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化学 编写人:甄长辉 审稿人:邢君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分类可以使学生在同类事物相似性方面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能做到由此及彼,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对此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的物质分类方法和分散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理解胶体的概念
(3)知道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2、能力目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掌握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
了解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及胶体性质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对物质的分类,重点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交叉分类法。知道溶液和浊液性质的区别,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观本质上的不同。
五、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完成预习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装置和药品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_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___________的规律。
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事先一般要设定分类的__________。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这就是分类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
一、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 四种盐分类
(1)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 盐(2)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盐和 __________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 既属于__________盐,又属于 __________盐;K2SO4 既属于 盐,又属于 __________盐。
练习:
1、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五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五种物质分别为CaCl2、Ca(NO3)
2、KNO3、K2SO4 和 KCl。
2、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
练习:1.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相应的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2.对下列5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1)根据1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__________
(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 __________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把 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 __________在 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 __________。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_________ ;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__________。
2.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成__________类。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大小通常 __________,浊液中的粒子直径大小通常 __________,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直径大小在 __________。溶液中溶质粒子不但可以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浊液中粒子既不能透过滤纸,液不能透过半透膜。
4.根据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胶体可以分为气溶胶(例:云、烟、雾)、固溶胶(例:有色玻璃)、液溶胶(例: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硅酸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牛奶、豆浆、墨水)
三、胶体
1.概念: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2.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___ ;然后向__________ 水中__________加入
1~2mLFeCl3__________溶液。继续__________至溶液呈__________ 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 胶体。练习: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不能透过滤纸 C.胶体一定是混合物 D.胶体一定是液体
四、胶体的性质
1.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在与光束 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 对光线(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 与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胶体的介稳性: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发现,是最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自动和溶剂分离; 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 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介稳性。(思考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九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对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2、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3)胶体的性质 a、丁达尔效应 b、布朗运动 c、介稳性
十、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该更多的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到形象生动的例子,加深对胶体的认识。
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二、教学重、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自主学习方式等。
四、课前准备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思考与交流] 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归纳与整理] 1.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 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思考与交流]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归纳与整理](2)树状分类法
[实践与探究]
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思考与交流] 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思考与交流]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已学知识?
[实践与探究]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归纳与整理]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思考与交流] 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的?
[归纳与整理]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思考与交流]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与整理] 1.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
[思考与交流] 1.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 [归纳与整理]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阅读与拓展]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思考与交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哪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些呢?
[阅读与拓展] 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北京学易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第三篇:物质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复习
凤州初级中学
白小玉
[引言]学生多了要分班,知识多了要分科,生物多了要分种,物质多了要分类。因此,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物质的分类”。
[板书课题] 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展示“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分类的方法。
2、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注意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3、了解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明确复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构建“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过渡]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初中化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其它的一些物质分类方法。
(掌握初中化学物质分类的依据;知道物质分类有不同的标准)[说一说]初中化学课本上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哪些?
[小节并投影]属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合金等。也可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这些概念板演出来。
(回顾知识,筛选信息,为知识建构做好铺垫;用化学的眼光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构建概念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物质分类图。
[适时板书或投影]“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三、典型例题剖析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3道例题。
[投影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A.酸、碱 B.单质、化合物 C.混合物、溶液 D.氧化物、纯净物 [讲述]此题思维量比较大,主要考查几类重要物质的内在联系;如果熟悉物质的分类概念图,掌握了有关概念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关系,那么问题就能解决。
[思考]学生对照物质分类概念图思考:4组物质中,哪组是从属关系?哪组是同级关系?如果属于从属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哪组?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运用概念图的目的不是要把相关的概念背下来,而是要借助概念图去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概念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投影例2]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乙醇 B.纯净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讲述]此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由于提供的物质名称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思考]氧化物是不是纯净物?题给4种物质哪些不是纯净物?在纯净物里,哪种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
[小结]对一些物质的非化学名称,如商品名称(纯净水)、别名(冰水混合物)等,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化学组成,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物质的类别。
[投影例3]从给定化合价的、、、、和
这6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一种重要的氧化物()一种重要的酸()一种重要的碱(),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一种可做氮肥的盐()。
[小结]用给定化合价的元素,按要求书写物质化学式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考虑元素在该物质里的化合价,以确保化合物里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等于零。像本题中,一种重要的酸不能写HNO3,只能是H2SO4,因为氮元
素是-3价;同理,一种可做氮肥的盐不能写NH4NO(,只能是(NH4)3或NaNO3)2SO4。
四、随堂演练
(1)下列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物质,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
A氧气和液氧
B氧气和臭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冰和水
E过氧化氢和水
(2)选择H
C CI O 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能还原铁矿石的氧化物---------------------2·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5最简单的有机物------------------------------
(3):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
2、NaHCO3、K2O、CuO、NaCl 的树状分类图:
第四篇: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知识系统化。
3、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二)过程与方法: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2、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及时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方法。【教学设计】 【引入】请同学们翻开目录,找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在哪一页?(停顿)我们为什么能快速找到我们所学的内容呢?因为这本书的主编在编这本书的时候,事先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把化学书分为四章,每一章再继续分节。
学生活动 翻书查找,翻目录查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翻书找出本节课的内容。【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用分类法,这样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提问】你们能找出分类在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超市的物品归类、图书馆里书籍的分类、垃圾桶的分类、QQ好友的分类
【过渡】举了这么多例子,那分类的概念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本第24页第一段,找出分类法的概念。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提问】根据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分类法的理解。
【板书】
一、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强调】这里的“标准”加了双引号,表示强调,那什么是标准呢? 【提问】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图片这里的职业就是“标准”。
设计意图 强化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帮助学生养成分类时要确定“标准”这个意识,为下一步学习做下铺垫。
【讲述】我们在分类的时候首先设定标准,再选择分类的方法。
【讲述】像刚才黑板上的人物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只用了一个标准,我们称为“单一分类法”。
【板书】
二、分类的方法
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转折】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同学不认识李宇春,只知道她是歌手,并不知道“春哥”的性别,如果我们他这些人物用“性别”进行分类,是不是更全面了呢?
【讲诉】像这种用了“职业”和“性别”进行分类,我们在化学上把这种用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
【板书】
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巩固练习】
一、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标准:“状态”、“组成是否单一”
学生活动 一名同学上台进行连线,其余学生在课本做练习。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次强调标准的重要性。
【过渡】课前我们所说的“目录”分类,是把化学书分为章,章再分为节,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有点像一棵树,我们成为树状分类法。
3、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过渡】举个化学上的例子来讲,对“物质”可以怎么分类呢?结合课本表2-3,让学生填写酸碱盐等的具体例子,并请学生回答。
【提问】除了上述的分类,还可不可以再分类。
【过渡】我们刚才都是对物质进行分类,那初中学习过这么多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并对学过的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总结。既然学习了分类,我们就要对化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总结分类,将知识系统化。
巩固练习
一、找茬题(每组中有一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的不同,请找出来)
1、铜、金、银、钠
2、NaCl、KCl、Cl2、BaCl2
3、空气、氮气、氯化氢气体、五水合硫酸铜 备选习题:p29 第1、2题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作业布置】配套习题p105 第1-5题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前提:首先确定“标准”。
二、分类方法
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3、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第五篇: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阳胜中学
苏卫卫
【本专题内容分析】
“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本专题的设计思想]
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整合、讨论、合作、反思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将散乱的概念按其内在联系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的物质分类概念图(树状),能使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有效记忆知识、深刻理解概念。选用的例题和习题,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趣味性、新颖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随堂演练采用抢答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提高解题速度、锻炼心理素质、增强应试能力。通过播放歌曲《爱拼才会赢》,既可以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又能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不怕失败、敢于拼搏。制作的PPT课件灵活生动、简捷实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了课堂信息量和复习效率。整堂复习课力争突破简单重复、“热剩饭”、枯燥做题等弊端,力求上出精彩、露出新意、生出实效。
[本专题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
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树状”法构建一些概念图;
2、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2、体验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3、感悟物质分类的意义。[教学准备] 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 [引言]学生多了要分班,知识多了要分科,生物多了要分种,物质多了要分类。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按类研究,有利于我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发现和制备新的物质。因此,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物质的分类”。[板书课题] 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展示“学习目标”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
二、构建“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过渡]物质的分类是依据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某一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将物质分成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初中化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其它的一些物质分类方法。
[说一说]初中化学课本上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哪些?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结并投影]属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合金等。也可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这些概念板演出来。
[过渡]我们学过的这20多个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分散在上、下2册化学课本里,比较零碎。在复习时,用“树状”分类法整理这些概念,从而构建出层次清晰、简明扼要、科学规范的“概念图”。
[构建概念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树状”分类图。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点拨、提问、板书、讨论等,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力争在师生互动中构建知识框架。
[适时板书或投影]“物质的分类”概念图(树状):
[学生质疑]针对“物质的分类”概念图上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合金、复合材料是均一的混合物吗?对物质进行分类,还有哪些分类标准?单质可以分成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这3类吗?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要适时妥善处理,或释疑,或留有悬念等。
三、典型例题剖析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3道例题。
[投影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A.酸、碱 B.单质、化合物 C.混合物、溶液 D.氧化物、纯净物
[讲述]此题思维量比较大,主要考查几类重要物质的内在联系;如果熟悉物质的分类概念图,掌握了有关概念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关系,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思考]学生对照物质分类概念图思考:4组物质中,哪组是从属关系?哪组是同级关系?如果属于从属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哪组?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运用概念图的目的不是要把相关的概念背下来,而是要借助概念图去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概念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投影例2]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乙醇 B.纯净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讲述]此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由于提供的物质名称似是而非,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搞清了氧化物的内涵和外延,并且知道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问题不难解决。
[思考]氧化物是不是纯净物?4种物质哪些不是纯净物?在纯净物里,哪种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对一些物质的非化学名称,如商品名称(纯净水)、别名(冰水混合物)等,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化学组成,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物质的类别。[投影例3]从给定化合价的、、、、和 这6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一种重要的氧化物,一种重要的酸,一种重要的碱,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一种可做氮肥的盐。
[讲述]此题涉及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强;尤其化合价的引入,使问题的难度更大。[讨论]在题给6种元素中,一共可以形成几种氧化物?几种酸?几种碱?这些物质里,属于生产和生活中很重要的氧化物、酸、碱各是哪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应该含有什么样的金属元素?可做氮肥的盐应含哪种原子团?教师巡视、参与、指导、释疑、小结。
[小结]用给定化合价的元素,按要求书写物质化学式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考虑元素在该物质里的化合价,以确保化合物里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等于零。像本题中,一种重要的酸不能写HNO3,只能是H2SO4,因为氮元素是-3价;同理,一种可做氮肥的盐不能写NH4NO3(或NaNO3),只能是(NH4)2SO4。
(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例题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展示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促进知识和方法的积极迁移)
四、随堂演练
[过渡]播放闽南民歌《爱拼才会赢》视频片段。
[提问]《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讲述]目前,我们正在备战中考,只要我们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就能赢得中考的最后胜利。
[投影]《爱拼才会赢》中的3句歌词“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介绍]这3句歌词的15个字,分别链接了一道中考模拟题,点击任意一个字,就可以打开一道题目。接下来,我们采用抢答的形式来演练这15道题(题目略)。
五、收获与困惑
请学生简要回答: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