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
第一课 色彩的对比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 体验 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 交流 评价 1.自评。2.小组互评。3.展示作品。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 色彩的对比
教学反思:
第二课 色彩的和谐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过程与方法: 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具学具:彩色纸,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忆一忆:
师:同学们好!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和色彩相关的知识吗? 例如:三年级《魔幻的颜色》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四年级《色彩的冷与暖》 冷暖——通过对比产生。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和色彩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看课本:
(1)“对比”是社么意思?(2)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对比色”?(3)你能找出几组对比色?
【教师板书:色彩的对比,学生看书。本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挖掘知识。】
二、知识新授 2.思一思
师:好,有谁能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对比”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差别比较大的颜色,称为对比色。师:能用你的语文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个词吗?
师:就是把把具有明显差异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手法。
师:那么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对比色’?谁在课本中找到答案了? 生:在色相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称为对比色。师:很好,谁用这个方法能来解决第三个问题?
生:红——绿
黄——紫
蓝——橙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准确,看来都掌握了寻找对比色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将用这三组最主要的对比色来创作一幅作品!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把课堂真正还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想一想
(1)师:在创作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大自然界中有没有对比色展现的美?例如动物中?
生:鹦鹉„„
师:对了,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这两张图片,第一张鹦鹉身上有什么对比色?
生:红——绿
师:这张巨嘴鸟是课本中的图片,它嘴巴的黄色和背景的紫色形成对比,摄影师为什么这么来设计?有没有什么用意呢?
生:为了突出巨嘴鸟嘴巴的大,突出它的美。
师:对了,所以我们可以小结对比色的特征:鲜艳、醒目。(2)师:植物界中的有没有?
生:三色堇(黄——紫),多肉植物(红——绿)
(3)师:其实不仅仅是自然中,我们的画家们,受自然界的启发,也把对比色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请大家欣赏画家们运用对比色给我们展现的美!
师:看完了这些作品,一定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望,但是别急,老师刚才也看过课本了,课本中说到“对比色如果处理不好,也会给人烦躁的感觉”那怎么办呢?课本上给我们展现了三种方法,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阅读方式方法。
【本环节通过想一想,意在启发学生通过从自然界中受到启发,学会从自然界中寻找创作的素材,接着通过画家们的创作方式,激发学生对对比色创作的欲望,为接下去的教学做好准备】
3.学一学
(1)使对比色和谐的方式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使对比色和谐的方法第一种是什么? 生:改变面积大小。
师:例如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几张作品就是这么来做的,我们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来形容美,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师:第二种方式方法是什么? 生:改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师: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同学们仔细看,老师黑板上制作的这个色相环是最标准的颜色,画家的这幅作品蓝色与橙色,与标准色对比,有什么区别?
生:显得更颜色更浅。
师:是的所以我们就说,他运用了此方法来达到和谐。师:第三种方法是什么? 生:用线和色块来分割作品。
师:例如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作品,就是这么来做的。
师:那么我们掌握了三种方法,能使得作品既对比又和谐,但是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你还必须会选着合适的对比色体现你的情感。
(2)选着合适的对比色——体现情感
师:同学们看到课本中这三幅作品画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运用不同的对比色,表达的情感会一样吗?你觉得作者运用不同的对比色,分别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红——绿:活泼、热烈
黄——紫:神秘、内敛
橙——蓝:欢快、清凉
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你能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的对比色,将能体现你的情感世界。当然在这个的过程中,要记得运用三种方式方法达到和谐!
【本环节就是要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在一幅作品中,如何既体现对比色的特点鲜艳、醒目,又能使得对比色在运用的过程中达到和谐?当然还要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对比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图片给学生作解释,清晰明了的解决问题,利用课本中的图很好的解决对比色的运用与情感间的关系】
4.考一考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完成一幅作品,具体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画家们是如何做的!师:首先这幅作品中,画家使用了哪些对比色? 生:红——绿;黑——白
师:对了,黑与白虽然不在色相环中但是也是对比色。师:再来分析一下,你认为画家用这些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 如何做到和谐?
生:红色——血腥、暴力(警醒、提醒)绿色——生命、健康(爱护、呵护)黑色——黑暗(三角形)白色——保护(圆圈)黑、白、黄——起到和谐的作用
【通知欣赏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会以我们刚才所讲解的知识来欣赏一幅作品,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创作过程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其实这个环节也就是在把前面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5.试一试
师: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也蠢蠢欲动,想要来创作一幅作品了!不过老师在大家创作之前给大家带来两种创作的方式方法,大家请看:
具象的作品形式
例如课本本中的这幅用剪贴方式完成的“花瓶”,其他学生是这么来创作的: 抽象的作品形式
师:例如课本中的作品《阴阳鱼》
阴阳鱼:构图——中国特色
对比色——装饰美
三角形——(线)和谐美 师:看看同学们是如何来完成的:
三、教师示范
师:今天老师也要来创作一幅对比色的作品,那么首先我可以确定主题《山与云》,接着构思表现这幅作品我运用哪两组对比色会更好?谁来说一说?
生:红——绿
蓝——橙
师:很好,那么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们今天作品主要以大块面的形式来完成,用线分割,用油画棒来的工具能更快的完成!最后完成的效果,同学们请看!
四、作业要求
师:相信同学们也很想动笔了,那么我们今天的作业要求是: 用(1-2组)对比色,创作一幅具象或抽象的和谐作品。
五、评价标准
1.能用对比色创作一幅和谐作品。
2.能合理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情感的和谐作品。3.能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情感、有主题的和谐作品。板书设计:
第二课 色彩的和谐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美丽的纹样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欣赏感受纹样在蒙古族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适合纹样的概念,探索了解适合纹样的外形和骨架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拼图游戏体验感受适合纹样的外形和骨架的变化,学习绘画或制作适合纹样的方法,利用身边物品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设计的适合纹样装饰美化蒙古服饰等,从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外形和骨架的变化,尝试设计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合纹样外形和骨架变化设计一个新颖的适合纹样。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欣赏,感受纹样
1、蒙语问好,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服饰欣赏教师穿的蒙古袍。
师:“看看琪琪格老师今天是不是格外的与众不同,我的服饰漂亮吗?那漂亮啊?”
1、学生与教师蒙语问好,齐声赞美老师蒙古袍很漂亮。学生观察教师的蒙古袍分别说出自己对蒙族袍的真实感受。
生1:蒙族袍样式很独特 生2:花纹、图案很漂亮 生3:颜色很艳丽
2、教师点出图案也可称为“纹样”,“美丽的纹样”板书课题。
2、生欣赏老师独特的板书设计
3、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欣赏,感受蒙古族人们对纹样的利用和创造。(视频)师引导学生总结蒙古族纹样的使用特点。
3、学生自由的欣赏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大胆说出自己对蒙古族各类纹样的真实感受。
生1:漂亮 生2:精致 „„ 学生感受蒙古族人民利用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设计纹样他们把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设计成了精美的纹样,生配合老师总结:各种花草的卷曲(卷草纹)曲折的流水(水纹)天上的云朵(云纹)热情的火焰(火纹)来美化生活。
活动二:探索研究,实践感受
1、师引导学生探究适合纹样的骨架形变化,明确适合纹样的概念。
1、学生探究学习
1)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索并发现适合纹样概念。2)学生跟随教师观察纹样特点,探究骨架变化规律。
3)学生合作自学教材,探索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均衡式。4)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索综合式。
2、拼图游戏,进一步巩固适合纹样相关知识。
2、学生自己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拼图。讨论制作出的拼图属于哪种骨架变化形式。
活动三:欣赏纹样,拓宽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看一看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了解纹样应用的广泛性。(视频 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在哪里见到过适合纹样。并且欣赏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活动四:教师示范,学生创作
1、教师创设参加那达慕要盛会的情景,出示单调盛装,激发学生设计激情及兴趣。
2、教师示范设计适合纹样。
3、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课件)
4、提出制作要求。教师辅导。
1、学生观察教师所带服饰发现特别单调,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出谋划策,想出装饰纹样的办法。
2、观察教师设计方法及步骤,明确设计要点。利用以前所学的制作方法,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欣赏其他同学作品。
4、学生自由创作,共同装饰盛装。活动五:成果展示、小结拓展
1、引导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2、评价学生作品。
3、参加那达慕展示学生成果。
4、小结拓展:不光我们蒙古族喜欢美丽的纹样,在其他少数民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适合纹样的踪迹,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索适合纹样。师生蒙语说再见
1、展示并装饰蒙古族盛装
2、学生自评、互评
3、参加那达慕,展示创作成果。学生与教师愉快道再见。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 美丽的纹样
课后反思:
第四课 趣味的文字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验郭店楚简中文字的笔画造型美感,感受“鸟篆”的艺术魅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对 “鸟篆”文字的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了解 “郭店楚简”,感受楚简文字中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楚简中文字“鸟篆”的象形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用新奇的联想表现一个或几个字,让文字更形象、生动、有趣。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了解
1、播放CAI课件,欣赏舞蹈《简颂》
2、提出问题:舞蹈演员手中拿得是什么道具?
3、郭店楚简,并简析其历史渊源,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深入探讨 活动一:
1、学生分小组近距离欣赏郭店楚简中的文字 讨论:它与现代汉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2、教师以楚简中的“乐”字和现代汉字中繁体的“乐”字及简体的乐字为例,分析其笔画特征。
教师小结:现代汉字中的笔画讲究横平竖直,是方块字。楚简文字中笔画不拘一格,自由奔放,象一幅画。
活动二:
1、学生再次分组欣赏这些文字。发现楚简文字的象形特征。
设疑:你能发现楚简文字中所有的文字看起来象哪一种动物的?(学生谈论回答)
教师提小结:郭店楚简中的文字又叫“鸟篆”。讲解鸟篆的源起,及其特征。(板书 鸟篆)
2、欣赏CAI课件,验证鸟篆与鸟的形象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活动三:
1、游戏“慧眼识鸟”。加深对楚简文字中“鸟篆”的联想。
请4~5名学生上台根据教师提供的楚简文字,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鸟的形象(全身或局部都行),并由此进行的联想。
活动四: 教师示范。
1、请学生从楚简中找到一个鸟篆文字,教师将其临摹在画纸上。
2、师生一起联想其字的形态,并添画。
3、欣赏其他范画,了解不同材料创作出的不同画面效果。活动五:
1、播放课件。
欣赏大师的相关作品,从排列形式,色彩等方面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作画奠定基础。
师:我们发现。不仅可以用字作画,还可以选择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文字来丰富我们的画面。
2、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某一个或几个字的联想,并谈谈适当的装饰方法。
三、学生作业,创造表现。
学生利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作画。可一人完成,也可几人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价,课后拓展。
1、学生作品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小结: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里面蕴含了许许多多神奇美丽的楚文化瑰宝,正等着同学们去了解和发掘。
板书设计:
第四课 趣味的文字
课后反思:
第五课 画龙点睛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纹样与趣味汉字在礼物包装上的作用,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创新美化与包装。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漂亮的外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包装礼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同学们你们在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生日礼物吧!老师想知道你们都收到过什么礼物呢?
2、(课件)《礼记•曲礼上》也有记载,谁来朗读一下。师:看来,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3、出示题图《画龙点睛》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画龙点睛”大屏幕打出课题。(课件)
二、发展阶段
1)生看课本第8页上幅图中包装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包装装饰: 纹样 文字(特点: 夸张 变形)2)师展示课件,生观看课件思考两幅图包装上的纹样如何排列?学生自学学习提示,回答问题。(板书)呈现方式: 点状排列 面状排列(课件)3)考一考(课件):物品上的纹样用到哪种排列方法?边欣赏边回答。
师小结:纹样的不同,形成了物品不同的风格,有的简洁大方,有的高贵华丽,有的活泼可爱,有的精致典雅。
4)师演示——制作步骤(课件): a、废旧纸盒贴上白纸,重新设计。b、根据设计意图画纹样。c、加文字、调整完成。
师小结:文字与纹样要互相呼应、互相协调、画面均衡.5)我们送人礼物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它打扮的那么美观呢?(课件)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礼物的包装越来越重视,给礼物穿上精美的外套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主人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三、启发思维 1.使用媒材: 师:同学们带来的包装盒举起来看一下,哦,都是可以的,一会我们就将它们打扮打扮。
2.根据不同礼物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装饰方法。(板书)教师展示礼品包装盒,讲解装饰方法。3.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课件)进一步欣赏同伴作品,给予启示,促进其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4.小组讨论:和小伙伴商量一下设计什么样的外套?怎样进行分工?打算送给谁? 由个体向群体间相互间启发,并且培养合作的团队意识。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生创作(师放背景音乐)师:下面就轮到我们为所带来的物品加上一件漂亮的外套,给它画龙点睛。作业要求:(1)对你所带的物品进行适当装饰。(2)使用剪刀注意安全,保洁卫生。
五、评价阶段
采用自评、他评、师评。互赠礼品、谈感想的方式展示。(让学生观察各种方法包装的不同风格,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六、拓展阶段
1、心形的礼物外套设计。(课件)
2、设计的礼盒形成系列。(课件)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的包装也丰富多样。了解礼盒的不同装饰,感受礼品的包装在生活中的运用。同学们,生活中多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结合学到的知识,你们也可以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彩多姿。
板书设计:
画龙点睛
包装方法:绘、剪、粘等 包装装饰:纹样 文字 纹样排列:点状 面状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快乐刮画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刮画作品:你们仔细看看,这张作品与平时的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老师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这种新画法,好吗?(刮出课题)
二、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教师先介绍新型刮画纸的特点 :刮画作为线描画的一种变化画法,具有线描画的特点和油画棒色彩丰富的特点,浓重的色彩基调,有稳重之感。在线描画的基础上改变操作方法,引发了学生学画的兴趣。刮蜡纸具有两层颜色,表面一层为黑色的蜡,用工具能刮掉,底层为另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彩色的。
2、教师后说明工具的多样性:谁注意到了,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 你们还带了哪些工具?
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3、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
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4、教师讲解刮画制作步骤:
(1)、起稿:刮蜡纸的表面可以用铅笔在上面轻轻地起稿,但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破坏表面的黑色。
(2)、轮廓线:用尖状的一头把画稿的轮廓线刻出,线条注意要圆润流畅。(3)、刻画大色块:用刮蜡笔扁平的一头来刮出画稿中的大的色块。(4)调整:由于刮蜡纸特殊的制作工艺,一笔刻下以后不能够修改,所以在刻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完成创作后,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增加线条或色块。小结:刮蜡画在刻画方面应细心,把握的力度也要恰到好处,用刻刀尖状的一头轻轻把画稿的轮廓线画出,线条注意要圆润流畅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不会断断续续的。
欣赏(出示电脑课件,让学生观察欣赏,拓展思维。)
师: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看看哪些内容或物体可以用在刮画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现在就来展开创作?快动手试试吧!
三、学生激情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投入到刮画创作中
四、作品展示
将制作完成的刮画作品放到展示台前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快乐刮画
教学反思:
第7课 无笔画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认识自然界中的天然纹理的美感,掌握表现美观肌理的対印等技法。
过程与方法:观察天然纹理景物,运用対印等方法创作一幅色彩变幻、肌理美观抽象无笔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探索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感受天然纹理的美,掌握対印创作方法表现抽象无笔画。教学难点:探索対印等方法技巧,把握色彩流动特性。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颜料、刮刀等教学资源包。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报纸、水杯、抹布。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感受,认识纹理
有许多的美隐藏在大自然中,它们拥有点状、线状、块状的纹理,具有朦胧而富有变化的神秘美感。而有些纹理附于物体的表面,形成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变化,这样的纹理我们称之为肌理。
我们可以运用大自然的纹理装饰点缀美化生活。
今天我们将运用简单方法复制创造它。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无笔画》。●图片展示,欣赏纹理,认识肌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复杂多样的纹理进行点、线、面形式分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纹理的形式美。艺术来源于自然并运用于生活,于此引入本节课教学,揭示课题。
授新——探索分析,掌握方法 1.欣赏名作,联想体会
欣赏法裔华人赵无极的艺术作品,他擅长把握颜料属性,将西方油画的色彩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相融合,创造出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作品。
大胆猜猜作品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创作?猜猜作者创作时是怎样的心境? ●带着问题去欣赏名家名作,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欣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名画凝聚着画家多年的心血,是画家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欣赏和猜想世界名家名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欣赏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抽象艺术作品的魅力。由此引出“无笔画”创作方法——喷洒法和流动法。
2.压印演示,探索小结
选取学生参与本课的压印方法演示活动。运用刮刀,小勺子等工具将颜料“搬运”并随意安排布置在画面中,利用颜料受到挤压后自然的流动和混合原理进行压印演示。
小结操作要点: 控制颜料的水分和在纸上的分布面积,可让色彩相融,获得生动多变的肌理效果。
用色时需要考虑深浅的对比和色彩的调和的搭配。不同浓度的色彩会呈现各种有趣丰富的肌理效果。
印制时候随时观察,可反复対印。印压的速度和停顿,颜料被挤压,推染,所产生一定的肌理效果正是作品精彩的细节所在。
3.完善画面,构思署名
旋转画面,展开联想,构思主题,装饰完善,为其署名。
●采用直接演示的方法,直观了解的压印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演示活动中来,构思与操作,真正体会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自主探索总结操作要点,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促进了自主探索的动力。
练习——实践操作,体验乐趣
欣赏课本作品和同龄人作业,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装饰完善画面的方式方法。提出练习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富有纹理美的抽象画面,并给画面取个名字。
学生开始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欣赏教学,提供复印、剪贴、添画、重组拼贴等多样美化完善画面的方法,为学生丰富了视野,拓宽了思维。教师巡视过程,对课堂作业进行全面把控,针对学生特性进行个别辅导,更好做到导优辅差。
展评——分享交流,总结拓展
1.展示:展示学生无笔画作品,让学生介绍表现内容和所取得作品名字。2.评价:围绕作品的色彩搭配、技法运用、画面的完善和意境构成展开师生评价。3.拓展:从作品表现方法上,从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上进行意识的拓展教育。4.整理:清理桌面环境。
●采取自主评价,学生以自愿原则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围绕着画面内容、色彩搭配、技法运用和主题意境进行介绍,目标明确,信心鼓舞,兴趣激发。在教师的辅助点评下层层深入,挖掘作业内涵,正视作业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而提出整改和完善的建议和方法。
板书设计
第7课 无笔画
教学反思:
第八课 鸟语花香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体会笔墨的韵味。
过程与方法: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运用中国画技法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评
观光——欣赏自然界最可爱的声音。(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在录像中体会自然界最美最动人的情怀。在声音与颜色的吸引下,进入一种美好的情绪。)接着,再给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进一步细致品味,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和感受。)
二、导入新课:
在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美丽的景象想象。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象征性的描绘,或概括、夸张、抽象等富有创意的表现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来。
1首先我们来看看国画大师怎么样表现自然花鸟的。多媒体,观看国画大师表现花鸟的技法特点。
2课件出示花鸟画作品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了人的主观感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师:介于这节课我们是初学。我们就从基本简单的入手,主要让同学们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体会笔墨的韵味。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笔墨,来像刚才的艺术大师那样在我们的宣纸上实验一下,这种表现方法。(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学生:在尝试的同时,老师把握毛笔的手势、用墨的技巧以及墨分五色等知识要点讲解给同学们听,让他们的尝试中初步掌握理解。
四、应用实践: 1教师示范作画,并讲解步骤、表现技法。主要示范鸟的画法。花瓣、花蕊、花萼、花柄、花蕾。(学生理解掌握新知)2学生将初步掌握的技法实践应用到画面中。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发挥想象,提倡个性创作。表现手法可以是勾勒添色方法,也可以用彩色写意手法直接造型。在色彩处理上,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中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五、成果展示交流会
师:同学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包括画名、意义、体现什么情感。然后其他同学评价,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的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描绘自己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真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七、作业
请用中国画的技法画木棉花。
板书设计:
鸟语花香
中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
物、山水、花鸟。
中国画技法可分:工笔 写意:勾勒法 没骨法 文房四宝:纸、笔、墨、砚
教学反思:
第九课 诗情画意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过程与方法: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 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并了解中国画的构图。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四张画家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先读诗句再赏画)师提 问:你有什么发现?(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个别回答。
2、师小结: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大师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诗情画意)
二、传授新知,从意境到构图
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师: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由于钓者坐船的一端故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联想起江的空旷,意境深远。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画配诗的游戏)师:我这有两幅画,你能学学诗人给他配上一句诗吗?(课件出示两幅画)A、学生思考,个别回答。课件打出诗句。B、师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句?你是根据什么? C、学生个别回答,师小结分析。是根据画的内容配上诗句,这就是古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板书内容美)
3、同一首诗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欣赏课本19页学生作品,比较同一首诗不同的画面在表现诗意上的侧重点。师:如果你来画这首诗,还有哪些独特的创意? 让同学们集思广益,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4、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试一试,先请大家在脑海中选一选:你比较喜欢哪首诗?你的脑海里会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讨论交流)
5、(1)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范画:先根据诗意确定画面主体并将之画大画详细以突出主体(师板书:主体 大 详细);(2)通过师示范杨万里《小 池》,使学生明白,先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再添加相关背景使画面完整,但远景等相关背景可画小些、简单些并思考画面题诗的位置(师板书:背景 小 简单)。
6、师出示内容相同但色调不同的两幅《悯农》,比较色彩在烘托诗意中的作用。(师板书:色彩)
三、学以致用,表现创作 师:学会了古诗配画的方法,该是小朋友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你准备给那一首诗配画(或画一幅什么样的画,配上哪句诗),选哪一句,画什么,用什么色彩? 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教师进行部分示范,讲解表现方法,出示作业提示,学生作画,师巡回指导,适时讲评。
四、展示评价:
1、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师点评,从画面构图、色彩、是否符合诗意并有自己独到的创意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五、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板书设计:
第九课 诗情画意
教学反思:
第十课 彩墨脸谱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颜色所代表的含义能用水彩绘画的方式创作脸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脸谱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教学难点: 学习京剧脸谱的绘画。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一)、出示视频《说唱脸谱》视频片段。师生共同探究色彩规律,通过欣赏脸谱看看脸谱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脸谱的常见谱式。
1、整脸:只用一种颜色为主色,简单勾画出五官。
2、三块瓦:脸眉、眼、鼻的形状非常夸张,从而把脸分成额头和左右两颊三大块。
3、十字门脸:额头上有一个色条,一直延长到鼻子,和两个眼窝构成一个“十”字。
4、碎花脸:有一种主色和许多配色,色彩丰富,构图多样,非常花哨。
三、讲授
(三)、出示不同的脸型。(四)、出示不同的眼窝。(五)、出示不同的眉毛。
(六)、提问:这几个脸谱造型和色彩有什么不同?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一一表现刚强、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黄色一一代表骁勇、凶猛的人物,如:典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七)、提问:脸谱的造型有什么特点?(1)、对称。(2)、图案以线面,结合为主。(3)、色彩鲜明。(八)、脸谱的绘制方法:(1)、设计脸型(2)勾画纹样(3)、定稿上色
四、作业及小结(九)、作业: 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
要求:造型准确、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十)、作业展评。
(十一)、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领略了戏曲脸谱的魅力,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把中国传统文化好好的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第十课 彩墨脸谱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学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第三篇:冀教版小学美术1至6年级上册教案
2015—2016学第一学期冀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1《童心童画》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教师)配有童话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话范作等。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播放课件《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揭题:《童心童画》 2.欣赏作品
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
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3.尝试创作
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
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交流创作思路
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小结本节课内容 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2《我给书本穿新衣》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包书皮纸、裁纸刀 教学目的: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给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讲爱护自己的书本的重要性
2、让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包书皮的方法,然后老师放教学光盘,做示范,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给第一本书包皮。
3、在包好的书皮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看教学光盘欣赏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装饰自己的书皮的。
提醒学生在书皮上写字要尽量把字写得好看而显眼。
三、课后小结:
留出1、2分钟收拾好裁掉的废纸。
以上就是小学美术:《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3《点、线、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4《瓜果飘香》
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及色彩,并能大胆表现
教具:课件、各种瓜果、水果箱、油画棒、作业纸等
学具: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做个游戏,同学们想做一做吗?老师这里有个漂亮纸箱,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些什么吗?(出示装有桔子、葡萄、香蕉、苹果等的箱子)
2、闻一闻、摸一摸
①分别请学生们到讲台上来摸一摸、闻一闻。并把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②你们知道箱子里是什么水果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
小结:水果好吃,有营养,让我们长得漂漂亮亮的,个子长得高高的!
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二、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
1、水果的形状(课件展示)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②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形状③切开的水果
2、水果的颜色(课件展示)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②同一种水果的不同颜色
③教师示范:画一个苹果并涂色
④学生尝试作业、了解学情: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色
3、水果的组合(课件展示)
①逐步呈现一幅范画的绘画步骤②赏析学生作业
三、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比比瓜果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不同,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创意水果和水果拼盘。
四、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开展一次水果展览会,把你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来欣赏。
五、总结
水果真是太好了,水果王国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喜欢我们小朋友,只要我们经常接近它,品尝它,它们身体里的营养都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
5《火车开啦》
教学目的:
1、用多种形式表现火车。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3、通过对火车的了解,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火车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教学难点: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制作火车。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药盒、牙膏盒、饮料瓶、画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1、进教室给学生在黑上写大大美术字,对于我来说很轻松。学生在下面议论,情不自禁的喊到“火车开啦”
2、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学生在讲《火车开啦》
老师当火车头让坐的好的学生拿着水彩笔盒在后面跟着自己。
3、学生高兴,激动万分,学生老师一起着火车叫的声音,在教室走一圈,顺便把自己的水彩笔放在黑板的槽中,班里的学生沸腾了,真的很热闹。
4、师生开始讲各种各样的火车。
火车如果按动力方式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如果按用途来分有客运列车,货运列车和特殊用途列车;还有按轨道方式来分有轻轨列车和重轨列车.5、学生四人小组商量做什么?画什么?
6、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辅导
7、展示学生的作业
立体放在前面的桌上,画帖在黑上。
8、请一个火车头(一个学生)带大家看展览。
6《去远航》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造船去远航
2,通过对远航船的设计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造船去远航
教学内容:
欣赏各种远航船的外形,通过想象,设计并画出“我们去远航”的船。造船去远航
教学重点:
通过对船的欣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我们去远航”的船。造船去远航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用图画纸,黑色记号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范画造船去远航。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备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 :
黑板上画出大海,今天啊老师要领大家去大海远航!
三、新授
1、想不想知道今天知道老师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模型)这就是一艘远洋船的模型,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由几部分组成的?
2、老师准备了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谁能用这几个图形拼出一艘船来?
3、其实远洋船的种类有很多,下面老师就领大家去见识一下它们!(出示课件);边放边讲解,学生认真观察。
4、看了这么多的远洋船,你想自己亲自造一艘这样的船吗?造船的工人叔叔们在造船之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设计船。通常是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要造的船的外形结构(船的外观造型,船舱等),还要表现出船的特殊功能的部分。
5、老师也设计了几种远洋船,你们看,有用线描的,有用排水法的,这些方法都可以设计远洋船。画的时候,第一步用水彩笔直接画出船的结构和轮廓,然后用水粉或油画棒涂色,也可以用勾线笔在轮廓内填画花纹。*(边讲边画)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带的是彩泥,这些同学可以用你手中的彩泥塑造出一个船的模型来。
四、作业 要求:
好了,现在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一艘远航船。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作业 展评:
引导学生从设计上,从造型上,从色彩上讲评,评出奖项,贴上小星星。
总结:同学们,我们的船造好了,听,汽笛已经吹响,让我们登上自己设计的船一起去远航吧!
8《对剪花样》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
2、体验感受花样形式的魅力
3、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
教学重点:花样图纹的赏析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花样图纹,激活审美情趣。设计的花样适合物体
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说花样
1、课件演示:民间美术中有许多花样,它们的造型大方质朴,手法生动自如,形象逗人喜爱。
2、经历了漫长历史形成的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祖国面族文化的结晶。
二、欣赏——赏花样
1、师:花样是民间美术的结晶。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如:刺绣,陶瓷,剪纸,房屋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上台来电及电脑上的各类各种花样,进行欣赏。
2、师问:这话样是画、绣还是剪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
3、小结:内容主要是自然之物,朴实,温馨。表达了美好的意愿。色彩或单一,或和谐。
三、给花样命名(课件)
1、课件出示范例,如何命名:如:二龙戏珠等等。
2、生:给花样命名。讨论。
四、找花样游戏(课件)
(1)出示剪纸花样(圆形适合纹样),问:漂亮吗?
(2)师小结:花样应适合被装饰的物品。将圆形适合纹样放置在方形的物品上,让学生纠错。
(3)做花样适合游戏。将花样与相适合的器皿物品对应起来。
五、自主表现
1、生自由选择瓶、扇或者盘,衣服的外形进行装饰。
2、师出示范图:要求适合,和谐。范图:瓶的装饰,衣服装饰等。
六、作业展评。
9《小兜肚》
教材分析:小兜肚既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服侍,又是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时尚饰品,在设计和创作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以前多以蝴蝶、莲花等为图案,现在以京剧脸谱、抽象画、写意画为主,造型新颖,独特。不仅把以往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特征融于其中,又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标新立异。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兜肚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不同风格的美,在尝试制作中创造美。
学生分析: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开始教学,让孩子随意的剪、拼、相互组合、贴出图案,使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对发展孩子的形象记忆,联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并在孩子们兴趣正浓时欣赏美的兜肚外形、图案,感知兜肚是稍加修饰、创新剪贴即成。设计思路:本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小兜肚的设计知识、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安全教育可以说是老生常谈,老师用“送礼物”的形式提起,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引起学生的注意。紧接着让学生放手剪制图形,轻松的心态放飞了学生的思想,经老师的巧妙点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跃入眼帘,不知不觉中一种意念在学生的心中滋生:美好的生活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勇于创造的手,这时教师联系舞蹈中的服装引入小兜肚的制作,学生兴趣浓厚。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投入。吸引学生制作小兜肚,是从欣赏作品开始的。学生欣赏的作品不仅有书上的,还有教师创作的。从一幅幅有意境的画面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这项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而且激发了他们创作 的灵感,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特意出示了各异的兜肚外形,在开放环境中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
三、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制作。
制作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彩纸,随意折剪,无形中学习设计、剪制知识。教师在学生中间仔细看、细心观察,巧妙点拨,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机展示,学生在互相启迪中不断创新。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探索、创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并把自己心爱的作品展示到实物投影上及黑板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在实践中学会 兜肚的设计知识、剪贴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练习颜色相互搭配的技能。
3、情感领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设计组合能力及色彩的搭配。教法选择:
尝试探究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具准备:
大屏幕投影、实物展台、彩纸、剪刀、胶棒
课前准备: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方桌前,每人一袋各色彩纸,一把剪刀,一个胶棒。课前谈话:
教师手拿创可贴问:这是什么?这节课谁想用?如果想用现在老师就送给你。(学生开始一楞,继而都笑着摇了摇头)我问:怎么不要?你们笑什么?
生:我们上课时都会注意安全,不会让手受伤的。师:老师也这样认为。相信谁都不会得到老师的这个礼物。
评:课前师生间诙谐幽默的谈话,在笑声中学生不仅恍然大悟体会到课上剪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放松了情绪,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告诉老师,你们以前谁用彩纸剪过小物象,好剪吗? 生1:好剪,我剪过蝴蝶、小鸟、还有飞机。师:啊!我知道了,你剪的物象都会飞。
生2:不好剪,姥姥教我了半天我才学会一种图案。
师:是吗?那我们今天就不学剪图案,随便剪,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好吗? 评: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一)自由选择彩纸,随意折剪,无形中学习设计、剪制知识。评: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仔细看、细心观察。
1、师:诶?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人人都是小巧手,你们已经剪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了,快点找一找,再给大家讲讲吧!
生1:我剪出了一条美丽的鱼 生2:我的像刚出生的小鸡
生3:赵雯剪了个能吃的大红螃蟹。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眼睛已经不是普通的眼睛了,看到自己任意折剪的彩纸竟然看出了这么多小形象,真棒!你们都学会剪图案了,如果同学们能相互合作把剩下的碎彩纸与刚才的形象在组合,添加一些细节那就更形象了,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设计、剪制的第一步。
评:学生在获取如何构思的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在这种艺术训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思维的启迪。
2、揭示课题:小兜肚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看录像,是我校舞蹈队表演的《种南瓜》 生1:老师这里有我表演。生2:还有我!生3:也有我。
师:是吗?那你们先来介绍当时穿的服饰好吗? 生:我们都穿着兜肚,扎着一个朝天辫。生:兜兜上贴着个大南瓜。
师:那咱们快来看看(放录像),瞧!他们跳的多美呀!戴着绿色的兜兜,知道吗?兜肚以前是妈妈们为自己的宝宝制作的,多是带刺绣图案的民间艺术品,色彩鲜艳夺目,特有乡土气息。现在又是大姐姐们的时尚了。
(三)欣赏分析书中及教师制作的作品
1、分析兜肚的外型(欣赏书中作品)师:你们说兜肚都有什么形状?
生1:菱形的。生2:梯形的。生3:椭圆形的。
2、欣赏兜肚的装饰(欣赏教师制作的作品)师:一轮明月悠闲地挂满天星斗的夜空„„。
师:聪明的一休和我们一样已经 想好了兜肚的剪贴图案了„„。师: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 生1:南方。生2:海南岛。
师:这一幅可以利用你手中的边角料粘贴,你们谁都会做。
评: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完全融入其中、乐在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尝试制作兜肚外型
师:刚才大家设计剪制的图案很漂亮,很有创意,老师相信你们兜肚的外型设计就更不是你们的对手了,开始你的创作吧,一定会成功。
学生尝试操作。
评:学生的剪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不成样子,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在创造,这就变机械地传授为自主地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 14
感。与此同时,怎样才能剪得更好更美?学生尝试探索中产生了迫切的认知需要,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引导发现
1、师:同学们都剪制了小兜肚的外型,孙老师也想试试,行吗?你们看看老师剪纸时的技巧,聪明的你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2、进行小兜肚外型剪纸的示范。操作过程如下:
在实物投影上用方形纸演示(方形纸折、剪)展示形状各异的兜肚外形。方形纸 调角 对角折叠 剪去一角
评: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学生们饶有兴趣、聚精会神地观察;教师的提示,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步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剪兜肚形时采用的方法。
评:学生从操作中去归纳,总结,避免了直接教学方法的单调枯燥,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剪出你心目中最美的兜肚外形。
2、把已经剪好的图案贴在兜肚形内,注意大小适度,颜色搭配的要漂亮,鲜明。
3、胶要少用些以粘上为佳,这样的作品更活泼。
4、重点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评: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教学首先要做到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指导解疑时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同样能体验成功。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学生陆续把制作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了一件作品。
1、生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老师评价。
3、教师简单点评。
评:在这一环节中,精美的作品、恰当的评价,既让学生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努力方向,实现了评价的激励促进的功能。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全课小结。
师: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生答略)自己动手做一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而且还会给生活带来一抹亮丽的风景!
评:美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中获得美的灵感,用学到的本领美化生活,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课后总结:本课学生通过尝试、交流、欣赏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制作欲望,体验了手工制作剪、拼、贴的乐趣,有的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借鉴了一些表现方法,如:色快拼组法,还有色彩的选择搭配。而且全班同学积极地参加作品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10《小风车》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小风车;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彩纸、剪刀、小棒、图钉等
教 学 流 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出示纸上风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揭示课题:纸风车(板书)
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纸风车的形状。
分组讨论纸风车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欣赏书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美、色彩美。
4、说说你的纸风车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
5、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折纸(选择自己喜欢的纸进行制作)。
画(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装饰纸风车„„
剪纸缝。
窝叶轮,钉中心轴。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制作一个纸风车。
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五、教学小结:
展评学生作业。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课后总结:
11《昆虫王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昆虫的色彩花纹及形体特征进行造型活动。
学习评价词汇:夸张、对称、有趣、可爱、逼真。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重探究昆虫的有关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尝试画、撕、摆的多种表现方法与体验合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多视点的细节观察与表现。
教学重点:
以多种昆虫造型与合作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
教学难点:
线条的表现方法——疏与密;把握“对称”的概念。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观察发现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画家画昆虫的故事”——三国时期画家曹不兴为吴王孙权画屏风,不小心滴了一滴墨在屏风上。怎么办呢?这时,画家灵机一动,把墨点改画成一只小蝇,孙权以为是一只真的飞蝇,挥手去赶,可真奇怪,赶了几次,飞蝇还是不动,仔细一看才明白:这是只画出来的小蝇。
师:同学们,这位画家聪明吗?他的画画本领可真高超。今天,我们要向他学习,一起画可爱的“昆虫王国”。(板书课题:昆虫王国)
二、课堂发展
(一)、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受昆虫有趣的形态。(板书:形态)
(二)、学一学:模仿昆虫的动态与造型,观察分析:昆虫的基本特征。(板书:结构:头、胸、腹、六足等,特征:对称。)
(三)、赏一赏:美丽的昆虫画。(出示评价语汇:引导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
1、画家爷爷的作品。
2、小朋友的作品。
(四)、画一画:画一群昆虫,组成自己喜欢的昆虫王国的画面。
1、教师简单示范。
2、学生根据各自的体验进行《昆虫王国》的创作活动。
(五)、分享评价:
1、《小小昆虫展》
集体欣赏:引导学生能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能欣赏与尊重别人的想法和创意。
2、情感教育:爱护环境,爱护益虫。
板书设计:
昆虫王国
形态 结构 特征
12《月儿圆圆,月儿弯弯》
教学构思
1.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师生交流新知识
3.欣赏动画片,借助动画篇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学生造型创作成果展示,鼓励学生的表现意识 5.学生参与评价,教师总结。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讲述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或者传说
2.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大胆想象描绘出自己关于月亮的瞎想
教学重点
大胆构思想象作品,积极回答问题并创作出月亮的想象作品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绘画,团结协作创新“月儿圆圆,月儿弯弯”的美术作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范画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稳定情绪,用具准备情况。2.谜语导入(课件展示)
3.知识探索交流(师生自己搜索的资料)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愿意和月亮姐姐做朋友吗?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课件展示)
动画片问题:1.为什么月亮有时园有时弯呢?
2.月亮姑娘为什么总做衣裳却还是传不上合身的衣服呢?
月亮小知识:(回答总结上问题)
月亮有上弦月、新月、满月等,从地理角度看不同季节太阳从不同角度射向地球,每一段太阳高度不同,对月亮造成的折射效果不同,所以月亮有时园有时弯。
4故事启发想象(课件展示)观看《嫦娥奔月》
5.作品范画(课件展示,学生范画)6.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7.作品展示,讲评 8.课外延伸
13《秋天的叶子》
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课前准备 彩笔、树叶、画纸、胶水等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秋景欣赏:
1、看图,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
二、拼摆游戏
1、游戏,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欣赏优秀作业
2、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观察讨论,激发想象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树叶,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这张叶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
教师拿出几张叶子,组合成某一图形,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二、欣赏范画,激发兴趣
范画中的图画是怎样拼贴成的?试着讲讲拼贴步骤。
三、拼贴的方法、步骤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已准备好的叶子,想想能拼贴出什么样的景物。
在纸上摆摆、试试。
用剪刀适当剪、挖一下,便所摆的东西与事先想的内容更接近。
用胶水把叶子按顺序贴到作业纸上;提醒学生,胶水没干前还可适当调整叶片的位置,胶水不要太多
用彩色笔作适当的添画。
四、作业要求
每人拼贴一幅“有趣的画”。如有兴趣,回家后可再跟爸爸、妈妈一起拼贴一幅更复杂、更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五、讲评作业
把学生的作业挂到教室四周,组织学生观看评赏。教师表扬想象丰富、组合巧妙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得可惜。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
二、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欣赏几张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a,叶脉不明显,换叶。B,颜料不够,加颜料。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a,颜料太稀,应稍加水。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14《身边的印迹》
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
三.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故事书、绘画用笔
学具——油画棒、彩色铅笔、较薄的纸、小物品
四.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感受活动导入
A.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不同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B.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C.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硬币
大实物:墙壁、地面、桌椅
演示拓印技法,使学生领会拓印的要领
只要摸起来有些高低不平的东西都能拓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比如窗纱、木制桌面、凹凸不平的墙壁、灯的开关、尺子等等。
2.感觉过程
A.组织活动
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
B.规定活动秩序
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
规定以小组为活动单位
C.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注明每样拓品来源哪些实物
3.体会探索
问题设计:a.当你拓完作品,心里有什么感受?
b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c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d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4.制作
拓展:A 在拓的过程中做成字母、数字、图案
B 在格状上涂抹成大楼窗户,画成楼房
C 在拓品的形状上添画
5.欣赏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作品,提示进一步制作的方法——将拓品剪下来贴在画好图案的纸上,组成美丽的画面。
6.作业要求
作业A:完成一幅清晰的拓品
作业B:找同伴合作完成拓印与图案结合的好看的大画。
三.教学评价
说一说谁的画面最有趣
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平时没注意到的肌理
评价点:
1、能否充满好奇地参加拓印的活动
2、能否积极努力地表现有特色的肌理效果
3、能否大胆地进行奇妙的联想
五.板书设计:
课题
展示栏
15《泥棍儿小动物》
教学目标:1.掌握捏橡皮泥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和小棍结合的方式制作立体形象。
2.能够用橡皮泥捏塑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将其特征表现出来。3.体验玩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以及学会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捏橡皮泥的基本方法。
教具准备:“森林之家”作业展台、泥塑动物示范作品七件。学具准备:橡皮泥、各种小棍。
教学方法:欣赏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森林之家”导入(1分钟)
师:老师发现,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就都被这个“森林之家”吸引住了,这些橡皮泥小动物多可爱啊,有骆驼、羚羊、小毛驴、小鸡、等等[一一展示],可是它们几个住在这么大的森林里多寂寞啊,同学们愿不愿意为它们带来更多的伙伴啊?
生:愿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橡皮泥塑造小动物![板题:泥棍儿小动物]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动物的亲近之感,通过 “森林之家”教具的展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二、新授(如何塑造小动物)(10分钟)1.观察动物的样子,找出外形特征(3分钟)
师:用泥做小动物是有秘诀的!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把橡皮泥老爷爷请来教我们!
[把事先做好的橡皮泥博士速贴到手上] 橡皮泥博士:“小朋友们,你们好!” 生:橡皮泥博士好!
橡皮泥博士:听说你们想学用橡皮泥塑小动物?
生:是啊
橡皮泥博士:跟我学可以,但是你们要闯过了我的关,才能告诉你们秘诀噢!你们谁来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样子和外形特征?
[把动物图片分别粘贴出来或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学生分别回答,橡皮泥博士从旁随机指导。师:橡皮泥博士,你觉得同学们回答的怎么样?
橡皮泥博士:大家能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说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第一关通过啦!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变身橡皮泥博士的情景设置,更好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通过闯关的比赛形式,学生自主的观察学习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研究泥塑的方法(7分钟)
橡皮泥博士:接下来可没那么容易让你们过关了!这一关的题目是:怎么样才能把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呢?
森林之家的小动物肚子里啊,都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到两个任务,请你们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合作完成。现在各组小组长快来拿吧!
拿到小动物后先观察再拆,因为每组除了完成任务外,还要把小动物再塑好!(边拿边分组:鹭鸶组、山羊组等)
任务一:(鹭鸶)像仙鹤头这样的圆形怎么塑?像身体这样的椭圆形怎样塑造?
任务二:(山羊)像羊头身体这样的条形怎么塑?像羊头这样的圆锥形怎样塑造?
任务三:(乌龟)像乌龟身体这样的半圆形怎么做?花纹怎么做? 任务四:(小驴)小棍在塑造小动物的时候能帮什么忙? 任务五:(鸡)一些细小的地方,如鸡冠、翅膀怎么做? 任务六:(骆驼)你们能多想出几种做眼睛的方法吗? 任务七:(长颈鹿)它的脖子还可以怎么伸展?(纸条上任务中的生字加注拼音)
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橡皮泥博士”巡视指导。
每组学生自愿上台来,先读读本组的任务,再说说是怎样完成任务的,“橡皮泥博士”从旁随机提问、提示。
师:橡皮泥博士,你看我们同学都已经闯关成功啦,你快把泥塑小动物的秘诀告诉大家吧!
橡皮泥博士:哈哈,同学们都很聪明!不用我说啦!其实大家已经通过动手动脑找到了秘诀!那就是先找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再用揉、搓、捏、刻等方法来制作表现。现在,你们已经就可以泥塑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啦!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小组合作的方式,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塑造小动物的能力。】
三、学生进行创作(20分钟)
[播放音乐,黑板上粘贴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大屏幕循环播放各种动物]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提醒学生:1.多观察大屏幕播放的你所要做的动物 2.小组同学的橡皮泥可以相互调换颜色 3.如果橡皮泥够用,尽量做的大些
4.用色和我们画画一样,不一定按照真实的颜色来做,可以大胆用色,但注意,像熊猫、斑马这样的动物还是应该要突出他们的颜色特征。
四、展示并评价(7分钟)[当有一半学生做完时] 师:做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小动物”送进“森林之家”啦!送好之后就请学生陆续回位做好。(生陆续带领小动物“搬家”)
师:哎呀,这么多动物啊!我真高兴!我真想为我的小山羊找个好朋友!我可以和你做好朋友吗?小**?
生:好啊
师:简要讲评这个动物
师:你们愿不愿意为自己的小动物找个好朋友呢?
学生到台前来为自己做的小动物找个好朋友,并说说为什么(评价)【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很好的锻炼了低年级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五、课堂小结(2分钟)
橡皮泥博士:哈哈,森林里搬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啊,你们能不能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啊?
生:能!
橡皮泥博士:动物之间要和睦相处,那同学们之间呢?人类和动物之间呢? 生:也要成为好朋友!
橡皮泥博士:我太开心啦!现在我要去教其他的小朋友做橡皮泥了,同学们再见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爱护动物之情。】
16《袋袋乐》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具学具: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上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猜或用手摸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剪刀
2、蜡笔
3、水彩颜料
4、水笔
5、钢笔
6、铅笔
7、毛笔
8、油画笔
9、橡皮泥
10、剪刀
11、毛笔
12、印
13、各种彩卡等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
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
五、收拾整理
17《从家到学校》
教材分析:
《从家到学校》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学生对上学的路再熟悉不过了,每天上学
放学,都要来往于这条路上,因此,这个内容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通过
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上学的路及沿途景物的描绘,让学生充分体验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景象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能使用常见的工具、材料表现从家到学校的路和有特征的景物。
2.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景象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手偶,边演示边配音:同学们,我是快乐的小鸡jenny,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生:愿意,(学生喜欢手偶的形象,激起了学习兴趣)师:(模仿小鸡)那我请你们到我家玩好吗? 生:好!师:(模仿小鸡)你们看看从我家到学校就是这样走……
课件出示小鸡Jenny从家到学校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路边的景物。(学生情绪激动)
二、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部认识小鸡Jenny的家了,那么怎么才能让jenny也认识你的家呢?
生:我给他带路。生:给他画一张地图。生:告诉他路边有什么景物。
师:真棒,Jenny给自己的家和学校之间画了一张路线图。(出示路线图)咱们也来画一张路线图怎么样?
生:好,师:这样,Jenny就可以看着图找到你的家了,可是这要怎么画呢?从那入手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书中的学生作品。
课件出示学生作品并讲解。
师:(总结)拐弯的地方可以用折线,弯弯曲曲的公路可以用弯线,立交桥或天桥可以用螺旋线来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线的距离来表现路况,通畅的地方线的距离宽,曲折,狭窄的地方线的距离窄。(老师黑板在黑板上演示)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师: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画出一张让人一目了然的路线,让每个同学都能看着图到你的家,现在咱们就用自己的方法来画一张路线图吧!
指导学生练习,不过于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只要学生在创作练习中把从家到学校的路及一些景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富有情趣就达到要求了。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老师帮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来看看XX同学的画,谁来给他提点优点?
五、小结
师:(用手偶配合),同学们,谢谢你们能够把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送给我,我太高兴了,以后我一定会到你们家去做客的,再见!
课后总结:本课通过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上学的路及沿途的景物描绘,使学生充分体验用画图和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景色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美好情感。
18《大家一起真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并会运用一些基本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和正确的态度,并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师:如果大家能够快速坐好,作为奖励,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生:(安静)师:(开始讲故事,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市叫“欢乐谷”。城里住着很多人,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不喜欢这样,他的名字叫嘟嘟。他很自私,有了新书不愿让其他同学看,有了新玩具也从来不让其他同学玩。上车嫌拥挤,去游乐场嫌人多。他总是说:“这么多人烦死了!要是整个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说嘟嘟这样做对吗? 生:分组讨论(略)师:通过讨论,大家都不同意嘟嘟的做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天,他的话被一位路过的天使听见了,她真的把城里的人们都变没了,偌大的一个城市里,只剩下嘟嘟一个人了。
师:城市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们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大家看看嘟嘟现在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生:他在哭呢。
师:可是他应该高兴才对啊!他不是嫌人多吗?联系我们自己平时生活中遇到一个人独处时候的心情,想一想嘟嘟为什么哭?他在想些什么? 生:他很后悔,他想朋友们了;他肚子饿了,也没人给他做饭;没人跟他说话,他很孤单;天黑了,他很害怕……
师:对!因为嘟嘟现在明白了,真正只剩一个人是无法生活的,处处需要与他人的合作。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师:嘟嘟现在知道错了后悔的不得了,看他哭得多伤心啊!我们大家帮帮他,和他做朋友,让欢乐谷重新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激动兴奋)师:可是欢乐谷好大好大,我们来分工合作,一组负责一块场景的布置。打开你们桌上的图片,漂亮吗? 生:漂亮!
师:可是再漂亮的景色,没有大家一起来分享,也是不快乐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我们每个人画一个活泼可爱的自己,剪下来贴在美景中,让欢乐谷重新热闹起来,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
指导学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加以强化和突出。注意面部表情的刻画(喜悦的)。
将各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共同欣赏被同学们重新装点过的城市各处呈现出的欢闹景象。
师神秘的说:“大家帮助嘟嘟使欢乐谷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他要跟大家说几句知心话。你们听……”
嘟嘟:“以前都怪我太自私了,才会使欢乐谷变成这个样子。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啊!希望你们永远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19《过大年》
教材分析: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大年》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过新年的气氛,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模拟过新年的生活场景,如做花馍,蒸花糕,剪窗花及新年娱乐等。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教学, 也可以有机的结合各种场景进行综合性的体验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解过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感受过年的快乐。
2、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表现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选材料进行室内环境布置,以及人年夜饭,模拟过新年的情景。教学难点: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表现欲;又做到紧张有序,活而不乱达到最佳的效果。
活动准备:
1、收集与过年有关的音像资料,图片、儿歌、窗花等装饰物。
2、了解当地过年的风俗习惯,收集有关过年的民间故事。
3、彩纸、剪刀、胶水、彩泥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谣,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师: 好听吗?谁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节日? 生:新年
二、听故事了解风俗习惯
师:你们还记得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吗?
学生谈过年
师:同学们对过年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年是怎么来的吗? 为什么过年我们要做这些事? 生:不知道。
师:关于“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生:想!
播放课件(Flash动画)“年” 的来历
(听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年的来历,以及过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吸引学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更大范围地关注社会文化生活, 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从中体会过年的欢乐、喜悦的气氛。)师: 传说中 “年” 是什么?挂红灯笼放鞭炮是为了……(把“年”吓跑)但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现在过年人们过年更多地是为了表示喜庆,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 生1:收压岁钱,吃饺子…… 生2:穿新衣,放鞭炮……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过年太快乐了,现在教室里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如果明天就是春节那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讨论交流
结论:贴对联、贴年画、剪窗花、放鞭炮、做年夜饭……
师:过年要做的事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提前过新年好不好? 生:好!
三、分组创作
师:现在我们就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做年夜饭,一组负责剪窗花,拉花等来布置教室,想一想自己最适合做哪一项工作。学生自由组合,选材并完成各自的任务。
(目的是: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二、懂得选择最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三、共同研究制作方法。)
播放课件《喜洋洋》、《过新年》、《恭喜恭喜》等跟过年有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技术上的难题
四、作业展示
师:新年代表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功,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把我们的教室布置起来,把你们精心准备的年夜饭端出来让老师看看哪组同学做的最好。你喜欢谁的作品? 生积极发言
五、谈收获
师:同学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节课你们过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
六、拜新年
师:今天我们在一起欢欢喜喜地过大年, 心里装满了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现在就让我们满载着新年的祝福, 给大家拜年,大声地说出我们的祝愿:祝大家…… 生:(大声说出)新年好!出示课件,“新年好”
师: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歌声中带着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结束今天的课吧!
20《走进大自然》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如个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爱护方法。
教学目的:
1、显性目的: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隐性目的: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思路:
1、通过启发回忆,让学生说说自己喜
欢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学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内容。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知和发现自然界中各种景物的美,经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表达自己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最后延伸到如何从我做起保护好大自然。
2、教师设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或公园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呢?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请学生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调动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你们回答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们都非常的喜欢大自然,这节课老师就将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
4、讲授新课:
⑴教师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课本上的图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⑵教师重点介绍一到两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诉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⑶学生分小组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它的原因。⑷小组进行学习后的汇报工作。几哦市要多鼓励表扬发言的同学。
⑸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递美的信息。你们感受到了吗?树木正在发芽,叶子正在由淡绿变成深绿,露珠儿在小草尖上晶莹的闪动着,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你们能感受到吗?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们能为保护她而做点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自由谈谈。
⑹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办家家”曾是许多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欢乐的一幕,而小偶人更是每个孩子亲密的朋友。本课以“演戏”为课题切入,让学生用自己亲手做的小偶人来进行即兴表演,既可让孩子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艺术创造的无穷魅力,又可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演戏是通过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来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显示情境的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文学、导演、音乐、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的偶人戏中就有木偶戏、皮影戏等。
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用各种碎布、袜子、绳、线、纸等材料,运用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等方法,通过组合变成漂亮的小偶人。教材中不管是穿着格子裙、扎着两根麻花辫、斜挎着黄色包的小偶人,还是用糖纸折扎的带着斗笠的或披着黄色卷卷头发、拖着长裙的小偶人,它们不但外观新颖,而且塑造得变化多姿,教材中呈现的用毛线制作的小偶人,它漂亮的头发和衣服,将小偶人的神态显示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美丽而又大方,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活动二的学习内容是通过对旧纸盒进行切挖、装饰成舞台,它取材容易,制作简单,适合此阶段的儿童学习需要。本活动的教学关键是如何分组让学生制作出美观实用的舞台。其一,让学生观察纸盒的外形与舞台有什么联系,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二,通过对舞台背景及边的装饰,使之更情景化,教材中的范例是用不同形状的树叶、不同颜色的花朵来装饰的舞台,主要为学生提供参照和启示,也可考虑用纸、布等其他材料来进行剪贴装饰,还可以用绘画表现或其他形式来装饰。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样式的舞台给他们欣赏,为制作舞台提供参考。
活动三的学习内容是将做好的小偶人分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根据各自小偶人的形象特征,确定好不同的角色,编出一个故事,再手持娃娃在制作好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要求故事的情节简洁完整,生动有趣。教榭中呈现在舞台上的两个肤色、衣着完全不同的小偶人在一起充满了童话色彩,为同学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启示和想像空间。
本课活动一与活动二在选材与制作方法上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活动三可根据故事改编也可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件事来编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演出。
二、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方法制作小偶人;
◆了解舞台的构成要素,设计、美化舞台;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造型能力,感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思路
本课以小偶人“演戏”为题,意在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激发创作灵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有效地利用手中的材料,并恰当地运用,制作出具有个性魅力的小偶人。本课表现的内容题材较为广泛,制作的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材料的选择范围也较宽,给学生思维、想像、表现的空间也较大,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创作的活动中使其个性特征、造型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得到发挥。本课教学活动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的能力在创作表现中得到展现。
活动一可用flash动画或木偶人、录像片等办法设置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一的学习中,并用CAI课件显示几个用不同材料搭配制作的小偶人和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究材料的搭配和运用,认识、了解做小偶人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将如何利用准备的材料来做小偶人的哪些部位,并动手做一做,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指出其相互之间的优点和不足,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调整完成好作品。
活动二可从欣赏舞台入手,了解舞台的基本形状,小组讨论可采用一些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舞台,然后欣赏范作,在装饰形式上教师可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三可欣赏一些木偶、皮影的资料,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故事的编排中来,小组讨论根据各自手中小偶人外形特征编好故事的内容情节,教师以鼓励为主,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快快乐乐地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在小组演出时,其他小组与老师一起做观众,最后大家一起讨论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我的创作意图,我是怎样来制作小偶人的,我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觉得自己的小偶人做得怎样。
作业要求:活动一:用碎布、手帕、袜子,各种线、绳或糖纸及其他材料,制作成有趣的小偶人。活动二:以小组合作为小偶人设计制作一个舞台,用绘画、剪贴的方法来装饰舞台。活动三:根据小偶人外形特征确立好角色,编好故事,分组进行表演。
四、教学选择
本课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可根据本省、本地区的特点,如有地方特色的小偶人剧都可以用于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本地情况,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般可做如下安排:活动一:故事激趣——欣赏引导——创作表现——交流评析;活动二:欣赏认知——讨论研究——了解方法——设计表现;活动三:欣赏感受——分组讨论——自编故事——表演评价。在材料使用上除了布料、纸、绳等外,有的还可选择使用草、棕、麻等材料来进行教学。
五、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好碎布、绳、袜子、棉花、纸盒、纸等有关材料。
2.制作小偶人时可示范一些基本的方法,如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扭、撕等方法,材料的运用可用CAI课件来演示,根据协调有趣的原则让学生自主搭配,制作出个性独特的小偶人。
3.活动二舞台的外形受到限制,但在切挖舞台的正面时除方形外,还可以是弧形或多边形,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切挖时要注意安全。
4.本课三个活动都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以4~6人为一组,分组后材料可互相利用,这样学生做出来的小偶人将更加丰富,还可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5.活动三故事的编排,学生可根据自己手中小偶人的形象特征来确立角色,编排故事,故事内容要尽可能体现学习生活中的人和事,演出时才可能真实且生动有趣。
[教案]冯琅、肖华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10课演戏(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导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
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
4.出示课题。
小偶人表演的片段影片。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
(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
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
(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
利用幻灯片分解教学:
1.小偶人制作步骤;
2.材料搭配分析;
3.难点直观分析;
4.优秀小偶人作品欣赏。
三、分组制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
2.提出制作要求。
3.分工合作。
4.教师指导。
出示很多熟悉的故事和情节中的人物。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
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
(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
(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
课目
第10课演戏(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肖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木偶表演片断。
2.请学生谈谈对片中哪部分印象最深刻。
3.小结:木偶剧等儿童戏剧活泼有趣,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它包括偶人制作、舞台布景、表演等几部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小偶人,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制作舞台。
4.揭示课题。
课件呈现表演片断
了解制作步
骤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用纸箱制作舞台的方法。
2.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舞台制作方法。
3.师小结制作步骤:
(1)切挖纸箱(师示范制作)。
(2)装饰。
4.引导学生思考装饰方法:
(1)除了绘画方法外,还可用哪些方法装饰舞台?
(2)师小结,装饰方法干变万化,可用剪纸、粘贴、堆塑等等(相机示范)。
5.引导欣赏用以上方法装饰的舞台。
课件呈现制作过程
课件呈现图片
课件显示讨论内容
合作探究
加深理解
1.师在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两只小玩偶,描述这两只小玩偶一起外出旅行,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请同学们为它们设计表演的舞台。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
(1)舞台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
(2)舞台布景装饰些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3.小结:舞台可用多种材料、方法制作。而布景则随着剧情的不同而变化,作用都是为了衬托表演,但不能喧宾夺主。
玩偶教具及制作过程演示
创造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两人一组合作为制作的小偶人设计制作一个舞台。
2.生制作,师指导。
评析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评析、谈感受。
3.师小结:舞台设计富有创意,制作精致,装饰美观。
学生作品
知识迁移
1.介绍舞台美术知识。
2.欣赏舞台多幕布景和移动式布景。
3.欣赏大型晚会舞台布景方法。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 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 要 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出示艺术作品《凡 高自画像》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
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
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4课 美术 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 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5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
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
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
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有趣的汉字
教材分析:
将象形文字纳入美术教学中,是新教材的一个大胆尝试。其实在上学期的语文课上学生已经初步、浅显的了解了象形文字了。美术课上设立这一课,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方面入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教学准备:
学生:回去搜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带绘画工具。
教师:光盘《文字国》、电脑多媒体设备、有关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示范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展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一段象形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争辩。教师公布答案,告诉学生这是象形文字。
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二:
教师播放光盘《文字国》,向学生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使学生得到启示。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特征,略去细节的。
活动三:
学写象形文字。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色彩来临摹象形文字的演变,可以给每一组字画上漂亮的边框。
活动四:
试着自己造一个象形文字,指导学生大胆的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思。作业完成后又学生来向大家进行介绍。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运用象形文字在黑板上写一段祝福的话给学生,请学生根据每个字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特征情况猜猜老师写的是什么祝福。
出示几段学生运用自造象形文字写的话,请学生欣赏、评述。
活动二:
想象自己是原始人,要用象形文字来记日记。
老师在黑板上写几句简单的话,请学生选择一句用自造象形文字来表现。
1、今天天气真好,我和爸爸去森林打猎,打到一只羊,我们把它烤着吃了。
2、今天我和姐姐去河边捕鱼,一共捕了三条。
3、下雨了,我们住的屋子漏雨了。
4、晚上,我和哥哥坐在石头上看月亮。
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自由的创造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活动三:
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内容不限。
告诉学生象形文字能用容易、准确的表现实际的具体形象,但对抽象的概念很难准确的表达,提醒学生注意选择那些可以表达的词语进行作业,增加成功的机会。
活动四:
将做好的作业展览在教室的展板上,互相欣赏、评述。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看一些古代文字资料,尽可能寻找可以辨认的象形文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评价:
1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是否产生兴趣。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是否激发出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札记:
我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时并没有想到学生能找到那么多的资料,一年级三班的同学拿来的这张《文字国》的光盘对我这节课的帮助很大。鼠标经过光盘上的每一个字时,这个字就由象形文字慢慢的演变为现在的文字,还配有这个字的实物原型,非常的形象。这张光盘帮了我的大忙。凭借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资料的,而借助于学生的力量不仅渠道丰富,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9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 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 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10色彩的明度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颜色本身的明度差别;
色彩明度较强和稍弱的示图;
同一题材不同明度对比图。
五、教学过程 :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和明度对比的知识。
2、提问:
(1)什么叫明度?
(2)你能指出你衣袖上色彩的不同明度吗?
(3)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3、明度演示:
(1)让学生观察彩色纸条(红色),当我将纸条拉紧时,学生看到纸条上均匀的彩色。颜色没有深浅变化。
(2)当我将彩色纸条折成弯形状后,再让学生观察,出现纸条的颜色与前次见到的不一样,让学生指导出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并让他们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挑选另一种颜色的纸条,按和的操作步骤进行曲演示,并指导该色纸变化的现象。
(4)屐基同探讨:一种固有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奏美感。
4、提问:
(1)我们从演示中发现色彩明度变化的现象,在绘画时如何反映?
(2)如何使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明度?
(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5、演示色彩明度的变化:
(1)先将纸面中间涂上本色,加白调匀后涂在本色左边,再加白调匀后涂在更左边。
(2)用一支干净的笔加黑色小许调匀后涂在本色的右边,再加黑少许调匀后涂在更右边。
6、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
7、作业 讲评。提倡多练习,并引导学生课外多动手。
8、全课总结。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光盘架的设计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 木材 铁 布 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光盘架的设计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 ②尺寸 ③选材 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选材 造型 创意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 鼓励
六、总结全课 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
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
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杯子的设计的设计意图 计
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 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
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杯子的设计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
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
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杯子的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 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课前准备:
(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评价标准:
1)形象是否清晰
2)色彩是否协调
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
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
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
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献出你的爱心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
第19课 小花铲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
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制作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小花铲 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废塑料瓶制作小花铲,造型要简练,并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
教学难点
利用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
各种废塑料瓶、剪子、课件、小装饰、小花铲的成品和半成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桌上的用具安排。摆放好用具。
二、导入
1、乱扔废塑料瓶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2、废塑料瓶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什么?小花铲 学生发表。(如:污染环境„„)学生思考
后发言。
三、新授
1、观察,小花铲如何制作的?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
解决?
2、学生观察、分析:外形与瓶子接近,要有手柄,要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铲土。
(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子。可能会剪不动,可以用刀子割。)
四、实践
1、请你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学生尝试制作。
五、小结
点评作业:表扬有创意、造型简练的作品。
六、拓展
1、塑料瓶子还能做什么用?你还可以怎样处理它们?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