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④“„„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⑤“„„,„„。”“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需要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句式叫主动句;另一种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动词谓语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构成“(主语)+动词+于+名词”的格式。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①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名词+动词”的格式。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构成“主语+为+动词”的格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在主语后面用介词“为”字,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又在动词的前面用“所”字,构成“主语+为+名词+所+动词”的格式。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为乡里所患《周处》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④“为所”连用,构成“主语+为所+动词”的格式。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⑤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同时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3.①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主语+见+动词”的格式。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构成“主语+见+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①受+谓(后面省略介词“于”)例:有罪受贰。《左传 哀公六年》
② 受+动(谓语)+于+名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被+动+于+名
例:1.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②被+名+动
例: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举体被刀刺。(全身像被刀刹)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③被+动
例: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错(晁错)卒以被戮。
3.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被动句中的“被”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直到汉末才成为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被”做动词用时,是“遭受”之意。)
例:1.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崇。(译文:我不好,因而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
2.申生孝而被殃。(译文:太子申生孝顺却蒙受灾难)
(二)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弗”“非”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孰”、“恶”、“焉”、“胡”、“曷”、“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何陋之有?《陋室铭》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显然这里的“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他义。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 宣公十五年》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得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用”等等,都是如此。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二)、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 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一言以蔽之。(成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这种结构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 滕文公下》 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4)中心词+而+定语+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 离娄下》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1)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投以骨《狼》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鸿门宴》
(四)、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富哉言乎!(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论语·颜渊》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四、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某些词或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有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省主语
1、承前省。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皆死。《捕蛇者说》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省。例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两人对话,主语全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庄暴见孟子》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2).省谓语
1、承上文谓语省略。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3、形容词性谓语省略。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3).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指南录>后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秦王不怿,为(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省略介词
1、省介词“于”,如:
2、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今以钟磐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2、省介词“以”,如: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斤,况生马乎?《战国策》(5)、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词。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大致可以分七类:
1.表达陈述语气的固定格式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 2.表达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所、安所,何以、奚以、无以”等; 3.表达反诘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为、何(奚)„„为、何(奚)以„„为、何„„之有、何有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4.表达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5.表达感叹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其、何„„之、何等等;
6.表达否定语气的固定格式,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7.表达比较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
第二篇: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④“„„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⑤“„„,„„。”
“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需要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动词谓语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构成“(主语)+动词+于+名词”的格式。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①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名词+动词”的格式。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构成“主语+为+动词”的格式。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在主语后面用介词“为”字,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又在动词的前面用“所”字,构成“主语+为+名词+所+动词”的格式。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为乡里所患《周处》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④“为所”连用,构成“主语+为所+动词”的格式。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⑤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同时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
3.①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主语+见+动词”的格式。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构成“主语+见+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①受+谓(后面省略介词“于”)例:有罪受贰。《左传 哀公六年》
② 受+动(谓语)+于+名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用介词“被”表被动。①被+动+于+名
例:1.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②被+名+动
例: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举体被刀刺。(全身像被刀刹)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③被+动
例: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错(晁错)卒以被戮。
3.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被动句中的“被”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直到汉末才成为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被”做动词用时,是“遭受”之意。)
例:1.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崇。(译文:我不好,因而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
2.申生孝而被殃。(译文:太子申生孝顺却蒙受灾难)
(二)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弗”“非”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孰”、“恶”、“焉”、“胡”、“曷”、“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何陋之有?《陋室铭》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显然这里的“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他义。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 宣公十五年》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得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用”等等,都是如此。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二)、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 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一言以蔽之。(成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这种结构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 滕文公下》 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4)中心词+而+定语+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 离娄下》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1)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投以骨《狼》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鸿门宴》
(四)、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富哉言乎!(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论语·颜渊》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四、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某些词或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有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省主语
1、承前省。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皆死。《捕蛇者说》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省。例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两人对话,主语全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庄暴见孟子》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2).省谓语
1、承上文谓语省略。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3、形容词性谓语省略。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3).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指南录>后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秦王不怿,为(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省略介词
1、省介词“于”,如:
2、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今以钟磐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2、省介词“以”,如: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斤,况生马乎?《战国策》(5)、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词。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大致可以分七类:
1.表达陈述语气的固定格式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 2.表达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所、安所,何以、奚以、无以”等; 3.表达反诘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为、何(奚)„„为、何(奚)以„„为、何„„之有、何有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4.表达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5.表达感叹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其、何„„之、何等等;
6.表达否定语气的固定格式,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7.表达比较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
第三篇: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者,……也。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②……也。环滁皆山也。③……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被动句】 ①为……所……(周初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周处》 ②……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3、【省略句】 ①主语省略。乃大惊,闻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宾语省略。备曰:“君与【】俱来。”《隆中对》 4【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状语后置。(备)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③宾语后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④宾语前置。
疑问句:何苦而不平?(苦:愁)何陋之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彼不我恩也。时人莫之许也。固定格式:唯利是图。
文言虚词集释
中考考纲要求掌握的8个文言虚词:其、为、以、于、乃、之、且、故
1、【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
公将战,曹谇请见。其乡人曰(他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桃花源记》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他的)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齐军的)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他的)②指示代词: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既克,公问其故。(其中的)③语气词:
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不译)
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语气,可,该)(安陵君可要答应寡人啊?)
2、【为】 ①动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此(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②介词,表示被动(周处)为乡里所患。(被)贤能为之(孙权)用。(被)③介词,表示对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给,替)
3、【以】 ①介词,译为拿、用、把、凭(借)、因、按照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按照)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拿、把)②动词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③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结果等 属于作文以记之。(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可以】:可以凭借。可以一战。
4、【于】 ①介词,译为、在、到、从、比、对、向、跟等。战于长勺。(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皆以美于徐公。(比)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刘备)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到,向)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②【于是】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以后)吾祖死于是。(在捕蛇这件事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③现代汉语: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
5、【乃】 ①副词
乃入见,问何以战?(于是,就,才)乃记之而去。(于是,就,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离开了)凡三往,乃见。(才)羽、飞乃至。(才)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②代词
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
6、【之】 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们)、它(们)。贤能为之用。(孙权)属于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的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土地)②动词
之虚所卖之。(到、往)③结构助词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b、主谓之间,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d、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e、音节助词。顷之。公将鼓之。
7、【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儿去啊?)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况且)行木且荛,二豪贼劫持……(一面……一面……)
8、【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因此自己起个别号……)西出阳关无故人。(旧的,从前的。故人:老朋友)
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院三支部
李明达
本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更作为一名基层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多年来始终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今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能够根据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遵守师德规范,加强宗旨意识和组织纪律,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勤勉,务实开拓,积极转换工作理念,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全力做好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的服务工作;在党务工作中,能够按照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立足岗位职能 打造工作亮点
提升管理成效”的活动主题,带领支部党员以“创建学习型处室、争当学习型干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党的理论的学习,强化党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党员的“五带头”为指针,在支部党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比作风、比实绩、比创新的“三讲三比”活动,积极开展了“党员目标承诺”、“岗位目标承诺”,牢固树立了“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引导支部党员立足岗位职责,以党性锻炼、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重点,创建务实高效的处室。
回顾过去,鉴知未来,尽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学习还浮在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些,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学或很少学,知识面不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2、在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五个强”实践当中,有些方面达到了要求,优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
4、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室同志的批评和对**的同事的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5、在工作要求上。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
6、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7、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也没有往这方面做过努力。而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管与人交流,不生动活泼,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对自己不加以严格约束,不采取取长补短的措施的话,前景不堪设想。
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先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归到根本,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存在无力回天的意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
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没有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结合。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只是很肤浅地忧郁与后悔。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
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人确实是可以改得更好的。剔除短处,吸人长处,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开创新的局面。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三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公务员之家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一个党员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要做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牢记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应该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把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应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更应该强化党员意识,按照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四篇: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文句式
(一)文言文被动句
【概念】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叫被动句。【类型】(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四字两式:“于”、“为”、“见”、“被”;“见„„于”、“为„„所”)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幼时记趣》 .
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不借助被动词,在概念上表被动)
这类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加“被”意义更明确,但大多数不加“被”也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而被动,所以应该翻译为:天地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二)文言倒装句
【概念】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做倒装句 【类型】(1)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
《晏子使楚》
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③用“之”、“之为”、“是”等做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例:唯利是图
(2)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时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①数量词定语后置
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③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例: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
(3)谓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吧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者就叫做谓语前置句,或者叫主谓倒装句。通常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例: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4)介宾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的前面去翻译。①动+以+宾
例:贻以金钗
《梵天寺木塔》 ②动+于(乎,相当“于”)+宾
例: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③形+于+宾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文言判断句
【概念】判断句时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是在判断时不用判断动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动词。【类型】
(1)有标志的判断句
①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示肯定语气。(“„„者,„„也”;“„„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陈涉世家》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
②主语后不用“者”,(“„„,„„也”)
例: 齐人也,坐盗。
《晏子使楚》 ③用“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等副词表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此则岳阳楼枳大观也。《岳阳楼记》
知之为知之
《论语》
④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期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西湖游记二则》(2)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例: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四)文言省略句
【概念】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这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类型】
(1)省略主语
可分为“蒙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例:又以问著,对如初。
《王著教帝学书》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省略宾语
例:投以骨
《狼》(4)省略介词
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千金市骨》
强化训练
一、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A、判断句
B、被动句
C、倒装句 D、省略句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大王来何操?()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是以后世无传矣。()
5、而君幸于赵王。()
6、惟你是问。()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8、沛公安在?()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5、宋何罪之有?()
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17、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24、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5、战于长勺()
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2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30、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31、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32、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33、惟余马首是瞻。()
3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
2、6/
3、5/4/8/9
B.1、4/
2、3/
5、6/7/8/9
C.1、2/
3、4/
5、8/6/7/
9、10
D.1/2、3、4/6/7/8/9
三、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四、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齐人勿附于秦
五、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梁,吾仇也
第五篇:g 古汉语中常见句式复习总结
古汉语中常见句式复习总结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二中刘锐 276817
一、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做被动句。(一、)用“于”字表被动。
例1: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例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二、)用“见”字表被动。
例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
三、)用“见„„于„„”表被动。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四、)用“受„„于„„”表示被动。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五、)用“为”字表被动。
例1:吾属今为之虏也。(《鸿门宴》)
例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六、)用“为„„所„„”表被动。
例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例2: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七、)用“„„为所„„”表被动。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八、)用“被”字表被动。
例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例2: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倒装句:变换词语或成分的正常顺序,叫倒装。我们在古汉语学习中所说的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是为了易于比较说的;古人一贯这样说,是无所谓倒装的。
(一、)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例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例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例2: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
例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1:子何恃而往?(《为学》)
例2: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失街亭》)
3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例1: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例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宫之奇谏假道》)
(
三、)定语后置。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例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例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
四、)介词结构做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译为状语。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2: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例3:操悉浮以沿江。(《赤壁之战》)
例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例5: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三、否定句: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非、无、否、莫等等。
(一、)使用“不”表否定。
例1:桓侯不应。(《扁鹊见蔡桓公》)
例2: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例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二、)使用“毋”表否定。
例1: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例2:小女子毋多言。(《冯婉贞》)
例3: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三、)使用“弗”表否定。
例1:呼尔而有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例2:急逐弗失。(《冯婉贞》)
例3:小信未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
四、)使用“勿”表否定。
例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例3:急击勿失。(《鸿门宴》)
(五、)使用“未”表否定。
例1: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例2:在药则未为良时。(《采草药》)
例3: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六、)使用“非”表否定。
例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问说》)
例2: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毛遂自荐》)
例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七、)使用“无”表否定。
例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例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八、)使用“否”表否定。
例: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九、)使用“莫”表否定。
例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例2: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
例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四、判断句:在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一、)“„„者,„„也”式。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谓语后加“也”表示判断。例1: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冯婉贞》)
例2:陈胜者,阳城人也;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例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也”式。与上式的区别是主语后不加“者”,只在谓语后加“也”。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例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训俭示康》)
例3: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左忠毅公逸事》)
例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者”、“也”都不用。
例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例2: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
四、)用“乃”字表示判断。
例1:胡乃荣之私人。(《谭嗣同》)
例2: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谭嗣同》)
例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用“即”表示判断。
例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 然在墓者。(《五人墓碑记》)
(六、)用“是”表示判断。
例1: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例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七、)用“为”表判断。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例2: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例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八、)用“非”表示判断,构成否定判断句。
例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例2:此物固非西产。(《促织》)
例3:荣禄并非推心待慰帅者。(《谭嗣同》)
例4: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五、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例句中括号内为省略的成分,下同,不另注)
例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例2:(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二、)省略谓语。
例1: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曹刿论战》)
例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省略宾语。
例1: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例2: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
四、)省略介词后宾语。
例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例2: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左忠毅公逸事》)
(
五、)省略介词。
例1: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鸿门宴》)
例2:及史公下厂狱,史朝夕(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六、疑问句: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
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二、)使用疑问语气词。
1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例1:汝亦知射乎?(《卖油翁》)
例2: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天地有法乎?(《治平篇》)
2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3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例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例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例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例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三、)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例2: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例3: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例4: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例5: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
例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例7: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
(四、)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例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例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