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03: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

郭常亮 戴婕

摘 要:通过对江西省4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有逐步弱化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要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作用与意义,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摆脱目前的现状,使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调查

作者简介:郭常亮(1964-),男,江西安远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及中国古代文化;戴婕(1969-),女,江西德安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及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5-0092-02 为了了解江西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2010年5月-6月,本课题组进行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

一、调查情况

(一)调查背景

20016年9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全国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旨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大多参照教育部高教司的这份《大学语文教学教学大纲》来执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具体教学过程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调查方法

1.网络调查法。课题组首先通过网络搜索了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44所)的网站,了解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开设情况.虽未涵盖本省全部高职院校,但从选择的面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可以反映出目前本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开设的现状。2.电话与访谈.与此同时课题组还通过电话和访谈的形式对部分学校大学语文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咨询,和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了必要的交流和探讨.了解了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问卷调查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具体、准确,课题组还对其中五所高职院校的920名高职学生和部分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采取统一问卷,接班级发放和回收,现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920份,回收9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学生问卷共设计了25题,包括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态度及认知、教材、教学方式、大学语文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及影响、阅读等几大方面,教师问卷则设计了11题,侧重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授课方式、教材及教师对大学语文的认知等几个方面.,问卷有些选题是可多选,所以得出的百分比之和不一定是100%。

(三)调查结果

1.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基本情况。从44所抽样调查的学校来看,其中有12所是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这12所学校基本是纯理工科性质的职业学院和一些非常专业的学校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等,绝大多数学校是选修或是部分专业开设(一般仅限于秘书、新闻、旅游、艺术、空乘、应用外语等专业)。有的学校则以转换的形式代替大学语文课程,比如,以应用文写作、文学作品欣赏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完全未开设大学语文或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只有两所。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大多数学校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都在新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课时从32到46不等。

在参加问卷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中.有2所是把大学语文作为全校必修课程的.3所是选修或部分专业必修的。被调查者中有88%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12%的学生表示未开设。其中82%的被调查者上过大学语文课,18%未上过。

2.对高职学生语文能力的看法。在问到自身语文能力时.有73%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一般.270/0的学生表示语文能力需要提高。而在教师问卷中.则有73%的教师认为目前高职生的语文水平较差,27%的教师认为水平一般,这正好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相反。对于急需提高的能力中,学生最想提高的是写作能力,占40%.其次是文学欣赏能力,占25%.第三是阅读理解能力,占21%.最后是口头表达能力,占18%。这其中有不少学生对于这几种能力作了多项选择.认为欠缺的不只是某一项能力。

4.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看法。在被调查者中,460/0的学生认为应该按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34%认为教材统一但侧重点不同.21%认为应该统一教材.0.1%表示无所谓。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64%认为大学语文应教材统一但侧重点不同。而在问到对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中学曾学过的作品是否应该保留时.61%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有部分保留。对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选人大学语文教材的态度.有5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赞同,但也有290/0的学生不太赞同.甚至有1.3%学生表示坚决反对。教师对于同一问题的选择是73%持不赞同意见,有1人表示赞同.2人表示无所谓,却无一人表示坚决反对。(表2)

5.对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48%的学生选择了讨论式的授课方式.31%的选择专题讲座式,传统的按教材内容顺序的授课方式也有19%的学生表示认可,只有0.4%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而教师对这一问题的选择却是64%选择了“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而“专题讲座式”、“讨论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式”的三项调查结果都是27%。对于大学语文的考试这一问题.学生的选择是“闭卷考试”占26%、“开卷考试”占29%、“撰写文章”占28%.教师的选择显然比学生开放得多,“开卷考试”和“撰写文章”各占45%.0.9%是其它的选择,没有教师选择闭卷考试。(表3)

6.对于大学语文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意义的看法。有57%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有时候”能潜移默化地让人认清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认为“经常能”的占23%.两项相加占到了80%:而对未来就业的关系时.则有6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关系”:同时认为大学语文课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作用很大”的占46%.“有作用但不大”的占45%.说明学生认识到了语文学习对未来生活和工作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8.对高职大学语文定位的看法。在对高职大学语文定位的调查中.对于应该将高职大学语文定位于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还是三位一体这个问题上,45%的教师认为应该是三位一体.36%的教师认为应该突出其人文性的特点,而工具性和基础性分别为18%和0.9%。

二、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有必要对江西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与研究,以便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科学的、长远的态度来认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在调查中.有27%的高职院校是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68.5%的院校是选修或者是部分专业开设该课程,只有4.5%的院校是认真执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要求,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全校必修课程。

从表面看.这27%的学校是都是理工科类的高职院校或者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院校.似乎与大学语文课程并无专业联系。从深层次来分析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高职院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定位.很多院校都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把“应用”和“实用”摆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某些课程就会为专业课让路,在如此功利的现实背景下,不能立竿见影产生效益的大学语文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68.5%的高职院校虽然选修或者是部分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或以转换的形式代替大学语文课程.其深层次的态度仍是注重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真正的意义所在。因此,其教学目的是偏颇的、短暂的。

作为高职院校来说,虽然是职业学院,但也仍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育人”与“教书”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能熟练操作的技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新时代的公民,这才是“育人”的终极目标.而这一切与大学语文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不够

既然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充分地发挥大学语文对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大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调查中.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的问题,68%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有必要开设语文课程,而教师100%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事实上有2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大学语文,55%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大约只有1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而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态度的调查中.82%的教师表示是快乐主动的选择了大学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对大学语文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喜爱。

但是作为学校的决策者显然对大学语文教师与学生的需(诉)求重视不够,片面地从功利的角度来制定教学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理性需求。在这种长期不被重视的状况下,教育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就显现出其薄弱的一面。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能力和需求的认识是清晰且合理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一般,所欠缺的不是某一种能力.而是多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得到提高,且有愿望能够通过大学语文课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我们的教学方式似乎显得过于保守与陈旧,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对教学方式调查中.48%和31%学生分别选择了讨论式的授课方式和专题讲座式.传统的按教材内容顺序的授课方式有19%的学生表示认可,只有0.4%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说明学生有想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愿望,但长期的教学习惯及较低的语文应用能力,似乎还不能完全适应自主学习。而对教师来说.对于这一现象,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渐达到自主学习,这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对这一问题的选择却是64%选择了“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这里面有大学语文不被重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的原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教师所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再如.对于阅读的调查,有21%的学生表示对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的了解是来自于教师课堂上的介绍.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对于现代的大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开阔眼界并从中吸取人文素养,也应该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是建立在对现代大学生思想了解的基础上的,例如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教学上的区别有一定理性的认识。对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选人大学语文教材的态度表现出他们对与他们年龄经历有同感的新一代作家的认可,有5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但也有29%的学生不太赞同,甚至有1.3%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从这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凸显.不会盲目趋同。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大学语文与整个教学的关系.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试析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试析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 改革

摘要:语文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是当务之急,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基础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整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相比,与生产一线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则显得步子太慢、力度过小、效果不够明显。深化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是人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和媒介,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却陷入停滞不前、无足轻重的窘迫境地。从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1.认识片面,定位不准

不少高职院校一味地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忽视包括语文在内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人为地割裂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联系。在课时安排上明显不足,有的学校甚至把语文列为选修课或者干脆取消。在开设语文课的高职院校中,有的学校偏重语文知识教学,有的学校偏重文学教学,有的则偏重写作或阅读教学。这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松散局面使学生厌学、教师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法单调,教学效果欠佳

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讲台上靠的就是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按作者—写作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模式对课文做死板生硬的讲解。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3.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高职语文教学不应局限在单一的、孤立的课堂教学中,而应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大多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偶尔开展的活动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窄,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语文课的实践没有专业课那么重要。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许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改制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参差不齐。现有语文教师队伍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许多教师处于知识半衰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二、深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语文教学放在与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密不可分,学好语文,终身受益。

1.立足院校实际,确定课程类型,合理设置课时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原则主要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语文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从事某种岗位奠定语言文字及书面交流表达能力。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实际需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将(应用写作)定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应用文的根本特点和实用性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文秘专业应将其作为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经济贸易专业重点掌握合同、招标投标书、广告、市场调查和预测等经济应用文写作;法学专业重点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写作。不应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大学语文》没有学习的必要,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角度出发,可将《大学语文》拆分为文学欣赏、诗词赏析、文学评论等选修课,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文史类、经管类专业以每周4学时,总学时72为宜;理工类专业以每周3学时,总学时54为宜。另外根据各专业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之间的比例。

2.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方法

要突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和“单一型”模式,把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上来。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法来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互动教学法: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如快速思维训练、故事接龙等,使学生身心活跃。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一块儿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评论。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案例教学法:每位教师在讲授一种应用文体时,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案例,在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给法律专业讲法律文书写作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民事侵权”案例,让学生分成原告和被告两组,原告写民事起诉状,被告写民事答辩状,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巩固了学习效果。现代教学法:要将常规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电化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熟练地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电脑、移动k投影仪、VCD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应用写作内容涉及面极广,它的形式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能熟练应用,这就需要加强练习,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体会写作的过程。具体做法有两种:建立应用写作模拟实验室。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组织学生担任不同角色,相互协调配合,谈生意、签合同、作营销策划、制发文件等。如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2)建立应用写作实训基地。教师带领学生深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市场预测,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写作的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保证,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踏实肯干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要求教师既要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因此,要鼓励语文教师走下三尺讲台,走向生产一线,成为知识加实践型的一专多能教师。(l)采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做好教师的引进与培训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改变知识结构。(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如到企业挂职、代职,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技术能手到学校任课,给学生讲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5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学生成绩考核的传统做法是依靠期末的一套试卷进行闭卷测试并给出评定分,这样做势必造成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文化素质只是其中之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考卷和分数。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挖掘他的潜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语文成绩的评定,可以是多层面的,主要是引导、鼓励学生向个性化发展。首先,坚持上课提问打分,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两到三次,计人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可调动学生思维,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生平时参与的社团活动,如演讲、出板报、读书笔记、论文写作等,都可以一定的比例体现在成绩评定中。这样将语文学习融人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好处。最后,教师可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试卷,然后综合有价值的试卷制成试题库,最后从试题库中选题制成试卷。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出题过程中能全面地复习教材;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教师主观命题的片面性。

总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只有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本文是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报告。调研主题包括大学语文课的学习目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形式、教材编排和改革建议等六个方面。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问卷,调查报告 此次问卷调查共收到 308 份学生问卷。其中 60%的学生表示喜欢大学语文课,有 61.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深浅合适,而认为太浅的占 2.6%,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感兴趣,学有余力,而希望能够更为深入地学习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要照顾全面,同时也应该注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指导。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学语文课在学生中是普遍受欢迎的。

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大部分学生尚不明确。认为用处不大的占45.4%,认为完全没有用处的占 22.6%,可见,虽然不少同学喜欢学习大学语文,但是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没有认识到大学语文应有的功用和价值。授课教师需要认真引导,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真正重视起来。

对于教学方式,有 50.5%学生基本认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但倾向于以学生为主。64%的学生认为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适当锻炼。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的人数最少,仅占 7.4%。学生普遍希望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这些问题都表明,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很高,课堂上纯粹的讲授显然已经有些过时。授课教师应及时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应适时引导,以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许是整个课程体系改

革中最难的一项。这种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于教学内容,有 46.3%的学生主张大学语文课应侧重传统文化的传授,35%的学生主张应侧重理论和艺术分析,11.6%的学生主张侧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您最喜欢什么内容”一题也反映出同样的倾向。这说明,字斟句酌地讲解已经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更关心的是作品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

对于考核形式,55%的学生选择作业形式,认为作业形式不受拘束,比较容易。仅有 7.6%的学生选择闭卷笔试,10.6%的学生选择开卷笔试。可见,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考试,认为闭卷考试需要背诵记忆,有的学生突击复习就能取得高分,实际上闭卷考试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另外,闭卷考试对教师教学也是有影响的,考试是对教学的束缚,让大学语文的讲授易局限于文学作品,而忽略对传统文化的讲授。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大学语文的改革,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有69.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应贯穿史学与文化,又一次表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35.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接受知识,首先必须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参与无疑是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有 12.6%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应增加课时,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一周两节课的课时量基本认同。仅有11.6%的学生主张更换教材,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大于教材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表示

可以接受现行教材。

在个人意见中,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一堂好课提出了很多标准:(1)内容丰富,展示传统文化魅力。(2)气氛活跃,生动有趣。(3)有趣深刻且具有启发性,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对于教师的要求和标准,学生普遍认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知识渊博,见解独到。(2)授课方式多样。(3)风趣幽默,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4)态度认真,关心学生。

这次问卷调查,学生反馈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文学课受到多数学生的喜爱,但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尚有不足之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附:

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统计表 下面是根据每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的百分比统计。由于个别问卷中有多选或漏选项,有的项目分数统计未必正好是百分之百,为保持其客观性,均如实录入。

1.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A 重在培养中小学师资(11%)

B 重在学习文学作品(6.2%)

C 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知识(28.7%)

D 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55%)

2.您喜欢大学语文课吗? A 喜欢(60%)

B 不喜欢(9.3%)

C 一般(12.5%)

D 说不清楚(19.2%)

3.您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A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7.4%)

B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围绕教师活动为主(26.6%)

C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21.5%)

D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50.5%)

4.您希望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侧重什么? A 侧重知识传授(11.6%)

B 侧重理论和艺术分析(35%)

C 侧重作品的讲解(6.1%)

D 侧重文化的传授(46.3%)

5.您认为有没有必要让学生走上讲台? A 有必要(26.6%)

B 没有必要(9.4%)

C 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这样的锻炼(64%)

6.您觉得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深浅是否合适? A 太深(36%)

B 太浅(2.6%)

C 基本合适(61.4%)

7.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您最喜欢什么内容? A 生动的作品讲解(17.6%)

B 丰富的文学史知识介绍(31%)

C 深刻的思想分析(7.1%)

D 文化传统的介绍(45.3%)

8.您认为考核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比较好? A 闭卷笔试(7.6%)

B 开卷笔试(10.6%)

C 作业形式(55%)

D 背诵诗词(26.8%)

9.您认为教师应采用什么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A 多布置作业(0.6%)

B 课堂多提问(3.1%)

C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27%)

D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授(69.3%)

10.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之处:

A 教学手段过于陈旧(23.6%)

B 教材过于陈旧(10.6%)

C 局限于作品的讲解(55.4%)

D 学生活动太少(10.4%)

11.您认为学习大学语文课有用吗? A 有,对以后工作有用(30.5%)

B 有,及格才能毕业(1.7%)

C 用处不大(45.4%)

D 没有用(22.6%)

12.您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是? A 更换教材(11.6%)

B 贯穿史学与文化(69.6%)

C 让学生参与(35.4%)

D 增加课时(12.6%)

13.您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请写在下面)

14.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教授大学语文的好教师?(请写在下面)

第四篇:关于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北海职业学院省级课题

关于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转型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执笔:蒋郁葱

在近年从中等师范升格为高职的院校里,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主课大学语文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关于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不但通用的教材没有摆脱普教教材编写思路的束缚,实际教学中表露的如“沿用中师教学模式,缺乏职教特色”之类的种种弊端,更严重影响到这门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甚至不再开设该门课程,而以其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代替。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面临“下岗”、语文老师则更面临“下课”的危机,这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审视转型期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此重新认识,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北海职业学院省级课题《转型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将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现状的研究作为一个重点,旨在准确把握、深入分析教师和学生对现行教材的看法和使用效果,及这门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有针对性的工作对策。本问卷调查即为该课题于2006年秋季在北海、河池、贵港三城市的职业学院进行的专题调查。

一、调查的准备和实施

问卷的编制:调查问卷由课题组编制。共包括11个题目,提问可合成四个方向:对现行教材的看法、对新编教材的建议,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对现行课堂教学的评价,调查报告《关于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问卷中的询问调查采用单项或多项选择的方式。

调查的样本:一半来自本课题组所在的本学校的学生,另一半来自河池和贵港两地职业学院。三个学校都是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大致相同。学生总数350人。

调查的实施:调查组将调查问卷及进行操作指导的说明发放给参与调查的各个学校,由各校的语文教师组织实施调查。采取集体调查方式,完成后当场回收。调查后,样本学校将问卷寄回本校,由本校课题组人员组织课题参研人员负责组织数据录入,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本调查共回收问卷350份,其中全部回答的为有效问卷,共314份。课题组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全样本统计分析和分类比较分析。

二、样本学生对高职语文教材与课堂教学总的印象

三地职业学院使用的高职语文教材都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中职阶段则仍然沿用语文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以下为调查主要内容及结果显示。

1.较喜欢的教材内容是文学作品部分。

参与回答第一题“你对现行教材最满意的编排内容”的314名学生中,有138人选择了“文学作品部分”,其中以北海占比例最高,达63.83%,河池比例最低,为 23.33%。选择“应用文部分”最多的是贵港,比例为45.78%,差不多占该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的一半。三地表示“没有最喜欢的编排内容”的占总比例的20.70%。(见表1)

2.最喜欢阅读和学习写作叙事性作品如小说。

超半数学生表示最喜欢文学性和故事性强的叙事作品(57.64%),其次是诗歌类的抒情性作品(32.48%)。而仅有12.74%的学生对科技小品之类的说明性作品感兴趣,这个比例甚至低于对实用性作品的选择(16.56%)。与此联系,多数学生认为,高职语文教材应该涵盖“阅读欣赏”和文学作品的写作(比例分别为56.73%和42.04%),而对应用文写作的热衷度相对低一些。(见表2和表3)

3.高职语文教材应侧重实用性文章的写作。

多数学生偏爱感性的文学性作品,但同样有多数学生理性地认为教材应该侧重实用性文章的写作指导,314名学生中有189名在高职语文教材应侧重的内容,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写作、实用文写作、口语训练中选择了实用文写作。而选择其他三项的比例相当。(见表4)

第五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 大学语文 模块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在高职教育阶段如何让大学语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本文在分析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并结合自身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人们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大学语文如何适应高职教育,为高职学生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搭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高职院校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关于综合素质

“素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

(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

(二)素养;

(三)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在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以上三种意义的综合,即是以人先天的生理为基础,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综合素质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的本钱。

语文课程既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工具性表现出来的是语文课程外在价值和意义,人文性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生活技能的活动,它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是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准就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遭遇许多尴尬:从高职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来看,除了文科类专业外,一般理工类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有个别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供学生来学习,最终也没有什么学生来选。对此。《中国教育报》给予了关注并展开调查。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

反思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造成大学语文这种尴尬的内外原因有很多,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是造成大学语文成了“高四语文”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高职教育学制时间较短、学生就业压力大,促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大学语文的学习。

但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却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据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此为:

表达更是“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向用人单位递上一份简历,表现的是文字表达能力;与用人单位见面,展示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可见,在高职阶段,仍有继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需要。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应是当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衔接,使两个阶段的知识能顺利的链接,为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升华搭设合理的平台。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设计和构建的,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职教育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除了要与之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衔接外,还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功能的实现,即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的获得。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可以这样确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从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变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对教材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评估的要求来选择的—选用教育部指定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大学语文教材当然不例外。这种要求可以在“面”上保证各高职院校教材的质量,但对各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要的针对性不强。如果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调研,不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教材所呈现内容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让教材服务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以突出语文的应用性功能,让语文的学习与学生实践、实操联系起来,使同一本教材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改变以往大学语文教学“到哪里都是一个面孔”的现象。

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已经把语文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都涵盖了,基础教育后的语文教学,其着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授业者”转变为“引导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以加速知识内化的速度,提升学生素质。

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空间。职业教育使学生到校外顶岗实习成为必修课,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遵循着“必需”和“够用”两大原则。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安排48学时。48学时对于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不够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弥补学时的不足,还随时随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的宗旨。

利用灵活、多元的考评方式。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各种选拔性、淘汰性考试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将“知识”等同于“能力”,这种认识使许多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多采用记忆的方式。这种只重记忆,不重运用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教育,因此,迅速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除了人文学院外,大学语文一般作为选修课安排在三年级上。三年级学生学习、实习和就业的压力与矛盾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为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我们根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从就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分解。组成不同的模块。如下图:

“基础模块”关注的是自我表达能力的获得,其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活模块”关注的是阅读视野的拓宽和健康高尚审美情趣培养,其内容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题研究报告。

整个模块教学采用“2+3”的模式即“基础模块”中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为必修内容;"3”是“活模块”中任选的3个专题研究,为选修内容。“基础模块”共36学时,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活模块”共12学时,采用讲座的形式开展,每讲4学时。所有模块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模块化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种小型化课程,它虽然使课程的学习周期变短,但也大大增加了课程的数量,这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记录学生成绩的完善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根据“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注重平时训练,强调能力为本”的原则,对成绩的考核和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例,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改变成绩由教师评定的单一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成绩的评定中来。

这种“2十3”模块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一些模块,组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纳模块化思想开发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获得巨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在有限的学时里,拓宽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能从根本上落实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五、两点注意

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决不是将某一门专业课与大学语文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调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始终坚持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的心性,培养人格健全、掌握生产技能的合格人才。

理性看待学生的实际需要。当前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问题,而大学语文课程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和技能训练相比,其教育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而就业的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种心态固然好,但在学校的课程改革永远跟不上科技变化的速度的今天,毕业后再学习是所有高职大学生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现实的需要,又要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的需要,更多地关注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语文课程描述(精选五篇)

    《大学语文》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是一门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坚实价值根基的公共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本、专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了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 Literary Theory of College Chinese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专科各专业(除汉语言 文学本科外) 学 时 数:30 执 笔 人:唐世贵 学 分 数:2 编写......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校为继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已经具备了高中毕业语文......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以情境教学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浅析 来源: lunwen88.com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母语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无论是本科......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精选多篇]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语文教研室一、当前高职语文教改的背景近年来,大力发展、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

    大学实用语文课程学习总结(大全)

    大学实用语文课程学习总结 是否大多数人都曾幻想着大学的美好? 是否大多数人刚进大学时都兴奋不已? 是否大多数人都对军训记忆深刻? 是否大多数人渐渐对未来感到迷茫? 是否大多......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 在这一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大学语文,从中获益匪浅。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明白大学给我们开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今后在职业生涯对应用文体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