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二年级下识字六公开课教案
《识字6》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采用看图读“词串”的方法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本课介绍的12种动物中,大多数是孩子们较熟悉的。教学中可按照自主学习的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使认识事物与识字同步发展。“棕熊”与“麋鹿”因是珍稀动物,孩子们了解少,教学中,可从这一未知的领域突破,把学生的触角引向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课本以外去学语言。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韵文押韵上口,节奏鲜明,易于记诵,蕴含一种让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情感。
【学情分析】 本篇韵文富有童趣,读来朗朗上口,孩子较感兴趣,但韵文介绍的12种动物,虽然大多数是孩子们熟悉的,但“麋鹿”和“棕熊”孩子们不太常见,所以不太了解。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韵文,并背诵韵文。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知道野生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情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知道野生动物的名称及特点。2.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情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动物,并学会区分动物的特点。2.通过不同的方式朗读、背诵韵文,指导说话,营造情境,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1.完成前置性作业:搜集有关麋鹿和棕熊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简单的认识了一些关于动物的生字,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再去动物园里逛一逛,好不好?
2、把语文书拿出来,翻到识字6,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识字6)
二、初读韵文
1、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大声练读。听清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字音,朗读两遍。
2、刚刚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大家到底读得怎么样呢?出示学习内容,指名朗读,正音。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4、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们看,小动物们都出来迎接你们呢!还认识它们吗?老师点到哪一个,请你响亮地喊出它的名字,读得准的同学当小老师,其他同学跟他一起读。
三、了解动物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动物王国,一起来了解这些动物朋友。1.认识:狮子、大象、老虎(1)出示“狮子”:谁来跟它打打招呼?(指名读)仔细观察观察,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狮子?
威武:我仿佛看到一头在原野上咆哮的狮子。凶猛:这头狮子正呲牙咧嘴地奔向猎物。温顺、舐犊情深:
听见大家夸赞狮子勇猛,谁不服气了呢?
(2)出示老虎,认读“老虎”。叫叫它的名字。(指名读)同学们,你们觉得老虎长相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怪不得被称为“百兽之王”呢!
那谁再来和它打打招呼?这头老虎要是走在森林里一定会吓跑百兽。
(3)还有一种动物,即使狮子和老虎见到它,也要退让三分呢!它就是——出示“大象”。
谁来认认这个好朋友?(指名读)
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体重远远超过狮子和老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儿歌: 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像扇子,大象的鼻子像什么?像管子,大象的腿像什么?像柱子,大象的牙齿像什么?像两把弯弯的尖刀。)
(4)这三种动物在体型上有什么共同点呢?(都属于猛兽)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三种猛兽的名字。
(指名读)真有气势啊!我们一起像他一样来读一读。
2、认识:仙鹤、孔雀、鹦鹉
(1)森林里绿树成荫,瞧!有三种鸟正在这儿比美呢!(2)谁来叫叫它们?(指名读)
(3)小评委们,如果让你投票选出最美的鸟,你会把票投给谁?为什么?
生:a.仙鹤:仙鹤还有一个名字,谁来说说仙鹤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丹顶鹤)
你能用上学期的课文来描绘丹顶鹤的美丽吗? 高雅:是呀,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洁白:是呀,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色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呢。
上个学期的课文大家依然熟记于心,看来大家不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也是学习中的有心人。
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指名读 仙鹤)真是一只洁白无瑕的仙鹤。b.孔雀
因为孔雀头戴美丽的皇冠,身穿五彩斑斓的羽衣,有人说孔雀是鸟类中的美女,这个说法对吗?
不对,因为只有雄孔雀才会有五彩斑斓的、长长的尾羽。这只孔雀的羽毛真让人羡慕,谁来喊喊它?。
c.鹦鹉:鹦鹉不仅有一身艳丽的羽毛,而且特别聪明,会学人类说话,是人类的好伙伴、好朋友。啊!老师仿佛听到这只鹦鹉清脆动人的叫声了,谁来叫叫它?(指名读)
(4)这三种动物在外型上有什么共同点呢?哦,它们都长着一身美丽的羽毛。你能读出它们的美丽吗?
真是一群迷人的鸟儿,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呢。
3.看到这三种美丽的鸟,这些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要来跟大家见面啦。
让我们认识另外6种兽类动物:猴子、猩猩、麋鹿、斑马、棕熊、袋鼠。
齐读6种兽类动物。
(1)出示:麋鹿。找生来介绍麋鹿?
麋鹿,人们叫我“四不像”,因为我的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人们叫我“四不像”。同学们快跟它打个招呼——生齐读“麋鹿”。
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当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来做个自我介绍吗?下面请同学从其中五种动物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进行自我介绍,可以介绍自己的外形、喜欢吃的食物等等。
(4)指名生交流,你是怎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5)预设:
A、猴子的反应灵敏,动作迅速,性格也很调皮。你能把它的名字读好吗?
嗯,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正在两棵树之间荡秋千的小猴子。
B、猩猩是猿的一种,是与我们人类最接近的一种动物,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大猩猩呢?
(虎背熊腰、机灵聪明、强壮)
你来叫叫它?这只猩猩长得真是魁梧。
C、斑马的家在非洲草原,它的全身密布着黑褐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起保护作用,所以被称为“斑马”
D、棕熊的身体十分健壮,别看它们有些笨重,奔跑的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6公里,能爬树,会游泳。
棕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憨态可掬、可爱。你能带着自己的感觉来叫叫它的名字吗? 多么憨厚可爱的棕熊啊。
E、袋鼠跳得特别远,一步能跳3-5米,有时连7-8米的小河也能一跃而过。所以被称为——跳跃能手。雌性袋鼠的肚子上长着一个口袋叫做“育儿袋”,是用来养育小袋鼠的,这就是袋鼠名称的由来。
4、瞧,第三行词串里的小动物多么机灵活泼,你能读出它们的那种聪明劲儿吗?
老师好像看到了小猴子们快乐玩耍的身影。
第四行词串里的小动物又是那么憨厚可爱,能用你的朗读让这些小动物出现在大家眼前吗?
是呀,胖乎乎的棕熊是多么可爱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三四两行词串。
四、诵读韵文,积累成语 1.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我们认识到了威武勇猛的______,外形美丽的_______,机灵活泼的_______,憨厚可爱的________,是不是更加喜欢这些小动物了呢?那就把你们对它们的了解、喜爱融入到你们的朗读中去吧!
2.齐读词串。
五、总结回顾
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可爱,它们生活得多快乐!动物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和它们共享幸福生活。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可以画画或者贴图片。
板书:识字6
制作一张动物名片,写上动物的资料,
第二篇:二年级下识字7公开课教案
识字7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最上面是两个表,以两两对应的形式表现了“礻衤”、“宀穴”的“实物——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带字的形式依次列出12个相关词语,以资印证。词语分为四组,配有四组彩图,与四组词语相对应。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区别形近偏旁。
学情分析:这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在前面的识字
3、识字4中学生已接触过同类型的课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礻—衤”、“宀—穴”这两组偏旁。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2、比较“礻 衤”“宀 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 个生字。.比较容易混淆的“礻、衤”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学难点:
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小朋友,这些偏旁你认识吗?出示“日、目、氵、冫”它们分别和什么有关?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对长得很像的部首,学习新的生字,看谁的收获最大。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
⒈(出示图和韵文)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指名读。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齐读。【设计理念】
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词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词语。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设计理念】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同学们看,词语的周围有几幅图,想想看这些图是跟哪个词语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⑵课件出示图,指名说说与哪个词语相连,为什么?全班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听过什么神话?神话就是什么意思?(是关于神仙的,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的故事。)这位老神仙拿着一个福字,他是要把幸福送给人们呢,送给老人,是希望老人——,送给小朋友,就是希望小朋友——,所以说祝福就是祝愿别人平安和幸福的意思。你会不会向别人说一句祝福的话?我祝妈妈_____。我们人类就是由原始人进化来的,所以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只要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民族的上一代,只要是跟我们隔得年代久的,比如说爷爷的爷爷啊,就可以称为祖先。(4)齐读这组词。
(5)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6)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7)指名读,齐读这组词。(8)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⒉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⒊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⒋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六、布置作业
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并了解意思。板书设计: 礻(示)神仙、祖宗 衤(衣)衣服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识字7》教案
识字7
教材分析:本课为形近偏旁比较,又是实物-古文字-今文字演变识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方法: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提问质疑,自探、合作并交流展示,最后归纳小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提出问题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学习,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运用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提出问题
⒈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探究学习
小结:(“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齐读第三、四行。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四、运用拓展
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五、布置作业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公开课)教案
一、图片导诗,创设情境
1、播放图片,展现小诗幽静、美妙的意境。
2、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小诗,师范读。
3、你也借助拼音放声读一读!
4、要想把诗读得更好,首先要和这些汉字交上朋友。
二、联系生活,认读生字
1、屏显:亭 停 闻 鸣 耳 深 但 侧(带拼音)
这些生字,你曾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指名交流
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真了不起!
2、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有哪些方法?(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放声读读这些字,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
交流重点:耳、深、侧
领读,齐读
4、把拼音帽子摘去还会读吗?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要怎样学习汉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一)仔细观察课文纸左边的图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1、(欣赏亭子的图片)说说亭子的样子。
亭子上面有顶,有屋檐,下面有柱子
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变,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
一起伸手跟老师写写“亭”
(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
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一起读准它的音。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知道那些象形字?
2、(演示课件)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
(人来到了亭子边)人到亭子边干吗?(看到亭子想进去坐坐,休息休息)
说的真好,人看到亭子就停下来(出示“停”)看看这亭子造得真漂亮。出示“停”字。
(1)指名读,注意纠正后鼻音。
“停”和“亭”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2)、再次指名读“亭”和“停”,并分别组词。
(3)、象“停”这样看字就能知道意思了。古代人真是聪明啊!
(4)除了“停下来、停住”,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
3、出示投影片:人在门中听
(1)、那么这幅图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一个人在听)
他在哪里听?(在门里听)
你觉得他在听什么?(在听鸟叫声,在听人说话,在听歌声……在听声音)
他是怎么听的?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尽量照顾全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出示生字卡片“闻”(范写)这是古时候的门,小朋友把耳朵贴在门边,门的样子变成门这个字,耳朵的样子变成了──耳。门耳合起来就是──闻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门里听声音)
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汉字的一大奥妙!
指名拼读生字卡片。“闻”是前鼻音,注意纠正。
齐读生字卡片,抽读。
(3)指名用“闻”组词 4、出示投影片:鸟鸣图
(1)、这是什么?(鸟)一只什么样的鸟?(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它会怎样叫?
(2)、出示生字卡片“鸟”和“鸣”。
把这两个字和图对应起来,我请同学来连线。
指名学生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连?(“鸟”字和鸟站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
(“鸣”字就是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
“鸣”字也是表示叫的意思,出示“鸣”。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知道那些象形字?像“闻、鸣”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三)小结方法:小朋友看图识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真会学习!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1、小诗去掉拼音,练习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读小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听到鸟叫了,怎么还安静呢?
理解: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3、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鸣清脆悦耳,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
多种形式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树林的幽静和鸟鸣的动听。
五、指导书写,描仿入体
1、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结构,口稍扁,秃宝盖宽一些,压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门字框竖要直,耳字长横与门字框之间要留缝隙。
3、老师范写
4、回忆写字要点,学生描写
5、教师巡视,辅导点评
六、布置作业: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节课学习的五个生字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记下来,下节课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识 字7
亭 闻
第五篇: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一苏教版
识字一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全课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的庆贺方式;第二组词语介绍了清明节的习俗,人们在春光明媚、万物滋生的季节,借扫墓的机会,踏青郊游;第三组词语介绍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四组词语表现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全课图文并茂,接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
本课的词语,大部分是学生熟悉的;图画中的事物,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有的是学生见过的,应着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反复地朗读,同时借助画面,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画面意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词串,积累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热身、谈话导入
1、齐读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摇啊摇,看花灯,我们一起闹元宵。清明节雨纷纷,大地开始冒春苗。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七夕节看今朝,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蟹儿肥。十五月圆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转眼又是新春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哦!
2、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我们国家有许多自己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一》,走进我国的传统佳节。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3遍:
第一遍: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第二遍: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
第三遍:把难度的词语多读几遍。2.学生自读 3.交流检查
(1)指名学生逐行读,边读边正音。(“饼”是后鼻音;“饺子、粽子、月饼”后一个字读轻声。)
(2)指名学生领读课文。(3)齐读课文。
三、精读词串
过渡:鞭炮声声响起来,祝福声声来敲门,同学们,在热闹的春节中,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第一组词语)
(一)读词语:春节 饺子 拜年
1、春节的具体时间是哪天?(正月初一)
2、看图,春节了,全家人团圆,围在一起干什么?(吃饺子、包饺子)教师介绍:
饺子象征着团圆,所以过年时全家团聚在一起会吃饺子;因为外形像金元宝,过年吃饺子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可以招财进宝 教学“饺”(与食物有关“食字旁”)
3、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拜年。
我是你们的妈妈,你会对我说什么祝福的话语?我是你们的奶奶,你有会对我说什么? 小朋友真聪明,会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祝福。咱们来看看拜这个字。双手合一,像不像抱着拳头拜年的人?注意四横不能丢。(教学“拜”字)
4、拓展成语
热闹的春节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张灯结彩,汇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
5、指导朗读
“春节”里有红红的喜庆春联、有美丽的礼花、有劈哩啪啦的鞭炮声、有香喷喷的饺子、有人们互相拜年的温馨问候声,多么热闹、喜庆的春节呀!带着这 份喜悦之情来读一读这一组词语。
(二)读词语:清明 扫墓 踏青
1、师介绍清明节:补充古诗《清明》,再介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结合图片理解“扫墓”)相机教学生字“墓”(猜字谜:太阳戴草帽,土在大下藏猫猫。)
2、理解“踏青”(又叫“春游”)结合图片,师介绍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唐带大诗人孟浩然在《大堤行》一诗中这样说:“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面对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什么?
3、相机教学“扫、踏”(编儿歌:扫:手劲可真大,大山推倒啦!踏:左边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4、指导朗读。
一起背诵杜牧的诗《清明》
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时节人们会去郊外踏青,油菜花金黄金黄,柳枝随风飘动,春天真美啊!齐读词语
清明节人们会去先辈们的目前祭扫,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让我们再次齐读词语。
(三)读词语:端午 粽子 龙舟
1、教师简介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为什么要赛龙舟,还喜欢吃粽子呢?【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自投汩罗江以殉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3、你还知道端午节那天有哪些习俗?(配香囊、吃鸭蛋、挂艾草菖蒲)
4、相机教学生字“端”。
5、指导感情朗读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龙舟竞渡的日子。谁来读。
端午节的这些风俗都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所以划龙舟,投粽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这个节日。
生齐读。
(四)读词语:中秋 团圆 月饼
1、师介绍: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亮正圆的时候,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一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2、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相机教学“团、圆、饼”(“团”猜字谜:才子躲在家里不出门。)
4、指导有感情朗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八月十五的月儿分外圆,分外明亮,人们仰望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齐读这组词语,记住这个团员的节日。
小结: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寓意深远、各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再次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字词 1.读词语卡片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解惑,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合作解疑;指名朗读,互评互议。
(四)生字扩展联系,丰富词汇
开火车,进行生字扩词游戏。如:饺-水饺、饺子、蒸饺......每人扩词一个,“饺”字扩词完毕再换“拜”字,最后比哪一组车厢最长,说明扩词最多,为优胜小组。
(五)字形指导及书写
学生自学生字字形,汇报交流记忆方法,教师抓重点,指导“拜”、“墓”、“踏”、“端”的结构和笔顺。学生动笔前,提示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临写。
(六)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从课文中或从平时生活中,任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