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时间:2019-05-12 20:5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强化位置的重要性。

2.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最新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配以学生的指图练习,体现学习有用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以及重视学生地图观察能力的教学新思想

师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新闻资料:人民网2014年1月18日讯: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东盟2014年度形势分析座谈会”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研究院所的官员和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望2014年,与会专家们认为这一年里东盟形势将总体平稳,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贸易、投资、旅游、金融、交通、农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可成为中国与东盟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

2015年东盟即将建成共同体,目前东盟一体化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2014年对东盟十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与会的中国驻越南前大使齐建国认为,目前东盟一体化进程基本顺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他说:“整个东盟的新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要明显放缓,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如说,美国只放出了一个停止货币量化政策的信息,印尼货币就大幅度贬值。总的来说,2014年,东盟一体化进程还会按照既定的计划照常进行,但是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师出示探究问题并提供相关地图:你知道东盟指的是哪些国家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下面两幅图并交流,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指图说明,具体操作可以结合第二幅 图指认第一幅图。

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

生争先恐后到黑板指图,师给予评价。

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区域的位置特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东南亚的地形图”,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师要求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和下面的“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以及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

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

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师指图点拨提升东南亚范围、组成和位置特点:

1.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 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承接:用生活中的热点新闻资料过渡,体现了关注生活中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师用多媒体播放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视频,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http://cen.ce.cn/more/201310/05/t20131005_1580488.shtml;时间:2013年10月5日

再引入“东南亚大米仍是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源”的新闻资料,过渡到对东南亚热带气候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关系的认识。

中华粮网2013年7月4日讯: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进口大米需求量陡增,2012年进口大米总量为231.6万吨。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累计达115.39万吨,同比上涨19.48%。受进口配额限制,预计近期进口速度将逐步放缓。

2013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延续2012年的态势,月度波动巨大,进口总数较往年有显著增长。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分别为30.4万吨、12.04万吨、26.79万吨、30.11万吨、16.06万吨,前5月进口总量115.3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48%。

越南大米、巴基斯坦大米和泰国大米作为我国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2013年5月的进口数量分别为12.1万吨、2.27万吨和1.38万吨,分别占当月进口总量的75.36%、14.13%、8.62%。柬埔寨大米进口数量相对较少,5月进口量为0.25万吨,占总量比重为1.56%。

师出示探究问题: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的图文资料,进入下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亚洲气候分布图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假如你是A地的一位农民,应该在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B地又该如何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A地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应该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拓展延伸:6─10月盛行西南季风,是雨季;11—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是旱季);B地位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应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师继续出示探究问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对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类型和分布又有什么影响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收获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先自己进行推理,然后查阅教材上的“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验证,小组成员间再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1.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2)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3)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你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产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拓展延伸: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丰富的物产景观图片,培养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闻热点的关注热情很高,以稻米进口和暴雨洪灾引入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学习,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的 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顺利完成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教学中体现出方法教学的强大威力。教学过程的探究问题、反馈练习、点拨提升环环相扣,让学生在问题探索的情境中发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同时获得了相关知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气候与热带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了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描述某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分析该地区自然影响人文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交流反馈:看谁连的又快又准!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梁家辉主演的电影《情人》,一幕幕情景,使我心中对湄公河怀有着满心的浪漫情愫,和对到湄公河旅行的向往。《情人》里的很多情节都发生在湄公河堤岸的唐人街,街上挂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中文字招牌,街上的景致颇有些像旧时的广州。

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

今天,我要在这里坐船行驶于湄公河上了,就要开始慢慢体会湄公河的生活,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当然,最主要是能够去体会那个浪漫而又伤感的爱情故事。

师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在作者有关湄公河游记的描述中,有这样几句话“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试想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及与之有关联的旅游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请大家继续阅读下面的“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图中所示问题。

学生继续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

师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3.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设计意图:该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继续使用地图观察、思考探索的学习方法,通过地图反映的信息,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和表述地理问题,根据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对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及时总结归纳,反馈、落实课标要求。

承接:2014马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期间,如果条件许可,大家希望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随着旅行团或让父母驾驶着自己家的爱车,到冬季出游的热门地、我们的邻居东南亚旅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旅游知识的学习。

四、热带旅游胜地──观察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图片,让学生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和旅游资源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南亚的旅游知识。

东南亚的热带旅游

东南亚的旅游资

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点拨提升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的相关知识:

1.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

(2)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 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2.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师布置学生阅读“东南亚的华人文化”,并结合下表加深认识:

师强调注意以下知识:

1.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

2.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东南亚现存的中华文化遗产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拓展延伸:以下的两个拓展延伸,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自由选择其一,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东南亚旅游的了解。

拓展延伸1: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的旅游风景图片,培养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情感。

拓展延伸2:因东南亚的宗教盛行,老师可多媒体播放有关其宗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东南亚风俗民情的了解。

东南亚佛教非常盛行,缅甸和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

除佛教外,伊斯兰教流传也较广,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在分工方面对学生进行明确引导,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方法,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明确了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 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到东南亚去旅游已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交流反馈: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对比下图中的中南半岛城市分布,回答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答案预设: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三篇: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 第 1教时 ---教案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 第 1教时

(一)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三)教学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25°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思考]: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因此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图片展示]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

[课后练习]:

1、东南亚由很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

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 板书设计: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东南亚的国家

第四篇:《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

1.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

/ 7

指马来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观看视频后,询问学生这是哪个地区?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任务1 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学法指导: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首先看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完成活动1 展示图7.20,(1)找出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中国、印度,说出它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 7

(2)找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

(3)找出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濒临南海的国家。

提问:思考,为什么说东南亚处在“十字路口”的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部隔海与大洋洲相

/ 7

望。

完成活动2 读图,找出下列货物运输的最短航线。1.波斯湾(石油)——中国青岛 2.日本大阪(钢材)——北非

3.印度加尔各答(铁矿石)——中国湛江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基本上都选择从马六甲海峡经过。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举个例子:从中国的福建出发去地中海旅游,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最佳的海上路线?(经过中国的沿海,途径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就到了地中海。)

阅读教材23页活动题2中的材料和下图,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我国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地区,而从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石油进口具有重要意义。

再来看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示方法:11.找出纬度范围;2.判断温度带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大部分在热带。

(过渡)因此,东南亚的气候是以哪个带的气候为主呢?对农业生产又有哪些影响呢?

/ 7

任务2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展示东南亚的物产图片:

学法指导:

展示图7.24 从地形上看,东南亚农业集中于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从气候上看,东南亚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 7

提问:这两种气候各有什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这两种气候类型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归纳:结合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条件。①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②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水稻需求量大。③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读图7.24,找出东南亚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或出口国

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 7

活动:探讨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的关系

阅读教材25页“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说一说发展油棕种植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

生产方便面所需要的油脂多为棕榈油,而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适合种植油棕的是热带雨林区。由于棕榈油的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当地人砍伐了热带雨林,种植油棕致使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红猩猩丧失了栖息地。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日常消费。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 7

第五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7.2 东南亚》

七年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过程与方法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三、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下载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时1-第二节 东南亚_教学设计_教案[模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 2.马六甲海峡的认识。 3、认识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教学设计1课时

    济南稼轩学校初一地理教学设计主备人:席宁复备人:商国伟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课时)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

    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教学分析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阅读降水柱状图,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课前准备】1.用雨......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晋教版(精选五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晋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学设计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王 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

    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