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3 合理利用水资源 3 Word版含解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
2、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过程与方法: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资料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及其探究的成果演示)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案例探究: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的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
3、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4、注重本课各种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能更深刻理解地理学的本质。
2、通过对相关网络报章资料的阅读,结合野外实地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
1、课标: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 的意义。
2、课标分析:
本条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该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3、教材分析和处理: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往的高中地理旧教材要么先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再分述各种自然资源的情况;要么把各自然资源的知识穿插到某些章节,再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知识。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水资源分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教材从各大洲到中国,按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主要解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生产力水平对这种作用的影响;为此部分内容穿插实例和插图,帮助理解。教材最后强调,世界和我国都有供水情况日益紧张的趋势,要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材安排活动题让学生讨论。
教材内容处理: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往的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只有教材设计好的唯一的获知过程,它严重挫折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和学生大胆探知的欲望,而这次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大大满足了教师的创作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想办法认识新事物,共同去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共同去讨论新知识的产生。
本节课主题是水资源,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所以我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的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从“水资源的分布—广东缺水吗?”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广东为什么缺水?”一直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怎么样解决广东缺水?”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是合作开放的进行探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深化,例如网络、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和查找,并且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彻底打开。他们 一个个急不可耐的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创新欲望一次次被满足,创新的能力得到一次次地提高。
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对水资源接触不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难理解。但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不多,必须重点讲解;另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利用的思想。
2.能力基础: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果引导得当,这些隐性的地理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资料收集能力,能熟练的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得各种知识且能把之加工为自己所用。教学过程设计
Ⅰ、前期准备阶段:(2天)
Ⅱ、探究阶段:(2天)
Ⅲ、演示讲解阶段:(40分钟)
学生发展性评价设计
一、测试形式与工具(1)学生自评 :表1(2)学生互评:表
2、表3(3)合作完成作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在准备时段收集的课件资料等。
二、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姓名: 学号: 表1:学生自我评价表 表
2、组内互评(组长填写)组员姓名: 等级:
表
3、组间互评(组内讨论填写)被评价组主题1: 等级
第二篇: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3合理利用水资源2Word版含解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 “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一、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00mm,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 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答: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
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答:
1、开源:海水淡化;
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主要是指陆地淡水资源。
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
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1)大洲:最多亚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国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3)我国水资源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夏秋多,冬春少;(时间)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1)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发展。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
2、节流:
十、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的转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又以“抢答、分析、讨论等”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激活”地理教学,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在分析水资源案例的过程中分析方法的掌握,作业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第三篇:高一地理必修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
2、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3、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分布 2水资源与人类的联系3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今年,特别是入秋以来,我们从化市的乡镇普遍出现农田干裂,农作物减产,农民打井抽水灌溉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气候干旱,缺水)除气候干旱造成从化的缺水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水短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这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复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引入水资源的概念。
提问: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什么?(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再问:河水补给主要是什么?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又是什么?(都是大气降水)
承转:由此看出大气降水量影响水资源的多少,由于降水量有时空的差异,导致水资源也有时空分布差异。
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区
水资源缺乏: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地区
承接:由于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径流,而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因此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读P66图3?11― 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 回答:
(1)降水量多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
(2)径流量大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
(3)为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水资源不同?(降水量时空差异)
(4)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用心爱心专心
出示―中国地形图‖,分析对比南方、北方气候、河流、地形、农产品、交通方式的差异
2、水资源的质量 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例如:从化云台山矿泉水厂位于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降低开采成本,产品质量好,每瓶价格只需1元左右的亚洲矿泉水,但经济效益高
讨论:除水资源外,其它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响?(有)
承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是不同的。读P67图3?12 ―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沿河湖地区)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地表水、地下水;变大;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人类利用其它的自然资源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小结: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课堂讨论:P68活动题 我国西北地区与以色列比较,有哪些要借鉴的经验?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
(1)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案例2 咸海的忧虑
(2)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投影:过程与方法P72-73事件,回答1— 4小题
承接:面对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只有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为此人们主要采取了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1)开源:
(2)节流:
讨论:书本P70活动
总结:从本节课可知,自然资源主要从数量、质量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经济活动从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向远离自然资源的地区发展,也使自然资源数量由―少‖变―多‖,从而大大拓展人类生成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持续发展。
练习:过程与方法P73—74学习检测与自评
七、板书设计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通常:主要是指陆地淡水资源。
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
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1)大洲:最多亚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国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3)我国水资源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夏秋多,冬春少;(时间)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发展
(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利用现状
(1)需求量过大
(2)浪费和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1)开源:
(2)节流
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第四篇: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
1)
【基础过关】
1.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降水总量
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C.河流径流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C.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D.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新京报》2011年1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读图,完成3~4题。
3.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4.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5~6题。
5.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6.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能力提升】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SANITATION HYGIENE”,即“涉水卫生”。据此完成7~8题。7.“涉水卫生”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的________情况提出的()A.分配不均B.日益紧张 C.污染日益严重D.全球变暖
8.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9~11题。
9.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严重的是()A.青岛B.杭州 C.广州D.南宁
10.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导致三个湖泊水质变差的最终原因是()
A.工业排放的污水B.农村农药的排放
C.石油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突出 11.下列不属于造成上述污染的主要原因的是()
A.三个湖泊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得多 B.三个湖泊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的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 D.周围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利用量大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12~13题。
12.下列叙述不属于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是()A.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 B.臭氧层变薄,地球上的水进入太空增多 C.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D.水浪费、水污染现象严重
1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 B.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拦截大气环流,增加降水
材料一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我国有10个省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 000立方米。
材料三 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2.C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规模,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3.C [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4.B [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量。]
5.A 6.B [该岛国需要通过储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来保证供水,说明该岛国的用水量较大;进一步推测可知,该岛国的降水量较丰富,这样在雨季时,水资源供过于求,才可能通过储水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如果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储存后就不能利用。]
7.C [目前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饮水的安全。]
8.C [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以及读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地下水位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1960年以后,城市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但是总的变化是呈下降趋势,即C项正确。] 9.A [青岛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缺乏,杭州、广州、南宁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10.D [“三湖”位于人口密集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排放量大,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再加上“三湖”所处位臵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11.D [“三湖”均位于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均出现水质性缺水。] 12.B 13.D [根据图示内容,可判断此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4.(1)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不足;水污染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
(3)增强节水意识;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解析 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成因,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可从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约用水的工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方面入手。
第五篇: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
2、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3、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分布 2水资源与人类的联系3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水资源
3.教学用具
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今年,特别是入秋以来,我们从化市的乡镇普遍出现农田干裂,农作物减产,农民打井抽水灌溉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气候干旱,缺水)除气候干旱造成从化的缺水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水短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这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复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引入水资源的概念。
提问: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什么?(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再问:河水补给主要是什么?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又是什么?(都是大气降水)承转:由此看出大气降水量影响水资源的多少,由于降水量有时空的差异,导致水资源也有时空分布差异。
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区 水资源缺乏: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地区
承接:由于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径流,而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因此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读P66图3?11“ 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 回答:(1)降水量多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2)径流量大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
(3)为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水资源不同?(降水量时空差异)(4)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出示“中国地形图”,分析对比南方、北方气候、河流、地形、农产品、交通方式的差异
2、水资源的质量 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例如:从化云台山矿泉水厂位于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降低开采成本,产品质量好,每瓶价格只需1元左右的亚洲矿泉水,但经济效益高
讨论:除水资源外,其它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响?(有)
承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是不同的。读P67图3?12 “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沿河湖地区)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地表水、地下水;变大;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人类利用其它的自然资源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小结: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课堂讨论:P68活动题 我国西北地区与以色列比较,有哪些要借鉴的经验?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
(1)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案例2 咸海的忧虑(2)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投影:过程与方法P72-73事件,回答1-4小题
承接:面对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只有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为此人们主要采取了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2)节流: 讨论:书本P70活动
总结:从本节课可知,自然资源主要从数量、质量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经济活动从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向远离自然资源的地区发展,也使自然资源数量由“少”变“多”,从而大大拓展人类生成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持续发展。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