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的理念提出:课堂教学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应成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历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互动,要和学生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要借助学生的学习成果生成新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互动,动态生成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关键。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师课堂评价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沟通与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有效的课堂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和有效引导,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另外,教师的有效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课堂激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教师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用新理念指导备课,因为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才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反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组织、应变能力,因为教师要把握评价的时机,确定评价的内容,选择巧妙的方式,这些都是瞬间就要完成的,都是对教师组织应变能力的考验。另外有效的课堂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针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有的形式简单,有的过于繁琐,有的是程式化,有的仅是单向评价等现状,因此我校确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作为研究的课题。其目的就是要让有效的课堂评价,激活师生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我们人的智能实际上可以把它分为八类,比如说语言和修辞、数理逻辑、肢体的运动、音乐能力、个人的内省能力(个人的反省能力),还有人际交往的能力、视觉空间认知的能力,以及自然观察的能力。他认为人的这八种智能,实际上它是相对独立的,在每个人身上这八种能力本身它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组合形态。那么有些人可能在语言修辞上造诣非常高,但在肢体运动上、在数理逻辑上可能比较差。我们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不能够从我们以往对于这个智能的单一的理解来看待,而是要把这个智能分成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去看待。我们在评价我们的学生的时候,多元智能理论实际上就给我们很多的启发。首先就是我们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另外它还强调了评价的一个活动性,强调了活动当中来对人的智能加以考察。
2、建构主义思想
关于建构主义思想,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我们在加工,理解世界,在吸收知识的时候,他必须是基于自身的,而不是外来强加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输入产出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它是自己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提供给他建构这个世界的环境和平台。引申到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上面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强调学生在评价当中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地位。另外还强调参与评价的依据和过程性评价。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对于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评价改革目标:“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种新的评价标准是对我们传统只注重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的变革,它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实施多元有效的课堂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并感受学习的乐趣。
2、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出色表现的肯定和喝彩,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3、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能促使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提高预设教案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厚自身的积淀。
4、多元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促使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评价的时机:通过研究引导教师知道什么时候该评价,什么时候可以不评价;什么时候学生互相评价就可以,什么时候教师必须亲自评价。
2、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方法:评价是否有效决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产生的效果。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如:激励评价、瞬间适时评价、期盼评价等等。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
3、课堂评价的内容:我们认为评价的内容也是有三个纬度的,教师评价的内容可以围绕知识能力层面,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还可以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4、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通过分析评价的效果帮助教师反思自己评价中的经验和问题,从
而促进教师向更深层次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第一,加强教研组老师的研讨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出研讨课等方式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第二,采取录音回放、录像回放、邀请同伴评课、研究评价用语的有效性,提高实验教师的反思能力,并深入进行研究。
第三,发动实验教师和学生,收集有效的课堂评价用语,并做到资源共享。
第四,通过教学观摩互评的方式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展示,提高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第五,请专家引领,定期下校指导,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组建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2、搜集有关的评价资料,更新观念,确立子课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第二阶段:探索实践阶段(2009年1月----2010年8月)
1、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研讨等方式研究有效的课堂评价。
2、进行阶段性总结,编写课题实验论文。
3、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1、现场会,进行实验成果展示。
2、录制示范课、公开课光盘。
3、汇报交流,出版课题实验论文、教案集。
七、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通过研究报告、优秀案例实录、优秀教学课件、论文等形式,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第二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铁佛小学
向玲
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国培学习〃通过学习、通过观摩〃略得一些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浅薄感受〃粗略概括〃以复效应。
一、有效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倾心于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必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同时〃教师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不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还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进行多元的评价。
1.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判断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所谓发展的差异性指的是在同一班级之中〃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谓学生发展的个别性是指每个学生的特长是不一样的。对教师判断学生发展水平能力的评价〃一要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类分层指导〃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或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并不断拓展提高的目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二要看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活动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2.教学组织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活动过程的引领者、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的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对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评价〃一是看是否围绕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教学环节之中;二是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三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凸显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四是看课堂知识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对课堂生成信息能否正确引导〃并使之生成新问题和新知识;五是看有无科学性和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师组织的活动在品质上〃要难度适中〃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在活动方式上要分层次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在活动主体上要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在活动条件上〃要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
(3)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能力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和论证等方式系统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本领。对教学语言的组织〃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和形象生动。
3.诊断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就是教师的诊断能力。
教师诊断问题的能力往往表现在教师的生成性品质上。教师的生成性品质包括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教学的个性化〃比如〃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教案的超越〃对教学内容或环节的灵活处理等。对教师诊断问题能力的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教学应变能力
课堂上各种教育因素是多变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个性的世界。教师要驾驭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应变能力的评价要看教师能否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二、有效评价的价值
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就是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1.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
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认知上体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认知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课后测验与调查课堂学习情况的形式进行。
(1)课后测验
课后测验是对认知领域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学生认知领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它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采用课后测验评价的步骤是:确定编制试题的依据———编制试题———实施测验———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2)学生课堂学习评价
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1)教师讲课速度的适应性。教师讲课速度的适应性表现在本堂课教师讲课的速度是太快、太慢〃还是合适。2)教师讲课内容的适切性。教师讲课内容的适切性体现在本堂课教师讲课的容量是太多、太少〃还是合适;学生对本堂课教师讲的内容是全不懂、不全懂〃还是全懂;学生对本堂课教师所讲的内容的感觉是太难、难度一般〃还是容易。3)课后作业完成的差异性。课后作业完成的差异性表现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是看了书也不会、要边看书边做〃还是不需要看书就能做。4)课后再学习的独立性。课后再学习的独立性表现在学生课后再学习是请教过他人〃还是没有请教过他人。
2.情感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的情感是制约和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情感领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情感影响的评价。
(1)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感上表现为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欲望。对学习欲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这堂课是很喜欢、不喜欢〃还是讨厌等。对学生兴趣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是课上有兴趣、课后无兴趣〃课上无兴趣、课后仍然无兴趣〃课上有兴趣、课后仍然有兴趣〃还是课上无兴趣、课后有兴趣。
(2)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情感影响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情感的投入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表现在民主和关爱上〃对其评价就是看课堂上是否具有民主的氛围〃教师是否对学生体现出一片真爱。在课堂上〃教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关爱〃没有被冷落的学生。教师要环视学生〃表示关切〃要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
第三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本文从“有效教学”这个备受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出发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析,阐述了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指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课堂教学评价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判定一节体育课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而且还要看通过教师的教学,是否使学生乐学、会学、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一、从教师的教学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把握;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则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运用;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则需教师灵活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的精选化
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新课标规定教学内容具有开放、动态及发展的特性,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有更大的自由度。然而,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应盲目迎接学生喜爱,还应考虑其他方面。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
案例:水平四篮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A教师的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动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篮球项目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项目的学练方法;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以及灵敏、力量、速度素质,增强体能;心理健康目标: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现自我,通过比赛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目标: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地与同伴进行配合,在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这种目标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真正要在这一节课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交待不清,给人一种帽大头小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白。而B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都能参与练习,且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种球性练习,比如原地高低运球、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绕环等。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3.教学过程的灵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可提前预设而灵活加以生成的,是持续的“生成”和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识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灵活应用各种教法,实现教法的优化结合。
案例:弯道跑教学。C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再练习。而D教师采用游戏体会(贴膏药)——引出弯道跑与直道跑的区别(动作技术)——学生利用弯道练习(实践练习)——快速追跑练习(拓展提高)。同样的弯道跑教学,前者的讲学方法会使学生厌烦,从而不能完成教学目标,而后者的方法却能让学生在游戏和快乐中学会弯道跑技术动作。因此,C教师的教学算是低能的无效的教学,无疑D教师的教学则可以说是有效的。
二、从学生的学习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因此,检验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中去检验。即: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态度,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以及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所产生的学习效果。1.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能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体验体育对健康成长的多元价值。
案例:跳绳教学。E教师采用讲解跳绳的动作技术——学生进行练习——比赛。F教师则采用学生自由跳绳(单、双人、原地、行进间不限)——引导创新绳的不同跳法(本课的主题)——引导绳的其他玩法(拓展)——实践展示(成果)。从上述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E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会某一项运动技能,而未考虑学生的参与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以及学生的练习效果是有还是无。而F教师则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并在参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因此,F教师的教学相较于E教师是有效的。2.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一般来讲,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从广度和深度来体现。广度:一般要看学生的参与人数是否是大多数,是否涉及学生的各个层面;深度:一般要看学生的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还是被动的接受。
案例:G教师的五步拳教学。第一次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带领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套路展示——集体练习。第二次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带领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套路展示——实践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何种情况下可以用某一动作)——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展示(对练)。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第一次课G教师只做到了广度教学,而未做到深度教学,但第二次课则是广度和深度同时应用,使学生能够将体育课中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有效的教学。3.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身体活动为主,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实际运用。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除了学到运动技能,最主要是使学生能将运动技能运用在平时的锻炼中,同时能够带领一批学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所谓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促进学生主体的参与无疑成为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学生的学习进步是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只有学生进步与提高了,体育教学才有效,而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则依赖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则在教师的“教”指导下展开,教与学是辨证的统一。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更应关注教学的主导——教师。
参考文献:
[1]谢正义.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吉林:长春.2006,12.[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7.[3]许东.浅议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4]王毅.浅议体育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J].
第四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研究报告
学 科 分 类 初中英语
课 题 名 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立 项 编 号 课题主持人
所 在 单 位 联 系 电 话 主 要 成 员
成 果 形 式 研究报告
完 成 日 期 2015年6月
许 昌 市 教 育 局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研究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掌握英 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在有比较、有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广大教师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客观有效地检验新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能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客观的评判,更客观、全面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改革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课题研究目标
1、立足于课堂评价,提升我区课堂教学水平,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
2、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教师实施课堂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问题,突破的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把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感受成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应用价值的研究。遵循“以行动为引领、以经历为载体”的研究思路,通过大量的鲜活的评价案例,提取发展性评价方法的内核,从而生成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
为此我们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备课、授课、反思等环节下功夫,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课堂评价实效性。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方式方法以及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实效性等等。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应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以及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来进行整体评价。在评价中要体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评价的导向。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新的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倡导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确定评价目标,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策略。注重以学促教,以评促教,为教师有效调控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并最终服务于教学效果。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英语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评价改革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中下游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没能全部给调动起来,如何将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好,并且长期生效,就成为我们今后改革的重点。同时其他方面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完善。
1、重点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选择与组织的策略。
2、预计突破的难点是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的“适当”、“适量”、“适度”的准确把握。
四、探索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明确定位于实际教学应用性研究,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理论研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进程。研究方法如下:
理论学习法、实验法、课堂效果分析法、课堂实践法、查资料法等。
1、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听常规课。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要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提倡开展“同课研究”(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先开展集体研究或集体备课,然后各人按照自己的思路、风格参加学校举办的“同课擂台赛”,同科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约翰·埃里奥特)。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对我们来说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即常态课研究。
4、调查研究法:实验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质量调研、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5、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教师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方法,积极撰写论文、报告,形成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项研究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6--2013、9)实验启动阶段
研究内容: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2.组织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网格。
3.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4.通过调查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现状、策略使用情况,教师及学生相关素质及其他制约因素情况做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5.实验教师结合自己个人兴趣爱好,选取侧重点,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失效。
第二阶段:(2013、9--2014、2)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
1.请有关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对课题进行论证,扩大课题的影响
2.学习理论、问卷调查、应用研究、探索课堂评价实效性的策略。3.案例研究,每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案例,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4.分析数据,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
第三阶段:(2014、2--2015、5)总结结题阶段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研究结论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4、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5、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6、整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六、主要研究成果:
回顾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检查反思,我们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研究目的。从对课堂评价的认识、课堂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和所取得教学效果上都有所突破。(一)课堂评价的理念进一步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我们组织教师共同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策略》等,评价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评价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老师们真正认识到:
(1)通过课堂评价不仅能够及时对当前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有效测评,而且还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兴趣与意向
(2)实施课堂评价,有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总很累的全面提高。实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帮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3)通过课堂评价使得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课堂评价实施方面: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针对初中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它的评价形式有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可以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或形成性评价量化表格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策略包含量表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累计积分制、激励评价与奖励评价相结合。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教师教师设置课堂评价记录卡。记录卡内容包括:合作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我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我已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我重点提出的问题;我积极参与与交流的问题;最大收获等。在使用“累计积分制”策略时,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后的集体交流时,任意指定各组的某号同学代表汇报,该生发言的成绩就代表全组合作学习的水平,计入“小组排行榜”,每次累计各组积分,定期评出“优胜小组”。在这种以团队为整体的激励性活动中,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会帮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同时带动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增强,特别是后进生,会害怕自己拖了小组的后腿,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学习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学习质量也上升了;胆子小或思想有惰性的学生也变得大胆主动,遇到问题,都能及时主动低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些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流的过程,所以价值是多元的。并在评价过程中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帮助学生们不断改进获得发展。(三)实践成果方面: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竞赛及中考中成绩都取得良好的成绩,有效的提高了我区的英语教学成绩,也为学困生的转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助推了我区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一些相关教学论文相继诞生,在短短的一年内,参与课题的教师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慧杰老师多次辅导青年教师优质课,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七、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本课题的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提供了平台
该课题由教研员牵头,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研究主题,以解决学校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活动,是尽快改变课堂教学痼疾的有效手段,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成果着力解决教师对课程理念把握不准或理解不深,学生主体意识不强,教学行为形式化、表层化的特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区域内课程改革的发展。
2、本课题的顺应了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任重而道远。教研员、一线教师互为依托课题研究,对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为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指导、引领、服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对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教学视野的拓展、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技能的提升、教研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将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发展。
3、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现在正值新课程实施的深化和反思阶段,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都需要在沉淀理论的基础上向进一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深入阶段过渡,并逐渐走向成熟、发展、提升。本课题进行的实践探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是真正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即“学生快乐发展,教师成功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最优的社会效益。
八、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1、全体课题组成员在时间和精力上还不够充裕,成果高度和深度都有拓展的空间。研究过程中需分工协作、积极配合,由主持人带头开展相关活动。但由于老师们忙于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量繁重,在一起集中学习分享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裕。所以,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有瓶颈,难以突破。
2、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展,成果得不到及时总结。课题实验与探索的过程是长期的,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是繁琐的,也是科学的,但从现在看是滞后的、欠缺的、不规范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总结,科学性和有效性得不得及时验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跟踪指导,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挖掘出更多的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评估报告、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有效性”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课题。结题不等于这个课题就终结了,应对评价与教学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将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去。
第五篇: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高霞小学362200蔡旋旋
摘要: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评价真正实现有效,那么我们就必须正确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评价应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关键词:注重;有效;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仅是专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现在,在我们课堂上经常有这样评价语言:“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优秀!的鼓励性语言。到底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学生无从知道,这种空洞、模糊的评价,除了给学生不真实的感觉之外,根本达不到评价的目的。实际上,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实而有效的。只要找准评价的切入口,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那么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实现真实而有效呢?
一、注意正确运用课堂评价语言
苏格拉底有一句哲学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它告诉我们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憾心灵的音符。所以正确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应当注意:
1.1真挚诚恳、具有激励性
随着“赏识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像“很好”、“非常棒”等评价语言经常挂在教师的嘴边,几乎成了教师的口头禅。不过,这种评价并不是自身情感的真实流露,言不由衷。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也习以为常,漠然视之,评价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尽可能地注意语调、表情和言语的相互配合,让学生通过细节来感受教师的真诚。只有充满真诚情感的评价,才会使学生感动,给学生以自信,激励其拼搏向上,让他们真正从心灵深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1.2准确得体,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怎样的评价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高低。目前课堂评价中,有不少教师为了迎合新课革理念,不从学生的表现实际出发,一味地拔高对学生的评价力度。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给予学生评价,切忌盲目批评和廉价的表扬。例如“你能举手回答问题,很不错,很遗憾,答错了,没有关系,听一听别人的回答,相信下一次会回答正确的。”相反的,不要因为学生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们就给予大力的表扬,我想表扬就太过于廉价了。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实事求是且有针对性。那么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答案见解独特、富有创新的,就不吝啬表扬;答案错误、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就应该明确地实事求事地指出来,当然也要注意方式上的委婉,让学生知道问题所在。
1.3结合实际,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多给予启迪;对中等生,要诚挚地欣赏,激励其斗志,挖掘其潜力;对待学习成绩较差、且又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时刻注意抓住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真诚表扬,让他们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得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真诚的评价,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二、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基础上进行有指向性评价
新课改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教育活动中师生互动、理解和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才是有效而真实的。苏零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已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有效的评价应建立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上。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的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人,课堂上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少了生气和乐趣。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所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师生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部分。比如课堂上当某一名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可以先不做评价,先让其它的学生来评一评,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样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听课中来,学生学习能力及认真倾听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在平时课外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进行互评,结果效果很好。原因是: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对方优点、改正自身不足,互比共进,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在某些方面“拙”一点、“懒”一些,让学生“慧”地一点,“勤”一点。学生能做的放手让学生做;学生不能做的,培养学生做。比如,在教学上实行导“生”制,培养一些小助手、小教师;在作业批改上,实行学生互改、教师抽改和全批全改相结合的方式。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无非就是为了学生在某种方面获得发展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时摸摸他的头,学生有独特见解时给他一个欣赏的眼神等。当学生流利且完整地回答完问题时,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地毫无吝啬地给予掌声;可是,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我们应该送上期待、信任的目光„„另外,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还可以巧用有形鼓励,用象征物对学生作评价,例如,我们可以把雏鹰争章活动与课堂评价互相结合,或者可以把学校开展“文明银行”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效果不错。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动力,这样都会无形中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由此看出,注重有效的课堂评价,才能使学生更加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激励目的,才能使评价评出学生的自信,评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