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

时间:2019-05-12 20: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

第一篇: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

上海市位育中学 张建波

设计思路:

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化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宗旨,提升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在设计时,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科中心回归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组织学习,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认识物质性质,在近似于课题研究的学习活动中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以酸雨问题为背景引出,通过对相关物质性质的研究,认识酸雨形成的原因,并利用物质性质思考污染防治的策略,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落实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

在物质性质研究过程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对SO2性质的推测角度展开教学和实证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应用实验方法验证性质的过程,获得研究体验,激发质疑精神,学会交流,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

总体的思路是利用酸雨问题引发学生对SO2性质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在推测和设计实验验证推测的过程认识SO2的主要性质,再通过利用SO2性质进行污染防治措施的讨论,既巩固了SO2的有关知识,又可促使学生形成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形成学习化学知识认识环境问题、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SO2主要物理性质,理解SO2主要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SO2污染防治措施的讨论,促使学生形成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教学难点: +4价硫元素的价态转化 教学流程:

一、引入:

视频播放,用记者的调查报道引出课题。

二、SO2性质推测并验证:

1、推测:SO2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验证推测。

3、实验验证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三、利用SO2性质防治酸雨的措施讨论

1、措施选择与原理分析

2、吸收效果的实验分析

四、结束语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是解决问题

第二篇: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

汉寿一中

帅博旺

一、实验目的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包括其水溶性、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行、漂白性等。在实验室演示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往往分步进行,显得十分繁琐。另外由于二氧化硫具有污染性,将涉及二氧化硫的实验分步进行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本实验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联合进行,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装置简单,略去了二氧化硫气体的收集,最后将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用碱液吸收,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带支管锥形瓶1个,双孔橡胶塞2个,10ml注射器2个,试管1根,玻璃管1根,棉花,胶囊药片底板1个,烧杯1个,漏斗1个,导管若干,止水夹3个,酒精灯,铁架台1个。

试剂:浓硫酸,亚硫酸钠,紫色石蕊溶液,品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硫化氢溶液。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以及仪器组装说明

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实验装置I用磨口试剂瓶代替。加入浓硫酸用的注射器铁质 针头改用细玻璃管代替。

四、实验操作 将装置导管连通,打开滴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浓硫酸至亚硫酸钠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沿导管进入装置II,充满装置II后进入装置III,观察现象。装置III中的沾有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开始褪色,装有H2S溶液的容器内部的出现淡黄色的浑浊物。通入SO2片刻,观察到两个棉球的颜色均已经褪去。沾有品红溶液的棉球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沾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棉球褪色证明了SO2的还原性,硫化氢水溶液变浑浊证明的是SO2的氧化性。用酒精灯加热已经褪色的棉球,可以观察到品红溶液的棉球受热恢复红色,而高锰酸钾棉球不恢复红色。

关闭装置II两端的止水夹,将上部的紫色石蕊溶液少量的加入到装置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可以不用借助外力,自动将溶液推入下部试管中,进入到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成了红色。这一部分说明的是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其水溶液显酸性。

五、改进的意义

二氧化硫的性质的实验在平常的教学中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教材上面设计的水溶性实验是将装有SO2的试管倒置于水中,然后观察水溶液的液面上升,再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徒手进行这个实验操作必然会出现不变的地方,比如SO2气体的泄露、弄湿手部,浪费时间等问题。改进之后,课前将需要的试剂预先装好,演示起来也十分的方便,整个实验只需要几分钟。首先,水溶性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直观。注射器自动注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充分的说明了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和其水溶液显酸性的这一性质。其次,使用沾有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来进行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实验。SO2可以使品红褪色,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很多学生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这个实验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SO2的漂白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另外,选用胶囊底板的小盒子用来盛装硫化氢溶液,让反应装置微型化,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比较明显。一套实验装置可以将SO2的常见的性质全部体现,同时将S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三篇: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本届课的主要内容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的防治。本节课安排在二氧化硅的学习之后,是由半导体到非金属的过渡,同时本节课后安排的是硫酸的性质和制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本届课的学生是大一学生,他们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同时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有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的一些知识,因此,依据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任意通过类比来学会关于二氧化硫的一些知识;其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但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毕竟有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不太全面。同时,对于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也不能全面分析。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雨的形成以及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2、知道酸雨的形成过程

3、说出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探究,掌握实验的观察总结分析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与讨论,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2、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准备:针管、二氧化硫、蒸馏水、PH试纸、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氯化钡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胶头滴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洛阳龙门石窟被腐蚀之前和腐蚀后的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洛阳石窟变成这个样子的吗? 生:酸雨

师:很对,看来同学们知识涉猎的挺广的。是的,它就是被酸雨腐蚀的,酸雨,其中有一种叫做硫酸型酸雨,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也即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8页。生活中,含硫的物质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含硫香皂、煤炭等。其实,煤炭中含有碳,也含有硫,煤炭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也会产生二氧化硫,在前面的知识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识,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二氧化硫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在学习二氧化碳的知识的时候,我们从他的哪些方面来学习的呢? 生:讨论中

师:很好,我们通常研究一种物质,慧聪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它的性质,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学习它的用途和危害以及危害的防治等。【探求新知,固本求源】

师:那么,首先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板书:二氧化硫的化学式:SO2 师: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气体,同样二氧化硫也是气体,我们知道煤炭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是排到了空气中,因此它是气体咱们也不难理解。二氧化硫排到空气中,又是怎样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学习二氧化硫有关的化学性质。板书::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书本的观察与思考实验 【演示实验1】

通过老师的实验演示,同学们发现了PH试纸的颜色变化。那么我请一位同学看一下PH试纸,说一说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现的是酸性还是碱性。生:酸性 师:很好。那这个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硫是不是可以溶于水呢?是不是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呢?

生: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且与水发生了反应。

师:那么我们来大胆猜测下,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呢?提示下大家,我们方程式的书写要符合元素守恒。请同学们先写写看。生:。。

师:我刚刚看到很多同学都写出来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写写看。板书:SO2+H2O=H2SO3 其实,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它容易被氧化剂(氧气、双氧水)氧化。【演示实验2】

师: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品红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品红溶液颜色变浅,慢慢褪去。

师:那么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呢? 生:是的;

师:那么我们加热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颜色又回去了 师:很好,其实,二氧化硫不仅能漂白品红溶液,实际上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物质无色无质。而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它的这种性质,在工业上常用于漂白纸浆以及草帽等编织物。【演示实验3】

师:加入过氧化氢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产生了白色沉淀。

师:很好。这是因为亚硫酸极容易被氧化,生成了硫酸的原因。板书:反应方程式

师: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应该能知道酸雨的形成了吗?我请同学说说看。生: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硫酸。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写一下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板书:方程式。

师:那么酸雨的危害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P89页中间那一段文字内容。生:阅读中

师:同学们看过这段文字后,应该知道洛阳农门石窟为什么被酸雨腐蚀了吧。可见,酸雨的危害是很大的,能腐蚀建筑物,能让江河湖泊的鱼类难以生存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治酸雨呢?

防治酸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当然,凡事消除了源头事情就好办多了,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知道酸雨的源头就是二氧化硫。因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是最重要的。同学们,这就要求你们这些未来的人才们研究开发新能源。其次,就是要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此外,作为每一个公民,咱们都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对不对?同学们,要是对这一块的知识感兴趣,可以课后去查查看有关二氧化硫治理的办法。【交流讨论,总结新课】

本节课呢,我们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二氧化硫的一些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酸雨的形成。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一查有关更多的二氧化硫的知识。

五、形成性练习

1、写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减少酸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三条)

六、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 一、二氧化硫的分子式:S02 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气体 三、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SO2+H20=H2SO3

2、亚硫酸的氧化 H2SO3+O2=H2SO4

四、酸雨的危害

五、酸雨的防治

第四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案例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另一重要酸性氧化物CO2的性质,还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在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上可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学习。

二、案例主题

新课程模式和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不能因循守旧,抛不开多年积攒的经验。本案例中通过对比一堂常规课和一堂创新课的优缺点,体现教师更新理念、借助多种途径不断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同效果。

三、情境描述

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教学尝试,第一堂课:课前,准备了学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出学习内容,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一堂课毫无新意,存在许多问题,最终以失败告终。

针对上一堂课存在的问题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重新设计教学思路、重新设计导学案,发挥前置性学习的作用、大力改进实验,增强可行性、细化小组合作,发挥组长作用。

四、案例结果

前后两节课的效果对比,第二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第一堂课,对课堂的创新设计、学案的充分准备、前置性学习的引入、实验的改进、小组合作的细化等方面很好的缓解了课时紧张问题并成功解决了实验操作中的混乱,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大部分同学都很有成就感,教学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五、案例评析

第一次失败原因: 未将课堂设计和学案相结合,未发挥出前置性学习的作用。实验不够完善、可行性不强;简单分组并未将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发挥出来。

第二堂课成功在于:认真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大力改进和创新。教学环节的细化和问题设置明确学生保持着整堂课的积极性和成功体验。大胆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实验设计,使同一内容的授课提高了一个层次。多种形式结合,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各方面改进使课时紧张问题得到缓解。

六、案例启示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和突破创新的理念,授课中应大胆尝试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断创新,发现和总结优缺点,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进行更好的设计和改进,坚信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第五篇: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结构与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通过二氧化硫污染的教学,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法建议

二氧化硫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二氧化硫与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目的是将课堂上或书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建议如下:(1)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二氧化硫造成污染及其防治的化学原理; ②本地二氧化硫污染成因分析;

③防治建议(化学的、工业的、社会的角度)。(2)布置任务

①文献收集:学生查询有关资料,资料来源可以使多渠道的,例如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教科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报道、空气质量报告,也可以就此问题进行专家访谈等。

②综述与分析:对所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主要数据、主要观点或主张;对这些数据和观点进行科学分析,整理成《文献综述》。

③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出自己的观点(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论证。然后将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论文、小报、展板、调查报告等。

(3)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7人,选出组长,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4)组织表达与交流活动

根据学生成果形式,组织全班交流活动。交流以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体师生介绍研究过程与成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为学生准备适当条件(例如多媒体系统、实验仪器与药品、相关软件等)。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汇报的内容、形式、成果做出评价,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2.学生已经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在教学思路上,应该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过渡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也就是说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

3.在本章教材内容里,关于硫元素的化合物只介绍两种——二氧化硫、硫酸。这两种物质的教学,应该足以支撑学生对硫元素的总体认识。通过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硫元素系统”的整体印象。4.中学所学理论(例如物质结构理论)内容浅显,远不足以满足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解释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规律的应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物质的分类与通性等等。

对二氧化硫而言: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试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2NaOH=Na2SO3+H2O;CaO+SO2=CaSO3;H2O+SO2=H2SO3。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与强氧化剂反应是可以被氧化为+6价,在水溶液中通常以SO42-的形式存在,干态时可以以SO3的形式存在;与强还原剂反应时,可以被还原为0价,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从物质的特殊性角度来分析,二氧化硫具有以下性质:①毒性(其毒性不如硫化氢强);②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机理与次氯酸有所不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是利用其强烈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的分子破坏掉,变为无色的物质。这个反应通常进行的比较完全,且为不可逆过程;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二氧化硫、水和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一般来说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或者长时间放置会将二氧化硫重新放出,使被漂白的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由于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容易毁坏被漂白的物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比次氯酸应用的场合多。5.二氧化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性质,是知识系统和链条中的“关节点”,应用简单仪器就可以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建议师生一起设计一个联合装置,一次性地展现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并防止污染教室内的空气。

下述装置供参考: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既说明它能溶于水,又说明它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在此可以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

讨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溶液,阻止SO2的吸收。)要求:学生写出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介:亚硫酸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讲述:当二氧化硫遇到强还原剂时,表现出氧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和水。过渡: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出还原性。讲述: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 增加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推断二氧化硫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氯水、溴水褪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等作对比,小结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硫在工业上可以作漂白剂,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让馒头、银耳变得更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今后要注意。此外,二氧化硫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讲述: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的概念和危害。展示图片、播放有关酸雨的录像。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 + H2O H2SO3

SO2 + CaO = CaSO3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 NaOH = NaHSO3 SO2 + Ca(OH)2 = CaSO3↓+ H2O CaSO3+SO2+H2O=Ca(HSO3)(2)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弱氧化性:2 H2S + SO2 = 3 S↓+ 2 H2O(介绍)

②较强的还原性:

如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

2SO2+O2(3)漂白性 3.用途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2SO3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 HBr

酸雨 探究活动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一、探究活动的题目

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现将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则溶液是否褪色?通入后再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

二、实验探究

1.先往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说明理由。

2.向另一支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说明理由。

3.向第三支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气。注意此时分成三组实验。

(1)第一组:控制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比例为1 :1,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2)第二组:二氧化硫过量,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3)第三组:氯气过量,观察现象,说明原理。然后给溶液加热有何现象?

三、分析原理

氯气和二氧化硫单独与品红溶液反应,均会使之褪色,其中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因为它能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使溶液颜色复原;氯气溶于水后生成强氧化剂次氯酸,它能使有色物质因被氧化而褪色,加热也不能使颜色复原。但这两种气体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 HCl 因此,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两种物质就会失去原来的漂白作用。而当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物质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就会反映出这种过量物质的性质。因此,当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通入溶液中,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硫过量时,溶液褪色,给溶液加热后溶液的颜色会复原;当氯气过量时,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使溶液颜色复原。

四、实验后的启示

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切忌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如果只注意两种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则会忽视这两种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只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反应,就会忽视某一种物质过量时的情况。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两种物质漂白原理这一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的基础上。

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

(1)已知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的反应,试根据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推测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的情况,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对你的推测加以验证。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望文生义,而忽视化学式背后活生生的“性质”,从而违背化学学习的规律。本活动通过“形似”的CO2和SO2的性质对比,揭示二氧化硫的性质本质,锻炼学生的思维的科学性、全面性。

方案设计建议:

方案一 比较CO2和SO2二者的性质(特别是化合价),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方案二 先进行实验,然后对生成物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在对结论进行讨论。活动组织建议: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第二步: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本组所设计的方案; 第三步:全体师生对方案进行质询和评议;

第四步:修改或完善方案后以小组为单位,按方案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第五步:呈交实验报告,必要时进行全班交流。

(2)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跟硫酸的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以说明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和反应条件确定制备气的所用的装置;在综合考虑二氧化硫性质的基础上,设计全面反映其性质的装置,达到认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培养综合能力。方案设计建议: 活动组织建议:

①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设计装置;

②用投影机将学生的方案展示出来,师生共同予以评价; ③选择2-3个方案进行实际操作。④各组汇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小结。

(3)将二氧化硫和氯气共同作用于品红溶液后,在对其进行加热。试分析可能发生的现象。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锻炼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档次:

①知道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漂白性;

②记得二氧化硫和氯气(氯水)可以发生反应是漂白功能丧失;

③知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气(或氯水)具有氧化性,二者相遇会发生反应,生成的盐酸和稀硫酸不具有漂白性;

④注意到二氧化硫跟氯气(氯水)反应时量的关系,如果有一种物质过量,则反应后会显示过量的物质的性质;

⑤在设计实验时,考虑了品红的用量问题。好的实验程序是将两种漂白剂混合,再通入(或滴入)品红溶液,(若漂白剂物质的量之比不是1:1时)至恰好褪色;

⑥会用数学的语言简捷而严密地表达反应的情况。数学模型示例:

在漂白剂先混合,在作用于品红溶液,并恰至刚好褪色的情况下: n(SO2):n(Cl2)>1时,品红颜色可以恢复; n(SO2):n(Cl2)=1时,品红不会褪色; n(SO2):n(Cl2)<1时,品红颜色不会恢复。

因此,本活动具有较好的思维梯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起点和收获,同时展现了化学严密的逻辑品质。方案设计建议:

方案一:二氧化硫和氯气先混合再通入瓶红溶液,至恰好褪色(1:1时不褪色)。

方案二:二氧化硫和氯气先分别同入适量水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品红溶液,至恰好褪色(1:1时不褪色)。活动组织建议:

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污染,建议选择2-3人分别实施自己的方案,然后向大家报告。最后有师生共同讨论,对问题做出圆满的回答。(4)在模拟自然环境下研究二氧化硫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植物成长的影响。说明与实施方案建议

设计意图: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在选择植物等方面应用到生物有关知识。方案设计建议:

选择不同的植物,测量不同SO2含量气体时植物坏死所需要的时间。活动组织建议:

①建议邀请生物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设计;

②学生分组设计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 ③实验观察周期不超过2周; ④鼓励方案多样性。

朱征

下载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氧化硫的性质与酸雨(教学设计)提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以龙门石窟前后20年的图片引入,结合新闻链接当地的石灰窑产业,请同学们分析龙门石窟受到损害的原因。板块一:酸雨的形成和治理。首......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一、精心创设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录像,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问题,渴望了解......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3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范围比较广,既有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有环境保护常识,教材力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由二氧化......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一、精心创设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录像,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问题,渴望了解......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反思: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大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节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