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合完小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悠悠黄河情》 设计者:李博城
(电话:***,电子邮箱:bocheng538@126,。Com)学校名称:乔庄镇三合完小 课时要求:18课时 使用学生:3-4年级学生 课程简介:
作为祖国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生活在黄克岸边的我们有义务将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成为黄河文明精髓活动的展台,在师生身上要充分体现黄河文化影响的烙印。
《悠悠黄河情》
一、需求分析
三合完小地处打渔张引黄渠首,作为祖国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应将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成为黄河文明精髓活动的展台,在师生身上要充分体现黄河文化影响的烙印,这也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望。
二、课程目标
作为三级课程之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开发并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应该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这也正是本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所在。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4章13节。第一章:历史文化
民族摇篮、文化渊源、传奇故事、成语故事、英雄故事 第二章:黄河风情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滨州-黄河三角洲上明珠)。
奔腾黄河----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第三章:品读黄河 自然生态、文化生态 第四章:忧患母亲河
黄河之忧---搜集黄河断流和环境污染等内容。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内容: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 郑长青
副组长:李博城 刘景新
组 员: 班主任、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 郑长青
副组长:李博城 刘景新
组员:班主任、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五、课程评价
课程的评价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臵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1)课程设臵评价标准
l、满足社会、地方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对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需求。
2、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校本课程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体现教师特长和学校特色:应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和条件,努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应体现课任教师的个性、才华,弘扬学校特色。
(2)课程方案评价标准。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
(3)课程方案评价标准。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教务处、教科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4)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六、所需资源和参考文献
1、请附近村民介绍经验
2、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
3、利用图书室查阅资料
第一课时
主题:《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设计者:韦栋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2、关注黄河的过去,接触黄河文化,强化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过程: 教师的引导:
同学们,我们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森林被人类乱砍乱伐,水土的大量流失,我们的母亲河变得浑浊,肮脏!如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面临断流消失的危险,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是否应该用行动唱响另一类型的《保卫黄河》之歌,用我们的双手,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绿色长城去保卫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目的就是以此为主题,走近黄河,了解黄河,关注黄河,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培养我们的责任感。
渊源篇:走近黄河
讲述有关黄河的神话故事 讲述有关黄河的成语故事
师: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触?这个河伯穷一生精力,绘好黄河水情图,堪称是一位富有开拓的黄河精神的人,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下面也是个关于河伯的告诉,他可就略逊一筹了。请欣赏“望洋兴叹”的故事。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精彩的故事,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那就是用“望洋兴叹”来造句,看谁造得又快又好。
(几个同学造句)①他跑得太快了,我只能望洋兴叹了。②他成绩那么好,我怎么追也追不上,只能望洋兴叹了。③突然间,发现在很多事情面前,我只能望洋兴叹。④在运动会上,XX同学像风一样飞奔了出去,落在后面的同学只能望洋兴叹了。⑤在音乐课上,XX同学能准确地唱出这首歌,而我却只能望洋兴叹了。
师:同学们造得太妙了,看来大家平时在词语积累上下了蛮多工夫的。关于黄河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中流砥柱”,就象
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组图片:
幻灯片出示有关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 ①黄河忧患:她的决堤,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②湖泊干涸,草原沙化,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曾是“丰林密布的沃野”,而现在是黄沙飞扬!③滔滔之水已成涓涓细流!④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干旱!⑤黄河面临的两大问题:断流和油污⑥1995年6月下旬,断流了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
师: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下面请欣赏小品《黄河悲歌》。
学生表演小品:《黄河悲歌》
师:黄河母亲的声声呼唤,是否敲醒了你沉睡了的环保意识?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拯救我们的母亲河,创建绿色家园,下面请欣赏演讲:
学生演讲:《人人创建绿色家园》
师:慷慨激昂的演讲,道出了黄河母亲的期盼,道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是啊,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黄河母亲一定能重焕勃勃生机!到那时,我们将尽情讴歌我们的母亲河!下面请欣赏诗朗诵:
学生诗朗诵:《我心中的黄河》 结束语:
教师归纳总结:一个民族的兴起,离不开大地的血液,这一点上,不管是雄伟的黄河,还是其他河流,它们都用自己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她的儿女们。但是,我们也应该可以看到,在我们这些儿女们成长的同时,母亲们却在一点点地衰老。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用行动去拯救我们的母亲河。眼前的困难的确很艰巨,但只要我们中的每一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奉献一份力量,那么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我们的母亲河,也会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充满活力地走得更远。
第六课时 主题:《黄河颂》
设计者:李国珍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设计
同学们,古往今来,黄河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更以其惊涛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渊源流长,奔涌不止的坚韧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激励着她的儿女在历史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的杰作。这部大型音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它们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整体感知
1、欣赏歌曲
在听歌曲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体会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播放多媒体视频音乐《黄河颂》)
2、理解诗歌内容
①我们看,在歌曲之前还有一段内容,这是什么——朗诵词,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一部分,看他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概括下文,引出下文(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伟大精神),这是全诗的序曲。
②下文哪些地方写得是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地方歌颂的是她的伟大精神。
英雄气魄: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是怎么写她英雄的气魄的?围绕那个字来写的?)
围绕“望”来写,是诗人所见,是对黄河的描绘——(绘黄河)伟大精神——啊!黄河!发扬滋长。(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句话?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伟大精神?)
啊!黄河!(诗中共出现了三次,意思和情感是否一样?)
不一样
第一个“啊,黄河”一节是赞颂黄河作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是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的历史贡献 第二个“啊,黄河”一节是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强。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的地理(位臵)优势
第三个“啊,黄河”一节是借用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
泽被众生,孕育了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③黄河有如此伟大的精神和气魄,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应该怎么样?
学习、发扬
诗歌后四句激励人们学习发扬黄河的伟大精神,是歌曲的尾声部分
3、朗读作品 ①教师范读
既然是颂歌,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声音来表现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下面,由老师来读一下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朗诵词,大家注意听,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赞颂之情的。(引导学生明白导朗读时关键词应重读,所谓关键词就是那些最内表现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词语,要让他们说出哪些词需要重读,为什么?如:朋友、英雄气魄、亚洲、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赞歌。)
②学生朗读主体部分第一小节——望黄河
(引导学生找准关键词,并注意语气、节奏。)
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当然也要读出变化。“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
③听朗诵读音,体会朗读的要领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要注意语气、节奏和重音的处理,有条件,可以用音乐激发情感。
4、拓展延伸
第十七课 主题:《拯救母亲河》
设计者:刘莉莉
教学目标:
1、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2、热爱中国河山,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筛选,加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活动过程:
一、了解黄河得名
多媒体出示:一条碧蓝的河流蜿蜒流淌,河两岸绿树成荫,鸟儿在蓝天欢快地飞翔,一群穿着远古时代衣服的人类在捕鱼,劳作〃〃〃〃〃〃
师:这条美丽的河流就是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什么后来人们把她称作黄河呢? 【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是要让学生知道黄河也有过绿树成荫,水清鱼肥的过去,知道黄河得名的原因。】
二、了解黄河现状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黄河现状:触目惊心的树木残桩中,浊流肆虐,天空不再澄澈。(如今的黄河伤痕累累,你们知道她有哪些病症?)
2,学生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将描述黄河现状的资料挑选出来。小组内交流、汇报,师适时鼓励学生。
3,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归纳:
断流:从1972年至1996年的2年间,黄河下游有19年发生断流,累计断流57次,平均每年断流36天。进入90年代,断流尤为严重,1997年2月7日,黄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断流,断流长度达700多公里。
污染:对黄河7247公里长的干流和 主要支流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是:7成以上的河段完全失去了饮水源功能,有1779公里受严重污染,劣于5类水标准,这种水实际上已成为毒液。〃〃〃〃〃〃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本来土壤肥沃,森林覆盖面广,却由于历代砍伐,使土壤失去保护,任由暴雨冲刷,造成严重土壤侵蚀,淤 9
积下游河道,引致泛滥成灾。黄河现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培养、检验了我们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有的小组搜集的资料比较丰富,有的则比较匮乏,以致无法答题;有的小组吧资料理得清清楚楚,有的则杂七杂八,找起来手忙脚乱。经过实践,同学们在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时会更能干。】
三、拯救黄河
我们把黄河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能袖手旁观。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
1,树立环保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3,兴修水利。4,治理生活排污。
5,大力宣传保护黄河,保护环境的意义。
【设计意图: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要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并且学会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 四:总结
赤地变青山,黄河流碧水。希望母亲河早日恢复美貌。希望更多的人能投身于保卫黄河的战斗之中。
第二篇:三合完小站点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三合完小站点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为切实加强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走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学校计划及我校工作实际,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远程教育精神、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网络设备,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教师手里,使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积极配合党委政府,作好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的培训。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远程教育主要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教师能够及时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卫星传输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领导,分工明确
学校领导到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来专门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划与实施,并做到任务分工明确,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师生服务。
3、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信息量大,资源范围广,可利用价值高。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更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为此,我校准备从以下方面来抓:
① 抓好教师培训工作
要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此,我校在本学期继续大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让每位教师在原有“计算机全员培训”操作技能基础上,提高操作层次,都熟悉远程教育资源各版块内容。
②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率
为使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要制订远程教育资源利用教师课程表,每位教师按表上课,并不断总结经验,使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实际教育现状达到互融地步。
③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
我校地处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上同样有许多能为农业提供帮助的知识。学校要配合镇政府对农村党员、农民进行远程教育培训,使他们能通过远程教育学到致富信息,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让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
④做好计算机教室与远教资源的整合把远教的资源共享到网络教室,每天开放微机教室,使每个教师都到微机教室里面学习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三、工作安排及要求
1、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各有关人员把教学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料接收下来,进行数据的保存、整理、刻录,按要求整理好后投入使用。
2、仪器、设备保管完好、干净,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管理各种仪器、设备、机器的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要求,并动手保养和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3、按时去完成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上好信息技术课,将远程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4、经常向师生进行远程教育仪器和遵守管理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制止一切不规范行为。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电源、门窗、计算机等设备随时检查。
6、建立健全档案,认真填写各种记录。
7、组织培训全校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学会使用电脑(必须会浏览网站),以更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8、把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连接起来,通过指定的IP地址来访问远程教育资源。
四、奖惩制度
按照学校制定的远程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奖惩,远程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与教师评优评先和年终考核挂钩。
五、工作展望
争取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配合学校、党委政府,为“三农”服务,为建设和谐文明的坪坝中学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琊川镇三合完小 二〇一三年二月
第三篇:校本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设计:
《诗意的栖居——中国新诗赏析与练笔》
一、校本课程《诗意的栖居——中国新诗赏析与练笔》实施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看,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看,高中阶段是阅读现代诗歌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人生多姿多彩,充满了激情,如同诗歌一般。现当代诗歌是诗人以独特的眼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表达,是诗人自我感情的书写与表白,它的抒情性吻合了青少年学生波动、起伏的情感变化,热情澎湃、激情四溢的情绪特征。我们的学生喜欢诗歌,但由于地处偏远牧区等不利因素,对我国现当代诗歌知之甚少,想要多读、多了解,教材中却难觅影踪,我们发现,虽然新课程教材有现代诗歌单元,数量却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现当代诗歌的鉴赏与写作》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场所。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诗的形式是精巧的,诗的内涵是丰富的,因此,诗歌写作的训练是有益于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提高的。
二、我校校本课程《诗意的栖居——中国新诗赏析与练笔》实施的有利条件: 学校可以提供上网条件,学生可以随时到电子阅览室(电子教室)上网。借助学校举行艺术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机,培养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激发对现代诗歌艺术的热情,提高对现代诗歌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写作水平,提高文化修养;培养朗诵、演讲人才;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
2、具体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8首以上现代诗歌(不计长短、不分流派,按学生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背诵)。
(2)学生能够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知道8个以上现当代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学生能够创作1-2首较有文采和内涵的诗歌作品。
(4)学生能够通过朗读、鉴赏和创作活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四、课程内容组织方式:课程拓展和教案教材的编写设想:
1、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原则从高中生实际出发,既要贴近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思想内容健康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情怀;艺术价值高,能给人以较高的艺术享受。
2、课程内容编排原则:以时间为序:以内容为序;以鉴赏和创作的不同要求为序。
3、课程呈现形式:大教室集体授课、小组活动等。
4、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话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5、教学模式:发现——探索式、情景教学模式。
6、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7、教学安排:全部课程共8讲。
五、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一讲:现当代诗歌发展简况及中国最早的新诗;鉴赏胡适的《梦与诗》、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郭沫若的《瓶》、冰心的《繁星》。
第二讲:诗的意境美;鉴赏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卞之琳的《断章》和戴望舒的《烦忧》、闻一多的《静夜》(不选择教材中的诗歌)。
第三讲:诗歌的内容及诗的情感美,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臧克家《老马》、光未然《五月的鲜花》。
第四讲:诗的韵律美和哲理美;鉴赏余光中的《乡愁》、食指的《相信未来》、北岛的《回答》、《一切》、《红帆船》。第五讲:诗歌朗诵会小组活动
1、确定现当代诗篇15篇。
2、诗朗诵的要求及技巧,欣赏名家朗诵的诗歌作品。
3、诗歌朗诵会。
第六讲:简介朦胧诗派及诗的意向美;鉴赏舒婷的诗《双桅船》、《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泡影》。
第七讲:诗歌创作的要求及技巧:诗歌创作、修改。
第八讲:学生活动——赛诗会。每人朗诵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并将优秀诗歌集结成油印册。
六、教案(略)
七、教材(略)
七、课程评价: 1.评价的原则:
既注重目标完成的结果,也注重课程实施中的过程(如诗歌朗诵会的准备过程)。
既注重结果的书面形式,也注重学生的内在收获和体验(如积极的生活态度、向上的精神风貌等)2.评价的要素:
A、可量化要素:要求背诵的8首诗歌。了解的8位现当代诗人、创作一首诗歌
B、非量化要素:语文内涵、修养等 3.评价等级及标准:
标准分三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本文发表于《中小学课程开发》双月刊2009、6
第四篇:三合完小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经验材料
琊川镇余粮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
建设经验材料
余粮村位于凤冈县城南部,距县城
48公里,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117户1412人,现有耕地223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现有党员102人,议事会27个,村民代表67人,议事会成员127人。
我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于2006年9月20日正式建成运行,在这近几年的时间里,我校紧紧围绕“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和“师生双提升”这一主题,合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的各种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在党员、干部、群众心中的向心力,真切的使党员、干部、群众感觉到“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利用远程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一、以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党支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收看了学习实践活动有关的动态报道、十七大精神专题讲座和一些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广大党员干部同志能及时了解学习实践活动有关的各种新闻信息、重要文件以及工作部署、先进典型事迹以及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并要求我村广大党员干部谈谈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等。丰富了我村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思路、方法,对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效果起着极大的作用。
二、以远程教育站点为核心,构建党员干部教育学习长效机制
一是抓学习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为适应我村党组织发展需要,配齐远程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
二是抓学习内容创新,由于我村广大党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在理论学习的时候,对理论知识学不进去、理解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视频、电视讲座等更直观更容易让广大党员同志接受的途径,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不拘一格,有理论知识学习,有农业技术培训,也有开展座谈会的形式边学习边讨论,这样可以真正让站点为广大党员干部所用,发挥出它的最大的功用。
三是抓学习效果深化,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内容的可持续性、可回看的特点,坚持在党员学习中开展“回头看”的学习形式,对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进行“再次学习”,加深党员干部学习的印象,避免学过就忘、不能真正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情况的发生,对于那些学习后广大党员干部评价高的学习内容,再组织其他群众和部分党员再学习,加强巩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为民所用。
三、以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的技术保证
通过远程教育站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件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我村组织群众观看关于新品种莲藕和茶叶的种植技术的讲座,观看之后群众积极组织承包土地150余亩,购苗种植莲藕和茶叶,现已初具规模;组织群众观看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讲座,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农民增收;还组织群众观看农村实用技术的讲座,如常用家电的维护与维修等实用技术和家庭用电注意事项等生活常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日常知识水平。
四、不断探索,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设备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自我校远程教育设备投入运行以来,始终把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设备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放在重要位臵。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使用远程教育设备,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加强教师运用远程教育的能力学习,与此同时学校始终把远程教育设备当做教师业务学习和素质提升的有效平台,通过个性化学习和帮扶活动等形式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此外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特点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学习,比如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品德教育、科技知识学习等方面的教育。
我校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农用技术培训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已成为我校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平台,我校在年初制定计划,规定每个月不少于2次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2次的个性化学习,并做好详细的学习和活动记录。做到事前有讲解、事中有讨论、事后有心得,及时收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反馈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服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合完小 2011年11月
第五篇:校本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设计——《茶文化与鉴赏》
09 Fannie
课程开发实施背景与课程目标:
中国茶文化中的“谦、美、和、敬”的文化内涵正与我校校训“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相吻合。为此,我们开设了《茶文化与鉴赏》这门课程,让学生们对中国茶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茶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习和体验茶道的精神文化及茶事的美妙意境对于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非常有益。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茶文化与鉴赏》是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课程以讲授和演示活动及学生活动为载体的授课形式:
1、每周安排两个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每学期28个课时。
2、每班80人左右,平均分成10个小组,每组7-8人,每次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就坐。
第一阶段:
内容:中国茶文化入门
课时:6个课时
要点:了解茶道的内涵和茶的意境。
了解茶的起源,了解茶的礼仪;
了解唐朝茶道的兴起;宋朝的斗茶;明清时代的茶道。
第二阶段:
内容:中国名茶介绍及部分名茶冲泡
课时:18个课时
要点:了解茶的分类;介绍绿茶 西湖龙井,龙井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茶等茶的品质特征。学习喝茶的礼节;茶艺知识问答;了解乌龙茶类,红茶类,安溪铁观音及铁观音的冲泡。茶与书法欣赏,了解黑茶类学会冲泡和如何品尝普洱茶。
第三阶段:
内容:茶具介绍
课时:4个课时
要点:茶对联欣赏,了解泡茶用具及饮茶用具
过程和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实物鉴赏、实际动手等活动,学习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知识。
在茶艺活动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对茶叶茶汤等进行评价。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我了解的茶文化”的成果展示与交流。
每人选一种茶品,做一次茶艺表演。
学习评价:
(一)评价原则
注重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注重过程评价;坚持激励性评价;关注个性特色评价。
(二)评价方法
1.参与实践活动评价:学生针对上节课所授知识收集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在小组、班级内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一学期中收集信息的数量在期末进行综合评定。
2.项目评价:学期末“茶艺表演”活动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