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13 丑小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2.难点: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3.疑点:从丑小鸭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4.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纠正字音、学习理解前两段。2.第二课时理解三至七段的内容,练习背诵最后一段。3.分析生字,认清字形,完成课后习题。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离家出走,仍摆脱不了恶运。最后它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课文共有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第一段讲鸭妈妈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第二段讲丑小鸭是怎样出世的以及它的名字的由来。第三至六段主要讲丑小鸭来到世界上以后的种种不幸遭遇。第七段讲春暖花开时,丑小鸭向湖边飞去,在湖水映出的倒影中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三)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 4.丑小鸭(齐读)。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样子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的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一、二段: 1.指名读一、二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段读懂的?
(2)出示第一幅图,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它鸭子的不同之处。(3)结合挂图,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一、二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暖烘烘”“特别”“出世”。
(5)大家想想“特别”这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用“特别”造句。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丑小鸭
太阳:暖烘烘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一、二段。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结合插图,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重点理解:“孤单”“„„除了„„谁都”体会到丑小鸭当时单身无靠,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是它出走的原因。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三段。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一读第四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讥笑”:讥讽和嘲笑。抓住“只好”“才敢”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以后,环境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糟。学会用“洁白”造句。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五、六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3.有感情地读五、六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七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九)板书设计: 丑小鸭
课题:
14、最后的玉米 课时:两课时 课型: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体会“自信”、“抱怨”、“感激”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 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板书设计: 最后的玉米
自信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1、出示挂图,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地里的玉米一个比一个长得棒。如果你是农民伯伯,你会最先摘哪一个呢?大家都想最先摘这个最棒的对吗?可是,今天这个故事里的老婆婆却是最后一个摘走它,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赶快读一读故事吧!
2、定向导新:板书课题。
二、教学互动: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认读生字,先借助拼音拼一拼,再在课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组内互动:把你刚才读到的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吧!(3)反馈生字词认读:(分组、开炎车、接力赛等多种形式)
2、重点检查:后鼻音:硬;翘舌音:摘;鼻音:奈;前鼻音:淋
认读词语:赞美、心灰意冷、孤零零、无奈、一无是处、荣誉、感激。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刚才我们认了字,又读了词,可真能干!把他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那咱们赶紧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字音读准了没有。
4、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3)你认为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吗?请你再读一读。
(多种形式练读;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小组内练读等等)
三、和谐发展: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摘、获、奖。(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以及双横线中的7个字,会正确书写“摘”等8个字。
2、继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体会“自信”、“抱怨”、“感激”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 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巩固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以及双横线中的7个字,会正确书写“摘”等8个字。
2、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板书设计: 最后的玉米
自信 并不灰心 心灰意冷 抱怨 感激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复习旧知:认读生字及词语“赞美、心灰意冷、孤零零、无奈、一无是处、荣誉、感激。”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读熟后小组合作,分别有2~3个同学扮演玉米,一个 同学扮演旁白,一个同学老婆婆,互相合作,边读边演课文内容。(教师适 当辅导)
2、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哪位同学演得出色,一个小组 演完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主要从人物表情、对话语气方面去说)。
3、下面请大家再讨论,从刚才演的过程中,你认为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吗? 引导大家在课文中找:它既是一个最棒的玉米,也是一颗最好的种子。来年会结 出更多更棒的玉米。
三、知识拓展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四、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需要注意的部分或笔画。与同桌交流。
2、学生演板,看谁的字最漂亮,在田字格里安排的最好。重点指导:胸、脖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和谐发展: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听写,同步练习。
3、讲故事。
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蜘、蛛、威”等7个生字,会写“将、役”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蜘、蛛、威”等7个生字,会写“将、役”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读音,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翘舌音“重、织”、平舌音“遭”的正确认读。
2、端正、美观地书写“将、役”等字。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2、课件:文中插图配全文朗诵。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5组开放式。课前预习:
1、读准并注上生字读音,自选好词勾画。
2、把课文读通顺。
3、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新:
1、置疑: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将军和蜘蛛”。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教师范读。
二、自学互动:
1、自读识字:
(1)小声试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2)同组互查字音、词语认读。
(3)生字卡检查反馈读音。【多种形式认读】
2、再读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得流利。(2)说说从课文里你知道了什么?
三、和谐发展:
1、生字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说说你的发现。(2)书空试描,找出书写困难的字。(3)书写指导:
(4)尝试书写、反馈点评。
1、再读拓展:
(1)课件展示全文范读及课文插图,再次回顾课文内容。(2)课后组词游戏:哪些字可以组成词语。
(3)自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学重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朗读。教学准备: 课件配乐展示课文图画。
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5组开放式。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分钟】
1、板书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2、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朋友,还提出了许多疑问,现在,咱们就来从课文里找答案吧。
二、读悟学文:
1、自读感知:【8-10分钟】
(1)默读:把课文内容看清楚;
(2)朗读(小声):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知道了什么?(3)唱读(大声):把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熟;
2、听读比较:【3分钟】
(1)老师示范朗诵,生听、评:老师和你读得有什么不一样?谁的更好?怎么好?(2)生简单悟评。
3、再读积累:【5分钟】
尝试模仿:像老师这样有感情朗读;
4、讨论释疑:【8分钟】
(1)讨论:课文读了这么多遍,能说说你的收获吗?(2)释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和谐发展:
1、合作演读:【6-8分钟】
(1)小组合作
(2)反馈交流:注意要跟别人不一样,【注意表演与观察】
2、拓展积累:【2-3分钟】
(1)同学们,为什么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什么又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2)口语交际: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畏困难的故事。
分层练习: C类:
1、正确书写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能把课后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类:
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A类:
体验日记:“我成功了!”
课题:古诗诵读《小儿垂钓》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蓬、稚”等5个生字,并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逐步培 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味。
4、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蓬、稚”等5个生字,并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1、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逐步培 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味。
2、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图片。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孩,他在干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熟读成诵。
1、教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自己用喜欢的方式来认一认,读一读。看谁最快把这首古诗读通。
3、反馈生字词认读:(分组、开火车、接力赛等多种形式)重点检查:紫、川。
4、教师简单介绍这首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
5、朗读训练:
比一比,看谁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自由练读,个别指导,分组指导,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练读形式自由读—小组内反馈—全班反馈„„
6、学生反馈:自由展示。
三、扩宽视野。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胡令能的诗歌,你们还能找一找他写了哪些诗歌读一读。
课题: 语文乐园五 4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熟字去偏旁的识字方法,并用该方法认识新字。
2、领悟“被”字句的表达方式。
3、熟读、会背妙语格言。、读成语故事,理解“半途而废”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学习熟字去偏旁的识字方法,并用该方法认识新字。
2、探究与发现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组织形式:5组开放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来试试
一 读一读,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学生自己读字、词,思考每组字有什么规律。2.同桌交流,说说各自的看法。3.全班集体反馈,教师总结。
每组分为两部分,左边是熟字,右边是去偏旁后的生字及由这个生字组成的 词语。
4.学生看书试着说几个这样的字。5.小组内交流。6.全班汇报。二 看图读词语。1.学生自由读句子。2.指名读句子,并正音。
3.全班交流。从这三个句子中你读发现了什么? 4.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每组句子中读有一个“被”字。6.仿说:你能像这样说一个句子吗 三 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读妙语格言,了解其内容。2.思考文后总是再同桌交流。3.指名读。
4.指名试着背一背。
5.课后可继续搜集其他的妙语格言,并摘抄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四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思考文后总是再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课文活动课开一次“成语故事会”,学生可自行搜集自喜爱的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探究与发现 学生自己读句子,了解句子内容。2 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组交流讨论。4 全班集体反馈。
第三课时
我的作品
1、让学生课文内容。
2、同桌交流一下玉米、松、竹、梅、蜘蛛各有哪些优点。
3、全班交流。
4、学生自主完成“写给他们的话”。
5、写好后,展评交流:(1)说说自己为什么样这样写?(2)评评谁写得好。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1、学生自己读对话,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同桌分角色演一演题目中提供的两个对话中的不同角色。
3、猜谜游戏。
4、全班交流猜谜的方法。
5、互动游戏:让学生将课前收集拿到好友中互相猜,进行口语交际。
第二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我的老师》讲述了期间小时,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傻二哥》一文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童年的小花狗》记叙了作者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时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玩具送给“我”的事。古诗诵读为《约客》,语文乐园
(一)中安排了读有关人物形象的四字词语,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读记名句,读短文等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一说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习作”内容是给老师画像。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课前注意引导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课中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充分读书,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课后推荐作家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2、3、4、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5、学习课文中写人叙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读懂课文,回味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
单元教学重点:
1、2、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读懂课文,受到要时时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单元课时安排:
我的老师 2课时 2 傻二哥 1课时 3 童年的小花狗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
(一)5课时
13我的老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这条感情线索来抒写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第六件事详写,对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老师的支持、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而详写第七件事“梦中寻师”,使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第2课时: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2)“让我们观察蜜蜂”。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臵一个小标题吗?(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纷。)
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①老师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7、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第二课时
一、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
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二、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三、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2、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3、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臵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板书设计】
13我的老师
回忆、我 喜爱、蔡老师
依恋、思念、教学反思: 14.傻二哥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文章从五个方面把这样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傻二哥吆喝的内容;傻二哥的特点——爱给人帮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烦。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善用细节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点,文中所描写的傻二哥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傻二哥”这雅号看似贬,实是褒,是赞扬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1段;
第2课时:学习课文4-7自然段,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
2、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生词认读,正音。
3、逐段读文章,交流释词情况。
4、说说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3)。
1、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相机讲读第二自然段,傻二哥很会吆喝。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有没有那个自然段概括的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勾画出来。指名,板书。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
1、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做勾画批注。
2、全班交流体会,指导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1)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背着”形象地描绘出傻二哥的样子;出去买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一股傻劲。
(2)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试试”,吆喝前手和脚的动作都具体的描摹出来,连吆喝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傻二哥的“傻”劲呼之欲出。
(3)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傻二哥的性格特点。
3、交流讨论:傻二哥真傻吗?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三、总结全文。
a)课文的五方面内容。b)写作方法。
四、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14、傻二哥
吆喝的内容
爱给人帮忙
“傻灵傻灵” 衣着(善良、勤劳、乐观、穷而有志)吆喝前的准备
有耐心,不怕麻烦
15、童年的小花狗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泥玩具送给我。通过这件事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祥的老大爷形象。“小花狗”是文章的“眼”,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待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也督促我少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 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回忆,文中透露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
二、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印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
2、文中对王大业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描述吗?
3、小结:王大爷和它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美好回忆。
4、朗读表达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忆前文内容,引出下文
正是因为王大爷小摊上那漂亮的各式各样的你玩具,诱引了“我”干了一件蠢事。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我”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王大爷对我拿走小花狗是什么态度?
4、全班交流。从“爱怜”、“坚持”和“嘱咐”等词中感受到王大爷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对待一个犯错的小孩子不是严厉的职责和数落,而是投以疼惜的目光,举止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关爱。
5、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用心体会王大爷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思考:末尾的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揣摸出作者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语吗?
2、朗读表达
3、默读11自然段,体会字里行间及省略号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尊敬与怀念)
4、指导朗读
5、作者为什麽要在这两个自然段中用上省略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师小结
四、学习第四段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将小花狗带在身边,这是为什么?我喜欢的仅仅是小花狗吗?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5、童年的小花狗
偷拿“小花狗”
慈祥、善良、充满爱心
送我“小花狗”
↓
时时处处播撒爱心
古诗诵读 约客 【教材简析】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在自然亲切中给淡泊悠闲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两句,尤其有余音绕梁之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约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任上元主薄,后为筠州推官。诗工五律,细微精炼,有《赵诗秀集》二卷。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开头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便点出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六七月份,地点在江南一带,正是江南多于季节。蛙声阵阵,所以是夜晚,而且居住于乡下,四周安静,这里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美: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热闹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在下文中要表现的“寂静”。练读这两句。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呢而又有几分焦急的等着,没事干,“闲敲棋子”,静静的看着闪闪的灯光,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的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下更显出作者焦急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敲”,一个“落”,呼应的那么巧,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练读这两句。
(3)悟诗情。
师: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闲的贴近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尤觉有余音绕梁之感。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4)朗读全诗。
三、练习背诵
语文乐园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人物形象的成语、四字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给老师画像》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表示人物形象的 四字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
想一想各组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认识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排比句。3.练习这几种句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书之妙妙在哪里?文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读书?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交流我们身边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二. 教师示范
1. 用讲述的形式介绍感动自己的人或事。2. 介绍演讲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 组织交流,开阔思路。
1、小组内讲述故事。
2、全班交流,师相机理清思路。
四、演讲开始
1、让学生依次上台演讲,注意演讲要充满真情实感,还可以配合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2、组织学生用心听取,会后讨论。
五、交流思想,教师讲解,评出表现突出者。
第四课时
习作:给老师画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人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来写,还要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人。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运用所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学会抓人物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特点和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也来学学这一单元文章作者,写一写身边的老师吧,让别人也能通过我们的文章看到我们用心塑造的人物。今天我们就以老师为题,给老师们画画像吧!
二、组织交流,开阔思路 1.小组内介绍自己要写的老师。2.全班交流。
三.明确要求,学习范文。
(1)注意描写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
(2)注意叙事的时候祥略得当,把最能体现老师特点的事例写具体。
(3)运用本单元的一些写作手法,在叙事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2、范文引路
四、指导选材,提升认识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明确要详细记叙的事情。创设情景,学生习作。
五、1、师介绍写作要求
师谈话激趣,可拿出各位老师的照片,让教师形象当场重现。
六、练习写作,师巡视辅导。
第五课时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
第三篇:二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 (精选)
小动物作文600字:可爱的小松鼠
一想起那只小松鼠,我的心中充满了懊悔,眼前便浮现小松鼠那活泼可爱的身影来。
去年,妈妈从同事家提回来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他长着一双晶莹剔透的小眼睛,圆溜溜的,穿着一褐色和黑色相搭配的光滑毛衣,一直又粗又长的尾巴,看起来就像一把小扫帚。别看他尖嘴猴腮的,却十分顽皮,没事就在笼子了蹦来蹦去,做自己的健身运动——攀爬。我对它简直是爱不释手。我和爸爸妈妈约定,等它长大了,长健壮了,有独立生活能力了就把它放回大自然的森林中。
每天我都要拿着食物去喂它。小松鼠非常通人性,一来二回,就和我熟悉了。只要我一去,它就知道马上可以吃到食物了,像箭一般地冲过来,不停地张望,等着我喂它。我把食物放进笼子,它已经在笼子里迫不及待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用爪子抱着吃,嘴里发出“唰唰唰”的声音,生怕别人把它的东西抢走了。我心里说道:你这贪吃的小松鼠,真拿你没办法。从此,每天放学后我们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渐渐地,冬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小松鼠要开始冬眠了。我怕她冷,便塞了一些棉布到笼子里,我想这样它就不怕冷了。我对动物的冬眠一知半解,以为松鼠冬眠就在吃东西,要等到第二年春天苏醒过来才吃。于是我把它放在客厅的角落里,就再也没有管它,想让它安静沉睡。直到有一天,妈妈问我:“你的小松鼠呢?”我才想起小松鼠还在客厅的角落里,我飞奔到笼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把小松鼠抱出来,它小小的身体全都缩成一团,一动不动,浑身冰凉。天哪!可怜的小松鼠不只在什么时候已经死了。顿时,泪水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不停地问妈妈:“小松鼠怎么会死呢?小松鼠怎么会死呢?”妈妈说:“小松鼠是被饿死的,它冬眠几天就会醒来,醒来了又要吃东西,吃完了又继续冬眠。”
望着蜷缩成一团的可怜的小松鼠,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疼痛,我不停地哭喊着:“小松鼠,你快回来呀!你快回来呀!”可是,它在也听不到我的呼唤了,再也不会回到自己的家园大自然了,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森林中了。想到这里,伤心的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猜想小松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道有多么怨恨我这个一知半解的朋友,不知道有多么很我们人类。也许她再也不会把我们当朋友了,再也不会和我们和谐相处了。我在不断的自责中伤心地把小松鼠埋了。小松鼠的死成了我心中永远的伤痛,我永远也忘不了和它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又活过来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提着笼子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它在森林中欢快地奔跑,是那么快活,那么地自在„„
可爱又淘气的小猫
猫身体棕白相间,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让我觉得可爱极了。猫那细长的胡须碰到我,使我觉得痒痒的。他那强劲有力的腿一蹬,便能跳到30厘米的桌台上。
他的性格谨慎。遇见他最喜爱的东西也要左看看,右看看,等四下无人的时候,再小心翼翼地跑上去嗅一嗅,碰一碰,确定是安全的再玩。说它谨慎吧,的确是呀,要不遇到自己喜爱的东西怎么不会立刻跑上去呀?可是,他要睡觉时,却会看见什么就躺,早把“谨慎”这一词抛到脑后去了。
他一旦玩起来,可比干什么都认真。当你把红领巾挂在他头上,它就会强劲有力地跳起来,撕咬红领巾。有多少次,我将猫“钓”起来.它只会喵喵地乱叫,却毫不松开它的小嘴。直到我把它“钓”到130厘米高的桌子边时,它才松开小嘴。它又是那么天真,一步一步地跳下来。即使够不着,它也会跃跃欲试。它用强劲有力的后腿一蹬,我就顺势把红领巾猛地往上一提。它毫不妥协,依然那样蹦着跳着。好像红领巾有什么魔力,以致使它那样纠缠不休。我强行将它抱回房间的几秒钟的时间,它会伸出锐利的爪子一边乱抓一边叫:“喵,喵!”
有时候,他遇上了狗。随性、谨慎、贪玩全变成勇敢,自动跑上前去向狗送去“挑战书”,狗也毫不客气,立刻接受了。两只动物便撕咬起来了。猫永远占下风。每次都被打得四脚朝天,但它仍会站起来,接着又打起来了„„
猫的随性、谨慎、贪玩、勇敢使我觉得猫更可爱,更惹人喜爱了。
可爱的小白兔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白兔。去年过生日,妈妈给买了一只小白兔。
小白兔全身都长着雪白的毛,有一对红眼睛和长耳朵,一张三瓣嘴,尾巴像一个绣球软绵绵的。
小白兔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起跳的时候后脚用力向下一蹬,下落的时候先前脚着地,再后脚着地。
小白兔喜欢吃萝卜和嫩草。每天放学我都要带一些回家。吃的时候它总是盯着我,好像在说:“这萝卜真好吃!” 小白兔真是可爱啊!
小狗球球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名字叫球球,球球浑身雪白,长长的白毛把头都遮住了。四条腿非常短,跑起来就像一只雪球在滚动。
球球的脸很短,鼻子扁扁的,眼睛很大,它的嘴小小的,一张嘴就会露出又小又白的牙齿。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它都会热情“迎接”,又舔客人的脚,又轻轻地咬客人的鞋,非得人家把它抱起来,喂它点好吃的,它才肯罢休。
球球是我的好朋友,我写作业的时候,它就乖乖地爬在一边,一声不吭。等我写完作业,它立刻跑过来,和我玩耍,我和它滚来滚去,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喜欢可爱的球球。
简评:本文用词简练,段落清晰,对小狗可爱的样子描写非常细致。能够紧扣主题,特别是对小狗肢体语言的描写准确,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观察与了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范文二
可爱的小乌龟
我养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我叫它豆豆。
豆豆刚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一连几天都没有看清它的“真面目”。我用手一摸它,它总是把四肢和脑袋都缩进大大的壳里。妈妈说它怕生,我给它换喂食、换水、放风,慢慢的它不怕我了,我发现它长得很特别,背上的壳对称地分成十三块,脑袋很小,脑袋两侧各有一个隆起的小包,包上的眼睛很小很小,像两颗
芝麻粒似的,四条短短的腿从不轻易露出来,还有一条小小的尾巴墨绿色的,可爱极了。
我喜欢看豆豆吃小鱼了,小鱼跑得快,小乌龟追不上它们,它就趴在一边一动不动,等小鱼游得慢了,它突然张开嘴,咬住不放,直到小鱼不动了,它才咽下去。你说它多聪明呀!
我想我的小乌龟豆豆长大了会更可爱!
简评:小作者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小乌龟与众不同的样子,让人看了不能不喜欢,尤其是小乌龟吃食时的样子更是可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范文三
可爱的小白兔
我过生日的时候,爷爷送给我一只小白兔,我可喜欢它了。
小白兔全身雪白,头上长着一对又大又长的耳朵,一双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在闪烁,小鼻子下面长有红红的三瓣嘴,两条前腿很短,后腿粗壮有力,走路的时候总是一蹦一跳的,可有意思了。
我主动承担了喂小白兔的任务,我一拿来白菜或者葫萝卜,它就急忙向我跑来,它吃起来可香了,三瓣嘴快速的咀嚼着,好象有谁在和它抢似的。
小白兔只在 我家住了两个月,我家就搬到新楼去住了,妈妈把小白兔送给了邻居王阿姨家,我还一次没有回去看它呢。
小白兔,你还好吗?
简评:小作者对小白兔样子的描述和对喂食部分的描写,都体现了小白兔的可爱,同时也写出了喜欢小白兔的理由,对小白兔来龙去脉的交代,更充分表达了对小白兔的喜爱之情。
范文四
奶奶家的小花猫
奶奶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我可喜欢它了。
小花猫浑身上下长着软软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是可爱。它脑袋圆圆的,长有一队蓝蓝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蓝色的宝石,它的耳朵很小,却非常灵敏,只要有一点声音耳朵立刻就会竖起来,警觉地看着四周,尾巴毛茸茸的,不高兴
的时候,谁要是碰到尾巴,它会毫不留情咬你的手,高兴的时候,就会摇来晃去。小花猫的脚底下有五个小肉垫,走起路来,轻轻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平时它喜欢趴在暖和的地方晒太阳,一到晚上它就不见了踪影,奶奶说它抓老鼠去了,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看到它抓老鼠该多好呀!
小花猫,我喜欢你!
简评:本文用比较多的笔墨着重描写了小花猫的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可见作者对小花猫的观察比较细致,尤其是首尾呼应,更加表达了小作者喜欢小花猫的主题。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重难点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准备 课件
设计思路: 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
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2)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馈交流(出示课件3)1.给加点字注音。(完成《学习与评价》“基础知识”。)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
终点。)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
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
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
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
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
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 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述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拓展训练
做《学习与评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散
步
执教:五眼泉中学
向常文
学习目标: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老师导语导入
同学们刚学了《春》一文,已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春天,春天里一家三代四口一起散步,散步中出现了一个不
大不小的难题,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请大家告诉我是一个什么难题?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找分歧,赏画面,抓主旨。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回答“难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路
母亲 小路
孙子
教师追问:这是摆在谁面前的一个难题?
3、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他很好的解决了,并且在文章中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又令人感到的画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读后,教师追问,你能谈谈对这幅画面的理解吗?
三、读文本,悟亲情,探究“孝”
1、“我”面对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听母亲的;大路没走,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听孙子的。
2、这样看来,一家 四口人中,谁说话的份量重,都听说的?
(1)“我”听母亲的
A、相关语句
B、言下之意,母亲年岁已高,在前文有一处与这呼应的,请找出读读。C、读到这里,很明显“我”听母亲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
D、设想:再过几十年,“我”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呢?(2)、母亲“听”孙子的
A、母亲听孙子的,找出相关语,你喜欢这句话吗,请评析一下。B、文章中还有一处暗示孙子值得疼爱,你能找出来吗,读读,评析
C、讨论:走大路,是“我”的孝敬;走小路,是对儿子的疼爱。现在,不走大路,走小路,是不是不孝呢?(探讨出这是家庭成员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显示出家庭的和睦、温馨)
D、设想:奶奶的初衷是走大路,后改变主意走小路,好心里是怎样想的,假如你是她,请用语言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3)、简要概括: 母亲听“我”的 妻子听“我”的 儿子听“我”的
小结: 这几个“听”,是对家人的一种尊敬、信任、理解,用一个字来概括,“听”就是对他人的一种“爱”。
四、主题升华
1、“爱”是相互的会出,奶奶疼爱孙子,父母关爱子女,长辈们给我们的爱已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做呢?请看:
出示:《父爱永铭》,之后简单谈体会。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说是说„„
3、欣赏《爱是左右手》,多好的一首诗啊!爱是左右手,用我们的左右手去回报给我们爱的人们,再读这首诗,并试作仿写。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的】
1.学习对照的写法。2.否定句代词宾语提前和主语省略的用法。
3.领会苦学方能成才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对照的写法。2.倒装句和省略句。
【教学设想】
自读课。此课可要求学生熟读,并能背诵其中重段落,领会方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并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书序(序跋)《太史公自序》
│ 叙述著作旨趣 《齐民要术序》
序│ 2.赠序 《送孟东野序》
│ 写给临别亲朋的 《送薛存义序》
二、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明初:受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诺(参与撰写朝廷重要文书)。因长孙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中途病死。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另二人是刘基和高启)。著有《宋学士文集》。
三、自读课文,并作分析
1.逐段分析。全文包括3段
(1)叙述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嗜学勤读,不怕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和刻苦精神。正面写自己得到学习的最大快乐,侧写专心求学,刻苦勤奋。
(2)批评当时太学诸生学习条件优越而不知好学,勉励他们不要辜负好条件,应当专心至致志,努力学习。
简析: 无冻馁之患
无奔走之劳
太学生良好学习条件 有师可问
有书可读
(与上一段处处对比)
以“今”开头,转入与过去学习条件的对比,联结自然。然后作出有力的论断,勉励太学生德成业精。
(3)说明作“序”的原因和目的。
简析: 撰长书-辞甚畅达(书面表达能力)
马生“善学” 论辩-言和而色夷(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心甚劳(原因)
扣题。道为学之难以勉励马生。
2.归纳写作特点。
(1)通过叙述自己亲身经历说明问题,令人有亲切感,易于接受。(有情节,选材典型)(2)描写人物生动形象。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虚心好学,尊敬长者。(3)对比鲜明。
四、小结
1.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2.对比手法的运用。
五、作业
1、整理课文字、词知识。2、书题二、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第一课时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进而引入课文。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
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 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
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四、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㈠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
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
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
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
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㈡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
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
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
特点。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五、小结
诗人通过想像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
二、分析诗歌率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诗人把激情引向高峰,表现了怎样的崇高精神。
明确:第十三节用假设的方式对“我”的一生加以总结和回顾,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的丰富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第十四节
是结尾,表现了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浸透到了“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因此“我”所献给人间的不是一般的光
和热,而是“纯洁的”“炽热的”。这样就使得“我”——“一棵树”,这样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完整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明确:本诗通过“我”——“一棵树”的自述,抒发了诗人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民之情,表现的是人民之志,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通过想像把“一棵树”塑造成一个新风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四、探究活动
1、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
一切。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
如:“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软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我愿„„
”“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 “挽住软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
奏严谨。
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 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 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像和描写,但处处都用来表现社会主
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五、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有的人 [教学目的]
1、领会诗歌所表达的阶级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3、理解对比的写法
4、了解诗中议论的特点
5、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知道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前途的深沉的忧虑、怀着对祖国人们的赤诚的爱,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
自己的笔,与帝国主义的附庸、与封建势力的余孽、与一切人民的敌人做不妥协的斗争。因此,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敬与爱戴,当然也遭到
阶级敌人的攻击与谩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
二、熟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划节奏,标重音,悟语气。
2、教师指导、学生齐读。
三、感悟诗歌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不急于寻求统一答案)
1、“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诗歌既然为纪念鲁迅而作,为何题目却是《有的人》?
2、诗人写出了这两种人各自的什么特点?
3、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诗人写此文有什么深意?
四、在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臧克家:详见注释。
从“中华民国”这块招牌高高挂起之后,看到、亲身经历了旧军阀、新军阀的种种罪恶残暴的迫害,也悲愤地目睹了地主阶级和一切达观贵人
为非作歹、欺压群众、视人民如草芥的种种情况,他们利用他们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为
自己树碑立传,以期“流芳百世”。
鲁迅活着的时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造谣侮辱、中伤他,连他的
坟头都怕得要命。而人民呢,尊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作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
1949年全国解放,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全国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诗人目睹了人民群众的纪念盛况,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于是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着以前郁积胸中的感情一齐迸发,就写下了《有的
人》这首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五、在此基础上明确前面思考题的答案。
从三个方面考虑:对比对象 ;对比角度; 对比内容。他们的表现和结果。为人民的人 :
对人民——恭恭敬敬,全心全意; 结果:人民永远记住他。对人生——为革命,愿献身; 结果: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对社会——让别人活得更好。结果:抬得很高,很高 反动派及剥削者:
对人民——作威作福,任意欺压。结果:把他摔跨 对人生——为自己,想不朽 结果:烂得更早 对社会——使别人不能活,结果:下场可以看到
总结问题答案:
1、“有的人”指两种人、两种阶级,一种是鲁迅及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另一种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那些剥削人民的人,诗人赞扬前一种
人鞭挞后一种人。因为诗中通过揭露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的,因此,用“有 的人”作标题,对全诗内容做了概括和提示。
2、见上分析。
3、对比手法表现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
揭示了为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六、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完成练习一的第一小问。
3、明确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对比的。
七、思考以下内容是怎样对比的。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讨论第二——第七节是如何进行照应的。
二、讨论这几节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对比的,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并列表说明。
三、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1、把第二节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行,这样改,两种对立的人生观,两种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得不形象,原诗反动者典型的动作和典型的语言非常形象的揭露了反
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下身子”的典型动作加上“当牛马”的贴切比喻,准确生动的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2、第三节中“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答;为自己树碑立传,妄想流芳百世。
3、如何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
答: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并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会燃烧起来。
4、如何理解第六节,“春风”,“野草”各指什么? 答: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想流芳百世,实际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遗臭万年;鲁迅以野草自比,(因为这一句鲁迅的《
野草》)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但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5、最后一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反复,起强调作用,评价鲁迅先生的伟大。
四、分析诗中的议论。
1、找出议论句。
2、分析议论的特点。
A、诗中的议论,是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的。B、诗中的议论,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的。
五、总结全文。谈谈你学了这首诗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六、布置作业。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 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 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
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
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
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 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
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同学唱的:感情直露 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
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作业设计:
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
注:老万,最好花一节课先把前面的古文和其他六子讲一下,备得不好,仅做参考吧。
第五篇:二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主题:奉献与关爱
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二年级上册我们也学过主题类似的一组课文(第六单元)。“如果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二上)“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二下)通过导语的对比,我们发现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宽泛,在关爱别人的同时,要让我们的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来体会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因此教学第二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学过的课文,也可以结合3月份文明礼貌月、学雷锋的活动展开这组课文的学习。
内容:导语,《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语文园地二,认识生字58个,书写33个。第8课没有生字,是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建议:
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教学用书》上明确指出,教学本单元时,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一个“感”上,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品味“爱”:
第一层次:朗读感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细细体味,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第二层次:拓展阅读。触动学生自发地搜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主动地背诵,积极地参加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第三层次:行动指引。引导学生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虽然类似,但又各具特点。
《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这也是向中年级过渡的一个方面),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泉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谁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
二读议课文感悟 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
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②先自己练习一下吧。
③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④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2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
学生边读边画。
① 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② 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④ 想象: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3自由读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三总结: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四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板书设计:
泉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果园
果树
山谷
画眉鸟
多 清 甜 美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象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2出示生词认读。
曾路过这里 泥泞 脚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四处寻觅 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指名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2)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出示雷、需:(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谈一谈通过昨天回家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读议课文悟情: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学生读书画句子
3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
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6读读最后一节: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畅谈:要点是雷锋叔叔在我们心了,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三、指导背诵
1观察诗歌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2练习背诵:能够背诵的同学试着合上书背诵课文。
四、总结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2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写倡议书。例如: 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
1调查一下在同学中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情感: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
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弱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是弱小的》这篇课文。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弱: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过渡:外国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
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读这个故事。
二读议悟情: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野蔷薇。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看看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4-9段。
(1)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出示: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3)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
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读画。
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坚定地说,你不是最弱小的?这时你的心情什么样?(自豪)
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的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
(1)分角色读3——9自然段。三总结: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积累词语。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儿童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去卡罗尔内心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巧设悬念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课题)
二、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 3.学习生字
(1)读带拼音的词,强调字音。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出示字、词卡,进行拼组游戏。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学习默读,初步感悟
1.提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心看,用心悟。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结合上下文自主理解。
初步默读课文后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文中的卡罗尔和小猫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深入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并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我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谁能说说默读的方法是什么?
二、默读感悟,交流讨论
1、默读课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第二次默读,根据同学们回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哪些内容有趣,一边默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记出来,全班交流。
(1)登广告要小猫的有趣之处
a.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小猫就扑扑„„”情景,理解“扑扑”意思,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热闹的情景,理解“门铃一直响个不停”的意思。
b.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里可不得了了”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广泛讨论,注重边读边体会它的有趣,并体会此时卡罗尔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c.引导学生对登广告要小猫,说出自己看法,尊重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使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
(2)登广告免费赠送小猫的有趣之处
a.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屋里„„”体会当时卡罗尔的心情及前后事情的差异。
b.理解“叫、蹭、终于”词的意思,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其事情有趣的变化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体会事情的趣味之处(如边读边做动作,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
c.理解两则广告“得与失”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变化。
3、默读最后三段,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再次默读启发思考,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意: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读课题,并朗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四、总结提高,激励创新
1.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2.试着写一两句广告词。
六、课外延伸,品味升华
课外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板书:卡罗尔和她的猫
默读:不出声、不指读;用心看,用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