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03:4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第一篇: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一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一部分)

二 读书笔记

三 心得体会

四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五 总结报告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一部分)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三、省略句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A、“„„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师说》)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译: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苏武传》)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译: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了,(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9、蔺相如者,赵人也。译:蔺相如是赵国人。(《廉颇蔺相如列传》)B、“„„也”。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师说》)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6、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过秦论》)

7、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译: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

8、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过秦论》)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译: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苏武传》)

10、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11、是亦走也。译:那也是逃跑啊。(《寡人之于国也》)

12、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寡人之于国也》)

1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传》)。

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劝学》)

1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啊。(《劝学》)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为人臣子。译:你身为汉朝臣子。(《苏武传》)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单于更加骄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苏武传》)

2、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3、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译:都是贤明聪慧又忠实诚信,宽宏厚道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又重用士人的人。(《过秦论》)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到。(《劝学》)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到的人会听得特别清楚。(《劝学》)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劝学》)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不拘于时,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师说》)

4、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为天下笑者,何也?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过秦论》)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3、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4、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用刀刻个不停,金属和石头可以被雕刻。(《劝学》)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赵国两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廉将军)不若也。译:(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也?译:“这是为什么呢?(《寡人之于国也》)

4、弃甲曳兵而走。译: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寡人之于国也》)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6、于是皆服其妙。译: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动仪的精妙。(《张衡传》)B谓语省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2、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译: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跳过十步远。(《劝学》)

3、蟹(有)六跪而(有)二螯。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劝学》)

4、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译:问是谁,说是长安的歌女。(《琵琶行》)C宾语省略

1、于是王召见(蔺相如)译: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译: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廉颇蔺相如列传》)

4、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译: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过秦论》)

5、为(之)金人十二,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过秦论》)

6、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译: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苏武传》)

7、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译: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苏武传》)

8、輮(之)以(之)为轮。译: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劝学》

9、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穿上丝织品了。

10、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译:七十岁人就可以凭借这吃上肉了。(《寡人之于国也》)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1、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译: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王坐(于)章台见相如。译: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大王见臣(于)列观,译: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遂与秦王会(于)渑池。译: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6、威振(于)四海。译:威势震慑四海。(《过秦论》)

7、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译: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从秦国小官吏的摆布。(《过秦论》)

8、蹑足(于)行伍之间,译:他出身于军队之中,(《过秦论》)

9、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0、身死(于)人手,译: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过秦论》)

11、单于弟於靬王弋射(于)海上。译: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传》)

12、天子射(于)上林中。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苏武传》)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译: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苏武传》)

14、果地震陇西。译: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张衡传》)

15、感(于)斯人言。译:有感于这人说的话。(《琵琶行》)

16、送客(于)湓浦口。译:送客人到湓浦口。(《琵琶行》)

17、沉吟放拨(于)弦中。译:她轻叹一声,把拨子插入弦中。(《琵琶行》)

18、聚之(于)咸阳。译:聚集到咸阳。(《过秦论》)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苏武传》)

4、何以汝为见?(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我为什么要见你?(《苏武传》)

5、信义安所见乎?(安见是见安的倒装)译: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苏武传》)

6、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是为谁的倒装)译: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苏武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未之有也。译: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寡人之于国也》)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张衡传》)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强调宾语前置,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惑。(《师说》)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劝学》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可使报秦”是“人”的后置定语)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传》)

4、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固”是“关中”的后置定语)译:这样险固的关中,城池千里。(《过秦论》)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应为“臣尝从大王与燕王境上会”)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应为“故燕王欲结于君结” 译: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译: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应为“于庭设九宾,臣乃敢上璧”)译: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乃设九宾礼于庭——(应为“乃于庭设九宾礼”)译: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廉颇蔺相如列传》)

6、会于西河外渑池。——(应为“于西河外渑池会”)译: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译: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师说》)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师说》)

9、学于余。——(“于余学”)译:向我学习。(《师说》)

10、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应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译: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1、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应为“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译: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过秦论》)

12、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译: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3、而倔起阡陌之中,——(应为“而(于蛮夷)阡陌之中倔起”)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4、为降虏于蛮夷——(应为“于蛮夷为降虏”)译: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苏武传》)

15、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应为“于前效死”)译:请在今天欢宴之后,让我死在你面前(《苏武传》)

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张衡传》)

17、验之以事。——(应为“以事验之”)译: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张衡传》)

18、游于三辅。——(应为“于三辅游”)译:到三辅一带游学。《张衡传》)

19、尤至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至思”)译:由其在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尽心钻研。《张衡传》)

20、无望民多于邻国也。——(应为“无望于邻国民多也”)译: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寡人之于国也》)

21、树之以桑——(应为“以桑树之”)译:把桑树种上。(《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寡人之于国也》)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寡人之于国也》)

2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译: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寡人之于国也》)

25、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出,而于蓝青”)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劝学》

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译: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劝学》

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劝学》

2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译:曾经向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琵琶行》)

29、转徙于江湖间。——(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译:在江湖上辗转奔波。(《琵琶行》)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译: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译: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那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所以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劝学》

读书笔记

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文言文教学目标

2、“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言文教学目标

4、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古代汉语》

5、“讲者,讲其实惠,初讲时用之。贯者,贯其神理,有贯串之意焉。”

——(崔学古《少学》)

6、“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工夫。” ——(《叶圣陶集》第十四卷57页《文言的讲解》)

7、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8、“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9、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10、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应以“读”字当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11、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心得体会

本着重新识字出发

——读《谈谈文言文课堂效率问题》

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的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识字”提供了方便。

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则更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在阅读文言文或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2、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泽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遇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泽,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泽得准确,要字字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泽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的。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泽是能够逐步做到的。

这里有必要把文言文的白文标点这种练习方式提出来议一议。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是否要进行这种白文标点练习呢?我的回答是:文言文的白文标点练习是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是,因为中学生读的文言作品太少,不宜做这种练习。据《礼记·学记》的记载,两千年前,给白文断句就作为基本训练项目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东汉时期,引用古书,句读是否正确,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六朝时期,定点文句,是整理古书的重要环节;到了唐代,人们对白文标点的作用更加明确了,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旧时代的先生们教诲学生,总是叮嘱他们认认真真地读白文,即所谓“详训诂,明句读”。可见白文标点练习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详训诂”,弄清词义,是对的;“明句读”,明白断句,也是对的。可是,给白文标点,是要读了相当多的文言作品之后,并且还要知道一些古代历史、地理、人名才能标点好的。不然,会拿着标点符号摆来摆去,不知如何是好,花费的时间多,收到的效果小。中学生用来学文言的时间比较少,应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上,用在反复诵读作品上;文言文的标点练习难度比较大,不要把时间花在这种练习上。

3、要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这是对的。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课文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也容易退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中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探求规律,掌握译法

文言文的句式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从而将“拦路虎”就地“消灭”。

下面仅就在文言文教学中探求出来的几种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是何句式,怎样翻译,简述如下:

1.“孰与„„?”

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即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2.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践证明,假若以上这几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均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的话。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拿起“钥匙”独立开“锁”。讲清“特殊”,扫除障碍。­得出规律,掌握译法: 对照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进行对照比较。如判断句式,现代汉语是“„„是„„”“„„等于„„”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也”“„„者,„„也”的句式来表达。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温故知新.。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句式教学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从对照比较,温故知新这两种方法来探讨文言文句式的有效教学。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比较,综合深入分析,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健全心智,克服“学而不思”的流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独立的思想,自主的精神,摆脱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一 被动句式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

学完必修四课本三篇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着重了解被动句。

二、被动句

1、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二、被动句小组成员展示成果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6、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8、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9、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10、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三、总结被动句句式规律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1)用“为”表被动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而您又被赵王宠幸)“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探索小结】

相信,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归纳,主动梳理,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掌握文言文句法,相信学生们在具有更为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之后,将逐步形成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总结报告

如何让高一的文言文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 ——关于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主要成果: 高一必修3、4文言文句式部分汇总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践,比较,归纳,讨论,总结,.3 研究的主要步骤:(1)、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2)、查找资料

(3)、集体讨论

(4)、在教学中研究(5)、进行资料整理

4、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 进行教学实践,到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查证的主要文献资料: 某些关于文言文句式学习的网站和书籍.6、报告

对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文言文句式部分)的思考

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4%的分量上,考试的模式也是大体不变,即通过课外阅读考查课内知识。知识点也主要限于词义及用法、文言句式、文句翻译和文段评价等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词语的准确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文言断句、难句的准确通顺翻译、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古今异音、内容评价、写作特点评价以及古代文化现象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实际上也就反映了现行考试制度对高中文言教学的主要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文言阅读能力的重要课题。因此,文言教学实际就是要在具体的文章中去阅读知识点,读懂知识点。为弥补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缺漏,加强高一上学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尝试研究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并且是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文言文句式入手,一学期结束,反思自己的实践,有很深的体会。

一、我发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相对于初中课标,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初高中课标在文言文阅读的标准上也存在着语法教学的衔接困难问题。

二、教学实践原则 1.重在运用的原则

所补的内容应是基础性的知识,是那些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内容。切忌一味以高考为标准任意拔高,不能将高中各年级原本就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强加给学生。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重在运用。2.面向全体的原则 应关注大多数学生,既不能将初高中衔接补课误解成是因个人原因或因原初中学校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知识缺漏的后进生补缺补漏,也不能将其当作针对优等生的培优教学。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衔接教学内容和计划”。3.温故知新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等内容的衔接教学时,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如课文)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使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三、加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1、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学习文言文的主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2、引导学生拓宽文言文的阅读面。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精典的文言文作品,把那些好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收获知识,享受快乐。

(一)加强文言的语感培养

语言学科的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文言文的语感培养,还是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古人教学,最重视的就是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强调读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看来,古时的私塾,先不求义而求读通,也自有其道理。学生能够做到在读当中学会断句,在读当中强记字音,在读当中熟悉句式,在读当中理解文段大意,这就少了许多学习障碍,文言教学也就变得轻松得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进行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更应要求学生读生字,读注释,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音声感、节奏感、意蕴感及审美感。文言文与现代人的距离较远,现代人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多积累。不积累足够的字、词、句常识,就很难融入文言的氛围之中。文言文中的许多字词,是现代汉语已经弃用的,但往往是极个别的字词阻碍了学生对文言的准确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积累一些字词,做到有备无患。现代汉语的词义和古汉语的词义区别也是很大的,学生很容易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文言词语,因而多积累文言词义对于学习文言尤为重要。严格来说,对于字词的掌握还不能最终解决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的问题,因为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光是直译,更多的是意译。我们现代汉语与文言的差异较大,句式特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实际上,按照字词的意思直译过来的句子,很多是不通顺的。而注释中的很多句子的翻译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例子,多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及其翻译,对于解决学生的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自然,多读课文更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力。

(二)注意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培养推断能力

在文言的阅读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落实,注意知识点的新旧联系,做到学有所获,强记博识。通假字怎么个通假法,一词多义到底有几个用法和意义,词类活用是怎样活用的,古今异义为什么会异义有没有关系,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到底有什么区别,等等。另外,还要把课文涉及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前学过的这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联系起来,增强对字词意义和用法的认识理解。对这些知识点的落实,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文言经验,并最终把经验化为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材的课文后,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接着,我们从例句中寻找文言文句式规律。比如: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6、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如汝为人臣子。(《苏武传》)

7、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如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如: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3、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举例略)

4、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如: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廉颇蔺相如列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

1、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劝学》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如:、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

经过这样的归纳训练,学生可以明确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这时再适当向课外拓展,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文言文阅读训练,以检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对古汉语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用用吕叔湘先生建议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选一些没有标点过的文言文片断做些断句练习,这将有助于他们增加文言文阅读理解的熟练程度。

(三)要强化对知识点的练习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的生活,仅仅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知识点的记忆落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到知识点的新旧联系,还要注意通过练习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掌握。在习题设置中,要把练习题设置成联系题,也就是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和当天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对文言字词的全面理解掌握。

(四)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课内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课外阅读问题的能力乃至应考能力。而为了使这种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平时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系统地安排文言阅读材料,并配以扣点练习,以促使学生把其掌握的文言文学习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应有的阅读及应试能力水平。

当然,课外阅读的安排不可太过随意,这样是达不到训练目的的。中学阶段对于高中生的文言能力要求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以万不可孔孟老庄一锅端,过于深奥的文言对学习文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叙事)为主,议论文次之,其它文章只是稍作涉猎。这样安排一是考虑到大纲和考纲对高中文言教学的要求,更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能够读懂,读出兴趣来。

总之,文言读点教学是较为复杂困难的事,教师要在各方面多下功夫,使文言学习活动也能真正地变成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用文言进行写作,以此检验自己的文言水平。

第二篇: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者,……也。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②……也。环滁皆山也。③……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被动句】 ①为……所……(周初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周处》 ②……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3、【省略句】 ①主语省略。乃大惊,闻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宾语省略。备曰:“君与【】俱来。”《隆中对》 4【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状语后置。(备)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③宾语后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④宾语前置。

疑问句:何苦而不平?(苦:愁)何陋之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彼不我恩也。时人莫之许也。固定格式:唯利是图。

文言虚词集释

中考考纲要求掌握的8个文言虚词:其、为、以、于、乃、之、且、故

1、【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

公将战,曹谇请见。其乡人曰(他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桃花源记》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他的)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齐军的)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他的)②指示代词: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既克,公问其故。(其中的)③语气词:

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不译)

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语气,可,该)(安陵君可要答应寡人啊?)

2、【为】 ①动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此(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②介词,表示被动(周处)为乡里所患。(被)贤能为之(孙权)用。(被)③介词,表示对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给,替)

3、【以】 ①介词,译为拿、用、把、凭(借)、因、按照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按照)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拿、把)②动词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③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结果等 属于作文以记之。(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可以】:可以凭借。可以一战。

4、【于】 ①介词,译为、在、到、从、比、对、向、跟等。战于长勺。(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皆以美于徐公。(比)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刘备)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到,向)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②【于是】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以后)吾祖死于是。(在捕蛇这件事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③现代汉语: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

5、【乃】 ①副词

乃入见,问何以战?(于是,就,才)乃记之而去。(于是,就,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离开了)凡三往,乃见。(才)羽、飞乃至。(才)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②代词

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

6、【之】 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们)、它(们)。贤能为之用。(孙权)属于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的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土地)②动词

之虚所卖之。(到、往)③结构助词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b、主谓之间,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d、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e、音节助词。顷之。公将鼓之。

7、【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儿去啊?)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况且)行木且荛,二豪贼劫持……(一面……一面……)

8、【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因此自己起个别号……)西出阳关无故人。(旧的,从前的。故人:老朋友)

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院三支部

李明达

本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更作为一名基层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多年来始终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今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能够根据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遵守师德规范,加强宗旨意识和组织纪律,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勤勉,务实开拓,积极转换工作理念,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全力做好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的服务工作;在党务工作中,能够按照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立足岗位职能 打造工作亮点

提升管理成效”的活动主题,带领支部党员以“创建学习型处室、争当学习型干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党的理论的学习,强化党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党员的“五带头”为指针,在支部党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比作风、比实绩、比创新的“三讲三比”活动,积极开展了“党员目标承诺”、“岗位目标承诺”,牢固树立了“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引导支部党员立足岗位职责,以党性锻炼、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重点,创建务实高效的处室。

回顾过去,鉴知未来,尽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学习还浮在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些,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学或很少学,知识面不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2、在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五个强”实践当中,有些方面达到了要求,优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

4、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室同志的批评和对**的同事的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5、在工作要求上。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

6、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7、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也没有往这方面做过努力。而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管与人交流,不生动活泼,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对自己不加以严格约束,不采取取长补短的措施的话,前景不堪设想。

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先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归到根本,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存在无力回天的意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

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没有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结合。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只是很肤浅地忧郁与后悔。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

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人确实是可以改得更好的。剔除短处,吸人长处,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开创新的局面。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三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公务员之家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一个党员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要做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牢记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应该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把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应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更应该强化党员意识,按照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三篇: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以为”、“以„为”

1.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2.“以为”是“以„为„”的紧缩,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二、“所以”

1.“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前出师表》)

【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三、“如„何”、“奈„何”、“若„何”——“怎么”、“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例】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例】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四、“何(奚)以„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五、“何„„之有”——“何”是“有”的前置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 【例】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六、“不亦„„乎”——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毋)乃„„乎”——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恐怕(只怕、大概)„„吧” 【例】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例】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

八、“得无„„乎”——表疑问,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有(个)„„的”或“有(个)„„的人”。【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例】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十、“孰与”、“与„孰„”

【例】“孰”字,疑问代词,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6.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 “无以” 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用来(拿来)”、“来”等。如:

1.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

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十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

第四篇: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

一、判断句:

(一)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2、巨是凡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5、城非不高,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二)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则、为、“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1、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臣本布衣。

5、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过大孤山小孤山)

6、且相如素贱人。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亚父者,范增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

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者也”

1、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樊哙,沛公之参乘者也。“„„者,„„”

1、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也”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是寡人之过也(……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四)无标志词,谓语对主语有断定性。

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主语,名词性谓语)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一)、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1、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

(二)、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1. “„„为„„所”

“„„为„„所”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六国论)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见„„于”

“„„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而刘宿缨疾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 蔺相如者,赵人也。

C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 其人勇士。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 庭中始为篱。

C 灭六国者六国也。D 夫天者,人之始也。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 故木受绳则直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 梁父即楚将项燕。B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 郡之贤士大夫……,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 若即若离。

5、“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 今君乃亡赵走燕。B 嬴乃夷门抱关者。

C 旬乃还第。D 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6、“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 是天下之大贼也。B 是胜之舍人也。

C 是吾剑之所从坠。D 不知木兰是女郎。

7、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禹,汤被之矣。B 恐为操所先。

C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8、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同舍生皆被绮绣。B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 受制于人。

9、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行将为人所并。B 视为止,行为迟。

C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D 激于义而死焉。

10、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 激昂大义。

C 使不辱于诸侯。D 败秦师于崤。

1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1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D 未之多见也。

1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城中皆不之觉。B 唯余马首是瞻。

C 惟利是图。D 马之千里者

15、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1),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2):“吾以布 衣提三尺剑取天下(3),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4)!” 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5):“陛下百岁后(6),萧相国即死(7),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8),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9),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10)。”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11),幸上病愈自入谢(12)。(1)流矢:飞箭。

(2)嫚骂:辱骂。嫚,轻慢,侮辱。

(3)布衣:平民。因平民穿布制衣服,故以布衣借指平民。

(4)虽:即使,纵然。

(5)已而:不久。

(6)百岁后: 也是死的避讳说法,等于说百年之后。

(7)即:如果,一旦。

(8)少:稍徽。戆[zhuàng,音壮]:愚而刚直。

(9)少文:缺少文才。

(10)而:你。

(11)候伺:窥伺,等待机会。

(12)幸:希望。译文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在回来路上生了病。病得很厉害,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好医生。医生进宫拜见,高祖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说:“可以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完并不让他治病,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不久,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曹参以后的事,高祖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高祖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卢绾带着几千骑兵在边境上等待机会,希望在高祖病愈以后,亲自到长安去请罪。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 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A主语省略B谓语省略C宾语省略D定语省略E介词省略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苏子)举酒属客。译:苏轼举起酒杯劝人喝酒。(《赤壁赋》)

2、于是(苏子)饮酒乐甚。译:这时候苏轼喝着酒,快乐极了。(《赤壁赋》)

3、(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赤壁赋》)

4、(兰芝)乃投水而死。译:兰芝于是投水自尽。(《孔雀东南飞》

5、(兰芝)十三能织素。译:兰芝十三岁就能织白绢。(《孔雀东南飞》

6、(婚姻生活)始尔未为久译:婚姻生活才开头。(《孔雀东南飞》

7、(我)终老不复取。译:我就一辈子不再娶妻。(《孔雀东南飞》

8、(沛公)坐须臾。译:沛公坐了一会儿。(《鸿门宴》)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1、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译:有志气,不盲从别人而停止。(《游褒禅山记》)

2、遣去慎莫留(她)。译:千万不要留她。(《孔雀东南飞》

3、戒之慎勿忘(这个悲剧)译:以此为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孔雀东南飞》

4、使工以药淬之,以(之)试人。译:让工匠用毒药浸过它,拿它在人身上试验。(《荆轲刺秦王》)

5、人不敢与(之)忤视。译: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荆轲刺秦王》)

6、欲与(之)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译: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荆轲刺秦王》)

7、前为(之)谢曰。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荆轲刺秦王》)

8、使(之)毕使于前。译: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荆轲刺秦王》)

9、竖子不足与(之)谋。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鸿门宴》)

10、毋从(其)俱死。译: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送死。(《鸿门宴》)

11、则与(之)斗卮酒。译: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鸿门宴》)

12、为(吾)击破沛公军。译: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鸿门宴》)

D定语省略

1、主簿通(太守)语言。—译:主簿传达太守的话。(《孔雀东南飞》

2、樊哙侧其盾以撞,(交戟)卫士仆地。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交戟的卫兵们跌倒在地上。(《鸿门宴》)

E介词省略

1、而卒葬(于)之—译:死后葬在这里。(《游褒禅山记》)

2、有碑仆(于)道—译: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游褒禅山记》)

3、沛公军(于)霸上—译:沛公在霸上驻军。(《鸿门宴》)

4、徘徊(于)庭树下。—译:在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5、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金,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6、取之(以)百金。译:用一百金买下。(《荆轲刺秦王》)

7、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荆 轲刺秦王》)

8、沛公军(于)霸上。译:刘邦驻军在霸上。(《鸿门宴》)

9、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译: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鸿门宴》)

10、置之(于)坐上。译:把它放在座位上。(《鸿门宴》)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一)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邹忌不自信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4、“见、相”偏指动作一方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五、固定句式

1、孰与君少长?(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译: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鸿门宴》)

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固定格式,相当于“有所以”,意思是:有用来„„的)译:我就能够有报答太子的机会了。(《荆轲刺秦王》)

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固定格式,相当于“无所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译:大家都惊慌失措,没有用来击打荆轲的兵器。(《荆轲刺秦王》)

4、为之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译:这件事怎么办?(《鸿门宴》)

第五篇:文言特殊句式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 此人力士。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3)用“是”表判断。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2、被动句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3、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4、成分省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永州郊野出一种怪蛇,黑色的底上有白色的花纹,它一碰到草木,草木全部死掉,它如果咬了人,人就没法医治。但是人捉到它,把它晒成干肉做药,可以治好麻疯、颈子肿、瘘管、手脚蜷曲(病)„„]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军队的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微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全没有了)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动词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祭神用的牛羊牲口,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谎报,一定按实情告神。„„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察清断明,但一定尽诚心来处理)[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下载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

    文言特殊句式三答案

    文言特殊句式练习3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 与“卒见使于一鼠”句式不同的一项(1992年上海卷 )A.徒见欺B.府吏见叮咛C.百姓之不见保D.而自令见放为 2. 与“不敢与较”句式相同的一......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公开课)(精选5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 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法指导】借助具体的句......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

    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

    文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例句:范增数目项王 。 左右欲刃相如。 二月草已芽。 非能水也。 判别:(二)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比喻)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方式)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文言常用句式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m 7·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

    文言句式

    文 言 句 式 [教学目的] 1、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倒装句的一般特点、规律,面向会考。 2、学会运用倒装句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判断句式、理解句意,知识与能力结合,延及......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5则范文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