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地理单元,分类:斑块,廊道,基质。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生态学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变化。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景观要素)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主要是斑块的大小、形状、类型;生态过渡带:异质性;连接性。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主要指动物移动;水分移动;破碎种群动态;斑块动态。景观动态,指景现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主要指干扰状况;碎片化;气候变化;生物驱动。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正如其它生态学组织单元(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一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功能繁荣改变可导致结构的变化。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是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类型:有均匀格局、聚集格局、随机格局和组合格局四大类型。(肖竹宁:①镶嵌②带状③交替④交叉⑤散斑⑥散点⑦点阵⑧网状⑨水系)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景观异质性可分为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两类。空间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指水平方向二维平面的异质性,也可以分析垂直面上的异质性,即三维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是指景观系统特征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景观系统特征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它具有周期性。功能异质性,基质异质性。尺度: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时间尺度)。空间异质性与尺度:在某一尺度上的异质空间,在比其低一层次上的空间单元,可视为相同质的。尺度大-异质性,小尺度-均质性。
景观对比度: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低对比度:有比较宽的过渡带,往往出现在大面积自然条件相对均一的地带。(eg热带雨林)高对比度:在环境资源极不相同的地区,可以出现纯自然形成的具有高对比度的景观。(自然景观—稀树草原;人工景观—农业景观)景观粒级:景观组分空间规模大小的量度,与尺度有密切关系。粗(eg阿特拉斯山景观,斑块直径数公里)细(eg稀树草原)优势比较:①粗粒结构景观多样性高,但局部地区的多样性却低(边界附近例外),这样的景观结构可以为保护水源或内部特有物种,提供大型自然植被斑块,或为工业区建设提供大面积的建筑场地,却不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②细粒景观整体单调,但局部多样性高,更有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却不利于内部特有种生存③一个带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具有上述所说的各项优点,是最佳的景观结构。
生态学干扰: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发生的自然现象。(1)性质:①干扰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影响表现为多方面②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③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④干扰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再调节⑤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⑥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2)生态学意义:①干扰与景观异质性: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异质性,而中高强度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如山林的不同程度的火灾。②干扰与景观破碎化:一些规模较小的干扰可以导致景观破碎化,如经常发生的林火、砍伐;大规模的干扰可能导致景观的均质化,而不是进一步的破碎化。往往不是人们期望发生的。③干扰与景观稳定性:干扰与景观稳定性是相矛盾的。景观对干扰的反应存在一个阈值,只有在干扰的规模和强度高于这个阈值时,景观格局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在较小的干扰作用下,干扰不会对景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④干扰与物种多样性:适度干扰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较低和较高频率的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 中的物种多样性均趋于下降。(3)类型:(产生的来源)自然干扰:无人为活动介入的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干扰 :火灾、地壳运动、洪水、病虫害等。人为干扰: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指导下,对自然进行的改造或生态建设:烧荒种地、森林砍伐、放牧、修建大坝等。(功能)内部干扰:在相对静止的长时间内发生的小规模干扰,自然演替的一部分;外部干扰:短期内的大规模干扰,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火灾、风暴、砍伐等。(产生的机制)物理干扰:森林退化引起的局部气候改变、土地荒漠化;化学干扰: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等。酸雨:酸雨是大气中的CO2、SO2、NO2和HCL等有毒气体,在云雾的形成中被水滴吸收转化,形成酸雨和酸雾,降到地面和水体会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造成树木叶片枯萎、脱落以至整体死亡,腐蚀建筑物和古迹。生物干扰:生物入侵、病虫害等。(传播特征)局部干扰:在同一生态系统内部扩散;跨边界干扰:跨越生态系统边界扩散到其他类型的斑块。
扰动:系统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只改变景观面貌,而不会改变性质。
斑块: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1)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进斑块(种植斑块、聚集地斑块)(2)形状:圆形和扁长斑块;环状斑块;半岛状S=1/(2* A),S=1为圆形,S>1为矩形。(3)内缘比:指斑块内部和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4)大小:斑块的面积,以平方米/公顷为单位来量度,是影响斑块生态功能的因素;斑块内的物种、物质、能量与斑块面积大小呈正相关,但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呈曲线状:开始时物种随斑块面积的增大增加很快,但这种增加会越来越慢,最终停滞。大斑块的生态学价值:①有利于生境敏感物种的生存;②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和躲避所;③为景观中其它组成部分提供种源;④能维持更近乎自然的生态干扰体系;⑤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物种绝灭过程有缓冲作用。小斑块的生态学价值:①作为物种传播的生境以及物种局部绝灭后重新定居的生境和“踏脚石”,从而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②为许多边缘种、小型生物类群以及一些稀有种提供生境。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板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特点:①由一种环境条件组合过渡为另一种环境条件组合②由一类动植物组合过渡为另一类动植物组合,不仅包括两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成分,并且有其特有的成分。
廊道: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①类型:线状廊道,主要由边缘种组成;带状廊道:较宽,每边都有边缘效应;河流廊道:沿河流分布,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②连接度:指廊道如何连接或在空间上怎样连续的量度,可用廊道单位长度上间断点的数量表示.③作用:具有连通和阻隔双重作用。④功能:A廊道作为生境(栖息地),为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境,即物种栖息地;B廊道作为传输通道,是动物的迁移通道,是人类及物资的运输通道。道。C屏障和过滤作用:阻止通行或部分可以通行;D防护功能:抵御风沙、净化水质、降低污染,保持水土,消除热岛效应,泄洪防洪,防止都市过度扩张E廊道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与汇。如农田防护林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若干野生动植物,起到源的作用;另一方面阻拦和吸收农田流失的养分和其他物质,起到汇的作用;F廊道在景观美学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质: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1)判定标准:①相对面积:景观中某一类要素明显比其他要素占有的面积大得多时,可以据此来判断这种景观要素就是基质。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②连通性:假若景观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③控制程度: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④三个标准结合(2)孔隙度①概念:指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是景观内斑块密度的量度。与斑块大小无关,与连接度无关,与数目有关②生态学意义:1它提供了一个了解物种隔离程度和植物种群遗传变异的线索。2孔隙度是边缘效应总量的指标,是一个对野生生物管理、对能流物流运动具指导意义的因素。3人文地理中,研究住宅区或村庄的孔隙度十分重要。
景观边界的功能:①通道或廊道:景观中许多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②过滤器或屏障: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透膜。③源: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流由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流动,起到源的作用。④汇: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⑤生境: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也成为很多物种的一种栖息地类型。应用:①野生动物管理:沿着或穿过边界的动物异常丰富;②在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破碎化问题中,边缘生境和内部生境的比率有着关键性的意义;③在美学上景色中经常边缘占主导地位;④在林业上,森林的边缘经常出现弯曲的树干和风倒木;⑤在农业上,边缘常是有害动物和害虫的源,也出现控制这类有害生物的食肉动物;⑥在土壤侵蚀控制中,边界导致风速改变和形成湍流;⑦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边界有可能成为人类过渡利用资源的障碍;⑧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中,边界经常作为敏感的指示器。
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特征:生态交错带是一个生态应力带,生态交错带具有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界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适于边缘物种生活,阻碍内部物种扩散);生境内能量与物质交换最高。功能:①通道作用:生态系统间生态流流动通过生态交错带,并影响其流速和流向;②过滤或屏障作用:生态交错带在生态流中如半透膜,一些可顺利通过,一些则受阻碍;③源与汇:生态流流动中,为相邻生态系统提供能量,物质,生物有机体,同时对物体和物质有吸收累积效应;④栖息地。
景观破碎化:是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性减少的现象。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分割是一种特殊的破碎化。类型:地理破碎化;结构破碎化。大碎块:提供更好的聚集条件,保存更多物种,包括特殊种;小碎块:仅保持较少物种,较普通种,特殊种先消失。
破碎度指标F:测度景观斑块多样性的指标,可用单位面积斑块数目表示。F=N/A,F大,景观破碎。大尺度→可辨识性低→破碎化过程降低;小尺度→可辨识性高→破碎化过程提高。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a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极其丰富的物种1动物物种数比较多2裸子植物种数世界首位3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b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c经济物种丰富 4生态系统多样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原因)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废弃物等的污染)④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反映了景观复杂程度。包括:(1)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和斑块形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类型多样性:是指景观中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3)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
在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类型(生境)多样化和边缘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增加。首先,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率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随着景观类型和斑块数目增多,景观破碎化,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物种多样性也随着降低;最后,残留的小斑块有重要的生境意义,维持着低的物种多样性。
景观连接度:是一抽象概念,可具有一相对测定指标,表示一种生态过程在两个景观元素之间进行的顺利程度,其大小在0~1之间,大小取决于廊道的质量。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景观连通性:描述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两者关系:①景观连通测定景观的结构特征,景观连接度测定景观的功能特征,反映景观特征的两个方面;②景观连通性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得到反映,连接度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物群体的生态行为③连通性从斑块的大小形状,网络单元的大小来反映,连接度通过斑块之间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不一定有较高的景观连接度;连通性较差的景观,景观连接度不一定较小。景观功能三种流:能量流、养分流、物种流。能量流:如热能、生物能;养分流:如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物种流:如各种类型的动植物以及遗传基因。影响景观生态的各种流:
1、空气流
2、水流
3、养分流
4、动物流
5、植物流。相邻景观要素间的无机流包括:水流、养分流、空气流。
物种的运动方式: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连续运动、间歇运动。主动运动特征:物种通过本身有目的的行为。目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或寻找更适合于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物物种的扩散和传播。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巢区、散布、迁徙。巢区是指动物围绕它们的巢穴进行取食和日常活动的地域范围。散布:某物种动物个体从其出生地向新巢区的单向运动。迁徙是动物随季节变化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的周期性往返运动。景观变化动态是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景观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这样变化以及变化的结果。分为:景观空间变化动态和景观过程变化动态。(1)景观空间变化动态是指景观中:①斑块数量;②斑块大小;③廊道的数量和类型;④影响扩散的障碍类型和数量;⑤景观要素的配置等变化阶情况。(2)景观过程变化动态是指在外界干扰下,景观中物种的扩散、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运移等变化情况。它一般要涉及到:①系统的输入流;②流的传输率和系统的吸收率;③系统的输出流;④能量的分配等。景观空间变化和景观过程变化是同一变化中的两个方面。过程变化是空间变化的原因,比如景观中某物种在当地灭亡的可能性增加,很可能是物种从一个斑块移动到另一个斑块的廊道被切断;空间变化反过来又影响过程变化;如许多鸟类对小的、破碎的斑块的反应十分敏感。尽管森林仍保持整体的面貌,但在斑块的尺度,森林的破碎化越大,斑块的环境越远离森林,鸟类的活动越受影响。景观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景观水平上推动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动力是扩散、质量流(重力)和运动。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可概括为: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两种运动格局。连续运动:是指某一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尽管运动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但速度不降到零。间歇运动:是指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要出现一次或几次的停顿。
景观稳定性: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①测定:熵值法:熵值高表明景观稳定性好,熵值低表明景观稳定性差。
景观中Ks=1,N:景观斑块数,Pk:各斑块内植物种群所占百分比。物种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斑块的类型愈多,景观的异质性愈高,熵值愈低,景观愈不稳定(农田);相反,斑块的类型愈少,结构愈简单,熵值愈高,景观的稳定性愈强(热带雨林)。②尺度:时间尺度--指衡量景观变化时假定的变化速率。空间尺度:主要是指景观的异质稳定性,即景观结构在立地水平上不断变化和大尺度上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原理:稳定性可能以3种明显不同的方式增加:①趋向于物理系统稳定性(以没有生物量为特征);②趋向于干扰后的迅速恢复(存在低生物量);③趋向于对干扰的高度抗性(通常存在高生物量)。
人类对景观的影响及结果:1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森林和其它天然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破坏了许多自然景观。2对不同地区景观的干扰程度不一样,按照人为干扰状况将景观分为五种类型:天然景观、管理景观、农田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3对景观类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斑块结构的影响:①斑块类型:干扰斑块类型相对块数变化的趋势是:环境资源斑块和干扰斑块逐步让位于引入斑块和残余斑块。②斑块的大小:随人类干扰程度加大,平均斑块大小和方差均趋于降低。③斑块形状:在自然景观中,以环境资源斑块和干扰斑块为主,其形状多不规则,在农田与城市景观中,多为人为控制,以引入和残余斑块为主,形状规则。④斑块密度:在自然景观中,斑块密度中等,随着农业化与城市化,斑块密度加大。森林景观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①导致森林植被中的碳直接排放;②对其土壤碳库产生巨大影响;③可能引起洪水的泛滥,导致湿地景观面积增加,从而增加甲烷的排放源;④可能改变全球水循环以及地表反射率等,从而直接引起气候变化。
森林景观重建带来的环境问题:(1)大气质量下降:①N2O可以破坏臭氧层引起地表辐射增强;②CH4氧化形成CO,估计60%的CO来源于景观变化;③光化学烟雾通过分散和吸收太阳辐射而改变地表受到的辐射量;④SO2浓度高的地区可形成酸雨。(2)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森林的看法、矿山开采、陡坡开荒、过渡放牧等等是造成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3)湿地减少:①农业是影响湿地的重要因素,如围海造田、道路和排水设施的修建直接导致湿地数量的减少;大量的农药和杀虫剂造成严重污染;②城市化过程中的污染物如沉积物、需氧物质、营养物质、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通过点源污染或非点源污染途径进入时地,使湿地水质量下降,威胁原有物种的生存。③水分循环的改变如造林工业发展及人类的特殊活动(如美国的灭蚊运动)都导致湿地的丧失。(4)水资源短缺:进入20世纪,由于农业扩张和工业发展,全世界用水量剧增,其中,农业用水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增加了20倍。水资源短缺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威胁工农业生产,还造成河水断流、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问题。(5)非点源污染:是景观变化对水质影响的主要方式。所谓非点源污染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水体污染。几乎所有非点源污染来源都和景观变化紧密联系。①土壤侵蚀是规模最大、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一种非点源污染。②农业被美国国家环保局列为全美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③化肥、农药的使用,农田污水灌溉都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④森林采伐区由于采伐的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引起森林附近流域河流沉积物增加,破坏了河底水生有机物的生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⑤城镇的地表径流,携带氮、磷、有毒物质和杂物进入河流和湖泊,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美国的河流和湖泊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
转移矩阵: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景观要素类型相互转变的面积百分率所组成的矩阵。转移概率:在一定时期内景观要素类型分别向其他各种景观要素类型转变的面积百分率。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设计原则:①一个大的自然保护区要比小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的物种多②一个单一的大的自然保护区要比总面积与其相等的几个小保护区为好③如果必须设计多个小保护区,应使它们尽量靠得近一些,以减少隔离程度④使几个保护区成簇状配置,要比线状配置好⑤将几个保护区用走廊连接起来,可便于很多物种的扩散;6应尽可能使保护区成圆形,以缩短保护区内物种扩散距离。
在确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时还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考虑各种动物的要求时,要把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置于首位,而不能对所有种平等对待。必须使保护区达到一定面积才能使其与干扰状况相适应。核心区:在此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受到绝对的保护,禁止一切人类的干扰活动或有限度地进行核心区质量为目的,或无替代场所的科研活动。设置原则:核心区的面积、形状、边界应满足种群的栖居、饲食和运动要求;保持天然景观的完整性;确定其内部镶嵌结构,使其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缓冲区:围绕核心区,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形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设置原则:隔离带,隔离区外人类活动对核心区天然性的打扰;为绝对保护物种提供后备性、补充性或替代性的栖居地。过渡区:保存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一致性,在此区允许进行一些科研和人类经济活动以协调当地居民、保护区及研究人员的关系。设置原则:按照资源适度开发原则建立大经营区,使生态景观与核心区与缓冲区保持一定程度和谐一致,经营活动要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第二篇: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证据法复习重点
一、法定证据制度
1、含义: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裁判的一种证据制度。
2、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1)它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必然产物。(2)它与纠问式的诉讼结构密切联系。
(3)崇拜权威的思潮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定证据产生的社会及文化原因。
3、基本内容:被告人的自白;证人证言;书证
4、特点:(1)法律预先明确规定了各种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
(2)证据的形式化和等级性色彩明显。(3)刑讯逼供是收集证据的合法手段。(4)具有明显的有罪推定思想。
5、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法定证据制度因应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而建立,它取代神示证据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1)法定证据制度体现了人类的进步和理性。(2)法定证据制度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规范性。(3)法定证据制度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可预见性和权威性。
然而,本质上它是反科学的,是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残酷性和反动性的一种证据制度:(1)法定证据制度违背了认识论的基本法则。(2)法定证据制度束缚了法官的理性,限制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法定证据制度容易导致刑讯逼供泛滥。
二、自由心证制度
1、含义:指一切证明力的大小和证据的取舍运用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
2、内容:(1)法官判断证据证明力并决定证据取舍的依据是法官的良心和理性。
(2)法官在认定案情时必须达到内心确性的程度。
3、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资产阶级与封建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确立并广泛适用至今,其优越性和进步性主要体现在:(1)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符合诉讼文明和民主的发展趋势。(2)自由心证制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的在个案中实现司法公正。(3)自由心证制度对司法制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自由心证制度较之法定证据制度,有其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1)自由心证制度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或尺度,容易受司法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司法认证实践中的混乱(2)自由心证制度以纯主观的“内心确信”真实为依据,而不是以特定的客观存在性为依据,缺乏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真相的统一,因而在认识论上存在一定的缺陷。(3)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可能滋生法官的主观擅断和司法腐败现象。
三、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1、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主义),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主要内容:(1)据以做出裁判的证据,应当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
(2)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的范围;(3)关于运用证据进行证明的方式;
2、真实发现原则:指审判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准确查明犯罪事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自由心证原则,指对于各种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如何认定,法律不预先做硬性的规定,而是由法官本着良心和理性,根据调查和辩论中形成的内心确信予以认定,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
4、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的合称。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理原则,具体是指法官必须亲自接触案件材料、审查证据,然后据以对案件事实作出裁判。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理原则,是与书面审理原则相对而言的,具体是指法庭审判过程中的举证、质证等都必须以言词或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
四、证据概述
1、含义: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或凭据)。
2、特点:(1)证据具有一定的存在形式;(2)证据应该具有能够证明待证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内容,否则便不是证据;(3)证据在证明过程中具有证明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取决与证据本身是否真实并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有联系。
3、证据的基本特征:
(1)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对其所要求证明的事实具有必要的最小限度的证明能力。证据的关联性是客观存在的;关联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能够为人们所认识。
(2)证据的可采性;即具有被采纳为定案依据的资格。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提供收集的主体必须合法、证据内容必须合法、证据必须依据法定程序收集。
4、证据能力:指某一材料能够用于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资格。
5、证明力:指证据价值的大小,涉及证据对于要证明的对象是否有证明作用以及以及证明到什么程度。
6、意义: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证据具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功能。
7、证据规则:
(1)关联性规则: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具有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的实际能力。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指违反法定程序,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为法庭所采纳。(3)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4)传闻排除规则:指任何证人所提供的包含他人先前陈述的证据,如果提出该证据的目的是证明某人以前所说的事实为真,则该证据是不可采的。适用情形:口头陈述;书面陈述;用行为表明的暗示;(5)意见证据规则:
(6)最佳证据规则:
(7)特权规则:
五、证据种类
(一)物证与书证
1、概念: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证属性和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
2、特征:(1)物证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及存在状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2)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客观性。(3)物证只能对案件事实起间接证明作用。(4)物证对案件证明的能动性不够。
3、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具体表现形式
1、实施犯罪行为留下的痕迹
2、实施犯罪的工具
3、犯罪嫌疑人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的各个场所遗留的物品。
4、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物
5、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物品和痕迹
6、表现犯罪社会危害性后果的物品
7、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犯罪嫌疑人为掩盖罪行、对抗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或痕迹
8、能够表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各种物品或痕迹
9、其他可供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痕迹
4、书证与物证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1书证的外形载体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材料。因此,书证也属于广义上实物证据的范畴
2、具有书面形式的材料既可能是书证,也可能是物证。(2)区别:
1、书证以客观物质材料作为载体,借助有关的文字、符号或图画来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而物证则以其存在的方式、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案件事实。
2、书证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反映或表达人的主观思想及其行为的物质材料而物证并不反映人的主观思想。
3、书证所表达、记载的内容和形式一般都能为人所理解,其反映的内容一般都较为明确、清楚;而物证在表现形式上则会受客观存在的特殊状态所影响,有些必须借助专门的技术手段,才能揭示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
4、书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或案件中的某一部分事实,且证明的案件事实情节一般较为完整;而物证往往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些片段或情节。
5、书证与物证的保存和固定方法不同。
5、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条件:(1)书证必须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或表达了人一定思想的物品,并且为一定方式所记载和表达的思想内容。
(2)该项材料所记载的内容或所表达的思想必须与待证案件事实有关联,能够借以证明案件事实。
特点:书证具有直接证明性;书证具有稳定性; 分类:(1)文字书证、符号书证和图形书证(2)公文性书证和非公文性书证(3)一般书证和特别书证;(4)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5)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和译本
(二)证人证言
1、含义:证人是指知晓案件的有关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作证的人。
2、证人的条件(1)适格性条件:A了解案情B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意志C能够认识作者的法律后果并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
(2)失格性条件:A生理性、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B为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在具体的案件中,本案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不能同时充当本案的证人。C、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民事诉讼中的当时人的委托代理人由于其诉讼职责所限定,其心理一般倾向于他所为之辩护或为之代理的人,他们不能作为本案的证人。
3、证人的权利义务(简答)
(一)权利:
1、客观、充分陈述案件情况的权利
2、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提供证言的权利
3、要求出示司法机关的证明文件的权利
4、请求对其个人情况予以保密的权利
5、要求公安司法机关补偿因到案作证所支出的费用的权利
6、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障自身极其近亲属安全的权利
7、收到出庭作者通知书的权利
8、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的权利
(二)义务:
1、出庭作证的义务
2、如实作证的义务
3、保守司法机关向其询问的情况以其所陈述内容的秘密的义务
4、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4、证人证言: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当事人和司法机关所作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陈述。特点:(1)证明内容的确定性;
(2)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性;(3)证人证言具有不稳定和多变性。
5、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的区别(简答)
1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是一种具有科学根据的意见;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陈述,是对案件事实的如实反映,而不是对案件事实的评断。
2、鉴定结论是司法机关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而作出的书面结论,鉴定结论具有可代替性;而证人证言的特定性而具有不可替代性。
3、鉴定结论的内容是鉴定人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作的判断结论,而不是对有关事实所作法律评价,并且是在案件发生后形成的;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
(三)被害人陈述
1、含义: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检法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2、特点:被害人陈述主体的不可替代性;被害人陈述内容的复杂性;被害人陈述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3、被害人陈述与证人证言的区别:证据来源及提供证据的主体不同;证据的内容及真实性程度不同;提供证据的难易程度有别。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含义: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及其他案件事实向公检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2、特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出的供述和辩解是其行使辩护权的基本方式;可能反映出其他证据难以反映的案件事实;虚假的可能性很大;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
(五)当事人陈述
1、含义: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就他们所感知、理解和记忆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2、特点:陈述主体的排他性;陈述指向主体的唯一性;陈述内容的双重性;陈述过程的争辩性。
3、自认:一方当事人承认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于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承认其真实性或者对另一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承认其合理性的意思表达。
根据当事人作出自认的时刻范围不同,可以将自认划分为诉讼中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1、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所作的承认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以及诉讼请求的意思表示,又被称为审判上的自认或裁判上的自认。
2、诉讼外的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在诉讼过程之外,即法院审判之外,所作的承认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及诉讼请求的意思表示,也被称为审判外的自认或者裁判外的自认。3 这样划分的目的在于区分二者的法律效力。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约束人民法院以及当事人的效力;而诉讼外的自认不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效力,只能是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根据当事人承认时是否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可以将当事人自认划分为明示的当事人自认和默示的当事人自认。
1、明示的自认: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明确表示承认的意思表示。
2、默示的自认: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陈述的案件事实,既未明确的表示承认,也未明确的作出否认的意思表示,而由法律规定是为当事人承认的情形,也被称为拟制的自认或者准自认。自认的法律效力:(1)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2)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3)对人民法院的拘束力。
自认的撤销:当事人自认原则上不允许撤销,但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允许撤销自认。
1、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对方当事人同意撤销承认的因受胁迫而作出的与事实不符的承认 2因受胁迫而作出的与事实不符的承认3因重大误解而作出的与事实不符的承认4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先前的承认。
(六)勘验、检查笔录
是刑事诉讼中法定的证据种类,具体是指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对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进行勘验、检查时所做的客观记载。
勘验笔录,是民事、行政诉讼中法定的证据种类,具体是指人民法院指派勘验人员对于争议有关的场所、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查验、拍照、测量时所作的笔录。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形式,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行政违法行为当场进行调查、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人当场进行处理时所作的记载现场情况的文字材料,包括行政机关对违犯行政法规的当事人进行讯问所做的笔录。
视听资料:只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与书证的区别:
1、前者是在诉讼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书证一般是在案件发生前或者发生过程中制作,在诉讼中不得涂改该或者重新制作;
2、前者由执行勘验、检查的侦查人员、司法人员或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制作,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依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制作,而书证的制作主体没有严格要求,有些书证也不要求有特定的形式;
3、勘验、检查笔录是客观记载,不允许包含任何主观成分,而书证的内容往往反映着制作人的主观意志;
4、勘验、检查笔录如果记载有误或者不明确,可以重新勘验、检查,做出新的勘验、检查笔录,而书证不能重新制作。
(七)鉴定意见
1、鉴定人:指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并接受他人的委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的自然人。
特点:鉴定人为自然人而非法人或组织;鉴定人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鉴定人为诉讼参加人。
2、鉴定意见: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和判断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特点:鉴定意见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鉴定意见的事实针对性;鉴定意见的书面性;鉴定意见的确定性;
六、证明论(一)证明对象
1、证明主体:指在诉讼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诉讼主张并有义务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构成要件:(1)证明主体不能超过诉讼当事人的范围;(2)证明主体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诉讼主张;(3)证明主体必须是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4)证明主体必须是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
2、证明对象:指在刑事诉讼法中用来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事实,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此罪还是彼罪,罪轻还是罪重,采用何种刑罚以及保证程序公正有关的事实。
特征:客观性;法定性;必要性;层次性;时效性;被动性;
范围: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法院所不知的地方性法规、习惯、外国法律;
3、刑事诉讼证明对象: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有关罪行轻重量刑情节的事实;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或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排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4、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民事诉讼的实体法事实,是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即引起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2)民事诉讼程序法事实,是指对民事诉讼程序问题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包括当事人主体资格条件、管辖、回避,审判组织、诉讼期间等事实。(3)地方性法规、外国法律及特殊经验规则的适用
5、免证事实:是指不需要采用证据加以证明就可以在裁判上加以确认的事实。
内容:
1、众所周知的事实;
2、自然规律及定理;
3、推定的事实:是指根据已经证明的事实或者法律、经验推导出另一事实的行为。其中,作为推定基础的事实,推导出的事实被称为推定事实。
4、预决的事实:就是已为法院的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作出的生效仲裁裁决确认的事实。
5、经公证证明的事实;
6、自认的事实。
6、司法认知:指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一待认定的事实存在与否或其真实性,法院依申请或依职权初步认定其为真实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特点:
1、司法认知的主体只限于人民法院;
2、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特定的事实:指明显的事实或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争议的事实);
3、司法认知具有可反驳性。
司法认知的程序:
1、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以申请进行司法认知;人民法院进行司法认知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
3、采用司法认知时,为当事人提供反驳机会;
4、司法认知的决定用裁定的形式。
(二)证明责任
1、证明责任的概念:指由制定法预先规定由何方当事人就特定的待证事实提供证据并说服裁判者认定其成立,并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承担不利后果的法律风险分配机制。
2、特点:(1)证明责任总是与一定的诉讼主张相联系;(2)证明责任是提供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相统一;(3)证明责任总是和一定的不利诉讼后果相联系;
3、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1、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自诉人举证不能则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2、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A、人民检察院承担证明责任;B 公安机关对某些程序性事实承担证明责任;C、人民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D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
4、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告人对某些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
2、非法持有型犯罪的证明责任;
3、严格责任犯罪的举证责任;
4、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证明控诉证据系合法所得的证明责任。
5、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原则;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将以下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给被告承担:
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2、因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4、因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以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就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5、因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
担举证责任。
7、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有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8、有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诉讼,有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观既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三)证明标准
1、含义:指依照法律规定证明主体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尺度或程度。
2、意义:证明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明确举证责任及其程度,调动诉讼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证诉讼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实现诉讼构造的平衡;有利于审判机关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有利于推动证据法学的完善和发展。
3、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4、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盖然性占优势。盖然性占优势,指的应是证据在说服力和证明力上占优势,而与证人数量或者证据的数量无关;盖然性占优势并不是所有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而是普通案件最低限度在的证明标准。
(四)刑事、民事诉讼证明的联系与区别
两大诉讼证明的共同之处:
1、性质和作用相同。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是横跨两大法域的综合概念。从实体的规定上看,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从形式上说,证明则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
2、证明的方法基本相同。及都采用逻辑推理、司法认知和推定的等方法进行。两大诉讼证明的不同之处:
1、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构成犯罪及罪责轻重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上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只有在法律的明确规定的例外下才承担一定的证明作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不以诉讼地位的特定化决定证明责任承担的主体,而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
2、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同;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证人证言等,是三大诉讼法共同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有的证据种类,其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的“当事人陈述”分解为“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两项。
3、证明对象不同;
4、证明手段和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七、证据的保全与审查判断
1、证据保全: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有关主体在证据收集时、诉讼前或诉讼中用一定的形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以便公安司法人员或律师在分析、认定案件事实时的使用。
2、证据保全的方法:
1、提取原物或制作模型;
2、询问(或讯问)并制作笔录;
3、勘验、检查并制作笔录;
4、搜查并制作笔录;5查封、扣押并制作笔录;6
辨认并制作笔录;
7、制作及鉴定鉴定笔录;8试验及有关笔录;9复制、拍照、录音和录像等。
3、证据的审查判断: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对所有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以确定其有无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的一种诉讼活动。
特征:1.证据的审查判断在本质上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等的一种理性思维活动。2.证据审查判断的主要内容是证据能力和证明力。3.证据审查判断的目的在于鉴别证据真伪,查明事实真相,认定案件事实。
意义:1.证据审查判断是确定证据有无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并运用查证属实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环节。2.证据审查判断是完成诉讼证明任务的必经程序。3.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有利于根据确实、充分的证据定案,为正确适用法律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案件。
(1)物证的审查判断:1.审查物证的来源。2.审查物证是否客观真实。3.审查物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联系,有何客观联系。4.审查物证与案内其他证据是否一致,有无矛盾。5.物证应当在法庭上经过被告人、被害人和其他知情人的辨认,确认其是否真实可靠。
(2)书证的审查:1.审查书证是如何形成的。2.审查书证的内容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与案内其他证据能否协调一致。3.审查书证的内容。4.审查书证的形式是否合格。5.审查书证的获取途径。
(3)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1、审查其来源;
2、审查其真实可靠程度;
3、审查其形成过程;
4、审查证人的自身情况;
5、审查收集证人证言的程序是否合法,方法是否得当,有无影响如实作证的违法因素,6、审查证人证言的内容是否合情合理、前后有无矛盾,与案内其他证据及案件事实是否协调一致。
7、证人证言在法庭审理时,必须经过诉讼双方询问、质证。
4、证据的分类:
(1)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指以人类语言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特点:A言词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一般比较明确,具有明确性、主动性; B、言词证据容易受到提供主体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偏差甚至失实的情况; C、言词证据的证据源不易灭失。
言词证据的收集运用规则:A、收集言词证据不得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并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并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有客观提供证据的条件。B、在审查言词证据的时,应注意查明有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失实或者偏差的情况。C、在法庭审判阶段,对言词证据要通过讯问、询问或者宣读的方式提出,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的形式的证据。
特点:A、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B、实物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不明确,要靠人进行分析和研究,显示出被动型和依赖性。C、实物证据本身容易灭失。
(2)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特点:A、原始证据直接来渝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与案件事实有着直接的关系。B、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的运用规则:A、应当尽可能地收集和运用原始证据;B、对于亲自感知
案件事实的证人和当事人,司法人员应尽量亲自询问,并制作详细的笔录;在法庭调查中,亲自感知案件事实的被害人、目击证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应当出席法庭,亲自陈述并接受询问,以保证原始证据的客观真实性。C、凡能够将原始证据附卷的,都应当附卷作为定案的根据,以便在起诉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中对其进行审查,保证办案质量。D、对原始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的审查必须依法进行。传来证据: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
特点:A、传来证据与案件事实没有直接联系;B、传来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与其同案件事实的传播距离有关;C、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传来证据的证明力大于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A应当尽可能的收集和运用最接近案件事实的传来证据;B在收集和审查运用原始证据时,必须查清传来证据确切的出处;C传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3)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特点:A能够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是直接证据的最基本的特点;
B直接证据多表现为言词证据;C直接证据的数量较少,且不易获得。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A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B、所有的直接证据都必须有其他证据加以印证C、只有当事人一方的陈述一般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间接证据: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根据。
特点:A、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这是间接证据在证明力上的特点;B、间接证据种类繁多,容易获得;C、间接证据多表现为实物证据,有较强的客观性;D运用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方法复杂,难度较大。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A、客观性。客观性是指证明案件事实的间接证据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如果某一间接证据本身的真实性不能肯定,就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为其可采性不能确定。B、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明案件事实的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具有客观的联系性,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具有实际意义。
C、充分性。充分性是指禁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所有的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的要求。
D、协调性。协调性是指用于正满件实事的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及各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E、完整性。完整性是指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F、排它性。排他性是指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并具有排它性。(4)本证和反证
本证:指使之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依据,既能够支持诉讼中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成立,证明其主张事实存在的证据;
反正: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本正和反正是以证据对当事人双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证明作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这事区别本证和反证的关键。
第三篇: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一、重点问题
1管理信息系统(MIS)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为一个组织(企业)的各级领导提供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由三种互不相同的系统构成的,即管理系统、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处理、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辅助决策 3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人机系统、综合系统、动态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DSS)概念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并利用分析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他利用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和友好的人机对话部分和图形部分。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国际互联网(Internet)
6现代企业信息管理平台Intranet概念
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 TPC/IP协议、使用环球网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7常用MIS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 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与评价 8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优缺点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周期长、不能充分预计
9原型法概念、优缺点
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对用户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模型(原始模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评价和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满意为止。优点:认识上的突破,改进了用户和系统设计者信息交流方式,满意程度高,开发风险较低,减少用户培训时间、简化管理,开发成本降低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10系统开发方式(简答)
自行开发方式: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系统开发的各种项目
委托开发方式:企业将开发项目完全委托给开发单位
联合开发方式:用户中精通管理业务、计算机业务的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机构和MIS开发人员
购买商品化软件方式:企业自己不开发,直接向软件市场购买
租赁方式:自己不开发,租用提供系统,双发用合同规范权利义务 1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B/S与C/S混合模式 12信息系统规划活动的三个阶段
制定战略计划,制定总体结构方案,资源分配 13信息系统规划常用的模型和方法 诺兰的阶段模型(图形自己找)、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以及业务系统规划法(BSP)14关键成功因素法概念
关键成功因素:在一个组织中的若干能够决定组织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分析找到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组织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根据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15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16详细调查的方法 重点询问方式 问卷调查方式
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 面谈 阅读
观察和参加企业业务实践
17业务流程图
是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是用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18业务流程图符号及含义
外部单位业务处理单位
信息传递表单
19业务流程图绘制步骤
●确定画图对象
深入现场调查,了解业务处理过程 ●绘制草图
与工作人员讨论,修改草图 ●绘制正式业务流程图
20业务流程分析内容
找出不合理处、进行优化、新图
例题:企业的生产、销售各部门提出材料领用申请,仓库负责人根据用料计划对领料单进行审核,将不合格的领料单退回各部门,仓库保管员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核实库存帐,如库存充足,办理领料手续,并变更材料库存帐;如变更后的库存量低于库存临界值,将缺货情况登入缺货帐,并产生订货报表送交有关领导。经领导审批后,下发给采购部。
21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
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特征:抽象性和概括性 22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
购货合同
外部实体数据流
处理逻辑数据存储
2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在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定义与描述,起到对数据流程图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
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贮、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常用的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判断树、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方法。24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应遵循以下的主要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25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结构图又称控制结构图或系统结构图,它是反映模块层次分解关系、调用关系、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传递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模块结构图由模块、调用、数据、控制信息四种基本符号组成。模块调用
数据信息控制信息
26模块化:把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模块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功能的一种方法。
优点:使整个系统设计简易、结构清晰,可读性、可维护性强,提高系统的可行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组织管理。
目标: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 模块之间的关联和依赖程度尽量小; 接口简单。度量标准:
★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块间联系)模块自身的聚合性(块内联系)
27块间耦合:系统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模块间的耦合度越低,模块的独立性越好。
形式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28块内聚合:衡量模块内各组成部分的凝聚程度。模块内的聚合度越高,模块的独立性越好。形式有:功能聚合顺序聚合 通讯聚合过程聚合
时间聚合逻辑聚合
偶然聚合(聚合性依次降低)
29代码设计的原则
1. 惟一性 2.通用性(标准化)3.可扩充性 4.简洁性 5.系统性 6.易修改性 种类: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十进制码,助记码 30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和约束分析2.概念模式设计3.逻辑模式设计4.物理数据库设计5.实施阶段 6.运行和数据库维护(其中,5和6是在系统实现阶段所做的工作)31 E-R模型概念模式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工具: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必考 E-R模型的三要素:实体、联系和属性 矩形框---实体 菱形框---联系
椭圆形框---实体和联系的属性
直线---相互联系的实体之间以直线连接,并标注联系类型 例:学生选修课程
步骤:划分和确定实体;划分和确定联系;确定属性;画出E-R模型 基本的教学E-R模型如下:
32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指信息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用户界面设计通常包括输出设计、输入设计、人-机对话设计等。33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又称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程序测试(单调)、子系统测试(分调)以及系统测试(联调或总调)。最后还有用户验收的过程。(名词解释)34系统转换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中有一个新旧系统的交替过程,也就是旧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退出,由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来代替,我们称之为系统的转换。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逐步转换、导航转换 35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的内容
1.程序维护
2.数据文件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机器、设备的维护
36系统调查和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 项目背景 企业现状 开发原因 系统目标 系统构成 可行性分析
人员分配和工作进度安排 37系统五个功能模块: 销售管理模块 仓储管理模块 结算管理模块 票务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模块
第四篇: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
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五、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概念数据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层次、网状模型、关系
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1、层次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
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2、网状模型:
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关系模型: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定义、运算)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七、三个模式和二级映像
1、外模式(Sub-Schema):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子集。
2、模式(Schema):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3、内模式(Storage Schema):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4、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5、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八、数据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隐藏关于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而为用户提供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抽象视图,即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抽象。
九、规范化
1、几个概念
候选码(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组)能惟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其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一个候选码(候选关键字)。码(主码、主键、主关键字):从候选码中选择一个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候选码作为码 主属性: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字段)非主属性:除了候选码中的属性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2、函数依赖
(1)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 “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集(Determinant)。Y=f(x)
(2)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如果X→Y,但Y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但Y X,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3)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Y, 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记作XF→Y。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记作XP→Y。
(4)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X→Y,Y→Z,且Y X,Y→X,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记为X传递→Z。注: 如果Y→X,即X←→Y,则Z直接函数依赖于X。
3、范式
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1)范式种类: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BC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
1NF2NF3NFBCNF4NF5NF(2)各种范式之间的联系:
(3)定义:
1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1NF。
存在的问题: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度大、修改复杂
2NF: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码,则R∈2NF。(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每个候选关键字。)
3NF:关系模式R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Z Y), 使得X→Y,Y→Z成立,Y→X,则称R ∈ 3NF。(所有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也不传递函数依赖码。)
BCNF:设关系模式R∈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函数依赖X→Y,若Y不属于X,则X必含有候选码,那么R∈BCNF。(每一个决定属性集(因素)都包含(候选)码,R中的所有属性(主,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码,R∈3NF。)性质:a、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候选码
b、所有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不包含它的候选码 c、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多值依赖: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和Z是U的子集,并且Z=U-X-Y,多值依赖 X→→Y成立当且仅当对R的任一关系r,r在(X,Z)上的每个值对应一组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值无关
平凡多值依赖和非平凡的多值依赖:若X→→Y,而Z=φ,则称X→→Y为平凡的多值依赖,否则称X→→Y为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4NF:关系模式R(U,F)∈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Y不包含于X),X都含有候选码,则R ∈ 4NF
范式关系:
十、数据库
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存储、管理和应用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存取、管理空间信息的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
1、提供必须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
2、能够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给用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用户界面,是应用户数据处理需求而建立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数据库系统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空间信息的特征:
(1)几何信息:描述了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及所占据的范围
将地球表面以投影方式转换为平面
通过平面几何来抽象描述和研究事物的位置和范围 用图形和符号的方式来描绘这些空间相关的事物
(2)拓扑信息:研究空间相关的事物本身或者事物之间的在空间坐标变换下的不变性质
事物本身的内外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离、相接、相交 事物之间相连的布局
(3)属性信息:与位置范围无关的其它信息
描述了事物本身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 事物之间的非位置关系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及每层的代表软件:
标准DBMS存储空间数据的局限性
(1)空间数据记录是变长的(如点数的可变性),而一般的数据库都只允许把记录的长度设定为固定;
(2)在存储和维护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
(3)一般都难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关联、连通、包含、叠加等基本操作;(4)不能支持复杂的图形功能;
(5)单个地理实体的表达需要多个文件、多条记录,一般的DBMS也难以支持;(6)难以保证具有高度内部联系的GIS数据记录需要的复杂的安全维护。
GIS的发展演化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1)数据量大
(2)需要处理与传统数据库中数据性质相似的属性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对数据的检索涉及空间分析方法(4)数据应用广泛,不局限于某个部门
GIS发展三个阶段
1、第一代GIS(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中后期,是GIS软件从无到有、从原型到产品的阶段)
技术特点:以图层作为处理的基础
以系统为中心 单机、单用户
全封闭结构支持二次开发能力非常弱
在主要实现技术上,以文件系统来管理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 应用领域基本上集中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管理类应用
2、第二代GIS(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GIS软件成熟和应用快速发展的时期)技术特点:以图层作为处理基础
引入网络技术,多机、多用户 以系统为中心
支持二次开发的能力有所增强
以商用DBMS管理属性数据,但几何数据仍用文件系统管理 应用领域开始有较大范围的扩展,但基本上是管理类应用。
3、第三代GIS(90年代中期开始,估计将延续10年或稍长的时间)技术特点:仍然以图层为处理的基础,但面临不断演化
引入了Internet技术,开始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方向过渡,实现了初步的(浏览型或简单查询型)的B/S结构
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加,组件化技术改造逐步完成
逐渐重视元数据问题,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共享和GIS系统互连技术不断发展 GIS的标准化问题备受重视
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初步的一体化查询,并将不断完善 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应用深度不断提高,开始具有初步的分析决策能力。
展望新一代GIS 面向空间实体及其时空关系的数据组织与融合 统一的海量存储、查询和分析处理 有效的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和计算 一定的三维和时序处理能力 强大的应用集成能力
灵活的操纵能力和一定的虚拟现实表达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与GIS的联系和区别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由专业GIS软件提供
GIS—处理地理数据——以地球表面为基本参照框架的空间数据
SDBMS——处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包括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空间数据的子集)GIS促进SDBMS的研究与发展
空间信息模型:
基于场的模型:用于表示具有连续的空间变化的情况,形状不定的现象,采用栅格数据结构。
基于对象的模型:用于表示具有固定形状的空间实体/概念,描述空间上离散的空间对象。采用矢量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三个步骤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是指在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整个过程。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从现实应用中抽象出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逻辑建模:建立概念和联系的逻辑结构
物理设计建模:对逻辑结构进行具体实现方面的安排和考虑;
存储组织、索引、内存管理……
E-R图:
实体:现实中或者概念上独立存在的事物或者对象,用矩形表示 属性:刻画实体性质的数值或描述,用椭圆表示 联系:表达实体间的关联,用菱形表示 重点:E-R图设计
扩展E-R模型:象形图
1、实体象形图:
象形图:象形图是一种将对象插在方框内的微缩图表示,这些微缩图用来扩展ER图,并插到实体矩形框中的适当位置。
形状:形状是象形图中的基本图形元素,它代表着空间数据模型中的元素。
基本形状: 复合形状: 导出形状: 备选形状: 任意形状:
用户自定义形状:
2、联系象形图:
联系象形图用来构建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OGIS的4类几何体(4类空间数据模型): 点——0维对象
线——1维对象,线串——2个或多个点表示 面——2维对象,多边形
几何体集合——表示复杂形状,3类:
多点 多线 多面
几何体集合——保证——几何操作的闭合
常见拓扑属性:
endpoint(point, arc)
点是弧的端点 simple-nonself-intersection(arc)
非自交的弧
on-boundary(point, region)
点在区域的边界上 inside(point, region)
点在区域内部 outside(point, region)
点在区域之外
open(region)
区域是开域(不包括边界)close(region)
区域是闭域(包括边界)
connected(region)
区域是连通域(区域上任2点,都有路径相连)inside(point, loop)
点在环中 crosses(arc, region)
弧穿过区域 touches(region, region)
区域与区域相邻 touches(arc, region)
弧与区域相邻 overlap(region, region)
区域与区域重叠 常见非拓扑属性:
Euclidean-distance(point, point)
2点间的欧氏距离 direction(point, point)
点在点的东面
length(arc)
弧的长度(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单位)
perimeter(area)
区域的周长(单位正方形的周长为4个单位)area(region)
区域的面积(单位正方形的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
九交模型:
定义平面上2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 对象的3个部分: 内部——A° 边界——∂A 外部——A-
九交矩阵:将两个几何形的内部、边界、外部分别两两做相交操作,操作的结果记为矩阵元素取值
矩阵元素取值: ABABAB0——交为空 9(A,B)ABABAB1——交为非空 ABABAB
九交矩阵可确定的二元拓扑关系种类:29=512 可实现的二元拓扑关系种类:8(相离(disjoint)、相接(meet)、交叠(overlap)、相等(equal)、包含(contain)、在内部(inside)、覆盖(cover)、被覆盖(covered by))
关系代数(形式化的语言)
关系代数用到的运算符包括四类:集合运算符、专门的关系运算符、算术比较符、逻辑运算符。
并、差、交、笛卡尔积
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即行 投影:选取属性列 连接:等值投影
自然连接(特殊的等值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外连接:把舍弃的元组保存在结果中,在其他属性值上填空值(NULL)左外连接:保留左边关系要舍弃的元组 右外连接:保留右边关系要舍弃的元组 除运算:了解象集
SQL标准每阶段特点和增加的内容 SQL-86 SQL-89:“具有完整性增强的数据库语言SQL”,增加了对完整性约束的支持
SQL-92:“数据库语言SQL”,是SQL-89的超集,增加了许多新特性,如新的数据类型,更丰富的数据操作,更强的完整性、安全性支持等。
SQL-3/SQL99:正在讨论中的新的标准,将增加对面向对象模型的支持
SQL中完成核心功能的9个动词
数据定义:
常用完整性约束: 主码约束:primary key 唯一性约束:unique 非空集约束:not null 参照完整性约束
数据查询:
查询满足条件的元组:
%(百分号)代表任意长度(长度可以为0)的字符串 _(下横线)代表任意单个字符 集函数包括:
COUNT([DISTINCT | ALL] *)统计元组个数
COUNT([DISTINCT | ALL] <列名>)统计一列中值的个数 SUM([DISTINCT | ALL] <列名>)计算一列值的总和 AVG([DISTINCT | ALL] <列名>)计算一列的平均值 MAX([DISTINCT | ALL] <列名>)计算一列的最大值 MAX([DISTINCT | ALL] <列名>)计算一列的最小值 连接查询包括: 广义笛卡尔积
等值(含自然连接)非等值连接; 自身连接; 外连接; 复合条件连接 嵌套查询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区别
等值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号(=)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其查询结果中列出被连接表中的所有列,包括其中的重复列。
自然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但它使用选择列表指出查询结果集合中所包括的列,并删除连接表中的重复列。嵌套查询分类:
不相关子查询:子查询的查询条件不依赖于父查询 相关子查询:子查询的查询条件依赖于父查询 不相关子查询:由里向外逐层处理 相关子查询:首先取外层查询中表的第一个元组,根据它与内层查询相关的属性值处理内层查询
集合查询:并(union)交(intersect)差(minus)
SELECT语句的一般格式: 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别名] [,<目标列表达式> [别名]] … FROM <表名或视图名> [别名] [,<表名或视图名> [别名]] … [WHERE <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列名1> [HAVING <条件表达式>]] [ORDER BY <列名2> [ASC|DESC] 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对于有NOT NULL约束的属性列是否提供了非空值
对于有UNIQUE约束的属性列是否提供了非重复值
对于有值域约束的属性列所提供的属性值是否在值域范围内
数据更新: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属性列1>[,<属性列2 >…)]
VALUES(<常量1> [,<常量2>]
…)修改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列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视图的特点
虚表,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 只存放视图的定义,不会出现数据冗余
基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随之改变 视图操作:(同表操作差不多)定义视图 查询视图 更新视图
视图的可更新性:
SQL Server 2000规定:
① 如果一个视图是从多个基本表使用连接操作导出的,则不允许对这个视图执行更新操作。
② 如果在视图定义中使用了聚集函数或DISTINCT短语或GROUP BY子句,则不允许对该视图执行更新操作。
③ 如果视图的列的值为表达式或常数,则不允许该这视图执行更新操作。
④ 如果视图为行列子集视图,则可以对该视图执行更新操作。视图作用:
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数据控制
SQL提供了数据控制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提供了一定的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1.完整性:定义库结构
2.安全性:存取控制,规定不同用户对于不同数据对象允许执行的操作,并控制各用户它有权存取的数据。
3.并发控制和恢复:SQL支持事务、提交、回滚等概念。功能:
1、权限
2、授权
GRANT <权限>[,<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 TO <用户>[,<用户>]…[WITH GRANT OPTION];
3、收权
REVOKE <权限>[,<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
FROM <用户>[,<用户>]…;
SQL语言的空间扩展 OGIS类中操作分3类
1、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
6个 SpatialReference()
返回几何体的基本坐标系统
Envelope()
返回包含几何体的最小外接矩形 Export()
返回以其他形式表示的几何体 IsEmpty()
若几何体为空集,则返回真
IsSimple()
若几何体为简单的(不自交的),则返回真 Boundary()
返回几何体的边界
2、用于空间对象之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
8个
Equal
相等——若2个几何体的内部和边界在空间上都相等,则返回真 Disjoint
相离——若2个几何体的内部和边界都不相交,则返回真 Intersect
交叠——若2个几何体相交,则返回真
Touch
相接——若2个面仅边界相交,而内部不相交,则返回真 Cross
横过——若一条线和面的内部相交,则返回真
Within
在内部——若给定的几何体的内部不与另一个几何体的外部相交,则返回真 Contains
包含——若给定的几何体包含另一个几何体,则返回真
Overlap
覆盖/被覆盖——若2个几何体的内部有非空交集,则返回真
3、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7个
Distance
求距离——返回2个几何体之间的最短距离
Buffer
求缓冲区——返回到给定几何体距离小于等于指定值的几何体的点的集合
ConvexHull
求最小闭包—— 返回几何体的最小闭包
Intersection
集合交——返回2个几何体的交集构成的几何体
Union
集合并——返回2个几何体的并集构成的几何体 Difference
集合差——返回几何体与给定几何体不相交的部分
SymmDiff
返回2个几何体与对方互不相交的部分
OGIS标准的局限性
局限用于——对象模型
场模型的操作——正研究 仅支持——基本拓扑的、空间度量的操作
不支持——方位的、动态的、基于形状的、基于可见性的操作 数据字典
定义:用于描述数据库的整体结构、数据内容和定义等。一个好的数据字典可以说是一个数据的标准规范,它可使数据库的开发者依此来实施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更新。用途: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内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空间索引
索引文件——用来提高数据文件查询效率的辅助文件 索引文件的组成:
2个域:主码域
数据文件的页面地址
主索引——数据文件的记录按主码域排序,索引文件中只需保存数据文件的每个磁盘页面的第一个主码域的值。一维搜索码的索引:B树与B+树 多维索引:
类似散列表的结构
固定网格 网格文件
基于树形的结构
四叉树 R树 R+树
数据库查询语言
两种:关系代数——形式化的语言
组成:1种运算对象——关系(表)
6种运算——选择、投影、并、笛卡尔积、差、交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事务的概念
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所谓事务,就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SQL Server以下列事务模式运行(1)自动提交事务(2)显式事务(3)隐式事务 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 一致性 隔离性 持久性
语法格式为:
BEGIN TRANSACTION COMMIT TRANSACTION ROLLBACK TRANSACTION 锁的概念
锁定是Microsoft SQL Server Database Engine用来同步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数据块的访问的一种机制。
锁的类型(1)共享锁
共享锁也称为S锁,允许并行事务读取同一种资源,这时的事务不能修改访问的数据。当使用共享锁锁定资源时,不允许修改数据的事务访问数据。(2)排他锁
排他锁也称为X锁,它可以防止并发事务对资源进行访问。(3)更新锁
更新锁也称为U锁,它可以防止常见的死锁。更新锁用来预定要对资源施加X锁,它允许其他事务读,但不允许再施加U锁或X锁。
活锁
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 死锁
在两个或多个任务中,如果每个任务锁定了其他任务试图锁定的资源,此时会造成这些任务永久阻塞,从而出现死锁。
事务 A 获取了行 1 的共享锁。事务 B 获取了行 2 的共享锁。
现在,事务 A 请求行 2 的排他锁,但在事务 B 完成并释放其对行 2 持有的共享锁之前被阻塞。
现在,事务 B 请求行 1 的排他锁,但在事务 A 完成并释放其对行 1 持有的共享锁之前被阻塞。
事务 A 必须在事务 B 完成之后才能完成,但事务 B 被事务 A 阻塞。这种情况也称为循环依赖关系:事务 A 依赖于事务 B,而事务 B 又依赖于事务 A,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除非某个外部进程断开死锁,否则死锁中的两个事务都将无限期等待下去。
Microsoft SQL Server Database Engine死锁监视器定期检查陷入死锁的任务。如果监视器检测到循环依赖关系,将选择其中一个任务作为牺牲品,然后终止其事务并提示错误。
减少死锁的方法:
(1)按同一顺序访问对象(2)避免事务中的用户交互
(3)保持事务简短并处于一个批处理中(4)使用较低的隔离级别
(5)使用基于行版本控制的隔离级别(6)使用绑定连接 存储过程
SQL Server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可以将一些固定的操作集中起来由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来完成,以实现某个任务,这种方法就是存储过程。
在SQL Server中存储过程分为两类:即系统提供的存储过程和用户自定义的存储过程。
可以使用三种方法创建存储过程 :
1、使用创建存储过程向导创建存储过程。
2、利用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创建存储过程。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中的CREATE PROCEDURE命令创建存储过程。创建命令格式: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参数
数据类型
长度] [参数
数据类型
长度
OUTPUT] AS
SQL语句 执行命令格式:
EXEC[ UTE ] 存储过程名
[ 参数名= 参数值 ] [ 参数值1,参数值2,……] 删除存储过程
DROP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触发器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是通过事件进行触发而被执行的,而存储过程通过存储过程名被直接调用。触发器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它使每个站点可以在有数据修改时自动强制执行其业务规则。触发器可以用于SQL Server约束、默认值和规则的完整性检查。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不由用户直接调用。创建触发器时会对其进行定义,以便在对特定表或列作特定类型的数据修改时执行。
当创建一个触发器时必须指定:
⑴名称;
⑵在其上定义触发器的表;
⑶触发器将何时激发;
⑷激活触发器的数据修改语句。
使用命令创建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
ON 表/视图名
[WITH
ENCRYPTION]:加密 syscomments 表中包含 REATE TRIGGER 语句文本的条目。使用 WITH ENCRYPTION 可防止将触发器作为 SQL Server 复制的一部分发布,当使用“exec sp_helptext 触发器名”时,查看不了语句
{ FOR|AFTER|INSTEAD OF }指定执行触发器而不是执行触发 SQL 语句,从而替代触发语句的操作
{ [DELETE][,][INSERT][,][UPDATE] }
[ NOT FOR REPLICATION]表示当复制进程更改触发器所涉及的表时,不应执行该触发器。
AS
SQL 语句 删除触发器
DROP TRIGGER { trigger } [ ,...n ]
SQL Server2000安全机制(管理服务器的安全性、角色与用户、管理权限)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安全机制:对于数据库管理来说,保护数据不受内部和外部侵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SQL Server 2005的身份验证、授权和验证机制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泄漏和篡改。
SQL Server 2005的安全模型分为3层结构,分别为服务器安全管理、数据库安全管理和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管理。
SQL Server 2005的身份验证模式有两种: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角色设置,管理用户的权限。这样只对角色进行权限设置便可以实现对该角色中所有用户权限的设置,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在SQL Server 2005中,具有固定服务器角色、固定数据库角色、用户自定义数据库角色和应用程序角色4种类型的角色
权限用来控制用户如何访问数据库对象。一个用户可以直接分配到权限,也可以作为一个角色中的成员来间接得到权限
SQL Server 2005中的权限分为3种:对象权限、语句权限和隐含权限。对象权限是用来控制一个用户是如何与一个数据库对象进行交互操作的,有5个不同的权限:查询(Select)、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删除(Delete)和执行(Execute)。
GIS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目标:(1)满足用户需求(2)良好的数据库性能(3)准确模拟现实世界
(4)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概念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1)提供一个非专家理解的系统结构框架
(2)包含丰富的结构类型,能够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的复杂性(3)能够转换成与实施相关的模型,以便能够设计和实施该系统 概念设计的核心内容:
(1)确定数据库的数据组成(2)确定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3)建立概念数据模型(4)形成书面文档
概念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确定应用领域(2)确定用户需求(3)选择对象类型
(4)对象类型定义和属性描述(5)对象类型的调整(6)几何表示(7)关系(8)质量要求(9)编码
空间数据分层依据:(1)专题内容(2)几何表达形式(3)拓扑特征的差别
(4)不同部门的数据通常放在不同的图层,便于维护(5)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也应该单独存储(6)使用目的不同的数据应该单独存放 地理数据模型的发展阶段(3个):(1)CAD数据模型
(2)Coverage数据模型(第二代地理数据模型)(3)GeoDatabase数据模型(第三代地理数据模型)
要素集:是具有同样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集合。——矢量图层 对象类:是GeoDatabase中存储数据库表——表 要素数据集:具有相同空间参考的要素类的集合
子类:在要素类内部可以划分若干个次一级的组,每个组是一个子类。每个子类有其自己的完整性规则和GIS行为。
拓扑关系:拓扑关系将参与拓扑的各个要素类集成在一个拓扑图中作为一个拓扑单元来管理,规定同一个要素类中各个要素如何与其他要素共享几何,或者不同要素类之间如何共享几何。
ArcGIS中的三个数据库:Personal Database、File Database、ArcSDE(ArcSDE+SQL构成空间数据库)
选择题(12‘)、填空题(10‘)、名词解释(20‘)、写代码(27‘)、简答题(21‘)设计题(10‘)
第五篇:景观生态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
1、什么是景观?
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什么是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学科。
3、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德国 特罗尔 美国的福尔曼和法国的戈德伦提出了《Landscape Ecology》
1986年,Forman出版了非常有影响的“Landscape Ecology”专著,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经典教科书。“斑块-廊道-本底”模式,1987年,国际“Landscape Ecology”杂志在美国创刊,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论坛。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4、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提出了哪些观点?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
2、景观功能
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是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3、景观格局及常见的格局有哪些?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指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排列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和配置等。格局是景观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异质性的具体体现。
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指某种特定的景观组分类型的距离相对一致(平原村庄、石灰岩孤峰) 聚集型分布格局:指某些景观组分呈团块状聚合在一起(城市建成区) 线状格局:景观组分呈线性排列(道路、河流的附属成分)平行格局:景观组分呈平行排列(山区)
5、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
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6、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及其生态意义 斑块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有明显区别、空间尚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 相对同质性(取决于观察的尺度)
廊道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有明显区别、空间尚可分辨的带状景观要素
基底是景观中分布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优势度最大,从而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特征起主要作用的景观要素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el)的意义
此模式是描述和构成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学系统的空间语言,使得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之间的表述更加具体、形象。而且,该模式还有利于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7、常见的斑块有哪些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源于小面积干扰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残遗斑块(remnant patch):景观中一个小面积区域逃逸出周围地区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由于环境条件的局部差异性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更新斑块(regenerated patch):在大面积受干扰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而的斑块类型; 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类的种植和建筑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8、尺度尺度效应和尺度推移
尺度(scale):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或者分辨率(resolution)尺度效应(scale effect):优势景观现象或过程特征随尺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由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景观生态水平上的长期生态研究,尺度的扩展十分必要,需要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来推断其他尺度上的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尺度推移(scaling),包括尺度上推(scaling up)和尺度下推(scaling down)。
9、干扰及其生态意义分别是什么?
干扰(disturbance):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从积极的角度看,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10、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意义
1.大岛屿的物种数量要多于小岛屿(面积效应);
2.靠近大陆岛屿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距离效应);
3.年轻的岛屿物种丰度较小,物种周转率(迁入量/灭绝量)高,以后则不断降低,直到二者相等,物种数量达到动态均衡。
结论:岛屿的面积、孤立程度和年龄依次是控制生物迁植、灭绝和物种数量的关键因子。种—面积关系S=cAz
式中:S—物种数量;
A—岛屿面积;
C、z—常数;
应用该式有两个重要前提:物种迁移与绝灭之间达到了生态平衡; 物种的数量只与面积有关,其他因素相对稳定。数学表达式: dSdtIEI—表示迁居速率,即种源与缀块间距离的函数;
E—表示绝灭速率,它又是面积A的函数。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意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将生境斑块的面积和隔离程度与物种多样性巧妙地用一个公式联系在一起,对斑块动态理论及景观生态学发展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10、边缘效应理论及其意义
边缘效应(edge effect):缀块边缘部分受外围影响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缀块边缘部分往往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度和初级生产力; 边缘效应理论意义:
边缘效应的大小与与缀块大小及相邻缀块的功能与结构有关; 缀块越大,边缘效应越小;
缀块越小,边缘效应越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边缘效应也受缀块形状和边界特征的影响
形状:长宽比小,为紧密型,有利于生境的稳定;反之不稳定; 边界特征:包括边界的形状,宽度和可透性等,影响复杂; 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2、Meta-种群理论及其意义
Meta-种群(Meta-population)的定义:由空间上彼此隔离,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subpopulation)或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Meta-种群理论的意义:生境片断化之后,形成隔离的生境斑块,种群个体在不同的斑块之间扩散,个体在亚种群之间的迁移影响持久和稳定。因此,该理论对保护生物学研究具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景观形成因素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常见的景观形成因素是哪些?各有什么景观意义? 地质地貌因素
气候因素 土壤因素
植被因素 干扰 地质地貌的景观意义:
气候的意义:它影响到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影响土壤过程;控制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景观意义:土壤肥力与景观生产力;土壤异质性与景观异质性;土壤异质性影响地貌过程、植物分布、生物群落;土壤退化与景观变化;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等
植被的景观意义:1.植被类型与景观异质性 2.植被的动态与景观变化 3.植被对地貌过程的改变和控制作用 4.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干扰的景观意义: 干扰与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与干扰的生态效应间存在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的干扰的结果。每一次干扰都会使原来的景观单元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复杂多样、规模不一的干扰作用下,异质性的景观逐渐形成。
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不仅仅决定于干扰的性质,在较大程度上还与景观性质有关。对干扰敏感的景观结构,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的影响较大; 对干扰不敏感的景观结构则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2、什么叫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的溶蚀、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统称为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3、常见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特征是什么?
4、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原因及对景观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暖的特征: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为0.6℃。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降水增多
极端天气情况频繁发生,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气候变化的强烈程度以北纬最甚。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的排放)
主要指: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一氧化碳等;对地球辐射热量的收支平衡起重要作用。
CO2: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改变并破坏植被的自然排放。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森林、湿地和极地冻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带由南向北移动
5、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该规律的主要控制控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6、常见的景观形成因素是如何综合作用于景观形成的?
7、什么叫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
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一种栖息地不断变成碎片的过程,一种破碎化过程的结果即格局状态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它缩小了某一类型生境的总面积和每一斑块的面积,影响到种群的大小和灭绝速率;在不连续的片断中,残留面积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
8、干扰是如何影响景观的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与干扰的生态效应间存在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的干扰的结果。每一次干扰都会使原来的景观单元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复杂多样、规模不一的干扰作用下,异质性的景观逐渐形成。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不仅仅决定于干扰的性质,在较大程度上还与景观性质有关。对干扰敏感的景观结构,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的影响较大;对干扰不敏感的景观结构则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第四章景 观结构和空间格局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2、什么是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
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景观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由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3、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什么?
景景观异质性导致生物多样性 ;或者说景观异质性包含景观多样性,并对其他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促进
4、什么是生态交错带和边际效应?常见的生态交错带有哪些?其生态功能分别是什么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时空尺度及强度所决定。边缘效应(edge effect):缀块边缘部分受外围影响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生态学特性的现象。缀块边缘部分往往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度和初级生产力。
常见的生态交错带有:河岸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错带;森林-草地交错带;红树林交错带;滨海植被带 河岸带的生态功能:降低温度;防止水土流失;过滤污染物;增加河流水生生物食物供应 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农业:粮食生产;生态防线;牧业产品基地;主要资源产地
5、景观异质性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生态演替;干扰: 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深度,广度,无明显规律,难以预测
6、什么叫景观格局,有哪些景观格局类型?
景观空间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格局类型: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聚集(团聚)型分布格局; 线状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的组合或空间联结格局
7、什么是景观结构?目前提出的景观结构模型主要有哪些?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景观结构模型: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el)、廊道(patch)--结点(node)--网眼(net)模型 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模型
第五章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什么是景观生态流?
景观生态流(Landscape Flow):景观要素从景观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
2、什么是景观过程?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是什么? 景观过程:景观流的发生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 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 扩散:随机分布格局;
重力:高度聚集的分布格局;
运动:在抵达的景观要素中高度集中,形成高度聚集的分布格局
3、空气流的景观生态学功能
空气的流动, 是物质气态循环的主要动力 水分:带来降水;导致干旱:干旱风 热量
携带污染物质,导致污染物质的转移和扩散
3、水流的生态学功能
4、土壤侵蚀的生态学后果是什么?
土壤侵蚀的生态学后果:使土壤变薄,生产力严重下降;在地势低的地方形成堆积地貌,使汇积区的土壤更加深厚和肥沃;侵蚀沉积物导致河床淤积,河流水位增高,水库淤积使水库库容减少,进而降低水库的泄洪机能,增加洪水的潜在危险
5、什么是生态效率?什么是Lindeman效率?
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是指能量的利用效率,即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后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能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生态效率(n级)=通过(n级)营养级的能量/n-1营养级的能量。
Lindeman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能流越来越小,通常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为前一营养级的10%,在能流过程中大约损失90%的能量,这就是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
6、景观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观的一般生态功能:景观的生产功能,景观的生态功能。景观的美学功能。景观的文化功能
第六章 景观的动态变化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景观稳定性概念、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景观稳定性概念:
景观生态系统保持原有状态的能力(抗干扰能力)景观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景观的恢复能力)景观稳定性在于景观对干扰的抗性和干扰后复原的能力。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气候变化;地貌形态;岩石和土壤;流水和水文变化;植被变化;干扰 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景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异质性 景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景观生态系统的生物进化过程
2、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是什么?
一、自然驱动因子
指在景观发育过程中,对景观形成起作用的自然因素。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作用于景观,它可以引起大面积的景观发生变化。
二、人为驱动因子:人口;技术;政治经济体制;政策;文化等因子
三、景观作用强度与景观变化
四、景观变化的一般规律
3、景观作用强度与景观变化有什么关系? 弱度干扰:景观发生波动
中度干扰:干扰停止后,景观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强度干扰:会使景观产生新的平衡
极度干扰:原有的景观消失,被新的景观取代
4、景观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一般可以用什么来描述?
景观参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特点一般可以由3个独立参数来描述:
变化的总趋势(上升、下降和水平趋势);
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大范围和小范围);
波动的韵律(规则和不规则)。
5、景观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一、景观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土地表面性质的变化;地表反射率的变化;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
二、景观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对土壤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 能量交换;水交换;侵蚀和堆积;生物循环和农作物生产 对土壤养分流动的影响;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三、景观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水量的影响:水资源短缺
景观变水资源短缺 河水断流:黄河断流
海水入侵:我国的大渤海地区由于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造成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湿地减少
对水质的影响:水质性缺水
四、景观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质量下降
景观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组成和含量,从而影响大气的质量。城市大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煤烟型污染严重;汽车数量急剧增长,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地面扬尘和沙尘暴造成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偏高;工业污染源造成城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6、景观变化中人的作用有哪些?
一、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作用
干扰方式主要有:旅游、狩猎、采集、污染等
人类干扰对景观的破坏:裸地,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土地,采矿废弃地,垃圾堆放场,水域污染
二、人类对管理景观的改造作用
改造作用的方式:开垦与农业种植;农田防护林建设;森林采伐与更新;人工造林;围栏草场
三、人类对人工景观的构建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与梯田;建设河堤建设;城市建设
7、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8、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
农村
城
就业机会多;
拉
市
推
人口增长快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力
化
力
土地压力大
文化设施齐全
因
动
因
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
素
力
素
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第七章 景观生态分类于评价 需要回顾的知识点
1、景观观评价的概念?
景观评价(Landscape Evaluation or assessment):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根据特定的程序、按照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对景观属性的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断的过程。
2、景观评价的程序?(1)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范围及时间跨度(2)收集资料(3)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4)评价方法选取(5)景观评价(6)报表及景观评价图的编制
英汉互译:
景观(Landscape)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
尺度(scale)尺度效应(scale effect)尺度推移(scaling)尺度上推(scaling up)尺度下推(scaling down)干扰(disturbance)边缘效应(edge effect)Meta-种群(Meta-population)景观过程(landscape processing)
景观评价(Landscape Evaluation or assessment)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
景观异质性(heterogeneity)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景观生态流(Landscape Flow)
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
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s)
网络(network)
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