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

时间:2019-05-12 21:0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

第一篇: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

物质与意识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物质的定义(2)意识的定义

(3)物质决定意识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分析:(4)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思考分析:(1)哲学中的物质与生活中的物质有何区别(2)动物有意识吗

2、基本要求:(1)理解物质的含义(2)理解意识的含义

(3)深刻认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二、【重点、难点】: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物质第一性

2.何为物质

三、【整体效果】: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会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四、【教学内容】:

(一)何为物质

◇课堂互动:1.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眼中的物质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总结物质的含义

物质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实在的 2.哲学中的物质是一切客观实在物的总和,是一抽象概念,而非具体的物。

(二)何为意识

◇思考:野人有意识吗?动物有意识吗?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吗?

意识的含义: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看)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的产物)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内容看)

◇注意:1.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机能,动物不具有。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需要在社会中产生,野人在不与人接触的情况下不具有意识。

◇课堂练习:

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开

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头上沁出汗珠。忽然,听到“啪”的一

声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水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

秦少游脱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D)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主观映象

(三)物质决定意识

◇思考:是拿破仑改变法国历史吗?请同学们根据已学的知识,思考

◇分析:所有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进而产生的,都是由物质决定的。虽然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之

时,顺应民意,打退外国侵略者,推翻波旁王朝,赢得全欧洲人民

的支持。看着貌似是拿破仑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改变了法国乃至世

界的格局与命运,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这是时代、生产力

造就的英雄。就算历史上没有拿破仑,还会有其他人在那个历史背

景下做到这一切,这是历史的需要,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这是物

质决定意识的必然结果。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课堂练习:

“世界上没有一种美能同有自知自明的美相比,能同客观地承认自己带来的恬静相比。”这名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C)A.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B.量力而行永远是成功的基本要求

C.一切从实地出发,既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美德

D.知人不易,知已更难,有自知自明的人是哲人(四)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思考:想想物质具有强大的决定作用,那意识难道不具备点作用吗? 世界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

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

误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注意: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根本原

因)。◇课堂练习:

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9月被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每一个中小学生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使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从哲学上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B)A.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民族精神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 D.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水平

五、【本课小结】: 本课从物质的含义人手,首先介绍了物质与意识的含义等,又讲述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要求。同时通过思考探究和练习题的方法巩固加深了学生对唯物论哲学的理解。

第二篇: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设计(模版)

《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 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方法:

1、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2、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学难点】:分析物质变化和我们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所有的物质都在变化,现在你能自信地告诉大家,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哪两种变化?

板书: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又是化学变化?

(有些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改变状态、形状、大小

3、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板书: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二、整理归纳物质变化

1、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记录表,想一想:这些物质的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是什么?属于什么变化?都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一下,并填写好记录表。

2、学生填写记录表,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3、指名汇报,相应出示课件。

三、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1、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生产中,还有哪些物质在发生变化?它们属于什么变化?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板书:与我们

2、同学交流

3、由此可见,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的所有生产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现在我们再看一看课本中都介绍了哪些物质变化,它们都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4、学生阅读教材

5、谁来说一说?

四、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物质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着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2、我知道同学们都很爱喝饮料,今天老师就要请大家喝杯柠檬汁。同时请同学们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柠檬汁是怎样做成的?

3、教师演示:制作柠檬汁

4、指名上台尝试

5、属于什么变化?

6、制作柠檬汽水:再往柠檬汁里加点小苏打,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属于什么变化?这就是柠檬汽水了。

7、想不想亲自做一个橙汁饮料,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希望同学们回家做一杯橙汁饮料,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喝!

第三篇:物质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复习

凤州初级中学

白小玉

[引言]学生多了要分班,知识多了要分科,生物多了要分种,物质多了要分类。因此,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物质的分类”。

[板书课题] 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展示“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分类的方法。

2、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注意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3、了解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明确复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构建“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过渡]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初中化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其它的一些物质分类方法。

(掌握初中化学物质分类的依据;知道物质分类有不同的标准)[说一说]初中化学课本上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哪些?

[小节并投影]属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合金等。也可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这些概念板演出来。

(回顾知识,筛选信息,为知识建构做好铺垫;用化学的眼光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构建概念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物质分类图。

[适时板书或投影]“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三、典型例题剖析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3道例题。

[投影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A.酸、碱 B.单质、化合物 C.混合物、溶液 D.氧化物、纯净物 [讲述]此题思维量比较大,主要考查几类重要物质的内在联系;如果熟悉物质的分类概念图,掌握了有关概念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关系,那么问题就能解决。

[思考]学生对照物质分类概念图思考:4组物质中,哪组是从属关系?哪组是同级关系?如果属于从属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哪组?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流;接下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小结]运用概念图的目的不是要把相关的概念背下来,而是要借助概念图去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概念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投影例2]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乙醇 B.纯净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讲述]此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由于提供的物质名称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思考]氧化物是不是纯净物?题给4种物质哪些不是纯净物?在纯净物里,哪种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

[小结]对一些物质的非化学名称,如商品名称(纯净水)、别名(冰水混合物)等,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化学组成,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物质的类别。

[投影例3]从给定化合价的、、、、和

这6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一种重要的氧化物()一种重要的酸()一种重要的碱(),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一种可做氮肥的盐()。

[小结]用给定化合价的元素,按要求书写物质化学式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组成元素,还要考虑元素在该物质里的化合价,以确保化合物里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等于零。像本题中,一种重要的酸不能写HNO3,只能是H2SO4,因为氮元

素是-3价;同理,一种可做氮肥的盐不能写NH4NO(,只能是(NH4)3或NaNO3)2SO4。

四、随堂演练

(1)下列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物质,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

A氧气和液氧

B氧气和臭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冰和水

E过氧化氢和水

(2)选择H

C CI O 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能还原铁矿石的氧化物---------------------2·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5最简单的有机物------------------------------

(3):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

2、NaHCO3、K2O、CuO、NaCl 的树状分类图:

第四篇: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

灵武职中:赵燕茹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含义及特点,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

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教学难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温习教材。【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山不转水在转》(多媒体展示)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 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

提问: “山不转水在转„„”,这几句歌词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山”、“水”、“云”、“风”、“心”都在不停地 “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引出课题《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讲授新课: 活动一:猜谜语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 问题: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图片:生命运动,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教师:综上我们得出——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多媒体展示)

教师:对运动含义,大家理解了吗?我们来检测一下。

即兴检测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提问: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一切都存在,而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即兴检测2:中国古代有很多古诗体现了物质的运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略)过度:通过大家的表现,看出同学们对运动的含义已基本掌握。既然物质是运动的,那么物质和运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请看黑板:

活动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水不流动会发臭,木门轴不转就会被虫蛀,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即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世界因为运动而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由落后走向兴盛,由愚昧走向文明。个体在运动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想一想: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提问: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回答: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议一议: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提问:寓言里的人物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回答: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过度:慧能和尚和刻舟求剑里的人物,都没能准确把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才闹出笑话。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我们也知道,人类是物质世界的最高产物,那么人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吴国的吕蒙。

活动三: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他因此发愤学习,终成饱学之士。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提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师:人生存在于行动中,那么什么是人生行动呢?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的语录。活动四: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提问: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活、聪明的蜜蜂高明之处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就像“人不像鸟儿那样有翅膀可以展翅高飞;人的奔跑能力远远不如骏马;人的眼睛没有鹰的眼睛锐利„„然而人却有思维,有意识,会思考,所以“人是万物之灵”!由此我们总结出人生行动的含义:

1、人生行动的含义

人生行动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

教师:人生行动不同于被动、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基本上是凭本能行动的,而人有自主的意识,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另外,人总是自觉地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的,因此,人类行动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活动五:李俊和他的“熊猫烧香”

2006年底,一种叫做“熊猫烧香”的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任意肆虐,掀起了一场“黑色恐怖”。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上百万个人用户、企业局域网用户被感染,损失不可计数。

“熊猫烧香” 在网上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重视,“熊猫烧香”的幕后黑手李俊最终被抓获。

提问:李俊给了我们哪些教训?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界浩瀚纷繁,生活瞬息万变,如何开展自己的人生行动,是每个有理想的人应该深思的。每个社会成员在行动中都应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那些违背社会规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走出来。

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教师:有这样一群姑娘,她们与李俊不同。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活动六:舞蹈“千手观音”

提问:喜欢舞蹈“千手观音”吗?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略)教师:2005年春节晚会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失聪的姑娘们听不到乐曲,然而她们用其他感官来感受节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可以说,“千手观音”的美源自于他们那纯洁而饱满的精神力量,以及他们用行动演绎出来的精彩人生。

A.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B.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过度: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因为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

拓展延伸:

三、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我学我悟:结合专业发展,谈谈你应该采取怎样的实际行动?(略)

教师:其实,人的威力也会变得巨大无比,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障碍也会被你轻松突破,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行动起来。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热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学后感。

结束语: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需要行动,而行动的人生需要从少年时代做起。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不历经风雨的。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点燃一盏自强自立的心灯,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吧。

板书设计:

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

1、人生行动的含义 •

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

三、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第五篇: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教学设计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物质具有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描述,总结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的概念。

2、通过类比的手法总结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的能力。

2、通过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的概括,学会应用类比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三、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师活动】

由教师演示蜡烛燃烧的实验,请学生们观察现象,并在实验结束后请同学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待到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现象。【教师讲述】

1.取一段蜡烛,可以观察到外表呈乳白色、圆柱状、固态。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4.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去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可以从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说明火焰中存在着石蜡的蒸气。

6.吹灭蜡烛瞬间,可以看到“白烟”。蜡烛熄灭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在上面的实验中,石蜡受热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随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又重新变为固态。那么像这种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教师活动】

实验表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那么,仿照上面物理变化的概念,同学们能总结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吗? 【学生活动】 通过思考,同学回答自己总结的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师讲述】

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学生活动】

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的挥发 3.煤油的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教学情境】

上面我们学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一对新的名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什么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 【教师讲述】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都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

练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课后作业】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相关练习题。

下载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论述: 1、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⑴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⑵教学促进学......

    教学设计与反思2专题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李志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教学设计与反思2

    Module 5 Museums Unit 1 You mustn’t touch it. 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级:九年级 一.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Learn and master som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entr......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阳胜中学 苏卫卫 【本专题内容分析】 “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合集)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0128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學設計 上課教師:陳海霞 指導教師:林振德邱麗鴛 教學內容: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本課是溶解單元の起始課,主要讓學生初步感知溶......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