作品是否表现了儿童游乐园的场面。·集体组合中,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配合。
第16课 纸带穿编(设计·应用)(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学习纸带穿编的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穿编的基本规律,运用穿编的技能制作各种生活用品。2.感受穿编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要求
·用纸带进行穿编,做成篮子、包、杯垫、信插等物件。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讲解纸带穿编的基本方法。也可以先请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技法点击”,探索纸条交错穿编的基本规律。然后,鼓励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种用品,进行设计制作。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独立掌握一两种穿编方法。·作品制作的是否精致、美观。
第17课 电脑美术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电脑绘画)
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通过拉伸、扭曲和翻转的手段,进行变形练习。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图形。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对图像进行复制、粘贴、拉伸、扭曲和翻转,组成一幅装饰画。
3.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绘画感受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学习要求
·用Windows图画板做变形的练习。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拉伸、扭曲和翻转手法绘制的电脑美术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操作前,教师应演示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当场演示图像绘制、复制、粘贴、翻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时,应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作品完成后,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积极大胆地操作电脑,进行绘画创作。
·能否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操作方法,运用复制、粘贴、翻转、拉伸和扭曲等手法进行电脑美术创作。
第18课 会走的玩具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本课的要点是设计、制作玩具。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走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自己设计制作的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学习要求
·先画草图,并注明设计意图。
·用纸或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先启发学生,如何使玩具走起来。接着,教师演示几种玩具,说明玩具会走的道理。组织学生讨论,画玩具的设计草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草图,寻找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完成后,应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积极大胆地进行想像、设计。·作品是否有创意,使用的材料是否合适。
第19课 我们的生日聚会(综合·探索)
本课的要点是通过收集自己的成长照片,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在全班举行一次生日聚会。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和老师的辛勤培育。
2.在制作成长记录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文字编辑的能力。3.在举办生日聚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要求
·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照片,制作成长记录本。·制作各种工艺品,举办全班的生日聚会。教学实施建议
由于本课是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因此教师在安排课时时,可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课时,或分成两次完成。课前,教师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照片,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制作成长记录册,贴上自己的照片并写上自己成长过程中值得纪念的事情。还可以制作一些工艺品。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策划一次生日聚会,展示自己的成长记录本,同学间相互祝贺生日快乐,并互赠自己做的工艺品。
教学评价建议
·能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每个过程。
·制作的成长记录本,能否很好地体现自己的成长过程。
·在生日聚会上,能否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题
2014年六安市金安区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课题
小学美术课题
课题一: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课题二:精细的描写
课题三:色彩的对比
课题四:台历、挂历的设计
课题五:衣架的联想
课题六:拼贴添画
课题七:我的牙刷
课题八:便笺盒的设计
课题九:山水画
课题十:花鸟画
备注:
1、课题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十册。
2、以上课题均为第一课时。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
一、问题提出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课标实验稿”为基础,指出了美术课程所要具备的四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以及注重创新精神。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乃是2011年版“课标”理念中最为突出和重点强调的一条。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表明,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国民文化教育,而非专业的技术教育。因此,这对学校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和教学方式应用“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提出了独特要求。
此外,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强调了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而非仅仅局限于普通的“制作”。强调多种“媒材”而非“材料”。从“媒介”的角度进行教学思考(如图形表现、视频处理、多种材料的复合与转换等)。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体验视觉传达与表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描绘”与“塑造”的过程。
二、研究理论依据
依据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近几年计划按照美术学科的四大学习领域,逐个领域进行研究突破,深入细化。其中“设计·应用”领域内容宽泛,强调了“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富有创意。就是把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或想法不断延伸给予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最重要的是需要融入“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创意”。
根据“课标”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的要求,以及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考,提出“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这一课题设想,有以下几点思考: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强化设计与工艺之间的差异;“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功能角度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是对“物以致用”设计思想的具体执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介”,强调学生在进行设计行为之前的构想、预见和选择过程。
我们借此研究课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从而拓宽师生的想象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教师进行自己的教学构想的同时,也拓宽了教学专业之路。
三、研究对象
小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学校香坊二小的全体学生,教师专业社群成员所教授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内容:
1、挖掘本土资源,设置主题活动。
2、凭借适形创作,实现教学相长。方法:
1、经验总结法
2、个案追踪法
3、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原则与措施 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措施:
1、加强与教师社群成员们的合作研究;
2、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作汇报讲座,课题组成员每个人活动一次,创造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3、课题组成员开通个人博客,QQ空间,微信平台,并督促随时更新。
4、聘请省版画基地主任刘德才先生,哈尔滨画院版画创作室主任兼院长助理王惠亮先生作为本课题组成员引领专家,解决藏书票创作技法难题。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3年2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教学环境特点围绕主课题自拟小课题。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
3、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13年3月——2013年12月
1、通过组织进行个案分析以及课题组成员相互研究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教学。
2、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商讨改进方法;探讨、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3、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性小结,并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4年1月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3、编辑整理教学设计,师生作品集汇编
七、完成情况:
(一)挖掘本土资源,设置主题活动。xx学校开发《趣味剪纸》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教研组在美术校本课程《趣味剪纸》的教学活动中,将“兴趣=趣味+鼓励+参与+创造+发展”带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剪纸的艺术魅力,唤起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基本素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将剪纸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是一年级的启蒙阶段,由王黎明老师负责。她引导学生先初步认识剪纸,从手撕纸开始教学,逐步使用剪刀,从直线曲线的剪法再到学生熟悉的用品和水果蔬菜的单色剪纸,引导学生先认识剪纸符号、了解剪纸的基本制作。
第二阶段是二、三年级的发展阶段,由李艳老师负责。从二年级开始从单色剪纸逐步过渡到套色剪纸。多年来,李艳老师潜民钻研民间剪纸艺术,精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简单的工具、易得的材料就能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套色剪纸是在事先剪刻好的单色剪纸主稿(一般为阳刻)上再套上各色纸块衬托而成的一种剪纸。它色彩丰富,艺术效果突出,很受学生的喜爱。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感受彩色剪纸的美,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是四、五年级的巩固阶段,由李静老师负责。这一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渐强,但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针对这一学情对原有的剪纸知识进行巩固,学习的内容、工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变化,不能过于复杂,又要有新意,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作品从四年级的传统图案抓髻娃娃过渡到吉祥图案的染色剪纸。根据生情,将染纸的工具进行了创新,利用学生手里的彩笔和油画棒来为作品上色。
第四阶段是六、七年级的提高阶段,由王迎春老师负责。由于新成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传承小学部校本课程的优质资源,初中的美术课加强了剪纸的技巧训练,丰富剪纸艺术的形象和内涵,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剪纸的题材更加的广泛和自由,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作有主题的剪纸作品,如:关注家乡的冰雪文化、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特别是将现代的剪纸元素融入剪纸学习中,使剪纸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尚的气息。
好的美术教学应该是贴近人,关爱人的;新成学校的趣味剪纸课程在繁简疏密、去粗取精、恰当连接、巧妙美观、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中使形象简括鲜明,不断地启发学生全方位的想像、感受、判断等意识,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构建创新的基础,去和谐多彩的人生。
(二)凭借适形创作,实现教学相长。
在小学美术课当中有许多适合学生用的工具材料,如乡土材料、生活用品、废旧物品,还有文具店出售的一些漂亮纸张和手工用品等。通过这些工具材料的运用,并结合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对于“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一题课题组老师总结出以下两点:
一是从学生工具材料的运用程度划分:由易到难的过程;由简到繁的过程。二是怎样逐步提高学生“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的能力:
除了这些,学生还可以用纸浆,蛋壳等很多他们身边熟悉的,喜欢的物品和材料去创作。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等待我们用眼睛、用爱心去发现、去体会,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材质带来的不一样的情感。只要我们找到教材的突破口,顺应学生的心理,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能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美术课堂,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运用技能。
八、下一阶段活动设想:
继续深入研究小课题内容,带领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尝试,丰富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作意识”的培养的同时让学生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用作品“美化”环境与生活,而是像课标指出的去“改善”环境与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在美术教学中,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应用性”和“审美性”。
再有,就是争取与基层学校领导多交流沟通,为美术教师开方便之门,多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学用具的资金投入上也希望基层学校领导能多加以支持。
第四篇:课题美术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
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学生: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实物投影仪展示:半个月亮爬上来了,老师为它添上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学生提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图案。)出示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总结:剪、画、综合
教师把做好的各种颜色的半圆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根据颜色说说这些半圆形都可以变成什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札记:
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时已接触过半圆形,如果利用工具来画半圆再制作,他们的作品很精致;如果让他们自己徒手画半圆再制作,作品就会歪歪扭扭,却也富有一种儿童情趣。这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低年级的美术制作课,究竟是需要学生的作品达到一种“精致的工艺品”的效果,还是“富有儿童情趣的”、“不太精致的效果”呢?
课题:摸一摸,画一画 课时: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让作业富有游戏形式,但必须将基本方法和要求渗透于造型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戏中自然的接受到美术知识。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札记:
这一课的作业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虽然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触觉时不够到位,但却能用生动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如: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运用不同节奏的的波浪线表现出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虽然不是触觉,但这种感觉却是人人都有过的,但一般人没有用绘画形式来表现的。还有“烫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觉,孩子们表现得都很好。这说明本课的教学目的已达到,学生已能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收拾整理。札记:
下课的时候,一年级一班的胡誉川一下子把一串自己做的小挂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这是一串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片串成的项链,中间还穿了一颗红色的扣子,配着我的黑毛衣非常别致。整整一天我都戴着它,谁看了都说好看,胡誉川更是美得不得了,放学的时候还领着它的家长来看看“赵老师戴着我做的项链呢,带了整整一天!”别的孩子不服气地说:“明天我要做个更好的,让赵老师戴一星期!”我被孩子们的创造热情深深感动,更体会到了,教给学生“创造”等于是教给学生快乐,教给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前面学习了半圆形的造型,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画、做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2、能过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来做瓢虫。2、引导学生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学生:收集瓢虫的资料,收集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金属丝、笔等。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瓢虫有什么颜色、花纹的,说说它的生活习性,知道那些瓢虫是益虫。
观察瓢虫的图片,先说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并找一找它的特点。(从光泽、斑点、对称方面说)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瓢虫,比比谁画得快、画的圆。活动二:
瓢虫的花衣裳很美丽,请学生想一想准备如何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它的花衣裳。(主要从色彩搭配方面谈)
甚至可以改变瓢虫的固有色,或者一边用一种色彩。
学生试着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表现瓢虫。拓展:
学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的样子,并像“切蛋糕”一课学得那样用切开再组的圆来表现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
布置学生下一课时带瓶子盖等半球形的东西和其他材料。第二节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作品,讨论:书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猜猜作者是怎样做的,并交流。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制作方法。
1、在一个圆形的瓶子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再粘上触角。2、将一团纸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使金属丝成为触角。3、用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粘上足与触角。4、用纸盒作瓢虫 5、用橡皮泥捏瓢虫。活动二:
请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方法做一只瓢虫。鼓励学生想出与教师介绍的不一样的方法。
对于动作快的学生,可让它们为画好的瓢虫绘画或制作一个相称的背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昆虫作为观察对象,用制作或绘画的方法将观察结果表现出来。教学评价:
1、是否能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做瓢虫。2、是否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札记:
学生告诉我,在幼儿园时他们就画过瓢虫,所以我就没在瓢虫的外形、花纹的分析方面多下功夫,而是引导学生多动脑筋,运用多种手法来“做瓢虫”,提出了“比比谁的脑筋灵”、“比比谁的手儿巧”。这使得学生感到作业很有挑战性,设计出了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和表现方法的瓢虫。有的学生运用了前面“分蛋糕”一课中学的圆形的分割再组的方法,剪贴出了展开翅膀飞的瓢虫;一年级一班的李华容同学剪贴了许多只瓢虫后,运用了在“小挂饰”一课中学的穿的方法,把小瓢虫和小叶子穿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一个多学期的训练,促使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法来进行创造,我骄傲的对这些孩子说:“孩子,你们长大了,已经成为知识的主人了!”孩子们受到了感染,创造的劲头更足了,下课时,教室里的展板上爬满了色彩鲜艳、姿态各异的瓢虫。在我眼里,这不光是一份成功的美术作业,更是孩子们一颗颗要求进步、追求创新的心。
第五篇:小学美术学科课题工作总结
我校的美术教研工作,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美术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省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积极参与区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美术课程的改革。搞好校本课程“线描画”开发,参与两个市立项课题的研究。以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美术学科教学新大纲、新教材为基础,以教科研为先导,努力把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立足平时的教学实践,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一)理念指导实践,改善教学行为。
1、学习新理念,把握教改方向。
这学期我们进一步认真学习了《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学习方式的变革》等书,从中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重新建构课程结构,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2、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美术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反思、总结。学校的美术教研氛围较浓,平时课后经常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及时解决教学上出现的困惑。
3、积极参加了全市、全区的集体备课,多听研究课,学习先进教学技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经常进行专题研讨活动,多向专家取经,学习了许多先进、独到的教学经验。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不断完善小学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由甄别、选拔式的评价体系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逐步形成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5、积极投身美术工作室的建设,同时利用优势资源,开发学生潜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线描作品和“变废为宝”手工作品。
6、继续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美术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美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开展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的活动。这学期我们两位美术教师分别做了三个较有质量的课件,其中有三个课件参与了省编美术教材的评选活动。蒋春燕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7、积极参与教师基本功竞赛。郑砚琴获得天宁区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还被选拔参与常州市基本功比赛。
(二)立足本职工作,搞好课题研究
1、继续参与区史柏良主任领衔的《小学低中年级写生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校领衔的《外来学生特质与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并为结题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2、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和优秀论文的投稿,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反思与总结经验教训。期初蒋春燕在全区美术教师大会上作了《写美术论文的四点建议》的中心组发言。一篇研究外来学生的课题教学论文发表在2007年第5期的《常州教师教育》。
3、学习国内外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探究式学习等),并恰当地运用在我校的美术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积极参加美术学科课标本新教材的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5、经常在学校组织美术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本学期我们在课题沙龙讨论中作了三次中心组发言。
6、树立“精品课”意识,上好每一节美术课。总结并交流我们平时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学期蒋春燕和郑砚琴各开了三节公开课,互相听课评课,并请来区教研室的史老师作了切实的指导,史老师对这些课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7、重视自身在教学专业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提高范画能力。
(三)、抓好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在期初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期末写好小结。
2、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念。以点带面,把课题内容渗透进每一节课中。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3、双休日、课后,老师组织开展以“线描写生”、“变废为宝”为主要内容的美术兴趣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制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教学楼的走廊和艺术楼的楼道,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这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了“线的舞蹈”绘画比赛、“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比赛、“书签制作”比赛等活动),评选出一大批“小画家”、“小能手”。在迎“六一”时装表演活动中,我们美术老师制作的纸装,一上场就掀起了庆祝活动的高潮。同时为了创建人文校园文化,组织学生美化“校园三十米墙壁”,激起了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4、新的课程理念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我们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5、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活动。
6、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之于生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我们美术教师而言,新课程不是空中楼阁,是通过实施具体的美术学科教学而走向学生的,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改革目标融入到美术教学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我们在不断地实践,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有时也有失误与缺陷,但我们会正视不足,不断地完善教学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