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掌舵手——读《我的第一首诗》有感
做好掌舵手
——读《我的第一首诗》有感
在人生中,总会听见很多种话语,有的人会赞美你,有的人会批评你。人听见的永远不总会是表扬或总是批评,但是那些人都有同一个初衷——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完美。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有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特写的文章:《我的第一首诗》。它主要讲的是:在作者八岁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他的母亲赞扬他的诗写得很美,但他的父亲却说这首诗写得很糟。父亲的话让作者伤心,然而,靠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他还在坚持写作。但也正是父亲的不断挑毛病、指出不足才使他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创作上有了很大的成功。这也让我明白我们的成功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鼓励与鞭策的。
“首先我不能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绝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我们在赞美中不能迷失自己,在批评中也不能轻视自己。我们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要追求真实,不能被其他力量左右。
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事。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诗拿给妈妈看,妈妈练练说好。我急忙跑到爸爸身边,给爸爸看,本来是做好受表扬的心理准备,可是爸爸刚一看完,就生气地对我说:“这次,你写的文章太不认真了!第一点,你看,你的字写得乱七八糟,有在认真吗?第二点,诗歌读起来就要朗朗上口,你这没有一句上口的。第三点,最严重,这句,都不同!一看就知道写完没有读!”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回到了卧室。
人生要经历的挫折与成功是数不尽的。人生就像一条大船,挫折与成功就是大风大浪,我要做好我的掌舵手,一步一步坚实地走向成功!
第二篇:我的第一首诗教学设计成稿
我的第一首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过很多第一次做事的经历,都会面对他人的夸奖与批评,都有过不同的心理体验,这样的经历便于学生和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从中认识到“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从而进一步感悟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深深的爱,有利于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这句话的含义。
3、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懂得生活中正确对待他人的表扬与批评。教学重点:体会“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风中驾稳自己的风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词语
骄傲
诗稿
抄写
呜咽
驾稳
相辅相成涌出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作者巴德.舒尔伯特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启发思考:这篇文章的作者后来成为一个大名鼎鼎的作家,和他八岁时写的第一首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大家一定很好奇,让我们一起来寻求答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我的第一首诗》(板书课题)
三、研读1——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的第一首诗“我”的父母给了我怎样的评价?
生答:母亲:真美
父亲:很糟
2、布置自学 “真美”“很糟”这竟然是父母对我的同一首诗的截然相反的评价,让小小的我内心波澜起伏,那么我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细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的1——13自然段,在听到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的过程中,描写“我”内心变化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可在句旁做批注)
3、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
4、小组内说说,小组长组织好交流的过程。
5、汇报
要点:(1)、我面红耳赤的承认了,心里充满了骄傲。(开心、自豪)
(2)、我简直等不及了——他呀,是个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着急)
(3)、在他读诗时,我的脸几乎要埋进了盘子里。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我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紧张、担心)
(4)、我抬不起头来,眼里顿时涌出了泪花。(失望、伤心、难过)小结:父母的赞扬和批评让八岁的我内心经历了欢喜、期盼、紧张担心和失望难过,我顾不得他们的争论不休,直接跑到卧室痛苦呜咽,小小的我无法理解父亲为何如此严厉的批评我。
6、再读这部分文字,共同感受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及人物的内心变化把事件写生动的方法。
四、研读14自然段
人是在不断成长的,后来对这件事,我有了新的认识,找同学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注意多年后我是怎么看待父母的评价的?
生:它真的很糟。(我认可了父亲的评价,并且我把写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接受父亲的指导)
五、研读15、16自然段
1、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写了很糟的第一首诗的“我”终于成了和父亲一样的大名鼎鼎的作家,取得了很多成就,那么到底与童年的第一首诗父母给予我的评价有关系吗?我们来找一下答案。课件示:认真读15、16自然段,想一想,成为作家的我是如何理解父母当年的评价,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2、进行自学
3、小组内交流
自学后汇报:
(1)、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
体会要点:父母教会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即不怕批评,不因批评而轻视自己,不在赞美中自我陶醉,学会正确客观评价自己。
(2)、他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体会要点:赞美让人陶醉,批评让人沮丧,这两种评价中我竭力保持平衡,既不骄傲,也不泄气,学会自我判断,走向成熟。(3)启发思考:父母谁更爱我?
母亲的鼓励,使我有坚持下去的信心;父亲的批评,使我正确认识自己,不骄傲。小结:他们的爱相辅相成,仅有表扬会自高自大,仅有批评,会失去自信,二者兼有,才会成功。也正是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这样的慈爱和严爱紧密结合,让我驾稳了风帆,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4、回读课文课文的第15、16自然段,感受一首诗的评价对“我 ”成长的深远意义。
六、拓展延伸:
1、说说课文给了你什么启示,可以结合实际说一说。
2、我们来欣赏作者的一句名言。(课件示名言)
七、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很有收获,既和作者一起回忆了他8岁时写下第一首诗的经历,又懂得了正确对待身边的批评和表扬,这样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驾稳风帆,破浪远航!让我们共同记住这样的一首小诗: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的享受阳光,勇敢的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暖的鼓励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进步。
第三篇:我写的第一首诗——我的祖国
我写的第一首诗——我的祖国
我喜欢我的祖国,因为这里是我的家。我爱我的祖国,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
我崇拜我的祖国,因为这里有好多好多的名人。我期盼我的祖国,有一天终于不会再被人欺负。
我生活中的小船,再紧紧的抱住我,因为我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需要鼓励,我们需要生活,但我们更加希望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我心目中的祖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我心目中的祖国,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我心目中的祖国,永远是我的希望。
啊!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实在是太厉害了。啊!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实在是太强大了。
啊!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啊!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爱你们!是你们给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源泉。
啊!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爱你们!是你们给予了我们拥有活下去的希望。我喜欢我的祖国,因为那里有我最好的同学。我们的祖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起来!
我心里永远藏的一句话,我爱我的祖国!我永远爱我的祖国!!
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圣诞节!!
第四篇:读《母熊大白掌》有感
读《母熊大白掌》有感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数的名字叫《母熊大白掌》,它是一部文学小说,里面有许多动物,我非常喜欢,比如:小熊崽、母熊、黑熊阿宝、兵猴……其中书中的母熊大白掌小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是多么伟大。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亢浪隆和我想把母熊抓住,把它稀有的大白掌砍下来卖掉。亢浪隆为了抓住母熊大白掌,亢浪隆使用小熊崽和母熊的母爱把小熊崽抓去虐待它。亢浪隆枪杀母熊时,母熊用它的猎狗挡住自己,亢浪隆把自己的猎狗枪杀。亢浪隆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母熊抓住。后来亢浪隆和我被母熊和小熊崽的爱打动了。
不要因为自己而伤害他人,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有母爱的。假如我没没有了生命家人父母都会非常伤心、难过、痛苦的。假如我们没有母爱我们也会很羡慕别人、很伤心。所以我们以后不要乱猎杀动物,要保护动物。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里面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动物,还告诉我了一些道理。
第五篇:读《木兰诗》有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看到这首诗就想到花木兰,这个闻名于数亿中国人口中的女英雄,就是这样从一首“木兰诗”中传唱到了今天。每每提起花木兰,人们眼中就会出现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花木兰的爱国爱民、替父从军,早已被不知多少代人耳熟于心。而花木兰的这份爱国,完全处于为自己父亲着想之上,也让无数人明白了花木兰的一片孝心。在古代闭塞的社会中,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勇敢地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智大勇是无法做到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木兰代父从军并在疆场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不但有功于国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现。
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花木兰的故事。故事对我来说并不生疏,小时候听父母讲述过。可我每次读起《木兰诗》的时候,都深受感动,仍感触颇深。《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乃一名普通“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于是决定舍弃女儿身,替父从军。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木兰骑上战马,渡过黄河,越过燕山,经过了重重困难才到达军营。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凯旋归朝,木兰放弃功名利禄,愿回家过耕织的生活。可当她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木兰的形象,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在我看来,《木兰诗》的精神内涵就在于对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肯定。对于像木兰那样的巾帼英雄的赞美。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男尊女卑的现实。我们还应该学习木兰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舍身精神。木兰区区一介女子,却将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十年青春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这种“舍小我,顾大我”的做法,不得不说是一种气度,一种豪迈。这种豪迈带给我们的,无疑是一个令人倒背如流的道理:要为国为民,以祖国为上。而这种理念并不仅仅只是由花木兰带给我们的:宋朝的岳飞,身负“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南征北战,退敌无数,却被那时的圣上联合身边小人秦桧害死。近代的刘胡兰、江姐,都谱写出了一曲曲美丽的颂歌„„时代更替,历史轮回,唐,宋,元,明,清„„中国的改朝换代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英雄之辈却泛出不穷。无数身怀大志、豪迈的先人,用无数次行动证明了这个被无数人证明过的理念——精忠报国!当我们望着祖国的旗帜雄伟地升起时,我们心中也应当闪过这种理念。我们的报国之志,已经不能像前人那样南征北战,击退大敌来实现——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谱写一曲曲赞歌!今后,祖国的科技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那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就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新一辈的力量!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