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化课程的体会
国际化课程教学体会----张括
时间飞逝,我在承翰学校工作的半个学期时间转眼间就要过去了!来到承翰,融入新的团队,有幸成为国际部大家庭的一员,让我接触了新的教学理念,使我收获非常多,感谢的也非常多,谢谢大家。
国际部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提供学生发展的各种软硬件平台。我想这是赢得众多学生家长信赖的主要原因。在新环境中,国际部的教育理念开始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我不断的修改、调整与完善我的教学方案,更全面发现学生的体育素质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体育素质发展。因为我们国际部的学生,大多都是个性鲜明,比较活泼、顽皮、爱动的个体。
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接触了新的教学理念,从中体会到国际化课程中的优势,我们开始进行“教考分离”工作,更客观地评判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引入了IB课程、剑桥的小学课程和各年级段的主题探究课程,使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更加爱学习,喜欢这样的教学环境,这些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学习借鉴先进国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改造,构建体现国际水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融合本土和国际文化素养集成优势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中,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参与外教的英语培训课,与国际化新课程相匹配。
本学期学校体育的教育课程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愉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终身锻炼的概念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体育的教学理念正向国际化课程靠拢;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基的工程。它应通过对学生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素质。这显然要求教育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回应时代和未来需求、融纳时代元素,在课程内容上反映科学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体现内涵的时代性、先进性,国际化课程的未来是非常有前景。
在目前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我们还没有真正很好的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还在路上„„
我们国际部的国际化课程的开展,让我们先体会到了新的理念,但是对真正的国际化课程的优势并未深刻的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了解的国际化课程都是从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自我体会与总结中获得的,所以我们教师的目标一致,观点相同的话,我们的教学能更上一层楼。
在新的一年里,感谢所有同事、学生和家人,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快乐,我定会更加努力去完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去适应国际化课程的教学要求,让自己也更上一层,让学生们健康、快乐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篇:国际化论坛课程体会
学科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在校庆及小学期期间,学校成功举办了国际化论坛,为大家请来了很多专家教授,复杂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一些复杂自然系统。因此,复杂过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们很有幸能够参加复杂过程信息化讲座,让我们对学科前沿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九位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这九位学者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英国的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中一位为美国工程院院士(Babatunde A.Ogunnaike教授),两位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Biao Huang教授和Jing Jiang教授)。对于各位教授,我课下也查阅了他们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粗略地看了看大教授们的经历和科研成果,也和国内的相关老师作比较,查找相关项目多多了解。
自己学的是信息却也未曾深入了解过,信息学正在复杂过程的信号测量、信息传输、系统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又深入了解了化工过程、生物医学过程、核电站等方面的知识。首先不得不说,这几天的讲座完全是全英文,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打击。这几天的研讨会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容错控制、自抗扰控制、贝叶斯估计等,这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了,基础知识牢固与否也是很大的挑战。所有的内容能听懂五分之二吧,但是看着每一位教授的精心准备我们也应该认真听讲,也看得出每一个学者对于科学的严谨和认真态度,这才是一个搞科研的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更让我们这些学生对自身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先进控制方面,之前自己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实际应用还不是那么了解,通过专家的讲解和介绍项目我也学到了很多。先进控制就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控制,它是那些具有比常规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通过实施先进控制,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使之能更接近其优化目标值,最终达到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以达到最优化。
最后说说自己对本次国际化课程的体会,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实践,在学术交流、国际视野开拓、教育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学校国际化平台的搭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全校师生都有了较深的感受,对国际化教育有了直接和深入的认识,对推动我校的国际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九位学者的精彩报告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带来有益的启迪,受益匪浅。对我们这些大学生也很有帮助,拓宽视野,了解国际化前沿发展,始终有一颗对科研炽热的心。
第三篇:国际化课程心得
课程学习心得
测控1203班李成强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半英文半汉语的课程,上课是也有很多专业名词听不懂,不过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第一节课,老师就讲了一些自动控制的基础内容,之后就是一些控制系统的调节方法,方块图之类的。老师也是挺好的,很谦虚的接受同学们的建议。我觉得这课老师讲的还好吧,只是我有些时候跟不上节奏,老师有些时候就自己讲自己的了,没有看到学生们的反应。授课的PPT也是全英文的,老师很尽责,想把她知道的都想传授给我们,不过我还是觉得课程内容有些枯燥单调乏味,如果有些小互动那是极好的。总的来说,这课程让我有了另外一种感觉,觉得我英语能力还需要提高,对自动控制这门课还需要加强学习。希望老师健康快乐,暑假愉快。
第四篇:工行国际化人才培训体会(范文)
工行国际化人才培训体会
多伦多,九个月
——工行国际化人才>培训体会
编者按:总行《才智青年》2016年第1期刊登我行入选总行国际化人才培训项目学员覃颖的海外培训心得。经作者授权,通过团聚八桂公众号转发以飨读者。
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历史,用自己的语言与当地的居民交谈,这样的探索让我切实感受到社会环境里一些微妙而细节的区别并深思其影响。
——覃颖 区分行营业部
2014年10月起,经过层层考试面试的选拔,我有幸被总行选中,并得到营业部推荐,以国际化人才项目第七期学员的身份,与其它16位全国各地的同事一起,飞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参与为期9个月的培训。
工作之后能有一段如此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反思,提升十分难得,因此对于这次机会我非常珍惜,早早就在心里将以往工作中考虑到的要点难点列了表,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要全力以赴,学有所成。9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各种新鲜理念,事项层出不穷,这既是对我的挑战,也激起了我的奋斗心。反思这段时光,收获满满:
毋庸置疑,前期在北京>金融学院的3个月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英语预热环境,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国外生活有了比较好的适应能力。现在回想,无论是情景英语,翻译训练还是口音连读都能在国外找到可以应用的场合,比较实用。
同时在加拿大我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课堂阅读交流有针对性地积累专业词汇,另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各种场景,完成对英文应用,反应能力的各项训练。想想自己居然能在期末考试时用3个小时写完近30页的全英文>电子商务企业咨询报告,从一开始怎么落款都不会到熟练地通过电子邮件以标准的格式与各种人士打交道,可以打客服电话半个小时不停歇地向客服代表描述自己遇到的通讯收费问题……
这些日常交流所带来的对自己语言能力的反馈,使得自己更有信心去使用英语,也更明白使用的诀窍。
在多伦多大学的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前期的定制课请业界专业人士从银行业,资本市场,税收,>投资政策,领导力,交流沟通,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中加的差异,也让我对宏观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
依稀记得我和RBC投行部的高管讨论投行业务的产品到底如何个性化,和个金部的理财顾问咨询后台系统如何给他们提供业务支持,和>税务专家了解转移定价应该如何界定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我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也看到了我们很多业务的发展前景。
中期的选修课程让我有机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合自己的岗位需求去探索其它的知识领域。我个人就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大数据,电子商务,>房地产投资,>国际贸易融资等专业课程。大数据,电子商务让我对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提高业务的效率与准确性形成自己的看法,房地产投资则使我触类旁通了解到我国住房登记系统发展的滞后性成为制约产权批量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最终应用在我们的小组论文里。国际贸易融资则让我对如保函,信用证等国际业务的参与方、单据流程有了大致了解,完成了我对锻炼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一项初步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课下的交流,小组作业的配合,实习以及平常社会活动的参与,我有幸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士,有加拿大第一大银行RBC风控和投行部的前辈,社保基金投资项目的管理人,National Bank旗舰行行长及台湾华人商会原理事长,在多大商学院Rotman就读的金融界的师兄,咨询界,法律界,国际贸易界的资深人士。
从他们口中聆听教诲,向他们咨询各项业务的操作经验,在他们的引荐下参观或参与到不同的场合,并向他们介绍ICBC乃至中国的现状和影响力。这样的互动机会我觉得很难得,也很珍惜建立起来的联络和友谊,希望未来以此为起点,能够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探索多伦多乃至加拿大更广阔的地域,看卡尔加里作为石油之都,如何吸引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能源企业在当地投资,并因为当年太平洋铁路修建引入大量华工后形成华人聚集区。看温莎作为加拿大与美国底特律隔河相望的汽车之都如何走过工业化的兴旺与衰败。
看温哥华作为目前最吸引华人移民的花园城市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促进文化多元融合。看宗教,建筑如何在加拿大广大的土地上扮演社区聚集,道德监管,文化传播以及历史象征等重要角色。有时间便行走或停驻在这里遍布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和展览馆里。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历史,用自己的语言与当地的居民交谈,这样的探索让我切实感受到社会环境里一些微妙而细节的区别并深思其影响。
综合整个学期的经历,我通过了所有必修,选修课的考试,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组长身份和我的组员们分工协作,高质量的完成了总行的论文要求并在最终的论文展示中拿到优秀;我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社交,活动,旅行探索一一实践;甚至考虑到回国后工作任务一定会很艰巨,我努力健身,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毕业典礼的结束也许真的意味着我们这次培训项目在加拿大段的终结,但我却会将我在这里学习,思考,领悟到的一切带回去,融入我的工作,生活里,让它焕发更大的能量。
第五篇:课程体会
摄影艺术课程体会
1104210303
邓博雅
***
其实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工科的道路,就无所谓文艺不文艺了。大一的时候,因为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文学细胞,去参加了文学社的创作部。有时候会在某个深夜脑袋里会突然涌出很多东西,就亮一盏台灯,握一支笔,写一份自己的心情。但是突然有一天,想写点东西的时候,竟发现不知道怎么下手。那时候只能笑笑和别人说,所有的文学细胞已经被电路工数什么的全部杀死了。
我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在工科学校更需要人文关怀。顿时觉得已经差不多完全关闭的文艺神经狠狠的颤抖了一下。抱着很大的期待,想看那些文学细胞有没有机会复活。它打开了另一扇门,展示了一个我们不常接触的世界。
与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相比,这种可以听故事,看照片,听音乐的课的市场不要太好。PS.若是时间换一换人会爆满的。之前是在电视上看过那个康美之恋的MV的,当时只是觉得里面的景色好美,歌曲也很好听。知道在课上放过之后才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景色一样,都很美。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承载了一段时光。
之前讲过一位摄影师只拍了他的父母,很真实的那种,没有别的花哨的装饰。他在摄影展的时候,会讲,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时候拍的,发生了什么事,会说着说着就开始流泪。父母对自己是永远独一无二的。年少时仰望的伟岸,青年时挡雨的臂弯,如今永远开放的港湾。前几天在旅游卫视看到了一个短篇。讲的是母亲为了完成病重女儿的愿望,带着行动不便的女儿去爬黄山。在买票的时候被告知没有票了,说着“站票也行啊,要不就。”就用手遮了发酸的眼眶。在爬山路时,一直陪伴女儿的玩偶掉了下去,滚进了山涧。于是她忙着去追,终于在山涧里捡到了玩偶,笑着向女儿示意的时候,让人心里发酸。
现在又是毕业季了,一年一年,算是个很普遍的话题了。前两天,在年级大会上送走了几位助理。送他们的礼物是一本相册和一段视频,然后几位助理就红了眼眶。发现自己是一个特别受不了离别的人,自己的或是别人的。因为从那之后,称谓就不是我们去干吗干吗,而是我要去干吗干吗了。从一点一滴开始,淡出别人的生活。有人说,时光会带走一切,无论你怎样紧紧抓着不愿放手。我记得在高考前夕,学校专门留了时间给我们拍毕业照,同学便三三两两在校园里聚堆留念。也许我忘记了我当时与谁讲过话,在哪里拍了照,但我始终记得那天的阳光,白花花的,明亮了旧时光。
我觉得这门课,不只是教我们怎样去看一张照片,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样去思考。你必须学会思考,因为在前路上有太多选择,必须自己面对。同时,感受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