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2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篇: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渭南高级中学

高一生物

许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癌症和传染病的学习,形成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1、使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癌症,并探讨癌症发生的病因,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1.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并能主动预防,常识性地掌握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些传染病。

1.3、使学生了解目前比较热门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并用具体的病例帮助学生理解。

2、难点:

2.1、举例说出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2.2、举例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活动:首先来说说自己身边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事例,再引导学生说出与自己身边有关的生物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应对,拓展学生对生物的认识,点破生物研究的对象,生物,即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凡是与生命相关的都是我们生物科学研究的范畴。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教师活动:在生物科学中,哪些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灵活的将所有的棘手的问题引导到环境与健康问题上,并引导学生能够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人打农药影响人类健康等。

教师活动:人类的活动影响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肿瘤、传染病。环境恶化引发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再度抬头:疟疾、登革热、脑膜炎。(全球变暖使病毒活跃,城市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环境,使蚊蝇大量滋生,再加上人口流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非典、禽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点评。将问题归结到对人类影响较大的两类疾病:癌症和传染病。设计意图:情景创设“由大到小”引出所要研究的主题,即:从生物科学——身边的生物——身边的最为棘手的生物科学——身边的最为棘手的有关健康的生物科学——癌症、传染病、基因诊断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交流合作,继续探究

(一)癌症

教师活动:我们往往谈癌色变,像被下了死亡通知单一样,目前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发病率第二,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并且有预测:到2050年,癌症发病率将为例第一。

任务1: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将癌症与肿瘤混为一谈,谁能说说癌症与肿瘤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可配合相关肿瘤视频)

学生活动:癌症是恶性肿瘤,一般将恶性肿瘤命名为癌。与恶性肿瘤相对应的是良性肿瘤:子宫肌瘤。

但并不是叫瘤的都是良性:神经母细胞瘤和骨髓母细胞瘤。而有些肿瘤直接加恶性:恶性畸胎瘤。

任务2:人为什么会得癌症,请同学们对癌症病因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化学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工厂释放的煤烟,烟熏烧烤的食品、霉变食品、亚硝胺(食道癌)、联苯胺(印刷厂与橡胶厂工人膀胱癌)、某些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氮芥等)可诱发二次肿瘤白血病、苯(油漆),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厨房里的油烟(油温控制在小于200度以下)

物理因素:紫外线、Ⅹ射线(周国平女儿),核辐射。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分析积极思维中的为什么有的癌症上升,有的癌症下降的原因? 学生活动:(略)

任务3:癌症很难治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预防为主,及早消除致病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如:禁烟、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良好的心态等。拓展思考:

1、癌症为什么会扩撒?

2、人的那些部位不得癌症?

3、野生动物和家禽得癌症吗?

设计意图:这三个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建立起防癌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

(二)传染病

教师活动:近些年,我们不断地遭受原有的和新发的传染病的困扰,你都知道有哪些传染病?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如: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任务4:从这些传染病中,你们学会了应如何应对传染病?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活动:适时对学生回答点评以及总结:脱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

任务5:从表1-1中选出1-2个你们熟悉的传染病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学生活动: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传染病放在此,只是加深学生体会生物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让学生自主的交流。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教师活动:中国古代医生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西医是通过视、触、叩、听以及借助仪器和化验等手段诊断。中西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疾病表现出的外部特征来诊断疾病的,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手段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为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按照这个思路:基因病——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可以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如:内科病、肿瘤、遗传病等。

任务6:世界上第一例基因诊断是在1978年,对一个孕妇做的产前诊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目前利用基因诊断可以对一些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遗传病、肿瘤等进行诊断,除此之外,你们都知道还有那些疾病是利用基因诊断的?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亲子鉴定、灾难后的尸体鉴别。教师活动:适时点评。你是否能对基因诊断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有弊有利。(合理就可以)

教师活动:目前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对于一些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像基因治疗一样,深入到基因疾病的发病“根源”上去治疗。但是只有20多种疾病能够应用基因治疗。世界上第一例基因治疗是在1990年,是一个患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的美国4岁小女孩,疾病可使T淋巴细胞因代谢产物积累而死亡,从而导致联合性免疫缺陷症,免疫低下,极易受感染,不治疗很难活过1岁,常规治疗的思路是:缺腺苷酸脱氨酶,就给补充腺苷酸脱氨酶,但是这样的治疗需要不停的为患者提供腺苷酸脱氨酶,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

学生活动:基因治疗。

教师活动:接受基因治疗最早的是在1990年,一个4岁的美国小女孩,专家组取出她的白细胞,在体外把正常基因引入白细胞后,再重新输回她的血液中,4个月,接受了4个月的治疗,病情改善。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第二段,分析所使用的是基因治疗的那一种方法?若使用另一种方法,你该如何操作?

学生活动:体外治疗途径。若使用体内治疗,就直接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没有基因的知识基础,故本设计从感性、宏观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不要让学生有理解起来艰涩之感。

3、巩固练习

本节练习题多为癌症的病因和基因治疗。可加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几个班的讲法不同,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的感觉较好,最后一节一般不好,老师思维慢了,学生注意力也不集中。感觉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发言,学生会给我惊喜。在让学生自己说对生物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上,有个同学说研究生物结构,我就着结构说,研究结构的是解剖学,有个一个关于解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启发学生是庖丁解牛,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反应上来。在讲到X射线时,举例周国平女儿,妞妞,没有学生知道一个当代哲学家的名字。在教学中,关于基因治疗灵活处理,从同学熟悉的糖尿病入手,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就给补充能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具体实例,回答如何使用基因治疗治疗糖尿病。这样的应用将概念和应用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记忆。

第二篇:[精品]高中生物 1.1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 必修一 1.1 身边的生物科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2.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的概念 难点:基因诊断的原理及基因治疗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初步掌握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以及染色体组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创设情景,激发疑问

(1)人类社会现在面临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2)人类健康面临哪些挑战? 结合以往知识回答:

(1)人类面临着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健康等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有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心理疾病。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探究

一、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1.提供信息资料

(1)20世纪70年代癌症死亡人数每年70万,90年代114万,21世纪初150万每年。(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 世纪全球80多亿人,将有1亿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2.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①什么是癌症?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有哪些?其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有哪些?

②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 ③什么因素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请举例说明。

④请结合诱发癌变的因子和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等数据信息,提出预防癌症的措施。⑤结合个人生活见闻,综述当前癌症的治疗现状。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师】什么是癌症?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有哪些?其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有哪些?

【生】癌症是指机体在内外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恶性肿瘤,即异常增生的细胞。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有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为肺癌,其次为肝癌。

【师】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

【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预防措施主要是禁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发病率,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治疗。

【师】什么因素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请举例说明。

【生】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可诱导癌变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进而引起细胞的恶性增殖,导致癌症。如由乙肝病毒诱发肝癌,辐射引起皮肤癌,煤焦油、尼古丁引发肺癌等。

【师】请结合诱发癌变的因子和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等数据信息,提出预防癌症的措施。【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预防癌症:

(1)减少烟草消耗:吸烟仍然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大约1 亿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

(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3)开展肿瘤普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肿瘤,特别是对于宫颈癌和乳腺癌,可以获得预防和治愈的效果。

【师】结合个人生活见闻,综述当前癌症的治疗现状 【生】癌症的治疗现状:

2(1)当癌症被发现但还未扩散时,可采用手术切除,并可能治愈。(2)如果已经扩散,通常采用“放疗”或“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讲解】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生物因素是病毒等,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发生肿块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化学因素有烟中的烟碱、尼古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一些化学药品。

(2)讨论题②的原因可能还有农村原来的发病人数少,这两年增长的人数比起原有基数比例就显得大。

探究

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指导阅读书本3-4 页,讨论问题: ①什么是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原理是什么? ②基因诊断技术有什么特点?

③为什么基因诊断技术能灵敏地诊断疾病?(以肝炎病毒检测为例)④什么是基因治疗? 阅读、分析、归纳:

【师】什么是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原理是什么?

【生】基因诊断又叫DNA诊断、分子诊断,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新技术。基因诊断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原理.针对不同疾病的检测, 有不同的DNA探针, DNA探针分子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若它与标本中的DNA分子发生杂交, 即可特异性地确定标本上的遗传信息。

【师】基因诊断技术有什么特点?

【生】基因诊断具有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简便; 灵敏度高等优点。【师】为什么基因诊断技术能灵敏地诊断疾病?(以肝炎病毒检测为例)【教师总结】

(1)肝炎病毒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已被破解。

(2)利用和肝炎病毒DNA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做探针。

(3)用此探针检测被检样品,如果是肝炎病毒,根据DNA分子杂交原理,可以形成杂合双链区,如果不是肝炎病毒,无法形成双链区或形成极少双链区。

(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做标记,即使两种DNA分子之间形成极少的双链区,也能够被检出。

【师】什么是基因治疗?

【生】基因治疗是用正常的基因整合入细胞,以校正和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从广义上来讲,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体内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方法,也谓之基因治疗。

2.结合图1-1,分析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 3.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前景

学生阅读

结合实际应用反馈

①基因治疗有 和 途径。②目的基因具有 的作用。

③目的基因通过 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

④基因治疗需要将目的基因送入患者体内。据图比较基因治疗的体内途径和体外途径,指出目的基因送入患者体内的不同之处是:。

思考回答

①体内途径、体外途径 ②治疗 ③受体

④体外途径是在体外培养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形成重组受体细胞并增殖,然后输入患者体内,体内途径是通过载体把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人体

七.板书设计

第1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

一、人类面对的健康问题: 1.致癌因子 2.癌变机理 3.癌症的预防措施 4.癌症的治疗现状

二、基因诊断: 概念: 原理: 特点:

三、基因治疗 概念: 特点: 应用现状及前景

第三篇:生物科学

《遗传学——父系遗传》

理论作业

题目:父系遗传及相关例子

学院:生命科学学

一、基本概念

父系遗传:又称Y染色体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Y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Y遗传现象。而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所引起的遗传病叫Y伴性遗传病(Y-linked inheritable

disease)。本病的遗传方式表现在:

①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故这种病只发生于男性。②家庭中的所有男性都会发病,并且是男传男。

③由于Y染色体只有1个(不同于x染色体有2个),故其上的致病基因没有等位基因,也就不存在显隐性的关系。

④只要带有1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

属于这种遗传病的有耳廓长硬毛、箭猪病等少数几种。

为此病的特征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如此世代相传。因此,被称为“全男性遗传”,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

二、相关例子

1、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1],(Hypenrichosis of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又称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属于少见的Y连锁遗传。该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患者全为男性,在临床上一般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初生时外耳道即有绒毛状褐色霭毛,六岁后色泽转黑;青春期外耳道部位出现变长的黑色硬毛,长度约为2毫米至20多毫米,从丛生长,伸出耳孔之外,耳部未见其他遗传、疾患或先天畸形。外耳道多毛症全部都表现为双侧性,且有明显的对称性。多毛的部位常常见于外耳道口、耳轮缘和耳屏。仅见发生在耳廓的前面,而未见有长于耳廓背面者。耳毛最长可达到4.5厘米,有的呈卷曲状,还有部分络腮胡与之并存。

外耳道多毛症是学者们公认的Y伴性遗传症状。这种病在印度人中发现的较多,高加利索人,澳大利亚土人、日本人、尼日利亚人中也有少数发现。毛发对于身体的重要作用就是加速体内汗液的排除,多毛症虽然对于身体健康没有危害,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外形美观,还会影响患者在正常生活中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2、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2],它们分散存在于细胞质之中,世代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关于线粒体遗传方式的探索是在发现线粒体有 DNA 之后[3],并且首先开始于动物线粒体遗传研究[4],动物中线粒体呈现出严格的母系遗传。之后大量研究显示了植物线粒体比质体更严格的母系遗传方式,至今所研究的被子植物中,已报道的只有衣藻属、甜瓜、黄瓜和吊兰等极少数植物存在父系遗传或双亲遗传现象。

黄瓜和甜瓜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为罕见的父系遗传,子代线粒体基因均来自父本,重组率相对核基因组要低,本实验选取甜瓜属 11 个不同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成熟花粉 DAPI 压片,染色观察其细胞器 DNA信息的存在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胞器父系遗传的可能,进而运用 MTG-DAPI 双染色体系,观察花粉贴壁期和成熟期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布[5],从而确定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

结果显示,所涉及的 11 种甜瓜属植物均同黄瓜一样,成熟花粉细胞生殖核周围或精细胞中存在线粒体 DNA[6];而作为对照的南瓜和西葫芦的花粉细胞发育到成熟期时生殖核周围没有任何细胞器DNA。上述结果表明,甜瓜属植物线粒体 DNA 有可能通过花粉进行遗传和散布[7]。这个结果将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潜力特性扩展到甜瓜属,在甜瓜属中检测到 2 种花粉发育类型,分别为两细胞花粉和三细胞花粉。[8]两种不同花粉发育形式的材料均具有线粒体基因组双亲遗传或父系遗传的可能,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3、贵州白香猪父系遗传

贵州白香猪属小型猪种,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产条件下, 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珍贵猪种。1997年, 贵州大学教授刘培琼等对其所进行种质测定和系统选育, 经不懈努力 ,成功培育出全白毛系的“贵州白香猪Ⅱ”和具有两头乌毛色的“贵州白香猪Ⅰ系”。[9]选育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CN1313028A)。香猪除了作为特殊猪种在养猪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外 ,还因其主要生理参数与人类比较接近,适宜作为人类医药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和器官移植的供体物而倍受人类医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 PCR直接测序技术对贵州白香猪 Y染色体SRY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从父系遗传角度研究贵州白香猪的遗传背景, 以期对贵州白香猪资源有更全面的了解 ,为更好保护和合理利用此资源提供科学参考价值。

经过对SRY基因编码区单倍型及核苷酸变异位点分析,贵州白香猪 SR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 711 bp,两品系个体间没有检测到核苷酸序列差异(图 2)。与GenBank上下载到的4个欧洲猪品种和 3个中国地方猪品种的 SRY基因同源序列比对发现, 中国猪品种与4个欧洲猪品种在 145 bp和 647 bp处存在 2个变异位点, 分别为 G/C、C/G颠换 , 界定了2种单倍型 , 贵州白香猪两品系与 3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享单倍型GWXPⅠ, 4个外来猪品种共享单倍型 Berkshire, 中国猪品种与 4个欧洲猪品种分别共享不同的单倍型,[10]说明其在父系遗传上具有一定差异性。从父系遗传的角度为家猪的起源、驯化研究做了补充。

图 2

8个猪品种(类群)SRY基因 2个单倍型及其多态位

4、箭猪病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一种罕见的皮肤病,患者的体毛和箭猪比较相似。

5、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 DNA 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

大多被子植物的叶绿体DNA 通过雌配子以母系遗传的方式传递,比较杂交个体及其可能亲本的叶绿体 DNA 序列,可以揭示其母本起源。但也有一些类群叶绿体基因被证明为父系遗传,例如大部分的裸子植物。

本实验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 G.uralensis♀× G.glabra♂、G.glabra♀× G.uralensis♂、G.uralensis♀× G.inflata♂、G.inflata♀×G.uralensis♂共 68 份材料的核基因 ITS 序列、叶绿体rbcL、matK、trnH-psbA基因的序列分析[11],探讨了甘草属叶绿体 DNA 遗传方式。结果表明:(1)亲本种和人工杂交种 ITS 序列长度均为 614 bp,其中 34 份人工杂交种ITS 序列存在 4 处变异位点,且人工杂交种均检测出来自父本、母本 ITS 序列相同位点碱基的叠加,检测率为100%。

(2)亲本种与人工杂交种的叶绿体基因rbcL、matK、trnH-psbA序列长度相同,共有 4 处变异位点,人工杂交种在变异位点处的碱基与其相对应的父本碱基一致率高达 97.1%[12]。以上结果说明,该研究获得 34 份人工杂交种为 100%杂交成功的 F 1 子代,核基因 ITS 序列可用于甘草属杂交种的遗传鉴定;甘草属叶绿体rbcL、matK、trnH-psbA基因具有父系遗传特性[13],推测甘草属质体的遗传方式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这种质体遗传方式的发现为甘草属杂交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也为杂交种的亲本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6、家养梅花鹿品种的父系遗传

中国是世界最早养鹿的国家,家养梅花鹿已经培育了6个品种和1个品系,六个品种分别为敖东梅花鹿、东丰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1个品系为长白山梅花鹿[14]。中国家养梅花鹿各品种和品系都是在东北梅花鹿亚种基础上选育而成的。通过对线粒体DNA控制区、cytb、COLL基因等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表明,线粒体DNA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梅花鹿遗传资源信息,但是还不够全面。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域(MSY)基因遵循父系遗传,不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突变率低于线粒体DNA,高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是分析家畜的遗传多样性重要分子标记,其变异可以补充和弥补从线粒体DNA研究无法得到的大量遗传信息。

Y染色体SNPS是指位于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的非重组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近年来许Y染色体SNPS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牛、羊、驴、马等家畜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15]但是国内尚无梅花鹿Y染色体分子遗传多样性的报道。

本研究根据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我国培育的家养梅花鹿品种和品种389头雄性梅花鹿Y染色体AMELY基因部分序列,针对测序得到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进行Y-SNPS筛选,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筛选出6 个SNPS位点,得到了6种单倍型(H1、H2、H

3、H4、H5和H6),结果表明,我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之间没有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H1为优势单倍型,在种群中有比较高的频率,其次为单倍型H2,其他单倍型频率比较低。揭示中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为建立我国梅花鹿资源保护和育种提供理论据。

参考文献

[1] 马慰国, 张开滋.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特征[J].遗传, 1988(1):40-41.[2] 赵娟, 沈佳, 李海梅,等.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J].园艺学报, 2014, 41(11):2250-2258.[3] Nass S,Nass M M.1963.Intramitochondrial fibers with DNA characteristicsⅡ.Enzymatic and other hydrolytic treatments.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3):613–629.[4] Dawid I B,Blackler A W.1972.Maternal and cytoplasmic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Xenopus.Developmental Biology,29(2):152–161.[5] Nakamura S.2010.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 in Chlamydomonas.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123(2):163–170.[6] Calderon C I,Yandell B S,Havey M J.2012.Genetic mapping of paternal sorting of mitochondria in cucumbe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25(1):11–18.[7] Havey M J,McCreight J D,Rhodes B,Taurick G.1998.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of the Cucumisorganellar genom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97:122–128 [8] Shen J,Kere M G,Chen J F.2013.Mitochondrial genome is paternally inherited in Cucumisallotetraploid(C.×hytivus)derived by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ScientiaHorticulturae,155:39–42.[9] 王兆龙, 刘若余, 田甜.贵州白香猪母系与父系遗传检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 28(3):240-244.[10] 黄勇富, 张亚平, 邱样聘, 等.猪线粒体 DNA多态性与中国猪种起源、分化的关系[ J].遗传学报, 1998, 25:322-329 [11] 陈超南, 陆嘉惠, 李学禹,等.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DNA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J].广西植物, 2017, 37(2):162-168.[12] NEALE DB,SEDEROFF RR,1989.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chloro-plast DNA and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loblolly pine[J].TheorAppl Genet,77(2): 212-216.

[13] HU SY,1997. A cytoltgical study of plastid inheritance in angio-sperms[J].Acta Bot Sin,39(4): 363 - 371.[胡适宜,1997.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细胞学研究[J].植物学报,39(4): 363-371.]

[14] 周盼伊, 邵元臣, 刘华淼,等.家养梅花鹿品种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8(4):473-477.[15] 李欢霞.梅花鹿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2

第四篇: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论

1、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教材编写和命题的依据。

2、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3、学生有许多学习成就是无法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来正确评价的,例如表达交流 技能、运动技能和心因动作技能等等。

4、生物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

5、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实验技能性目标分为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

6、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强化、板书、演示、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课堂组织、变化、结束十个方面的技能。

7、教育调查法一般由研究者通过 访问、座谈、问卷 等方式向被研究对象或当事人了解情况。

8、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从传递者转向合作者。

9、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0、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11、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

12、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框架和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13、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教育调查法的特点有经验性特点、非干预性特点、间接性特点;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

14、“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 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15、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假设、观察、实验

16、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 教育调查法、和 教育实验法。

17、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 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18、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嗅、触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1、生物学教师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BCDEA课程的方B课程的价值C 课程的标准 D课程的目标E 课程的性质

2、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BCEA 科学探究技能方面的目标B 能力方面的目标C 知识方面的目标 D 实验操作方面的目标E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3、思维能力包括ABCDEA 比较 B 分析 C 判断D 推理 E 综合

4、自然科学主要有下列哪四个维度构成?ABDEA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B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C 科学是一个逻辑过程D 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E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5、课堂教学导入的应用原则为BCDA 示范性和鲜明性 B 目的性和针对性 C 趣味性和艺术性D 关联性和启发性 E 教育性和强化性

6、讲解技能的类型可分为ABCDA 问题中心式 B 描述式C 解释式 D 原理中心式 E 倡导式

7、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及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BCDEA 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思考B 人机交互智能化学习C 提高学习效果D 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多样性 E 使生物信息资源更为可观

8、下列哪些是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ACDA 目标指向性 B 过程随意性C 有组织性 D 有计划性 E 无序性

9、教师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ACD A 能及时妥善地解决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B 能独立进行生物教育科学研究C 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内心活动 D 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

10、指导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是ABCA提前做好充分准B 对学生有严格要求C尽可能把成果用于课堂教学D 要求全体学生都参加

1、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要注意:acdA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B更新教学观念 C角色转变 D 主动参与E 掌握教学理论

2、生物课程标准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abdeA 前言 B 课程目标C 课程结构D 内容标准 E 实施建议

3、下列哪些是生物教学中的能力目标abdeA 获取信息的能力 B 实验操作技能C 计算机操作技能D 科学探究技能 E 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4、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bcdeA 思路的变化 B 身体的移动 C 声音的变化D 目光接触 E 面部表情

5、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bcdeA 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C 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D 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E 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6、科学是一个知识体,它是由下列哪些不同形式的知识构成?abceA 事实 B 概念 C 原理D 方法 E 理论

7、具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该表现出的特点为abcdeA 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B 他应能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C 他应能认识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认识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D 他应能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 E 他应能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来解决实际问题

8、参加听课者必须做的工作有ADA 及时记下自己的观感和看法B 向学校领导汇报听课情况C 课后找学生座谈D 既要观察教师,又要观察学生E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9、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一般是由调查者通过下列哪些手段收集资料?abceA 座谈 B 问卷 C 访问 D 观察 E 测试

10、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假设abeA 是一简短的陈述 B 是一些试探性的想法 C 可以查明事物的因果关系 D 可以证实结果 E 用以说明预期的一种现象

1、国家课程标准是ACDE

A 教材编写的依据B 教学改革的依据 C 教学的依据D 考试命题的依据 E 教学评估的依据

2、自然科学的特点包括ABCDEA 精确的测量 B严格细致的观察与实验 C 用实验检验预期和假设D 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E 科学过程

3、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ABCDEA 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B 熟悉自然现象几规律

C 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D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E 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4、从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ACDEA 形态学实验 B 探究性实验C 解剖学实验D 分类学实验 E 生理学实验

5、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ABCDEA 角色的调整 B 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C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D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E 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6、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EA科学性和学科性 B 教育性和针对性C 针对性和生动性D多样性和强化性E 简明性和启发性

7、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哪几方面?ABCDEA 求知的需要B 情感的需要C表达的需要D应用的需要 E 未来的需要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BCDEA 演示强化 B 语言强化C 动作强化D 活动强化E 标志强化

9、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ABCEA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B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C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 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E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10、备课的意义在于ABCDA 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B加强教学的预见性C 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成功D 加强教学的计划性E 增强教学经验

第五篇: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参考资料

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 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 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

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 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 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3. 《分析化学实验》,张广强 黄世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年6 月;

4.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有机化学》

(二)参考资料

1.《有机化学》,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 2.《有机化学》(第4 版),倪沛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年12 月; 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北京大学出版,2001 年; 4.《有机化学》上、下,胡宏纹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有机化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二)参考资料

1.《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仪器分析》,吴谋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应用统计学B》

(二)参考资料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王丽燕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9 月; 2.《环境统计》,蔡宝森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 3.《生物统计学》,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植物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 《植物生物学》,叶庆华、曾定、陈振瑞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 《植物学(上、下册)(第一版)》,陆时万、吴国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植物生物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植物生物学实验》,刘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 年; 2.《植物学实验》,何凤仙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年。《生物化学》

(二)参考资料

1.《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第五版; 2.《普通生物化学》,郑集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三

《生物化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王秀奇、秦淑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动物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江静波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动物生物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张闰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2.《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微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5 月版。

《微生物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叶明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09 年9 月版。《植物生理学》

(二)参考资料

1.《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1 月版; 2.《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5 月版。《遗传学》

(三)参考资料

1.《普通遗传学》,卢龙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10 月第1 版; 2.《现代遗传学》,张建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7 月第1 版。《细胞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 《医学细胞生物学》,张瑾峰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年3 月; 2.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陈诗书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 《细胞生物学》,凌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免疫学》

(二)参考资料

《免疫学》,P.M.Lydyard,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 《生态学》

(二)参考资料

1. 《生态学》,李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2. 《普通生态学》,李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年。《分子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分子生物学》,阎隆飞等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2.《分子遗传学》,李振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3.《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F.M. 奥斯伯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生物工程》

(二)参考资料

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导论》,贺小贤,科学出版社,2005; 2.《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瞿礼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等,科学出版社,2004。《酶工程》

(二)参考资料

1.《酶与酶工程》,袁勤生、赵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酶工程》,罗贵明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年 《酶工程实验》

(二)参考资料

1.《酶制剂工业》,张树政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 2.《酶工程》,郭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生物专业英语》

(二)参考资料

1.《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邬行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5 月版;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二)参考资料

1.《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毛忠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膜分离技术》,刘茉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超临界流体萃取》,张镜澄,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天然产物化学》

(二)参考资料

1.《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年;

2.《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徐任生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年;

3.《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孙文基等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年; 4.《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二版),于荣敏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印刷,2007 年。《资源植物学》

(二)参考资料

《植物资源学》,董世林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年12 月; 《植物资源学》(第二版),刘胜祥主编,武汉出版社,1994 年;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张康健、王蓝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年1 月; 《中药资源学》,周荣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年。《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二)参考资料

《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汪茂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第2 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刘成梅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 《天然药物化学》,杨其蕴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年。《中药药剂学》

(二)参考资料

1.《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11 月版;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郑俊民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年6 月版; 3.《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8 月版; 4.《中国药典》,2010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中药药剂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中药药剂实验与指导》,赵浩如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年10 月; 2.《药剂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

(二)参考资料

1.《药剂学》(第四版),毕殿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沈雪梅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卫生部2010 版。《中药分析学》

(二)参考资料

《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汪茂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年;

《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修订版),梁延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 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发酵工程》

(二)参考资料

1.《发酵工程》,黄方一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 年版;

2.《发酵工艺学》,白秀峰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年版。《发酵工程实验》

(二)参考资料

1.《发酵工艺》,孙俊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微生物实验》,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食品微生物检验》

(二)参考资料

1.《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2.《食品微生物学》,朱乐敏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年版。《食品营养学》

(二)参考资料

1.《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食品质量管理》

(二)参考资料

1.《食品质量管理学》,冯叙桥、赵静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2.《食品质量管理学》,陆兆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版。《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

(二)参考资料

1.《食品分析》,孙远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年版;

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现代食品分析技术实验》

(二)参考资料

1.《食品分析实验》,张水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食品化学综合实验》,黄晓钰、刘邻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版。《酒类酿造工艺学》

(二)参考资料

1.《啤酒工艺学》,陈宇主编,广西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2.《葡萄酒工艺学》,朱梅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下载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历,生物科学

    个人简历 个人概况: 姓名:####性别:男 年龄:24岁出生年月:1984年12月 籍贯:湖北黄冈毕业院校及时间:华中师范大学09届 专业:生物科学学历:本科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健康状况:良好 计算机......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系2005年招生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生物科学是21世纪带头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从事日益发展的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绵阳师范学院13届生物科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步入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梦想,绵阳师范学院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生物科学与健康教学总结

    生物科学与健康教学总结 资中二中 罗魏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生物科学与健康选修课程的教学,本节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一点有关健康的一些基础知识,为学生了解一些与健康相关的......

    身边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

    身边的设计艺术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 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身边的设计艺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身边的诱惑 教学设计

    身边的诱惑 教学设计 冯记沟回民中学白银广 一、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知识目标:了解身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