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基础课程论文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管理学基础课程论文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论文作者: 宋夏雨(组长)
赵力平唐凯 汤力 朱琳君 邓乔蓝
学科专业:税务学院 税务
2011 年12 月 21 日 2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的国际化
背景
2004年12月8日,中国电脑第一品牌联想集团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蓝色巨人”IBM的PC事业部,收购的业务为IBM全球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包括研发、采购和销售。此次收购完成后,联想将以1190万台的PC年出货量、12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跃居全球电脑市场第三位,成为我国率先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收购后的联想将拥有IBM的“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拥有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位于大和(日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发中心,以及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和广泛的全球认知度。在未来五年里,联想可以无偿使用IBM的品牌。
按照收购协议,在3年锁定期结束时,IBM将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联想18.9%的股份。新联想现任董事长认为,旧联想的优势在成本控制,IBMPC事业部的优势在品牌以及海外市场,通过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及与IBM形成战略联盟,联想将能够整合双方优势,迅速获得全球品牌认知、全球客户及庞大的分销网络,获得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更高效益的运作模式及领先的科技。
新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其中10000名来自旧联想,9000名来自IBM的PC事业部。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新联想将通过三个阶段进行过渡和整合。第一阶段是从收购宣布之日起,新联想将着力兑现我们对客户、员工、股东的承诺,包括维护联想和IBM已有的客户,保持产品领先性、高效的业务运作,主动推广和提升公司品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阶段,新联想将着力通过品牌、效率和创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包括提升运营效率,提升Think品牌资产,在世界各地推广Lenovo品牌,建设全球的创新和绩效文化,目标明确地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第三阶段,通过在选定市场的强势投入,扩大投资实现公司主动的盈利增长。
联想对IBM的PC事业部收购加速了其国际化进程。虽然联想早在1994年就已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然而联想的国际化进程却很缓慢,以产品出口为主,大多数都是贴牌出口,而且出口收入占总体销售比例非常低。2000年以后,联想一方面探求国际化的道路,另外一方面开始在国内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尝试,但是多元化发展没有取得突破。到了2003年联想确定了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2003年,联想将其英文标识从“Legend”更换为“Lenovo”。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Legend”更名为“Lenovo”。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2005年,联想完成对IBM的PC事业部的收购。
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联想已经启航,但是与世界一流公司之间,仍然有很多的台阶需要跨越。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国际化中的问题
1、文化磨合
并购整合在企业并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及价值观的冲突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无法跨越。美国的统计表明,大约有50%至80%的并购都出现了令人沮丧的财务状况。一流的学术与商业研究机构近几十年来对并购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购之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被并购企业管理层及雇员的承诺和奉献精神的下降造成被并购企业生产力降低;对不同的文化、管理及领导风格的忽视造成冲突增加;关键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逐渐流失,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交易完成后的6至12个月之内;客户基础及市场份额遭到破坏;大约三分之一的被并购企业在5年之内又被出售,而且几乎90%的并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现象都和并购完成后的整合不成功密切相关。
联想收购IBM的PC事业部之后,必将面临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问题。联想与IBM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例如,联想通常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但IBM团队则坚信产品品质为重,用户需求是可以被引导的。可见联想和IBM在文化价值观上差别甚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统一价值观,势必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阻碍。事实上,联想在诸多亟待磨合的矛盾中接近谷底。从2008年11月开始,联想业绩下滑,同时还有部分外籍高管离职。外界纷纷评论,虽有金融危机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联想国际化做得并不好”。因此,文化磨合成为联想国际化中最大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联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影响这次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组织结构的变化
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具体地说,它表现为对组织内部进行的只能分工,即横向的部门联系和纵向的层次体系。联想收购IBM的PC事业部后对组织结构也许会产生一定影响。
IBM公司近百年的历史当中,一直坚持遵守“沃森哲学”,而IBM的组织结构同意是通过时间考证。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IBM:管理层次很深;每一个位置上的权力和责任被清楚的定义,IBM的员工在流程创新上是缺乏主动的:尽管对外宣称尊重个人,实质上IBM不鼓励权力下发。
1998年的联想集团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按企业的产出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即事业部。
一个公司是否成功,关键看文化是否支持公司的目标方向。由于 IBM 面对的复杂的企业解决方案市场,客户差异程度大,人员要求高,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网状的组织和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方案队伍的方式非常适合该行业特点。目前,恐怕还没有哪一家在面对高端高利润市场上能够有 IBM 强大的竞争能力。在微软公司目的之一就是建立在企业级用户市场上和 IBM 抗衡的能力,但目前客观来说,两家公司在这个市场上还是有较大差距。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该文化和组织方式放在大众化的低端消费者的 PC 市场上,就成为了不利因素了:反应迟钝,运作成本高昂,人员负担重,缺乏进取精神和市场创新意识等,反之都是戴尔电脑的强项,因此,可见联想和IBM结合如果想成功,新公司的文化必须进行变革,组织结构的机动性与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成为成功的踏板,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优势进行新一代的电子商务革命。
组织结构转变对并购的成败也有一定影响。
·联想国际化中问题的管理学分析 5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1.文化磨合的管理学分析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理论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去之中的企业并购浪潮产生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是不同的企业组织的一次大调整,大变革,它将两个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原本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同一时空环境下,必然会对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冲击。随着两种异质文化接触面的扩大和接触深度的加深,企业文化中本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差异就会显现出来,并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势必在企业中造成激烈的文化冲突,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可能导致并购失败。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对企业并购中不同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是并购企业的文化经历冲突-认同-协调-重塑的过程。从文化角度来看,企业并购过程既是原企业文化模式被打破的过程,又是新企业文化模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两种企业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并最终融通整合的过程。只有经历一个冲突与选择的互动过程,促进不同企业文化相互协调及相互融合,才能消除激烈的文化冲突,形成新的文化体系,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优化,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企业的并购过程。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主要受到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企业的传统和性质,员工的素质以及决策者的追求等因素的制约。
由联想国际化的情况不难看出,原企业文化打破存在很大的困难,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又受到社会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制约,企业的传统价值观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员工素质也略有差别,尽管决策者追求大体一致,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现状,于是,文化磨合成为了联想国际化中最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组织结构变化的管理学分析
IBM公司一直坚持这矩阵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的基本内涵是,类同与数学中的矩阵,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基础上,添加按照任务划分的项目小组的结果,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项目小组是为完成一定的管理目标或某种临时性任务而设置的,由具有不同专长技能,选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为了加强对项目小组的管理,每个项目在总经理或厂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小组成员既受项目小组领导,又与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联系,受原职能部门领导。矩阵制结构与其他组织结构相比更具有机性,尤其适合在需要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企业中使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采取灵活的项目小组形式,可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每个项目按计划要求准时完成
而联想则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其又称“M形”结构,是在公司总部的领导下,按产品,地域,顾客等分别设立若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单位,在经营管理上拥有很大自主权,公司总部主要充当外部监管者的角色,对各事业部的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同时提供财务,法律等支援服务。可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是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
于是不难看出,联想国际化中组织结构变化的核心问题便是分权与集权的冲突,IBM不主张权力下放,但是联想却是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主要矛盾在此,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联想国际化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趋利避害,两害选其轻。对于文化整合的问题,显然,针对这强强联手,选择文化融合-文化转化这种模式是必然的。社会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制约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们可以通过人员的调配来缓和这一矛盾,例如:在专业6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能力符合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将同一文化性质的员工归入一个项目,来避开这种文化冲突,以类似于“曲线救国”的方式来达到文化整合的效果,企业的传统价值观通过有机结合又能上升到新的高度,员工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尊重实事求是,整体性,平稳性与适度,充分沟通这些原则。并建立共同愿景,利用非正式组织进行沟通。对于文化整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结构组织变化的问题,则应注重四个字:有机结合。联想采用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具有其优秀的一面:1,使各事业部单独核算,自成体系,在生产经营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使最高管理层能够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3,分部经理对经营结果负完全责任,能拓展其多方面的才能和全局视野,有利于培养独当一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反观IBM管理层次很深;每一个位置上的权力和责任被清楚的定义,IBM的员工在流程创新上是缺乏主动的。联想的组织结构完全可以有效弥补其不足,使得活力蓬发,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更好。但是事业部制管理结构也并非完美:1,职能部门重复设置,造成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2,由于各事业部独立经营,容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不利于事业部之间的相互支持。此时,IBM的矩阵制组织结构展现出了其优秀的一面:1,可以将组织的纵向横向联系很好结合,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与及时沟通。2,又具有较强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应变。3,还可以把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起来,有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攻克各种技术难题,进行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如此看来,应该是要以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为骨架,辅之以项目小组,并去除一些冗职,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创造出一种适合联想国际化之路的新结构组织。
还应因时而变,因事而变,结合具体情况,实事求是,摸索出一条新路,通过利益关系的协调,来平稳,有效的促成其国际化。
联想国际化的展望
对于联想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联想与IBM并购后,双方文化的整合需要有一个疏通劝导、潜移默化、磨合认知的过程。新联想的企业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员工需要时间来接受新的文化,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正视文化差异,在相互磨合中弱化并解决文化冲突。冲突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文化交融的过程,既要用核心的价值观统一思想,又要用共同的标识统一企业形象,又要用共同的规范统一员工行为;又要整合各方的文化个性、文化差异和文化精华,全面挖掘和整合各方的文化资源,让不同的文化通过碰撞、沟通、交流相互融合通过这样制定科学的文化整合方案,减少整合中文化冲突和磨檫,最终达到取长补短优化组合的目的,实现文化整合。据相关调查,国际并购失败的案例超过七成,其中七成以上失败案例又是因为文化整合不到位,所以对于联想来说文化整合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联想的组织结构:联想目前仍在努力优化其组织架构,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联想组织结构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分权和集权的问题,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联想走向世界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有重要意义。
(1)投资战略——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并将新联想总部设在海外。
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7 联想国际化战略分析
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在联想完成对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2)品牌战略——从中国品牌到国际品牌的整合。
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所以说,在国外LENOVO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然后联想开始试图淡化IBM商标,在全球打响LENOVO品牌是联想的最终目标,淡化IBM商标是迟早的事情。
(3)营销战略——体育营销。
联想为了实现从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首先选择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因为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顶级赞助商,可以在全球关注的奥运会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合,更加便利地实现品牌推广。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的全球合作伙伴共11家,联想成为跻身其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对提升联想的品牌形象、拉动业务增长、提升员工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国际化战略的影响: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①增强市场力量;②越过市场进入障碍;③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④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但国际化的战略也带来了不利影响: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三是品牌风险。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四是体育营销不很成熟。联想斥巨资进行体育营销,而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体育营销才是刚入门,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也要花费其大量精力。对联想国际化的几点建议:第一,联想应该始终的立足于国内市场;第二,联想应该努力寻求战略突破,拓展国际市场就是其选择的战略突破。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这样的战略突破是企业评估其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第三,要做到任何的国际化行动都要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能力为目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国际化的能力,每个企业必须在客观把握本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基础上,具体选择扩大市场的方法。
相信联想有能力去完成其国际化,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自己的全球知名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第二篇: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班级:经济111姓名:黄和学号:2011213770
一、案例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二、战略定位背景(一)全球国际化势在必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二)电脑行业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电脑从贵族走向平民,电脑业DIY在国内走过了一条从暴利到微利时代的演变之路,但与市场的激烈竞争演变而言,电脑业DIY却是一成不变的运营手段,再加上不够成熟稳定的外部商业环境等因素,电
脑品牌机的重磅冲击像个导火索,一下子把DIY产业隐藏在僵化业务模式下的种种弊端赤裸裸地摆上台面,让业界悚然。是重新定位目标市场,还是转变经营模式?今时今日的电脑业DIY渠道已经走到了变或不变,生存还是消亡的分岔路口,危机迫在眉睫。电脑的普及,促使电脑DIY渠道网络的不断发展,然而,目前渠道的扁平化、价格的透明化、产品的同质化使得这个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甚至不无残酷。社会的变革,让笔记本和一体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加大,而组装机的市场经营却显得更加空乏,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据新华网报导“北京中关村攒机量下降明显一个店月攒机降四成”,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电脑业DIY日暮西山,再加上2010年不断上升的经济通胀,人力成本、运输成本、房租成本的不断上升,更是火上浇油,使得攒机商与代理商都陷入了困境,未来迷茫!
三、战略实施过程
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一)投资战略——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并将新联想总部设在海外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在联想完成对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二)品牌战略——从中国品牌到国际品牌的整合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
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所以说,在国外LENOVO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然后联想开始试图淡化IBM商标,在全球打响LENOVO品牌是联想的最终目标,淡化IBM商标是迟早的事情。
(三)营销战略——体育营销
联想为了实现从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首先选择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
因为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顶级赞助商,可以在全球关注的奥运会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合,更加便利地实现品牌推广。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的全球合作伙伴共11家,联想成为跻身其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都灵冬奥会上,联想小试锋芒,迈出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冬奥会上,联想策划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一方面是产品的推广;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品牌营销。赞助冬奥会,联想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另外,联想通过国际运动明星代言以及同著名赛事的合作开拓世界市场。2006年世界杯,联想签约巴西球星小罗作为新产品代言人。签约小罗后,在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小罗所代言的LENOVO 3000笔记本的比销量的增长几乎都是100%。从这些数据看,小罗的代言对联想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市场销售都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同年,联想与NBA签署了一项为期数年的全球营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美两国的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合作,联想将有权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NBA的Logo、球星形象,还可借助NBA明星来华、NBA中国赛等活动进行营销。经过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对提升联想的品牌形象、拉动业务增长、提升员工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四、战略总结与启示
(一)国际化战略给联想公司带来的收益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①增强市场力量;②越过市场进入障碍;③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④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二)国际化战略对联想公司的不利影响
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是品牌风险。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
四是体育营销不很成熟。联想斥巨资进行体育营销,而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体育营销才是刚入门,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也要花费其大量精力。
(三)国际化战略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从联想的国际化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尊重一些基本的原则。
(1)立足中国市场原则。
联想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中国IT业务龙头的位置,在它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以及品牌得到多年的认证和考验后,联想公司才选择进入国际的浪潮中一展身手。此时的联想进可攻、退可收,如果联想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效果不好,联想公司可以选择暂时固守中国本土市场而不至于一败涂地。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雄心勃勃的走向国际市场,结果惨败而归,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联想公司没有在占据中国第一位置的第一年就选择
执行国际化战略就是因为它想牢牢的抓住中国市场,为它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战略突破为原则。
战略突破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选择一个正确的转型道路。联想在国内市场成功以后,就以国际市场作为战略突破点,实施国际化战略。战略突破对中国的一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很好优势的企业来说,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做战略突破的时候了。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这样的战略突破是企业评估其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立足企业能力的原则。
企业国际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战略问题,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任何的国际化行动都要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能力为目标。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是出于要形成其更加庞大的市场能力的考虑,而不是体现在为了提高或获得中国企业所缺乏的技术和产品上。只有自己企业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在开展国际化战略时才游刃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国际化的能力,每个企业必须在客观把握本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的基础上,具体选择扩大市场的方式。
五、参考书籍
《企业战略管理》梁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王莉 林汉川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吴佩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跨国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化战略》宋亚菲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向联想学战略》姜美芝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三篇:联想国际化战略
联想国际化的过程与启示
联想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样本,其国际化过程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
柳传志在创办联想的那天起,就立志把联想办成一家伟大的国际化公司。柳传志说道:“在我和杨元庆共同的心目中,联想一定要办成一家伟大的国际公司。”早在1998年柳传志就着手“联想三部曲”: “第一步先在海外建立一个贸易型的公司,用以积累资金、了解市场,并寻求开发的突破口;第二步建立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售的技、工、贸一体的跨国公司;第三步是把它规模化。”1988年,由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香港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香港联想公司。柳传志在1989年12月联想集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创办走向世界的计算机产业》中说道:“所谓瞎子背瘸子,即取其优势互补之意。香港联想公司是三家合资公司,它之所以成功,就因为是三家优势组合而成。其中香港导远公司熟悉当地和欧美市场,有长期海外贸易的经验;另一家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和坚实的贷款来源。我们就算所公司的优势就在于技术和人才实力,在香港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其实,国际化就是一个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的过程,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联想在1988年做HP在中国的代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国际化了,联想在代理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怎么去做财务控制,怎么样去管理销售渠道。这种决心一直至今,2009年柳传志临危复出,坚定地指出:“联想走国际化这条路绝对不会动摇。”他承认,“可能不仅仅是联想,凡是现在走国际化道路的走得都非常艰难。”但是他同时也认为“中国幅员辽阔,最基本的是国内市场,这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果有可能形成自由品牌的企业,我觉得能作为国际企业,对中国的经济会有更大的贡献。因为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之中,很多仅仅是以贴牌出口的方式,这是一种比较脆弱的方式。但是当中国自己的内需占了更大比例之后,哪怕是贴牌的方式,最后成为品牌出口的方式也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路。”
实际上,国际化也是联想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联想当初要到香港就是因为当时国内的外部条件不成熟。面对计划经济的限制,柳传志坦言“我们无法越过这个障碍(指生产许可证)。我们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作一步跨了。”香港作为当年中对外的唯一窗口,是所有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如果没有这一步,联想可能像很多当年的企业在中关村永无出头之日。
国际化的基础:国内为主
联想虽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领头羊,但是不得不说,联想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1996年联想战略提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为主”。2001年4月,杨元庆接班,柳传志说“国际化可以提,但要往后压。”在2002年丹佛国际管理科学会上,柳传志谈到了联想实现国际化战略首先要立足本土市场“联想既然有中国这么一个广阔的本土市场,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积蓄力量,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联想的战略重点是中国市场,优势在于中国人最熟悉中国市场。”2003年5月柳传志接受央视《对话》节目的采访中说“其实内地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就是国际上的大企业纷纷在争内地市场,我们在内地市场的份额当时占百分之十几吧,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集中兵力把在内地的品牌做好,把中国的土地耕耘得更透彻。于是我们就收缩了力量,集中做这块。”
不但在收购IBM之前联想有这般冷静的头脑,在联想的国际化已经初步成功之后,联想仍然强调国内以及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柳传志认为:“今天的联想在国际经济困难时期把根据地底盘站得更稳,就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站得更稳,天气一转暖立刻就能大规模地向发达国家市场进攻,向新的领域进攻。”为此联想专门组建了 “新兴市场集团”。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东盟、印度、土耳其、东欧、中东、巴基斯坦、埃及、非洲、俄罗斯及中亚)PC 的普及率低,市场空间大;经济发展快,需求旺盛;品牌认可的建立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联想本身就是从中国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新兴经济体成长起来的公司,可以有效地将国内成功经验移植到国外新兴市场中去。通过有效运用在国内证明已经非常成功的 “大联想”模式:发展核心渠道,通过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最后形成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 “大联想”渠道体系,联想实现了国内成功经验在国际新兴市场的成功运用。2009/2010 第三财季,联想在新兴市场的综合销售额为 8.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总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 52%,其中俄罗斯、亚太区、中东及土耳其的增长尤为强劲。2009/2010 第四财季,联想新兴市场个人电脑销售额同时增长高达 95%。事实上,以国内为主正是联想国际化的最大的资本。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始时都是亏损的,国际化能走下去,主要还是因为能得到国内市场的利润的补贴。华为、海尔如此,联想也不例外。联想在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后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高达2.45亿港元,如果不是北京联想资产的注入,可能香港联想就此夭折。在收购IBM之后,又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在2008年亏损2.26亿美元。在这样的亏损面前联想能坚持下去,着实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高贡献度。
国际化的大提速:收购
2001年 4 月,联想宣布实施多元化战略,从原来的单一 PC业务逐步扩展到消费类信息技术设备、商用类信息技术设备、手持设备、信息运营、IT 服务、部件合同制造等六大领域,但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联想最终在 2004 年 7 月采取收缩战略,联想多元化的六大领域,除了 PC 与手机,全面放弃。多元化的失败,从另一种意义上促使联想更快国际化。2005年5月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后,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的诞生2005年8月份,联想集团对外公布了截至05年6月30日止的第一季度业绩。联想并购首季度获得赢利,在主要新兴市场表现强劲,同时新收购的个人电脑业务亦获得增长。
联想收购IBM实际上并不是心血来潮,也并非外界所评论的“豪赌”。柳传志曾经对收购案做过这么一个评估,他发现并购双方的工作语言是共同的,管理模式基本是一个层次。“第一,他们做的事情我们全懂,我们做的事他们也全懂这就给我们奠定了业务整合的基础。第二,双方的业务是互补的,这减少了碰撞的机会。这点非常重要,大家知道HP和康柏整合,非常大的困难是双方有冲突的业务如何协调。两家原本都在欧洲市场做,合并之后欧洲原有市场人员马上要裁一半,如何进行,是个很大的麻烦。但这个问题在联想和IBM就不存在。IBMPC部门的发展受到总部的战略限制,总部的战略是发展软件和服务业,要PC为这个战略服务,因此它的PC只卖给大客户。这跟联想的发展战略正好是互补的,联想在中国消费类市场绝对占第一位。IBM的主要客户在欧美,联想的主要客户在中国,从这个角度讲是互补的。另外IBM最擅长的高档笔记本,联想最擅长的是台式机。这样总的看来,双方从业务关系上也是互补居多。”
这次收购,IBM甩掉了自己的亏损部门,联想也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柳传志谈到:“联想并购IBM买到了什么?我们买到了三件东西,第一个就是买到了牌子。第二点就是买的技术,主要的技术是笔记本电脑的开发技术。第三样的东西就是买了一个国家公司的管理框架。”联想集团以12.5亿美金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新的联想集团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品牌,并完全获得了“Think”商标和相关技术。柳传志认为“我们曾经估算,IBM著名的笔记本ThinkPAD品牌,如果要联想集团自己培养,砸进去10亿美元可能都不够。”联想花钱买到了三件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是联想没有丢掉自己的本色。2005年柳传志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道“那么,为什么在IBM亏损的PC业务到我们这儿能赚钱?最重要的原因是,IBM的战略中,以高举高打的服务业为主,奉行高投入、高产出的文化,导致PC业务的成本太高;而制造业本身不是一个高举高打的行业。制造业说难听点儿,是一个毛巾拧水的行业,成本要一滴一滴地拧出来,而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柳传志认为,IBM做PC,相当于穿着西装炸油条,本来炸油条的利润就低,还要花高价去干洗西服,成本太高,所以不赚钱。而联想集团是穿着工作服炸油条,成本低。利润一样,谁能控制成本,谁就能赢利。
2006年10月份,联想在ThinkPAD笔记本屏幕右下方增加了Lenovo标志。2008年奥运会前就提前去掉了ThinkPAD前的IBM标志。以此为标志,柳传志认为联想的国际化比预期要好。“在我们并购IBMPC业务以前,联想集团大概是29亿美元的收入,电脑销量是400多万台。并购以后呢?全年销售额应该差不多达到170亿美元,电脑销量大概有2000多万台。所以,中国的制造企业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市场是非常丰厚的,但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更大。”
赞助奥运:国际化就是打响品牌
Think被收购以后,品牌由中国人拥有,客户对于品牌的信任度这个问题急需解决。当时联想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建立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时保证CEO是国际人士,并请IBM的销售人员重新拜访了所有的大客户,说明了联想的情况。这都保证了当时Think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事实上联想在2005年5月到2006年初实施双轨制,联想品牌和IBM各自为政,联想没有急于推广自己的品牌。真正让联想成为国际知名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是赞助奥运会这个决策。
2004年3月26日,联想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柳传志是这样评价这次合作的:“收购后的18个月,在国外市场使用IBM的品牌,然后是双品牌,并逐步过渡到自己的品牌,而在这个过程中2008年奥运会将举办,这给了联想一次品牌国际化的很好的时机。”2005年6月,联想打印机在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参与下,又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秀的产品性能,一举中标国际奥委会指定电视转播公司NBC采购大单,为NBC转播2006年都灵冬奥会服务,承担现场和后台打印任务。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联想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三星,我们难以预测,因为实际上两家企业并不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联想在经历几次承担奥运会的现场和后台打印任务后,不仅使消费者对联想品牌更熟悉、质量更肯定,也使联想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也使联想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更有信心。
企业的国际化最重要的人才的国际化
在对IBM的收购中,柳传志有自己的顾虑:“联想以前的CEO杨元庆,在合并之后,将要当主席,由IBM原有人员选拨一名做CEO。习惯了做CEO的杨元庆是否习惯做主席使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杨元庆有很多优点,做事情的感觉非常好,但人比较固执,他能否和新CEO进行很好的配合?”联想在收购了IBM后的确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面对IBM的企业文化和人员。后来在处理这个顾虑时,联想在收购后的第一时间确定由IBM个人系统集团的资深副总裁斯蒂芬沃德出任联想新的CEO,最大程度的稳定了队伍。而在沃德卸任之后,联想聘请原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为联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来,柳传志谈到了当初的考虑,“2005年阿里梅奥任CEO,是因为联想刚刚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成为一个世界性企业,中国人一来就担任CEO可能会不适应,所以由阿里梅奥来担任,当那些业务技巧学到手以后,最终还是要由中国人自己来担任这个职务的,阿里梅奥只是一个过渡。”柳传志在接受《中国周刊》采访时说道:“让杨元庆先当董事长,接受国际化的锻炼,几年以后再回到他熟悉的CEO岗位上,是在并购之时就布置好的一个很大的弯。并购之前我们就提出,并购后,一是要把业务做上去,二是中国人最后要担任CEO。这个想法当时没有对外讲,但最高层心里都是明白的。”在其他的职位的任命中,联想也希望更多IBM的更多的人进入。因此柳传志谈到“在并购IBM PC的时候,我们确定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管理人才的国际化,所以没有直接用杨元庆做CEO。”
金融危机爆发后,联想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才国际化的重要性:关键时候必须要有自己人。柳传志就认为“假如金融危机不来的话,我觉得联想也会遇到麻烦,因为背后还有比较大的管理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短期行为。股份制企业完全市场化后,企业董事会中没有什么大的股东,完全由独立董事担任,他们尽忠尽职地看住企业的管理层是不是真的不损害股民利益,但不会去想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职业经理人也不一定会以主人的身份来治理企业,这就很有问题。”事实上,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索,实质却是管理问题,联想并购 IBM PC 业务后,两任的总裁都是外籍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的优点是专业,而且敬业,但缺点在于他们更在乎企业当前的业绩,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发展。这种局限性在联想的发展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联想并购 IBM PC 业务后,面临着消费类客户快速增长的局面,急需尽快改善业务结构,由 IBM 的过去完全关注商业客户向更多关注消费类客户转变,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投资,一是针对消费类客户开发产品,二是建设支持消费类客户的 ERP 系统,投入的资金需要 5 亿到8 亿美元。但由于投入之后,利润会减少,职业经理人的成绩在当时就不容易显现出来,因而拒绝这方面的投资,从而为联想后来的亏损埋下了伏笔。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在利用国际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才能和防范其短视行为间寻求一个平衡,是我国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一丝隐忧:后柳传志时代联想怎么办?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2011年11月2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67岁的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他的接班人杨元庆将出任公司CEO兼董事长,调整自2011年11月3日起生效。外界对柳传志这次卸任抱有一定的怀疑,因为这个并不是他联想征程当中的第一次交棒。柳传志先是在2000年的时候离任联想CEO,而后又在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离任董事长,把公司交到了杨元庆的手中。然而到了2008年年底,由于金融危机和公司内部问题,联想集团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率下滑,11个季度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超过9000万美元。在包括日本、印度等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业务增长缓慢。业绩的下降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担忧。里昂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联想2008-2009财年将亏损2.35亿美元,将联想集团的评级保持为“售出”。2009年2月5日,柳传志回归联想集团,重新出任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联想集团的精神领袖,纵观联想的发展和国际化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作为企业精神领袖的柳传志在其中的绝对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他复出之后,更是力挽狂澜,迅速稳定住了联想的颓势,联想才就此度过又一次难关。不必讳言,这次稳定局势实际上主要仍然是依靠国内市场的恢复,也就是说联想的国际化实际上是暂时停滞了。日后,联想离开了这位长袖善舞、睿智的长者,它的国际化也就更让人增添一丝忧虑了。
参考文献
[1]元轶著:《柳传志谈管理》,海天出版社2009年版。[2]姜美芝著:《向联想学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3]林军著:《柳传志管理日记》,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第四篇: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一、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一)联想公司概述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二)联想公司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
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1.投资战略
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在联想完成对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2.品牌战略
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
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所以说,在国外LENOVO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然后联想开始试图淡化IBM商标,在全球打响LENOVO品牌是联想的最终目标,淡化IBM商标是迟早的事情。
3.营销战略
联想为了实现从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首先选择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因为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顶级赞助商,可以在全球关注的奥运会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合,更加便利地实现品牌推广。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的全球合作伙伴共11家,联想成为跻身其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都灵冬奥会上,联想小试锋芒,迈出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冬奥会上,联想策划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一方面是产品的推广;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品牌营销。赞助冬奥会,联想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另外,联想通过国际运动明星代言以及同著名赛事的合作开拓世界市场。2006年世界杯,联想签约巴西球星小罗作为新产品代言人。签约小罗后,在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小罗所代言的LENOVO 3000笔
记本的比销量的增长几乎都是100%。从这些数据看,小罗的代言对联想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市场销售都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同年,联想与NBA签署了一项为期数年的全球营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美两国的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合作,联想将有权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NBA的Logo、球星形象,还可借助NBA明星来华、NBA中国赛等活动进行营销。
经过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对提升联想的品牌形象、拉动业务增长、提升员工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三)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效果分析
1.国际化战略给联想公司带来的收益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1)增强市场力量;(2)越过市场进入障碍;(3)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4)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2.国际化战略对联想公司的不利影响
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是品牌风险。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
四是体育营销不很成熟。联想斥巨资进行体育营销,而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体育营销才是刚入门,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也要花费其大量精力。
二、联想公司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一)中国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都是一种必然选择。另外,中国加入WTO之后,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改善国际关系的需要,还是从中国的外汇储备、部分企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实
力来看都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采取国际化战略转向国际化;而最终能通过国际化战略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三)通过联想公司的案例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时要遵循的原则
从联想的国际化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尊重一些基本的原则。
1.立足中国市场原则
联想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中国IT业务龙头的位置,在它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以及品牌得到多年的认证和考验后,联想公司才选择进入国际的浪潮中一展身手。此时的联想进可攻、退可收,如果联想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效果不好,联想公司可以选择暂时固守中国本土市场而不至于一败涂地。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雄心勃勃的走向国际市场,结果惨败而归,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联想公司没有在占据中国第一位置的第一年就选择执行国际化战略就是因为它想牢牢的抓住中国市场,为它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战略突破为原则
战略突破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选择一个正确的转型道路。联想在国内市场成功以后,就以国际市场作为战略突破点,实施国际化战略。战略突破对中国的一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很好优势的企业来说,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做战略突破的时候了。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这样的战略突破是企业评估其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立足企业能力的原则
企业国际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战略问题,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任何的国际化行动都要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能力为目标。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是出于要形成其更加庞大的市场能力的考虑,而不是体现在为了提高或获得中国企业所缺乏的技术和产品上。只有自己企业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在开展国际化战略时才游刃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国际化的能力,每个企业必须在客观把握本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的基础上,具体选择扩大市场的方式。
结论:向优秀的跨国公司同行学习,如何尽快地凝练和总结出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基业长青,能在全球推广的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如企业的愿景,企业价值观,使命等核心文化理念。只
有具备优秀的文化理念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征途上才能如虎添翼,战无不胜。
2011-7-4
第五篇:战略管理学-联想并购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学作业—东风股份营销班
联想的国际化并购决策与联想未来
联想的国际化并购决策评析:
联想的国际化并购是一次同行业间不同层级的公司并购——联想以总价12.5亿美元(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联想股票)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并将承担5亿美元的净负债。在多元化战略上举步维艰的联想正处在叉路口,同时在国内市场,正遭受劲敌 DELL的有力的挑战。联想开始转变战略,以“收缩阵线,专注PC”为战略方向指导下,联想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根据德鲁克的“企业成功并购五法则”,我们对联想此次国际化并购决策进行评析:
(1)收购必须有利于被收购公司
IBM的 PC部门近年来颓势,对于IBM公司来讲是十分头疼。尤其2003年 PC部门的销售营收为95.6亿美元,但净亏损却高达2.58亿美元。IBM公司卖出它的全球PC业务,可摔掉包袱,并获取资金专注自己的服务器等业务,这样来看是有利于IBM公司的发展。(2)须有一个促进合并的核心因素
购并双方存在极强的资源互补性。IBM PC部门在技术、品牌、市场网络、经营管理团队方面有优势但在财务及经营成本上背负沉重包袱;联想则拥有很大的中国PC市场、高效的运营平台作为自己强有力的后盾,这一切构成了此次并购的基础。对促进此次并购的主要核心因素。
(3)收购方必须尊重被收购公司的业务活动
整个漫长谈判过程中联想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实质谈判前,联想找了不少IBM的员工谈话,发现收购后联想会国际化的心态去管理新公司,而IBM的员工还是愿意从IBM离开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同样也会很愿意接受联想。联想的谈判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的。在联想的内部,并购所涉及到的部门,包括行政、供应链、研发、IT、专利、人力资源、财务等各个部门均派出了专门小组全程跟踪谈判的过程。
(4)收购公司必须能够在一年内向被收购公司提出上层管理方案
在管理层方面,联想在IBM原有的管理团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在品牌管理方面,新的联想在五年内有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具体上讲,在18个月内可以使用IBM的品牌,18个月后采用IBM和联想双品牌,到五年后再打联想品牌。
在营销管理方面,整合原有联想和IBM在中国市场上的渠道体系。(5)在收购的第一年内,双方的管理层均有所晋升
在联想宣布并购的同时,联想也宣布高层变更调整,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将出人联想集团的新CEO,杨元庆则改任集团董事局主席。(6)国际化战略给联想公司带来的收益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①增强市场力量;②越过市场进入障碍;③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④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7)国际化战略对联想公司的不利影响
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
战略管理学作业—东风股份营销班
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是品牌风险。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
(8)联想集团品牌国际化进程的SWOT 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方法,联想集团在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加速了品牌国际化进程,同时凸现了其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威胁。
1、优势
联想集团的优势在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得到全面的提升。并购完成后,联想年销售额将超过12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居戴尔和惠普之后。联想可以充分利用IBM 先进的技术支持、管理资源和经验、销售队伍、分销渠道。这些资源是IBM 这个蓝色巨人十几年的经验积累,联想通过并购可以迅速增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优越条件可以为联想成为国际化集团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并购IBM 全球PC 业务使联想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了国际声誉。
2、劣势
并购行为是一把双刃剑,联想集团为此次并购付出巨额代价。联想集团以6.5 亿美元现金和6 亿美元联想股票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此外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还有5亿美元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交易总额达17.5亿美元。高层表示5年服务方面的支持绝对是不能够免费的,这又增加了并购成本。联想为这次并购几乎倾其所有。另一方面,缺乏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管理国际化企业的经验。联想在我国市场上具有本土化优势,熟门熟路。但兼并IBM这样一个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部门可能会“水土不服”。
3、机会
并购IBM全球PC业务为联想集团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联想近年来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曾遭挫折。“国际化的联想”是并购IBM 全球PC 业务成为联想实现志向的机遇。虽然国外客户以狐疑眼光看待联想,但联想已为世人关注,获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联想并购后将把IBM 在全球知名的”THINK”品牌笔记本电脑业务、联想品牌和对客户的高品质服务与支持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遍及全球160 个国家的庞大分销网络和全球认知度。同时,联想有望凭借并购做大做强,跻身全球500 强行列。并购后的联想在中国市场份额将达三分之一,新联想将上升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占全球市场份额9%,仅次于戴尔的16.7%和惠普的16.2%。此次并购不是简单“收购”式的买卖行为,而是一种战略联盟合作,将以强大的品牌优势、多样化的产品、领先的研发能力覆盖全球PC市场。新联想抓住了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4、威胁
并购后,联想集团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戴尔和惠普等竞争对手。IBM的PC业务被并购后,其忠实用户也许会改换门庭,投奔戴尔和惠普,联想将要面临戴尔和惠普的猛烈攻势。对于戴尔和惠普这样的对手而言!现在是一个大挖墙脚,抢占市场份额的好机会少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品牌做后盾。并购后的联想能否强大起来,还需要市场的考验。
总之,并购后的联想优势与劣势共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失败的风险与成功的可能相当。联想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修炼品牌国际化战略和经营管理内功,扬长避短,战胜逆境,实现整合的最佳效果。
联想未来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联想的国际化并购之后,按照什么方向和战略去发展,决定着联想能不能充分利用得到的资源。按照麦克波特的竞争理论来看,企业的竞争无非采用三种方式,第一是低成本竞争,谁的规模最大,成本最低,谁就是这个行业当中的巨无霸;第二是差异化竞争,就是做别人
战略管理学作业—东风股份营销班
没有的东西;第三就是细分市场,在一个细分的市场里做得非常深入。从这三种竞争方式,可以演化出三个方向,也产生三种企业,即运营卓越型,产品领先型和客户至上型。
众所周知,IBM的PC产品性能在界内是最好,它拥有世界最好的研发团队,在被收购以前IBM拥有PC业最高的毛利率,但是却处于亏损的地步。我们可以从IBM的历史看出这个蓝色巨人从来都是在一个高出竞争对手的成本在运行着自己的公司。IBM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率,所以不得不始终寻求行业中利润最丰厚的领域,我们也可以从出售PC看出,说是全面向服务转型,放弃制造,那么为什么还保持利润丰厚的服务器生产,可以说不善于成本控制一直就是IBM的运营软肋。
然而,新联想下一个战略重点是要快速在新兴市场(印度、俄罗斯、中东、非洲)中跑马圈地,对于新兴的市场类似与中国多年前的市场状况,联想有比较熟悉的操作模式与运作方式,从联想的上次的组织调整布局也可以看出联想的把开源的重点恰恰放在这个地方。虽然重点不是成熟的市场中,但是这并不是说联想放弃成熟市场的拓展,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的捕杀对于联想而言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联想下一阶段的战略根本不会在销售模式上进行调整,而是加大力度在新兴市场上跑马圈地,并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净利润率。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开拓新的市场都是非常残酷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人力投入的。但是做好了市场拓展却不一定会提升企业的净利润。净利润只有在做好了企业运作的成本控制,才有可能大大提升出来。
1、强化品牌整合营销
联想作为国内最代表性的IT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已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品牌营销方面也保持着与国际品牌营销思想的及时交流。自2003年以来的品牌结构调整,更加明确的品牌整合营销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联想在品牌整合营销方面已经收获良多。所以现在应该继续强化品牌整合营销,充分把握品牌整合营销的精髓,自中央到各区域,涵盖各业务面,强化贯穿,充分发挥“整合”的力量。
2、品牌营销抢占高起点
在企业形象传播中,企业形象及其信息每一次出现的“场合”就是其制高点,出现的“场合”会对企业品牌美誉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就像一个产品的广告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与出现在地方电视台,对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印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联想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应走的“客户至上”与“运营卓越”相结合道路,并且开发出适合新兴市场需要的产品。联想的品牌国际化进程对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发展具有操作性的借鉴意义,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应该是整个中国IT 产业。联想的国际化并购战略证明了中国企业也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向颠峰发起冲击。但是,在此品牌国际化进程中联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要面临诸多的挑战。
2011
东风股份营销班 赵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