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直角》教学设
计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画直角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1)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学会用直尺画角直角,用直尺量直角)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 1教学反思 冀教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
1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直角是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首先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上发现直角,即从三维物体上剥离出直角。再建立直角的概念。最后研究直角的性质。为实现以上的“三步走”,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二维和三维的转换中,在折、画、做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把握直角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初步的感知了直角以后,引导学生动手做直角,这样才有利于建立空间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深刻的体验,并尝试发现判断直角的方法(用直角三角形或折出来的直角去对比),建立直角的几何模型。
在认识完直角以后,教材又安排了在比较中学习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是从学生熟悉的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引入的,学生又生活经验作为支撑,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拨一个角,其他同学逐个判断并说明理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在制作直角时,做出的直角并不是很规范,没有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评价。
第三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5页,例题,“想一想”,“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钟面模型、钉子板等,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认识
1.说一说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图略画)
学生回答后,再要求指出是角的图形中角的顶点和两条边。2.请学生指出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
二、认识直角 1.初步认识。
(1)说明: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出示三角板。),其中有一个角(指直角。)是直角,(板书:直角)(2)出示另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三个角之后,提问:其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把两块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叠在一起,请学生们说一说,重叠在一起的两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和三角板上的其他两个角一样大吗?(指出: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门)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找一找它上面有哪几个角,提问:这4角是直角吗? 请学生们动手操作比一比。
再拿出一个纸工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比一比,提问:纸工袋上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一个正方形有几个直角?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那么一个长方形有几个直角? 像这样的直角,我们可以在黑板上面出来,(板书演示。),这个画出来的角就是直角,如果一个角是直角,一般在直角里用符号来表示(在直角上画。)请学生来指一指直角的顶点和边. 2.加深认识。
(1)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2)出示钟面,提问:当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可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回答。)三,体会直角的大小
1.(1)我们认识了直角,同样也可以用一张纸(出示一张圆形的纸。)(2)老师示范,学生动手折出一个直角.(3)将所折好的直角转动,在不同的位置上停留,请学生说一说它是不是直角,使学生认识到方位不同,但都是直角。
2、教学试一试。(1)再请学生们拿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各折出一个直角。(2)比一比所折出的两个直角的大小.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再与刚才圆形纸折出的直角比一比。指出:虽然我们用了几张形状、大小都不同的纸去折直角,但折出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
(3)验证:将折好的直角再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提问:这两个直角大小相同吗?
四、如何辨认直角 I.教学例题。(1)出示数学书,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2)学生们动手操作,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用折好的直角等等。)2.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学生们动手操作。
提问:课桌面、黑板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用书上所示的两把三角尺拼一拼直角。
(2)想一想:用另两把三角尺是不是也可以拼出一个直角呢? 请学生们动手拼一拼。4.教画直角。
(1)介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比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可以用三角板来画。(2)示范:先确定顶点,再由这一点起画一条线,再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一条线上的一点合在一起,再把直角的一边和这条线合在一起,然后从直角顶点起,沿直角另一边画一条线,这样就画好了一个直角,(在直角里标上┐。)(3)请学生们在第74页点子图上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另外一种形状的直角。
五、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学例题。
(1)出示第73页的3幅钟面图,请学生们从中找出直角。(C)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大? 说明: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小? 说明: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六、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练习:
说明:今后的图形中如果看到直角符号,就说明这个角是直角不必再去用已知的直角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学生们练习。
(2)提问:哪些图形中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教学后记]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用具: 直角三角板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口算
二、交流前置性小研究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直角的两条边是直的,而且所有的直角都一样。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发现
师举例:你看,我们黑板的角、国旗的角、数学书封面的角、课桌的角都是直角。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提问: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到这样的角吗?(学生找角,并指出直角)
师: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找出直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2、制作直角
学生思考并动手制作直角(小组内交流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指明学生汇报
生: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3、判断直角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一听。
生:在我们的三角板上都有一个直角,要知道那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师:用你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生:数学课本的角,课桌的角,黑板的角、、、、、4、画直角
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是怎样画角的?请你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画好后跟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画直角时,直角的两边不能随便定,要根据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决定怎么画,画完直角后还要标上直角符号,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能画成弧线。
(1)、指名学生画直角并说说画法。并提问:画直角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归纳直角的画法:直角很特殊,画的时候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才会准确,画的时候先画顶点,再点对点,过顶点画两条边。
四、练习巩固
1、你能找出身边的直角吗?你是怎么找的?
分小组找出直角并交流。(用我们手上的直角去对,完全重合的就是直角)
2、完成教材40页做一做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1、画顶点
2、点对点
3、过顶点画两条边
课后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
案设计
【教学内容】
本P40例3,例4,练习八-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
『过程与方法』
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角空间观念,本节重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角,并在初步认识直角的基础上,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初步建立直角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
、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2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
3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3)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完成教材40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第、6、7、8题。
(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堂小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动手做角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老师画的角。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并指出直角。
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比一比,进行检验。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画直角。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