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

识字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比较“礻、衤”和“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识字能力。

4、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借助图画感知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禾、木”和“艹、⺮”;“日、目”和“冫、氵”四组相近的偏旁:谁能说说这些偏旁所表示的意义?你能说出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教师及时总结:分清了偏旁就能分清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词)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区别近偏旁的课文。板书课题:识字7。(学生齐读课题)

二、看图表,读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表和插图,看看分别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相互交流。

3、自由读词语。要求: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

4、组内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5、去掉拼音,学生自由熟续,然后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衬、衫、室、宅”是翘舌音;“衬、衫、裙”是前鼻音;“庭”是后鼻音,要注意区分;“窝”不要读成wū;“裙子、裤子、窗户、窟窿”这四个词语在朗读时,后一个字要读轻声。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大部分字都带有“礻”)

(2)引导学生观察“礻”的演变过程,看看“礻”的故文字像什么?(礻的古文字像先民崇拜的石头砌起的“地神”)

(3)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带“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4)引申理解:你还知道哪些还有“礻”字?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衣服的名称,大部分字都带有“衤”)

(2)同桌合作:观察“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衤”的古文字像古人的上衣)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词语,拓展理解。

1、第一组词。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2)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生汇报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讲给大家听。

(3)拓展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4)齐读这组词。

2、第二组词语。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指名读。

(2)拓展理解:除了“裙子、裤子、衬衫”外,你还知道哪些衣服的名称?(3)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4)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组词语。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福、裙、裤、衬、衫”,生认读。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与神仙、祖宗等有关的字用“示字旁”,与衣服有关的字用“衣字旁”。

4、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安排才能把字写漂亮。

5、教师重点指导:“福、裙、裤、衬、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应左窄右宽。

6、学生先说说“福、裙”的笔顺,再按《练习5》中的笔顺描红。

7、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示字旁)为什么是示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衣字旁)为什么是衣字旁?(大都与衣服有关)汉字真有趣呀!

七、拓展延伸。

带有“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还有很多,课下搜集一下,比一比,看谁搜集到的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生答: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生字: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生字,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

二、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自学:结合图画,读三、四行词语,边读边把词语和图画中相对应的事物用线连起来。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室”是去声,不能读成“教师”;“室、宅”都是翘舌音。

3、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

4、引导学生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

5、引导学生观察“宀”和“穴”的演变过程:“宀、穴”的古文字分别像什么?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分别和什么有关?

6、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7、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两个偏旁?

8、齐读第三、四行词语。

三、诵读全文。

1、师引读:和神仙、祖先有关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和衣服有关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和房屋有关的词语——教室、住宅、家庭;和洞穴有关的词语——鸟窝、窗户、窟窿。

2、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相应的图像。

3、集体诵读全部词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识生字:指生读准生字的读音并进行扩词,学生自主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2、识记字形: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3、感受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怎样写才能把生字写漂亮?

4、练习书写:指生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民。

五、总结拓展。

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偏旁就可以理解意思。课后,大家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理解字义。

识字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些特殊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看图熟读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义,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3、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认识“鸟、隹、月”等偏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明亮、晴朗、朦胧”等比较抽象的词语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鸟的叫声悦耳;鸟能捉虫子保护庄稼;鸟长得很漂亮„„)是呀,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和鸟儿有关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你知道哪些鸟的名字?(指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乌鸦、喜鹊、仙鹤、麻雀、孔雀„„)

2、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激发探究的兴趣:大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鸟儿的名字中都有“鸟”字作偏旁;但有的带有“隹”„„)根据我们学过的偏旁表义的相关知识,一般是一类事物用一种偏旁来表示。谁能说说,“鸟类”应该用哪一个偏旁来表示呢?(鸟字旁)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那么“隹”的出现是怎么回事呢?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弄明白?(自己努力)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内共同学习,结合课文中的图表,观察、比较图表中的图画、古今文字的区别与联系,读准词语,结合插图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总结字和偏旁的关系。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第一行带“鸟字旁”的词语。

①大家猜测鸟类用“鸟字旁”来表示到底对不对?(对)说说你的理由。(图表中的“鸟字旁”就是由古文字“鸟”演变来的,古文字“鸟”就是模仿鸟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及时补充:对,“鸟”字就是模仿飞鸟的样子创造出来的,这类字叫象形字)

②这几个词语中带有“鸟字旁”的字有哪几个?(“乌鸦”的“鸦”;“海鸥”的“鸥”;“杜鹃”的“鹃”)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鸡、鸭、鹅、鹤„„)

③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了解其中的哪一种鸟?介绍给大家。(生介绍,教师及时补充)

④引导朗读:谁能把这些带有“鸟字旁”的词语读给大家听?(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你读出了对鸟的喜爱„„)指读——赛读——齐读。

(2)第二行带“隹字旁”的词语。

①“隹字旁”出现在鸟类中是怎么回事?(“隹字旁”也表示鸟的意思,古文字“隹”也是模仿鸟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相机引导认识新偏旁“隹字旁”,并说明“隹”特指短尾巴的鸟)

②这几个词语中带有“隹字旁”的字有哪几个?(“麻雀”的“雀”;“老雕”的“雕”;“大雁”的“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隹字旁”的字?(雌、雄、雏、雉„„)

③读一读第二行词语,你了解其中的哪一种鸟?介绍给大家。(生介绍,教师及时补充:“老雕”是一种猛禽,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羽毛直达趾间,雌雄同色,也叫秃鹫。“大雁”是候鸟,形状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④图画、词语连连看:把鸟的名称和相对应的鸟用线连接起来。⑤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指读——赛读——齐读)

⑥引导学生把一、二行词语连起来一起读,然后总结:哪些偏旁可以表示鸟类?(鸟、隹)这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识、理解生字:出示生字“鸦、杜、雕、雁”,指生认读并给生字组词、说话。

2、识记字形:你如何记住这四个字?(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方法:根据偏旁进行区分,或换部首,或„„)

3、感受生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漂亮?

4、学习“雕、雁”的笔顺:先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生字的笔顺,然后按照《练习5》中的笔顺描红。

5、书写这四个字时,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吗?教师相机指导:“雕、雁”中的“隹”右半部是四横,不要写成“住”;“雕”中的“周”内部上面是“土”不是“十”。

6、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鸟字旁)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隹字旁)虽然偏旁不同,但表示同一事物——鸟类。

五、拓展。

鸟儿使大自然增添了生机和色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请你课下搜集一些爱鸟、护鸟的宣传用语,向大家做宣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和鸟有关的两个偏旁。是哪两个?(鸟字旁和隹字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偏旁有关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示“月”)大家猜测一下,“月”作偏旁所表示的事物应该和什么有关?(月亮、月光„„)你能说出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明、朗、胆、肥、脸、腰、脏„„)

2、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激发探究的兴趣:大家看这些带有“月字旁”的字中,哪些和月亮有关?(明、朗)剩下的“胆、肥、脸、腰、脏„„”这些字也和月亮有关吗?(生:应该没有)难道同一个偏旁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吗?这个问题你们能不能自己去解决?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内共同学习,结合课文中的图表,观察、比较图表中的图画、古今文字的区别与联系,读准词语,结合插图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总结字和偏旁的关系。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第三行和月亮有关的词语。

①大家猜测“月字旁”的字表示和月亮有关,到底对不对?(对)说说你的理由。(图表中的“月字旁”就是由古文字“月”演变来的,古文字“月”就是模仿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及时补充:对,“月”字就是模仿月亮的样子创造出来的,也是象形字)

②这组词语中带有“月字旁”的字有哪几个?(“明亮”的“明”;“晴朗”的“朗”;“朦胧”)

③读一读第三行词语,你懂得了其中的哪一个词?可以解释给大家听,也可以用上它说一句话。(生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2)第四行和肌肉有关的词语。

①“胆、肥、脸、腰、脏„„”这些字也和月亮有关吗?(没有关系。这里的“月字旁”表示和肉有关。图表中的“月字旁”是由古文字“肉”变来的)

②这组词语中带有“月字旁”和肉有关的字有哪几个?(“弯腰”的“腰”;“踢腿”的“腿”;“挺胸”的“胸”)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旁”和肉有关的字?(肌、背、脚、脑„„)

③读一读第四行词语,边读边用动作把你读到的词语表现出来。(生边读边表演,教师相机正音,“胸”是后鼻音,注意不要丢掉介母“i”;“腿”的韵母是“ui”不是“ei”)④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指读——赛读——齐读)

⑤引导学生把三、四行词语连起来一起读,然后总结:“月字旁”可以表示哪两种意义?(和月亮有关,和肉有关)这说明同一个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

1、认识、理解生字:出示生字“朗、腰、踢、腿、胸”,指生认读并练习给生字组词、说话。

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方法:根据偏旁进行区分,或换部首,或„„)

3、感受生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漂亮。

4、引导正确书写:“朗”的左半部和“腿”中的“退”里面的部分易混;“胸”右半部里面是“凶”,不要忘掉最后的一竖。

5、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组带有“月字旁”的词语,第一组词语和什么有关?(月亮)第二组词语和什么有关?(肉)虽然偏旁相同,但表示的事物不同。

五、拓展。

课下搜集有关月亮的成语、诗句或故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练习5 教学目标:

1、认读《识字5》到《识字8》中的部分生字,说出每个字的笔顺。

2、了解标点的用法,能正确使用“。?!”这四种标点符号。

3、练习写好几个铅笔字。

4、理解并背诵成语、十二生肖歌。

5、练习说说和听话:教你玩游戏。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在分角色朗读中感受标点的用法,培养语感。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我们在《识字5》到《识字8》中学习了很多生字。这些生字你不认识吗?

二、学习“认清笔顺”板块。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的笔顺。

3、指生说说自己易写错的字的笔顺,并进行强化练习。

4、教师重点指导。

“鹿”的第四笔是横折,下半部的“比”,笔顺依次是:横、竖提、撇、竖弯钩;“胸”的右半部“凶”笔顺是:撇、点、竖折、竖。

5、学生选择自己易写错的字,按正确的笔顺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学用字词句”板块。

1、认识标点,学习儿歌。

(1)认识标点:(教师出示标点小卡片)小朋友,这些标点朋友你们熟悉吧!一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2)引导想象:看一看这些标点朋友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3)认识作用:这些标点样子不同,作用也不同。谁能说说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学习儿歌: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儿歌的意思。(5)指生读儿歌,相机正音。

(6)教师出示标点卡片,学生读出相应的儿歌中的内容。

2、练习运用标点符号。

(1)先自己读一读对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想一想对话主要讲了什么。(生读)

(2)指生朗读,引导交流:教师及时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废旧电池,这样做的危害很大。

(3)引导学生结合《标点符号歌》,练习填写标点符号。(4)分角色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培养语感。

3、反馈练习。送标点符号回家。

(1)你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吗

(2)草叶上的露珠 像天上闪烁的星星(3)手够么想长大呀

四、拓展延伸。

课下,自己试着给标点符号编一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挂图)教师激情讲述:绿茵场上,一群足球小子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二、学习“读读背背”板块。

1、看到这幅挂图,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满头大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这里也有几个表现这个场面的成语,看你们能理解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成语,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结合图画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试着理解成语的大意。(2)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读一读,检查成语的读音。(3)组内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的大意。(4)检查成语的读音。

(5)指生说一说自己理解了哪个成语的意思。教师相机补充:这几个成语都是形容或比喻人的身体健壮和精神饱满的。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3、学习十二生肖歌。

(1)自主交流:知道自己的属相吗?相互说一说。

(2)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除了自己的属相外,你还知道哪些属相?(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出的属相。

(3)关于十二生肖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生讲,教师补充)

(4)认识属相的顺序:这么多属相,谁在前,谁在后呀?(出示十二生肖图)自己试着按顺序说一说。

(5)认识地支:古时候人们用文字来标识这十二属相的顺序,这就是十二地支。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认识十二地支的读音,并及时标注在书上。

(6)多种形式读十二生肖歌,熟读成诵。

三、学习“写好铅笔字”板块。

1、指生说一说:要写好铅笔字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书写要工整认真,不要涂抹)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3、让学生观察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学生观察字形,想想怎样写才能把字写美观、漂亮呢?

5、教师总结、指导:这三个字被包围的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这样字才美观、大方。

6、掌握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一般是从外到内,如“廊”,但也有的是先写里面的部分,再写外面的部分。如:“巡、凶”。

7、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延伸。

关于十二生肖,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课下小朋友们搜集一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出示挂图,看后提问:同学们,玩游戏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做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兴致勃勃地口述玩过的游戏。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游戏,像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都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游戏。

二、交流,鼓励创新。

1、分小组进行说话训练。(每人教别人一种游戏)要求:(1)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什么游戏;(2)这种游戏怎么玩?(3)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4)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2、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3、组织学生评议。

4、表扬优胜小组和个人。

第二篇:苏教二年级识字5

《识字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理解词语。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

3、学写本课的3个生字,夏、雷、雨。教学重点:

识字,诵读韵文 教学难点:

看图选词说话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资源开发:

从课外书或网上找关于夏天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吹来了许多小动物(大雁、燕子、丹顶鹤、青蛙等),吹开了许多鲜花有(桃花、杏花、梨花等)。谁能用一个美丽的成语夸夸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景。

美丽的春姑娘忙了整整一个春天,她该休息了。热情的夏天姐姐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飞来接班。夏天姐姐可喜欢小朋友了,她今天将带领我们一起参观她的王国,你们想跟夏姐姐交朋友吗?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她吧!

二、读准词语、认识生字。

1、自己拼读12个词语.识字5能帮助我们了解夏姐姐。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词串)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读。指名读,跟读2遍,及时纠正(知了、桃子、梅子、蝈蝈这四个词语是指导重点。)

3、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读读,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你就可以在书上给他画个大大的五角星。

4、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朋友吗?开火车读。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那就让我们赶快随夏姐姐去参观她的王国吧!

三、图与词语对照

1、参观气象站。

(1)听台风雷雨声。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夏姐姐一发起脾气来就要刮台风、下雷雨。小朋友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把你看到的给大家讲一讲。

(2)台风的风力很强,它能把海上的船只吞没然后沉入海底,它能将陆地上的房屋吹倒,让人们无家可归。台风刮起来,就会下起暴雨,暴雨会引起洪涝灾害,洪水会淹没农田,毁坏庄稼。雷雨带来的闪电,危害也不小,它能击毁房屋树木,甚至造成火灾,会击中高压线造成停电,还会造成人畜伤亡,所以下雷雨时,不要在树下躲雨,家中的电器也要停止使用。

(3)看来,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真不少。与脾气好的春姑娘相比,夏姐姐发脾气时可真厉害。谁来读读第一行词语,读出夏姐姐发脾气的样子,指名学生读。齐读第一行词串。

(4)春姑娘,我们可以用一些美丽的成语来夸夸她,夏姐姐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她呢?出示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电闪雷鸣

风雨交加 领读,自由读齐读。

2、参观果园。

过渡:台风走了,雷雨停了。雨过天晴,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吃的礼物。(1)出示桃子

指名读,这是什么样的桃子?(大大、甜甜)谁再来读读,读出让人想吃的桃子出来。(2)出示梅子

齐读,梅子的味道怎样呢?,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梅子呢?(3)出示西瓜

齐读,什么样的西瓜?(大大、甜甜、圆圆)

(4)那在这三种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样?用我最喜欢吃来说说。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两种水果,那你就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也喜欢吃()。还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的(),也喜欢吃()的()。

(5)夏天天气真热!有这么好吃的水果,你最先想到送给谁?给奶奶吃的时候,你一定非常高兴,那就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齐读。

3、参观动物园(1)蝈蝈

听,这是谁的声音,出示图片,齐读。你知道蝈蝈喜欢躲在哪儿玩吗?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句话。(2)青蛙

听,这是谁在唱歌,出示图片。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青蛙喜欢在哪儿干什么呢?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说。(3)知了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蝉”,夏天到了,知了喜欢在哪儿唱歌,那么热的天,知了在树上好象在说什么呢?(热死了,好热)齐读三个词。

4、参观花园(1)葵花

来到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葵花图片。葵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向日葵。(2)茉莉

你还看到什么花?出示图片,什么样的茉莉花?(3)荷花还看到出示荷花,什么样的荷花。

这三种花都在夏天开放,可真美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感受一下他们的美丽。(4)出示句式

夏天到了,朵朵鲜花开放了,有(),有(),还有(),美丽极了!

指名说,谁还能说得具体一些。

四、巩固识字。出示全文

1、小朋友们越来越了解夏姐姐了:

(师引导说出词语)夏姐姐发起脾气来会刮(台风),下(雷雨)(齐读)夏天好吃的水果有哪些?(齐读)

夏天有许多会唱歌的小动物,男生来念它们的名字。夏天的花儿真美呀?女生一起说出他们的名字。

2、出示填空

夏天到了,有时刮(),有时下()。夏天的瓜果真多呀!有大大的(),有甜甜的(),还有酸酸的(),池塘里开满了(),()迎着太阳开放,雪白的()亭亭玉立。()在树上唱歌,()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在草丛中叫。指名说,齐说。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谁来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蛙、梅)

2、指导书写“蛙”。谁来告诉老师,你准备怎么来记住蛙这个字呢?指名说,范写,蛙左边是虫字旁,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右边是相连的两个“土”,最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些。

五、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字,还和夏姐姐交上了好朋友,如果你多看这方面的书,并且经常用心地观察大自然。你就会了解更多关于夏天姐姐的知识。

三、欣赏动画,朗读课文

1、欣赏课文动画。老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

师:听小朋友们读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试试,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就把掌声送给我,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超过老师,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强调:请小朋友们边看、边想。

第三篇:苏教语文二年级下《晚上的太阳》教案

晚上的“太阳”

青岛光彩高埠希望小学 鲁淑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上的FLASH、习字册、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朗读(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有一天,他的妈妈生病了,情况危急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难题呢?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六)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观看FLASH,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 “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了解贝尔的故事。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读一读。

3、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

4、分小组表演课本剧。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识字7》教案

识字7

教材分析:本课为形近偏旁比较,又是实物-古文字-今文字演变识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方法: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提问质疑,自探、合作并交流展示,最后归纳小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提出问题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学习,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运用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提出问题

⒈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探究学习

小结:(“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齐读第三、四行。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四、运用拓展

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五、布置作业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教学反思:

第五篇:识字1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2、《练习一(1)》

【学习内容】第3页练习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 出得数。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熟练计算十几减9,计算达脱口而出的程度。

【课堂导学】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开火车。(做练习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2、试一试。(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

比赛规则:计算又对又快,速度最快的同学获胜,计算错误小猴就会从树桩上掉下来了。

让两名学生上台比赛。

同桌间比赛。

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四、课堂总结。

下载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一苏教版

    识字一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全课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识字6》精品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6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狮、猴、鹿、斑”等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以及大概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3苏教版

    盱眙县第一小学语文二(下)《识字3》 识字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5 苏教版

    盱眙县第一小学语文二(下)《识字5》 识字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

    语文二年级下识字六公开课教案

    《识字6》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采用看图读“词串”的方法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本课介绍的12种动物中,大多数是孩子们较熟悉的。......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一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的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 3.了解部分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4、积累有关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成语、诗歌......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4苏教版

    识字4 教材分析: 本课分别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日、目”和“冫 、氵”两组形似偏旁的本义,并进行辨析。 学情分析: 学生因为已经具备了上一课比较偏旁,根据形声字中形旁的表......

    苏教二上识字6教案(★)

    识字6 设计者:郑雅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