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
一、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也是科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物质的微粒构成是对接下去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具体来说是对八年级所要学习的水的组成、例子模型与符号,九年级上物质的变化及酸碱性质学习的一次重要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但是对物质的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并不了解,该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抽象,初一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分子概念的构建,以及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扩展,并结合课标,考虑到初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我将采用古诗《梅花》引入课程,让同学们思考花香何来,并且让学生动手大豆与芝麻混合实验来具象感受分子间隙,从而探究物质构成,攻破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3)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了解扩散现象。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 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五、教学方法
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标要求,初中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教学。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板书设计
3、蔗糖,放大镜,白纸,黄豆,沙子,烧杯。
七、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将采用阅读图片→课堂讨论→实验观察→延伸讨论→获得知识的研究性方式来展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发挥学生潜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设疑、实验、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引入新课。ppt展示古诗及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欣赏古诗。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花香?让学生思考问题且进行课堂讨论。学生思考片刻后,请同学发言。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出物质构成的概念,以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②教授新课,探究新知
展示甘蔗并观察蔗糖的三张图片
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蔗糖,并且描述观察结构。
教师讲授抽象概念: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分子。一颗糖是由无数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糖分子构成的。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说水是分子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就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呢?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其他现象。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细胞很小,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它,而分子更小。那么分子小到什么程度呢?通过阅读书上P140第二段来说明。学生阅读书本,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一滴水中大约有1×10个水分子构成,那么这么多水分子是紧密无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像同学们那样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大家想想看。学生回答:分子之间有空隙。
教师:那我们就亲自动手,做个模拟小实验吧。
21③动手实验,开拓思维
演示实验:沙子和黄豆的混合总体积减少的实验。教师:沙子和黄豆混合总体积为什么会减少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沙子黄豆之间有空隙。
教师:对了,其实啊,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子之间有空隙。其实,我们之所以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是做无规则运动。接下来,让我们看下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吧。
教师播放小动画。
本堂课内容同学们都掌握了么?我们来复习小结一下。④课堂小结,习题巩固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物质还可以由其他微粒构成; 2.知道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⑤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能够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这个实验说明()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间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学生做题并且举手回答 ⑥布置作业,课后补充
完成书本课后习题。
八、板书设计
物质的构成
一、什么是分子?
二、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
三、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1一滴水中大约有1×10个水分子
四、分子之间有空隙
五、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第二篇:物质构成的奥秘 —— 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北京市房山四中 杨玉玲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 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
(4)内容特色:
本课知识的得出与 “ 前概念 ” 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 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还知道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质量;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还会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但不会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学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本节课从学生的好动欲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用身边常见又特别喜欢喝的糖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来看: 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可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突出在溶液的知识范围内找对关系量。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 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 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概念”策略: 在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学生对已知量、未知量关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经验,具备了一定的 “ 前概念 ” 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层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总结方法。.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本节课用 “ 制糖水,品尝甜度 ” 创设情境,用 “ 真心英雄 ” 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
六.教学流程: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学习了探究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原理,并能用科学原理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体现和提高。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1 .谈谈本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课前与课后的对比。
学生相互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同组成员的作用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作用。教师评价: 1 .习题检测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后两维目标的学生访谈。.学生后续学习情况观察。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评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难度不大,但要上得生动,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归纳,并不是易事。针对这一点,设计者选择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思考、分析和归纳有关的化学知识。而且所选的实验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越感兴趣,也越容易理解。
该教学设计从学生很熟悉的糖水入手,由学生亲自动手配制两杯糖水,并品尝两杯糖水的甜度拉开了这节课的帷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的理念。两杯糖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你怎么计算的?糖和水在溶液中分别叫做什么?两杯糖水的质量不同,溶解的糖的质量也不同,为什么糖水的甜度相同呢?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运用了“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并体现了“问题—猜测—实践—结论”这种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糖与水的质量比相同(1 : 9);糖与糖水的质量比也相同(1 : 10),在表扬学生用数据作为衡量标准,思维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和概念。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知识形成”的理念。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让学生自己推出公式,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并不难,拥有成就感,培养了学习信心,而且对这个知识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通过列举反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给别人挑错,从而防止自己出错,达到教学目的。利用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择自学例题,感悟解题方法的策略,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换题目,提高思维能力。
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笔、动脑,课堂气氛良好,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用“制糖水,品尝甜度”创设情境,用“真心英雄”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最后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式计算时,如果,利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配制的两杯糖水中,一杯加入 2 克 糖,另一杯加入 2 克 水,分别算一算它们的质量分数,比一比计算结果,再尝一尝甜度。则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化解难度,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总之,本教学设计抓住了新课程倡导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概念教学理念。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思考,通过认识生活中的事实来形成概念,在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得出结论。理清了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脉络,通过概念的实际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关注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第三篇:《物质的构成和变化》教学反思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内容为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即原子的构成、物质分类以及物质构成,这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从平时的宏观世界转移到了现在的微观世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来说有了很大的挑战,但是这节课是复习课,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内容,所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的零散知识点加以回顾和总结,并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网络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授课过程中,经反复强调概念间的联系,并结合相关的例题加以说明,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再结合练习加以巩固。
由于这部分内容十分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要教师把知识分解,再交给学生,并且及时给予练习。在授课前,我设计了7个不同类型的例题,每个例题都与知识点紧密联系,并且将知识点加以融合。但在讲课时,每个例题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较少,导致全班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当堂接受,其他学生仍留有疑问,这点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当注意和反思的。
本节课内容较难,所以这节课学生活动不多,大都是教师引导,今后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参与,从学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以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出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第四篇:《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反思
好不容易结束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和《化学方程式》的新课教学,总体感觉好难,好累!老师累,学生也累!这些既抽象又容易混淆的知识让学生的大脑象灌了糨糊一样的理不清头绪!
不过,虽然离期末已经很近了,虽然剩下的时间有点紧张,但从现在的新课来看,前面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梳理这些微观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事实证明,也是很有效的。因为现在上新课时,提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术语,班上大部分同学不需要老师的任何提示就可以自己动手去写,这充分说明夯实了基础,学生不仅会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能长期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不要为了赶进度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抢着上新课!
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知识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知识的落实。无论是新课还是作业,我都引导学生按照知识的系统性进行学习,让学生反复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掌握了这些微观而抽象的知识!
第五篇: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校公开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实验准备:
分组: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 放大镜 筷子 玻璃棒
试管(加标签)烧杯 量筒 水 酒精(已染色)大米
花生
教师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
针筒 研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故事:山上、庙里,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砍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挑水的小和尚在想为什么每天挑满的水缸到第二天会少一点点呢?劈柴的小和尚也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
师:我们先一起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 学生回答。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构成了解最后到底会成为什么?
回忆甘蔗的味道,从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甘蔗汁是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的,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引入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顺便提及研钵的作用。
思考:
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
2、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普通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
分 子。
问:水、氧气、酒精分别由什么分子构成? 学生回答:由水分子、氧气分子、酒精分子构成。小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不同物质,构成的分子不同,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也不同,如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以后的学习将知道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问:让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翅膀想象,对分子提出更多疑问,通过今天学习解决或留到课后查阅,延续学习的积极性。
分子有哪些性质呢?
1、分子的大小怎样?
2、分子是如何相处的呢?等 看视频分子档案
一滴水中约含(共21个零)个水分子,一人每秒数一个,要数几十万亿年。全中国人日夜不停的数要数3万多年。事实:用扫描显微镜才能看到,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有***000000个(一滴水中约含(共21个零)个水分子)。
形象例子: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3 × 10-26 千克 一个蔗糖分子的质量是: 3 × 10-25千克 一个酒精分子的质量是: 7.7 × 10-26千克 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 5.3 × 10-26千克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 7.3 × 10-26千克 以上例子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思考:分子既然很小,那么它们是如何相处的呢? 生活小实验:黄豆和大米
问:为什么25毫升加上25毫升会小于50毫升呢?
引导学生小结: 黄豆之间有空隙,大米能进入黄豆的间隙中去,所以总体积减小了。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把一个碗装满,小和尚装了一满碗的石头回去了,老和尚问装满了吗?小和尚说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沙子放到碗里沙子流入了石头缝隙里,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应该装沙子才算满,小和尚又装了一碗满满的砂子回来了。老和尚问满了吗?小和尚说这次满了。老和尚勺了一些水倒到砂子中水马上渗到砂子中去了。这下小和尚明白了,他打了一碗水回到老和尚身边,这回一定是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盐放入水中,盐不见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生:水分子之间也是有空隙的。
你能利用手头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吗?
一支细加入部分水和部分酒精(染成红色),记下液面标记,提问振荡混合后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猜想。
学生实验:同上做试验,看看现象如何?学生交流,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用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进行类比,直观表现构成物质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空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两者混合时,由于分子填补了这些空隙,所以总体积就会减少。
学生体会:针筒分别装水与空气,挤压后的感觉及现象。
设计意图:用体会说明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小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一般气体的分子间隙较大。:如果你是一个分子,你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代表介绍我是一个分子。
小结: 1.我是分子,我很小,可在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身影,但你们人类看不见我。
2.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的个头一般都小,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又保持适当的距离。
学生练一练。(课内练习)
作业布置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探究实验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还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于这节课,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已经非常明确,在备课时我把重点了放在了探究实验上。教材中的实验是经典中的经典,我没有更改,而如何安排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是个难点。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我认为比较水和酒精的混合与黄豆大米的混合,这是一个类比实验,关键让学生自己找到它的相通点,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倒、握、)进一步研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课堂中,对于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我觉得还很欠缺。应该做到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当提到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时,没有适时点拨扩大,应该由此得出一般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这样就顺理成章了。比如讲到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能反映分子间有空隙的例子时出现了冷场,老师当时应该及时点拨,引导;当有学生提出酒精与水混合可能是因为蒸发掉了,由于我没有非常关注而忽略了,预设时我是打算让学生做水与水混合的对比实验的,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此外本节课还延长了 几分钟,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特别在蔗糖探究的实验中,因为比较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不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引导。说明对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是我需要调整和思考的问题。针对上面所提到的诸多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同样也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应该为他们设立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他们及时融入其中,带着兴趣去探索。同时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物质和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了解学生的起点,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理论、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师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能通过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4.教师的正确引导,及时点拨,适时鼓励是学生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取得成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比较到位,教师充当的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是可以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能够达到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