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2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第一篇: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23.2.2 图形变换的应用

开发区三中 齐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利用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解释和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并能计算某些图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经历综合应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悟性及处理问题的数学意识。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等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通过同伴合作、交流、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在图案设计、图像的面积计算等方面的应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开讨论、探究,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教学难点:运用图形变换设计、制作图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性质,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设计、制作图案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问题:这件美丽的织品图案中运用了我们学过的哪几种图形变换?请举例说明。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问题:(1)图中运用哪些图形变换? 请举例说明。

(2)这幅的图片是用哪几种基本图形巧妙地加以组合的?这些基本图形又是怎样通过变换的?

2.问题:(1)说出它们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

(2)图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请举例说明。3.试一试:请分析奥运五环图案设计 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

4.做一做:请利用简单图形的图形变换,设计一幅图案,并与同伴交流,并进行小组展示。

(三)、运用知识,体验成功

1.例题精讲:如图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不考虑颜色),直线l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已知图中圆的半径为r,求绿色部分的面积.(1)观察图中可以运用哪些图形变换。(2)能否化不规则图形面积为规则图形面积求?怎样转化?(3)板书求解过程。

2.练一练:如图四边形ABCD中,AC=30,BD=20,AC⊥BD于E,BE=D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教师小结:图形变换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有关图形的计算。

四、知识深化,应用提高 1.请同学们欣赏蓝印花布图案

2.蓝印花布的印刷应用了传统的镂空版白 浆防染印花工艺,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

如图是一块印有许多精美图案的设计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

五、归纳小结、形成结构

请学生谈自己学习了本节课的收获。

在交流中师生可共同整理知识点: 1.图形变换有哪些简单应用?

2.在进行图形变换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抓住整体与个体,规则与不规则之间的转化。

六、作业

运用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解释和设计一幅精美的图案。

第二篇: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页“图案设计”。【教材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了解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现象,并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本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体 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 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 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 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笑笑能将线面的图 1变成图

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

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1、2、3题

数学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要绘制的图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绘制的步骤:

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学生表现

作品优点、缺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

提出希望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再次欣赏课本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真实感受图形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每位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性的评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的能力,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图案?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感兴趣的画下来。

数学与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与体育”第三节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2、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⑵指导学习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3、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4、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150÷500×8=2.4≈2个 8÷(500÷150)=2.4≈2个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5、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页《起跑线》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2、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弧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教学难点:

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弧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见过的跑道是什么形状的?(有学生会说是圆的,有同学会说是椭圆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出示跑道简易示意图: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张简易的跑道示意图,现在谁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说一说跑道是个什么样的图形?(这时,学生就能说出它其实是一个组合图形,由两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师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正规的跑道内圈是400米,它由直道部分和弯道部分组成。那怎么设计起跑线呢?又怎样计算圆弧跑道的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起跑线”(出示课题)(二)、建立模型

1、出示教材第45页起跑线图。

师:今天,体育场上要举行一场激烈的短跑比赛,大家来看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你认为这场比赛公平吗? 学生就会问: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为什么外圈会比内圈长一些呢?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引导学生发现,直道部分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弯道部分。

2、笑笑和淘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1)、笑笑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10米,它走过的路程是 米。(2)、淘气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 米,它走过的路程是 米。(3)、两位小朋友走过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3、让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解:⑴圆周长的一半为πr 半径为10米的弯道部分周长为10×3.14=31.4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10+1)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10+1)×3.14米。

师小结:我们可以依此类推得出,靠内第三圈的弯道部分的长为(10+2)×3.14米。⑶(10+1)π—10π =3.14×11-10×3.14 =3.14

4、思考: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运动员跑步时要经过弯道,弯道的外圈内圈长一些,因此起跑线的位置不一样。师:那么怎样设计起跑线呢? 小组讨论: 师讲解:从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每条跑道的宽约为1米,每往外圈移一个跑道,弯道部分就会多一个3.14米,所以,在弯道设计跑道时,每条弯道应相差3.14米。及第二道要比第一道提前3.14米。及第三道要比第二道提前3.14米。(三)、解释应用

1、下图是育才小学操场的跑道,跑道外圈长多少米?内圈长多少米?(两端各是半圆)

2、小明的妈妈在自家的墙根下建了一个花坛(如图)。你能计算出花坛的周长吗?(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篇: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初稿)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初稿)

宿州市第六小学 王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56页。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接触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需把握以下几点。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幻灯片):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演示幻灯片):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巡视反馈。

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教师走进孩子的中间,与他们进行初步的交流)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4)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个简单的图形总是围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转一转、描一描。

(1)(课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题)下面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先独立解决。可以剪一个三角形标上各点转一转。(独立尝试,动手操作)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教材P55 第2题)仔细观察4个图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数学万花筒。

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4、归纳总结。

(1)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2)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方法与规律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经历动手设计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活动三:拓展练习,延伸应用。

1、P56“试一试”的第2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2、P56“试一试”的第3题

练习时,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3、开放性练习。

请你在课后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可以应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相信你能成功的!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第二稿)

宿州市第六小学 王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56页。

〖教材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课件)。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课件),感受图形旋转带来的变换美。具体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我用课件设计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课件)。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课件)。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强调这一点称为中心点)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件):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演示幻灯片):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巡视反馈。

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教师走进孩子的中间,与他们进行初步的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4)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个简单的图形总是围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平移和旋转变换是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发现其中的特点。这种从大视角界入,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维含量的认知空间,对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转一转、描一描。

(1)(课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题)下面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先独立解决。可以剪一个三角形标上各点转一转。(独立尝试,动手操作)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图一,按顺时针旋转,图二,按逆时针旋转,图三,先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旋转的方向,然后课件演示,问和同学想象旋转方向是否一样?

2、想一想、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教材P55 第2题)仔细观察4个图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数学万花筒。

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4、归纳总结。

(1)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2)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方法与规律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经历动手设计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活动三:拓展练习,延伸应用。

1、P56“试一试”的第2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2、P56“试一试”的第3题(机动)

练习时,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3、开放性练习。

请你在课后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可以应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旋转变换的知识有待我们去探索,就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吧!

第四篇:《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第五篇:《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方向、绕某一点旋转、旋转的度数)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移:方向,移动数量(距离)旋转:绕某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轴对称: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完全一样)

下载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戴怀玉 教学内容: 了解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的过程。(课本第53页的例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2. 能在方格纸......

    图形变换旋转教学设计

    《数学》 旋 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摘要】研究探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与手段,能促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的进一步发......

    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

    图形变换教学反思

    《图形变换》教学反思 第一章图形变换有三节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在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时,有两处精彩让我记忆深刻;有一处败笔让我无法释怀。 精彩一:利用春晚舞蹈《剪花......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单元的一节练习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深......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清水九年制学校 刘霞 《图形的变换》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从分析变换的几个......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在教学图形与变换的时候本人注意到以下的三点: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何概念。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