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1: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三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篇:《诗三首》教学设计

刘淑媛

【设计说明】

《诗三首》是人教版高中课标必修教材第一个古典诗歌单元的略读课(在必修2第二单元)。该教材五个模块的阅读鉴赏部分共安排了20课略读篇目,这些略读篇目除必修l的《沁园春·长沙》放在单元第一课,其他都居于每单元讲读课文后。略读课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是教师指导阅读过渡到学生独立阅读的桥梁:教学操作上应重学生体验,重运用所学,重扩展阅读;教学程序大致为:学生回视单元精读所学一自己或在师生帮助下体验作品一总结单元学习收获(收束单元学习)。

略读课设计重视发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教师备课要充分占有材料,对课堂生成问题有周全的相对准确的理解,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有能力且善于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要努力体验作品,要善于与同学、老师充分交流,要有质疑探究的热情并逐步培养起质疑探究的能力。

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诗歌学习的特点,诵读与诵读指导贯穿课堂,领会体验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努力实现学生在积累体验中提高对诗歌的感悟力。《诗三首》之前篇目为《诗经二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因此,三首诗歌继承的赋比兴手法、托物抒情手法以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都成了阅读理解可应用的知识。其他文学常识在指导诵读中落实,并呈现中国古典诗歌在继承中创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体验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性与独创性。2.初步感知如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自读,讨论,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布置:自读《诗三首》,理解三首诗的思想感情,要求带着问题进课堂。)

导入:在学生自由诵读的氛围中自然进入《诗三首》的学习。

一、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要点:1.节拍;2.押韵;3.对仗;4.诵读要注意体现诗歌的节奏与情感。

带学生边回顾边对应思考完成:

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诗分别是四言诗和五言诗,诵读的节拍大致是二二、二三。五言较四言音节增加了,抑扬变化增加了,情感表达更丰富了。

《涉江采芙蓉》是东汉文人五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文人五言诗是向民歌学习来的,我们看看它与《孔雀东南飞》在押韵上有了什么变化?押韵在双数句,全押仄声。五言诗发展到此,其格式比较固定了,即每句五字,双数句押韵。也不再称为乐府诗了,叫做五言古诗(五古),《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作品,代表了五言古诗的最高成就。

经过汉魏晋的发展,到陶渊明的五言诗《归田园居》又有了什么发展呢?每句五言,双数句押韵,并押整齐的平声韵,对偶句更多,音韵更加和谐了,也是向唐代近体五言诗的发展。其贡献还在于把田园风光写入诗歌,开创了田园诗派。

曹操的《短歌行》,学习《诗经》的四言句式,显得古雅。曹操的四言诗写得好,有人称其是复兴四言诗的诗人。我们看其诗题“短歌行”,便想到了已学过的《长歌行》,它们属于乐府诗中的“相和歌辞”。原来,是曹操学习《诗经》四言形式,借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拟乐府”。有的乐府诗分乐解,四句为一乐解,可换一次韵。同学们看看《短歌行》的押韵情况。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以相王之尊,雅好诗章”(刘勰),他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备受毛泽东的推崇,我们曾在必修l第一单元作过毛泽东、曹操诗歌的比较阅读。他的诗是“建安风骨”的代表,有悲凉慷慨、刚健爽朗的风格,而《短歌行》是这一诗风的代表作。

小结:从总体看,三首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上的三个流派:“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田园诗,都属于过渡性、奠基性的诗歌,对我国古典诗歌高峰——唐诗,都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请同学们再诵读三首诗,注意体会其不同的节奏、韵律与情感。

二、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要点:1.领悟诗歌思想感情;2.探究诗歌思想内涵。

明确任务:把握诗歌的节奏,除节拍韵律外,更关键的是把握诗歌的情感,诵读时要随诗歌感情的抑扬而有声音徐疾高低的变化。这节课,重点领会不同诗歌抒发的不同思想感情,并在前面诗歌学习的基础上,体会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果还有时间,将对诗歌的思想内涵作些探究。

下面讨论交流对三首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提出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在讨论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下方面:

1.三首诗都是抒情诗,理解时要抓住不同诗歌的不同的重点来理解其情感。

第一首理解感情脉络:采(兴奋)、问(失意)、叹(感叹)、忧(忧伤)。“采”时的兴奋与无所赠的忧伤形成了对比,抒发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把握“忧”之所在。抒发了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诗人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第三首应看清陶渊明归园田居“欣喜”后的清醒。他将官场称“尘网”“樊笼”,将官场之人称为“羁鸟”“池鱼”;为官是“误”“俗”,回归是“返”,褒贬中看出他的志向与追求。抒发了作者回归农村,热爱农村、农居、农景的欣喜之情与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三首诗情感的共同点:情真——真切深沉而不做作,不矫情;从一个侧面表明诗歌抒情的丰富性、多样性:第一首思而不悲,第二首忧而不伤,第三首喜而不狂。读诗要把握感情的基调。

《涉江采芙蓉》写折花赠给远方的亲朋,这种习俗,在古代诗歌里多有体现。诗里“芙蓉”“兰泽”等字眼,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爱人含有思念、珍爱对方的意思,表达对爱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短歌行》写忧思,先用“悠悠我心”“沉吟至今”“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写思才之忧绵绵不断,又用“鼓瑟吹笙”“契阔谈谯,心念旧恩”表达待才之诚。宴已到之才,盼远来之才,劝犹疑之才,诗歌一层层反复强调渴求贤才,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求才心情的殷勤、迫切与真诚。诗人把忧思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无数普通人产生共鸣。

诗歌结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全诗的最强音,点明了题旨:我要敞开胸襟,海纳百川般广纳八方人才,要像周公吐哺那样诚待天下贤士,完成统一天下大业。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曹操曾经先后发布“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以真情动人。

《归园田居》描写了一幅宁静、纯朴而不失优美的画面。诗人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于不确数中传达了自己回归田园后的散淡心境: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使榆柳桃李都有了情感,甚至一声狗吠鸡鸣都能传达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

读诗要把握感情的基调,更重要的是要接受诗歌中这些真挚细腻、优美丰富的情感熏陶,感受人类精神的美好细腻,从而让我们的情感丰富美好起来。

3.认识三首诗的抒情方式:诗歌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即平常说的“托物咏怀”“寓情于景”,凭借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抒发感受。《涉江采芙蓉》与《短歌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皆有,而《归园田居》则全部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全诗无一“喜”字,但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情全寓托在农村景物中。

4.对诗歌感悟鉴赏的关键是深究诗意,把握真情。在理解诗意方面,应注意诗句的字面义、深层意乃至言外之意。例如《归园田居》诗句表面写了农村普通的方宅、草屋、榆柳乃至狗吠、鸡鸣,我们不能只理解为作者喜欢农村的自然朴素的景物:其深层含义是显示了作者对腐朽、黑暗的官场生活的厌恶与声讨。至于《短歌行》,其深层的真正含义是反映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网络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5.深入探究:如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希望学生能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如果课堂无时间,机动为课下探究作业)

由于受历史时代的影响,我们对诗歌,特别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往往用今人的眼光、今人的标准要求古人,为此我们要通过学习诗人的作品,结合其身世,了解其生活的时代与社会,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理解评价探究。另外,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多义性,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各种声音,这也是一种人文素养。

材料1:前人对《短歌行》的主题有不同看法,唐代吴兢说是“言当及时行乐”。(《乐府古题要解》)张玉谷说:“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赏析卷八》)

材料2:萧统《陶渊明传》:“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陶渊明)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日:‘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请结合陶渊明的诗歌,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认识。

请任选其一加以探究。(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予以鼓励)

推荐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余秋雨《西湖梦》,《三国志·魏武帝纪》。

三、总结本单元古代诗歌学习收获

1.学生总结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总结对古典诗歌的认识与学习体会。2.诵读三首诗,体味感情,读出节奏。

3.教师寄语:热爱诗歌,继承传统;品读诗歌,滋养心灵;用心感悟,联想想象;运用所学,回味诵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本单元7首诗歌。2.完成一篇探究随笔。(随笔本)

3.谈谈对古代诗歌的认识与学习体会。

第二篇:《诗三首》教学设计

《 诗 三 首 》

教学目标:

1、《涉江采芙蓉》所抒发的感情带有普遍性,理解作者巧用比兴,借引屈骚,直抒胸臆。

2、《归园田居》中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志趣。

3、《短歌行》中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求贤情怀。教学重点:

1、熟读、理解、背诵。

2、激发想象,学会思考,融入诗歌,品味诗歌。教学难点:

1、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设想:

1、诵读、讨论、拓展。

2、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品味《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新课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基本都是古体诗,如:《诗经》—古体诗(氓—卫风、采薇—小雅),《离骚》—楚辞,《孔雀东南飞》—乐府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汉魏晋的五言诗,也属于古体诗。

二、简介《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的一篇,《古诗十九首》是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

四、赏析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 ”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惆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距离产生美。

3、总结主题:

汉代一首相思怀人之作,写游子孤身在外,不胜生离之苦,直抒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深入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第二种更为合理。离“旧乡”而走远道的多为男子,全诗的基调是“闺怨”“还顾”是女子一种推己及人的想象,衬出“同心”二字。

七、拓展延伸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八、布置作业

1、熟读、理解、背诵

2、预习《短歌行》

第二课时

学习品味《短歌行》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作家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qiáo)(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曹操诗歌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

四、理解诗歌内容

1、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2、体裁:《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3、结构:(全诗三十二句,分四节,每八句一节。)

4、主题: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五、深入探究

1、用典贴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借《诗经》名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借以表达对招贤纳士的热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渴求贤才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

2、“比”手法的运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短暂的人生比作转瞬即逝的朝露。“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人才,以月可望不可即比喻人才之难求,十分贴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找不到理想的归宿,他们也在寻找寄身之地。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自己的胸襟,也十分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怜惜人才、渴求人才的心意。

3、通读全诗,如果要你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大家认为哪个词最恰当?忧什么?你是从哪句或哪几句诗中看出来的?

习题二:《短歌行》里“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

作者可能“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也可能“忧”无贤才辅佐。这首诗的情调开头低沉,后来昂扬。

问:如何理解前四句诗的“忧”和“叹”?

曹操是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是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看似及时行乐,隐含的却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

1、《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五月带兵东怔,讨伐乌桓,九月胜利归来,路过河北,登碣石山,眺望渤海,写下了这首名作。全篇境界阔大,格调雄浑苍劲,愚情于景,抒发了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还想要统一全国的豪情壮志。

2、《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宣扬了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七、再读体会

要求:声音洪亮,有激情,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八、小结课文

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九、布置作业

1、熟读、理解、背诵

2、预习《归园田居》

第三课时

学习品味《归园田居》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源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曾更名潜,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的开创者。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幼年失父,家道中落,由于社会动荡,早年一直没有出仕,空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理想。后为贫穷所迫,陆续任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一些小官。他处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政治黑暗昏乱,出任彭泽令时,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史叫他速速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离职回乡。这时他41岁。以后就再没做官,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贫穷而死。

陶渊明41岁弃官归隐,一年后,作《田园田居》五首,最能显示陶诗的风格特点——朴素、自然。课文所选的是第一首。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

四、赏析

1、结构:本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 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

2、内容与主题:

全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乡村之后田园生活的无上乐趣,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五、品味诗句,把握情感,感受风格

1、诗人厌恶官场,用了哪些比喻来体现?——尘网、樊笼;羁鸟、池鱼 2、最能集中体现诗人对官场态度的词是哪一个?包含着什么意味? ——“误”:辛酸、悔恨、沧桑

3、形象化地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一往情深的词是哪几个?——爱、思、恋 4、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在角度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近景:方宅、林园;远景:远村、狗吠。5、呈现出来的画面有什么特点? ——分句分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闲散澹泊。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树颠得意地啼叫。

其一,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质朴、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其二,无一字写情,但是朴素的田园风光,平淡的农村生活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情景交融,具有了意境的美。

总结: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6、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恬淡的心境。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7、诗作最后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晴之笔,表达了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六、诗歌小结

1、诗作以纯朴、自然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清新恬淡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诗意似浅实深,诗情似淡实浓,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2、我们应学习诗人那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憎恶黑暗,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七、拓展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饮酒》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这一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全诗语言平淡,不加雕饰,似乎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附: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闺怨 思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语言——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人生短暂

借酒浇愁

忧——功业未就

《短歌行》

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思——求贤若渴

忧思不绝

宴待贤士

迎——仰慕贤才

贤才择主

招揽人才

盼——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摒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教学反思:

第三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 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第四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望岳》和《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感受作者热爱国家、眷念亲人、关心民众的美好情操

3、了解古诗的朗读节奏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4、体会诗人的现实主义诗风。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热爱国家、眷念亲人、关心民众的美好情操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诗的朗读节奏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诗人的现实主义诗风。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象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2、诗歌境界体味法: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把握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手段:多媒体、磁带及录音机 时间分配:《望岳》和《春望》一课时,《石壕吏》一课时 过程与步骤:

导课: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而这颗明珠的代表人物有被后人称为“李杜”的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两首诗,来体会一下他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风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留下了千余首诗歌,这些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所以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本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与其经历息息相关。早期,生活优裕,他读书刻苦,广交朋友。其诗也多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展露远大的抱负。如《望岳》。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到处避难逃亡。《春望》一诗就是在逃亡路上所写。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感情。叛军两面夹击,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抓丁来补充兵力。杜甫刚好从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回华州,沿途所见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作者离开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当时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此后的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此诗是他这一期间所作。听讲录音,注意本诗的朗读节奏

在朗读的节奏方面,五言古诗一般都是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有时也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听读本诗的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边理解,边勾画出重点字词。有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

望岳 杜甫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歌品析:

诗题中是“望”字,但全诗没一个“望”,却句句都是对岳而望,且角度有别,试对此略作分析。

首联,一问句,足见作者初见泰山时的欣喜、惊叹、仰慕的心情。“齐鲁青未了”,齐鲁广大区域内部能看得见这一绵延不断地泰山,这一“区域之广”足见诗人望的角度是远望。

学生翻译颔联。

这两句中用词极妙,一“钟”字,采用了()修辞,将大自然和阳光人格化,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一言难尽,不如说成是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一“割”字,硕大无比的阳光将泰山一劈两半,昏暗明亮截然不同,足见泰山的高峻巍峨。

此联描写泰山所站的角度是近望。

颈联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儿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睛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对泰山的仔细凝望。

尾联,“会当”一词的解释:(),一定要,即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意愿,表达了作者誓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同时也隐含作者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理解后背诵

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边理解,边勾画出重点字词。有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泪,恨别鸟惊心。()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更短,浑欲不胜()。诗歌品析

首联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来描写?

国、山河、城、草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寄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颔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体现在两个词上。找出来 “感”、“恨”。作者感伤时局,看见花儿也流出热泪,遗恨离别,听到鸟儿鸣叫也感到惊心。这里作者触景生情。表现了自己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

颈联:战争接连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避难。在这样的战争年代,诗人最挂念的是自己的家人,最盼望的是能收到一封家书。而此时家书难求。此句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尾联:诗人面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处境,独自哀叹,越愁越搔头发,越搔头发越短,直到短得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这足见出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意,再进行背诵

试比较区别这两首诗选景、表达感情、和语言风格方面的不同。《望岳》选景形象高大,境界开阔,气势磅礴,有雄放豪迈的风格。

《春望》选景凄凉,内容深刻,感情凝重,语言抑扬顿挫,体现了杜甫诗的现实主义诗风。

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望岳

春望

如何

未了

远望

绵延壮丽

国、山河、城、草木

所见

忧国伤时 钟、割

近望

神奇秀丽

感、恨

所感

感时伤世 生、入

凝望

襟怀激荡

烽火、家书

所盼

思念牵挂 会当

愿望

远大抱负

白头、短

所思

忧国思家 随堂检测: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决zì()jiàn()泪 zān().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⑴齐鲁青未了(未了:不尽)

⑵造化钟神秀(钟: 聚集)⑶荡胸生曾云(荡胸:心胸摇荡)

⑷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3.填空

(1)《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望岳》的“望”:(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诵读积累

青年的杜甫,家境优越,豪情勃发,留下了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诗才横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史之乱爆发,他登高远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伤时、思家、悲己,诗人怎能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十年的宦海沉浮,使杜甫认清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的诗逐渐地褪去了浪漫主义色彩,渐渐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中年之后的杜甫,四处漂泊,他辗转来到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他一个人在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在他的寄居之所摇摇欲坠之时,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就是圣人杜甫!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日月同辉!在杜甫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登上高台远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登上岳阳楼感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羁旅苦、身世悲、家国忧一起袭来,他的笔下却仍是这样壮阔的景象!这又是何等广阔的胸怀!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遇到了好朋友李龟年,故人相见,感慨万千:“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五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登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二、新课导入:

三、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四、作者介绍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1、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3、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合作讨论

1、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你们对诗文内容已经很了解。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个意象有什么寓意呢?诗人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深刻的蕴涵呢?

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同学们想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猿鸣”一般是不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忧愁,那么“飞鸟”呢?

“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3、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进而认为这就是诗人晚年的心境,那还是杜甫吗?

4、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看不到的,那是他心里的硝烟,那硝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大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

5、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 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6、小结:只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诗的氛围,从触景生情中去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的灾难时代的痛楚声音,就一定能够理解《登高》诗的真正意蕴。现在,同学们再讨论一下: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怎样的“秋”呢?(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7、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之秋,望着季节之秋,心里装着国家之秋啊!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没有“艰难”,何来“苦恨”?这是什么关系呢?

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

六、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背诵。

八、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下载《诗三首》教学设计(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三首》教学设计(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 杜 甫 诗 三 首 》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律诗的格律知识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第四板块:感受情怀(屏显)。 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来的? 补充背景。 (1)《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新编教学设计 2010-11-12 23:09:11 阅读218 评论1字号:大中小 杜甫诗三首一、教学目的: 1、了解诗人生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学设计 长兴一中 杨玉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_2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望岳》《春望》《石壕吏》)【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涵泳背诵。2......

    《泰戈尔诗三首》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说课稿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教材分析: 《泰戈尔诗三首》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诵读欣赏。第一单元课文定位于“亲近文学......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 技能与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