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教师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克市第十九小学 薛花
2007年刚大学毕业的我,有幸来到克拉玛依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里我用青春与激情为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贡献我的力量,我爱它就像爱我的家,我爱这里的孩子就如同爱自己的孩子,教育,这个全天下最光辉的职业,我非常有幸能成为这个职业的一员。为了能够与时俱进与发达地区接轨,为了创办世界石油名城,彭局长提出了克拉玛依教育核心价值观即:创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幸福的人生;崇尚一流,追求卓越。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
一、创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达尔文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得以幸存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慧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教育同样如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我从事8年的教育生涯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在我的班里,在我的年级里,在我的学校里健康成长,努力让我的课堂、我的班、我的学校变成每一个孩子向往的乐园。坚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也只有在营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氛围的教育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校“特色”,才最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个三千人的学校,就有三千个千差万别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等待开发的无穷宝藏。当然,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标准最高的教育,因此也是最难做的教育。说他标准最高最难,是因为它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当成人去对待,并且要用心去研究他们,找出适合该对象的教育方法,让每一块宝藏都得到充分的开采、挖掘和雕刻,进而使每一块金子都发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通过“扬长”,激发学生“补短”的内驱力。如果孩子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当孩子没有希望了,他还会努力吗?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让孩子自己永不放弃努力,只有“主体”不放弃,成功才能成为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我是好孩子的自信。
二、让所有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幸福的人生。
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当好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宽容相对;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爱好和习性„„走进孩子的心灵,跟孩子的心灵亲密接触。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的确,教育要有激情,有新意。但激情需要教师去创造,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生命之间的对话,去创造、去生成。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没有爱心,没有学识,没有创造,没有追求精神的人,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比教学这一职业更崇高,那么他们就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一行。我们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充满了创新的激情。”
三、崇尚一流,追求卓越。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我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我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要勇于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就是在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
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教育系统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和学习让我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脚步也更加坚定,我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也明确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我一定把这一切带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不平凡的篇章。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
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上,报告又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浅析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定,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它会决定一个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的方向。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反映他的对世界及周围事物的认知和他的需求状况,同时价值观还会对人的行为动机起到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存在,它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会随着主体所处的环境以及主体意识的转变而有所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不会只有一种表现,而应当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变化的。
二、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应当是在一个人多元的一系列的价值观中,起到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强于价值观,不轻易改变,是多元价值观中共性的部分,核心价值观可以知道主体明辨是非,指导主体确定行为目的、奋斗目标,决定主体应当做什么,不做什么。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指明了我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共同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上,胡主席在十八大报告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部分强调的第一点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社会、国家、思想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富强,即富足而强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基础。国家富强了,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幸福生活;国家富强了,说话才管用,才能拥有较高的国际地位,才能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国家富强了,在国际关系中才不处于弱势,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人民的权益,捍卫自己的主权。
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发展程度,民主是国家能够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民主程度高,人民能够真正地当家作主,人民能够说话有用,国家才能真正说得上是人民的国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为的就是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让人民能够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虽然在现阶段的体制以及执行上来说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正在民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并不断完善着。
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由人民的素质高低决定的,因此,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国民素质的情况,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当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受到物质的制约了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强大了,这时的国家才真正地具有了话语权。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自由,就其本意来说,自由应当是一种没有阻碍的状况,但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专政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自由不是放纵,自由必须在约束的前提下存在,没有约束,也就没有自由可言。自由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障,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那么他的个性自由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自由意味着作为独立的一个人,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习惯,拥有自己的风格,甚至培养独立自主的思想,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我,也能够促进文明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
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人人平等一直是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在现实的世界中,不平等是绝对的,而平等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平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原因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完全平等,而是由于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上是有绝对的平等的,平等作为一种信仰存在着。而在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尽可能地想平等靠近,则能够避免和化解很多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冲突和纠纷,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维持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公正,是指公平正义。一般来说,公正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
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家孩子标准。单反有人群且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公正不是一个一尘不变的概念,它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同时它也在不同的领域中表现不同的内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就社会领域的公正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体现在保障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因而不能把经济领域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公平原则简单的拿过来。完善社会制度,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才能够促进社会长久的稳定发展。
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并被视为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法律作为规范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服务。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从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搞价的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爱国,是指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是社会属性的要求,身为人类,就离不开集体,不能单独存在而生存,而国家就是具有相同祖先的人的集体,身在其中,我们不会感觉孤独,而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爱国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是一个人为了国家社稷而努力的动力,是一个人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更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爱国不是盲目爱国,也不是口头的口号而已,爱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就是爱国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表现。
敬业,是指人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敬业是一种人们
应当普遍拥有的奉献精神,不仅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敬业要求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遵守职业道德。只有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诚信,是指诚实诚恳而又信用。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的领导者只有依靠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取信渔民,才能够将人民团结起来为国家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对于一个水单位、意向社会事业而言,诚信是一项普遍使用的到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对于每个人而言,诚信则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应当以诚立身,讲究信用,守法守约,取信于人,方能长久。诚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友善,是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友好、友谊、有爱的氛围中,希望自己的周边都充满着善意、善良、善举,我们倡导友善,就是为了动员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造这样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这需要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友善的态度与同事相处、与朋友相处、与家人相处。友善的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是我们个人保持心情愉快,也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我们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在当代社会已是刻不容缓和势在必行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是我们坚定信仰,明确方向,加强自身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抵抗力,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要,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践起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的强大精神力量[2],才能够真正的摆脱口号和理论的位置,成为人民富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强大推动力。
注释:
[1]《十八大报告全文》新华网,http://bt.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 吴倬.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5.(5)
参考文献:
1.顾友仁.方爱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J].伦理学研究.2011.(2)
2.黄蓉生.白显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3.顾友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社会科学研究.2011.(2)
4.李纪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5.修宏方.冯德军.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6.段华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进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容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到十八大报告中这通俗简明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使我们对价值观的表述从宽泛走向具体,从理论迈向实践。十八大报告中,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次对它进行了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于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于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于个人层面,三个层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求我们要了解它的客观内容,还要明确它的进取方向和最终目的,在今后的行动中有所积累,并将好的价值观逐渐根植于我们的人生信念当中。
一是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修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学习需要勤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学习的过程是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方法的修养,目的的修养,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自己的目的,端正自己的态度,提升自我修养。
二是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素质。不论是实践出真知,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都在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积累经验,加强自身素质。三是与人交往中增加社会阅历。个人具有自我价值,要想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是处于一定的集体中,要融于集体,然后要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就要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四篇: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近期,在上级公安机关的计划安排内,我们也开展了深化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学习,同志们深入探讨了当前人民警察的形象是怎么样的,人民警察该是怎么样的等关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同时又立足各自思想、工作和生活进行查摆剖析,发现自身不符合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现象,逐条予以整改。
人民警察,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需要坚韧的理想信念来支撑,更需要特定的价值观念来支撑。而在现阶段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潮流中,人民警察积极深入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鲜明的职业特点。新时期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浙江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辉忠表示:“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民警的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靠什么来凝聚我们的警心?靠什么来践行我们的宗旨?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简简单单精炼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十个字,正是我们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体现公安性质和宗旨的价值观念,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从警为什么、从警干什么”等重大问题。如果警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就很难想象有正确的从警动机和持久的职业动力。现在我们一直讲提升软实力,从精神层面上讲,就是指队伍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广大民警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出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认识、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忠诚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想基础。人民警察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对上级要服从,对下级要真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奉献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取向,公安民警要把无私奉献当作一种责任,这是警察这一职业特殊性决定的。
公正廉明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忠诚、服务、奉献。
忠义
视点背景:刘德彬是吉林省洮南市胡力吐乡派出所所长,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被授予吉林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省劳动模范、省政法英杰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从刘德彬同志29年的从警历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准确地找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路径。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在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如何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摆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以解读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刘德彬的先进事迹,来探究这一课题。
坚持以忠诚为灵魂,在政治品质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忠诚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想基础。刘德彬同志始终牢记忠诚是对人民警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是人民警察最根本的道德标准,把忠诚作为最高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并体现在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办好每一件小事上,从而构建了当地和谐的警民关系。他所领导的治安联防队,在他本人的影响带动下,先后有10人成为党员,3人当上村支部书记,2人当上村长,3人当上了社主任。当地老百姓由衷地感叹:“治安联防队真出人才,简直成了胡力吐乡„村官‟的培训中心了!”
坚持以服务为根本,在群众工作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德彬牢记宗旨,把握根本、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点滴细微之处营造警民和谐同心的良好氛围。由于乡里没有储蓄所,民政部门给农民发放的低保金和救济款,每次得到15公里外的万宝镇去取,为此刘德彬长年坚持帮助年老体弱的群众取款,遇到急用钱的群众,他还先行垫付。所里的警车,只要群众急用,给个电话他就到,先后救助过难产妇女,突发脑血栓的老汉,遇到交通事故的小青年……8年多来没收过群众一分钱,警车被老百姓称为乡里的“110”、“120”,他也成为百姓心目中最可信赖的亲人。
坚持以奉献为取向,在勤奋敬业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奉献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取向,公安民警要把无私奉献当作一种责任,这是警察这一职业特殊性决定的。刘德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用勤奋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换来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胡力吐乡是蒙古族自治乡,经济落后,治安状况复杂。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刘德彬带着仅有的一名民警与犯罪分子周旋。三年时间,刘德彬破获刑事案件2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名,诉讼到法院判刑人员超过100人,彻底改善了胡力吐乡的社会治安形势。
坚持以公正廉明为基础,在严格自律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正廉明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忠诚、服务、奉献。公安机关是一个特殊的队伍,执行着特殊的任务,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规范好执法行为,做到拒腐防变,是人民警察履行好职责、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刘德彬始终坚持把“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警”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严于律己,公正廉明,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作者为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上海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
一、切实增强神圣使命感,深刻认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体现公安性质和宗旨的价值观念,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从警为什么、为谁保稳定”等重大问题。如果警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就很难想象有正确的从警动机和持久的职业动力。现在我们一直讲提升软实力,从精神层面上讲,就是指队伍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广大民警对核心价值的认同。
在我们一些领导头脑中,的确还存在重装备、轻思想武装的问题。对软实力、灵魂、精神、责任感强调得不够,即使讲了,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措施来加强。工作中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制度上,但往往难以周全。如果软实力强,核心价值观坚定的话,这些制度的执行就有了思想保证。
我们从警的人都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到警察岗位上来工作?退休以后离开岗位能留下些什么东西?我们的确需要讲传统,有些东西是不能“清零”的。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在建警之初就指出:公安人员应该是政治上最有觉悟的,人民警察要做人民的表率,要有高尚的品质,要搞一套好作风。话非常朴实,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二、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全力打造“有魂、有力、有激情”的上海公安队伍
今年初,上海市公安局提出了建设一支“有魂、有力、有激情”的上海公安队伍的目标。可以说,“三有”目标是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在公安队伍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三有”目标的提出源于历史和当代两个维度。上海公安60年的发展历程,凝结出“忠诚、爱民、奉献”等最基本的价值元素,并由此共同构成了人民警察的价值观,对这些价值元素的凝聚和提炼正是“三有”目标形成的基础。
而从当代的维度理解,一个重要参考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概括高度凝练,意蕴深刻,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魂、有力、有激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有魂”是核心,是由公安队伍的性质决定的,反映了公安队伍的政治立场和指导思想;“有力”是根本,是由公安队伍的职责任务决定的,反映了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有激情”是保证,是由人民警察特有的精神需求决定的,反映了公安队伍的精神动力和道德准则。
三、切实增强现实紧迫感,努力打牢全体民警“安全办博”的思想基础
对上海公安机关而言,确保平安世博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日常”与“大局”的结合,谋事多思政治影响、遇事多想政治责任、处事多看政治后果。要在重大任务中接受检验,尽可能把队伍投入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当中,培养民警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他们令行禁止的铁律意识。当面对突发事件甚至生死关头时,就是考验我们思想觉悟、检验战斗力的时刻。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对进入世博临战状态的上海公安队伍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执法环境严峻复杂,就更要以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构筑民警心中的坚强防线;当执勤执法岗位分散繁杂,就更要以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标准规范民警行为;当工作难度高、强度大,就更要以敢于挑战、甘于奉献的工作激情引领和凝聚队伍。当我们打赢世博安保这一硬仗,回首就会发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就在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如何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承与创新中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一要把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捡”起来,焕发培育践行活动的生命力。二要把民警身边的先进典型“树”起来,提升培育践行活动的凝聚力。三要把快速便捷的网络优势“动”起来,扩大培育践行活动的影响力。四要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用”起来,增强培育践行活动的渗透力。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结合辅导员工作谈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
汽车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赵海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公民个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必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较好的方法。
当前,学生群体的政治意识淡薄,不关心国事,对身边的人和事淡漠,只关注个人得失,缺乏大局意识,个人主义不良风气盛行。面对如此现实,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相当大,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不错的方法。因此,辅导员个人也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将之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学生爱国,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往往会表现出过激的情绪和行为。此时,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绪上的疏导
和行为上的引导,让他们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因此,平时多关注时事政治是辅导员的必修课。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大学时代,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学生的敬业精神的灌输和培养,更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在学校生活当中,对诚信的要求处处体现。如考试、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金、低保证明等。在任何一处需要提供家庭证明材料的事项,都需要学生秉持诚信的态度来处理,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制造假材料,骗取资助;考试时不能作弊等。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也需要以自己的躬亲示范来教育学生讲究诚信。守时也是诚信的最好反应,因此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考验自己诚信品质,时时处处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人与人的相处,贵在真诚友善,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也要以真诚友善为基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将
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品质的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将为祖国输送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