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

时间:2019-05-12 03: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

第一篇:《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

《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

闲暇之余,背对太阳,手捧一册《致教师》,用自己的影子遮住书页上发射的强光,后背被晒得热热的,再凉的秋也阻挡不了阅读带来的温暖的心灵之旅。读到第二辑,倍感兴奋。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也想当一名好老师。看到文字,我似乎找到了想法一样的人,一起让心灵去旅行。因此,我记录了书中的点滴文字。

教师,不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是单靠体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教师,朱老师在第二辑阅读提示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我个人也觉得,新时代下的教师,不光要给孩子“一碗红烧肉”,而且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知识。我们必须关注,总结,分享。特别地,要关注自己,总结自己,分享自己。

书中写信的15位教师,在纷扰的都市或者乡村里为自己未来拼搏,他们的问题可以折射出教师的工作和无尽的辛劳和烦忧形影相伴:疲于上课、工资不高、压力山大、生活单调、闲暇稀少、困扰重重、前途渺茫......可以想象,很多一线老师的工作强颜欢笑,说教师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工作显然过于梦幻。而朱永新老师从来不回避问题,一对一帮老师们排忧解难。他的文字似乎告诉我们:生活的天平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砝码,要维系心灵的平衡,沿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面对“教育科研”不自信的老师时,朱永新老师明确表态,教育科研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原因很简单,我们才是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他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是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这是与学者做科研最大的区别。追求卓越,渴望优秀,走向成熟,创造性地工作,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朱永新老师用了一个比喻:教育科研,如同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不仅在水里学,也要在岸上学。书中还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从29岁开始,一直担任乌克兰一所农村10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他也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摆脱“机械化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工作与未成年的孩子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潜下心来研究他们。“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做到了。他全面、丰富、深刻、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他持续35年关注和研究教育、研究儿童一脉相连。朱永新老师说,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坚持,即使成就不了伟大的人物,至少也可以成为精致的专家。他呼吁一线教师,扎根在教室之中,扎根在教育的田野养分里,扎根在经典书籍的灌溉中,坚持阅读与写作,一定能够成为科研型教师。另一方面,朱永新老师非常细致地介绍了一线教师如何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如何写论文,如何做课题研究。他认为,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或者出版著作,而是为了切实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对于教育生活,有的年轻老师认为,除了备课,课余生活就是上网、看电视,从一年级到高年级,再从高年级到低年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迷茫,就这样空洞。朱永新老师提到了三个方面充实教育生活的方法。第一,充实自己的课堂。备好知识,做好阅读;心系学生,有的放矢;第二,坚持写作。真正的生活是从写作开始的,没有反思,教师的幸福感很难找到;第三,寻找共同体。知己、朋友、爱人、兴趣、爱好都不能或缺。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安然迎接每一场征程赋予的阳光和风雪,然后更加热情有力地拥抱命运在下一路口的安排,认认真真把握今天把握当下,才不会虚度光阴。

前几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有一份爱情,出一本书,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今天,我只完成了1.5个目标。爱情已结果;是不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己感觉只做了一半,另一半正在践行;至于出书,感觉时间未到,火候未到,时机尚不成熟。总之,出书对于我来说,感觉无从下手。正好,朱永新老师在给一位老师的回信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他给出了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一定的主题。选题不能太盲目,要从小处入手,围绕主题去整合好的内容,辅以文笔;第二步长期记录,长期捕捉,长期研究,真情实感真实践行,让文字有价值有意义的存在;最后,出书不能着急,也不要气馁,用大量的阅读和勤奋的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沉淀,养成写作的习惯,在写作中提升写作。看到这些文字,我顿然有了方向感,看来出书并不难,难的是步调与恒心。

在信中,有老师提到如何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非常巧,我的教育硕士论文也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范围缩短到“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上”,在我周围的山区学校,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家庭原因、升学压力等因素导致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很有限。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很多现象令人担忧,我不确定其他农村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是否乐观,但我的周围,学生不爱课外阅读的现象尤为严重。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连我所在地的市中心,几乎找不到几家像样的书店,有一两家书店,都是以买“教辅资料”为主。还有,大部分农村学校图书室修得非常漂亮,藏书也达标,但除了迎接检查,图书室的门常常紧锁。我在想:20年之后,这些农村孩子拿什么跟城里孩子竞争?我尝试过很多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往往事与愿违。面对这些问题朱永新老师在信中建议:一是把时间留给学生;二是创设阅读课,选择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好书;第三,开展切合孩子特点、孩子感兴趣的各种阅读活动;第四,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一定能够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面对孩子的阅读,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面对乡村孩子的阅读,更要付出努力,长期摸索,把他们领上阅读的智慧之旅。

做一名好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为了外在的名声,而是因为内在成长而追求知识;不是为了薪资,更是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与尊严而从事教育之事。朱永新老师在回信中,真诚地希望渴望做好老师的老师们用心寻找和选择一起前行的伙伴。而我,常常喜欢在书中寻找精神与灵魂的共同体。2008年汶川地震,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有幸读到了高万祥老师的作品。那时候,高万祥老师就成了我的精神偶像,至今,我仍旧没有见过他。但他的事业观、学生观、人生观、教育观被我铭记在心,他“用阅读拯救自己”成长理念和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令人震撼。那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与高老师的文字为伍,那段日子,我似乎找到了一个价值追求的符号,包括我的语文教学。而今天,读到朱永新老师的《让语文回归生活》,我隐约地感悟到他们之间有教育灵魂重合的地方——他们都希望母语成为学生的终身力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做起。“回到原点即为幸福”,这一点在广大的乡村学校更为重要。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孩子在离开学校时还没有学会阅读,没有爱上阅读,这所学校的教育就难言成功。而要达到这一点,语文老师举足轻重。读罢,我这个乡巴佬语文教师也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教育好学生,需要从了解学生开始。朱永新老师在对西部一位教师回信中写到:“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面对孩子,做教师的如果没有“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这样一些“切实的知识”,是“绝难胜任的”。了解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在挑战“不可能”中彰显生命的意义。

挑战不可能,就像数学老师也要达到跟语文老师一样,善于写作、演讲、宣传,“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新篇章”。朱永新老师在信中建议一名小学老师体悟新教育“加强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加强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他郑重其事地说到:做一个好的小学老师一点也不比一个好的大学教授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对一个老师来说至关重要;挑战不可能,就像对待很难对付的“问题学生”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期待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他们,不能期待一次两次谈话就能让他们蜕变,不能期待一件两件事就能让他们新生。朱永新老师说:“足够的耐心,加上足够的爱,才能让一颗冻僵的心灵逐渐被滋润,逐渐被温暖”。当一个教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幸福就会越来越多地降临,这份幸福伴随着成长。

朱永新老师的信中还提到,做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口才;风格;创新;提问。

在我看来,一个不善于口头表达的教师,其背后是思想性格的缺陷。好口才绝对能够训练出来。朱永新老师坦言自己当学生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善言谈”,后来因为读到一本传记,通过训练,慢慢地会说了,而且自信了。有人说老师就是用“嘴巴吃饭”,这个观点一点不为过。做一名好老师,要“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好的口才要伴随好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说话内容是不能够感动人的。另外,好的口才必定伴随行动。真实做出来的事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人。

其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卓绝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也就是说,风格不是模仿来的,而是自我更新、博采众长、用其所长、不断摸索、不断试错中凝练出来的独特的优势。风格并非一朝一夕,它会在某个时候给你带来一片黑暗,再从黑暗里去甄别优劣。如果半途而废,便永远不知道默默等待的下一秒带给我们的精彩,执着等待的人,“风格”总会为他升起一轮照亮他的红日。朱永新老师说,追求风格要沉下心来修炼,当修炼到家了,自然会“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朱永新老师在回信中,言辞恳切,他建议广大教师记教育日记,写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个案,因为这些因素是创新的前提。人不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会使自己崇高。“创新,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提问。上课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有人说,上课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做一名好老师,如果要创造,如果要出成果,必然要在实践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朱永新老师的信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回信中,朱永新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创造发明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问号是教育生活的必需品。

今天重温《致教师》第二辑的文字,解读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诀窍”,观点共鸣之时,敬畏感涌上心头,原来,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是那么难,那么远!有种想把书中所有的文字用键盘敲打出来的冲动,很想与山里的乡村教师们一起分享书里面沉淀下来的观点与思考,也很想释怀,很想发一篇长长的博文,隔几分钟打开看看,享受有人兴高采烈抢沙发,有人点赞,有人批评,有人慷慨激昂,有人义愤填膺。不过,面对朱永新老师和他的《致教师》,仍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篇:借你一双欣赏的慧眼

借你一双欣赏的慧眼

——多媒体辅助下的美术欣赏教学

常州市河海中学

路卫芳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教学 欣赏 感情

很多美术老师都深有体会,中学美术教材在经过了多次的改革试用以后,欣赏课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了,尤其是现在所使用的这套苏教版实验教材,每学期九个单元的美术课,而仅是欣赏单元就有二个,可见美术欣赏课在整个中学美术教学中所占的分量有多重!

为什么如此重视欣赏课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吧。美术课程进行了多次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发达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

就我从教美术教学九年的经验来看,由于以前教学条件差,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师在上欣赏课时常常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受,任你老师怎么样舌绽兰花,学生却兴趣缺缺,昏昏欲睡,因为缺乏补充资料,学生对着书上那干巴巴的几张图片,实在难以发挥抽象的思维去想象。现在好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室,学生真正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体会到它从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等方面带给我们的全新的感受,使美术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了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全方面的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

有句俗话说的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如给每位学生安装上了一副洞穿时空的慧眼,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尽情的徜徉在过去与未来之中,充分感受到美术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

美术欣赏课是一门视觉造型艺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成为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下面,就从我教学的经验出发,谈谈我在欣赏课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拓宽眼界。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利用课余时间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现行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以“审美教育”为主旨教学过程,“美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多接触艺术”。事实上,我们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去感受真正的美术作品原作的魅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缺憾。教师通过现代化手段提供丰富的素材,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图片、影像资料,便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在上外国风景和静物画赏析时,先把大师的作品拍成了照片,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其中对凡高的作品做了一个超链接,欣赏时点击了超链接后,就直接连到了网络上,学生就可以通过网页直接了解更多的关于凡高的生平事迹,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了解,更好的解读大师,这是关于在线资料上的查阅,令一种更常用的方法则是:由于书本上的欣赏内容毕竟有限,为了拓宽学生的眼界,我可以预先收集更多大师的相关作品,在欣赏完书上后,我只需点下链接,相关其他作品就一一展现出来(如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系列),通过拓展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更高的升华。

2.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想象,升华感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另一位哲学家也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对于孩子,比拥有万贯家产更加重要。”所谓想象力是指在头脑中将各种意象构思出来,并加以具体化。它使我们能超越现实的限制,进入一个无所不能的世界。而多媒体的出现,则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实现想象力,使抽象思维具体化。

例如:我在上第13册外国风景欣赏时,其中一篇冰雪覆盖的风景画《雪中猎人》,画家也画了很多的人物点缀在画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画家的思想,我提前就把图片经过电脑处理,抹掉了所有的人,在上课时,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此画成了一幅纯粹的风景画那会是什么感觉呢?学生纷纷猜想,这时我把早已处理好的图片展示出来,学生看到自己设想的场景就呈现在眼前,就能更好的去品位叙说了,通过差别感受也能更好的抒发感想。而在欣赏季节性的风景画时,可以通过偏色的对比感受到不同季节带来的视觉差别。如让学生对着同一幅画去想象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感受,这就可以通过偏绿色、偏红色、偏黄色和偏灰色等等效果来感受。通过偏色还可以转换画家的情感,这点对于印象派和抽象派的作品来说效果更明显。比如,同一幅画,画家本来用深灰色调来表达哀伤的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使主色调换成鲜艳的色彩,再提高画面的明度,使整幅作品光灿明亮,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的就不是悲哀伤感而是愉快、自信、积极向上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我们能更好的使想象思维成为具体化,加深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解读。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学科,提升审美。

美术欣赏课要求我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全方面的来感受作品的美,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第一,促进美术与音乐的交融。音乐与美术尽管在审美特点上千差万别,但在主题与意境的追求上常常是相似的。在美术欣赏时能结合音乐的话,对学生进一步感悟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将会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例如在欣赏一些反应穷苦人民悲惨生活或画家悲伤情绪的画时,配上《二泉映月》的哀伤调子,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凄凉的意境,而在传统的书法或国画欣赏时,配以节奏柔美、充满古韵的古筝等民族乐曲如《高山流水》或《渔舟唱晚》等,可以更多体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美妙意境。西方绘画配以钢琴曲或轻音乐,更能充分展现其色彩斑澜的审美意象。而欣赏凡高的作品最好配上充满热情、活力、富有动感的交响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凡高令人目眩的色彩和火焰般燃烧的激情。在美术课件的制作中,音乐的运用可以起到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联想空间、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氛围,视听结合的方式更可以起到烘托主题、启迪思想、增加欣赏深度的作用。

第二,促进美术与文学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诗书画相结合,西方美术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更是息脉相通。如在中国书画的意境造型欣赏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欣赏潘天寿的《红蜻蜓》、徐谓的《黄甲图》、朱奇的《荷花水鸟》等作品,一边配乐诵读杨万里的《小池》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让学生更能体悟中国画的意象之美和诗书画相结合的悠远意境。

第三,促进美术与政史等学科的交融。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代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生活及思想意识形态的反映。例如:不了解法国大革命历史,就无法理解雕塑《马塞曲》及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不了解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就不可能领略哥特式教堂建筑蕴含的浓郁的宗教精神,进而也就无法理解乔托《犹大之吻》等作品体现的世俗化与人文主义精神;美术欣赏课可以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整合政史等相关知识,以音乐、图片、影视片断等播放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比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更直观、有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还可以从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获得丰富的知识,认识世界、了解历史,涵养孩子们的人文潜质。

另外,如印象派画家对光色的应用及透视学知识,美术作品构图中黄金分割的应用等,无不说明美术与光学、几何学等自然学科的密切关系。这些都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加以分析,直观教学的同时也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4.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资源,开发课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结合地方优势,积极挖掘校外资源,开发新的课程。还记得两年前我在常州市第24中学听的一节园林艺术欣赏课,该校正好比邻红梅公园,从教学楼的高处就可欣赏到公园里的美丽景色。老师让学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先去公园里勘察,从地理位置,环境格局布置,人文精神等方面入手,让每一小组合作学习,带着任务制作调查报告,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在课上,学生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不同角度欣赏下的红梅公园。这就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开发了一些优质的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自身实际、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使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如给学生戴上了一副多功能的眼镜,它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全面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使美术欣赏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欣赏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但我们也不要就此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当作万能的法宝,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最终还是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课前设计、课堂组织以及语言引导等。

参考文献:

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

常锐伦等著《中学美术教学》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

第三篇:“高新技术+一双慧眼”双管齐下的教育

“高新技术+一双慧眼”双管齐下的教育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观课报告

借助山东教育教师网的暑期研修平台,有幸聆听到了常老师执教的青岛版数学教材中八年级上册3.3节“分式的乘法与除法”一课。收益颇多,感触颇深。现将自己不成熟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亮点切入:常老师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具体题目作为课堂切入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堂课开了个好头。相信常这双慧眼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艰辛付出才换回来的吧。

2.新旧知识有效迁移,信息技术熟练应用:充分使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了多媒体、黑板、课本并积极利用课件展示,尤其是在情境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分数的乘积与除法进而再引出a分之b与c分之d如何进行乘法运算。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分数的乘除法则让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堂课中一直是大屏幕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这种教学资源展示了例题、习题。这样节约了板书的时间、空间并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任课老师以课件为扶手省掉了许多麻烦。尤其是在大屏幕上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分式的乘除步骤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直观性,避免了枯燥呆板的看教材。另外,“洋葱数学”视频的适时讲解也起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可谓一举多得。高新技术的巧妙应用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3.找学生亮点:常老师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整个课堂上,常教师多次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常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通过提问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课堂呈现很精彩。

4.抓学生“误点”:常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 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恰恰有可能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 资源,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绽放精彩的地方,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通过恰当的提问来生成别样的精彩。

温故知新,让数学教学呈现了一种连续性的状态;

及时反思,为数学的课堂教学储蓄了足够多、足够好的素材; 巧用技术,为数学教学的呈现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样式。“高新技术+一双慧眼”双管齐下的教育方式让我大开眼界。

第四篇: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搭石》

教学反思

《搭石》这一课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小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谐美、自然美。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时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二、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1、课堂驾驭能力十分欠缺。课堂教学中总是被自己备好的课所牵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开展教学,对于课上突发的意外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引导。

2、虽然教学中注重了感情朗读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朗读效果、朗读的层次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读指导方法上自己还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过教学,我感到自己设计的一些提问过于细碎,总感觉自己在课堂中一个劲地在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自己没少忙乎,可学生的情感总是处于一种很平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情感方面是我这节课很薄弱的一个环节。

4、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我总是一味地牵着学生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方面做得很不够。

5、板书设计也有所欠缺。设计板书时只注重了简洁,对看不见的美“谦让美、奉献美、敬老美”等没有在板书中凸显出来。如果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会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6、本课教学中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为“学生写生活中的美”做好铺垫。

其实,教学中暴露出得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生活需要一双慧眼作文500字

生活需要一双慧眼作文500字

六年级·王亦茁

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年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去拜访一位高僧寻求帮助。高僧说:“你抬起头,看到些什么?”少年认真地看了好一会,回答“灰尘和被遮盖的太阳。”高僧微笑着说:“可我看见的是欢鸣的小鸟。洁白的云朵以及美丽的阳光。”

那个少年显然没有发现美,没有一双慧眼。

记得我和同伴们那天一起爬山,正是冬季,山中寂静一片,阳光懒撒地搭在枯枝上,雪尚未化尽,路上还湿漉漉地,没有了鸟雀的鸣唱,没有鲜花的芳香,没有树叶的摇曳。我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垂头丧气地踢着石子,嘴里哼些不着调的小曲。同行者关切地问:“不舒服么?”

“没有。只是觉得不很美,枉费了时间罢了。”我闷声闷气地回答着。同伴声音中带点压抑不住的兴奋:“怎么不美?冬天虽无花木鸟虫,但有傲骨的梅和挺立的松呀。”

我抬起头,细细地看,呵,真美!松树盘坐在山中,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显出惊人的坚毅顽强。梅用她的大度,不畏寂寞的精神和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身子点缀着山,山显得别样美丽。走下山,山好似个隐者,随处可见星星红色以及沉稳肃穆的冬日山主——松,都在为人们诠释着冬天的生机和傲然。我原先的无聊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许多人总是在抱怨生活的丑陋,可殊不知,其实,生活本身已美得超乎我们的想象。生活需要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下载《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