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说明其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搜集植物激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等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同学交流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讨论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PPT演示法
3、讲授法(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功能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预实验
插条处理方法
无关变量
(二)导入
引用生活实例:未成熟的香蕉或者猕猴桃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蕉很快就成熟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看书上的“问题探讨”,引入乙烯,开始新课。
(三)新课
1、赤霉素的发现过程(看书总结)
让学生看书53页,自己总结赤霉素的发现过程。
我再以PPT演示我总结的发现过程
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重点介绍)
主要是扫描书上的图片,制作成PPT来介绍四种其他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其中,合成和分布的相关内容只是读一下带过而已,学生只要了解就好,而植物激素的作用要重点介绍。
首先是分图一种种介绍,再是以一张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简单明了。再比较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如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等),以加深印象。
最后,做两三题相关选择题巩固知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自己看,了解就好)
这个内容不准备PPT,学生自己看书了解,我再提一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再列举以下几个例子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乙烯的合成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值,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3)脱落酸抑制生长、加速衰老,细胞分裂素则能解除该种作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重点是概念)
首先回顾植物激素的概念,再指出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且说明上一节课所学的生长素类似物也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
再是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直接看书上。最后的应用实例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四)课堂小结
主要是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五)课堂练习
(因为指导老师说这节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所以之后的25分钟左右是做一张《导学案》上的单元练习卷上的全部选择题)
(六)课后作业
1、书后的练习
2、完成《导学案》上的单元练习卷
第二篇:《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高2014级生物集备组崔永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几部分是能够较好考察学生能力的知识载体,因而受到各级考试包括高考的重视。特别是在生长素的发现中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教材内容:“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3、新旧知识的联系:
“植物的向性运动”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相联系。胚芽鞘的“生长”联系到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是在第二章《细胞》中的“细胞膜的功能”中学习过。“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联系。“其它植物激素”的内容与第五章植物的个体发育及第一章的细胞分裂相联系。
二、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植物的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即从现实生活中植物的向光生长和根的向重力生长确定探究主题——植物的向性运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四个具体的探究环节: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弯曲部位;感光部位和弯曲部位是否有关;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植物向性的原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生物意识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不强,但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植物向性运动原因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启发指导,使植物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等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植物的向性运动; ⑵生长素的发现
2.能力目标:⑴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⑵理解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⑶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求实的科学态 度,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材没有直接提出,而隐含在“生长素的发现”中)(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难点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六、教学媒体
1、现代教学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2、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等。用于板书本堂课的要点、难点,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使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七、教学实施步骤
[导课]首先用多媒体配乐展示宋朝诗人叶绍翁作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由“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出本节内容植物激素调节。教师讲述:动植物体都有着复杂多变的生命活动,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观看幻灯片1.向日葵的图片2.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3.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的玉米种子。教师:“同学们,这些现象我们都曾见过。但是,大家想没有想过,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为什么会向光源方向生长?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玉米种子的根为什么向重力生长?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出是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教师:“单侧光和重力是作为一种外界刺激,这些外界刺激在方向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要求?植物在这种外界刺激下的运动有没有规律性?”
学生思考得知:外界刺激必须是单一方向的。在单一方向的刺激下,植物的运动是定向的,朝向刺激的方向或与刺激方向相反。这种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教师提出向性运动的概念,同时强调一下此概念中的关键词:单一方向、定向运动。教师:“根据刺激的种类,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同学们思考一下,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向性运动?单一方向的刺激是什么?”学生们思考讨论。有的同学说出 了向水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水;有的同学举出了向肥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肥料。那 么,我们能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亲自观察一下吗?。(以前的实验都是书本上写好的方 法步骤,这一次我们要求同学们亲自去设计。)教师提问:“植物有很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就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肥性,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植物的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向光性是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教师:“植物的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的生活是有利的。那么,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因和外因,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学们考虑,向性运动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得出向性运动的内因是生长素。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
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多媒体演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动态变化过程)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让学生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简单解释一下四个实验中,金丝雀虉草胚芽鞘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讨论几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别回答。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教师: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多媒体演示温特实验动画)”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教师:“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
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有的说是不能说明,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影响。
教师总结: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动画演示对照实验。(介绍实验的设计原则:)
1、单一的变量
2、要有对照组
由此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学生了解内容)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总结植物激素的概念,并强调关键词:调节作用、微量有机物。
教师总结: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分布和运输。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向。课堂练习
(2001年全国理综)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制备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三)取步骤
(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
(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答案:(2)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一):(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上面放含 IAA 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二):(4分)取补充步骤(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结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讲述了实验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预期结果
4、设计实验方案
5、得出、并分析结果
6、总结归纳。还介绍了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这些都与生长素的作用有关,也是下节可我们将讨论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大家熟悉的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入课题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了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起学生共鸣,增强了课堂吸引力。
2、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其中包括了许多精美图片和实验动画,让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并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努力营造愉悦、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以问题引导为主,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5、由于时间限制,学生训练还不够,课后应加强训练以巩固所学内容。
6、缺乏让学生亲自动笔设计、绘图,以强化基础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向性运动
1.概念:植物受到外界环境单一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2.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通过对比观察提出了假设: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在光的刺激下对下面的部分产生了影响。
2.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确实存在某种物质。3.郭葛分离并鉴定出了产生影响的物质:吲哚乙酸,即生长素。4.植物激素的概念
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3.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第三篇:其他植物激素 比赛教案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今天的课程,我们首先从看图说话开始,同学们能用一个成语形容这个故事么?他为什么要保苗助长呢?这种行为可能达到目的嘛?花了力气却达不到目的,多惨啊,你能帮帮他么?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幼苗快快长大?
没错,植物激素(赤霉素)可以让幼苗快快长大,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激素也能做到这一点呢?是不是只要一种激素就可以达到效果呢?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于植物激素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除了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植物激素。
板书: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
提示重难点
本节内容学习目标主要是三个方面: 1.了解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与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3.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新课开始: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点 屏幕展示
一、植物的五类激素
昨天已经在导学案中安排大家提前预习植物的五大类激素,现在让我们来核对一下,看看你们自学的效果。
与老师总结的对比一下,有什么新的发现么?
老师总结的比你们多,只是因为查阅的资料比你们多而已,其实这还不是全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或者书籍,获得更多的了解。
而我们了解植物激素,主要是为了学以致用,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个很简单,一起回答好不好?
第二个有点难了,思考一下,应该用什么好呢?想好的同学请举手!你觉得应该用脱落酸?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用细胞分裂素?理由是?
脱落酸是促进叶片的脱落,如果使用脱落酸,将会促进叶的脱落,还能保绿么?而细胞分裂素是促进有关色素的蛋白质与酶的合成,能够达到保绿保鲜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选用细胞分裂素。因为他能延缓叶片的衰老,从而保持绿色。
当然,你也可以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大家能想到如何设计实验么?(副板书:A,B,C 分别涂抹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蒸馏水。过一段时间观察叶片绿色保持情况进行对比)
来,一起看第三个,这个也很简单,一起回答~
第四个请好好思考一下,想好的同学请举手~
嗯,使用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从而打破脱落酸对于种子的抑制效果。这么一分析,赤霉素和脱落酸,就像我们体内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一样,他们在生理效应上具有相反的效应,我们称他们相互之间有拮抗作用。那么,其他的激素之间有没有类似的关系呢?激素之间的关系除了拮抗作用,还是协同作用。你觉得哪些激素有协同作用?
现在我们来对五类植物激素进行小结
与器官衰老脱落有关的激素: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素抑制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激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与细胞伸长有关的激素: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
与果实发育有关的激素: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
与果实成熟有关的激素:乙烯促进
与种子的萌发有关的激素:脱落酸抑制,赤霉素促进
在五类植物激素中,主要起到促进生长的效应激素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抑制生长的激素有脱落酸,乙烯?乙烯到底是促进生长还是抑制生长呢?
这位同学为什么会觉得乙烯是促进生长?因为他促进成熟,那么成熟与生长是不是一回事?
以苹果为例,苹果的生长是从小苹果长成大苹果,而苹果的成熟是指什么?由青苹果长成红苹果,明显一个侧重于细胞的分裂与细胞的生长,成熟则侧重于细胞的分化,物质的转变。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但是是否就说明乙烯能抑制生长?
请大家看到书本P54页,看书时要仔细哦。
豌豆的黄化幼苗实验告诉了我们,乙烯和生长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两者的含量关系,一个是两者的生理作用方面的关系。
看到这张图,请描述乙烯和生长素的含量有怎样的关系?
随生长素含量的增高,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加,反过来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
再看他们的生理作用,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在生长素浓度低的时候,开始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高,开始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的浓度增高,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抑制了细胞的伸长生长,很明显,在黄化豌豆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素是促进生长,而乙烯是?两者正是通过这种拮抗作用,一起来调节豌豆幼苗,让他只能生长到一定程度而不会过度生长。
所以,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植物激素是不是单一的在起作用呢?
植物激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二.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通过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来理解这一点。大家看到这张图,这是植物果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激素含量的变化图。请看一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激素含量有明显的变化?
不错,五类激素的含量都有明显的变化,含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都在不同时期参与到了果实发育成熟这个过程中来。
这些事例,能够让你体会到植物激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么?
你有没有比较好的描述语句?
没错,最好的语句,永远在教科书上。一起念一次好不好?
但是曾经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出了这样两个句子,你觉得这两句话,谁才是对植物激素最合理的描述呢?
谁?不要告诉我选长的啊~来,关注一下,两句话,最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
对,一个是强调控制,一个是强调调节,你觉得是哪个合理?调节?那控制生命活动的到底是谁呢?
基因?你怎么知道是基因?
对,没错,书本也告诉了我们,其他同学知道么?
一起阅读书本P54小体字部分~看书的时候呢?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部分,每一个板块,都是教材编写老师们的心血哦,都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的,不要随便就把他们给无视啦。
看完了么?知道控制者是谁了么?他们是怎么控制的?一起告诉我。对,可是这种控制,还是会受到别的因素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只有温度这种外因么?不,还有内因,比如生长素和乙烯?对不对?嗯,生长素含量的增高,就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不正是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基因的表达么?
所以,生命活动的真正控制者,是基因,激素调节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他是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之一。
植物激素作为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在生产实践中,肯定用处很大,我们能用植物激素应用于农业生产么?
我觉得不能,为啥呢?因为一个字:贵!你想吧,他毕竟是植物制造的微量有机物,我们到哪去提炼这么多植物激素用于生产实践呢?
嗯,我们可以人造,聪明的人类,制造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与植物激素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请看屏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与优点,你们在导学案上的填写,有没有遗漏?
请问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到底有什么区别?人造的?那么化学结构上是不是一样的?对,不是的。结构上有区别,但是功能上相似。既然结构上相似,为何他会比植物激素效果稳定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原因?
不是因为其他激素会影响他的含量,其他植物激素会影响体内自身产生的激素的含量,但是没法影响你要喷上去的量呀。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神经递质一样,都是传递信息的分子,这些传递信息的分子,在发挥作用之后,都会怎样?嗯,很快就会被酶给水解掉。现在你能猜到原因了么?所以植物激素在我们喷洒上去之后不久,就会被分解了。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造的,结构不同,酶无法分解他们,所以效果就持久了。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书本有给出四个资料,我又在导学案上给出了五个实例,大家看完后,想必会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多想法。现在我们来对各学习小组进行分工,请你结合事例,从你的身份出发,谈谈你们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的想法。
各小组讨论,选择代表进行观点表达,我来给你们统计计分。
第四篇: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 :植物的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主要生理作用及相互间的协调作用 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理解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通过顶端优势的介绍,培养学生由量变引起质变唯物辩正的思想观念 二.重难点落实方案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落实方案;通过阅读提纲,学生阅读,教师询问,指导,学生总结等环节落实生长素的发现:观察向光性生长的植物:多媒体课件演示向光生长的过程及顶端优势现象
难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间相互协调完成调节
落实方案:借助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图,突破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举例说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既有生长素的作用,也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可读性强,实验性强,动态性强,基于上述三强,在教学过程
中,应科学的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课后实验等方法去落实知识。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
[导课]
植物幼苗的破土而出,奥运会上伏明霞优美地出水动作,一年四季植物的花开花落,春花秋实,这些生命活动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引出本章题目: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体所进行的有序的生命活动,与植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如何被调节控制的呢?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
[教学目标达成]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引入:请同学们观看植物的几种生命现象
多媒体演播:向日葵一天的变化;窗台上的花的变化;培养皿中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根的向水性生长
提问:1。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
2.各种现象分别是由哪种刺激引起?
3.引起它们的刺激在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教师总结
图1,2中现象,叫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原因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图3中现象,叫芽的背地性生长,根的向地性生长。原因是受重力的影响
图4中现象叫根的向水性生长,原因是受水的影响
讲述:上述现象被称之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从而得出向性运动的定义;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向肥性
提问: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并以实例分析回答:适应外界环境
提问: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这种现象属于向性运动吗?
学生分析回答:否,不属于受单向刺激引起,属于感性运动。
讲述:感性运动:植物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后,产生运动不是定向。
如: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跳舞草,痒痒树等。
二.生长素的发现
过渡:接下来有人开始思考,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
正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达尔文从植物的向光性得到启示,经研究发现这与植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在讲生长素的发现历史前,大家先来认识胚芽鞘结构。
播放“胚芽鞘”图片
进述: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是胚体的第一片叶,胚芽鞘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点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
下面一起来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多媒体播放
1,简介: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1880
达儿文
(英国)
1910
鲍生
(丹麦)
1928
温特
(荷兰)
1934
郭葛
(荷兰)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生长素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向光性现象
↓
向光 性研究
↓
感光部位研究
↓
验证性实验
讲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涉及到四个实验。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实验:向光性现象研究实验 3.播放 实验一(向光性现象)
介绍胚芽鞘,这个实验以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 大家观察开灯后在黑暗,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提问:1。在黑暗环境下胚芽鞘是如何生长?直立生长 2.在单侧光下胚芽鞘又是如何生长?向光生长 3.从向光生长实验现象,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结论:胚芽鞘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向光性
提问:向光生长说明背光面与向光面对比哪里生长快?背光面 思考:1,向光性与谁有关?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哪个部位有关? 学生讨论分析,提出假设: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3,学生 讨论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假设能否成立? 4,播放实验二(向光性研究)
讲述:先切下胚芽鞘尖端,开灯后注意观察,切除尖端和保留尖端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提问:1。左侧切除尖端的胚芽鞘是如何生长的?不生长
2.右侧保留尖端的胚芽鞘又是如何生长?向光生长
3.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胚芽鞘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大家假设成立
提问:从这个实验现象,能否看出胚芽鞘弯曲部位在哪里?尖端下部
对比分析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促进生长
思考:感光部位在哪里?
学生提出假设:胚芽鞘尖端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别人的实验设计方案,假设能否成立?
5.播放
实验三(感光部位研究)
左边:用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
右边:不透光的锡箔套在尖端下部
开灯后,请注意观察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提问:(1)左边的胚芽鞘是如何生长的?直立生长
(2)右边的胚芽鞘呢?向光生长
(3)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胚芽鞘受光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
结论:假设成立,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提问:胚芽鞘哪部位明显伸长?尖端下部
思考:是不是某种物质引起生长和弯曲?
(1)胚芽鞘尖端是如何引起其下部明显伸长的?
同学们大胆假设,设计出证明实验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由上向下 运输引起下部的生长。(2)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浓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生长素浓度不同,会导致胚芽鞘两侧生长速度不同。比喻:据我们上体育课列队转弯跑步的经验可以推测:
胚芽鞘弯向光源,是两侧生长速度不同。
(3)有没有一种实验材料可以将胚芽鞘尖端里的物质提出来单独研究?
学生讨论
教师介绍:科学家郭葛,找到了一种实验材料-----琼脂。
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市场有粉状的,条状的,实验室里通常采用条状琼脂,它们溶于热水,我们可以先将条状琼脂溶于热水,溶解完后,让其冷却,这时就可以得到琼脂块,如果冻
6.播放实验五(验证性实验)
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假设是否成立? 胚芽鞘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
讲述:先用刀片切下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取琼脂块(放过尖端的和未放过尖端的)置于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观察生长情况。提问:(!)左边的胚芽鞘是如何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2)右边的胚芽鞘呢? 不生长
(3)左边的胚芽鞘为什么向右弯曲生长?
说明琼脂中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类似于胚芽鞘尖端的物质,由于受重力的影响,从形态学上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向右弯曲生长?说明两边生长速度不同,左》右,生长快向生长慢侧弯曲。
(4)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能否从图中读出生长素运输方向?上→下
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续播: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是吲哚乙酸。由于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归纳总结生长素的发现:感光部位,弯曲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运输方向 三.植物向光性及形成的原因
过渡:从胚芽鞘向光生长实验受启发,归纳总结植物向光性及形成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析
播放FLASH胚芽鞘向光生长过程
由于光线改变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造成的,背光面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得快,向光面生长素少,细胞生长得慢,植物就向光源方向弯曲。
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学生讨论分析 有一幅图可解释这个原因 播放图
让学生解释
教师分析:这与激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生长素具有避光性,尖端部位生长素受单侧光刺激,就会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即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同时由于受重力影响,生长素也可纵向运输,从上→下运输,因此在尖端下部形成背光面生长素多,见光面生长素少,这样的事实,使背光面生长快,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
四.长素产生部位、分布和运输
产生部位: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
叶片、根尖也可产生少量生长素。
分布部位:要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衰老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少。运输方向:主要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五.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促进生长(促进细胞的生长)
问题:生长素能促进生长,那么是不是生长素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快呢? 学生回答:否
注意: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关。
分析曲线:1任一条曲线分析,都可以得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器官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之后,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器官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之后,生长素浓度再增加,对器官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针对三条曲线对比分析,又可以得出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需要的最适浓度是不同的,对各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三者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是根》芽》茎。
两重性表现: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请看图:图一,具有顶芽的植株,图2,顶芽切除后的植株,图三,在切除茎顶端的断口处涂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的植株。
观察哪株生长得最好?图二 为什么?
原因:顶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如果摘掉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了,侧芽所受到的抑制作用就会解除,不久,侧芽就可以发育成枝条了。播放雪松图(宝塔状):顶端优势的表现
生长素两重性的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雪松上端生长素浓度高,侧枝生长受抑制,下端生长素浓度偏低,侧枝生长快。离顶端越远的侧芽受到抑制越弱,生长得越好。比喻:水源头,离水源头越远的地方,得到的水越少,离水源头越近的地方,得到的水越多。播放顶端优势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农业上:棉花摘顶芽
园艺上:绿篱修剪,行道树修剪
果茶园:果树整修,茶树修剪
归纳本节课重点:植物向光性及形成的原因,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生长素的两重性 2.促进果实的发育:
问题,如果在正在发育着的果实中除去种子,会有什么后果? 在农业生产上,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无籽番茄?
用两个实验进一步证明这点:
实验1:摘除发育着的种子,结果果实发育停止;
实验2: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处理无受粉的雌蕊柱头,结果子房可以发育
成果实。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无籽番茄。
种子的形成是果实发育的必要条件,实质是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在促进果实的发育 3.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应用:用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枝,可促进其生根,提高成活率。
五、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类似于生长素,但只有促进生长而无引导组织分化的作用。
高浓度时抑制作用也不明显。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离层的形成,促进落叶落果及抑制生长的作用。利于植物渡过不良季节;防止生长过于茂盛,使植物各部分疏密适当。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商业上非常有用)几种激素共同存在于植物体内。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第五篇:植物的激素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知识,能够使学生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了解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知识。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在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未能给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知识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学生的眼光局限在知识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认识上,而是及时介绍了科学研究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提供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在教材中有四处。其中比较集中而完整地反映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有两处。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第一处,孟德尔研究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第二处。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相比较,对生长素的发现、认识过程历时较长,其中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求证(或检验)假设的过程也不很清晰。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特别给学生点明这条科学研究的线索,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并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尖向光生长的虽然是生活中常的现象,但学生有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并不深究其中的原因。以此作为研究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验证实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置上拓展思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虑如何实施好自己的实验方案。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教法建议 一.导入新课:
1.方式一,以问题导入:
问题1:“当我们把一粒种子种在土壤中,各种条件合适、种子开始萌发。它的根和芽会朝向什么方向生长?”――根向下,芽向上、向光生长。问题2:“为什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而芽总是向上、向光生长?”
陈述:对于植物的芽总是向光生长,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达尔文不仅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而且还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方式二,以观察活动引入:
陈述: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让我们看一看种子的方向对它萌发出的根和芽的生长方向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或课文中的彩图。
“植物的芽为什么总是朝向固定的方向――光源的方向生长呢?”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人――达尔文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二.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
对于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实可以采用动画媒体呈现的方式,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一个实验的结论。这样逐步推进,给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加深入和透彻,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学生活动的组织:
1.演示实验的组织:
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4-5天请两三名同学预先将达尔文的实验用玉米种子(或其他在形态上有明显方向性、容易萌发的种子)重复出来。到上课时,由完成实验的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向全班进行介绍。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准备,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完成实验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锻炼。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考虑让班级中的学生轮换,以保证能有较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实验方案设计活动的组织:
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教师首先要就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做一介绍。在实验处理上不仅要考虑设置对照组,还要考虑设置单因子变量以保证实验的信度。在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上,课本中用了玉米种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植物的种子。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明显的向性运动发生在植物的根和芽。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找到的既能长根又能长芽的材料还有什么?”当学生的思路打开以后,就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实验方案的设计活动了。
教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考虑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所投入的成本、实验装置是否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项条件,以及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操作是否方便等。
因为观察到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时间会稍长一点,所以“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活动应在本章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安排、实施并完成。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设计思想:
1、设计主线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由课本的彩图呈现或由教师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装置,首先应与绪论课的内容联系,明确所发生的现象是植物应激性的表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动画媒体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求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第一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验。”(可利用动画课件,分为两部分对达尔文实验的进行介绍,从而实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