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2.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2.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教学难点:1.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配乐朗读古诗在美术课堂中引起反差,并带动学生情绪,紧接下来的精美的图片极大的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引起兴趣.诗与画使得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导入的时候需要教师在语言上尽量的优美,最好是声情并茂,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这里对美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对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巨大影响力,都会使得学生更加地热爱祖国,更加懂得爱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园林的定义因为随着时间变迁,范畴变大,我们生活中所了解的园林已经今非昔比了。所以这给老师增添难度,分析不能太枯燥,也不能泛泛而谈。要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并能以此来判断。如能实地观看、欣赏园林那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所以我想尽量找些熟悉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园林,我举了南安一中的校园局部的例子,从熟悉的环境中理解园林的真正含义。我校已被评为花园式学校,校园中的一些景点是借鉴古典园林的一些特点
一、导入配乐朗读唐诗《鹿柴》,诗中所写的鹿柴就是园林艺术的一种较早的形式。(出示各地旅游景点图片)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乐山好水的中国人向往居住在景色优美的地方。如何能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呢?(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切入正题)
2分钟
二、讲授正课l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在中国建筑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综合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学等学科,兼有欣赏性和实用性。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1.何谓园林?2.造园的要素有哪些?3.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4.古人造园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古人怎样的人生观和自然观?5.我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钟
l
何谓园林展示(南安一中美丽校园图片)指在一定区域内用艺术的手法,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改造地形以及营造建筑,创作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游憩和调剂生活之用。
2分钟
l
造园的要素:建筑(亭台楼阁)、山石、池沼、花草树木、幽径。
分钟l
园林的发展商周(萌芽)——秦汉魏晋(形成)——隋唐两宋(发展)——明清(辉煌)
2分钟l
园林的分类(出示各类园林的图片)中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在这个讨论的环节中,我将中国园林的图片与欧洲园林(凡尔赛宫后花园)的图片并置,学生在欣赏、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明显的发现两者的不同点。皇家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图片)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名胜园林(杭州西湖、绍兴兰亭)寺观园林(峨眉山报国寺、杭州灵隐寺)
2分钟
l
观赏方法的介绍:即可边走边看也可驻足小憩可远看可近观,远可以放眼山光水色近可以倾听风声鸟语。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园中的意境
分钟
l
欣赏苏州园林(探索·发现_世界文化遗产之苏州园林影片资料)并思考问题(提问并小结)
1.苏州园林寄托了文人士大夫怎样的情怀?(一种超越世俗的虚静的胸怀)2.园林的意境指的是什么?(当我们置身园林优美的景色之中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思索,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真是百感交集)3.苏州园林融入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据例子说明园林的布局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4.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5分钟l
欣赏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探索·发现_世界文化遗产之颐和园影片资料)并思考问题
(提问并小结)1.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建筑集中反映了儒家的什么思想?(君尊臣卑)2.中国皇家园林的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0分钟
三、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归纳下列表格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色(与欧洲园林相比)以及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不同点。表1类别中国园林艺术欧洲园林艺术人与自然的关系亲近与融合征服和改造布局自由灵活轴线对称和几何形式空间假山起伏大草坪铺展景观幽闭深藏敞开式道路迂回曲折笔直的林荫大道两个题目难度不大,学生总能地说出一二,表述也比较准确到位,但是完整性不够,通过讨论的学习方式,集思广益问题得到解决。6分钟表
2四、课后思考
1、请举例子说明中国道家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2、如今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古典园林能不能与之相融合,我们该如何继承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2分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大,纳入了真山真水,追求宏大的气派。占地面积小,风格素雅,装饰精巧,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建筑设计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处处显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美、人文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处处营造恬静、安详、舒适的自然氛围。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显示古代帝王的纵情享乐自私心理因地制宜,仿效自然,移天缩地,有限的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丰富的风景。
五、板书
一、何谓园林
二、造园要素:山石、池水、花草树木、建筑、园路
三、园林发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
四、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司官园林、名胜园林
五、观赏方法
寄托文人士大夫怎样的情怀
六、苏州园林赏析
园林的意境指的是什么
融入了那些传统文化,苏州园林的特点
反映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七、颐和园赏析
皇家园林的特点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不同点
八、总结
中国园林的特征
第二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设计
:
反思与点评
配乐朗读古诗在美术课堂中引起反差,并带动学生情绪,紧接下来的精美的图片极大的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引起兴趣.诗与画使得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导入的时候需要教师在语言上尽量的优美,最好是声情并茂,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这里对美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对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巨大影响力,都会使得学生更加地热爱祖国,更加懂得爱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园林的定义因为随着时间变迁,范畴变大,我们生活中所了解的园林已经今非昔比了。所以这给老师增添难度,分析不能太枯燥,也不能泛泛而谈。要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并能以此来判断。如能实地观看、欣赏园林那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所以我想尽量找些熟悉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园林,我举了南安一中的校园局部的例子,从熟悉的环境中理解园林的真正含义。我校已被评为花园式学校,校园中的一些景点是借鉴古典园林的一些特点
一、导入
配乐朗读唐诗《鹿柴》,诗中所写的鹿柴就是园林艺术的一种较早的形式。
(出示各地旅游景点图片)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乐山好水的中国人向往居住在景色优美的地方。如何能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呢?(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切入正题)2分钟
二、讲授正课
l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 在中国建筑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综合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学等学科,兼有欣赏性和实用性。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何谓园林?
2.造园的要素有哪些?
3.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4.古人造园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古人怎样的人生观和自然观?
5.我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钟
l 何谓园林展示(南安一中美丽校园图片)
指在一定区域内用艺术的手法,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改造地形以及营造建筑,创作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游憩和调剂生活之用。2分钟
l 造园的要素:
建筑(亭台楼阁)、山石、池沼、花草树木、幽径。
1分钟
l 园林的发展
商周(萌芽)——秦汉魏晋(形成)——隋唐两宋(发展)——明清(辉煌)
2分钟
l 园林的分类(出示各类园林的图片)
中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
在这个讨论的环节中,我将中国园林的图片与欧洲园林(凡尔赛宫后花园)的图片并置,学生在欣赏、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明显的发现两者的不同点。
皇家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图片)
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
名胜园林(杭州西湖、绍兴兰亭)
寺观园林(峨眉山报国寺、杭州灵隐寺)2分钟
l 观赏方法的介绍:
即可边走边看也可驻足小憩可远看可近观,远可以放眼山光水色近可以倾听风声鸟语。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园中的意境 1分钟
l 欣赏苏州园林(探索·发现_世界文化遗产之苏州园林影片资料)并思考问题(提问并小结)
1.苏州园林寄托了文人士大夫怎样的情怀?(一种超越世俗的虚静的胸怀)
2.园林的意境指的是什么?(当我们置身园林优美的景色之中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思索,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真是百感交集)
3.苏州园林融入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据例子说明
园林的布局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突破空间局
限,创造丰富园景 ?
4.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15分钟
l 欣赏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探索·发现_世界文化遗产之颐和园影片资料)并思考问题(提问并小结)
1.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建筑集中反映了儒家的什么思想?(君尊臣卑)
2.中国皇家园林的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10分钟
三、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归纳下列表格
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色(与欧洲园林相比)以及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不同点。表1
类别
中国园林艺术 欧洲园林艺术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亲近与融合征服和改造
布局
自由灵活
轴线对称和几何形式
空间
假山起伏
大草坪铺展
景观
幽闭深藏
敞开式
道路
迂回曲折
笔直的林荫大道
两个题目难度不大,学生总能地说出一二,表述也比较准确到位,但是完整性不够,通过讨论的学习方式,集思广益问题得到解决。
6分钟 表2
四、课后思考
1、请举例子说明中国道家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2、如今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古典园林能不能与之相融合,我们该如何继承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 2分钟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占地面积大,纳入了真山真水,追求宏大的气派。
占地面积小,风格素雅,装饰精巧,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建筑设计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处处显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美、人文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处处营造恬静、安详、舒适的自然氛围。
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显示古代帝王的纵情享乐自私心理
因地制宜,仿效自然,移天缩地,有限的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丰富的风景。
第三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教案完成版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万州三中——隆凤华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时采用观看视频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想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对比等。教具预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1、视频引入
问 : 什么地方?
答:。。。
颐和园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园林,去欣赏它们的惊世之美。
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以西湖为蓝本,占地十分广阔。整个颐和园相当于一百个万三中这么大,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是皇帝办公的一处园林,相当于二百个万三中,其中建筑十分严整,富丽堂皇,色彩浓丽。
(小结)出示皇家园林的特点: 宏大 严整 堂皇 浓丽 中国古典园林发于西周,明清为巅峰,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除了皇家园林之外,园林还有哪些类型?那么。。答: 私家
分类总结(出示幻灯片)私家园林
寺庙园林 城郊景观
2、刚才我们欣赏了皇家园林,而最能代表私家园林是哪里?------苏州园林
有人把苏州园林称为万园之母,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苏州园林式各地园林的标本,如果欣赏中国的园林,任何人都不应错过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苏州园林之美。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看。(出现ppt)有什么样的特点?
由哪些景观构成?
(要素)
播放视频(苏州园林)
解说: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全园以水为中心,占园区一半以上,其中莲花摇曳,绿树成荫,怪石嶙峋,亭台楼阁,使人如在画中。留园与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大名园。网师,是渔夫,渔人的意思,因为园林主人多为士大夫阶层,许多人都向往归隐的生活。环秀山庄与狮子林假山著名,多而不乱,变化繁复,美轮美奂,取自自然却高于自然,使人感到虽在城市,如在山野之中的乐趣。
⑴、提问
苏州园林的特点: 对照皇家园林的特点来看 宏大 严整 堂皇 浓丽 小巧 自由 精致 淡雅
⑵、提问 由哪些景观构成(元素)答: 山石,水,建筑,植物
⑶、如何运用?举个例子,同学们去逛新世纪,排除钱的问题,让你来打扮自己,挑选衣物,你选择的时候,时候要看衣服的布料,样式,花纹,再看时候合身,在一起时候协调?那我们在园林中运用这些元素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选材,再作组合,最后景观就是如诗如画的美景。A.首先说山石
华夏民族史一个热爱山石的国度,山石使我们更加贴近自然,使人身心愉悦,苏州园林中的山石主要是太湖石,其造型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深得人们喜爱,太湖石可以单独成景,如留园的冠园峰,此为太湖石中的罕见的大石,其高6.5米,相当于两层楼这么高,被称为古典园林中三大奇石之一。太湖石更多的是被叠作池岸或假山,池岸使边线不规则,富有变化,而堆叠的假山,有着很好的分割、屏障的作用,还可以扩展空间。分割、屏障使园林景观增加了近景远景的层次,而叠山的手法使园林在立面空间上增加了层次,(分析图片)环秀山庄的假山:由太湖石构成,形态优美,玲珑剔透,横向切分空间,阻隔视线,使景色更加幽深,纵向上增加了层次,既有洞天又抬高了亭子,便于登高而望远,既是美景又可赏景
B.古典园林的蓝本其实是山水画,无水的园林几乎是不存在的,水是园林的灵魂。水可静可动,与周围的山石建筑植物相映成趣,平添无限风光。
水最主要的运用:瀑布,水池
水池中的建筑 掩 隔 破,使水面景观得以丰富。分析:小飞虹廊桥
C.植物
石,水,植物都属于自然景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苏州园林中,以植物命名的景观有很多。如:芙蓉水榭,植物在园林中不可少,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提问)
出现图片 沧浪图 拙政园
分析作答 成片 亦可单株、几株 几棵成景
作用:组合成景,自然悦目。
D.问:如果一个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是否就是园林? 答:。。
问:还应该有什么? 答:建筑
园林的概念:有山,水,植物这样的自然景观,加上建筑与之融合,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提炼形成的美的环境叫做园林。
建筑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的场所。园林中的建筑造型别致,既可用于居住,行走,也可用作景观点缀,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下面我们有请红队蓝队为大家讲解。
总结:刚刚两队同学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讲解,请给他们热烈鼓掌。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造型别致,功能齐全。既可赏景,也可作为景色欣赏。在这些建筑上还有一些特殊的装饰物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匾额对联。
出示“长留天地间”---留园的来历,书条石“荷风四面亭”是否得意,诗意与美景相得益彰,使人如在画中,神游古今,更有一种悠闲超然物外的意趣。
3、刚才我们一起了解构成古典园林的要素,有哪些?(复习)以及他们的构成方法。
a现古典园林的艺术美感,现在我有请同学讨论一下,这一幅画面由哪些画面构成,主要景观石什么,美在哪里,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苏飞苑”是一处以假山,小瀑布与亭子组合的水景,植物为点缀,其中怪石嶙峋,玲珑剔透,叠积为山,流水为瀑,山上小亭如鸟展翼,水流潺潺,山石叠嶂,使人如在山水间,心旷神怡,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建筑物与自然之景物完美结合,这也体现了园主人追求自然,追求山野之趣的情怀。
b请同学们欣赏这幅画面,根据我们所学,写一段。评论的文字
有哪些要素,如何构成? 美在哪儿(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境或者思想情感?
总结——诗情画意正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4、介绍苏州四大名园
三、拓展
介绍本地园林《静园》
四、结束语
现代园林不仅包含我们刚刚所讲的古典园林,也有公共园林——公园,以及城市绿化。同学们现在是城市的居住者,不久的将来就是城市的改造者或是建设者,也许今天所学的知识会对同学们有一些参考的价值!
第四篇:建筑艺术欣赏心得
浅谈建筑的艺术性
这学期的公选课,我选择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程。我为什么会选这门课程呢?首先,我是建筑陶瓷设计的,我们的学习和建筑是分不开的,在学习力学结构及管理的同时还勿忘紧跟时代脉搏,掌握时尚的建筑式样。其次,也十分喜欢建筑大师们彷如神来之作的优美华丽的建筑,想在课堂里徜徉在建筑的美丽海洋中。
课堂时间是短暂的,我通过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来浅谈一下何为建筑的艺术性。老师说过,一个建筑,如果不能融合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这个建筑做的再美,在建筑师的眼中,它还是失败的!所以建筑的艺术性就是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融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俗习惯,在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并非仅限于营造美观的形式,艺术表现力产生于设计创新,严生于形式、使用功能与建构技术等综合方面。所以,由于各地的文化底蕴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一,导致东西方甚至各地区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反过来,同样可以从建筑的差异中了解各地的文化的差异性!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而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实”上,而中国建筑的幻想性则主要体现在“空”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心理感染力。
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密切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礼)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它所体现与蕴涵的是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这一点与中国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思方行圆”的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等。所有这些特性,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有较多的阐述,在其建筑实体中也有较多的表现。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甚至“一劳永逸”的苟安思想倾向,乃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秦砖汉瓦‟的围墙的世界”……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始建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其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旁对称且裁剪整齐的树木、一个接一个的水池群雕相即相融,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中国一些较大的宅院或府第,一般都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院墙加以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
中国人营造的园林或偏爱的自然胜景等,一般都清高隐逸,或避世脱俗,反映了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悠远情谊和守土重农的田园意识。在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置、功能划分等方面,不朽与传世之作。像法国巴黎的万神庙、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都是这一哲学思想或文化理念的典型表现。这些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能给人以突出、激越、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中国园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现某种婉约、纤丽之态,微波弱澜之势。其布局较为注重虚、实结合,情致较为强调动、静分离且静多而动少。这种构思和格局较为适于塑造宽松与疏朗、宁静与幽雅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凸现清逸与自然、变换与协调、寄情于景的人文气质,表达“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意境。宛如中国的山水画,一般都留有些许的“空白”,以所谓的“知白守黑”达到出则比较注重别人与自我的“安其居,互不相犯”的内在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倾于保守、防范、协和相安的心理需要,也似乎与“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品性修养之取向同出一辙。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及意境等多方面,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调浪漫之感;而其几何式园林则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天人相分的思维习惯与精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进取、外求的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
中国建筑尤其是院落式建筑注重群体组合,“院”一般是组合体的基本单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较为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的反映,或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从地面上层层展开,在时间中呈现她的音韵,每一片青一色的灰色屋顶下,安住着一个温暖的家。若在雨中观景,一派“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的意境更显得格外幽远与深长,耐人寻味。而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个体突出才是韵味、显灵气、现意蕴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等,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这一点犹如中国人发明了气功(静态),而西方人发展了竞技体育(动态)一样,其间的异同与意趣,既令人困惑,又十分的耐人寻味。
中国较为强调曲线与含蓄美,即“寓言假物,不取直白”。园林的布局、立意、选景等,皆强调虚实结合,文质相辅。或追求自然情致,或钟情田园山水,或曲意寄情托志。工于“借景”以达到含蓄、奥妙,姿态横生;巧用“曲线”以使自然、环境、园林在个性与整体上互为协调、适宁和恬、相得益彰而宛若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手法,近似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比兴”或“隐秀”,重词外之情、言外之意。看似漫不经心、行云流水,实则裁夺奇崛、缜密圆融而意蕴深远。西方则以平直、外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美,比如开阔平坦的大草坪、巨大的露天运动场、雄伟壮丽的高层建筑等等,皆强调轴线和几何图形的分析性,平直、开阔、外露等无疑都是深蕴其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暗示性、含蓄性等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
中国对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常凭直觉与经验,较为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在建筑理论、建筑知识的教习上,一般采取师徒承袭或者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建筑技能或营造技法的传递线路上,以师徒相授或父子相传为主,若无后继或后学,则往往人亡而艺绝。在建筑技能、技法的运用上,一般沿袭多于创新。在建筑式样的选择上,也往往是模仿大于超越。在建筑理论上,注重对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心得的记述,缺乏详尽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建树。相对而言,西方则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数据的严格与精确,较为重视建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倡导并积极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与流派,建筑教育则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中西医在从业方式、药理运作、术业传授等方面的分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从建筑风格上看,约公元前后东汉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引进了印度塔的形式创造了中国塔。唐代以后,伊斯兰教从中东传入,引进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创造了中国的清真寺建筑群样式。在18世纪清乾隆时期,引进了意大利式的花园建于北京的圆明园内,等等。应该说,中国是相当注意引进、吸收外来优秀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
总之,城市、园林、建筑等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重视文化传统,探求民族特色,激活本国特殊的文化价值等,已成为国际性建筑思潮之一,建筑风格进入了“各显神通”的时代,人文追求成为建筑新的价值衡量尺度。通过比较中西建筑文化的若干差异,可以看到中西建筑风格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韵味。由此,要产生具有中国气派与文化底蕴、历史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城市、园林和建筑,就必须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把民族的、时代的、文化的、发展的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和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可以这样说,建筑的艺术性其实就是建筑的审美与文化的结合体,是集结了人类几千年来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体。要想了解人类文化的变迁必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各地区古建筑的艺术性的分析。
通过这个课程,使我对于建筑的理解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不仅仅在如今的学习中大大有益,更是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涯大有裨益!艺术是一辈子参不破的,也必须穷其一生来感悟,说不定在有生之年可以参破万分之一。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飘渺之物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通的,吾只可浅谈于此,望尊师理解。
朱健威
建陶121
第五篇:建筑艺术欣赏心得
建筑艺术欣赏心得
从中国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从木质、石质材料到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各具特色,无时无刻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建筑艺术,在我看来,它不仅仅只是指建筑本身造型优美,更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传承,有些建筑更是当地居民精神的象征。
如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的宫殿不仅仅看起来其实雄伟、规模巨大,它更是突出当时皇权的严、突出皇家的尊贵身份,更是当时一个民族特色的象征。可以说古代的宫殿建筑是当时建筑的精华,因为历代的君王总是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一座座规模巨大、巍峨壮丽的宫殿,以此来满足自己生活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宫殿的宏伟让统治者感觉无比威严,却也让老百姓望而止步。
中国宫殿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从秦汉开始,宫室规模大大超过商、周。皇帝居住宫殿的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这象征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
这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在现代,不再是权利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篇独特的奏章。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而西方国家古代建筑则多以石质结构为主。如西方的神庙和教堂。这些建筑面积巨大,充分利用拱券,形成巨大的室内空间。此类建筑和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材质和结构。在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是最高的统治阶级,宫殿就是帝王的居所。而在西方国家,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不是为了让统治者居住,而是他们因为总的信仰。穹顶的高度连接天空,表现出信徒对上帝的一种向往,是信徒们虔诚祈祷和忏悔的地方。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系结构与西方以砖石结构不同,机智而巧妙的组合表现出建筑建筑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木结构的建筑,每一个细节的组合和精美的雕刻都是砖石结构所不及,而且建筑的装饰多用带有喜气吉祥的象征性图案的彩画、木雕。不足的是中国木质结构的建筑物不适于长期的保存。西方的砖石结构则坚实耐久。
我想古今中外的建筑即使风格迥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建筑的艺术不仅仅是建筑的体态美,还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历史的传承以及文化底蕴的体现。
在建筑艺术欣赏这门课上,还是有所收获,稍微了解了一些中外的建筑风格。以前总觉得建筑就是用钢筋混凝土搭起来的房子,但是通过这次的课我懂明白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搭起来的一个个方盒子。对于建筑,我多了一些敬畏,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建筑。因为无论是建筑的总体形态还是细节部分的处理都表达出建筑师们的思想和一些非常巧妙的构思,这是值得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