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的民族工作
新时期的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说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但是2004年河南中牟县发生的暴力事件涉及近千人,二十人死亡,近百人受伤;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发生了一次**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暴力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导致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重大的民族问题。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政治进程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广泛存在,由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而引发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问题历来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密切相关,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就在于许多社会问题都有可能折射到民族问题上。中国是当今世界处理民族问题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但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河南省发生的汉回民族冲突,是近年来中国最严重的一次民族冲突。今年以来“藏独”分子和“东突”势力在拉萨、新疆等地策划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说明,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存在及其破坏活动已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现实的威胁。这几次暴力事件再次表明: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民族团结的总形势是很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安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民族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增多;歧视、侮辱少数民族而引起的事端时有发生,损害民族团结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观点有所显露。国外的分裂势力还在捣乱并向国内渗透。
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内部的团结就显得更为重要。在中国,汉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3%,其它55个民族被列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得来的。将来,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文明、强大的国家,使中国走向世界的前列,不仅要靠汉族,同样要靠55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民都是智慧的人民,充分施展他们的智慧,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民族地区有丰厚的资源,充分开发这些资源,才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有2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做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才能巩固边防,巩固祖国的统一。所以,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将来看,祖国的前途命运,不仅与汉族有密切的关系,同样与少数民族有密切的关系。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依靠各民族共同的力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保证各民族的伟大祖国有着光辉的未来。
不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顺利进行四化建设和改革的保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共同理想,则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各民族的关系搞好了,团结了,才能维护和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提供一个好的环境,顺利地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而要搞好民族团结,必须有共同理想作为基础。各民族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个世纪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来走向共产主义,是我们56个民族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携手并肩,共同前进。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关键时期。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努力把民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要求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转型,对民族工作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是机遇与选择同在,希望与挑战并存,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是一个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定要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无论是全国性大政方针,或是关于一个方面的方针政策,民族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具体化,予以贯彻和落实。这是我们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凡是不顾实际,不分青红皂白,教条地搞“一刀切”的,总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民族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有明确的工作中心。根据中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警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二篇:民族工作
民族事务局2010年 工作实绩汇报材料
东胜区民族事务局(2010年11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鄂尔多斯市民委系统2010年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要求。我局结合地区实际,认真安排部署,深入组织实施,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我就东胜区2010年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给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请各位领导、同志们评议!
一、共性目标
(一)强化机遇意识,科学规划基层组织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是加快创建学习创新型、高效服务型、争先创优型、廉洁奉献型民族宗教部门的难得契机。我局按照区委部署,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党建,坚持以“创先争优”基本要求谋划自身发展,以新的理念认识民族宗教部门在政府与少数民族和信教公民间的桥梁性作用和重要职能,以新的思路推进服务型民族宗教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以新的措施维护和
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开创党建与政风行风相结合,党建与少数民族和信教公民的满意度相结合,党建与规范行政执法相结合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将我局建设成为重塑政府形象的新阵地、提高服务和效率的新平台,少数民族和信教公民表达利益的新空间,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通过努力,第三季度在回收500份向社会各界发放的测评票时,满意占99.5%,基本满意占0.5%,单位平均得99分,我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再次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以上包括党建、政风行风、行政执法等内容)
(二)强化导向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随着数字城管的不断推广,政府信息的不断公开,政务信息的传播日趋加快。为牢牢把握社会舆论舆情的正确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舆情热点,我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本单位政务网络内容更新速度,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实现了惠民政策和非涉密信息的全部媒体公开,全年利用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开信息近30条,工作动态70多期,调研报告5篇,向上级反映舆情的信息24条,使信息公开、政务网建设真正成为了服务群众和上级、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以上包括政务公开、政务网建设、精神文明、各类信息任务的内容)
(三)强化首创意识,开启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创新是工作的灵魂。我局采取奖励机制,调动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宗教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创造性和政策性,聘请了市委党校奇海林教授等4名鄂尔多斯地区著名学者为政策顾问,为促进民族宗教工作出谋划策;为进一步推行职权公开、阳光民委,制订了《行政执法流程图》并报法制办核准,推动了我局行政执法规范化、文明化进程;不断探索推进民族工作新举措,民族政策惠及面不断扩大。“养老金”延伸至城市,民族特色产业踏上了集约化发展道路。
二、业务目标
(一)民族工作呈现长足发展良好态势。依据“大城市,小农村”的区域特征,按照鄂尔多斯市核心城区总体规划,做大做强我市“民族工作排头兵”的总体格局。
---加大对边缘人群的帮扶救助力度,实现“弱有所助”。一是努力实现少数民族“住有所居”。今年在分配经适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时与住房保障办初步达成了向少数民族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的共识,为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居者有其屋”又迈出了一步。此项工作正在实施中。(2008年区政府提出每年为少数民族安排100套保障性住房,力争利用三年时间解决主体少数民族住房问题,后因房价、付款方式等因素制约,使这项政策难以得到落实,截止目前,仅仅解决了63套,还有700多户需解决)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医疗救助,力争实现“病有所医”。对42户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的困难少数民族给予了
3.5万元的临时性救助。三是关注“老龄化”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农村65岁以上、城市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少数民族老人每年发放1200元和600元补助;筹措3万元,组织参加了鄂尔多斯市第四届原生态蒙古族老年文艺汇演,并获集体三等奖。四是帮助困难少数民族就业,实现其“劳有所得”。争取上级资金7.5万元,采取“先持证、后上岗”的措施,对50名农村和城市青壮劳动力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此项工作正在实施中。另外对45岁以上城市无固定收入劳动力和农村种养殖户进行了科技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就业和生产能力,受训人达120人次。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确保少数民族“学有所教”。一是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每年区财政安排1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专门用于解决民族学校教学设施配套及民族特色教育需要。并出台优惠政策,为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平均提高了两档工资。二是为解决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部分学前幼儿上入园难问题,投资6千多万元在铁西区新建了一所蒙古族幼儿园。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助学力度。按照小学生每月100元/人,中学生每月120元/人,蒙语授课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助学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提高50元,蒙古语授课幼儿每月30元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了助学补贴。区财政安排75万元为蒙古族专、本科学生每年各发放3000元、5000元助学金。
---大力推动民族经济健康发展。为推进我区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更多的少数民族提供创业、致富机遇,政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2011年在罕台镇撖家塔村实施少数民族创业项目,目前园区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已结束。项目包括养殖区、特色企业区、特色产业区等三个功能区。项目的建成可解决近300人的就业。(此项目也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极大支持,市民委为此项目配套了100万元)为《蒙纯乳业发展项目》和《建设街道打造民族特色社区项目》争取到自治区发展资金40万元,另外为扶持自主创业争取到市级项目资金10万元;及时向上级反映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优惠政策的执行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经我局多次协调,内蒙古大力神清真食品企业的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从2010年6月起,大力神每月可获得24300元的贷款贴息。
---建立数据库,探索民族工作新道路。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长,各民族间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我局不断探索开展民族工作的新方法,建立了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库共录入7865户、26875名少数民族的基本状况。为突出今后民族工作重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事实依据。(将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及时更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一是精心组织筹备了两个盛会。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第七届民运会和鄂尔多斯市国际那达慕期间,我局承担得民运会闭幕式、部分赛事和接待东胜赛区穆斯林来宾等任务。二是在全国各地因清真食品企业违规操作,频发群击事件的背景下,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区清真食品企业大力神进行了5次检查,并提出了4项整改意见,确保了社会环境的稳定。---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认真组织实施了东胜区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了“民族和谐、宗教稳定”的东胜形象,“民族团结”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二)大力推进蒙古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一是注视蒙古语文,使之成为推荐、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在举办全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培训班时将是否懂蒙古语作为考核培训对象一项重要指标,从全区100多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中选定了27名蒙汉兼通后备干部在鄂托克前旗进行了体验式培训。二是设臵机构,加强翻译工作。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和我区实际,经我局多方争取于3月份成立了东胜区蒙古语文翻译中心。致使东胜区大型会议材料和文件翻译率达到了100%。另外该中心于10月份翻译并在《鄂尔多斯日报》刊登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全文。全年翻译各类会议材料、提案议案、广告牌匾等近15万字。三是结合“创城”、“创卫”工作,大力开展创建社会市面用文蒙汉并用示范街(路)活动,加强“翻译、审批、制做”三环节的管理,建立印章网上审批系统。年内对城区主要街道、镇区、旅游景区和109、210国道沿线的近1万多副不规范牌匾进行检查,全年下达整改通知书180份,已清理整顿牌匾160多副。全区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情况大为改观,并逐步趋于规范、标准,为全自治区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和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市面用文环境。四是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4月社会市面蒙汉语并用审批办公室入住东胜区行政审批大厅以来,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新审批牌匾3000多幅。五是狠抓源头管理,强化对制作企业的指导和培训。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牌匾的出现,对城区所有的牌匾制作企业、刻字店进行详细调查,并登记造册,3月份对其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与负责人签订规范制作牌匾责任状,按照“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了源头管理。本次培训班共有41家企业63人参加。六是积极搜集民间古籍藏品。自筹62万元整理、出版了17世纪蒙古佛教古籍丛书--《莲花宝藏史》和《鄂尔多斯民歌经典》。
三、工作措施
---认真调研,突出重点。民族宗教工作牵涉的领域广,千头万绪。因此,我局结合区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经过深
入细致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民族宗教基本情况,以城市民族工作为重点,形成“围绕重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的良好局面,真正把有限的精力、财力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我局结合东胜区“大城市、小农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扶贫工作新途径,建立健全新的工作机制,从过去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扶贫方式转变到“城乡统筹兼顾”的扶贫模式,积极引导农村少数民族适应城市化的新发展,保障进城少数民族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不断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救助体系,帮扶困难少数民族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定成效。
---注重创新,力求实效。创新是工作的灵魂。我局采取奖励机制,设臵创新奖,调动每个人的创新意识,提高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找出路、寻机遇的能力,克服“少部分人想问题,出主意,众人旁观”的现象,取得良好效果。以服务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为总旨,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得到区委、政府和上级部门领导极大地支持。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后,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如:少数民族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干的工作队伍首先有良好的素质。面对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我局利用每周二下午时间,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定课题、轮流领学等方式,督促每个职工写体会、讲感受,对
学习认真、表现突出的职工采取物质奖励,调动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实践,干部职工的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发展的谋划能力、破解制约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发展的创新能力、处臵民族宗教突发事件的应急决断能力明显提高。
---维护团结,加强协作。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出成绩。我局领导班子时刻关心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主动热情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到公平对待、公正评价。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事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严格执行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发扬民主,推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禁个人独断,做到决策民主。
---完善制度,合理布臵。发展要靠好制度,因此我局从制度建设上抓起,认真实施考评考核工作,形成“制度促进工作,工作完善制度”的良好局面。首先在用人机制上,抵制“论资排辈”,推行重要岗位竞争上岗机制。其次,在利益分配上,实行与实绩挂钩制度,彻底杜绝“混日子、无作为、摆资格”的消极现象,确保干部职工以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工作量化公平、布臵合理,建立“人人有担子”的工作分工机制,克服“部分人干、部分人闲”现象的出现。
第三篇:新时期党建工作初探
新时期党建工作初探
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在党支部的正确引领下,健康向前发展。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我校党建工作已初露锋芒,具体延伸为注重活动、加强学习、严格考核这三个方面。
1.注重活动
党员教师的思想素养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锻炼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离开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无从谈“党建”。党员教师的思想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中锻炼和提升的,只有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党员教师才能不断加强个人修养,陶冶个人情操,提高综合水平。
⑴ 经常开展民主生活会。学校党支部应组织党员干部一月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自我检查,自我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如:工作中的 怠慢、疲软,生活中的腐败、浪费。做到警钟长鸣,并形成机制。
⑵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每年“七一”我校党员、教师、学生都要组织观看爱国电影片,先观摩,后谈感受,再写体会,做到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有效果。
⑶ 我校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三爱”活动,“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三满意”活动,对学生教育要有“热心、诚心、耐心、细心”的“四心”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升华党员教师的思想,净化党员教师的心灵。
2.加强学习
学习是加强党建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加强党员教师的自身素养,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负面影响,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⑴ 学习政策法规,规范教育行为。《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小学管理规程》、《三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罚条例》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规范了党员教师的从教行为,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只有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法规,党员教师才能带好头、教好书、育好人。
⑵ 学习现代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学校党建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涵。近阶段,学校党建应该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个务必”的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党员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育人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发展”的人才观,树立“五育和谐发展”的质量观,真正做到“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样党员教师才能始终把自己从事的教育与祖国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才能把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从而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乐为“人梯”,甘为“园丁”。
⑶ 学习典型模范,弘扬敬业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教育
系统涌现了许多“育人典范”,如魏书生、李吉林等,他们敬业的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时刻在鼓励、鞭策着广大党员教师。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他们的精神,走他们的道路,汲取精神营养,丰富个人修养。
3.严格考核
学校党建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要靠制度和考核评价作保障,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细则。如:
(1)我校坚持党员教师的评比细则是“七查七看”即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忠诚当地教育事业;查依法治教,看是否有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查爱岗敬业,看是否热爱学习、尽职尽责;查热爱学生,看是否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查团结协作,看是否尊重同志、相互学习;查廉洁从教,看是否无私奉献,廉洁自律;查为人师表,看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量化评分,张榜公布,做到民主公开。
(3)全员参与,整体帮困。
对存在问题的党员教师,我们要促膝谈心。一是从主观上找原因;二是采取帮扶措施;三是学校党支部要最大可能的解决党员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学校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自洁自律、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充满新的活力。
第四篇:新时期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浅议
目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些都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期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弱化乡镇纪委职能,强化县级纪委职能
在我县当前的职位设置中,乡镇纪委书记首先是党委副书记,是乡镇班子的骨干力量,除了要分管自己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外,还要分管其他的工作业务,还要包村联片,还要承担很多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反而顾及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另外,从维护基层稳定和信访角度看,由于信访群众担心向乡镇纪委反映问题得不到公正处理,因此一般不愿向他们反映问题,遇到问题多选择越级上访的方式解决。久而久之,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形同虚设”,以致部分群众认为乡镇纪检干部工作不得力,乡镇纪检工作是浮的。新时期,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能否创新乡镇纪委受双重领导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参照县纪委对县直单位的领导体制,实行派驻管理,将乡镇纪检干部抽调出来,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由县纪委直接领导,以强化县级纪委的监督职能。可以考虑将全县乡(镇)按地域分成若干个片,组建若干个派驻纪工委,每个纪工委分管若干个乡(镇)的纪检工作,纪工委工作人员职数少于分管乡(镇)个数,办公地点设在地域居中的一个乡(镇),纪工委归县纪委直接领导,纪工委书记由县纪委常委担任。派驻纪工委主要是对分管乡(镇)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分管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责受理分管乡(镇)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和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这样,就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专职不专用,力量薄弱,监督面窄,易受“人情风”、“关系网”的干扰,从而改变当前这种工作打不开局面的现状。
二、部分科级纪检干部实行县际交流
干部队伍实行异地交流,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个有效方式。当前的纪检干部中,只有处级以上干部才会县与县之间进行交流,其他干部一般都只是在县内交流。多数纪检干部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甚至十几年,这种交流不畅的状况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造成了一些弊端:例如在工作中创新意识差,受到干扰因素较多,容易被人情困扰,甚至产生惰性等等,而县际交流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当然,纪检干部这么多,不可能每个干部都实行县际交流。建议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采取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长县际交流的办法,这样有利于纪检干部避免人情和关系,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具体操作中,可以先在一个或几个县(市)试行,如果效果好,再推广开来。
三、纪检监察机关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跳出”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搞好服务工作。但同时,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清醒、适时地“跳出”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在积极改进乡镇级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行政村的纪检监察工作。可参照计生专干的做法,试行在行政村设立纪检小组,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解决矛盾,并及时向镇一级反馈党风廉政的信息。另外,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配合开展乡村财务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建议推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力度。
四、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全力打造革命化、专业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着“四个新变化”:纪检监察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领域不是缩小了,而是大大拓宽了;工作标准不是简单了,而是更加复杂了;履行职责对干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这就对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干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讲到“业务精通”,但现在业务精通的纪检监察干部太少了。以我县为例,虽然近几年注意引进人才,也引进了一批大学本科生,但真正懂纪检监察业务的太少。再以当前我们重点开展的商业贿赂整治活动为例,由于这项活动涉及电信、电力、金融、商贸等多个领域和部门,而现在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这方面的知识普遍欠缺,所
以活动开展起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在实践中探索,走一步是一步。现在有公安、司法、检察专业的,就是没有纪检监察专业的,为此,能否成立一所专门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大学或者在综合性大学设立纪检监察专业,加大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全力打造一支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第五篇:浅析新时期如何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浅析新时期如何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是广大统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统计工作要提升服务水平,就必须要做好统计分析,切实发挥晴雨表、方向标、温度计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责任感。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统计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国际看,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交织,欧美经济艰难,中东持续动荡,日本核危机等影响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通胀预期与生产要素制约等因素对经济负面影响显现,宏观调控处于十字路口。如何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动态,掌握发展规律特点,明晰下半年发展举措,既是党委政府准确决策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统计分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的需要。向各级党政领导与社会提供高层次、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报告,是我们的一大“拳头”产品,是统计部门赢得党政领导支持和社会公众信誉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统计部门权威、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 1的有力武器。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地位的需要。近年来,党委政府从关心统计结果向更关注统计过程的转变前所未有,重视发挥统计部门作用前所未有,可以说,统计工作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大环境也越来越好。靠的是没有满足于仅仅充当提供数据的加工厂,而是通过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参谋部。因此,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对于统计部门、统计工作者来说,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危机感。一是思想认识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一方面,缺少学习,缺少研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认识不清,掌握不透,分析未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对做好统计工作的信心不足,对统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统计调研报告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把握党委政府决策脉搏的能力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所以,我们不要总抱怨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而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二是统计分析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工作中,忙于事务,缺少调研,缺少钻研,眼界狭窄,导致要么分析缺乏材料支撑、缺乏新鲜亮点、缺乏研判深度,要么反应迟钝,被动滞后,甘当事后诸葛亮。试问,这样的统计分析对党委政府决策有何参考意义,统计服务从何体现。三是统计分析内容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在分析领域上,重经济运行动态分析,而轻生态环境、文化产业、民生和科学创新等当前新的热点问题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重带着观点找数据分析,轻从实时数据中发现观点来分析。在分析时效上,重事后被动应付式分析,轻事前主动预警分析。四是统计分析培训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分析工作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对新形势、新知识、新经验学习不够,培训不足,出来的分析难免随大流、老一套,就吸引不了领导眼球,起不到应有的预警参谋作用。
三、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统计调研、分析能力。一要提高认识。进入“十二五”时期,调整转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统计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必须调整思路、大胆创新,切实改变上述四个方面不相适应的地方,切实增强对统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信心。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体现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提升统计工作地位的看家本领。二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工作制度。首先要高度重视统计分析工作。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节能减排、财政收入、工农业发展、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应对金融危机等重点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其次,要建立统计数据监测预警系统。每月、每季度要做好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支撑性指标的分析,并进行同比、环比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数据分析和比较。第三,切实提高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统计数据监测预警系统是工具,关键还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指标,切实提高数据解读的能力,在深度开发利用数据上下功夫,把沉淀下来的数据用“活”,用“深”、用“好”,定期推出一批情况摸得准、数量关系清晰、针对性较强、政策水平高的统计报告精品,准确、及时地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问题和趋势,定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对策可行的预警性统计分析。真正做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就是我们统计分析的谋划方向,党委政府领导关注的热点就是我们统计分析的兴奋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统计分析的工作重心。三要加强学习培训和调研。调研分析内容不在于丰,而在于精,观点不在于多,而在于新,论证也不在于展示文采,而在于能否能给人以启迪。好的分析离不开平时的学习积累,要围绕世界宏观形势、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深入学习,以邀请业务专家作专题讲座、召开部门业务交流研讨会、举办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统计分析写作专题讲座、组织人员赴周边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深入基层调研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统计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