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但是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怎样?有什么特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怎样?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概念
2.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3.了解环境变迁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1.青蛙和早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
2.学习过程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五、教学准备:
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小黑板,习题
六、教法学法:
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较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读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声?青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二)授新课:
1.青蛙的生殖:
(1)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雄蛙鸣叫时还伴随着怎样的动作?雄蛙鸣叫有何意义呢?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总结出青蛙生殖的过程是:鸣叫、抱对、排出生殖细胞、水中受精;生殖的特点是: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2)通过例
1、例2,巩固知识点——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齐读: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2.青蛙的发育:
(1)提问:你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为什么老是找不到妈妈呢? 引入青蛙的发育,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据生活经验和书上的彩图分析、讨论:早期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生活环境方面的区别,再点评,然后展示小黑板上的完整表格,最后齐读表格上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该知识点。
(3)通过让学生比较出早期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别很大,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让学生总结出青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4)让学生看书上13页彩图“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分析并总结出: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哪四个阶段?
(5),通过做例3来巩固青蛙发育过程的知识点。
(6)齐读青蛙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7)通过青蛙的生殖发育引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阐述出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在水中进行,没有摆脱水的限制。让学生列举出其他的两栖动物,如:蟾蜍、大鲵、蝾螈等。
(8)引导学生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
(1)以“有人说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导致其分布范围小,种类少,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引出环境对其生殖和发育的影响,调动课堂气氛。
(2)让学生看书上14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说明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后面的讨论题。从而进行环保意识地培养。
(3)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我们周围,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咋样?数量是否在减少?我们该怎么办呢?进一步树立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
1.过程:鸣叫、抱对、排出两性生殖细胞、水中受精 2.特点: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二、青蛙的发育
1.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变态发育
三、环境变迁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九、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完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学生小组讨论时的积极性有待加强,普通话水平等有待提高。
第二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课前检测:
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发育是()2.有些昆虫如蚕的发育经过、、、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发育。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三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呼吸,兼用()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常见的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两栖动物盛衰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雄蛙有鸣囊,有婚垫,雄蛙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雌雄蛙抱对使受精更加容易。
2、发育: 变态发育
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很想鱼,用鳃呼吸,所以青蛙为变态发育。
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上 注:蛙卵团状,蟾蜍卵带状。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资料分析:
资料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
2、畸形蛙: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鱼缸中培养,应当为蛙卵的发育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答: ①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
②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③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鸣囊、抱对
2、发育: 变态发育
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上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后巩固:
1.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2.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3.两栖动物是指()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4.明辨是非
①.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⑵.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
③.所有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
⑤.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上生活的动物,就叫两栖动物。
第三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预案完成学案任务一
第二章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
1.描述两栖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法
板书设计: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1.雄蛙的鸣叫及其意义: 2.雌雄蛙的抱对及其意义:
3.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生殖活动离不开水。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1.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区别。
外部结构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蝌蚪 有尾,无四肢 用鳃呼吸 只能生活在水中
成蛙 无尾,有四肢 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 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 3.变态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就叫变态发育。
4.两栖动物:象青蛙这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5.代表 动物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7.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水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集体完成学案任务一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大家思考一下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叫?青蛙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雌雄蛙都会鸣叫吗?他们的鸣叫有区别吗?其意义是什么?
3除了鸣叫之外,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那些现象呢?其意义是什么?
4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什么?
5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
学习任务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1思考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
2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案玩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第四篇: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理解描述蛙的发育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殖有一定的影响。
复习提问
1、家蚕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类似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
2、家蚕一生要蜕皮()次,蝗虫要蜕皮()次。
3、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类似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昆虫在生殖和发育过程,那么两栖动物的,些生殖和发育过程又是怎样呢?它们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 1.能说出两栖动物的常见种类及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 • 2.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出示自学目标一:常见两栖动物有哪些?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后、结合日常实际回答: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出示两栖动物图片。有些同学回答:还有扬子鳄、龟
教师提出质疑:、扬子鳄、龟也都是两栖动物么? 由此引出同学看一段录相一整体认识两栖动物的特征,再让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出示自学目标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叫有何意义?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雌雄蛙抱对有何意义?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没有差别? 5.青蛙的生殖、发育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 以上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生自学、看录相后、小组讨论, 最后教师点拨。
出示自学目标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才能上陆生活。
2、判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说法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自学书本
利用资料证明自己观点。
得出结论: 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环境。课堂练习
1、举例两栖动物有哪些?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才能上陆生活。
3、蝌蚪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蛙用_____,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
4、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___体,体___受精,___中发育。
5、与昆虫的发育相比,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 作业布置:
1.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2.课下条件允许情况下,培育蛙发育过程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不仅要学生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要联系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变态的含义: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幼体明显不同;两栖动物的含义: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明显区别是,两栖动物到了繁殖的季节要回到
水中,爬行动物却是到陆地上产卵。本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当学习的小主人。以后对于小组讨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
第五篇: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
活龙民族中学
许波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理解描述蛙的发育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殖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教学中培养学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家蚕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类似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
2、家蚕一生要蜕皮()次,蝗虫要蜕皮()次。
3、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类似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昆虫在生殖和发育过程,那么两栖动物的,些生殖和发育过程又是怎样呢?它们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两栖动物的常见种类及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 2.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出示自学目标一:常见两栖动物有哪些?
(三)学生结合阅读教材后、结合日常实际回答: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出示两栖动物图片。
有些同学回答:还有扬子鳄、龟
教师提出质疑:、扬子鳄、龟也都是两栖动物么? 由此引出同学看一段录相一整体认识两栖动物的特征,再让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出示自学目标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叫有何意义?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雌雄蛙抱对有何意义?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没有差别?
5.青蛙的生殖、发育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 以上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生自学、看录相后、小组讨论, 最后教师点拨。出示自学目标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才能上陆生活。
2、判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
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说法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自学书本
利用资料证明自己观点。
得出结论: 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环境。
(四)课堂练习
1、举例两栖动物有哪些?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才能上陆生活。
3、蝌蚪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蛙用_____,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
4、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___体,体___受精,___中发育。
5、与昆虫的发育相比,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 作业布置:
1.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2.课下条件允许情况下,培育蛙发育过程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不仅要学生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要联系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变态的含义: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幼体明显不同;两栖动物的含义: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明显区别是,两栖动物到了繁殖的季节要回到水中,爬行动物却是到陆地上产卵。本节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当学习的小主人。以后对于小组讨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
通过 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并不等于弱化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的指导、调控是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前提,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激励,这都应是教师主导的。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不讲学习形式不等于不渗透学习方法,只不过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自我生成生物学习的策略,这是学生自我建构的,符合生物教学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