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教学设计2冀教版课件
2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把握论证的方法、语言。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自牙牙学语就开始记东西,看东西,在上学后又开始背东西。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背书好不好啊?(可以找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与想法,那么我们今天呢,就来看看现当代作家梁衡是如何来看待背书的,他的观点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一、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粱衡卷》。2.粗读一遍,大概了解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依矩成方()失之东隅()参差()()遗憾()贮存()葛藤()摇缀()烟渚()反刍()搪塞()融会贯通()胃囊()3.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提示:开篇: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第2段:起笔于语文学习,落脚于写作。明确语文分三步走。
第3-5段:作者结合自身体悟与实践,集中笔墨从三个角度,具体深刻的阐述了背书对于写作的三大好处。
二、品读课文
1.作者提出“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这一观点后,接着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背书的好处? 提示:作者从三个方面具体深刻地阐述了背书对于写作的三大好处,即背书是积累,使储备;背书是理解的基点,是有效表达的基石;背书是创新的基础。2.背书对于写作有什么好处?
提示:有三大好处,即背书是积累,是储备;是理解的基点,是有效表达的基石;是创新的基础。有了“背”的积累,一旦遇到特定的情境,才会迸溅理解的火花:化不理解为理解,化肤浅的理解为深刻的理解;有了“背”的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准确灵活地表达的质的飞跃;只有足够地背书,才使创新成为可能,推陈出新,提升境界。理解-运用-创新,三段语意紧密相联,层层深入,气势贯通。背书益处凸显,令人心悦诚服。3.文中提出应如何进行语文学习?
提示:要分三步走:掌握一般的阅读、书写;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让行文严谨、生动、清晰、新奇。而要使每一步扎实稳妥,坚实有力,达到“循规为圆,依矩成方,方圆自如,为其所用”的境界,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记”、“背”这关键的环节。4.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背书的体会。提示:让学生各抒己见,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观点。
三、精读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品读语言。
1.课文中最后一段,秦观、王勃的作品,依靠什么超过了隋炀帝和庾信的作品? 提示:文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告诉我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美文。2.本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板书)
提示:举例论证,如:在强调少年时有必要先被送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地加以理解时,列举了娘子关前观半壁山瀑布,对《小石潭记》中“蒙络摇缀,参差披佛”的句子有了深刻理解的例子;论述背诵对创新的积极作用时,列举了秦观、王勃、毛泽东等化用或区域古人语言的实例。这些例子典型而又代表性,很好地证明了文章的观点。
比喻论证,例如:作者用老牛吃草的先吃后嚼,慢慢吸收,比喻先记忆诗文,然后慢慢理解。将欠记欠背欠积累造成的温斯涩滞,比喻成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贴切自然,通俗易懂。对比论证,如:将牛事先未吃进草,难以反刍出新养分与背诗多后,语感颇强进行对比。孰 优孰略,泾渭分明。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文章文采纷呈,让人在享受佳词妙句的同时,有种意识深植于心中,那就是: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课堂总结)
本文短小精悍,说理透辟,又无枯燥乏味之感,这完全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论述技术。文中生动的举例论证、贴切的比喻论证与鲜明的对比论证,相映成趣,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量。
四、课后练习
体会文章的语言,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 衡 背书的好处 如何进行语文学习?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教学设计3冀教版教案
2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能力目标: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能够分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品析其作用。情感价值:认识“背书”在写作中独有的地位和积极意义,唤起学生的背书意识。2学情分析: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议论文是一种新的体裁,很生疏,因此,应给他们补充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在议论文的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
3重点:学习议论文阅读的方法指导;认识“背书”在写作中独有的地位和积极意义,唤起学生的背书意识。难点:分辨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导 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背诵了很多诗文,丽句吧,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吧(教师打出投影片)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背书呢?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
3、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4、梳理行文思路:
(1)、找一找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找出每段中心句,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提出论点后,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背书的好处?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投影一:开篇: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投影二:作者是怎样思路清晰证明自己的观点: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3、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4、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
5、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投影三 背书三大好处 是理解表达的基础 是积累储备 是创造的基础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课文原句 论证方法 所论观点 作用
2、文中有许多精词妙句,归纳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活动5【活动】成果展示
要求:把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包括成果与疑难),有不妥的地方,其他的小组可发表看法
活动6【讲授】精讲释疑
1、掌握每种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如:
例证法: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理解、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议论文阅读方法指导 找中心论点 理行文思路 析论证方法
活动7【测试】成果检测
1、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者“背书与创新”的看法 活动8【活动】教师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说理透彻,又无枯燥乏味之感,这完全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论 述技巧。文中生动的举例论证、贴切的比喻论证与鲜明的对比论证,相映成趣,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量。你们要善于积累好词好句,记在一个专门的本上,给它起 个名字,如“精言妙语集”,并把他们背下来。活动9【作业】作业
摘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并且背下来。活动10【活动】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怎样阅读议论文,努力使文本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工具。这节课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学生 学的主动,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需要对文 本 的处理可不拘一格,教学环节的设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增或减。活动11【活动】板书设计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是理解表达的基础 背书 是积累储备 是创造的基础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学案冀教版教案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论述的观点。
2、仔细揣摩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增强语感。
3、认识“背书”在写作中独有的地位和积极意义。学习重点:
认识“背书”在写作中独有的地位和积极意义,唤起学生的背书意识。学习难点:
分辨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综合运用。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预习导航
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或需自行概括)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
3、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课堂流程:
1.课文导入:(可以从名文名篇流传的原因引出课文,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
①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②、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标调
失之东隅 参差披拂
葛藤 反刍
烟渚
搪塞 ③解释下列词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融会贯通
搪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反刍
④、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I)燕剪春风:(2)鹰击长空:(3)雁横烟渚:(4)莺穿柳浪:
三、梳理思路
1、找一找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提示:第一:找标志词,我们在表达个人看法、见解时,往往用“认为”、“觉得”“是”这类词,找一找有没有这样的词;第二:中心论点应该是全文内容的提炼,是完整的、精练的。)
2、找清中心句,理清文章思路。
1(提示:介绍找中心句的方法:一般来说,每一段都是由几句话组成的。在这几句话中,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它大多出现在段首,有时出现在段中,有时出现在段尾,有时需要自己概括。其它的句子都是支撑句,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第二段的中心句: 第三段的中心句: 第四段的中心句: 第五段的中心句:
3、作者提出论点后,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背书的好处?
小结: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四个方面补充说明了中心论点。
四、合作探究
1、第②段中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
记住几千个汉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2、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看”,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
3、本文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请各找出一例来,并加以分析其作用。
4、文中有许多精词妙句,归纳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者“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
6、小结
五、拓展延伸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2.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答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答:
(2)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6分)i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用: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
第四篇: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food,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语法结构为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 /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本单元section a所呈现的是与谈论喜好与厌恶相关的基本语言知识及其初步运用。这部分内容从呈现食物词汇开始,通过视、听等方式输入信息,并引出本单元主要句型:do you like„? 及其回答yes,i do / no, i don’t.接着设计了一个听力练习,要求圈出所听到的食物以及补全对话,强化记忆所学词汇和初学句型。然后教材设计了一个结对活动,以此操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句型的变化以及回答。并借此突出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最后教材设计的food survey起到了引导学生初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作用,以调查的形式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落实新知。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本单元中,section b首先以听、说、写的形式展开了食物与名称配对以及对食物进行分类。接着设计了听力填写sandra和tom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自然引到了谈论一日三餐的话题的结对活动,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日三餐合理健康膳食引出同步阅读;之后的写一段话谈谈tom 的一日三餐到写一段关于自己一日三餐喜欢吃的食物,直到最后的小组活动列出购物清单,使学生从完成半真实的任务转向了完成真实的任务,从而达到了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目的。self check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主要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本单元以食物为主线,围绕着谈论喜欢与不喜欢以及一日三餐等语言功能项目展开了一系列任务活动。教材内容从基本语言知识到语言综合运用层层递进,听说读写依次展开,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有目的地学习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关于食物的词汇。
2、熟练运用所学功能项目谈论喜好和厌恶。
3、能准确地用英语描述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难点:
1、交际用语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no, i don’t.2、描述一日三餐的方法。
3、一般现在时,主语是三单时,助动词与动词的变化。
4、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谈论喜好和厌恶以及表述一日三餐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语言技能目标:
(1)
开展多种任务型的听力活动,获得理解、识别和处理与谈论喜好、厌恶相关的信息。(2)
展开各种任务活动,使学生具备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谈论喜好与厌恶,描述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同步阅读,使学生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并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4)
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情景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体会在做事中学习英语的喜悦。
(2)讨论美食,享受生活美味,提倡健康合理膳食。
五、课后反思:本单元的主题为食物,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很喜欢该主题,上课气氛比较热烈。课堂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词与句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food,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语法结构为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 /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本单元section a所呈现的是与谈论喜好与厌恶相关的基本语言知识及其初步运用。这部分内容从呈现食物词汇开始,通过视、听等方式输入信息,并引出本单元主要句型:do you like„? 及其回答yes,i do / no, i don’t.接着设计了一个听力练习,要求圈出所听到的食物以及补全对话,强化记忆所学词汇和初学句型。然后教材设计了一个结对活动,以此操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句型的变化以及回答。并借此突出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最后教材设计的food survey起到了引导学生初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作用,以调查的形式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落实新知。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本单元中,section b首先以听、说、写的形式展开了食物与名称配对以及对食物进行分类。接着设计了听力填写sandra和tom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自然引到了谈论一日三餐的话题的结对活动,实现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日三餐合理健康膳食引出同步阅读;之后的写一段话谈谈tom 的一日三餐到写一段关于自己一日三餐喜欢吃的食物,直到最后的小组活动列出购物清单,使学生从完成半真实的任务转向了完成真实的任务,从而达到了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目的。self check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主要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本单元以食物为主线,围绕着谈论喜欢与不喜欢以及一日三餐等语言功能项目展开了一系列任务活动。教材内容从基本语言知识到语言综合运用层层递进,听说读写依次展开,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有目的地学习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关于食物的词汇。
2、熟练运用所学功能项目谈论喜好和厌恶。
3、能准确地用英语描述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难点:
1、交际用语do you like bananas? yes, i do./no, i don’t.2、描述一日三餐的方法。
3、一般现在时,主语是三单时,助动词与动词的变化。
4、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谈论喜好和厌恶以及表述一日三餐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语言技能目标:
(1)开展多种任务型的听力活动,获得理解、识别和处理与谈论喜好、厌恶相关的信息。(2)展开各种任务活动,使学生具备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谈论喜好与厌恶,描述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的能力。
(3)引导同步阅读,使学生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并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4)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情景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体会在做事中学习英语的喜悦。
(2)讨论美食,享受生活美味,提倡健康合理膳食。
4、学习策略目标:
(1)disscussion.通过小组讨论、开展调查等研究,明确在用中学、交流中学习的想法。(2)classifying.通过分类法,可简化学习过程,利于记忆。(3)guessing.通过猜测,并大胆发言,以学习新知。
5、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中西方膳食的不同习惯以及表示喜好与厌恶的一些常用表达法。
五、课后反思:本单元的主题为食物,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很喜欢该主题,上课气氛比较热烈。课堂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词与句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 Section A 1a-2c I.Teaching period: the first period II.Teaching goals: 1.Key words: like banana hamburger tomato orange ice cream salad strawberry pear have broccoli French fires 2.Target language: Do you like„? Do they like„? Does he / she like„? Yes, „./ No, „.I like„./ I don’t like„.They like „./ They don’t like„.He / She likes„..He / She doesn’t like„..3.Grammar: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III.Teaching focus: 1.Students get to know the new words of food.2.Students learn to discuss what they like and dislike.3.Sudents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lassmates’ favorite food or other things.D.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different using between “like” and “likes” might obstruct students.They might get confused in when to use “like” and when to use “likes”.And also it’s difficult to tell “don’t like” and “doesn’t like”.Another teaching difficulty 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E.Teaching methods: Presentation, reading, listening, practice.F.Teaching aids: Some real fruit PPT G.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Hello!Good morning, everyone!I’m happy to meet you today.We will study 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Now look at the picture(show the picture to the Ss)please.(say to the class)This is my daughter.Do you like her? I like her very much.She also likes me very much.She likes tomatoes, but she doesn’t like hamburgers.I like French fires, but I don’t like bananas.(Show these kinds of real food to the class)they are very delicious.Do you like them? Now look at the sentences on the Bb and read after me: Step 2 Matching words 1.Teach the words by using the real food.Show the words in 1a on the screen.Ask Ss to read after the teacher.2.Look at the pictures.As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Ask student1 , student2, student3„Get to answer: I can see„)Ye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ood in the pictures, such as hamburger, salad, ice cream, and so on.Now look at the word list.Read them out and match them.3.Check the answers: 1.d 2.g 3.a 4.h 5.e 6.f 7.c 8.b 9.i 10.j Step 3 Listening &1b 1.Look at these three conversations in 1b and read them out.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number them in right order.2.Check the answers: 2, 1, 3 Step 4 Practice and doing pairwork 1.Show some real food to the Ss.Ask(student1): Mary, do you like bananas?(student 2)Tom, do you like salad? Get them to answer: Yes, I do/No, I don’t 2.Work in pairs.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about food with your partner, 3.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in the class.Step 5 Listening and circling, filling 1.Now look at the words in 2a and read them one by one.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hear.Check the answers: hamburgers, broccoli, ice cream 2.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2b.Pay attention to the example in box 1.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All the words you are to write are listed in 2a.Check the answers: 1.2 hamburgers 3.4 broccoli 5.6 ice cream Step 6 Practice and doing pairwork 1.Now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2b.Pay attention to “do, don’t, does, doesn’t” 2.Work in pairs and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e.g S1: I like salad and broccoli.Do you like salad? S2: Yes, I do.S3: Do you like French fires? S4: No, I don’t.I like salad.S5: Let’s have salad.S6: Oh, no!S5: No? S6: I don’t like salad.Then get Ss to discuss the above conversa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forms: T: Does S1 like salad? Ss: Yes, he does.Get the class to say: S1 likes salad and broccoli.S2 also likes them.T: Does S4 like French fires? Ss: No, she doesn’t.Have the class say together: S4 likes salad, but she doesn’t like French fires.Step 7 Summary 1.The names of food 2.The usage of 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3.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Exercise: 1.Do you like____(banana)? 2.I _______(not like)hamburgers? 3.Does your mother like _______(tomato)? No, she ______.She ______(like)potatoes.4.I ______(like)oranges, but my sister_____(like)apples.5.Tom _______(not like)strawberries.G.The design of Bb working Homework: Make fiv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food and the language you know H.Reflection: 这个单元重点介绍食物以及表达喜好,对于单词的学习必须提前教学,课堂上重点介绍like的一般疑问句以及陈述句的表达法。难点在于三单人称的肯定与否定的表达法,以及名词的单复数表达法。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从听、说、读方面去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会用like表达自己的喜好。但是学生如果词汇掌握不够好的话,这堂课上起来就有点紧张。本节课未涉及到写作,有点遗憾。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22《〈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变换形式诵读,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演讲式导入:
1、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要诚信吗?如:朋友相处,商业营销,企业动作……各位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比一比,看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2、学生演讲,并给个人记分。
3、师总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新的时代已赋予了诚信新的内涵,在它的指导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上,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中国已成了“世贸组织”大家庭的成员,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东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诚信的文章——《(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释题:(放投影)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口头表达活动:
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教师评价,给个人记分)
四、朗读。
1、放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五、翻译文言文
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放幻灯片)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不:现写作“否”,表示不。引:拉。过:超过。顾:回头看。委:丢下、抛弃。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如注意省略的成分)
2、〈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六、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1〉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可以选择陈大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
(人物形象往往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地表现。元方驳斥“友人”并“入门不顾”,可见他对无信无礼之人的态度。由此可见,从小就做一个守时守信有礼的人)
〈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四人小组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
【附:板书】
陈大丘:与友其行、舍友与去(守时)
期
友人:过中不至
(无信)
守时 行
对子骂父
(无礼)
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
主题思想:通过陈大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五、艺术朗读活动。
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感情、语气。
第二课时
一、课本剧表演。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四人小组根据《乘船》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适当分配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师评价,给生记分)
二、朗读。
1、语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三、翻译文言文。
1、结合课文提示,师提示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翻译。(放幻灯片)俱:一起。幸:(古义:幸而、恰巧)、(今义:幸福)。尚:还。辄:当即。可:肯、同意。舍:抛弃。守:难道。所以:……的原因。邪:相当于“吗”,表疑问。遂:于是,就。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
2、(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四、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生的质疑相结合。)
1、用段落图示勾画本文结构及中心。难之在前
华歆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乘后则救助 船纳之在前
王朗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优劣?
(华歆先是不愿意,后见有贼人追赶,危急时又答应搭载避难人;王朗先见船宽就允许人上船,后见贼人追赶唯恐祸及自己,又不同意。由此可见,华歆是一位真正为人所想,急人所急的人,而王朗轻诺寡信,做事不守信。)
3、比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这两篇短文的主旨都是“诚信”。其中《期行》主要讲要守时;《乘船》主要讲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4、比较《期行》《乘船》的写作牲:(《期行》行文简洁,故事情节紧凑,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寻味。)(《乘船》行文简洁,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以上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解答:问题1、2、3,师指导生解答,问题4,四人小组解答。
五、艺术朗读活动。
师:我们已经了解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分配朗读,注意把握好节奏,感情和语气。
(指定华歆、王朗各一人,陈述语集体读。)
六、好文共赏活动。
下面短文选自《世说新语》,与《乘船》进行比较阅读。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七、一文一诗活动。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八、布臵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熟读全文,并翻译。
23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课前预习】
学生: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查阅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解释文题。
成长,是第一单元的主题,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说到成长,我们就会想到人才、天才,都希望自己成长为人才,甚至都希望自己就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谁知道?(学生说)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从他身上我们看到,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出示课题,解释文题。(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出示目标,点出重点难点。
二、展示资料,介绍作者。1.作家简介 2.作品展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学过的诗歌和作品:《京口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该部分的教学。
老师纠正和补充个别字词的读音,个别语句的停顿。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称(chèn)泯(mǐn)2.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⑥余闻之也/久
四、配乐朗读课文。
五、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翻译课文,解决重点。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课文前两段的翻译。
老师纠正和补充重点字词的解释,个别语句的翻译。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附: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三、重点研读,领会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混然众人矣”。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3.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四、当堂反馈,重在落实。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lì)谒(yè)泯(mǐn)扳(pōn)称(chèn)2.下列语句的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D.余闻之/也久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B.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C.利其然:以.……为利,形容词作动词。D.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语句中的“之”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B.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C.余闻之也久:他,指仲永,代词,D.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5.翻译下列语句。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7.自读课文,熟读成颂。点名背诵。
五、小结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所学、所悟,要含盖本课时的重点、难点。
六、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解释和语句翻译,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500字。
3.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七、板书 不使学
神童——————————→庸人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在落实 1.朗读背诵课文。2.解释和翻译。(前两段)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翻译课文第3段。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课文前两段的翻译。(先朗读,再翻译)老师纠正和补充重点字词的解释,个别语句的翻译。附:翻译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三、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四、精读课文,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齐读并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六、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要求:
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七、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同作者一样都为方仲永感到惋惜,通过课堂辩论大家明白了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天资聪慧对成材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关键;天生愚拙,可以从后天的教育中得到弥补,同样也可以成材。我们注意到本文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与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两个问题,但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启发。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要接受严格的教育,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自己早日成材。
八、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木兰诗
【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女扮男装。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五)布臵作业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一、(l一3)替父从军
详
二、(4)十年征战
略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第四、五、六段,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木兰离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家,思念家中的亲人。现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思念的家,一进家门,还来不及卸下戎装,就开门开窗,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惬意,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4.《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设问、比喻、排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来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服务,事奇诗亦奇,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四)总结、扩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布臵作业 1.背诵全诗。
2.有条件的话课后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和豫剧《花木兰》
25诗五首 杂诗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的相关文学常识;正确朗读本诗并整体感知诗意。
2、熟读背诵诗歌,理解每句诗的含义。把握诗歌主题;品味蕴涵在诗歌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诗人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见来自故乡的旧友激起了强烈的乡思和急欲了解故乡的人和事的心情。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杂诗”是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王维共写“杂诗”三首,这是第二首。
2、王维(约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河东人(今山西永济西)。幼年即通音律,善属文,21岁进士及第,调任大乐丞,后贬济州作司库参军。张九龄执政,被任命为右拾遗,曾出使塞上,后定居长安郊外的山林优胜处,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苏轼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与孟浩然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齐名,并称为“王孟”。代表作品有《王右丞集》。比较有名的诗作有《鸟鸣涧》、《从军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学习生字:绮窗(qǐ)着花(zhuó)..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诗歌。
三、品味感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品评:久居他乡,忽遇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这两句,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表现出了解乡人,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2、“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请先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我窗前的,梅花是否已经开花?
品评:要问的故乡事实在太多了,作者却只问了窗前那株寒梅,这是因为窗前的寒梅最能引起作者亲切的怀想,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这里的“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了,而是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四、学生齐读、背诵。
五、合作探究:
1、久别遇故乡人,应问之事何止万千,作者为什么独问“寒梅着花未”? 明确: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窗前的寒梅可能蕴涵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着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2、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作者把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巧妙而含蓄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爱梅花,则溢于言表。
六、教师小结: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纯用白描语言,简洁地将“我”在特定的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另外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的技巧。
七、布臵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八、板书设计:
杂诗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思念故乡,急切相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借问梅花,寓巧于朴
————怀念故乡,坚持操守。
夜雨寄北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正确理解、认识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长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称;一作“内”,即内人、妻子,指寄给在北边的妻子。文题蕴涵着离情别绪的绵绵意境。
2、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3、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
三、感受品味:
1、“君问归期未有期”——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品评: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品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品评: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4、“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来叙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品评: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四、合作探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句有什么意蕴?
明确: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谈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快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委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16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奇诡的意境。
六、布臵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问归期未有,夜雨涨秋池——绵绵愁思; 何当共剪,却话夜雨——盼望早归。————羁旅之愁,思归之苦。
淮上与友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郑谷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品味诗歌中表达的依依惜别的友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大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扬州,“别”在这里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去“潇湘”诗人自己去长安。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2、郑谷(约848—约909),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在晚唐诗坛负盛名。
3、学习生字:淮上(huái)潇湘(xiāoxiāng)
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三、品味感受:
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品评: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品评:风笛”、“离亭”有特殊的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风中传来数声笛声,报道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四、合作探究:
1、诗文是怎样借景抒写握别之情的?
明确:诗文前三句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戛然而止,在对照中愈显出其内容丰富。临歧路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途中的无边寂寞,都在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本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在写景中,深寓着别情离绪。另外,18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诗人用淡笔点染景色,用重笔写愁绪,同音字重复,构成了一种既清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有情韵的风调。
六、布臵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淮上与友人别
握别时地——愁杀人;风笛离亭——各东西。
————客中送客,倍觉销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勃的相关文学常识;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熟练背诵、默写。
2、反复品读,细细品味诗句的含义,理解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感悟诗中浓浓的挚情,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人对于离别是很伤感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人们如此重视离别时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五言律诗,本篇为唐代赠别名作,是王勃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所写。杜少府,作者的朋友。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之,往。蜀州,地名,今四川。
2、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3、学习生字:城阙(què)宦游(huàn)歧路(qí)
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三、品味感受: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形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山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地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四、合作探究: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六、布臵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景离别——离情别意——心胸豁达——情深意长 ————依依惜别,互相勉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整体感知文意;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歌精妙的语言艺术;学习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昂扬奋勉的精神。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乐天”指的是白居易,刘禹锡和白居易是闻名中唐的大诗人,彼此仰慕,常有书信往来,题目的意思是说刘禹锡在扬州同诗人白居易初次相遇,写这首诗是为了感谢白居易的“赠诗”。
2、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吏,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3、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三、品味感受: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首联:直抒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弃臵”在“凄凉”之地的愤懑与苍凉。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
这两句是承诗人白居易诗尾“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贬之地,“二十三年弃臵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悲痛和岁月蹉跎的感慨。借用两个典故,暗示因贬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主生的生疏,怅惘心情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地分复杂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这联突然振起,一改忧伤低沉情调。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江精神。”——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激励友人。
四、合作探究: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又赋予了它们什么新意?
明确:“沉舟”、“病树”都是自比,意思是说,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发,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现今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发展起来的。
2、“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用了什么典故? 明确:“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
马蹄中学2013秋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五、教师小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此诗是诗人二十三年来被贬生活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友人赠诗的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虽被贬多年,但仍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引用历史典故贴切,是本诗的一个成功之处。巧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事物之中,创作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本诗写得起伏跌宕。沉郁之中见豪放。
六、布臵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回顾贬谪生活——感慨时事变迁——憧憬美好未来——今日振作精神 ————积极近取,旷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