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2 04: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

第一篇: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

《论语百则》读书报告

——关于“忠恕之道”的心得体会

引言

初次学习《论语十则》是读小学时候的事了,想起当时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即便对孔子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心里已经对孔子产生敬畏之情。这次的中国教育史,再次拾起《论语百则》的时候,才发现《论语》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孔子与他人的对话,其内地里含有很深刻的意义。并且,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当今有很多人批判儒家学说,但是《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我想我遇到什么苦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两句《论语》中的话,勉励自己。

由于对此书里面的关于“忠”与“恕”颇为感兴趣,并且之前对“忠恕”并没有很深刻的感想,品读过《论语百则》后,对“忠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所以此次读书报告,我主要是针对《论语百则》里面“忠”与“恕”发表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社会、人文、作者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兴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内容概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关于“学”、“德”、“仁”、“孝”、“君子”、“中庸”等方面内容的阐述,体现孔子的思想。

拓展性讨论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现在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心中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唯一不变的是“忠恕之道”。《论语》全文对于“忠恕之道”的相关阐述不多,但是“忠恕”是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孔子治学、立身、教学的原则,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的伦理与哲学范畴。

何为“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冯大建编

《论语百则》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08)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知识、行动、忠诚、信实。由此可见,“忠”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忠”,即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进而我们可以发现,“忠”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人对事尽心尽力,更是表现在我们要对得起自己,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说,我们要严以律己,对待自己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忠”。

何为“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95)这句话就是对“恕”最简单最有效的解释。“恕”是伟大的美德之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以宽容之心待人,才能够实现“恕”。每个人心中都害怕难过,贪婪,嘲讽,欺骗,伤害等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心,照顾,疼爱,守护,因此每个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将对方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待他人时的态度。而且,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恕”的价值,那么人们在生活中就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10)这是“恕”的具体表现之一,人家打扮地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干净的一面,而不应当死盯着他的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他人进步、优秀的地方,不应只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家总会因为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而否决一个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优点,这是大家的通病之一啊。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其内地里蕴含的道理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可见,“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如何“忠”

然而,如果我们一心忠诚待人,但是我们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坚持的“忠”还有意义吗?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不用发愁的是,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尽忠的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安身立命的那个本事吗?如果有那个本事,早晚会有你的位子。也不用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去了解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一片忠诚无人赏识,只要真正做到“忠”,并且自己有本事,定会成功的。

如何“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71)孔子一直提倡“恕”的精神,但是“恕”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博爱,而是有一定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直”,即正直,实事求是的态度。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并且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没道理的,是充满恶意的,就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应一味以后退来避免矛盾,一味以善良来感化怨恨。所以可以看出,“恕”并不是无条件的宽容,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其中正包含着孔子的“中庸”思想啊。的确,我们生活不能够只是一味地退让,不能一味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敌人,而应以“直”为前提,判断他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真正履行“恕”。诚然,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这样子,我们不能够一味地退让,更不能够一味地宽恕他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则与标准,一旦越过此准则,我们也不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人。

“忠”“恕”统一

然而,“恕”乃“仁”道之消极表现,宋代朱熹在《四书五经》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忠;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就是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方面,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方面。两方面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之所好恶为基点,推己而及人之所好恶。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就叫“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推心置腹,是实行仁德的便捷途径。可见,“忠”、“恕”并非可以割裂开来的,二者是统一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可见“忠”与“恕”乃“一”道,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就像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既要做到对得起自己,尽心尽力,又要做到宽容待人,即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恕”,才能发挥“忠恕”蕴含的道理。

“忠”“恕”关系

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何只是反思自己为人是否不忠呢,为何没有是否不恕呢?难道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只需要问自己是否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吗?“忠恕”乃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此处并没“为人谋而不恕乎”,而只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因为“忠”包含有“恕”的含义吗?那么“忠”与“恕”的实质关系是什么,“忠”包含“恕”?“恕”包含“忠”?“恕”是“忠”的基础?“忠”与“恕”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评价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其中所蕴含的许多道理往往容易为大家所忽略,然而当我阅读起《论语》的时候,会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因为《论语》运用的是平时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并且能够从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方法等,因此仔细品读《论语》时,的确有种幡然大悟的感觉。

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现代不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永不消退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

结语

《论语》里面包含的意义实为很深,并非一篇读书报告所能涵盖的,因此我只选取了其中的“忠恕之道”发表个人心得体会。

以上为我的浅见,是我在阅读过《论语百则》后的一些看法,只因阅读这本著作的确让我打开眼界,让我明白更多关于教育的道理,反省自我,相信这对于我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一两句里面的经典,必定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注释

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培青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栏目音像制品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第二篇: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

《论语百则》读书报告

——关于“忠恕之道”的心得体会

引言

初次学习《论语十则》是读小学时候的事了,想起当时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即便对孔子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心里已经对孔子产生敬畏之情。这次的中国教育史,再次拾起《论语百则》的时候,才发现《论语》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孔子与他人的对话,其内地里含有很深刻的意义。并且,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当今有很多人批判儒家学说,但是《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我想我遇到什么苦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两句《论语》中的话,勉励自己。

由于对此书里面的关于“忠”与“恕”颇为感兴趣,并且之前对“忠恕”并没有很深刻的感想,品读过《论语百则》后,对“忠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所以此次读书报告,我主要是针对《论语百则》里面“忠”与“恕”发表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社会、人文、作者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兴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内容概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关于“学”、“德”、“仁”、“孝”、“君子”、“中庸”等方面内容的阐述,体现孔子的思想。

拓展性讨论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现在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心中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唯一不变的是“忠恕之道”。《论语》全文对于“忠恕之道”的相关阐述不多,但是“忠恕”是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孔子治学、立身、教学的原则,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的伦理与哲学范畴。

何为“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08)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知识、行动、忠诚、信实。由此可见,“忠”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忠”,即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进而我们可以发现,“忠”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人对事尽心尽力,更是表现在我们要对得起自己,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说,我们要严以律己,对待自己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忠”。

何为“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95)这句话就是对“恕”最简单最有效的解释。“恕”是伟大的美德之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以宽容之心待人,才能够实现“恕”。每个人心中都害怕难过,贪婪,嘲讽,欺骗,伤害等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心,照顾,疼爱,守护,因此每个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将对方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待他人时的态度。而且,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恕”的价值,那么人们在生活中就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10)这是“恕”的具体表现之一,人家打扮地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干净的一面,而不应当死盯着他的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他人进步、优秀的地方,不应只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家总会因为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而否决一个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优点,这是大家的通病之一啊。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其内地里蕴含的道理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可见,“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如何“忠”

然而,如果我们一心忠诚待人,但是我们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坚持的“忠”还有意义吗?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不用发愁的是,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尽忠的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安身立命的那个本事吗?如果有那个本事,早晚会有你的位子。也不用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去了解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一片忠诚无人赏识,只要真正做到“忠”,并且自己有本事,定会成功的。

如何“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71)孔子一直提倡“恕”的精神,但是“恕”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博爱,而是有一定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直”,即正直,实事求是的态度。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并且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没道理的,是充满恶意的,就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应一味以后退来避免矛盾,一味以善良来感化怨恨。所以可以看出,“恕”并不是无条件的宽容,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其中正包含着孔子的“中庸”思想啊。的确,我们生活不能够只是一味地退让,不能一味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敌人,而应以“直”为前提,判断他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

程度地真正履行“恕”。诚然,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这样子,我们不能够一味地退让,更不能够一味地宽恕他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则与标准,一旦越过此准则,我们也不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人。

“忠”“恕”统一

然而,“恕”乃“仁”道之消极表现,宋代朱熹在《四书五经》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忠;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就是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方面,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方面。两方面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之所好恶为基点,推己而及人之所好恶。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就叫“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推心置腹,是实行仁德的便捷途径。可见,“忠”、“恕”并非可以割裂开来的,二者是统一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可见“忠”与“恕”乃“一”道,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就像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既要做到对得起自己,尽心尽力,又要做到宽容待人,即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恕”,才能发挥“忠恕”蕴含的道理。

“忠”“恕”关系

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何只是反思自己为人是否不忠呢,为何没有是否不恕呢?难道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只需要问自己是否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吗?“忠恕”乃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此处并没“为人谋而不恕乎”,而只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因为“忠”包含有“恕”的含义吗?那么“忠”与“恕”的实质关系是什么,“忠”包含“恕”?“恕”包含“忠”?“恕”是“忠”的基础?“忠”与“恕”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评价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其中所蕴含的许多道理往往容易为大家所忽略,然而当我阅读起《论语》的时候,会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因为《论语》运用的是平时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并且能够从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方法等,因此仔细品读《论语》时,的确有种幡然大悟的感觉。

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现代不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永不消退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

结语

《论语》里面包含的意义实为很深,并非一篇读书报告所能涵盖的,因此我只选取了其中的“忠恕之道”发表个人心得体会。

以上为我的浅见,是我在阅读过《论语百则》后的一些看法,只因阅读这本著作的确让我打开眼界,让我明白更多关于教育的道理,反省自我,相信这对于我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一两句里面的经典,必定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注释

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培青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栏目音像制品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第三篇:论语之道-读书心得-2009-12

读一本书,悟一份心,走一条道

“论语”之道

大学里抱着非看不可的决心,从图书馆借来《论语》,岂料结果还是依旧,我在书桌边翻了数页,书在书柜中躺了数月,“到期归还”成了它的宿命。都说在现今社会,在网络、电视等高科技的影响下我们减少了许多看书的时间,而这一次我却因电视,因“于丹热”,让我下定决心重拾《论语》。静心读书时,发觉心境一下子被净化了很多,感受着这本2500多年前的经典著作,在今天,依旧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引导我们的方向,找到心灵的安宁之道。做为教师,我需要这样的书。

于丹对《论语》的感悟,分别讲述“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的我,传道就是传“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反思自己的教育之路,似乎在走单行道——学习之道。过分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为人之道。

孔子讲究孝道,今天孝道在人们心中已悄悄褪色,“失孝之事”屡见新闻报端,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正如孔子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提供丰厚的物质并不是孝的根本,不能让教育者的“失教”成为“失孝”的罪魁祸首。

孔子在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留下了无数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这些讲求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一切能者皆为师,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有书法高手,有能歌善舞者,有博古通今者,有满脑子新鲜想法的人„„“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们的职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新的养分,从他人身上汲取点滴长处。,正如“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无数展现自我的舞台,伴随而来的也有挑战的风浪。唯有用知识,用经验武装自己,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冲击。

“仁爱之道”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那“何为仁”,简单来回答就是“爱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于丹讲授的仁爱之道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只要是夜里出门,他一定要打一盏灯笼。村里人夜里出来,唯一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这个盲人出来了。外地来的人看到这一点,就唏嘘感慨,说你们这儿瞎子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没有光明黑暗之分的,你看他深更半夜出来,总要操心别人能不能看见亮,为别人打一盏灯笼。就跟盲人说,你真了不起!瞎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仁爱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仁爱是互相的。在教育里,也是如此,仁爱是教育的基石,仁爱是教育的重点。面对学生,我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使其习成仁爱对人。常说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就让我们努力吧,把仁爱变成一种习惯,把仁爱变成一种态度。

《论语》向我们传授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温暖的教育态度。从经典道出智慧,以智慧服务平凡,出平凡而后快乐人生。孔夫子便是从经典中走出的教师的楷模,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

第四篇:论语读书报告

从《论语》中看现代公共关系思想

“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 的中文译称,是指一个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促使组织与相关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为本组织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公共关系于19世纪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公共关系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但在这之前的古代中国就客观存在着类似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 其时周王室微弱, 诸侯虎视王位, 争霸天下, 黎民生活涂炭。孔子兴私学、弘仁道, 以期推行贤人统治,平息纷乱, 共赴大同。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 实质上就是公共关系活动或对这种活动的评价。《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底子的言论。本文将从“仁”、“义”、“信”、“礼”、“和”这五个组成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谈关于《论语》和公关思想的联系。1.“仁”与“公众第一”

“仁”是孔子继承西周、春秋时“重人”思想, 总其大成而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仁” 是孔子学说的精髓, 也是社会中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的“ 仁”是一种多层次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孔子思想中对正人君子的最高标准,这在《颜渊篇》中有所体现。孔子对“仁”做出了解释,“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其言也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三句的白话分别是“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具备仁的人,言语谨慎”、“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仁”是组织需要具备的素养,一方面要体现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要表现互惠的理念。具体来说,组织进行公关活动时,要意识到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 离开公众再谈公共关系, 只能是缘木求鱼。作为具有“仁”的组织,要尊重每一个个体以及个体组成的公众,真正做到“爱人”。孔子在《子罕篇》中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保持人格尊严,重视主观精神,肯定了人的独立人格、意志、价值。此外,孔子还说“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忠恕之道,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贯彻“爱人” 的原则。公共关系的任务是协调行为主体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 任何公共关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都必须始终确立公众利益至上的信条, 才能取得成功。公共关系的出发点是先利己后律人,在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只顾及组织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内外部公众的利益,更不能把自己不愿做的事强加给别人。美国的公关之父艾维李在他的《原则宣言》中说过:“公众第一”。从事公关活动强调以互惠为原则。一个组织或机构与和它有关的组织或个人之间不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 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得到相关组织或个人的支持, 必须奉行互惠原则, 既要实现本组织的目标, 又要让公众得益。当本组织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产生矛盾时, 社会组织应着眼于长远效果, 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只有这样, 社会组织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使合作长久。这种理念并不是说组织不考虑自身利益,而是要求其在制定、实施公关计划以及在解决与公众的矛盾中,尊重公众的意愿和利益,舍弃“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观念,而是通过协调与沟通,接纳、包容对立双方并求的双方的相互理解共同发展。比如浙江的一家生产“清风”品牌纸巾的企业,一直宣称企业所有的工厂从选址到加工废料的处理,每一步骤都和当地的环保局、工厂周边群众、社会环保组织商量过,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意见和利益,因而作为一家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并没有收到批评和指责。组织需要怀着“仁爱”之心,像孔子口中的君子那样把“为己”和“为人”,“爱己”和“爱人”统一起来,才会有公关活动的成功。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组织离开了公众利益这一前提,组织形象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公共关系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2.“礼”与“组织自身形象塑造”

孔子身处于春秋五代时期,当时社会礼乐制度崩塌,民不聊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毕生都在为了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而努力,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在《乡党篇》中记载了很多孔子恪守礼制的行为,有些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愚昧。“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在,踧踑如也,与与如也。”表明孔子在朝堂上一言一行都合乎礼仪规范;“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事,居必迁坐。”体现孔子对祭祀、戒斋活动的重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与乡里人饮酒,拄杖的老人退出后,自己才退出来。表明孔子对老者的敬重,也是合乎礼仪规矩的。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两者紧密结合。要想在社会和个体方面实现“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不违背道德原则。因此孔子在《颜渊篇》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学生颜回对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同时,在《尧曰篇》中孔子提到“不知礼,无以立也”既不知晓礼,就无法立身处世,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此外,孔子强调礼不仅有外在的规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道德价值。在《八佾篇》中,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表明他所认为的礼并不是简单的送送礼物,作揖磕头,而是把礼当成教人尊老爱幼、培养自己美德的方式。孔子的一身都在推行自己这种以仁德为本的礼治代替以往以刑法为主的法治社会,他在《为政篇》中就这样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联系到现代公共关系中来,孔子的“礼”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组织公关人员的礼仪规范和组织的整体形象方面。公共关系中主体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需要运用协调沟通的手段,广交朋友、减少磨擦、化解冲突,创造和谐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为此,公共人员在公共关系中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学习礼仪规范,约束自我,并了解和遵循各地域、各民族、各种场合的礼节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这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手段。现代公共关系中所提倡的“礼”包括言行举止及个人职业道德,这与孔子所强调的“礼”的外在规范性和内在道德价值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增强了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传播了组织文化,巩固了组织的自身形象。举个身边的例子,现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因此大学城周边每天都有很多家快递公司来送包裹,申通、圆通,等等。在这么多家快递公司中,顺丰快递不能说是送货速度最快的,但是肯定是服务态度最好,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公司。原因在于,顺丰的快递员在工作中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送货前的短信提醒中使用“请、您、”这样的敬语,对取件人的身份也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看出,顺丰快递对于自己的员工有着严格的“礼”的要求,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3.“信”与“组织诚信” “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践其“仁”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在《阳货篇》中回答子张关于“仁”的问题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即恭敬、宽厚、诚实、敏捷、慈惠。《述而篇》中记载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用四种东西教育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别人的忠诚以及信实。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做人言而有信是很重要的,只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称得上“仁”,可见“信”是孔子“仁”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孔子还把“信”看作是道德的重要准则。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能称为士,孔子在《子路篇》中答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话必定诚实可信,行为必定坚定果断。《学而篇》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为治理具有千乘兵车规模的大国,一定要守信无欺。《公冶篇》中记载“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孔子很看重自己“信”的修养,他的弟子也深受影响。《学而篇》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另一名弟子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结交朋友,说话诚恳实在。由此可见,“信”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观念。

做人和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如出一辙。作为一种管理职能,现代公共关系同样强调社会组织在管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奉行真诚守信的原则。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至诚至信是企业形象树立的关键所在,因为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在组织日常运营活动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传播;无论是承诺售后服务,还是处理公关危机,都必须认真负责,诚实守信。要以真诚守信为信条,使全体员工都形成诚实守信的公关意识。如果一个社会组织能让广大公众认为它是一个“言必信”的组织,那么它将拥有一笔庞大的无形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光辉形象。这种良好的社会信誉口碑带来的收益是显著的,比如金融机构愿意给它以资金方面的支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诚实守信,按期还贷;广大消费者愿意购买它的产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生产管理严格,承诺售后服务“言而有信”;供应商、批发商愿意和它保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个社会组织总能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优惠的价格。反之,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诚实守信,后果不仅仅是利益的损失,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轰动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以三鹿公司为首的中国众多乳制品企业被媒体曝光在奶粉中添加了一种叫三聚氰胺的化学添加剂,导致了数万名儿童身体的健康受损。这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中国乳制品企业公信力的全部崩塌,曾经中国最著名的乳品企业三鹿集团也不得不退出市场。组织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4.“义”与“舆论传播和控制” “义”是孔子思想范畴的又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体现孔子“仁”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他所倡导的规范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在《论语》中,针对当时阶级对抗的社会现象,孔子对义的概念作了变革, 同时对“义”的涵义又大加充实和发扬, 概而言之孔子所说的“义”,是把义和利看作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孔子明确把求义或贪利看成区分君子或小人的界限。他在《里仁篇》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另一方面,孔子要求人们能自觉地以义取利,合理取利。他在《里仁篇》中要求人们要“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表明了君子取财要行之有道,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就不能拜托贫困。在《季氏篇》中孔子说了君子九思中的一思就是“见得思义”,见到名利时要想到大义。因此,孔子在《述而篇》中得出了取利的结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不行道义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通过不断的向公众、当权者灌输舍利取义才能称为君子这种思想,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一种君子“义”的形象。

当今世界是舆论的世界, 政府、企业、公司甚至个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发布形形色色的信息,几乎人们一不小心就被舆论所控制。尼克松曾经说过:“美国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各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更加使人眼花缭乱,几乎到了使人无所适从的地步。尤其是现今新媒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社会舆论的力量因此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可以改变法律的制订。2010年的西安药家鑫案件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按照中国的法律,药家鑫可以判处最低无期徒刑最高死刑,一般情况下法官在考虑各方面情况后会做出死缓的判罚。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数量众多的网民强烈要求药家鑫死,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法官这才做出死刑并且立刻执行的判决。这个案例对于公关人员是个很好的启示,任何公关活动都不可能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支持的和反对的舆论肯定都会存在,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让支持的声音大过反对的,使得舆论向偏向自己的方向前进。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国家公关行为改变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威胁舆论,比如精简军队、承诺永远不率先使用核武器、逐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持续援助非洲等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花巨资在纽约时代广场放映有关中国的广告片等。这些公关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消除他们对中国的恐惧,以达到支持中国发展的目的。5.“和”与“双向沟通”

“和”是和谐的意思,在孔子的思想体现中表现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在研究历史和观察实践中,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经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因的多方面分析、综合而得出的一条基本规律。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思想就是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怎样才算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呢?《先进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说明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学生都没有真正掌握“中庸”这个最佳尺度。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事物、处理事务要不偏不倚,要正确、妥当、恰到好处。孔子在《子罕篇》中说“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之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知识,只是他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能“叩其两端”并尽力追究到底。孔子所谓“叩其两端”就是要研究事物中的自身矛盾。

开展公关活动,实施公关计划,实际上就是进行传播沟通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常常因传播沟通的工具运用的不当方式方法不妥、渠道不畅等而使公关活动不能如愿以偿。一些传播沟通的实践者发出感叹:我们面对着的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世界。不能实现沟通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沟通障碍,其中就包括极端的观念给沟通带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争论双方都只是抓住对方沟通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方面或特点, 各执一端, 彼此否定, 谁也听不进对方的意见, 结果常常闹的不欢而散。比如“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民众对这个组织的信任降到最低点,捐款也越来越少。这时候红会就必须要有一些举动来挽回失去的公信力,比如公开组织的账目,协会秘书长接受访谈,彻底查处组织内的贪污腐败问题,在全国各个高校、社区举行慈善宣传讲座等,同时还应该建立网络虚拟社区、设立意见收集组等来了解民众对红会看法的改变。这样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红会的健康发展,扭转公众对其的负面印象。

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注重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相融合,经过一番吸收、消化、改造和创新,形成适合于当今中国实际情况的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思想文化,从而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朝着一个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一书可谓集儒家思想之精华,春秋至当代亦无人敢言自己将其中的精髓理解透彻。于我而言读《论语》,但求有所感悟。南怀瑾先生曾在其书《论语别裁》中有言:“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我读《论语》之感必比不上传世大家,亦仅仅是我个人之所感所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论语》中所囊括的儒家思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去品读亦必有不一样的见解。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论语》一书由孔子的弟子汇编而成,虽然后人多有怀疑其中语句的真实性,却也不阻碍我们品读其中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和礼,却又不止于此。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现是:为政以德,教育思想则是:有教无类。《论语》一书共有20篇,第一学而篇,第二为政篇,各篇章各成体系又成系统,从而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形成与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发展到秦代的焚书坑儒发展停滞,汉代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宋代朱熹提出理学到元明清时期儒学发展僵化成为束缚思想发展的消极思想。儒学的发展历程中,自宋代以来,儒学便不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反而成了朱子的儒家思想,然而朱子的思想却是曲解了孔子真正的思想,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而朱子对《论语》的曲解却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式微。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不应一味的想要革命,我们首先需要弄懂什么是命,正如我们对儒学的做法,我们在摒弃儒学之前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真正的儒家文化,也让我们了解儒家文化经久不衰的缘由。

《论语》首篇为学而篇,学而篇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首句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看到这一句话,有人或会觉得要做孔子所言的君子可真是十分困难,并且这君子也做得十分虚伪。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就是最苦的事情了吗?竟然还要觉得十分愉悦,这不是虚伪是什么呢?其实不然,儒家文化讲究遵循经验,时即时常,习即实习,过去得到的好的经验,时常落实地去做,然后得到好的结果,这难道不是愉悦的事情吗?就像你做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你有过这个经验,然后你根据经验去调整去落实,最终困难的事情也办得十分顺利,十分好,这难道不是可以愉悦的事情吗?孔子所言的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可能现代人会觉得现在交通之发达,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也并非什么难事,也不那么值得快乐。但是对于孔子而言,“远”的意义不仅仅是距离上,更是时间上的,是精神上的。这里所言的朋即是知己,有言人生在世觅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孔子提出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用当代也找不到赏识自己的人,这就是找不到知己,500年后,远道而来的孟子便是孔子的知己,他能体会到孔子的思想,因此,孔子才会发出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何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学而篇的首句可谓是集孔子求学思想的大成,而后人想要在某一学术领域有所成就也需遵循孔子的经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政篇,孔子的政治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孔子的政治强调教化,风化,是由个人,家庭,宗法社会再到国家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像是孔子一生的自我剖析,同时也应该是我们人一生应该追求的。年十五,正是学习的好时候,这个时间的我们应该志于学,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学习并非人的唯一出路,但是知识却是每行都不可缺的,有知识的人干哪一行都更容易获得成就,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应当志于学的年纪专注学习才不会使得人生留下遗憾。三十而立,离开象牙塔的我们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确定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立即不改变,但这个时候虽然确定了方向却还是不肯定的,内心任然是存在怀疑的,所以在人生的方向上再经历十年的磨练,终于可以达到不惑即不怀疑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我们不再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走错了方向,而是抱着确定肯定的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累积经验,不断思考,人到了五十岁变能开始体会到天命,知天命即开始思考人生的哲学,懂得思考生与死,五十岁大多是迎接自己的孙辈的来临或许会有朋友离开,这个时候对生与死的思考便加深,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哲学。六十而耳顺,人活到六十岁,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人到七十对人生大概也就能够看得透彻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经二十年的思考也臻于完善,对人生透彻了所以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人活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一个度,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地做人要在七十岁才能达成,因为对人生把握透彻所以能够看清一切的界限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篇讲的不是孔子的政治,更多是孔子如何把学问应用于人生外在处以此起教化作用,形成好的社会风化。

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人假若能够不曲解论语的意思从中品读出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他也是世人眼中的君子了。读完《论语》,我对论语头两篇学而篇,为政篇深有感触,人的一生应该追求学而篇里所讲的学习态度,追求为政篇中的做人态度。不论学习还是为人,论语都追求遵循经验,或许这会给人一种死板的印象,但是这种遵循经验又非一般意义的遵循经验,在经验中思考赋予人生不一样的改变,从而立到不惑、知天命、耳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在对经验的思考中进步。以及中国政治中特有的“教化”意义,西方强调教育,是表面的单单从知识层面而言的,中国教化,不单是教,更强调化,化是由心而外的一种体现,是在人的精神深处进行的一个活动,正适合与中国的宗族社会,以道德以礼治人。读《论语》方知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方知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之深远而不可磨灭。《论语》任旧值得众人品读。

下载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姓名:余玲玲 曾经有人调侃说,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老人家。虽是戏言,但在读完了《论语》,我不得不感慨这句戏言真真对孔子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价。 可以说,研究儒家......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一 论语获得的评价 1.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赞到。 2. “如果人类要再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75......

    《论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知识载体,穿越了重重时代,以他日渐成熟完善的姿态展现在一代又一代的世人面前。一个人自出生以来,到他离......

    论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读《论语》心得 摘要:《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葛捷平人力资源管理学号:1037004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而......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学习心得——君子之道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