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教学设计1
《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浔中中心小学
陈利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或小结。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具准备:方格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过程
师: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能告诉老师与同学们吗? 生: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根据学生进行板书,写除以2)
师: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呢?你能告诉老师吗?(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公式)
二、基础练习
列式求面积,只列式不计算。(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公式的应用)
三、综合练习
同学们表现真的很不错,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同学们做好准备吗?
1、选择题。(每小题5分)
(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
B、完全一样
C、等底等高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4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44 B、22
C、88(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
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A、6 B、3 C、12(3)如图,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A、> B、<
C、=
2、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cm2的三角形吗?小组合作讨论,在画时底和高都取整厘米数,标出数据,并写出计算面积的算式。(1)、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指导。(2)、汇报交流画法与列式。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底和高相乘得18)
3、生活中的数学。
(1)、王大爷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底边长25m,高12m,预计每平方米收萝卜16kg。你能帮王大爷算一下,一共可以收萝卜多少kg?
(2)、王大爷有四个儿子,他要把三角形的菜地平均分给他的四个儿子,你能帮王大爷分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郑大爷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现把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图),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0m2,现郑大爷要在平行四边形的周围围上篱笆,请你帮郑大爷算一下这篱笆一共要多长吗?
4、附加题:(每题25分)
(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你能利用方格纸把它们画出来吗?)
(2)、如果一个三角形底边长5m,如果底边延长1m,面积就增加1.5m2,那么原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m2?
第二篇:《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设计者:许隽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在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数学,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或小结。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具准备:方格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过程
二、基础练习
1.完成课本第93页第2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公式的应用)2.完成课本第93页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交流方法
画出三角形的高→测量底和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面积 3.完成课本第93页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交流
分步解决,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因为是求总价,所以要用乘法。4.完成课本第94页第7题(1)学生独立计算
(2)学生汇报求: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三角形高的方法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
教师追问:三角形的面积×2表示什么?
生:就是求出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
同学们表现真的很不错,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同学们做好准备吗? 1.选择题。
(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
B、完全一样
C、等底等高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4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44 B、22 C、88(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A、6 B、3 C、12 补充提高: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6平方分米,底是8分米,高是()分米,如果一个三角形与它等面积等底,则三角形的高是()分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面积等底,三角形的高是10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2.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cm2的三角形吗?小组合作讨论,在画时底和高都取整厘米数,标出数据,并写出计算面积的算式。(1)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指导。(2)汇报交流画法与列式。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底和高相乘得18)3.生活中的数学。(1)、王大爷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底边长25m,高12m,预计每平方米收萝卜16kg。你能帮王大爷算一下,一共可以收萝卜多少kg?
(2)王大爷有四个儿子,他要把三角形的菜地平均分给他的四个儿子,你能帮王大爷分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郑大爷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现把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图),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0m2,现郑大爷要在平行四边形的周围围上篱笆,请你帮郑大爷算一下这篱笆一共要多长吗?
作业布置: 必做: 选做:
(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你能利用方格纸把它们画出来吗?)
(2)如果一个三角形底边长5m,如果底边延长1m,面积就增加1.5m2,那么原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m2?
第三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三第4 ~10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过程:
指导完成练习三
一、第4题口答。
二、第5题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
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三、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 底6cm,高3cm;底3cm,高6cm; 底9cm,高2cm;底2cm,高9cm; 底1cm,高18cm;底18㎝,高1㎝。
四、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五、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六、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六、布置作业:练习三第7、8题
第四篇:《三角形面积计算》1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份。学具:各类三角形若干个(部分完全一样、部分不一样);剪刀一把。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激起探究
1、显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图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电脑展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转化成了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求呢?
2、揭示课题,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三角形面积怎么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点评: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所以可以开始就直接提出让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适时地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出的这种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后,再次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有:
(1)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2)不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一个通用公式?(3)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4)转化成的这些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点评: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里老师打破了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三、点拨激思 1.数方格的问题
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老师用电脑出示有关数方格的课件。
老师接着问: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的面积。
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
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2.转化的问题
你想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这时学生会有多种答案,有的说平行四边形,有的说长方形、正方形,为什么转化成这些图形?老师追问,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必须转化成学过的,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点评: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更真实的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四、探索解疑
学生操作,讨论,汇报。
(一)个别汇报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高剪下拼成了正方形、长方形等等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再探关系
(1)运用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
个别同学板贴,拼好的同学想想除了拼成平行四边形外还能否拼成其他图形。(2)讨论:在摆拼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些发现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他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三)归纳公式
(1)学生汇报发现的内容,教师适时运用CAI课件演示说明。演示1: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演示2: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演示3: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演示4:演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
(2)学生运用自己所拼的图形或板贴的图形结合刚才的发现,上台讲讲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讲解后组织其他学生开展评价。
(3)提问: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教学例
1、出示大屏幕
师:①哪个面是三角形?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②标出底(5.6厘米),高(4厘米)后,现在能算了吗,为什么? 小结:计算三角形面积一般需要什么条件?特别注意什么?
(五)练习巩固,适当扩展(多媒体出示)(1)应用公式计算给定三角形的面积。
(2)指出给定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3)要求学生量出自己红领巾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4)下面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阴影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画阴影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五、全课总结
在今天这节数学课上,我们掌握了同底等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还能将探索出来的规律活学活用,真不错。
六、课后拓展思考
能不能用其它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三角形,熟练计算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作为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未知知识为已知知识”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推导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而“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规律的得出作为一个教学难点,这一规律在生活中应用解决问题相当广泛,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重要作用,而这一难点是常规教学中学生用原有知识和技能难以直接解决的,所以设计依托CAI来突破。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在设计中力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给学生营造自主参与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和规律的环境,确保三维目标的达成。达到
第五篇:《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2、习导入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5、“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复习导入设计精妙,利用本课的重点,删繁就简,既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感受到来自知识的挑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
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学生独立尝试。
四人一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2)交流尝试结果。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哪些图形?
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评:让学生在操作、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继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3)引导探索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论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评: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教师这一举措,完全的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数学知识彻底的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有效的提高课堂的生命活力。】
5、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试一试: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3)底是1.6米,高是5米。
2、做一做: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3、说理题。
金坛经济开发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拍卖,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价为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土地,你认为钱够不够?请说明理由。
【评:练习设计层层深入,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提高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小结
学生小结,质疑问难。
五、作业(略)
【总评:本课教材挖掘得深,知识间的联系把握的准,整节课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和谐默契配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耳目一新的感觉。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2 教师在确定教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注重发展性领域目标和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数学的表达和交流。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独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验证。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4、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