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特色教案1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它只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这就很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是进一步进行建立造型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学习机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2)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素描作品。2.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减;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以启发式、直观式、互动式为主;教学问题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践活动可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体为单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写实性大师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现代创意素描的发展概况。
三、教学重点
了解明暗的形成和明暗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
以直观引导为主线,主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充电台灯 石膏正方体 白纸一张
学具准备: 手电筒 A4纸 写生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立体模型等)
七、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教师先来播放一则快速绘画视频,让学生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画的是什么,并且看看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
设计意图: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集中起来,在令人惊叹的快速绘画及节奏感很强的背景音乐下,带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争相猜测画的是什么,和是什么形式的绘画。
看完后学生都在惊叹这款男士运动型机械手表画的真像,并总结这种绘画形式是素描。
教师补充:“素描虽然是一种单色绘画,没有丰富的色彩,但是仍然能够带给我们逼真立体的感觉,它是如何体现出立体感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从中找找原因吧”
(二)讲授新课
1、明暗的形成
教师:“先来看看明暗是怎样形成的”。小实验: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老师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请学生观察“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学生说色调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明暗对比。因此学生得出结论: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会形成明暗对比。看图总结:
仅仅光线照射才能形成明暗对比吗?从以下这幅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总结:物体自身颜色深浅也能产生的明暗对比。板书:固有色
设计意图:对于明暗形成的原因我采用了小实验和看图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2、明暗变化规律
教师:“了解了明暗形成的原因,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暗变化的规律吧。”
小组竞赛研究明暗变化的规律
幻灯片出示问题:①光线的远近、强弱不同,明暗对比有什么变化?
②在恒定光线下,光照方向与明暗有什么关系?
请四人小组学生拿出手电筒和自带物品共同进行研究,看哪个组最先汇报研究成果。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后,有其他小组补充,最后老师拿出石膏正方体、台灯,当众做实验并总结:
①光线越远、越弱,明暗对比越弱,反之,光线越近、越强,明暗对比越强。
②在恒定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做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做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做灰面。这就是常说的三大面。
设计意图:对于明暗形成的规律如果由老师直接讲会比较枯燥,所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四人小组探究和并通过竞赛的方式,这样得出的结论会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也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小练习:自我检测看图判断光源方向及指出物体的三大面。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光源方向及物体的三大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如果对三大面细分可以分成五调子,启发学生分析反光及明暗交界线形成的原因。
总结出:立体感产生的原因: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亮、灰、暗,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4、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教师:如果我们将这三大面五调子的关系表现出来,物体就会塑造的富有立体感了,那到底如何来表现呢?
请同学上黑板在画好的圆柱体中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三大面来。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余学生观看并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设计意图:以上内容环环相扣,由明暗规律总结出三大面五调子又带出表现的方法,让学生在边练边学中思路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在学生上黑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醒下面学生注意看黑板上学生表现明暗用到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如果由你表现你还能用什么方法。
教师总结圆柱体明暗的表现方式:点表示法 线表示法 面表示法 教师依图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在看图时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分析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亮、灰、暗)
教师随后补充除了上述方法外还能用其他方法,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明暗,如彩铅、淡彩还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固有色等。
5、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方法
教师:“我们刚才所看到的例图都是照实表现的现实物体,这种方法就叫做写实画法。写实画法就是把看到的形象,根据明暗效果,照实表现出来的方法。
①写实画法(教师演示水杯的写实画法)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以一个事物为媒介,通过自由联想,创作出来的方法。②创意画法
教师分析《鱼》的创意。(教师演示水杯的创意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分析和教师在黑板上的现场演示,让学生对明暗的绘画方法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三)课堂练习、讲评
课堂练习可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在下面内容中二选一
1、请你根据“蝶”的外型,展开联想,自由选择绘画工具,通过添加图案完成一张有明暗对比的创意绘画。
2、请根据自己所带的学习用品,试表现一件简单物体的立体感。
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除了给予一定辅导外,对于作业中的亮点及时展示,并将做好的练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挑出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设计意图:因为一节课课时有限,不可能两个练习全部做到,所以想到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和喜好自由选择绘画方法,写实画法就是根据三大面的知识来写生物体,这个方法能够巩固三大面知识。创意画法就更加自由,即可随意添加图案并表现出明暗效果即可,这个方法更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讲评环节,由学生评价,更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弥补练习上的不足。
(四)课堂拓展
明暗素描作品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传统的明暗素描和现代流行的创意明暗素描作品,感受传统大师们素描的严谨以及现代素描的无穷想象和趣味,了解素描发展的新方向。
(五)本课小结
通过对板书中知识点的回顾,巩固本课知识并提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关注身边绘画作品中对明暗的表现。布置课后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一、明暗变化的规律: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点、线、面、其他
三、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方法:写实 创意 教学反思:
“素描”这一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学生不太喜欢,如何能够突破传统的素描,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理解素描的表现方法是我重点要动脑筋的地方,在课前我认真学习了教参,教参中指出:这一课是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第二篇:明暗与立体表现..1
明暗与立体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观察、运用明暗关系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觉,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在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明暗关系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物体的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播放课件),想知道素描作品是怎么表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二、新课: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物体表面的明暗是怎样产生的(把石膏几何形体放在光源下,石膏几何形体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大家发现明暗产生的原因了吗? 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变化
接下来我们观察,物体在光照条件下,离光源远近、光源强弱造成的物体明暗的变化;大家离物体远近的明暗的变化和物体表面积不同质感的明暗关系变化。总结,影响物体明暗关系变化的因素:
1、物体与光源的远近,明暗色调不同。
2、光源的强弱,明暗色调不同。
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观察石膏球体,在光源下会有什么变化?
总结:有明有暗,明暗程度不同是逐渐转变的,我们把这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
三、教师范画(圆锥),给学生直观印象。步骤:
1、观察分析,光源的方位和明暗交界线的位置,以及物体的外形特征。
2、起形,画出大轮廓。
3、铺大色调 :三大面,五调子。
4、细致刻画。
5、调整
四、练习:画一幅素描作品正方体或圆柱;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总结。
第三篇: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案
课
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课
时:1课时
课
型:讲授课
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明暗素描可以通过调子的深浅层次的节奏变化,突出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色彩感。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像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的渗透,并且提倡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物体的立体表象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明暗色调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不同题材、不同形式、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讲解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理论知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艺术语言,领悟明暗调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明暗产生的基本原理和素描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和感空间感。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欣赏法、观察法、启发法。
2.学法:(1)仔细观看老师所提供的图片,并在观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2)仔细听老师的的讲解和分析。(3)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4)通过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运用于实践中。
教具准备:课件、课本
学具准备:课本、画纸、画笔、画板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检查学具,师生问好!安定课堂。
二:引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在没有光的条件下我们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啦?没有光的话你们看不清楚老师长什么样,老师也看不清楚同学们长什么样了,也看不清楚我们周围的任何物体了,那大家思考光对物体有什么影响啦,带着这个问题请欣赏下面几张图片。图片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踊跃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同学回答后老师给与回应)在光的作用下,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就呈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了。那为什么要在光的作用下啦?因为当一个物体在空间收到光的照射,他的表面才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就会加强物体的立体感。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1:明暗是如何产生的啦?(一张纸和一个杯子为例,为同学们讲解。)同学们请看老师的手中这张纸,他是一个平面没有体积,把他放在灯光下观察有什么变化?大家看它是不是没有变化呀。我们换一个东西,请看老师手中的杯子,把它放在灯光下它有什么变化啦?杯子和纸有在灯光的作用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啦?(让同学们说出他们的感受)老师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变化。2:那影响物体明暗的因素有哪些啦?
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
①物体自身的结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的表面的每个面的受光量不一样,有的地方暗一些有的地方亮一些。而物体本身的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所变现出来的明暗感觉不同。
②光源的强弱: ③光源的聚散:光源的聚散关系到形体结构的清晰程度。光源月聚合,形体结构呈现越明显清晰,相反则越模糊柔和。
④光源的方向:光源的不同方向决定着不同的效果,正面光因暗影面积少或被形体自身遮挡,故形体单薄,立体感弱,明暗层次变化少,结构也很难表现;侧面光形体明暗分明、中间层次丰富形体饱满;逆光结构呈现微弱,层次变化因少量的反光显得更加微妙;底光则显神鬼气息。
⑤形体所处的环境:比如说环境中其他形体上的反射光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变化不同。
(二)上面我们知道了影响明暗变化的因素,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变化到底有个什么样的规律啦?请欣赏这几张图片!(欣赏完后)那位同学知道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啦?(同学回答时间,抽一两位同学回)我们已经知道明暗的产生,是由于光线投射与物体表面的结果。受光少的地方是中间灰色,受光多的地方是亮部,而遮挡的地方则形成暗影。这中随着物体表面转折而递推的由明至暗的色阶变换即明暗,通常叫做“明暗调子”或简称“调子”。这种明暗变化的规律,通常用“三大面”、“五大调”来概括总结。①三大面:三大面的的概括就是明暗调子的概括,我们知道在三度空间中呈现宽、高、和纵深方向的深度。比如我们看立方体这样简单的几何体,从一固定视点,我们只能看到三个面,分别为正受光面、侧受光面和背光面。因受光量的不同而呈现明暗上的黑、白、灰三个基本层次。
a物体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强烈: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下图所示的亮、灰、暗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素描三大面)(出示图片)
b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出示图片)
②五大调:即是五种基本的明度色阶,它们是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a 亮调子:一般说来,物体受光线直射的地方为亮部,亮部的层次变化小,在做画时就要保持其亮度,使画面明朗;
b 灰色调:它是明度上的中间层次,是光线侧射的地方,是形体上明暗变化层次最丰富的地方,要注意这一区域的范围,不能向亮部和暗部扩展过多,不然,会让画面闲得灰暗。
C 明暗交界线:物体受光部和背光部的交界处是明暗交界线,说是线,其实是一个向亮部中间层次(灰调子)和背光部的过度面,这个部位基本不受光源的直接照射,也没有反光,所以是形体上最暗的部分。作画时,应该抓住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走势变化,要整体把握。d反光:就是物体周围环境的反射光照射形成的,一般而言,反光是不会强于灰调子的部分,要整体把握这样的关系,要不然暗部组织松散,形体体积感就不强;
e投影:是物体于放置面上因对光源的遮挡而产生的影子。投影的边缘离物体明暗交界线进则实,远则虚。
四:课堂总结:(3分钟)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现在我们知道了明暗的相关知识——影响物体明暗的因素,明暗变化的规律,就可以运用明暗的规律表现各种形体的体积,使一个简单的形体变得丰富、立体起来。
五:作业布置(2分钟)利用明暗变化,试着表现你们喜欢的简单的东西的立体感。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板书设计)
一、影响物体明暗的因素
1.物体自身的结构2.光源的强弱3.光源的聚散
4.光源方向5.物体所处的环境
二、明暗变化的规律
1.三大面: 受光面、侧受光面、背光面、(亮面、灰面暗面)
2.五大调: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第四篇:1《明暗与立体》教案
《明暗与立体》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范画两幅。
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暗与立体”。(出示课题)
(二)新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
(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第五篇:明暗与立体表现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十六册
明暗与立体表现
一、备课时间:2013年4月24日,上课时间:2013年4月29日。
二、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蔡永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完成一幅素描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古今中外的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利用 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观察演示法、情景创设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课件,2、2b-6b绘画铅笔(自制炭精棒),3、对开素描纸(横构图)一张,几何体若干(根据学生能力选择难易)。
学生:
1、绘画专用橡皮(2b或4b)16开素描纸一张(教师做市场调查4开1元钱,4人合买每人0.25元)-小组合作式学习之绘画材料。
七、板书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
三、教师示范讲解素描作品
八、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导入(2分钟):欣赏优秀素描作品(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2、新课: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3分钟)
教师:①物体与光源的远近决定决定物体表面明度。
②光源的强弱,明暗色调不同。
③观看物体的远近感受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④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色调不同。⑤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学生:观看课件加深素描明暗变化的印象。目的:激发学生请自辨别的能力。
3、新课:欣赏优秀素描作品(3分钟)教师:①播放课件 学生:再次观看课件加深素描明暗变化的印象,以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感受,学生自评。
随评:教师补充点评(节约时间,点到为止)。目的:激发学生请自辨别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课堂讲述示范(10分钟)
①素描即单色画。
②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子。
③一幅素描作品要通过:观察、构图定位(大的直线)点线面的结合、观察
思考、抓大型、观察思考、结构定型(较准确地几何体型)、观察思考、明暗调子(亮调子、暗调子、灰调子、反光调子、投影调子)教师边画边对着几何体讲解
随评:
1、这个过程速度要快、准、不要用橡皮,所以极其考验了教师的专业水品(建议绘画工具采用炭精棒)。
2、由于学生水平不一不要过于强调排线。
九、练习(24分钟)
学生:
1、完成一幅素描作品(临摹、写生均可)
2、临摹作品的内容、形式、方法等不限,但是素描的目的要突出。
教师:巡回指导,辅助困难学生完成素描作品,发现学生优秀素描作品,及时当堂点评展示。
十、小结(3分钟)
1、展示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
3、总结经验提出宝贵意见。
十一、反思
这节课我用一节课时来完成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效果较好,但是我在课后做了大量的课程整合工作,如:材料的市场调查,时间的合理安排(课堂示范),教师的基本功、难易课程的简化和增加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当然这些不是临时才准备的,而是我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这节我在课堂示范多用了一点时间,教师示范的优点是: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遇到停电还可以随机应变,起到预案的作用,最后的效果不一定好(由于学生的层次和能力不均衡)但是当我看到一幅幅稚嫩的素描作品时,也是值得欣慰的。最后说一句,不要去做有为教学准备而准备的美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的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