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03:1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

第一篇:《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

《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闽、诸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把理解出的内容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谈话导入:还记得哪些老师给你上过的有意思的课吗?

请马上回答,哪节课最难忘?

这些课都是近期的,如果再过几十年你们还会记得吗? 可是有一位作者对一节国语——也就是语文课却铭刻在心上。——ppt《难忘的一课》——读课题,再读一遍,突出“难忘”。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产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这节课永远铭记在心上呢?是谁给作者上了难忘的一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又是什么?)

二、读文感知:

1、明确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文感知

3、反馈交流、⑴、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⑵、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⑶、以学定教。读书遇到了一些什么问题? ⑷、问题预设: ①台湾光复 国语 闽南语

②为什么反复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③“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不太好懂。后两个问题将通过深入读书来理解。

三、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⑴、划出“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的地方,思考每次出现在什么情况下; ⑵、想想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交流:⑴“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找出相关的语段来读)

⑵书上是这么写的,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 ⑶“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统领全篇,那么这句话每一次出现,作者都是什么感受呢?

3、请把三次出现的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每次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把你的体会做好批注,准备交流。

4、合作交流

⑴这句话第一次是怎样出现的?生答。他用粉笔字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板书:写

一笔一画 这位台湾教师为什么字写得吃力,国语也不熟练呢?生答。

所以,台湾一光复,师生们就满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下面我们把师生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部分齐读一遍:“校园里很静„„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⑵这句话第二次是怎样出现的?生答。第二次出现他们是怎样朗读的?画出这些词语。“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我”这时有什么感受? 板书:读

一遍又一遍

师生真挚的爱国之心让作者充满敬意,于是“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⑶这句话第三次又是怎样出现的?生答。第三次出现 板书:看

流泪激动 作者为什么这么激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受呢?生答。

所以,作者眼睛湿润了,“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理解:“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刚才有的同学提出这句话不太好理解,那就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这句话如果换个说法可以怎样说呢?生答。

⑴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⑵ 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⑶ 只有这句最简单的话,才能够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比较上面的句子,说说哪句用在文中更好,为什么?生答(用反问表达的情感更强烈)是啊,“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是民族的灵魂,是爱国的感情。板书:民族魂,爱国情

此时此刻,让我们也来用这句简单的话表达我们的感情吧——“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回顾总结

文中三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请再比较着体会作者的感受,说说此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生交流。

我们大家最想说的共同语言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祖国。也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也希望你不要忘记今天的这堂课,不要忘了在这堂课中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写----一笔一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一遍又一遍

民族魂,爱国情。

看----流泪激动

六、完成学案中的闯关题。

难忘的一课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预习任务:

1、从文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收集有关台湾的一些资料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自主、合作、探究:我知道:

⑴、课文主要写了()事

⑵、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次。

⑶、我读书遇到的问题有:

我能闯关:

1、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 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 zū)葛(gé 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2、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地握手

()的敬意

()地朗读

()的情景

()的民族精神()的爱国情谊

3、填空:

⑴在礼堂里,作者看到了()、()、()、()的画像。

⑵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台湾人民强烈的()和深厚的()。

⑶这是全文的()句。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课文围绕()这一中心,详写了()、()这两件事。特别是把()的过程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描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凡是和()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该写得(),其余的次要材料,可以写得()。这就是单元学习重点,详写和略写。

知识链接:

1、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八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三百多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称颂。

2、台湾“光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第二篇: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读课文,在文中圈出“闽、诸”2个生字,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再口头组词。

2、在文中画出“停泊、港口、真挚、崇高、敬意、统治、准许、礼堂、浓厚”等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

3、查字词典,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高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闽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展示互动】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停泊(b6pō)郊外(jiāoxiāo)熟练(sh6ushú)真挚(zhìzhí)崇高(chóngsuì)闽南(mǐnmǐng)

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年轻的()真挚的()浓厚的()祖国的()崇高的()强烈的()熟练的()宽敞的()简单的()热情地()激动地()大声的()

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缩写)

②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变肯定句)

③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变成陈述句)

④下课了,我被同学们围起来了。(变成“把”字句)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

4、课前搜集了有关台湾的资料,“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

5、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6、“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怎样理解?

【达标测评】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中国人

①()是中国人,()是朝鲜人、苏联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人介绍自己的国家。我就是一个典型。我常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一一上海„„

②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里,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常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点„„

③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我爱你——中国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们写的是什么“Iloveyou(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老师恍然大悟,紧握着我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地理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我们把一张有选择题的纸交上来。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我交上了一张地图。

⑥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怎么解释,()是徒劳。他总是摇头,不理睬,还在测验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的解释?我很气愤,()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验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Iido)寥无几的。我以为我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1.在()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在第③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打“﹋”的话含有——————————————————的意思。4如果把④一⑥自然段合为一段,这是围绕————来叙述的。

第三篇:《最后一课》导学案

《最后一课》新授课导学案

执笔:冯玉华编订:陈耀书大屯中学

【温故互查】2人小组对讲,互查。

1.温习背诵杜甫的《春夜喜雨》。

2.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喧闹()诧异()郝叟()祈祷()哽住()懊悔()挟着()难堪()

3.解释下列词语

诧异:

懊悔:

哽咽:

宛转: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2、背景资料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二、自主探究。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题

(1.)《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____和对祖国的____,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____,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___________。

(2).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

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

C、惩罚(chěng)板凳(dâng)捂(wǔ)

D、紫藤(tãng)钥匙(yào shi)赚(zhuàn)

(3.)品味题。

(1)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却变得特殊起来,同学们,“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握人物情感。:

1)、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2)、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3)、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3)、小弗朗士上课前后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4)、阅读“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散学了—你们走吧”回答问题:

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和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如果将结尾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喊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的举动?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我的困惑(将你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写下来)。

三、合作学习(由前后4人组成的大组内合作:把你的答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小组内

达成共识,并将你的困惑提出来让同学帮助解决或求助老师)。

四、展示交流(教师组织提问,4人小组派代表发言,向全班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小组间进行互评、纠错、补充,回答问题时要求尽量合上课本)。

五、互讲巩固(2人小组分别将上述问题答案叙述一遍,同位之间进行互讲)

【精讲点拨】

请以“我从中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个的人。”这样的句式概括你读后感悟。

【归纳提升】总结本节所学的重点知识,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1.文体知识回顾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听读和品读,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同时,使我们了解了学习小说必须认真阅读,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题。

【中考链接】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第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纯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1 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棵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话含蓄、意味深长,它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哲学家为什么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测评】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2、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小弗朗士,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有何感想?你会有何作为?同学们,请畅所欲言吧!

【拓展延伸】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食不裹腹司空见惯锲而不舍

B.妇孺皆知义愤填膺慷慨淋漓心无旁鹜

C.娇揉造作中流砥柱疑窦释然意气用事

D.黯然失色咄咄逼人踉踉跄跄铤而走险

2.仿写句子,使分句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①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②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①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②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链接材料二,同样是表现爱国材料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老师寄语:珍惜你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第四篇:最后一课导学案

最后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3、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师来导学我来学

资料文献:

我的预习提纲(可不要忘了欣赏我的书上笔记哦)

一:基础常识积累:

1、字词(除课后读写机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

2、关于作者

二、结构内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复述)

三、思想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

四、写作特色欣赏评点(可在书上做批注)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

2、我也怀疑权威,大胆指出不足

五、预习小结。

我给自己的预习评价()

2、课文必读汇报,我读一遍需()分钟

3、对不起,我还有问题。

【课堂研讨,合作展示】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导入方式自由)

二、检查预习,公布小组得分明确本课目标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介绍本课梗概

二)、四边互动或分组完成(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

(2)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3)课文中最能渲染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4、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阅读资料链接二,同样是表现爱国情感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在内容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点拨讲解:

1、小说体裁的指导: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质疑释疑

五、学习总结,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弗朗士的内心世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往下学习来了解一下韩麦尔

先生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

(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3)找学生读课文24段——29段,画出动词并说明其作用。

(4)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

2、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

5、指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中飘扬。

6、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7、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9、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总结:不朽的东西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最后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正在上演,在这种特定的时刻,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迸发出来,无不崔人心魄,催人泪下。

五、我的感悟

1、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六自测评估、1、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可查工具书)

挟()着踱()来踱去诧()异

懊()悔郝()叟qí()dǎo()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国人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历史背景创作的。

3、精读语段,回答问题。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地画“杠子”,好象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者,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

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我一我一”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走吧。”① 选文中画线句子“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朗士这样想的本意是什么?说明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从选文看,作者对韩麦尔先生主要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描写。③小弗朗士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是因为:()

A.韩麦尔先生站起来了,所以显得高大。

B.韩麦尔先生是老师,在学生眼里自然显得高大。

C.小弗朗士可怜他,出于同情,觉得他高大。

D.小弗朗士受到老师爱中主义情绪的影响,对老师无比崇敬,所以觉得老师的形象高大起来。

④“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下面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韩麦尔先生用手势帮助语言,表达其内心极度的愤怒。

B、韩麦尔先生用手势表达他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C、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愤怒到极点,难以说出话来。

D、韩麦尔先生用手势表达了强烈的爱祖国、恨敌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深处极度的悲愤老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检查预习

合作展示

归纳总结

2、板书:

最后一课

上学的路上──看到教室里的气氛──知道是最后一课──鸽子

怕骂、贪玩────惊诧────难过、懊悔────悲愤

(幼稚)────────────(成熟)

1、学习方法指导:运用比喻、多种描写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

描写手法: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第五篇:第十一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15期导学案制作人:邱艳红审核人: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第11课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通过学习,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2.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3结合课本58页回答: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作出了哪些贡献?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提倡?

二合作探究

1.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A”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

(2)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军进入拉萨时,不少人见到拉萨街头人与狗抢食吃的场景,也有人见到逃跑的农奴被抓住后,激动地说:“解放军是神兵,是天菩萨派来拯救我们的。”——摘编自搜狐新闻网

材料二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3头奶牛、1头牦牛、13只绵羊和4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家电家具。”

——摘编自中国军网

(1)从材料一看出当时拉萨人民生活状态如何?这个地区的解放是在何时得以实现的?在他们心中,解放军是什么样的形象?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民生活状况又如何?他们所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1)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政策的建议是何时提出来的?

(2)我国开始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标志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作用?

三、达标测试

1.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2.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A.2个B.3个C.4个D.5个

5.建国62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针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 8.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A.孔繁森 B.焦裕禄C.雷锋 D.赵梦桃 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① 政府依法行政②促进民族团结③缩小东西差距④各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所依据的基本国策是()A民族共同繁荣B对外开放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

下载《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导学案

    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张瑞红审核组长: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 2. 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

    九年级第十一课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第十一课在人群中挺立——(导学案) 拓展知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弘扬宣传道德楷模的精神事迹有何意义?1、有利......

    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对九......

    师恩难忘 导学案

    师恩难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正”。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起兴趣: 有人把老师比......

    第八课 课文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最终定稿)

    课文二我最难忘的一课 【教材简说】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3.*难忘的一课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学习重点: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

    教学案 难忘的一课

    2. 本讲内容:*23《难忘的一课》* 二. 学习的目标: (一)*23《难忘的一课》的学习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

    高一政治十一课导学案

    高一经济生活导学案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主编: 马春霞副编:马艳萍宋春林审核:杨绍新 【学习目标】见优化设计p72 【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