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国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与评量命题(小编推荐)
台湾国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与评量命题
壹、前言
每一堂历史课,都有也都应达成其教学目标,而如何达到这堂课在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目标,并附加教学效果,确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而如果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精进或提升来着手,应该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着力点。
所以,本单元“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不是依据现行或新编国中历史教科书,而是以国中学生在“戊戌变法”单元主题中,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基础来拟定课程大纲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讲述、问题讨论与资料阅读法。本单元主题“戊戌变法”时期的历史,有些部分是非常富有故事性与戏剧张力的,对国中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多讲述几个故事,让学生“神入”当时情境中,呈显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历史图像,体会变法迫切、蓬勃的时代气氛;另外,教师可以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可含故事),或者由教师自行语译、改写,编制成辅讲教材,交付阅读,随课堂问题的提出,请学生表示看法、进行讨论。透过历史故事、资料阅读,以及之后教师针对故事或资料、所设计问题的提问与讨论。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达历史概念,一方面是藉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之,都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留下印象。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设计课后的仿真历史剧。必须声明的是,这项活动还只是未经实验、值得尝试的教学设计。由于考虑学生能力与教学效果,方式是由教师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在课后演出。希望藉由剧中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一方面实验另类教学方法、活络课堂气氛,一方面藉人物精神获得一些历史的感动。
最后,就教学与命题关系而言,教学内容中重点之所在,即试题命制之所在;本文命题与评量部分的题目,就是针对本单元: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背景与内容,以及戊戌政变三个要项的举例。
贰、“戊戌变法”课程大纲
一、广义的“维新运动” 【导引】 “维新”是什么意思? 早期维新思想
对时代的再认识
〈资料一〉问题与讨论:梁启超批评的对象?提出了什么因应改革主张?有着什么意义?
二、戊戌变法
康、梁与公车上书 〈资料二〉康有为小传、梁启超小传
光绪皇帝决心变法
〈资料三〉问题与讨论:判断守旧派、维新派代表?各自坚持什么主张?光绪意向?
百日新政
三、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资料四〉问题与讨论:光绪诏令有利维新派?为什么、什么情况下达?背后的意义?串连资料能建立什么历史解释?
杀捕维新人士
〈资料五〉仿真历史剧:去留肝胆两昆仑 参、教学内容
一、广义的“维新运动” 广义的维新运动,是一个庞大的题目,而且不是本课的主要重点。讲述第一小节“维新运动”时,只要让国中学生对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维新思想主张,有大概了解就可以了。更重要的反而是理解它所显示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开始,不妨先问学生知不知道”维新”是什么意思──把旧法改成新法,作为“导引”;然后说明,虽然维新变法的思想在甲午战争以前就已萌芽,但是真正茁壮是在甲午战后,所以一般就以甲午战争以前推行的改革称为“自强运动”,甲午战后的则称为“维新运动”。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即将提到的几个类似的名词:本课所讲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却不能等同于维新运动,而是维新运动的一个环节、一个将维新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例子。
1.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运动的第一个重点,应该是向学生介绍甲午战前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但是,如果讲述维新代表人物与著作,不仅不符合国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费时费力,而且不能达成什么教学效果。不如换个方式来说,早期维新人物,大略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到过外国留学,或者生活在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洗礼后,开始形成早期维新思想;第二类,一向接受传统中国教育,在发表维新思想之前虽没到过外国,但借助翻译书籍或别的方式,间接地认识西方政教,渐生向慕;第三类,曾经参与自强运动,在实践中因为不满而分化出来,超出了洋务思想的范围。接着,请学生想一想,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读过若干西人著述,在身历目睹西方强盛或与西人交游中,因反省、不满、担忧中国的情势而发展出他们的议论,于是求新求变的思想,逐渐形成一种舆论或运动。
2.对时代的再认识
维新思想所提出的改革主张是讲述的第二个重点。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所(不同于自强运动)显示的意义;这里,挑选了一段梁启超的文字〈资料一〉,作为辅讲教材,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请学生阅读后,随即在课堂提问、讨论。
〈资料一〉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鎗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梁启超)
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料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是赞许还是批评呢?对像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呢?批评,是的;学生应该也能回答批评的对像是李鸿章等人所领导,偏重在军事、国防、外交方面的自强运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梁启超是本课戊戌变法、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梁的批评多少代表了维新派的思想,那么,他提出了什么因应改革主张呢?这些主张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设计这些提问与讨论,用意是在启发学生一些简单的历史思维能力。借着教师的引导,设法让学生说出,梁启超所代表的维新派改革主张,不同于自强运动时期,视界范围扩大到民权、内治、国务等政治制度方面;它的意义在于维新派更懂得反省,中国的弱或西方的强,不是只有船炮枪械而已,表示对时代问题想得更深入、更周遍了。
然后,再简单说明早期维新主张:在外交方面,他们力主维护国家主权,指陈以往所订条约之害;经济方面,一致强调振兴工商业,亦即发展社会经济;学术、教育的改革,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培养国家人才;最突出的则是政治革新主张,他们开始倡导涉及国体的民主或议会问题,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在方法上,这一时期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求变的用意是明显而殷切的。可以附带补充,早期维新思想的特色,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二、戊戌变法
酝酿了三十年的维新思想,之所以化为戊戌变法而见诸实施,是结合了时势需要和人为因素而成的。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体会变法要求的迫切;其次,人为因素方面,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其人,以及所制造扩散的舆论风潮,也是要让学生认识或体会的重点;还有,就是戊戌变法百日新政的内容了。因此,第二小节”戊戌变法”的教学,可以归纳为三项要点:康、梁与公车上书、光绪皇帝决心变法、百日新政。
1.康、梁与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以前,维新变法的呼声还是很微弱的,只是少数维新思想家在提倡;可以先试问学生:为什么甲午战后维新思想有着蓬勃的发展呢?这个问题是要学生多想一想、联系旧课程,理解到甲午战争是一个关键。借着旧课程知识的联系,一方面是复习,一方面是引领学生体会民族危机加深的刺激──甲午之役。一向被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不仅是打败中国,还粉碎了他自强运动富国强兵的美梦;随着甲午战争硝烟的散灭,马关条约签订、势力范围划分、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危机日甚一日,变法维新的呼声也日高一日──神入变法在即的时代气氛。
康、梁等人所领导的公车上书,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序幕,其人其事,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他极早预感到中国面临的危机;在中法战争失败后,就曾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推行新政。1891年,他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有梁启超等。教师应该在课堂介绍康、梁生平中有关维新事业的部分;或者找些现成材料稍加改写,制成小传,课前即可交由学生径行阅读。(参见〈资料二〉)
〈资料二.1〉
康有为小传:康有为(1858~1927年),是广东南海县人。从幼年起,就接受传统儒家书籍的熏陶,有“圣人”的称号;后来他的老师朱次琦,特别注重启发他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经世学问。二十一岁的时候,他游历了香港和上海的公共租界,深受震动,觉得西方国家治理社会的办法很值得中国仿效;然后,他开始大量阅读翻译的外国书籍,对那些有改革倾向的主张特别感兴趣,产生了要改变现状的革新思想。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州,开设了一个取名“万木草堂”的学馆。他在讲学时,既讲儒学,也讲西学,参照欧美世界大势,旁征博引,比较论证。他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问,随时解答。每当谈到中国内忧外患的命运时,便激动地慷慨悲歌,甚至涕泪纵横。万木草堂打破了传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方法,把求知和救国救民、改革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资料二.2〉
梁启超小传:梁启超(1873~1929年),是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比康有为小十几岁,可是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岁就中了举人,人们夸他是“神童”。他很赞成康有为的主张,慕名去拜访康有为。康有为说:“您是举人,我是秀才;您功名比我高,何必来屈就呢?”梁启超说:“先生虽然屈居秀才,学问可远在举人之上。我怎么不能拜师呢?” 康有为见他心意诚恳,就问他读过什么书,他颇自得地说:“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钻研过诗词文章。“没料到,康有为却摇摇头说:“你读的那些书,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接着,康有为谈起俄国和日本如何变法,使国家由弱变强;康有为讲的道理,梁启超从来没有听过,觉得眼界大开。从这以后,梁启超接受和发挥康有为的学说,很快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两个人决心为实现变法而奔走。
维新思想在康、梁师生领导,联合知识分子作大规模的请愿而掀起高潮;这是讲述公车上书的用意。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得知了马关条约签订的内容后,极为悲愤。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清政府做三件事:迁都、拒绝议和、实行变法等。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公车上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梁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做“公车上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的是,这次上书事件,虽然由于清廷内部守旧派的阻挠而没有成功,但影响却很大。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知识分子的联合政治运动之后,维新变法的思想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发展。
接着,教师可以借着讲述各地学会、学堂、报馆等维新团体的出现,以及鼓吹变法、制造舆论的情况,让学生想一想,呈现一幅维新变法风潮蓬勃的历史图像。可以这样向学生描述: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来改名为“中外纪闻”),摘登中外新闻,介绍西学、西政,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他们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集会演讲、印行书刊。从此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由此也可见维新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蓬勃的情况。
2.光绪皇帝决心变法
光绪皇帝的意向,是讲述戊戌变法经过的另一要点;前述变法风气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那么,朝廷方面是怎么看待的呢?在介绍光绪皇帝之前,这个问题是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的。这里的教学,是撷取《康南海自编年谱》的一段文字〈资料三〉,因为已经语译、改写,加上内容富有故事趣味且不难理解,所以请学生在课前参阅,教师在课堂直接提出问题。
〈资料三〉
1898年1月,光绪皇帝想传旨召见康有为。守旧派大臣却用“清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皇上如果有所询问,可命大臣传话”作理由,极力阻挠康有为与光绪皇帝接触。
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传话、考问。出席考问的总理衙门大臣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考问一开始,荣禄劈头就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的,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反驳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现在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死守祖宗之法还有什么用呢?制度总要应时而变的。就拿这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原是没有的。”荣禄气急呼呼,无言对答。
李鸿章不等康有为把话说完,大声质问起来:“你说变法改制,难道连六部也要撤销,从前一切的法律制度都不要了吗?”康有为从容回答说:“现在的情况和从前不同了。从前的制度,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就应该废除。„„”李鸿章也张口结舌。翁同龢怕气氛太难堪了,改变话题问康有为变法所需款项如何筹措和变法的具体方案。康有为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第二天,翁同龢将经过情形及谈话内容详细奏报了光绪皇帝,并极力推荐康有为。
《康南海自编年谱》
问题与讨论:你能分辨〈资料三〉中那些人代表守旧派或维新派吗?守旧与维新派各自坚持什么主张呢?光绪皇帝的意向如何,你能说出吗?前两个问题都很简单,学生读了资料就能回答:荣禄、李鸿章是守旧派,康有为、翁同龢是维新派;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维新派则认为要“因时制宜”,为什么呢?因为时代变了,祖宗之法既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所以维新派认为要变法改制。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守旧派甚至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大肆攻击和诬蔑维新派,并尝试引导学生理解,(戊戌)变法是有阻力的、(历史发展)不是那么简单的。再来,教师理应介绍光绪皇帝,但生平宜简要:光绪帝名载湉,是慈禧太后的姨侄;他被选定继位时才四岁,实权掌握在太后之手。光绪皇帝成年以后,很想摆脱太后的束缚,而有一番作为。甲午战争时,他主张抵抗;战败以后,他买了许多西方的书籍和科学仪器,更有了奋发自强的志向。重点则在于光绪皇帝决心变法、心路转折的历程:光绪皇帝对康有为上书所痛陈,再不及时变法、国将不国的言词,深受震动;尤其对康有为撰写、进呈的《波兰分灭记》印象最深,在这本小册子里,康有为沉痛诉说了波兰遭到列强瓜分的原因。波兰亡国之痛的凄惨,使光绪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3.百日新政
1898年6月11日(旧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6月16日,光绪皇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还是破例)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并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专管奏折之事。不久,又召见康的学生梁启超,赐他六品衔,主持办理大学堂和译书;还让维新派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进入军机处,参与变法。要向学生提醒的是,这些人的品秩都不高;但是,他们借助光绪皇帝的”上谕”,把变法运动推向了高潮。
“百日维新”,一百零三天里,“上谕”一共下了一百一十多道;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显示光绪皇帝变法的决心不小、也很急切。百日维新中新政诏令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归纳成四个要项:政治方面,撤销或合并无事可办的闲散衙门,裁减多余人员;提倡广开言路,准许自由办报纸、刊物,鼓励臣民上书议论时政等。经济方面,废除旗人由朝廷供养的特权;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预算;设立矿务铁路局,兴办邮局等。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将;用新式方法训练军队,改习洋枪、洋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等。教育、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开办京师大学堂,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培养人才;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等。教师在讲述百日新政的内容时,宜着重在指出所”颁部的新法”是什么,“改革的旧制”又是什么的精神之所在。
三、戊戌政变 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百日新政以一百一十多道上谕为基础,看似洋洋洒洒,但新政内容能实际执行者,却非常有限。问问学生:为什么呢?从内容来看,它会不会遭到什么人反对或阻挠呢?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纷歧、多面:才一百零三天,法令太多;康、梁等人官位不高,或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大家爱理不理。第二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取消满人特权”及“废除八股”所引起的反对来回答。学生的答案只要是涉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就算有效,也都值得鼓励。(废除八股是变法的第一大事,引起的反对也最激烈;可以与命题部分的第二道题目互参,题中要点为张之洞所说。)
由于新政措施,不但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党的利益,而且遭致了一切守旧势力的不满,所以,在中央和地方,许多官吏都在破坏和阻挠变法法令的贯彻执行,维新派遭到极大的阻力;阻力的首源,当然是守旧派“马首是瞻”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成竹在胸,着着部署,待机而动,是戊戌政变发生的关键。因此,第三小节”戊戌政变”教学,主要重点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至于杀捕维新人士的过程,则是当作次要重点来处理。这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教学,是选取四道光绪皇帝的诏令,就其内容择要语译,制成讲义〈资料四〉,在课堂阅读后,由教师设计问题、请学生思考。〈资料四〉的问题设计,是希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史料,并训练一些简单地利用史料来建立历史解释的能力;在知识内容上,借着〈资料四〉,也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留下印象。
〈资料四〉
以下是四道光绪皇帝的诏令──
1898年6月11日,上谕:“定国是诏”。
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龢户部尚书职务,开缺回籍。1898年6月15日,上谕:以后新授二品以上大 臣,要到慈禧跟前谢恩。1898年6月15日,上谕: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料后,首先问学生:百日维新在哪一天开始的呢?1898年6月11日,是的。第二个问题:〈资料四〉光绪皇帝的诏令内容是否有利于维新派、光绪帝本身,还是守旧派呢?为什么?这堂课前面的教学,已经提过翁同龢、荣禄;资料中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革除翁同龢职务,教他开缺回籍,一正一反的诏令,学生应该也能理解,是不利于维新派的;再加上二品以上新授职的大员,不是到光绪皇帝面前谢恩、批准,而是向慈禧谢恩,俨然“太后门生”,这样一来,不独对维新派不利,对光绪帝本身也是不利的。为什么呢?教师可以视学生回答情况,提示学生思考:翁同龢是什么人,属于哪一派呢?荣禄是什么人,又是属于哪一派呢?或者,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翁同龢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又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最为维新派所敬重和信任,可以说是新党中最重要的人物,革除了他的职务,是大大削弱维新变法势力的。荣禄是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派,而直隶总督一职则统帅北洋三军:包括当时董福祥的甘军、聂士诚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军,多的一万几千人,少的也有七千人,合共数万人,是清政府军队中的精锐,驻守在首都北京及天津一带。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光绪皇帝,你会下这样的命令吗?学生一定回答:不会。当然不会。第三个问题: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还要下这几道诏令呢?他可能是在什么情况底下下达的呢?背后显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出:光绪皇帝不得已、被逼的。被谁所逼呢?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这么做,表示什么呢?皇帝连自己师傅的顶戴都保不住,表示实权仍在慈禧太后手里。第四个问题:串连〈资料四〉,你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解释吗?虽然国中学生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历史解释”,但是这样能力的培养,应该值得尝试。可以向学生这样说,北洋三军既归荣禄统辖,京畿一带也就在旧党的控制之下了;慈禧太后用自己最亲信的荣禄,掌握了军权。然后请学生注意〈资料四〉中各道诏令的下达时间,找出其中的关联。百日维新开始于6月11日,仅仅过了四天,6月15日,光绪皇帝就被慈禧太后所逼,发布了几道对戊戌变法,同时也对自己非常不利的诏令。根据〈资料四〉所能建立的历史解释是:在百日维新一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旧党就做好了有朝一日发动政变的部署与准备了。
2.捕杀维新人士
戊戌政变最后阶段,教学重点可侧重在新、旧两党的对立与紧张关系上,至于经过的内容则可简要:荣禄任职直隶总督不久,就把军队调到北京外围待命兵变。社会上并传言说,太后和荣禄要藉九月份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的机会,乘机将他废黜,另立新君。维新派在形势愈来愈危急的时刻,也深切感觉到他们已在旧党所部署的军事包围中,要摆脱是不容易的。这时可以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呢?要怎么办呢?因为慈禧太后所主要依靠的,是荣禄所控制的北洋三军。于是光绪皇帝密诏康有为、谭嗣同商量对策。维新派势单力孤,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把希望孤注一掷地寄托在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这是因为袁世凯曾经参加强学会,维新派认为他应该会同情变法的关系。九月中旬,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他诛杀荣禄,保护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兵谏”。不料,袁世凯表面上答应,第二天就去天津向荣禄告密。袁世凯为什么要“阳奉阴违”?你觉得他表现如何呢?教师也可以提出和学生稍加讨论。9月21日,慈禧太后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第三度临朝听政。接着,她又做了两件事,惩治她的政敌,推翻新政。康有为、梁启超事先得到外人帮助,逃往英、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还有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被捕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政变发生后,新政措施除了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全部都被取消,戊戌变法失败了。本课“戊戌变法”的主要教学内容,讲述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然而,戊戌变法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并不是变法的日日夜夜,而是维新人士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所作的努力与牺牲。尤其,以谭嗣同的慷慨就义,最为特出。所以,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设计课后的仿真历史剧,由教师编写剧本〈资料五〉,教导学生、安排演出,目的在让学生加深印象,有所感动。
肆、教学活动设计:仿真历史剧
一、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
二、说明:1.由学生分别饰演谭嗣同、梁启超、大刀王
五、通臂猿胡七。主要安排成二幕:
第一幕,谭嗣同与梁启超诀别;第二幕,王
五、胡七劝逃不果。安排一位学生报幕、旁白; “楔子”与“尾声”只有报幕者的旁白和适 当音乐,其用意是补道具、场景之不足,旁白者的语气宜富有感染力,藉以烘托时代与 各幕场景气氛。
2.教师部分: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演 出,并提醒学生不可占用太多读书时间;教 师要在表演之前就对演出情况有所了解,演出时能有效掌握教学活动效果。
3.学生部分:表演者态度宜严肃、真诚,要注 意角色身分、语气;观赏的学生也要认真对 待。
三、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资料五〉 楔子:〔旁白〕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青年谭嗣同由湖南溯江而下直达上海,畅游京师,准备拜谒康有为,将一腔热血洒给中国。正巧康有为有事回到广东,没有见着。谭嗣同和梁启超却风云际会地结为莫逆知交,日夜谈论着他们的维新大业。
不料──。
第一幕:
〔旁白〕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出谭嗣同和梁启超忧愁的面容。
梁启超无奈地说:“听说皇上已经被太后软禁了„„。”谭嗣同听了,心里像刀扎一样地难受。”嗣同,还是一起走吧!”梁启超接着劝他。
“我已经说过,以前想救皇上,已无可救;现在要救南海先生,也莫可奈何。我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而已。你不必再劝我。”谭嗣同从容地说。
“天下兴亡,知其不可而为之;留得青山在„„。”梁启超还想说动他。谭嗣同以手势打住梁启超的话,并说:”没有逃命的人,维新大业无以为继;没有留下的人,皇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两件大事,任重道远,我和你勉力分任。”
二人眼神坚定、凄然抱拳相别。
第二幕:
〔旁白〕深夜。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趁着夜色、翻墙潜入谭嗣同的书斋。
“我不懂,慈禧这婆娘一定不会放过你,你怎么不走?”王五气愤愤地说:“这臭婆娘!”他挥舞着虎虎生风的大刀。谭嗣同说:“各国变法都要流血。今天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这是国势不振的原因。我谭嗣同愿意做第一个这样的人!”
“凭我们两人的功夫,加上我们以死相护的决心,你绝对可以逃得掉。”胡七握紧双拳说:”先避避风头再作打算吧!” 谭嗣同坚决的摇头。
〔旁白〕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意气自若,整日绕室而行,拾取地上炭屑,就粉墙作书。留下这一首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尾声:〔旁白〕
八月十三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如自己所愿地“死得其所”;当年,他才三十三岁。
梁启超则乘大岛舰东渡。他的〈去国行〉说:“呜呼!„„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遂在日本办报,为苦难的中国继续请命。
戊戌变法失败了。
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伍、命题与评量
一、判断下列论述的基本思想属于哪一派的主张? A洋务派 B维新派 C守旧派 D革命派。()祖宗之法不可变。
()饬各疆臣„„调集兵船,购利器,筑炮台。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说明:本题为理解史料题,在测量并测验学生对清末各阶段重要史实的理解能力,若能记得重要的史实,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在一次变法后,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的“变法”是指什么?A自强运动 B护法运动C百日维新D立宪运动。
()文中的“国难严重”最有可能是指? A割让台湾B签订不平等条约C瓜分危机 D钜额赔款。
()“提倡实学”特别是指?A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B培养农工商业人才C购置军舰成立海军D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带头领导”的这个洋奴汉奸应指何人? A康有为B李鸿章C袁世凯D段祺瑞。
说明:本题是资料阅读题,主要是测量学生分析、推证、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百日新政内容、以及戊戌变法整体的理解,学生必须在“废八股、提倡实学”是百日新政重要内容的知识基础上,推证、综合戊戌变法相关知识回答此题。
三、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请据此项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那一位皇帝()A 同治 B 道光 C 光绪 D 咸丰
2.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A 自强运动 B 百日维新 C 立宪运动 D 辛亥革命。
3.“皇太后”是指何人呢?
说明:本题为史料分析题,主要是测量学生分析、推证、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政变、情势的了解。如果了解,则可从题中“康有为„„”等人名推出正确答案;此外亦可藉此密诏,使学生对戊戌政变的印象更为深刻。
四、下列各项表述,何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措施()A 广开言路鼓励臣民上书议政 B 五大臣出国考察准备立宪 C 设同文馆培养翻译外交人才 D 讲求洋务并废除科举制度。
说明:本题是基础历史知识题,只能测知学生简单的记忆、理解能力。
五、清末戊戌变法,是将维新思想化为实际行动,其重要原因有哪些()A 中法战争后丧失越南属地 B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C 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
D 慈禧太后赞成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
说明:本题是要测量学生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发生原因的了解。
六、下列事件: A 百日维新 B 戊戌政变 C 甲午战争 D 公车上书
若按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说明:本题在测量学生理解历史线索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因果关系的了解。参考书目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谭嗣同传》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台北:里仁出版社。王 栻:《维新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陈晓林:《青青子衿》,台北:时报出版社。《清朝史话》,台北:木铎出版社。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北:远流出版社。
(林永钦任教于 桃园八德国中;张晓芬任教于 台中立人国中;王秋兰任教于 台南兴国高中)
第二篇: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本课主要设计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公车上书,二是百日维新。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的官僚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但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中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强国”的追求,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因顽固派的反对,变法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重大事件,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系当前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八荣八耻”等社会热点问题,认识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学生分析:
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新教材和新教学方法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戊戌变法有所了解,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3.学生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运用图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通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局势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戊戌变法的文章,设计好具有引导性、情境化的历史问题,为学生的评价提供“原材料”。
2.教师预计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根据教材中和师生搜集的资料编演历史课本剧。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1.上初中后,同学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小学时学习不如你的同学,到了初中后可能比你学习好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做呢?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不如自己的西方国家,官僚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又是怎样做的呢?引入戊戌变法。
二、导学:
师:假如你是教师,你如何向同学们介绍戊戌变法的概况?然后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是最好的老师?
师:维新变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维新变法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说明:上述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归纳逻辑方法,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原因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编演了历史课本剧,哪个小组愿意为同学表演一下,来一个才艺展示?在看表演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变法?(2)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说明:老师轻松的话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做到了寓教于乐,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使学生主动的去搜集历史信息,自己完成对历史的学习,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表演,你同意变法吗?,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维新派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变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来掌握本课的内容,同时结合内容来分析其作用,最后归纳为三个“有利于”。
师:变法最终演化成一场流血事件,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怎样来向它学习?
说明: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一开始我只是想让学生学习谭嗣同为变法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听到政变的消息后,谭嗣同留下来——为变法流血牺牲,而康有为、梁启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流亡海外。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我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三种观点:有的同学赞成谭嗣同的做法,主要理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谭嗣同以死唤醒民众,死得其所;一种观点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做法,主要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全性命,才能东山再起;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做法都有道理,他们的做法都有合理的成分在内。通过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会了一些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拓展探究:
师: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关于生命的思考。今天,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希望大家查阅一下资料,看看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你怎样评价这些观念?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何启示?
说明:在总结时,我没有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没有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而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临时做出了调整,通过小结把有关生命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引申和升华,把这场讨论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讨论和实践,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学生必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比过去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课后感悟:这节课我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解决历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课外剧),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达到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着、协作者。此外,注意运用图表等形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课前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对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产生不同的看法,当时觉得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好在我对学生的不同意见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观点可能不尽完善,我又把这种讨论延伸到课外,起到了补救的作用。另外一个失误是这一问题的指向性太明确,就是想让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圈”(我们应该怎样向谭嗣同学习?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肯定谭嗣同的做法)中跳,无意之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何求异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这件事对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一是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得舞台,教师要甘当“配角”尽职尽责的做好指导者;三是注意创设矛盾性的问题,在冲突与比较中依法学生的思维高潮;四是要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
第三篇: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在清朝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又一次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虽然失败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一次重要的探索。【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重点与难度】
1、重点: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
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展开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已失败。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道了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救中国的历史,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制作powerpoint 课件 【组织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
2、战后中日签订的条约是?它的内容是?
二、导入
(多媒体示中国与日本地图及回忆中日的交往和复习提问,对比古代史上中日的交往与近代的中日的战争,得出两国近代的差距,进而思考中国如何才能恢复昔日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历史荣辱情绪及历史的责任感)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运动自强救国的梦想破灭。而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要求破旧立新、学习西方变法的维新思想也逐渐兴起。《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大大刺激了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进步破坏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895年,正直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什么事情呢?(师播放视频《公车上书》,师板书,生找出原因、时间、人物、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公车上书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的原因、时间、主要人物、影响。)
教师过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梁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做「公车上书」。)其实,变法图强的事情,这不是史无前例的,商鞅变法就是成功的例子,它使秦国成为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次没有成功,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为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他们又做了什么事情呢?(生看书33页回答)
(使学生理解国难当头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
2、百日维新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板书。生看书找出变法的时间、内容,课件示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通过分析变法内容,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理解爱国志士为国为民甘愿牺牲,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我看谭嗣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第四篇:【教学设计】《戊戌变法》(历史人教版八上)
《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中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主题下的危机进一步加深,由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因此,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新的救国之路。本课中会介绍到维新人士通过改良的方式,寻求制度方面的变革来挽救民族危亡,然而这种变革触及了封建势力的利益,因此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宣告失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教学难点】
对维新变法意义的认识。
课前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复习回顾京师同文馆的相关知识,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构建联系,从而引出新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之后仅存的硕果。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活动:戊戌变法背景 请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和文字材料
第一组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图和梁启超的一段文字:“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二组是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和激战中的“致远舰”的图片。洋务运动的失败这说明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
学生活动:全体学生认真观察两组图片,倾听教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戊戌变法前的形势。
教师活动:首先开启这条探索之路并付诸于实践的是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康有为和他的得意弟子梁启超。1895年,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康有为、梁启超二人联合在京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共六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迁都、练兵,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和介绍,在课本上标画相关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介绍,使学生知道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活动:介绍严复和其翻译的著作《天演论》,并介绍其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简单介绍严复其人。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更容易了解严复及其观点。
教师活动:光绪帝于1898年6月11日,亲自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
戊戌年,因此又称“戊戌变法”,至此,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从变法开始一直到9月21日变法失败,仅仅过去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在这百天时间里光绪帝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发布了100多道法令,主要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四个方面。⑴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⑵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⑶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⑷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本上标画出相关内容,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了解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其内容的实质是要变革政治制度。教师活动:慈禧于1898年9月21日率先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于中南海的瀛台,逮捕和杀害维新人士,废除(京师大学堂外)的一切变法法令。在慈禧下令抓捕维新人士之后,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谭嗣同在梁启超的劝说下表示不愿逃走,并慷慨的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谭嗣同与杨锐、林旭、杨深秀等6人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慈禧进行的这场政变史称“戊戌政变”。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介绍有关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进行区分 【设计意图】了解戊戌变法的最终结局。
教师活动: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其历史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学生活动:深入了解戊戌变法起到的思想启蒙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深刻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师活动:对本课内容结合本班实际学情进行总结归纳,但是要涉及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维新人士的精神。并说明维新人士的探索并未获得成功。加深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设计意图】构建初步的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师在上课前应查阅资料,筛选资料,选取有利于教学的图片及资料。
2、情境导入,为课堂教学创设了历史情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图片、表格和文字材料的应用,清晰地概括出重点内容,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有效地辅助了教学。
3、历史剧的编演与知识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但是必须注意理清授课思路,合理设置问题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五篇:《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就变法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通过学习,认识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指导观察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影响,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教法过程】
1.学生历来崇敬英雄人物。描述谭嗣同在刽子手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史实,提问:“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的是盗贼吗?”“后人为什么称这些遇害者为‘戊戌六君子’?”
2.“公车上书”。利用插图和康有为寻求出路的资料设计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根据这些提问组织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从帝国主义、清政府内部矛盾方面、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资产阶级经济政治要求等多方面对比归纳,帮助学生构思对变法运动于19世纪末在中国的兴起进行合理的解释。
3.公车上书未获成功,但影响很大,主要是指它冲破了长期以来沉闷的局面,康梁从此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上书失败后康梁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公车上书的影响。
4.“百日维新”,制表格,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逐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逐项设问,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时,为什么不见兴民权、设议院呢?”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起多大作用?”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会不会引起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化?”等等。通过这些设问,使学生了解变法法令虽对封建顽固势力做出了一些让步,带有较多的局限性,但对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5.关于变法的失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康有为多次上书,显示当时官民向上陈述政治主张渠道畅通”,“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中国最大的维新者和爱国者”,“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使维新派实施变法全无障碍”,“‘举国欢蹈鼓舞’,‘人人皆谈西学’表明变法在全国深得人心”等等。通过这些讨论,引导学生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6.问题探究:①思考一下,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赋于人的多元化。思路一:从献身精神给后人的激励。思路二:逃脱后继续斗争的作用。
②如果袁世凯支持光绪帝,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陈述理由。
7、巩固小结:结合板书要点总结。
布置作业:复习与预习下一课《辛亥革命》
【教学后记】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评价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