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我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书。其中对我教育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就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本书用朴素的文字记述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先后两次进藏,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对藏族同胞怀着深厚的爱,用微薄的工资给藏族同胞送医送药、收养三个孤儿,以致化名献血解决收养孤儿的经济困难。他是一个勤政廉政的楷模,他的博爱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还难以忘怀。
书中有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写下的一首小诗:“夜静四无邻,犬声扰我心,思乡思亲友,更思老母亲。”每当翻阅这本书,朗诵起这首小诗,我就会联想到他离家赴西藏之前跪伏在母亲面前磕头泣别的情景,不禁肃然起敬。这首情真意切的诗,虽然质朴无华,但却坦露出一位赤子的思乡情怀,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引发了关于尊老、爱老、敬老的思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史书记载,封建社会考察官员时,非常注重孝道,在任官员遇到父母亡故,要回故里守孝,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可见,孝在传统道德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继承下来,而且成为评判人们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之一。孔繁森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主要在于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但他对母亲体贴入微的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古代有许久先贤先哲,烈士侠女,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昌盛,或戍守边关,或驰骋沙场,无法在床前侍亲尽孝。孔繁森也不例外。他为了党的事业,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欣然服从组织的决定,两度进藏,而不得不把年迈的母亲留在故乡。他在“忠”和“孝”的矛盾面前,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由此看来,一般意义上的“忠”和“孝”的确很难两全。然而若把“孝”的内涵拓展升华,忠、孝的统一也是可以做到的。孔繁森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他把对祖国的“忠”和对藏族老人的“孝”融为一体,实现了完美的忠孝结合。在敬老院,他看到藏族老阿爸的鞋子破了,脚被冻得红肿,心痛地把老人的脚紧紧地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老人冻冷的双脚;在乡下,他看到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因病而浓痰阻喉,有生命危险,他就用随身携带的听诊器胶管,一口一口为老人吸痰,使老人转危为安;在病床前,他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钱塞在患病老人的手中……看了孔繁森的事迹,谁能说得清,这到底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国事的“忠”,还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
“忠”和“孝”二者是相互联系、难以割裂的。作为高尚道德的两个方面,忠孝是能够集中在像孔繁森这样的优秀人物身上的。正因为孔繁森有对母亲至诚的孝,才能在藏族老人面前自然而然地演化为对人民的爱;正因为孔繁森有对祖国对人民的“忠”,才会在实践中化为对长者的“孝”。试想,如果孔繁森连自已的母亲都不孝,那么,他对藏族老人还会“孝”得那般深情?
一个人的道德观一旦形成,他的言行就会反映在道德体系的各个方面。孔繁森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是高尚道德的体现者。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定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情;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忠孝两全的道德形象。
然而,与孔繁森同志相比,一些人的道德素质就显得相形见绌。在现实生活中,子女不孝敬父母,晚辈歧视老人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只顾自已享乐,在吃喝玩上可以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而在赡养老人方面却很吝啬,斤斤计较;有的忘记了养育之恩,不尽人子之责,视老人为包袱,对赡养老人互相推诿、扯皮。这既背离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眼下我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何进一步做好老年工作,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思明区梧村街道第二届邻里节举行之际,我重提孔繁森同志的孝,旨在提醒人们要重视“孝”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从教育入手,从年轻人抓起,努力营造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把对老人的“孝”和对祖国的“忠”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让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如和煦的春风拂暖人心!
第二篇:高尚——读《孔繁森》有感
高尚——读《孔繁森》有感
高尚是什么?是热情?是友爱?是舍己为人?《孔繁森》这本书中,孔繁森给了我答案。
孔繁森每月不仅拿出有限的工资来帮助别人,还很少关心家人,记得有一次,他骑马去访问村民,不辛摔成重伤,昏迷四天四夜后依然忘我的工作;用有限的工资扶养了一个孤儿;在危险的台风中依然坚持安抚村民,英勇牺牲孔繁森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像孔繁森’’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太多太多了。给我留下印象的是西藏建设者:想必大家都知道西藏铁路吧,这是一条带给西藏的光明之路;而这条光明之路的缔造者,正是这些藏建设者,他们放弃了大好前程,来到这么落后的西藏:许多年轻人为了建设铁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他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不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研究、实验,累坏了自己、生病。患有那些警察,自己的遗体安葬在铁路旁,死后也要亲眼看这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他们都是人民的好公仆。
他们还是我想起了在朝鲜战争中丧命的毛岸英、黄继光、罗盛教换有那些革命先列,他们都是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是无私的、是舍己为人的,他们更是可敬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高尚的、可敬的人!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三小五年级:御剑ivgg男
第三篇:读《木兰诗》有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看到这首诗就想到花木兰,这个闻名于数亿中国人口中的女英雄,就是这样从一首“木兰诗”中传唱到了今天。每每提起花木兰,人们眼中就会出现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花木兰的爱国爱民、替父从军,早已被不知多少代人耳熟于心。而花木兰的这份爱国,完全处于为自己父亲着想之上,也让无数人明白了花木兰的一片孝心。在古代闭塞的社会中,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勇敢地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智大勇是无法做到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木兰代父从军并在疆场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不但有功于国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现。
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花木兰的故事。故事对我来说并不生疏,小时候听父母讲述过。可我每次读起《木兰诗》的时候,都深受感动,仍感触颇深。《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乃一名普通“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于是决定舍弃女儿身,替父从军。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木兰骑上战马,渡过黄河,越过燕山,经过了重重困难才到达军营。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凯旋归朝,木兰放弃功名利禄,愿回家过耕织的生活。可当她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木兰的形象,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在我看来,《木兰诗》的精神内涵就在于对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肯定。对于像木兰那样的巾帼英雄的赞美。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男尊女卑的现实。我们还应该学习木兰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舍身精神。木兰区区一介女子,却将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十年青春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这种“舍小我,顾大我”的做法,不得不说是一种气度,一种豪迈。这种豪迈带给我们的,无疑是一个令人倒背如流的道理:要为国为民,以祖国为上。而这种理念并不仅仅只是由花木兰带给我们的:宋朝的岳飞,身负“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南征北战,退敌无数,却被那时的圣上联合身边小人秦桧害死。近代的刘胡兰、江姐,都谱写出了一曲曲美丽的颂歌„„时代更替,历史轮回,唐,宋,元,明,清„„中国的改朝换代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英雄之辈却泛出不穷。无数身怀大志、豪迈的先人,用无数次行动证明了这个被无数人证明过的理念——精忠报国!当我们望着祖国的旗帜雄伟地升起时,我们心中也应当闪过这种理念。我们的报国之志,已经不能像前人那样南征北战,击退大敌来实现——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谱写一曲曲赞歌!今后,祖国的科技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那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就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新一辈的力量!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第四篇:读离别诗有感
读离别诗有感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江淹给离别最好的侄释。古代交通通讯条件不便,诗人们却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离开故土辞别亲友,一旦分离就不知何日再相逢。难怪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淡淡的诗句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
离别诗的时空意象常常使人销魂。时间意象出现比较多的是傍晚时分和月夜情景,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夕阳西下之时,飞鸟归林、鱼沉潭底,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日暮乡关何处是”?羁旅之苦便溢于言表。忧伤的别离情感在暮色朦胧的冷色调中更显得凄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在萧条的秋季,“巴山夜雨涨秋池”,点点滴滴的雨,和离人的眼泪何其相似!因此,在抒写此类诗词中,细雨和秋景往往也成为主要的意象之一。月有阴晴圆缺,而人有悲欢离合,借月抒写离别亦能触发离愁别绪,勾起人内心的寂寥。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诗中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岑参有诗句:“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白居易的诗“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李白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在这些诗中,由于有了月亮的触发、烘托,有了月亮营造的意境与氛围,抽象的别情才显得动人凄楚。再者,“千里共婵娟”,唯有月亮,方可搭起千里之间相思者的桥梁。离别诗中也多出现长亭、客舍、渡口等空间意象。“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成为融汇和浓缩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没有长途跋涉之苦;通讯快捷,没有鸿雁传书之难。所以,人们已经不在乎离别,也无所谓团圆后的欣喜。
然而维纳斯的断臂,使她的雕像呈现出梦幻般迷人的魅力;月亮有亏损的残缺,才赢得诸如玉盘、婵娟等美誉。唯有残缺的局部,方能成就永恒的美丽。“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古老沧桑的岁月,文人墨客或征戎、游历、迁谪,难免凄婉哀怨的离别。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后的重逢十分不易,有的甚至成为永别。离别时,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这是拥有先进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但正因为如此,历史长河的这些离别诗,才超脱时空限制,成就了它们残缺而永恒的美丽。
“离别”已经离我们而远去,但那些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的离别诗,将会永存
记住;正因为别离的遗憾,才成就了其残缺的美丽,因而也赢得了永恒的生命。
第五篇:念孔繁森有感(本站推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
念孔繁森有感
席海滨
盖人之入世,必有信仰。自古,文人重德,武士尚武,远有伏羲、神农、孔丘、文天祥,近有谭嗣同、雷锋、孔繁森者,皆存道义于当世,惠恩泽于四方,远名传千古,信仰震万代。
夫信仰,是以行事之尊照,律己之准则,匡德行于往昔贤人而时人以至后人以复之思想
行受。
孔繁森者山东聊城人也。夫子第七十四代子孙。生于公元1944年,殁于公元1994年。
祖上三代事农。适其十八,家困,遂从军,凡七年。公元1966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执政,故照当时体制,凡入中国共产党者日:党员,孔繁森幸之入党。公元1969年于军中复原,为工人,后升至国家干部,又十年,时国家勉普通干部于西藏就业,孔首当其职,为岗巴
县委副书记。公元1981年4月,返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
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
公元1988年,重往西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公元1994年11月29往新疆
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故人云:大丈夫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孔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曾于
赴藏途中作诗“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视人民疾苦若自家之苦,担
国家危难如自身性命,一生勤勉,兢兢业业。后至藏,又发“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
高原”之悲美绝唱,誓死之心,实动肺腑。既名不就而功不成,其言何壮?其情何悲?无论
后人歌之,效之,流芳四海哉?
且看今之党员,私车豪宅个个身如猪,阿谀虚表人人心似贼。浓妆艳抹体侨情,哪知二
奶原是鸡。刮得民脂藏金屋,小姐马屁随股流,一朝忽然露了底,咱不怕,上头有人!
悲哉!何以食人民之谷米而反噬人民之血肉?孔繁森之属少也。一心为民之官少亦。昔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至于今日,君可略数一二?
昔,故人尊王道俸天命,天子大赦是以上天仁慈,降甘露于万民,轻徭薄赋,甚而免税,多者三五载,少止一二年,百姓无不奋勇耕桑,以谢天恩。今,永久免税,甚送钱粮,奈何
官不官,民不民,劣迹遍匹夫?
今逢国家首脑如胡锦涛,温家宝者实是人民之福,国家之幸。正往“老有所养、老有所
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之理想社会迈进。退耕还林还有钱,医疗
保险报大半。此乃惠民,养民之德政。百姓自当感恩戴德,富足康乐了。然,不然。民不足!
官不足!国家不足!何也?
窃以为,当下社会,信仰偏颇。民情难以上达,上策难以下惠,其过在于有人假传圣旨,便是人民之父母,官也!且官官相护,难以挖底。
余振东,贪40亿,判徒刑12年;王宝森,贪3亿,畏罪自杀,不追究刑事责任;许迈
永,贪2.13亿,择期宣判…..民愤难平!
如若,法律因人而异,法律可改,可动,试问:法律所立何为?
设若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身不端,行不正,学生何以正身?世人皆依法炮制,国家何
立?同理,执法者徇私枉法,置法律道义于不顾,妄加篡改,人民如何依法?世风日下,信
仰渐无,乱世之前兆。
夫信仰,可大可小,可高可低,或高尚,或鄙陋。当择大义贤良之德行而仿之,方可净
身,化人,彰其要意,恩泽受众;反之,必受其害!
呜呼!吾民实可悲,人心实可叹!若东瀛野夫再侵我疆土,杀我同仁,可有昔日全民一
心之壮举?党员能否个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民众能否舍身救八路?
孔繁森已逝,多如孔繁森之党员同志们,二奶少包些,钱财贪少些,莫要污了马先生之主义,害了我中华老百姓。上行方有下效,为官只能有一个信仰:为人民服务。莫要行反了。
坚信我民是良种,拭目以待和谐日,贪官,滚远;时有贤哲出龙种,繁森精神照明月,中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