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苏教版语文识字7.8.5单元三课精品教案
识字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比较“礻、衤”和“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识字能力。
4、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借助图画感知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禾、木”和“艹、⺮”;“日、目”和“冫、氵”四组相近的偏旁:谁能说说这些偏旁所表示的意义?你能说出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教师及时总结:分清了偏旁就能分清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词)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区别近偏旁的课文。板书课题:识字7。(学生齐读课题)
二、看图表,读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表和插图,看看分别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相互交流。
3、自由读词语。要求: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
4、组内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5、去掉拼音,学生自由熟续,然后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衬、衫、室、宅”是翘舌音;“衬、衫、裙”是前鼻音;“庭”是后鼻音,要注意区分;“窝”不要读成wū;“裙子、裤子、窗户、窟窿”这四个词语在朗读时,后一个字要读轻声。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大部分字都带有“礻”)
(2)引导学生观察“礻”的演变过程,看看“礻”的故文字像什么?(礻的古文字像先民崇拜的石头砌起的“地神”)
(3)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带“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4)引申理解:你还知道哪些还有“礻”字?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衣服的名称,大部分字都带有“衤”)
(2)同桌合作:观察“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衤”的古文字像古人的上衣)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词语,拓展理解。
1、第一组词。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2)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生汇报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讲给大家听。
(3)拓展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4)齐读这组词。
2、第二组词语。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指名读。
(2)拓展理解:除了“裙子、裤子、衬衫”外,你还知道哪些衣服的名称?(3)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4)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组词语。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福、裙、裤、衬、衫”,生认读。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与神仙、祖宗等有关的字用“示字旁”,与衣服有关的字用“衣字旁”。
4、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安排才能把字写漂亮。
5、教师重点指导:“福、裙、裤、衬、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应左窄右宽。
6、学生先说说“福、裙”的笔顺,再按《练习5》中的笔顺描红。
7、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示字旁)为什么是示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衣字旁)为什么是衣字旁?(大都与衣服有关)汉字真有趣呀!
七、拓展延伸。
带有“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还有很多,课下搜集一下,比一比,看谁搜集到的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生答: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生字: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生字,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
二、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自学:结合图画,读三、四行词语,边读边把词语和图画中相对应的事物用线连起来。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室”是去声,不能读成“教师”;“室、宅”都是翘舌音。
3、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
4、引导学生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
5、引导学生观察“宀”和“穴”的演变过程:“宀、穴”的古文字分别像什么?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分别和什么有关?
6、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7、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两个偏旁?
8、齐读第三、四行词语。
三、诵读全文。
1、师引读:和神仙、祖先有关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和衣服有关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和房屋有关的词语——教室、住宅、家庭;和洞穴有关的词语——鸟窝、窗户、窟窿。
2、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相应的图像。
3、集体诵读全部词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识生字:指生读准生字的读音并进行扩词,学生自主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2、识记字形: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3、感受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怎样写才能把生字写漂亮?
4、练习书写:指生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民。
五、总结拓展。
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偏旁就可以理解意思。课后,大家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理解字义。
识字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些特殊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看图熟读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义,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3、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认识“鸟、隹、月”等偏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明亮、晴朗、朦胧”等比较抽象的词语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鸟的叫声悦耳;鸟能捉虫子保护庄稼;鸟长得很漂亮„„)是呀,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和鸟儿有关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你知道哪些鸟的名字?(指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乌鸦、喜鹊、仙鹤、麻雀、孔雀„„)
2、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激发探究的兴趣:大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鸟儿的名字中都有“鸟”字作偏旁;但有的带有“隹”„„)根据我们学过的偏旁表义的相关知识,一般是一类事物用一种偏旁来表示。谁能说说,“鸟类”应该用哪一个偏旁来表示呢?(鸟字旁)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那么“隹”的出现是怎么回事呢?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弄明白?(自己努力)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内共同学习,结合课文中的图表,观察、比较图表中的图画、古今文字的区别与联系,读准词语,结合插图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总结字和偏旁的关系。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第一行带“鸟字旁”的词语。
①大家猜测鸟类用“鸟字旁”来表示到底对不对?(对)说说你的理由。(图表中的“鸟字旁”就是由古文字“鸟”演变来的,古文字“鸟”就是模仿鸟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及时补充:对,“鸟”字就是模仿飞鸟的样子创造出来的,这类字叫象形字)
②这几个词语中带有“鸟字旁”的字有哪几个?(“乌鸦”的“鸦”;“海鸥”的“鸥”;“杜鹃”的“鹃”)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鸡、鸭、鹅、鹤„„)
③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了解其中的哪一种鸟?介绍给大家。(生介绍,教师及时补充)
④引导朗读:谁能把这些带有“鸟字旁”的词语读给大家听?(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你读出了对鸟的喜爱„„)指读——赛读——齐读。
(2)第二行带“隹字旁”的词语。
①“隹字旁”出现在鸟类中是怎么回事?(“隹字旁”也表示鸟的意思,古文字“隹”也是模仿鸟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相机引导认识新偏旁“隹字旁”,并说明“隹”特指短尾巴的鸟)
②这几个词语中带有“隹字旁”的字有哪几个?(“麻雀”的“雀”;“老雕”的“雕”;“大雁”的“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隹字旁”的字?(雌、雄、雏、雉„„)
③读一读第二行词语,你了解其中的哪一种鸟?介绍给大家。(生介绍,教师及时补充:“老雕”是一种猛禽,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羽毛直达趾间,雌雄同色,也叫秃鹫。“大雁”是候鸟,形状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④图画、词语连连看:把鸟的名称和相对应的鸟用线连接起来。⑤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指读——赛读——齐读)
⑥引导学生把一、二行词语连起来一起读,然后总结:哪些偏旁可以表示鸟类?(鸟、隹)这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识、理解生字:出示生字“鸦、杜、雕、雁”,指生认读并给生字组词、说话。
2、识记字形:你如何记住这四个字?(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方法:根据偏旁进行区分,或换部首,或„„)
3、感受生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漂亮?
4、学习“雕、雁”的笔顺:先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生字的笔顺,然后按照《练习5》中的笔顺描红。
5、书写这四个字时,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吗?教师相机指导:“雕、雁”中的“隹”右半部是四横,不要写成“住”;“雕”中的“周”内部上面是“土”不是“十”。
6、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鸟字旁)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隹字旁)虽然偏旁不同,但表示同一事物——鸟类。
五、拓展。
鸟儿使大自然增添了生机和色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请你课下搜集一些爱鸟、护鸟的宣传用语,向大家做宣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和鸟有关的两个偏旁。是哪两个?(鸟字旁和隹字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偏旁有关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示“月”)大家猜测一下,“月”作偏旁所表示的事物应该和什么有关?(月亮、月光„„)你能说出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明、朗、胆、肥、脸、腰、脏„„)
2、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激发探究的兴趣:大家看这些带有“月字旁”的字中,哪些和月亮有关?(明、朗)剩下的“胆、肥、脸、腰、脏„„”这些字也和月亮有关吗?(生:应该没有)难道同一个偏旁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吗?这个问题你们能不能自己去解决?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内共同学习,结合课文中的图表,观察、比较图表中的图画、古今文字的区别与联系,读准词语,结合插图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总结字和偏旁的关系。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第三行和月亮有关的词语。
①大家猜测“月字旁”的字表示和月亮有关,到底对不对?(对)说说你的理由。(图表中的“月字旁”就是由古文字“月”演变来的,古文字“月”就是模仿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教师及时补充:对,“月”字就是模仿月亮的样子创造出来的,也是象形字)
②这组词语中带有“月字旁”的字有哪几个?(“明亮”的“明”;“晴朗”的“朗”;“朦胧”)
③读一读第三行词语,你懂得了其中的哪一个词?可以解释给大家听,也可以用上它说一句话。(生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2)第四行和肌肉有关的词语。
①“胆、肥、脸、腰、脏„„”这些字也和月亮有关吗?(没有关系。这里的“月字旁”表示和肉有关。图表中的“月字旁”是由古文字“肉”变来的)
②这组词语中带有“月字旁”和肉有关的字有哪几个?(“弯腰”的“腰”;“踢腿”的“腿”;“挺胸”的“胸”)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旁”和肉有关的字?(肌、背、脚、脑„„)
③读一读第四行词语,边读边用动作把你读到的词语表现出来。(生边读边表演,教师相机正音,“胸”是后鼻音,注意不要丢掉介母“i”;“腿”的韵母是“ui”不是“ei”)④教师以评读的方式指导朗读。(指读——赛读——齐读)
⑤引导学生把三、四行词语连起来一起读,然后总结:“月字旁”可以表示哪两种意义?(和月亮有关,和肉有关)这说明同一个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
1、认识、理解生字:出示生字“朗、腰、踢、腿、胸”,指生认读并练习给生字组词、说话。
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方法:根据偏旁进行区分,或换部首,或„„)
3、感受生字的形体美: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一看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漂亮。
4、引导正确书写:“朗”的左半部和“腿”中的“退”里面的部分易混;“胸”右半部里面是“凶”,不要忘掉最后的一竖。
5、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组带有“月字旁”的词语,第一组词语和什么有关?(月亮)第二组词语和什么有关?(肉)虽然偏旁相同,但表示的事物不同。
五、拓展。
课下搜集有关月亮的成语、诗句或故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练习5 教学目标:
1、认读《识字5》到《识字8》中的部分生字,说出每个字的笔顺。
2、了解标点的用法,能正确使用“。?!”这四种标点符号。
3、练习写好几个铅笔字。
4、理解并背诵成语、十二生肖歌。
5、练习说说和听话:教你玩游戏。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在分角色朗读中感受标点的用法,培养语感。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我们在《识字5》到《识字8》中学习了很多生字。这些生字你不认识吗?
二、学习“认清笔顺”板块。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的笔顺。
3、指生说说自己易写错的字的笔顺,并进行强化练习。
4、教师重点指导。
“鹿”的第四笔是横折,下半部的“比”,笔顺依次是:横、竖提、撇、竖弯钩;“胸”的右半部“凶”笔顺是:撇、点、竖折、竖。
5、学生选择自己易写错的字,按正确的笔顺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学用字词句”板块。
1、认识标点,学习儿歌。
(1)认识标点:(教师出示标点小卡片)小朋友,这些标点朋友你们熟悉吧!一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2)引导想象:看一看这些标点朋友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3)认识作用:这些标点样子不同,作用也不同。谁能说说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学习儿歌: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儿歌的意思。(5)指生读儿歌,相机正音。
(6)教师出示标点卡片,学生读出相应的儿歌中的内容。
2、练习运用标点符号。
(1)先自己读一读对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想一想对话主要讲了什么。(生读)
(2)指生朗读,引导交流:教师及时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废旧电池,这样做的危害很大。
(3)引导学生结合《标点符号歌》,练习填写标点符号。(4)分角色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培养语感。
3、反馈练习。送标点符号回家。
(1)你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吗
(2)草叶上的露珠 像天上闪烁的星星(3)手够么想长大呀
四、拓展延伸。
课下,自己试着给标点符号编一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挂图)教师激情讲述:绿茵场上,一群足球小子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二、学习“读读背背”板块。
1、看到这幅挂图,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满头大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这里也有几个表现这个场面的成语,看你们能理解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成语,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结合图画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试着理解成语的大意。(2)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读一读,检查成语的读音。(3)组内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的大意。(4)检查成语的读音。
(5)指生说一说自己理解了哪个成语的意思。教师相机补充:这几个成语都是形容或比喻人的身体健壮和精神饱满的。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3、学习十二生肖歌。
(1)自主交流:知道自己的属相吗?相互说一说。
(2)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除了自己的属相外,你还知道哪些属相?(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出的属相。
(3)关于十二生肖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生讲,教师补充)
(4)认识属相的顺序:这么多属相,谁在前,谁在后呀?(出示十二生肖图)自己试着按顺序说一说。
(5)认识地支:古时候人们用文字来标识这十二属相的顺序,这就是十二地支。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认识十二地支的读音,并及时标注在书上。
(6)多种形式读十二生肖歌,熟读成诵。
三、学习“写好铅笔字”板块。
1、指生说一说:要写好铅笔字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书写要工整认真,不要涂抹)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3、让学生观察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学生观察字形,想想怎样写才能把字写美观、漂亮呢?
5、教师总结、指导:这三个字被包围的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这样字才美观、大方。
6、掌握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一般是从外到内,如“廊”,但也有的是先写里面的部分,再写外面的部分。如:“巡、凶”。
7、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延伸。
关于十二生肖,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课下小朋友们搜集一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出示挂图,看后提问:同学们,玩游戏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做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兴致勃勃地口述玩过的游戏。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游戏,像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都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游戏。
二、交流,鼓励创新。
1、分小组进行说话训练。(每人教别人一种游戏)要求:(1)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什么游戏;(2)这种游戏怎么玩?(3)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4)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2、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3、组织学生评议。
4、表扬优胜小组和个人。
第二篇:苏教二年级识字5
《识字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理解词语。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
3、学写本课的3个生字,夏、雷、雨。教学重点:
识字,诵读韵文 教学难点:
看图选词说话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资源开发:
从课外书或网上找关于夏天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吹来了许多小动物(大雁、燕子、丹顶鹤、青蛙等),吹开了许多鲜花有(桃花、杏花、梨花等)。谁能用一个美丽的成语夸夸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景。
美丽的春姑娘忙了整整一个春天,她该休息了。热情的夏天姐姐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飞来接班。夏天姐姐可喜欢小朋友了,她今天将带领我们一起参观她的王国,你们想跟夏姐姐交朋友吗?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她吧!
二、读准词语、认识生字。
1、自己拼读12个词语.识字5能帮助我们了解夏姐姐。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词串)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读。指名读,跟读2遍,及时纠正(知了、桃子、梅子、蝈蝈这四个词语是指导重点。)
3、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读读,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你就可以在书上给他画个大大的五角星。
4、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朋友吗?开火车读。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那就让我们赶快随夏姐姐去参观她的王国吧!
三、图与词语对照
1、参观气象站。
(1)听台风雷雨声。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夏姐姐一发起脾气来就要刮台风、下雷雨。小朋友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把你看到的给大家讲一讲。
(2)台风的风力很强,它能把海上的船只吞没然后沉入海底,它能将陆地上的房屋吹倒,让人们无家可归。台风刮起来,就会下起暴雨,暴雨会引起洪涝灾害,洪水会淹没农田,毁坏庄稼。雷雨带来的闪电,危害也不小,它能击毁房屋树木,甚至造成火灾,会击中高压线造成停电,还会造成人畜伤亡,所以下雷雨时,不要在树下躲雨,家中的电器也要停止使用。
(3)看来,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真不少。与脾气好的春姑娘相比,夏姐姐发脾气时可真厉害。谁来读读第一行词语,读出夏姐姐发脾气的样子,指名学生读。齐读第一行词串。
(4)春姑娘,我们可以用一些美丽的成语来夸夸她,夏姐姐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她呢?出示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电闪雷鸣
风雨交加 领读,自由读齐读。
2、参观果园。
过渡:台风走了,雷雨停了。雨过天晴,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吃的礼物。(1)出示桃子
指名读,这是什么样的桃子?(大大、甜甜)谁再来读读,读出让人想吃的桃子出来。(2)出示梅子
齐读,梅子的味道怎样呢?,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梅子呢?(3)出示西瓜
齐读,什么样的西瓜?(大大、甜甜、圆圆)
(4)那在这三种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样?用我最喜欢吃来说说。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两种水果,那你就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也喜欢吃()。还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的(),也喜欢吃()的()。
(5)夏天天气真热!有这么好吃的水果,你最先想到送给谁?给奶奶吃的时候,你一定非常高兴,那就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齐读。
3、参观动物园(1)蝈蝈
听,这是谁的声音,出示图片,齐读。你知道蝈蝈喜欢躲在哪儿玩吗?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句话。(2)青蛙
听,这是谁在唱歌,出示图片。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青蛙喜欢在哪儿干什么呢?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说。(3)知了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蝉”,夏天到了,知了喜欢在哪儿唱歌,那么热的天,知了在树上好象在说什么呢?(热死了,好热)齐读三个词。
4、参观花园(1)葵花
来到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葵花图片。葵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向日葵。(2)茉莉
你还看到什么花?出示图片,什么样的茉莉花?(3)荷花还看到出示荷花,什么样的荷花。
这三种花都在夏天开放,可真美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感受一下他们的美丽。(4)出示句式
夏天到了,朵朵鲜花开放了,有(),有(),还有(),美丽极了!
指名说,谁还能说得具体一些。
四、巩固识字。出示全文
1、小朋友们越来越了解夏姐姐了:
(师引导说出词语)夏姐姐发起脾气来会刮(台风),下(雷雨)(齐读)夏天好吃的水果有哪些?(齐读)
夏天有许多会唱歌的小动物,男生来念它们的名字。夏天的花儿真美呀?女生一起说出他们的名字。
2、出示填空
夏天到了,有时刮(),有时下()。夏天的瓜果真多呀!有大大的(),有甜甜的(),还有酸酸的(),池塘里开满了(),()迎着太阳开放,雪白的()亭亭玉立。()在树上唱歌,()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在草丛中叫。指名说,齐说。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谁来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蛙、梅)
2、指导书写“蛙”。谁来告诉老师,你准备怎么来记住蛙这个字呢?指名说,范写,蛙左边是虫字旁,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右边是相连的两个“土”,最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些。
五、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字,还和夏姐姐交上了好朋友,如果你多看这方面的书,并且经常用心地观察大自然。你就会了解更多关于夏天姐姐的知识。
三、欣赏动画,朗读课文
1、欣赏课文动画。老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
师:听小朋友们读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试试,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就把掌声送给我,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超过老师,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强调:请小朋友们边看、边想。
第三篇:苏教语文二年级下《晚上的太阳》教案
晚上的“太阳”
青岛光彩高埠希望小学 鲁淑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上的FLASH、习字册、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朗读(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有一天,他的妈妈生病了,情况危急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难题呢?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六)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观看FLASH,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 “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新补充读本《十五岁的设计师》,了解贝尔的故事。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读一读。
3、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
4、分小组表演课本剧。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识字7》教案
识字7
教材分析:本课为形近偏旁比较,又是实物-古文字-今文字演变识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方法: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提问质疑,自探、合作并交流展示,最后归纳小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提出问题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学习,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运用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提出问题
⒈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探究学习
小结:(“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齐读第三、四行。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四、运用拓展
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五、布置作业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教学反思:
第五篇:识字1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2、《练习一(1)》
【学习内容】第3页练习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 出得数。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熟练计算十几减9,计算达脱口而出的程度。
【课堂导学】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开火车。(做练习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2、试一试。(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
比赛规则:计算又对又快,速度最快的同学获胜,计算错误小猴就会从树桩上掉下来了。
让两名学生上台比赛。
同桌间比赛。
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