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

时间:2019-05-12 04:0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

第一篇: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

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发现有些学生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以及情感脆弱、情绪自卑和对环境冷漠等心理特征,结果导致对体育课无兴趣,不能按正常的学习水平达标。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也有些传统的思想观点,我简单地认为: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的表现,主要原因是懒散、怕苦,不爱做动作或者是认识问题,不把体育课当回事。因此,我对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比较简单,或是批评,强行约束,或是说服教育,但常常是收效甚微。自从“阳光体育”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等资料,才开始意识到是我们体育教师缺乏对他们应有的心理了解,并不是所谓的“思想问题”,而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学上把这些学生的心理就称之为“心理差异”或“心理障碍”。提高当前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上体育课时,不仅是通过在体育课上的锻炼能使学生的体质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作以简单分析。

1、性格内倾

他们相对做事胆小,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没有与别人合作的习惯,一方面表现他们对于来自内部的压力具有超常的忍耐性,另一方面造成他们孤僻、不好动的性格。久而久之,个性的自尊与自卑常常处于不稳定交替状态,使其向不健康倾向滑坡。

2、学习目的不明确

这一部分学生是认识问题,但他们绝大部分有正常的智力,个别文化成绩还较优秀,之所以在体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就是重智轻体,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没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习惯,更缺乏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3、缺乏竞争意识

从其精神状态看,这些学生学习无特长,个性更无特长,处于自卑和不愿意与同学协作状态,根本无竞争意识,这种状态,容易形成不出人头地,只求过关的态度。

4、缺乏体育特长自信心

这一部分学生并非他们无特长,只是他们对自己无足够的把握即缺乏自信心,所以这些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解决这些差异,我们设想可以这样做:

1、了解学生,加强教育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我所带的三年级有一男学生,只要是上器械或协调性较强的活动,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发现这个学生情绪异常,便找他谈心,结果这个学生很诚实,说他害怕不敢上跳高和过障碍器械,我就手拉着这个学生语气温和地说:你和老师一块学。在这种师生和谐的氛围中这个学生也不再惧怕,以后凡是遇到上器械他就敢练习。可见,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切忌态度粗暴而要积极地给学生解决问题。

2、循序渐进,促其发展

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要要求太高,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标准控制在一定水平上。比如,四年级有几位女生,学习特别优秀,但提起体育课中的投掷项目老是愁眉苦脸,更不愿练习,我就正确引导这几位同学,给其定较低的标准,“只要练习老师就给予奖励合格”,结果这几位同学经过课堂上的反复练习,一学期下来经测试成绩优秀。

3、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问题的重要部分,要善于帮助这些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指导他们学习和锻炼,就须把他们从“静”推向“动”。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外,体育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我认为在教学中适时地渗入心理教育,纠正个别差异,便会使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标准,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教师把一些平时上课学生比较累的练习,想方设法把它编到游戏中去完成,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并分组进行比赛,并声明胜利者将得到英雄的光荣称号。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虽然学生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表现出学生的兴趣浓厚,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加上教师对某些速度快的同学和一些平时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去同困难作斗争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学生听后心中美滋滋的。因此,经常变换训练手段,更新内容和游戏的名称,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坚持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就一定能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起到良好作用。祖国的未来是孩子们的,相信未来的他们是意志坚强的群体。

第二篇:论文浅谈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

一、教育功能的本质 „„„„„„„„„„„„„„„„„„„„„„„„„„3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 认知与学习心理„„„„„„„„„„„„„„„„„„„„„„„„„„5 心理品质„„„„„„„„„„„„„„„„„„„„„„„„„„„„„5

(三)人际关系„„„„„„„„„„„„„„„„„„„„„„„„„„„„„5

三、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5

(一)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6

(二)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6

四、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7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7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8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8

五、参考文献„„„„„„„„„„„„„„„„„„„„„„„„„„„„„„9

内容摘要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当前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教育的成功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与向往,更是家长学生的期盼与梦想,但什么是教育的成功呢?仅仅就是考高分、上大学吗?如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家威廉•詹姆斯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和心态,就能改变这个人的人生。”即心理掌控命运。有一名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复读,终于考上清华大学。他在清华汽车工程系学完五年本科后,放弃保送清华直博,走上工作岗位。岂料,一年后,就是这个品学兼优、一表人才的小伙子,为了别人对他恋爱问题一句调侃的玩笑话,而轻生自杀。这让所有的人扼腕叹息。像这种问题在我们唐山的一些高校中也时常发生。学习特别优秀,智商很高,却应付不了生活中的小挫折,情商竟然如此低下。

教育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一个认知体,他首先是一个生命体。就是说,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装知识的瓶瓶罐罐,只读书、读死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要生活得自在、有意义、有价值,能为自己,也为家人,更为国家、民族做有益的事。要如此,就要照比尔•盖茨所说:“我们的教育必须与学生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培养的必须是智能正常,有学习和探究能力,性格坚定,情绪乐观,人际和谐,既能积极面对环境的多种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又能主动调整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我们过去的教育,由于重智商、轻情商,把阶段指标误为终极指标,把分项指标误为综合指标,以至酿成了上面这样的悲剧。其实,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失误,导致情商低下、耐挫抗压能力极差的失败案例,何止王兵一个。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马加爵,因为生活琐事引发矛盾,把他同室的四个学生杀死,惊得世人目瞪口呆。马加爵是经过逐级升学考试选拔后升入大学的,但还未出校门就制造了惊天大案,成为危害极大的爆炸品。如果说这是极特殊的典型个案,那么学校出的次品、半废品、废品就有相当数量了。如不能自食其力的“啃老族”,如各级学校不在少数的辍学、弃学、厌学的人,且呈蔓延趋势。这还是浮在面上的,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学习适应、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方面的问题。北京一项调查,32%的中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80%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疾患未被关注,以至延误病情,带来严重后果。可以设想王兵、马加爵如早一些或从小就接受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没准儿他们的历史会改写了。所以说中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

一、教育功能的本质

在学校读书,真正的任务是什么呢?是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本吗?是,但还不完全,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研究“上学”与“成功”的相关及不相关的各种情况,综观①上学读书后成功,②上学读书后不成功,③未上学读书却成功,④不上学读书且不成功的林林总总,颇耐人寻味:也确有不少人上学读书后飞黄腾达;但有的人未上学读书或读的不多,照样成功,如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因从小开始体育训练而耽误了学业的奥运冠军,没进过校门的商界精英,做出优异成绩的普通工人、农民,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锐意进取,刻苦钻研,取得辉煌成就,真所谓“行行出状元”,而且人不在少数;也有人上学读书没有读出名堂,平庸一生;有的人不上学,瞎混,落魄,甚至最后进了监狱。分析、归纳各种成功与失败正反面的案例后,我们就看清楚了:成功人生须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成功素质。这些素质在学校获得,是学校教育的成功;没机会在学校获取,如能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人生同样成功。这就让我们豁然开朗:学校教育应通过文化课“书本”这个载体来培养学生百折不挠、遇难愈勇的精神,学会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把自己推向成功之路。也只有培养起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才能把文化课学好。有了这种成功素质和精神,人生旅途不管有多少风风雨雨,都能勇往直前。没有解决理想、信念、情操的问题,为读书而读书,读死书,死读书,不注意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取到真经。如果成为那样的“书呆子”或没有灵魂的躯壳,“书”也就白读了。教育功能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成功素质。而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几乎随处可见。你是否感到精力不集中、健忘?是否感到不安、焦虑、紧张?是否感到世态炎凉,难以与人相处?是否为考试发愁?此外,自卑、任性、孤僻、焦虑、嫉妒、适应社会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范畴。有科学家预言,新的世纪将是心理卫生的世纪,维护心理卫生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学习适应不良,更是中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大都是一种习惯的心理失调,由于直接影响学习,使学业不良,如不及时调适,会导致休学、留级甚至由厌学而辍学,拖延下去,严重的可发展为神经官能症。故必须及时予以调适,以确保这类学生人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运用心理学这个专门研究人的大脑思维的科学,研究这个专门指挥人、驾驭人的科学,去观察、分析、研究学生身上的各种行为问题,才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追本溯源,从源头起研究他的行为问题,是如何由心理落差演变到心理不适、心理变异、心理扭曲、心理障碍到行为诡异,才有可能很好地矫治和干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将性格的劣势转化为性格的优势,以达到人格的完善。

当然,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只是研究抑郁、自闭、强迫等病态。近五十年,世界上心理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心理学脱颖而出。现代心理学侧重研究成功,研究怎样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从正面的角度识别和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才干,把普通的学生变为优秀的学生,把优秀的学生变为卓越的人才。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中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中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中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中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中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 三M丏屦嬟甍乯苃弆環獡貄癨袰獢式张

S彍刌M丏屦嬟疄盃弆瑥傷庶犵兴敓佥柴謯晽妄瘌f佮砉朑屰攌呦存嬨埃弆璜隍砂ノ乻簫刊亲謌ᅢ弆璜隍砉枤识讜隍码ヅ怟憜隍码が蠺亜隍码〪丧悜隍砌[亁褉查下仠優亹敢鞄癨袰猚@ ,笀丌フ卦嬂〭丏屦嬟甉构瘱疎仐枛亟叠囹孓忶敀扦嬀 搚#琀$蘀$%% 9鰀:言;簀<阀= 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中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中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中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中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中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中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中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中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年第4期

[9]傅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期

[10]魏宏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4期

学生(签名):

****年**月**日

(可另附页)

第三篇:黄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黄集镇中心中学201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我校这一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个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学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在组织落实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严密非常。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政教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一直在初一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的基本内容是: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等。每节心理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例如,在讲如何有树立自信时我们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想成功,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树立自信呢?我们将自信比喻成三条腿小凳(即自信的三个条件)小凳无论哪条腿出了毛病,小凳都不会站稳,这三条腿就是:A:认识自己的能力。B: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欣赏。C:运用能力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树立自信,不断成功。一个人树立自信,不但与自己有关与别人态度也有关系,我们要学会欣赏、承认别人的能力,帮助别人树立自信。在讲如何帮助自己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时心理告诉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外界环境影响接受较快,但遇事想一想,进行一下辩证性思维就会找出正确答案,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是要冒一定的风险,决定是否冒这个风险要分析一下,利用批判性思维做出聪明决策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学生在学习了心理课之后,学生反映用心理课讲到的观点,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学生反映通过心理课对于少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困难面前能树立自信。上课时能用合格听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处理同学之间关系上能退一步,让一步,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用老师,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同学之间如何建立友谊,要讲原则、方法;现在做事常常问一问为什么,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动……。

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性心理出现的一些心理偏差,进行心理健康、性心理等讲座。、《考场快乐行》、《如何战胜考试焦虑现象》等。《考场快乐行》的讲座主要内容是学法指导,着重在对学生考试心理与考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包括考试动机的激发与考试技巧的应用,帮助学生较好地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如何战胜考试焦虑现象》的讲座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考试焦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介绍排除考试焦虑的方法。在现场,主讲老师还教授学生系统的放松训练方法。经过辅导和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消除了考试焦虑现象,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升学考试。

3、把心理教育同家庭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我们利用家长向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对家长宣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常识,考前心理常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压力来源,并与他们及时交流学生心理状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我校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上水平,我校心理咨询室一直坚持开展团体、个别心理辅导、开设心理信箱、进行心理训练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011.12.2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常用技巧

(一)贯注

(二)倾听

(三)沉默

(四)渲泄

(五)探讨

(六)面质

(七)行为操纵

二、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

(一)心理咨询理论的主要流派

1.深层咨询心理学

2.行为主义咨询心理学

3.认知咨询心理学

4.再评价咨询心理学

5.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心理学

(二)心理咨询的理论模式

1.特质指导模式(1)含义

(2)特征:重当前、重结果、重信息、重训练

(3)理论依据

2.矫正导向模式(1)含义

(2)特征:重临床、重表征、重矫治、重坚持(3)理论论据

3.发展导向模式(1)含义

(2)特征:着眼未来、关注全程、重视早期、强调主体(2)理论依据

4.构造─发展模式(1)含义

(2)特征:阶段性、辩证性、独特性、螺旋式发展(2)理论依据

5.化焦缓冲模式(1)含义

(2)特征:重领悟、重本能、重能动、重化解

(3)理论依据

6.启发式模式(1)含义

(2)特征:指导性、引导性、辅导性、开导性

(3)理论依据

7.教育导向模式(1)含义

(2)特征:重理智、重情感、重开导、重教育

(3)理论依据

8.社会影响模式(1)含义

(2)特征:重社会文化、重个体社会化、重心理沟通、重合力作用(3)理论依据

对八种模式的评价

(三)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其对象

1.心理咨询的界定 心理咨询是

(1)过程(2)一种手段(3)一种活动(4)一种人际关系(5)一门专业,也是一门产业 2.心理咨询的对象

(四)心理咨询的基本特点及原则 1.心理咨询的基本特点

(1)咨询服务的自愿性(2)咨访关系的平等性

(3)咨询活动的自助性(4)咨询过程的理解性

2.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信任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对来访者负责原则

三、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和非智力品质问题进行随机辅导,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

(二)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意义

1.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

2.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

3.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4.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原则

1.协同性原则 2.随机性原则

3.诱导性原则 4.顺应性原则 5.渗透性原则

(四)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方式

1.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

2.活用切实有效的启智方法 3.诱发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

4.培养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

5.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

6.鼓励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

7.化解学习活动的心理困扰

8.指导学生学习的科学方略

第五篇:XX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XX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本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期,学生学习时间缩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较平时更多、更严重。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我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橱窗,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

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在开学前后要及时进行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根据师生的反馈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各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特别是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掌握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要特别关注高三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变化,做好备考指导。

(三)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可能的心理困扰(如过度焦虑、紧张、恐惧、心情低落、挫败感等)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玩游戏等)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重点宣传在疫情中出现的先进事迹,进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四)针对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

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追踪评估,结合以往辅导记录,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维持心理健康水平。特别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偏差等情况的学生,提供干预性心理辅导,开展行为矫正,协助其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特别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协助其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其转变认知、优化心态。

(五)为毕业年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协助学生以自信平稳的心态积极备考。

学校应对面临疫情、考试和升学多重压力的高三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学校要及时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解读考试延期带来的复习、考试、志愿填报和录取招生等安排的变化,解答师生、家长的典型问题。如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整体可能延迟等。公布学校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醒师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及时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心理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

(六)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学校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每天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咨询室对学生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17:10到18:10。

(七)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

设置班级心理委员是我校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实施的一项创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措施,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八)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家校沟通对于平稳复学非常重要。学校要指导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沟通频率、沟通形式,完善沟通流程。要及时向家长通报教育教学安排,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多倾听、多理解,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寻找解决之道。

(九)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四、具体安排

1.高三年级心理讲座《心理第一课》(4月7日);

2.召开三个年级心理委员疫后复学心理健康工作会议(5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

3.高三年级心理健康减压拓展活动(第6周:5月11日--16日);

4.高一、高二年疫后复学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第6周晚自习时间,高一在怀德楼六楼会议室,每节课3个班,人员隔开坐;高二在学术报告厅,每节课2个班,人员隔开坐);

5.高一、高二年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疫情之下的生命观》(第7周周一下午第三节)

6.疫后复学心理自助知识展板;

7.高一、高二年级心理健康拓展活动(第10周)。

下载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课教育故事

    体育课给孩子教什么 体育教师刘 城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我教三、四年级。去年刚接触这群孩子时,感觉自己应该能“控制住”这群孩子,因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体育课我都带过一个学......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目 录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 1 (一)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安乡县深柳中学——裴贻华 初中教育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初中教育,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谈话策略(定稿)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谈话策略 沂南县铜井镇初级中学刘洪娟 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差异,给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带来了很多不便,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信任别人,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不过当前在农村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