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5篇)

时间:2019-05-12 03:2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第一篇: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王 健 张 静 摘 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课堂沉默;积极沉默;消极沉默;提问策略

一、引言 世纪初开始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学生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说”。然而许多教师发现,要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缺乏主动性,即使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们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静寂和沉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常三缄其口,沉默不语,让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 的境地。近几年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比较关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形成的因素。这些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失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能力的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而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是Amy B.M.Tsui[1]所作的《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沉默与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该研究是一项对中学生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她发现学生的沉默主要与焦虑有关。另一项是Jackson[2]在用英语讲授商务管理的课堂上进行的研究,他发现教育、社会文化、情感等因素导致了学生的沉默。本研究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各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讨论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并试图从学生问卷和访谈的语料阐述学生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它的交际主体只能是教师和学生,它的交际链也只能有两种形态:教师——学生,学生——教师。那么课堂沉默可以相应地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 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3]从广义层面讲,它包含了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本文从狭义这一层面就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论述。1.学生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刘向前(2005)在关于课堂沉默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3](1)积极沉默

沉默是学生思考时普遍的和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将老师所授知识接收→分析→归纳→运用的必要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多为:①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陷入积极思考中的沉默;②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述或回答认真去倾听和思考的沉默等。由此可见,沉默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必要的沉默使学生有机会利用必要的时间理解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努力思考课堂提问并组织语言而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答案。(2)消极沉默

根据课堂沉默现象,消极沉默又呈现两种表现形式:(1)有些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教师所讲知识或被动接受或不懂装懂,对课堂提问或不闻不问或不愿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瘫痪,毫无生气;(2)课堂表象上呈现出热烈、活跃,师生配合良好的状态,其实质却是往往由几个特定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仿佛置身事外,与课堂活动无关,一味沉默。这两种表现形式均与现时外语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互动教学格格不入,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究其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英语课堂中“消极沉默”的局面,改善外语教学氛围,提高外语教学质量。2.教师提问策略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互动(interaction)是语言课堂的关键。[4]教师——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教师话语尤其是教师提问来引发和维持。而在英语课堂上,应答又是师生间有效的双边活动之一,这是由英语学科实践性特点决定的。有研究表 明,英语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人次、频率均高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学科。(1)课堂提问的作用

提问(questioning)是教师引出话题、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的主要交互模式。Richards &Lockhart(1996)曾归纳课堂提问的作用: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集中思考课堂的内容;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的话语;有助于教师阐述某些结构和词汇项;能让教师核查学生的理解情况;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参与。[5]因此,教师提问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调控教学进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及输出的机会。(2)有效的课堂提问和应答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地应答教师的提问,是大多数语言教师面临的问题。故“有效”提问应能使学生做出相应和完整的答复,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6] 在一项对学生应答的研究中,White & Lightbown(1984)发现,在 45 分钟的课堂上,平均有 200 个问题,42%的提问没有应答。[7]Tsui[1]在香港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课题中,探索了被教师认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结果表明,教师自身是造成学生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如教师对沉默行为的不可容忍性,教师话语的不可理解性。她还提供了一些成功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比如延长等待时间,提高教师提问技巧等。Nunan(1991)也强调延长“等待时间”(wait-time),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可以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增加应答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的输出能力,最终实现师生间有意义的交流。

(3)课堂提问策略

根据Norton[9]和Orstein[10]的研究成果,促进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加以实施,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包括计划策略、问题策略、控制策略和评估策略。这些策略可保证提问的有效进行,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控制提问过程顺利进行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及评价。由此可见,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联系师生的桥梁,使师生间更好地沟通和了解。而教师适当延长应答时间和容忍学生的沉默——积极沉默,有助于有效课堂活动的展开并增加课堂中有意义的互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某班英语课堂的个案研究,采取问卷、访谈、观察的方法收集数据,其目的是了解和描述学生课堂沉默的各种因素、学生的沉默与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1)课堂观摩

研究对课堂进行了有重点的观察。观察者不介入课堂活动,不事先说明观察目的,对随机选择班级进行为期 10 周的观察,每周随堂观察两次,共 4 小时。因此,避免了观察对象因观察目的做有意的调整而影响结果,又能客观有效地收集其习得状况信息。[11](2)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

本研究在2003级市场营销二年级2班“综合英语课”第二学期进行。全班 31 人都做了问卷调查,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全班挑选了包括积极、一般和不积极的 6 位同学做了访谈。

四、学生课堂保持沉默的因素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即课堂环境、学生、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来阐述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的具体原因。1.课堂环境因素

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对英语课堂上的氛围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数学生的应对之一为保持沉默,那么少数积极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从学生角度看,教师营造一个博采众长、宽松的英语学习课堂氛围,鼓励所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2.学生的因素(1)个性

调查结果表明,少数学生表明是由于自己害羞,自尊心太强,所以不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争抢着回答问题是很幼稚的表现,大学生应该表现得沉稳一些,因而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2)自信心不足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十分不自信,根本不敢开口讲英语,更不用说在全班回答问题。他们害怕自己说出的英语是错误的而没面子,所以就采取沉默应对。而许多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回答,因为缺乏在公众面前讲英语的勇气。(3)文化因素

面子这一问题在中国或许会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学生不仅极力使自己不丢面子,同时也帮助别人避免丢面子。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或讨论可能导致自己、同学、老师丢面子,因此在不知自己怎么回答或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全 面子。其次,传统文化对沉默的认同也是导致课堂沉默的原因之一。学生在课堂上无意识的遵从着“多言述穷,不如述中”;“善者不辨,辨者不善”这些教导,从而在课堂教学上保持出过多的沉默。

3.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提问策略均对学生课堂的沉默现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学生认为有时教师的提问太难,以致对相关话题内容知道甚少。有时教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语言学习的独特性还在于与学习其他课程相比,学习者更易于受到批评和负面的评价,因为在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更多。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教师过高的期望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教师失望。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很多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要求和问题。

五、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师提问策略

大多数的ESL课堂中,课堂交互的主要部分是由教师的提问所引导的,[4]而提问又是教师寻求信息的主要途径。提问方式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信息的获取和学生对语言的输出。教师如能正确把握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提问后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考虑。与急不可耐地寻求学生的答案相比,在从容的沉默后,教师更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1.增加学生组织和练习目的语的机会教师话语的使用是否恰当会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和 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12]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不但量多且基本上局限于提问,所提问题往往又多为封闭式的。根据Barnes(1969;1976)对教师提问的研究,所谓封闭式问题(closed)即仅有惟一正确答案的问题。[13]而当教师提出这类问题时又急于得到学生的应答,不给足够的反应和思考时间,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出。教师也许能使课堂保持连贯和流畅、节省时间和加快进程,可是剥夺了学生抓住要点及找出答案的机会。这种课堂交际对于学习者的输出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语言课堂实效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语言练习和能够“说”出对问题的理解机会少。因此,英语课堂上要控制教师话语的量,提高教师提问的质,增加学生组织和练习目的语的机会。2.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

教师的话语还控制了课堂话语的主题,始发绝大多数的提问和要求,结果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即被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以及执行教师的各项指示。根据第二语言习得(SLA)理论,交际中的话语调整只有在课堂交际中的双方参与下才能对输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

调整是意义生成的一个标志,[14]而意义生成在SLA中被认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意义是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交际中产生的。教师对交际方式的理解、决定以及选用对于学者的输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创造和谐气氛,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表现欲,并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3.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能力

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合适的认知反馈,还要给予情感支持。[15]处理学生的错误或失误是一门艺术。Allwright& Bailey(1991)强调至少用处理(treatment)而不是修正(correction)来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具体处理学生错误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习者各种处理办法,不仅是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一种办法是永远有效,而且因为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办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同的、连续的发展阶段,当学生的语言发展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一味修正他们的错误是徒劳的,有时学生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会得到修补和提高的。[15]在设法处理学生错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不要使他们灰心沮丧,扼杀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自我修正错误的空间和时间,逐步培养他们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能力。总之,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对使用英语交流的恐惧极大地阻碍了语言输出,是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Swain(1985)强调,输出是习得外语的重要条件,如果学习者希望他们的外语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 的输出。[16]交际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渠道。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问和应答是英语课堂主要互动形式之一,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成为落实教学计划和组织师生间有意义的交流活动的纽带;教师正确运用提问策略,把握问题的梯度、适当延长侯答时间、尽量减少应答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忧虑等可有效引导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防止消极沉默的出现,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参考文献:

[1] Tsui, 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In K.M.Bailey and D.Nunan(eds.), 1996.[2] Jackson.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s:Anxiety and Aspirations [J].System, 2002.[3] 刘向前.论课堂沉默 [D].曲阜师范大学,2005.[4] Tsui, A.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M].London:Penguin Group, 1995.[5] Richards, J.&C, 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5.[6] 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7] White, J & Lightbown, P.M.Asking and Answering in ESL Classes [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84:288.[8] 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9] Norton, D.E.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of Language Arts [M].[10] Orstein, A.C.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M].Brown Communication Inc, 1995.[11] McDonough.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M].Edward Amold(Publishers)Ltd, 1997.[12] 王银泉.教学方法和非语言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 语教学与研究, 1999(4).[13] Barns, D.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 [A].in D.Barns et.al(eds)Language in the Learner and the School [C].Hamondsworth Penguin, 1969.[14] Pica, T.Research on Negotiation: What does It Reveal abou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ndition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J].Language Learning, 1994:499.[15] Allwright, D.Bailey, K.M.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99.[16] Swain, Merril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In S.Gass & C.Madden(eds.).Input in SLA [C].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85.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与解析

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与解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 调查 分析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迅速扩大招生规模,至2008年的短短九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由此所带来的大班和多班教学问题、由于院校招生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教学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也渐渐严重。其中,大学生逃课是伴随着这一历史现象而出现的现象。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有利于改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管理问题,对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序言

高等教育扩招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虽然已达到了17%,但与发达国家60%的毛入学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应该来说,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是必须要经过激烈竞争的。然而,在高校扩招规模逐渐变大的今天,历经千辛万苦和激烈竞争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却频频出现了逃课现象。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深入思考其原因及对策的问题。

其实,“逃课”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早已是司空见惯。进入大学之后,不少大学生受到了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感到彷徨、感到困惑,而“逃课”则成为了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的内涵,许多人高中毕业后仍选择进入高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希望能够造就一个美好的将来,美满的人生。然而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却弥漫着“大学生逃课是正常的”,“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之类的不良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对校园文化破坏性之大,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可想而知,当今大学逃课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特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活动,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分析。1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

调查采样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北苑及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14日

调查问卷:发出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86.8%。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根据本次调查所得出的相关数据。

平均每周逃课次数。经调查,逃课节数10次以上的竟占18%,逃课节数5-10节的占54%,逃课节数在1-5节的占23%,而从没有逃课的只占了5%。逃课次数较多的专业(仅限在北苑四教上课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会计、新闻。逃课节数集中在1-10节这一区间,这也符合实际上的情况:没有逃课和逃课特别多的都是少数。而由此可见,北苑学生逃课的情况不容乐观。

逃课的类型。经过调查及计算,专业基础课逃课率在25%左右,专业主干课的逃课率在35%左右,选修课和哲学、思修等公共必修课的逃课率竟高达50%。逃课变成了“必修课”,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等于“没课”,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逃课的原因。认为“老师上课内容很无聊”的占47%,认为“觉得很疲倦,没有学习精力”的占10%,“学生会或其他社团有急事”的占17%,“回宿舍看体育比赛或其他电视节目”占34%,认为“自学比听课的效果更好”的占22%,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5%。据此可以看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在“老师上课内容很无聊”和“回宿舍看体育比赛或其他电视节目”。

对逃课的态度。“赞同”的占48%,“偶尔为之”占35%,“不赞同”占17%。由此可见,赞同逃课和偶尔逃课的人占了大多数,而不赞同逃课的只占很少比例,可以说明逃课的不良风气在北苑十分严重。

逃课对学习的影响。认为逃课没有影响的占20%,认为逃课有一点影响的占13%,认为逃课对学习的影响很大的占67%。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明白逃课对学习、考试的影响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逃课,这个原因我们在下一部分将会分析。

现行防止逃课措施的有效性。65%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没有效果”,15%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有一点作用”,20%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有很大作用”。这说明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上有重大的漏洞,教学管理不科学是逃课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逃课后的一般活动。选择“回宿舍睡觉”的学生占39%,选择“上网玩游戏”的占46%,选择“逛街”的占15%,选择“进行体育活动”的27%,选择“做兼职”的占15%,选择“完成社团安排的任务”的占2%,选择“去图书馆或自主学习中心自习”的只占7%,选择“其他活动”的占5%。由此可见,学生逃课之后基本上都是选择上网玩游戏、回宿舍睡觉或者进行体育活动。

关于减少逃课的措施。许多学生倾向于“加强老师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占45%,另外认为学校“安排好上课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的占32%,而其余的硬性规定诸如“不定期的抽查点名”和“安排教职工在教室门口巡逻”的分别只占17%和11%,而“安排规划好社团时间,避免冲突”则占8%。另外,部分学生也提出了防止逃课的建议,例如“减少教材内容授课次数,适当安排教学实验课程的次数”“采用小班教学模式”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建议可适当采纳。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学生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家庭、教师、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1)学生轻视专业学习。

古人十年寒窗为中状元,今天的学子苦读十二年为进高校!进入大学后,许多大学生认为“苦日子已经熬到头”,而且监管的放松和可支配时间的增多,许多大学生选择上网、谈恋爱、唱KTV的方式来放纵自己。其中,“逃课”是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时间来源。

其次,为了能让自己就业的时候多几个“本子”,许多学生选择了报考国家英语四六级或其他的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由于本身缺乏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他们都选择以逃课来增加自己课外学习的时间,并认为这是对时间的合理化应用。

最后,有的大学生上大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或者是想尽早适应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他们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甚至上课时间来做兼职,渐渐地连上课时间都占据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问题9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反映。

(2)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师呆板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不少教师只注重将知识点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没有顾及学生接受知识点时的感受,导致师生之间沟通的缺失,是造成学生感到教师课程内容无聊,继而选择逃课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大部分的教师在考前都会将必考的知识点划出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突击”一两天即可轻松过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这一点在问题4的调查结果中能够得到反映。

(3)学校监管的不给力

刚入校的学生以师兄师姐为榜样,而且又有某某的名言:大学课程考60分即可,多一分就是浪费。认为平时只要和学习委员搞好关系,就不会有旷课记录。更有甚者,由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漏洞,没有严格执

行旷课扣分制度,许多学生连课都不上直接就逃掉了。

这一点原因,可以在问题7中得到反映。

除了以上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的原因,我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以下两点原因:

(4)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

高中填报志愿时,许多孩子都是顺从长辈的意愿而填报了不是自己心仪的专业。尽管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是都缺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的做法往往与孩子的意愿背道而驰,结果却造成了大学生对现在学的专业没兴趣,对心仪的专业又学不了的,“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实”的后果。

(5)社会风气的侵蚀

有的学生对社会就业的认知度不高,自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且就业率很低,从而导致了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对专业学习的厌烦。同时,大学半身就是半个社会,容易结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的人,因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很容易侵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处世哲学。

2.现行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分析

学校采取的防止逃课的措施,固然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然而,从我校实际的防止逃课的措施来看,许多措施不仅没有落实,甚至被学生抓住漏洞,增加了其逃课的有利条件。

(1)教师的点名制度

上课前或下课前点花名册,本来是高校为了防止逃课,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点名,或者只是抽点一部分名字。这固然是因为大班教学、多班教学的弊端,实际上也默许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另外,不少学生在上课前点名后就大摇大摆地离开教室,或者是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点名时才匆匆忙忙地赶来,也使得这项防止逃课的措施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2)学校行政工作人员的不定期抽查

此项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教师点名制度的弊端,因为行政人员本身没有教学任务,时间比较充裕,能够及时检查教室的上课人数。但是,这项制度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原因在于行政工作人员不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即使检查到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不足,也无法惩罚逃课的学生,这就给予部分学生侥幸逃课的心理,起不到阻吓的作用。

三、结论

1.大学生逃课现象不容乐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专业的学生都普遍存在着程度各异的逃课现象。而其中大三大四的逃课率水平更是高得令人惊讶。

2.逃课的原因中,以教师授课内容枯燥为主要原因。许多学生对授课内容不敢兴趣,教师教学模式的呆板单调,是造成逃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而许多学生倾向于加强教师授课内容的趣味性,正好佐证了这一结论。

3.现行的防止逃课的措施中存在着重大漏洞,教学管理模式不完善、不科学。正是由于教学管理的漏洞,现行防止逃课措施中的不科学性,导致了逃课现象风行,甚至有扩大趋势的后果,因此加强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减少逃课现象的举措。

4.现行的课程表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学生均表示“学校某些天的课程表满当当的,一天下来要上十几节课,根本没有这样的精力全都去上”。这表明学校的课程表、课程安排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问题,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劳逸结合的不足,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上课充满了厌烦,最后选择了逃课。

5.学生逃课后的一般活动存在问题。学生逃课后一般选择上网玩游戏、睡觉、谈恋爱等活动,而实际上到图书馆或自主学习中心自习的人只占少数比例。

四、对策分析

既然逃课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引起关注和思考的普遍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是我们提出的几点有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建议:

1.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学生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会很容易迷失自己,此时学校的班主任和院(系)的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接触,通过有效的沟通解除学生内心中的迷惑,指引他们更好地了解大学里应当干的事情,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校在学期初期应当注重组织思想教育,及时让学生了解、遵守校纪校规,做到有事有病都要及时请假,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在不影响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办事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态度。

2.配合专业调剂,鼓励专业辅修

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内,学校的有关人员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对本专业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在一年后对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度进行一个调查。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院系方面应积极支持,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正确选择学习方向;对于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和院系方面也不应否定,应鼓励他们考虑转报其他专业。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和院系方面也应当鼓励他们辅修本专业以外的一门专业,培养复合技术和能力,以便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应聘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监督

既然教学呆板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感到无聊继而逃课的原因之一,那么我们只要改变上课时的教学模式,自然就能减少学生的逃课现象。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形成互动,例如设计几个问题,鼓励学生在课上自由讨论,同时让他们大胆地上台发言;课堂的气氛也不要太书香气,以聊天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或者在上课前将课题交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让他们谈心得体会。

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应再局限于试卷,可以采用写论文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本课题、本学科的知识了解面,增加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学校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上课情况,督促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工作,学期末要将学分奖惩制度明朗化,严惩学生逃课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各任课老师还要严格上课检查的秩序,增加上课点名的次数,规范学生上课的纪律性。

4.倾听亲友意见,善于亲友交流

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双赢。现在的社会不再仅仅有“360行”,也许有翻倍的行业量,无法估计各行业将来的成就高与低,所以学生父母在其孩子填志愿的时,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及其兴趣所向,理智地选择专业。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地听取父母的意见。

5.抵制社会诱惑,摒弃社会糟粕

大学生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应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坚持绿色上网,坚决抵制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对于外界的一些及时享乐行为应该远离,不能贪图一时,而耽误一世。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处事原则,提高对外界不良习俗的抗干扰力。

五、总结

当初千军万马过独木,只为梦寐以求的大学。大学四年的时间其实很短。如果虚度大学生活,我们就虚度了美好的青春、错失了大好的时光、输掉了未来的起点。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成功才能提高社会文明,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逃课不仅是对校园风气的影响,更是给学生自身发展带来弊端。因此解决好大学生逃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校园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与解析

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与解析

报告主要撰写人:简海浩

学院、专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届、年级:2011届大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 调查 分析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迅速扩大招生规模,至2008年的短短九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由此所带来的大班和多班教学问题、由于院校招生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教学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也渐渐严重。其中,大学生逃课是伴随着这一历史现象而出现的现象。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有利于改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管理问题,对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序言

高等教育扩招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虽然已达到了17%,但与发达国家60%的毛入学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应该来说,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是必须要经过激烈竞争的。然而,在高校扩招规模逐渐变大的今天,历经千辛万苦和激烈竞争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却频频出现了逃课现象。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深入思考其原因及对策的问题。

其实,“逃课”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早已是司空见惯。进入大学之后,不少大学生受到了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感到彷徨、感到困惑,而“逃课”则成为了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

未来”这句至理名言的内涵,许多人高中毕业后仍选择进入高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希望能够造就一个美好的将来,美满的人生。然而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却弥漫着“大学生逃课是正常的”,“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之类的不良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对校园文化破坏性之大,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可想而知,当今大学逃课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特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活动,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调查采样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北苑及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14日

调查问卷:发出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86.8%。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根据本次调查所得出的相关数据。

1.平均每周逃课次数。经调查,逃课节数10次以上的竟占18%,逃课节数5-10节的占54%,逃课节数在1-5节的占23%,而从没有逃课的只占了5%。逃课次数较多的专业(仅限在北苑四教上课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会计、新闻。逃课节数集中在1-10节这一区间,这也符合实际上的情况:没有逃课和逃课特别多的都是少数。而由此可见,北苑学生逃课的情况不容乐观。

2. 逃课的类型。经过调查及计算,专业基础课逃课率在25%左右,专业主干课的逃课率在35%左右,选修课和哲学、思修等公共必修课的逃课率竟高达50%。逃课变成了“必修课”,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等于“没课”,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3. 逃课的原因。认为“老师上课内容很无聊”的占47%,认为“觉得很疲倦,没有学习精力”的占10%,“学生会或其他社团有急事”的占17%,“回宿舍看体育比赛或其他电视节目”占34%,认为“自学比听课的效果更好”的占22%,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5%。据此可以看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在“老师上课内容很无聊”和“回宿舍看体育比赛或其他电视节目”。4. 对逃课的态度。“赞同”的占48%,“偶尔为之”占35%,“不赞同”占17%。由此可见,赞同逃课和偶尔逃课的人占了大多数,而不赞同逃课的只占很少比例,可以说明逃课的不良风气在北苑十分严重。

5. 逃课对学习的影响。认为逃课没有影响的占20%,认为逃课有一点影响的占13%,认为逃课对学习的影响很大的占67%。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明白逃课对学习、考试的影响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逃课,这个原因我们在下一部分将会分析。6. 现行防止逃课措施的有效性。65%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没有效果”,15%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有一点作用”,20%的学生认为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有很大作用”。这说明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上有重大的漏洞,教学管理不科学是逃课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7. 逃课后的一般活动。选择“回宿舍睡觉”的学生占39%,选择“上网玩游戏”的占46%,选择“逛街”的占15%,选择“进行体育活动”的27%,选择“做兼职”的占15%,选择“完成社团安排的任务”的占2%,选择“去图书馆或自主学习中心自习”的只占7%,选择“其他活动”的占5%。由此可见,学生逃课之后基本上都是选择上网玩游戏、回宿舍睡觉或者进行体育活动。

8. 关于减少逃课的措施。许多学生倾向于“加强老师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占45%,另外认为学校“安排好上课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的占32%,而其余的硬性规定诸如“不定期的抽查点名”和“安排教职工在教室门口巡逻”的分别只占17%和11%,而“安排规划好社团时间,避免冲突”则占8%。另外,部分学生也提出了防止逃课的建议,例如“减少教材内容授课次数,适当安排教学实验课程的次数”“采用小班教学模式”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建议可适当采纳。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学生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家庭、教师、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1)学生轻视专业学习。

古人十年寒窗为中状元,今天的学子苦读十二年为进高校!进入大学后,许多大学生认为“苦日子已经熬到头”,而且监管的放松和可支配时间的增多,许多大学生选择上网、谈恋爱、唱KTV的方式来放纵自己。其中,“逃课”是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时间来源。

其次,为了能让自己就业的时候多几个“本子”,许多学生选择了报考国家英语四六级或其他的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由于本身缺乏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他们都选择以逃课来增加自己课外学习的时间,并认为这是对时间的合理化应用。

最后,有的大学生上大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或者是想尽早适应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他们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甚至上课时间来做兼职,渐渐地连上课时间都占据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问题9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反映。(2)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师呆板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不少教师只注重将知识点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没有顾及学生接受知识点时的感受,导致师生之间沟通的缺失,是造成学生感到教师课程内容无聊,继而选择逃课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大部分的教师在考前都会将必考的知识点划出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突击”一两天即可轻松过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这一点在问题4的调查结果中能够得到反映。(3)学校监管的不给力

刚入校的学生以师兄师姐为榜样,而且又有某某的名言:大学课程考60分即可,多一分就是浪费。认为平时只要和学习委员搞好关系,就不会有旷课记录。更有甚者,由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漏洞,没有严格执行旷课扣分制度,许多学生连课都不上直接就逃掉了。

这一点原因,可以在问题7中得到反映。

除了以上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的原因,我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以下两点原因:(4)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 高中填报志愿时,许多孩子都是顺从长辈的意愿而填报了不是自己心仪的专业。尽管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是都缺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的做法往往与孩子的意愿背道而驰,结果却造成了大学生对现在学的专业没兴趣,对心仪的专业又学不了的,“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实”的后果。

(5)社会风气的侵蚀

有的学生对社会就业的认知度不高,自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且就业率很低,从而导致了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对专业学习的厌烦。同时,大学半身就是半个社会,容易结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的人,因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很容易侵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处世哲学。

2.现行学校防止逃课的措施分析 学校采取的防止逃课的措施,固然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然而,从我校实际的防止逃课的措施来看,许多措施不仅没有落实,甚至被学生抓住漏洞,增加了其逃课的有利条件。

(1)教师的点名制度

上课前或下课前点花名册,本来是高校为了防止逃课,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 3 工作中,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点名,或者只是抽点一部分名字。这固然是因为大班教学、多班教学的弊端,实际上也默许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另外,不少学生在上课前点名后就大摇大摆地离开教室,或者是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点名时才匆匆忙忙地赶来,也使得这项防止逃课的措施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2)学校行政工作人员的不定期抽查

此项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教师点名制度的弊端,因为行政人员本身没有教学任务,时间比较充裕,能够及时检查教室的上课人数。但是,这项制度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原因在于行政工作人员不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即使检查到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不足,也无法惩罚逃课的学生,这就给予部分学生侥幸逃课的心理,起不到阻吓的作用。

三、结论

1.大学生逃课现象不容乐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专业的学生都普遍存在着程度各异的逃课现象。而其中大三大四的逃课率水平更是高得令人惊讶。

2.逃课的原因中,以教师授课内容枯燥为主要原因。许多学生对授课内容不敢兴趣,教师教学模式的呆板单调,是造成逃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而许多学生倾向于加强教师授课内容的趣味性,正好佐证了这一结论。

3.现行的防止逃课的措施中存在着重大漏洞,教学管理模式不完善、不科学。正是由于教学管理的漏洞,现行防止逃课措施中的不科学性,导致了逃课现象风行,甚至有扩大趋势的后果,因此加强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减少逃课现象的举措。

4.现行的课程表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学生均表示“学校某些天的课程表满当当的,一天下来要上十几节课,根本没有这样的精力全都去上”。这表明学校的课程表、课程安排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问题,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劳逸结合的不足,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上课充满了厌烦,最后选择了逃课。

5.学生逃课后的一般活动存在问题。学生逃课后一般选择上网玩游戏、睡觉、谈恋爱等活动,而实际上到图书馆或自主学习中心自习的人只占少数比例。

四、对策分析

既然逃课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引起关注和思考的普遍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是我们提出的几点有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建议:

1.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学生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会很容易迷失自己,此时学校的班主任和院(系)的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接触,通过有效的沟通解除学生内心中的迷惑,指引他们更好地了解大学里应当干的事情,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校在学期初期应当注重组织思想教育,及时让学生了解、遵守校纪校规,做到有事有病都要及时请假,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在不影响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办事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态度。

2.配合专业调剂,鼓励专业辅修 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内,学校的有关人员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对本专业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在一年后对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度进行一个调查。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院系方面应积极支持,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正确选择学习方向;对于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和院系方面也不应否定,应鼓励他们考虑转报其他专业。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和院系方面也应当鼓励他们辅修本专业以外的一门专业,培养复合技术和能力,以便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应聘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监督

既然教学呆板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感到无聊继而逃课的原因之一,那么我们只要改变上课时的教学模式,自然就能减少学生的逃课现象。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形成互动,例如设计几个问题,鼓励学生在课上自由讨论,同时让他们大胆地上台发言;课堂的气氛也不要太书香气,以聊天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或者在上课前将课题交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让他们谈心得体会。

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应再局限于试卷,可以采用写论文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本课题、本学科的知识了解面,增加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学校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上课情况,督促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工作,学期末要将学分奖惩制度明朗化,严惩学生逃课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各任课老师还要严格上课检查的 5 秩序,增加上课点名的次数,规范学生上课的纪律性。

4.倾听亲友意见,善于亲友交流

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双赢。现在的社会不再仅仅有“360行”,也许有翻倍的行业量,无法估计各行业将来的成就高与低,所以学生父母在其孩子填志愿的时,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及其兴趣所向,理智地选择专业。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地听取父母的意见。

5.抵制社会诱惑,摒弃社会糟粕

大学生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应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坚持绿色上网,坚决抵制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对于外界的一些及时享乐行为应该远离,不能贪图一时,而耽误一世。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处事原则,提高对外界不良习俗的抗干扰力。

五、总结

当初千军万马过独木,只为梦寐以求的大学。大学四年的时间其实很短。如果虚度大学生活,我们就虚度了美好的青春、错失了大好的时光、输掉了未来的起点。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成功才能提高社会文明,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逃课不仅是对校园风气的影响,更是给学生自身发展带来弊端。因此解决好大学生逃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校园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高洪亮,傅明冲.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1:46-50.张予蜀,袁捷,张振玉.“隐形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65-71.闫福全.当前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2):80-81.李玲.大学生逃课原因的探讨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09,11:25-26.周丽、杨海明.浅谈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2010-06-02 6 附件: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学院:

专业:

性别: 您所在的年级?(必答)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您平均一周逃课的节数?(必答)

A 没有

B 1-5节

C5-10 次

D 10节以上 您主要逃什么类型的课?(必答)(可多选)

A 公共必修课

B 专业基础课

C 专业主干课

D 专业拓展课 您逃课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必答)A 老师讲课内容无聊

B 觉得很疲倦,没有学习的精力 C 学生会或其他社团有急事

D 回宿舍看体育比赛或者其他电视节目 E 认为自学比听老师讲课效果更好 F 其他原因 您对逃课的态度是?(必答)A 赞同

B 偶尔为之

C 不赞同 您认为逃课对学习有影响吗?(必答)

A 有很大影响,因为逃课会影响期末考试的复习B 有一点影响,但对期末考试的复习影响很小 C 没有影响 您认为学校现行的减少逃课现象的措施有效吗?

A 有很大作用

B 有一点作用

C 没有效果 您认为学校应如何有效减少逃课现象?(必答)(可多选)A 加强老师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B 不定期的抽查点名

C 安排职工在教室门口巡逻

D 安排规划好社团活动的时间表,避免冲突 E 安排好上课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 您逃课后一般选择什么活动?(可多选)(必答)

A 回宿舍睡觉

B 上网、玩游戏

C 逛街

D 进行体育活动

E 做兼职F 完成社团安排的任务

G 去图书馆或自主学习中心自习

H 其他活动 您认为还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可减少逃课现象?(选填)

第四篇: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象与对策(本站推荐)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象与对策

作为一个90后的孩子,可能我们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或者老师都觉得90后的思维怪诞。有时候在孩子看来其实很正常。却被长辈认为不可思议。在一些简单的调查后。来想应该是有某些方面的因素使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与长辈们的有所差异。

可以现在浅谈下90后的价值观再述说它们的成因。

90后的大学生一般思想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但是协作意识较差,大部分的90后孩子都喜欢独自来完成一个工作或者作业。这样可以完全表现自我。同时很多的90后想法都比较新颖,标新立异,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探索出自己的东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任务。但是这种自我独立感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协作精神。在当代社会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就根据我们所了解,但凡成功的人,或者企业都有一个自己的非常优秀的团队。所以这种意识的缺乏是需要引起90后的大学生注意的地方。需要有意或者无意的培养自己的这种团队意识。

90后的大学生还表现出一种非常乐观的心态。他们总觉得“应该摆脱现实生活和学习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拥有乐观的心态当然是好事,但是过度的乐观,使他们缺乏忧患意识。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总是由父母一切搞定的他们,无忧无虑。

而最突显的90后特点是他们过于现实。大部分的孩子金钱意识较足。应该有很多人知道“非诚勿扰”中的拜金女。而像这样的女孩如今比比皆是。这种意识让人不禁寒蝉。

当然他们有一点非常突出的价值观上的优势就是求知欲强,敢于尝试,很多的90后在进入大学后就开始自我创业。在创业的同时他们会发现自我的缺陷,然后他们会不断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知识面。每次新的尝试都会使得他们增强信心。

每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必定有它的因素。90后这群拥有特殊思维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观是值得被讨论,在我看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90后的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爱护使得大部分90后都拥有一种独立的想法。在得到全面的高等教育后,90后又显现中一个自信感。使得90后敢于表现,敢于表达,敢于对抗。而网络的普及又使得这种张扬更显突出。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再认同,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是。90后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西方文化,这使得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此同时,还有一些自身创造的文化,比如近几年出现的非主流,可能很多长辈不能接受这种非主流的文化,但它毕竟有自己流行的趋势。在很大方面是90后自我文化的创造,和个性的表达。

而在学校教育中,高中与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生活方面,大学相对自由而不受约束,依靠自我管理与相互协助;在学习方面,则从高中的教师灌输到自主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吸收,需要自己摸索。许多90后新生在高中时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不仅在家中是倍加呵护的娇子,而且在中学期间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和同学的羡慕,进入大学后强烈的表现欲望在高手云集之处受到抑制,使大部分新生失去原有的优越感,有的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对于一些关于90后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条建议。首先是培养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大学这个阶段,学校应该多设置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使得90后的大学生在这种必须团队的环境中,相互磨合和理解他人,拥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学会怎样与人交往。其实是发挥高年级学生作用,有效实现教育引导目标。通过选拔一些表现较好的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担任新生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同时通过助理班主任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最后是做好90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指导。因为指导90后大学生如何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生活本身并不是由金钱组成,过度的现实是一种相对可悲的现实,应该注意的是拥有一种无私的精神,而非自私的幸福。

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我想说的是我们并非社会所想的那么无能,我们是有思想,有能力的。我们可以做的比现在的更好。在不断的努力中,我们将树立正确的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拜金”主义者,并非所有的90后都无能懦弱。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社会应该给予我们的信任。

第五篇:浮躁现象归因与对策

浮躁现象归因与对策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求知中学

浮躁是人们对待事物的轻浮急躁的行为态度。当前在学生中间有普遍的表现。浮躁的人常表现有如下的特点:

一、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于是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制造出新的兴奋点。本就活泼多变,易受感染的青少年学生,不甘落后,今天电子玩物,明天电脑上网,世界杯赛、网球会战,加之新闻媒介、大众传媒的渲染,如浪起潮涌,搅得青少年的心晃来荡去。何去何从,孩子们是没有主见的,只是跟着感觉走,难免朝三暮四,急猴子屁股——坐不住,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开放的社会和相对平静的学校形成对比,让这些学生产生一种不满足,也说不清需要什么的感觉,坐不下来,读不进去,这种浮躁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缺乏坚强的意志有关。

二、图现成,求省事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家族环境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等待的定势。功课要老师讲解才能放心,作业由老师帮助才能完成,生活由父母包办才觉顺心。因为习惯了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挑战的心理准备,在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显得茫然失措,图现成、求省事的浮躁情绪的行为就更突出了。由于失去了师长们的帮助,当功课、工作一摆在面前,心内就打怵或发急,既要完成功课,又不愿多动脑筋,或不知从何入手,不是拍桌子摔本子,就是溜之大吉,最后,故技重施,照抄照搬例题,甚至请人代办,坐享其成。究其实,是缺乏自主能力,害怕挫折,逃避困难的心理作怪。殊不知,越想省事,越不得省事,越怕困难,偏碰到困难。由于贪图安逸,逃避困难,处世为人有可能只看利益,不问是非,只求享受,不愿付出,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三、不求深入,轻率从事

很多学生初学时,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取得了成绩就以为学习还不就是小玩,因而骄 1 傲起来,变得草率浮夸,常常忽略了细节,忽视了困难,欲速而不达;有些学生受社会功利思想影响,见利而作,泛泛而交;有些人过分自信,任性而为,不假思索,这些人很容易遭挫折而变得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有些人兴趣广泛,却贪多图快,缺乏稳定性,各项活动,各种知识,皆有涉猎,却又“蜻蜓点水”,或缺乏统筹,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与愿违。长此以往,锐气渐消,终因尝试不到深入钻研、登峰造极的的乐趣而一事无成。原因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缺乏踏实持久的耐心。

以上所述,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浮躁现象,有些分析未必得当,但可以知道,浮躁在青少年中已是很普遍的了,这种不良情绪,当然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以来互相作用形成的,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急躁烦恼得不到调整,情感意志尚未坚强,性格不完善的必然结果。从上述分析可知,浮躁的危害不仅在目前,而且浮躁对青少年的未来有着严重的影响。要防止和纠正浮躁,就得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以意志力的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教育中,具体的内容或方法有:

一、目标教育

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是青少年的正常心理,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及社会适应性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和家长应培养学生的持久的爱好,并使之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为之奋斗。古今中外为理想而努力拼搏成功的事例是目标教育的好例子,可以拿来刺激学习动机,或不断反复强化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是因材施教,因兴趣培养理想,用理想制订规划,用目的的实现发展兴趣。坚定理想,制订规划要把目标的实现分成几个阶段,低起点,小步子,循序渐进,让青少年的期待同意志力一同成长。

二、设障耐挫

前苏联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予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就会萎缩、退化。”针对学生轻率从事、浅尝辄止、害怕挫折的行为和心理,要有意设置困难和障碍,原则是“跳一跳,够得着”,把诱人的悬念注入难题之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钻研习惯。又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又不能让他们一蹴而就,产生轻视心理,2 从而形成“愈挫愈奋”的“难题效应”。

三、独立教育

1994年中日少年蒙古草原夏令营较量之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意义,独立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尤其能完善性格,消除浮躁,有利于孩子的持续发展。图现成,求省事的毛病,其实是师长包办造成的,应该在改变自己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的同时,放心让学生自理、自立。学会独立,还包含着果断取舍,当事物繁多,头绪复杂时,要冷静对待,分清主次难易,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气急败坏或意志消沉。

目前,浮躁的危害还不为学生们认识。浮躁心理一旦成型,它就不只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顺利进行,还对他们的人生理想、社会交往造成很大伤害,使他们贪图享受,消磨意志,缺乏理想,没有耐心,变得功利。因此,防止浮躁是摆在每一位家长、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下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阴阳合同现象与对策

    阴阳合同现象及解决对策摘要:我国《招标投标法》被人们称为投资、建设领域的“阳光法案”,自2000年1 月1日正式实旋以来,对于整顿我国建筑市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分析及对策研究 院系:外语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五篇材料]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作者:毛宗良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要:文章通过社会调查,针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提出:减......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五篇材料]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社会调查,针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提出:减少大学生逃课行为,应该改进高校招生模式、注重招生与学生培养与就业的......

    浅析中学生上网的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上网的现象与对策 张大全板浦初级中学 摘要:互联网给现代人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给人们提供方便......

    大学生文明与不文明现象

    大学生文明与不文明现象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大学生来到学校不只是接受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道德教育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四年是为道德观,世界观打好基础......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策[本站推荐]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社会环境的改变为大学生开启了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时代,但也造成了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不文明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乏社会、教......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当今社会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对大学生做比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