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浅析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随着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价格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形势下,价格举报工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主动把握和适应新特点,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举报工作,对价格主管部门运用价格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六个特点
(一)案件数量速升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价格举报(投诉、咨询)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今年一季度镇江市各级价格举报中心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投诉360件,同比增长414%。据江苏省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统计,今年一季度,江苏省各级价格举报中心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10969件,同比上涨115.97%。工作量大成为新形势下价格举报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价格行为凸显
群众对商品和服务价格高低的举报(投诉、咨询)数量减少,反映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不规范的增多。平常的价格举报中,反映经营者不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的、打折促销活动价格行为不规范的、涉嫌价格欺诈的以及怀疑物业服务公司未履行向价格等相关部门报备手续擅自收取停车服务费的占大多数。
(三)网络违法增多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电子商务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镇江市在2013年尚无涉及电子商务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但在2014年达到了10件。2015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各级价格举报中心受理的举报电子商务价格违法行为的案件有91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职业举报显现
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者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职业价格举报人员迅速增加,由职业价格举报人员发起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镇江市受理的职业价格举报在2012年只有1件,而2014年达到6件。江苏省某省辖市受理的职业价格举报案件在2012年不超过5件,在2014年却超过了20件。职业价格举报人士的出现给价格举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它既能准确提供价格举报线索,便于价格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但同时又对价格主管 部门处理这类价格举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消费维权过度
一些消费者对价格维权期望值较高,在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还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有的举报人员要求商家给予违法金额5~10倍的赔偿,个别举报医院乱收费的举报者要求医院免去或退还就医应该缴纳的费用。有的举报者提出了超出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职权范围的要求,如要求价格主管部门对过度医疗收费给予处理,但鉴定是否过度医疗行为不是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
(六)履职要求更高
一是依法行政要求高。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深入贯彻,在办理价格举报方面,依法行政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更严了,系统内考核对在依法行政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实施一票否决。
二是工作作风要求高。自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活动以来,各级机关对作风都抓得比较紧,价格举报中心是价格主管部门直接和群众接触的科室,在作风建设上要求更高,既需要注重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时限内把案件办结,又需要对举报者有耐心,能受得了委屈,在情绪激动的举报者面前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是职业举报办理要求高。职业价格举报人士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价格主管部门在办理举报方面不严格依法行政,就会给职业举报人士找到漏洞,使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变得较为被动。职业价格举报人士的出现使价格主管部门在依法行政、工作效率、责任心等方面都自我加压,不敢懈怠。
二、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存在的难题
(一)价格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网络价格违法行为激增,可目前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规范网络交易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因网络销售的特殊性,在价格违法行为主体及管辖权的确定方面又不能简单套用现行《价格法》的规定,这就使价格主管部门在办理网络价格违法行为举报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商场超市的打折促销活动频繁触犯“原价”,可价格法律法规对“原价”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目前价格主管部门对“原价”的定义,依据的是200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
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意见》,权威性不够。同时,一些商场、超市开业就打折,“原价”没办法认定,对经营者按虚构原价处理也有些牵强。网络上的“市场价”、“促销价”等能不能作为“原价”认定,也没有法律法规给予明确的说明,经营者和管理者对“原价”的理解大相径庭,使管理者底气不足,使经营者心有抵触。
(二)查处网络价格违法行为的能力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销售井喷式发展,网络价格违法行为快速增加,对网络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在举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可网络价格违法行为存在着取证难、定性难、查处难等难题,使价格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价格主管部门在查处网络价格违法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着手段不多、能力不足的情况。
(三)从事价格举报办理工作的力量不足
尽管在新常态下价格举报数量较以前大幅度增加,但受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萎缩的影响,价格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价格主管部门专职从事价格举报办理工作的人员很少,如镇江市辖区物价局检至分局虽然都设有价格举报中心,但专职从事价格;报工作人员却只有一人,甚至个别单位都不是正式编制人员。人手不足成为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一个突出难题。
(四)人员素质与新常态的需要不适应 在新常态下,价格举报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涉及到网络销售等新型业态的案件较多,这就对价格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作风过硬,不畏困难、敢打敢拼、迅速高效,还要求精通网络技术,能够查处电子价格违法行为。但从现实来看,目前基层价格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不少在50岁左右,在工作作风、技
术手段、知识视野、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落后,不能较好适应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需要。
(五)系统内团结协作办理职业举报的意识不强
鉴于职业价格举报的特殊性和其对价格主管部门工作影响大的特点,为把职业举报办理好,把其对社会、对价格主管部门的影响降到最小,省内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应该团结协作,互通信息,对性质相同的由职业举报人举报的案件共同研究处理政策,但在这方面,各地主动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够强、氛围不够浓,消极应对、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
(六)价格举报办理要取得较高满意度不易
由于过度维权现象的存在,在举报投诉者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对价格举报办理结果往往不满意,有的拒绝签字,并责怪价格主管部门不作为,甚至提出要复议或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价格主管部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工作,在价格举报办理方面也很难取得较高的满意度。
三、做好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工作理念,夯实价格举报工作队伍基础
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做好新常态下价格举报工作的重要保证。建议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价格举报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把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肯钻研、善创新的人员优先配备到价格举报中心工作,夯实开展价格举报工作的人才基础。对价格主管部门新招录公务员、转业军人放到价格举报中心进行三到五个月的锻炼,这样既利于新进人员较快地熟悉各项价格业务工作,也能增强价格举报中心的力量,使人手不足的状况有所缓解。
二是强化全局办举报思想。价格举报办理不只是价格举报中心的事,也不只是检查分局的事,它涉及到物价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做好价格举报工作需要凝聚物价局全局的力量。为强化全局办举报的“大举报”思想,建议各地物价局实施业务处室负责人轮流主持价格举报工作制度和价格举报工作晨会制度,加大物价局内部在价格举报工作上的齐心协作、快速推进办理的力度。
三是推动话务对外承包。价格举报中心既要接
听12358价格举报电话,又要接听12345政府热线,个别举报中心一天要接听几十个电话,需要一人甚至数人专门接听电话,这使价格举报中心不多的人手更加紧张。建议电话数量较多的单位同电信部门合作,把电话接听工作外包,使价格举报中心人员能从繁重的接听电话事物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其它的事情。
(二)强化顶层设计,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实施,价格行政执法迎来了依法行政的高要求,办理价格举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都必须严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可目前价格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网络销售价格行为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价格举报的办理。建议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对价格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完善,尽快出台《明码标价规则》和《网络销售价格行为规则》,使价格执法活动有据可依。经营者和价
格主管部门在“原价”的理解上不一致,使市场监管比较难。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现代商贸行业的特点及早对《价格法》及与其相关的法规、规章进行修改,对“原价”给予准确定义;尽快出台《明码标价规则》和《网络销售价格行为规则》,方便基层价格主管部门对网络销售等新业态中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管。基层对价格政策的疑惑要逐级向上反映,上级部门要尽快给予答复,使基层能及时按照上级部门的精神处理好举报工作。
(三)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办理职业举报的水平
一要推进信息共享。对网络价格举报案件和职业举报人举报的案件,省、市、县三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经常进行沟通联系,共享相关信息及经验做法,使全系统办理职业价格举报的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开展学习交流。建议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就职业价格举报办理进行专题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全省一起查问题、找原因、寻对策,发挥大家的智慧把职业价格举报案件处理好。
三是统一办理政策。对各地出现的共性的职业价格举报案件,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处理政策,避免各地对同性质的职业价格举报案件处理政策不一,给职业举报人员抓到“把柄”,对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带来被动。
(四)强化知识学习,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新常态给价格举报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工作人员要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就必须认真抓好三个方面的学习:
一是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要适应依法行政的高要求,就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掌握《价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与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促进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要努力学习网络技术。网络价格违法行为取证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执法人员对网络技术不熟悉。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网络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是价格主管部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就要求价格执法人员要积极、认真学习网络技术,掌握网络价格行为的特点,主动增强查处网络价格违法行为的能力。
三是要努力学习沟通技巧。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能让人满眼热泪,一句话也能让人暴跳如雷。价格举报办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会说话”,善于与群众沟通交流。善于沟通,能使工作事半功倍,不善于沟通,会使工作事倍功半。从事价格举报办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注重学习沟通技巧,增强同人打交道的能力。
(五)严格依法办事,对过度维权行为要引导
针对目前价格举报中出现的过渡维权行为,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应该认真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对举报者不理性的过度维权行为要讲明政策,耐心解释,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迁就、不纵容。一是要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办事。对举报投诉人员提出的超出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范围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明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指出举报人提出的要求已经超出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范围,并告知举报人使用别的救济渠道。工作人员要注重同举报者加强沟交流,不要怕举报投诉者不满意而迁就。
二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办事。经营者涉及价格违法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应严格以价格主管部门执法检查认定的事实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责令退还多收价款,该处罚多少就处罚多少。不能以举者的情绪好坏,举报人提出想退多少钱就退还多少钱,想处罚多少价格主管部门就处罚多少来处理。
三是要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受理、办理和办结价格举报,都要严格按照《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来实施,该履行的受理告知、办结告知程序要告知,该履行案件审理、陈述和听证程序、处罚决定等程序的一个不能少,不能因为怕麻烦,图省事,使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瑕疵,给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六)把握概念区别,澄清价格举报工作误区 我们平时所说的价格举报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群众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消费者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价格咨询三方面的内容,三者在办理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在工作中要注意他们的区别,不能混淆不清,给工作造成被动。
一是要把握好价格举报与价格投诉的区别。
第一,受理内容不一样。消费者的合法价格权益受到侵犯,向价格主管部门反映价格违法行为,请求价格主管部门给予维权的,是投诉;向价格主管部门反映价格违法行为的以及投诉的同时要求对价格违法行为查处的,是举报。第二,受理要求不一样,价格举报要求举报人提供被举报人的具体违法事实,而价格投诉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并提供本人身份证、民事请求事项及相关证据。第三,办理方法不一样。价格投诉可以协调办理,而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只能是查处,不允许以协调的方式处理。第四,办结时限不一样。价格举报在办结后1 5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而价格投诉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二是要把握好价格举报与价格咨询的区别。
举报的一般是价格违法行为,咨询的不一定是价格违法行为,多数是群众对某一方面的价格政策、价格标准不清楚,向价格主管部门了解一下。对举报的内容,价格主管部门需要进行调查核实,发现确实有价格违法行为的必须进行查处,对咨询的内容,工作人员直接给予释疑答复就行了。价格举报在办理的过程中需要的法律文书较多,而价格咨询的办理基本上不需要法律文书。三是要把握好价格举报工作与信访工作的密
切联系。价格举报工作与信访工作反映的价格问题都是以举报件、投诉件或咨询件的形式出现,同时价格主管部门在处理举报件、投诉件或咨询的方法也一样,绝不能将价格举报工作与信访工作割裂开来,它们是互相联系的,都是按举报件、投诉件,咨询件来受理,并且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处理规定》要求来办理。
第二篇: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思路与方向
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思路与方向
所属: 报告言论
日期:2014-10-10
浏览次数:77次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理解所谓“新常态”的内涵,就其运行特征进行判断,从而把握好提出政策建议的方向和要领。
一、对新常态的理解
何谓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新常态表述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因此,中央以“新常态”一词作为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征判断,并且以战略高度来提出,表明了中央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所处阶段的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且这样的认识也将对我国未来中长期的宏观政策选择产生方向性和决定性的重大影响。《经济日报》钟经文的署名文章则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能简单归纳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的表象,而是需要从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和增长动力的转变等多方面的表现来共同反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称,与我国增长速度放缓相适应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目前即将和已经发生的重大的转折性变化。
笔者认为,对决策层的“新常态”这一概念表述,关于其基本内涵的判断在于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所面临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阶段性改变,即从原来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尽管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其唯一的表征,但首先需要对应到的,还是这个国内学术界和其它相关方面已经共同讨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关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台阶”的问题。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年均GDP增长率这一龙头指标,处于9.8%左右的高水平,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二十余年,则在两位数的10%以上,而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大多认为这一高增长速度不可能再维持下去,很可能要下降到相对较低的区间。但关于这个新的增长速度区间的量值,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譬如目前宏观调控当局所设定的增长速度“7.5%左右”的相关表述,应该反映了相关管理部门所判断的区间中值;而在学术界,以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处理好当前的基本问题,把需要做好的改革等事情做到位,那么还将有望继续实现二十年8%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以刘世锦研究员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则强烈反对这一提法,认为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增长速度很可能很快会降到7%以下;而花旗银行等机构的预测则更是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所谓“新常态”将放缓至5-6%的增长速度。
在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共识的情况下,这里笔者并不打算直接对未来“新常态”下的具体增长速度区间进行判断,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常态”概念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下一阶段的表现,可以认为是要完成一个以增长速度指标为代表的运行态势的探底过程。关于这一探底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现实状态,中央已经有了“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样的提法。事实上,这几个期间的客观存在都是无可否定的,但我认为,在“三期叠加”之上,更需要注意到的是“改革攻坚克难的推进期”的又一重叠加。这意味着在正确处理和对待目前的探底过程中,将过去的状态与相对稳定的新常态上衔接时,我们能够选择的最关键变量即为制度供给变量。而在选择制度供给变量,并伴随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系列努力,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其中的“促改革”,无疑是尤其值得执政管理者看重、选择和把文章做足的关键事项。如果能够处理好“促改革”的问题,就将有望相对顺利地趋稳,并通过结合调动各种上行因素来对冲下行因素的努力,能够完成一个“蓄势”的阶段,进而迈入能够追求一个长期中的次高经济增长速度区间的阶段。
尽管目前关于这个次高增长速度区间,并没有一个研究主体可以拿出全套的模型处理实证数据进行预测而得到一个较为精确、能够形成共识的判断,但笔者认为,我国应当有望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于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区间运行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主要基于以下的分析认识:
首先,现阶段我国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大的演进趋势面前,所具有的潜力、活力的释放空间依旧是清晰可见的。譬如,在经历此前若干轮的建设与升级换代改造后,我国的基础设施目前依然存在着较为迫切的、进一步换代升级的需求。从我国高铁客运所经常面对的“一票难求”的旺盛需求,或者其它领域不鲜见的“局部短缺”现象,我们不难观察到未来通过进一步激发产能的利用能力、增长空间和需求释放以后,由供给的回应所能够形成的支撑未来继续增长的条件。具体考察可以列举,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在空间包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实体经济技改换代空间;基础设施多轮升级空间;服务业成为长期增长新引擎的空间;与科技、信息等因素结合的农业现代化空间;环保产业应运而起的增长和支撑作用空间;地区间的梯度推移空间;消费占比低的调整和人均收入增长空间,以巨额外汇储备支持“走出去”的对外投资空间,等等。但所有这些空间的打开、潜力的释放,莫不需要以改革来“激活”,以制度供给来提供放大“乘数”。
因此,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常规投资活动边际收益下降的过程中,依然具备了通过改革释放制度供给红利的巨大潜力。通过改革来放松供给约束,以制度供给来激活供给潜力,是目前最值得争取的未来增长前景。通过改革来达到经济增长“趋稳”、“蓄势”,把“新常态”和需要调动的“新动力”,以及在认识上特别需要强调的“新供给”有机结合,应是使未来我国进入长期的次高增长速度区间状态的最重要着眼点。
二、走向新常态中的宏观调控亮点
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宏观调控管理政策也需要从思路上调整,结合“促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达到使经济增长完成“趋稳”、“蓄势”和进入“新常态”的次高速增长区间的目的。当前,在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的同时,我国宏观调控总体贯彻了“相机抉择”原则。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改革元年”,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调控具有为全面改革的展开提供条件配套的特殊意义,而年初经济运行一度表现出的较明显的下行压力,亦使宏观调控当局的动向与举措备受关注。半年过后,已看到颇具亮色的调控成绩:继龙头指标GDP于一季度报出7.4%的增长率之后,二季度的运行又在明显企稳的同时略有回升,GDP增长率达到7.5%,使上半年的经济增速站在7.4%以上。从PMI等先行指标的动态和一系列经济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望重演前面两年“前低后高”轨迹、至少不出现明显下滑,使全年经济增速达于7.5%左右,应是大概率事件,即年初“两会”上提出的经济增速引导性预期值,应当可以实现。
客观地看,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特色和亮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以贯之地体现了“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调控理念。哪怕在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明显、市场预期较悲观、甚至有境外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舆论抬头的情况下,宏观决策层坚持明确地给出信息:只要中国经济运行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政府决不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这是在7.5%引导目标量值加上“左右”二字的情况下,清晰宣示了“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空间,而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正是挤压、排解过剩和落后产能、促使企业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有效压力与动力机制。这一点表明中国宏观调控当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调控哲理,在复杂局面和压力时段中,具有其稳固的逻辑和坚强的定力。
二是在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不变的同时,成功地贯彻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原则,以所谓“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并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宏观运行状态的“区间掌握”出发,宏观调控当局在认为无需对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积极—稳健”搭配这一基本框架和各自定位作出调整的同时,又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了经济调控理论的“相机抉择”原则,在政府投资安排、财政支出重点和支出进度、货币政策力度和定向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必要的“稳增长”举措,被舆论界称之为“微刺激”,动作虽“微”,但有理、有利、有节,效果已经有较好显现,市场氛围也随之有所改善和提振。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宏观调控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在宏观调控中鲜明地运用“供给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强调结构优化,兼顾一般。在所谓“微刺激”的投资事项上,通过适当对高铁工程、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等作出重点支持,既能对经济运行产生适当的景气提升作用,又能体现在改善民生、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升级并培育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在财政“结构性减税”事项上,特别注重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减税支持,既有利于鼓励“草根创业”和民间资本释放潜力活力,又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雪中送炭”式扶助低端;在货币政策几轮适当掌握的“定向降准”中,颇具中国特色地把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总量调节型政策工具加以结构化运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弱势”领域。这些都使中国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的“有效供给”机制得到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较好发挥。
四是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把短期与中长期目标有效衔接。在调控中,坚定地实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企业工商注册程序、压缩政府“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扩展“营改增”改革的行业覆盖面、推进反腐廉政建设、进行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等改革举措,并为下半年即将正式展开的财税配套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作了很好铺垫,体现了在宏观调控中把短期状态掌握与中长期“攻坚克难”配套改革过程衔接起来、寓调控于改革的全局协调和长远追求。
在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8月间又遇下行压力,但当局基本态度是主要看就业率和物价指标而不看重增速,估计下一段我国宏观调控将会继续体现上述亮点和特色,但随各项改革任务展开,全局协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的确可能上升。建议有关部门总结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更多注重“在供给端发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跟踪国民经济运行动态并前瞻性地考虑政策储备与项目储备,在全面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使我国宏观调控更好地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取向和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功能与效应。
三、新常态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优化
新常态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立足于服务全局,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与提高质量,并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把短期的、的调控与中长期实现“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优化,至少需考虑把握好如下要点:
一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的框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调控哲理。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双松”搭配。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来作“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只要经济运行不出现可能穿破底线的重大特征变化,对此决不轻易改变。
二是两大政策在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互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同时,总体上需更多考虑强化与优化“供给侧管理”。货币政策的调节通常势必带有总量调节特征,而财政政策在配合、策应货币政策时,理应把现阶段的总量扩张(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以财税政策手段倾斜支持三农、社保、小微企业、科教创新、教育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另外,2014年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把总量型政策工具结构性运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时总结经验,加入“供给管理”的区别对待式政策组合。以财政、金融相互协调机制支持的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亦需放入“供给管理”框架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在供给侧发力,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与特定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把从保障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到重大项目建设等的一系列重要事项做好、做实。
三是两大政策的设计与运作必须积极有效地服务于、配合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开和深化。财政改革作为在被称为“全面改革元年”的2014年率先启动的重头戏,将在预算管理、税制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三大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也将在财政信息透明度、跨预算编制、资金绩效提升、转移支付、地方债务、具体税种改革和中央地方分配关系等方面产生众多与新制度供给相匹配的新政策供给需求。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存款保险制和中小金融机构兴办、人民币“走出去”与汇率机制的优化、特别是关键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亦都摆上了改革议程,需要政策配合。两大政策还要在深化改革中于国债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管理等“结合部”方面创新机制。以财政政策为主支持公车改革、司法改革、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等等,亦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政策的设计和优化,需要服务改革、寓于改革。
以上关于两大政策的松紧适度合理搭配、供需管理结合而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和服务支持改革,其内在逻辑都是在于要适合新常态的“趋稳”、“蓄势”与“创新”需要而服务全局。
作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贾康
来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网
第三篇:集体企业改制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集体企业(大集体)改制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中电瑞华咨询公司的专家观点和咨询服务介绍
201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18号文”),明确要求用3-5年的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厂办大集体普遍存在产权归属不清、管理机制不活、职工收入偏低、严重依赖主办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亟须推进系统的体制、机制变革。
随着国家出台改革支持力度很大的18号文(如:该政策文件明确,厂办大集体净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的,中央财政补贴比例最高达100%;厂办大集体长期使用的主办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无偿划拨给厂办大集体,也可用于安置职工。),改革资金缺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厂办大集体迎来了很好的改革时机。缺乏周密的策划、创新的思路、稳妥的实施,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可能留下改革后遗症。针对改革涉及的诸多方面关键性问题,中电瑞华咨询公司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全新开发出独到、系统的咨询体系,能够确保改革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您对如何推进改革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0531-82859836。★七大焦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
基于多年从事企业改制重组咨询的成功经验,中电瑞华咨询公司梳理出厂办大集体改革的七大焦点、难点问题,并设计了系统性的解决思路:(说明:以下思路不适用于准备实施清算关闭或依法破产的厂办大集体)
1、改革的理念定位。主持改制的团队应该出以公心,要把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予以考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重组、改制的政策法规,真正做到依法合规操作,不留改革后遗症。核心经营团队、技术和管理骨干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改制,应建立企业与关键岗位人员之间紧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权架构,解决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问题。类似于国企改制,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的“可逆成本”很高,一旦改制方案付之实施,再想逆转或调整,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厂办大集体有必要选择与专业的改制咨询公司合作,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既要为改制后企业建立一个长期
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台,又要推动职工观念的转变与企业战略转型。
企业改制是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专业咨询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与拟改制企业内部人员无任何利益关系,所设计的方案(尤其是职工持股比例、不同群体职工安置办法)均具有政策依据或理论依据,因此更易为各层面职工所接受、认可,也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2、改制模式的选取。改制包括MBO(管理层收购)等多种操作模式,需要结合企业各方面情况慎重选择。另外,改制要改彻底,务必实行“双置换”(即:集体产权置换,职工身份置换),彻底解决产权归属不清、职工身份置换等根本性问题,以避免改革走“回头路”。
3、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妥善解决涉及群体性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改制顺利推进的前提。改制工作启动后,企业应组织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逐一做好应对预案;改制方案的设计,应综合平衡主业身份职工、大集体职工、内退职工、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临时用工等不同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减少改制实施工作的阻力。
4、股权结构设计与职工股权管理。改制后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是关系改制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环节之一。一方面,大多数厂办大集体适宜实施职工持股,但绝对不可为了回避分歧和矛盾,搞大锅饭式的全员平均持股,而应建立向核心管理和技术骨干倾斜、相对集中的职工持股结构;另一方面,在客观条件具备时,可引入具有较强互补性、市场或管理资源丰富、真正关注公司长远利益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对于职工股权的分配、代持、转让、增持、分红、继承与表决等问题都应给出系统性的操作方案,并建立职工股权的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以真正发挥职工持股这一个重要制度资源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
5、平稳有序推进改革,依法妥善安置职工。为了赢得绝大多数职工的支持,确保改革过程平稳有序,可综合实施以下系统性举措:(1)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主办单位对改制的支持;(2)系统筹划面向广大职工的宣传引导工作;(3)严格执行表决和审批程序,并以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消除可能的质疑;(4)在政策法规框架内,创造性地设计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核心骨干中长期激励方案,力争实现多方共赢的理想局面。
6、建立健全改制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份制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适应内外部环境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主要涉及:明确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以及议事规则,并从组织上予以保证;建立健全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规范的授权、沟通、考核和激励机制。
7、新型战略合作关系的构建与企业战略规划。主办企业与改制企业构建新型战略合作关系,是改制成功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厂办大集体与主办企业一直存在业务、人员上的双关联,保持互利互惠的业务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利,也是主办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改制企业应积极争取与主办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市场化原则指导下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主办企业在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继续大力支持改制企业发展。在稳步推进企业改制的同时,有必要同步开展前瞻性的企业战略规划工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以及配套的行动方案,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增强职工对企业改制后持续发展的信心。
(注:最优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不是闭门造车或者复制成功咨询案例的结果,而是需要经过现场调研、职工访谈、方案设计、方案论证等规范流程,在对企业现状和关键性问题有深入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因此,上述建议性的思路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厂办大集体,在具体的改制实践中,需要基于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第四篇:新常态下党建工作学习心得
“新常态”下党群部长如何强化党建工作使
之适应新形势
------集团公司党群部长培训班心得
长山子煤矿 马红山
2015年3月23日至27日,集团公司党校组织开展了二级单位党群系统负责人培训班,通过开班领导及各位老师的讲话授课,以及各单位党务人员五天的学习交流,本人受益匪浅,对我自身今后如何强化党建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启发和认识。下面我将学习交流的感受,谈一下自己浮浅的认识。
新常态,是总书记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现状所做的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转变认识,认清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胜利。各级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带领干群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从新常态视角下审视,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服务对象变化
一般来说,党组织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和群众。长山子煤矿党员层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党员构成中“80后”、“90后”的青年党员比例逐渐上升,他们有思维活跃、学历较高、眼界开阔、理论水平高的优点,也有纪律性差、党性力弱、脱离群众的缺点,较难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在向党组织看齐上存在“结构性”的短板。第二,在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作风建设,价值观趋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党员干部放松学习充电、放松自我要求,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群众层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职工群众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在日益提高。十八后,全党掀起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极大的根治,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和“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求,全党掀起了更具力度和深度的防腐倡廉斗争,一大批贪污腐化的党员干部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这两项重要举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人民群众将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成效作为对基础党建工作要求的新起点。第二,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呈多元化、复杂化态势。随着经济发展,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不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而是多元的涉及教育、卫生、医疗、交通、住房、拆迁等等社会议题。这些议题要么是历史遗留问题要么就是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因涉及面广往往较为复杂。这就给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广大职工群众相信党能解决问题,如不能解决必将一定程度上损害党群关系。
二、服务内容单一
过去我们党建工作的思路大多是“单打独斗”式,即就党建言党建,就党建抓党建、就机关抓党建,实际上党建工作的涉及面很广阔,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贯彻和落实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好社会力量、平衡好社会利益、调节好社会关系、规范好社会行为,是我国社会在深化改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要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党建工作要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党组织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尊重宪法,坚持依宪执政。
三、服务方式滞后 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党建工作服务方式的相对滞后性。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尤其是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媒介发生了巨大变革,原有的灌输模式、说教式、关起门来体内循环式等党建工作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企业党建工作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单位情况的变化树立开放的思维,积极利用新兴技术,更好、更主动、更贴近地服务于群众和党员。
基于此,新常态下党群部长如何强化党建工作使之适应 新形势,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把握一个核心。即把落实整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核心。整改到位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企业党组织要着眼源头治理建制度,着眼务实管用建制度,着眼刚性约束建制度,坚持用制度来巩固和保障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创新监督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严厉惩处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寻求两个突破。一是在服务企业改革上寻求突破。窑街煤电集团要生存,要发展,要摆脱当前危急,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勇于担当,敢于向“三项制度”改革迈进,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节奏。二是在服务依法治企上寻求突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企业依法治企是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更是保障企业维稳长治久安的需要。基础党组织要尊重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提高法治思维,带头学法、知法、用法,推动各项工作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运行,确保各项活动做到有法、有规、有据,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在全公司形成尊法、崇法、守规、守据的法治氛围。
三、推进三个转变。一是推进工作思路的转变。党建工作的使命之一就是提高党员和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落脚点和着眼点还是为职工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所以,要跳出党建看党建,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明确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互为保障的关系。长山子煤矿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企业党委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转变作风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公司安全发展和减低成本,提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推进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时俱进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新思想、新技术充分涌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党员干部也不例外。所以,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强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让党建工作更“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赢得民心民意。三是推进工作手段的转变。实践已表明,互联网已经在再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获取方式,这对于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面对有知识、有主见的“年轻党员”、如何面对互联网上“党员网民”等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党建工作要推进工作手段的转变,积极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企业党建工作。如开设“网上党课”、利用微博、微信、易信等传播党建信息、收集民意等。总之,与时俱进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党建工作的核心是沟通和交流,如果不能通过大多数群众和党员所接受的载体,那么沟通和交流就无从谈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准确的传达就更谈不上落实。
四、实现四个提升。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的教育工作存在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基层组织走过场,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开学习会,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党员理解、执行与否,不闻不问;有的基层组织懒于创新,教育没有针对性,看着成天讲学习教育,其实是我念你听,听不听无所谓;还有的基层组织,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味地生搬硬套,致使党员的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使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着党员的教育工作,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十八大精神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创新学习思路,一如既往的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才能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针对当前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工作,就应充分认识党员教育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加以提升。党员教育内容上,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体党员,保持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面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上;坚持用党章规范党员的言行,加强其党性锻炼,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用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党员,提高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二是在党员的教育方法上取得提升。要大胆创新,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变过去“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为广大党员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多种形式,要针对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通过抓典型、树典型、推广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营造学习先进、摧人奋进的氛围,形成健康的党员教育环境。
三是在党员教育的形式上取得提升。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校和支部党课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使其成为广大党员学习理论的课堂,锻炼党性的熔炉、传授科技文化的渠道,对党员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教育,要以开展各类活动为教育载体,把党员的教育与开展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活动中,贯穿到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可采取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观看电教片、参观改革成果等潜移默化的形式,教育党员增强党性。同时,要广泛运用网络、广播、电视、橱窗、板报等宣传工具,开辟党员教育的专题和专栏,宣传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四是在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全新的教育模式下,实现党员素质的提升。在当下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对我们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网络条件下,信息传播手段、方式和渠道日益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成为了思想交锋、舆论争夺的重要阵地,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党员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我们不仅要从理念上搞清党员教育管理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和用途,而且要从党所面临的新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突出环节和重要方面,切实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其次,信息网络化对党员最大的影响是思想影响,接着是对工作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信息网络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已成为党员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可见,党员教育面临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大课题,面临创新理念和方式的迫切任务,面临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的时代要求。
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提升党员教育工作水平,是信息网络化带给党员教育的重大机遇。建议加强整体规划,积极构建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实施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工程,打造党员教育电视频道(栏目)﹑党员教育手机报﹑党员教育网站﹑党员教育官方微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推进全媒体手段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此外,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特点和不同教育形式适用情况,建议综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和信息网络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做到务实管用﹑灵活多样,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创新教育形式,运用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网上论坛﹑视频会议等信息载体,可以采用网上党校﹑网上大讲堂﹑网上论坛﹑短信﹑手机报﹑微博﹑QQ等形式,开展“订单式”﹑“菜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师资队伍上,建设一支适应信息传媒技术发展和熟悉党员教育业务的骨干队伍,组织优质师资定期到基层宣讲,着力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两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的硬件难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
总之,抓好党建工作,是提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需要我们用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做法,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广大党员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忠实实践者。
第五篇:经济新常态下湖北新作为的难点和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湖北新作为的难点和对策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首次对“新常态”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省委李鸿忠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坚持竟进提质不动摇,努力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当前,湖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使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是每一个湖北统计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以及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难点入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各级领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经济新常态下对湖北经济发展难点要有新认识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首次首次提及“新常态”,并在当年的11月APEC会议上再次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予了明确定义,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呈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湖北自身发展的成绩看,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活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67.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工业万元总产值能耗下降9.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增长14.8%,增幅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03.0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4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在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6.27亿元,增长12.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2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比上年增长11.9%。“两圈两带”发展势头喜人,“武汉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都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也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产业和区域发展多点发力、速度加快、结构更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但是,从湖北自身发展的难点看,由于进入新常态以后,在“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以往存在的阻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在不断变化组合的同时,又涌现了一些新的难点问题。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工业生产结构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国内企业压缩过剩产能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内用于投资用途的工业产品和用于再生产的工业初级产品需求下降将成为常态化特征,这对我省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同时,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南水北调环境保护压力升级带来的企业环保成本上升等因素使这些工业行业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钢铁、石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68.3%,已经成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食品、建材行业分别为77.5%、78.4%,处于相对过剩,与此同时,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成本上升了8.1%,有45.5%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升。在产能过剩以及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仅增长5.9%,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0.5个百分点,其中328家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增幅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另外,据全省工业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下降,有10.5%的被调查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不佳,超过两成的企业预计后期企业生产增速将逐步放缓。二是服务业发展质速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增加并最终处于主导地位。2014年,湖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1.5%,比第二产业低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与全国31个省(市、区)相比,服务业占GDP比重仅居第19位,不仅远远低于广东(49.1%)、浙江(47.9%)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低于黑龙江(45.1%)、贵州(44.6%)、甘肃(44.0%)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中部六省中也只排第3位,比山西(44.1%)和湖南(42.2%)分别低2.6和0.7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几乎一统天下,非国有经济比重很低,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服务业行业结构上,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没有规模和竞争优势,不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消费结构转型需求。在服务业投资投向上,仍然维持着偏向于房地产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惯性,直接用于扩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和需求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要素制约加剧增加了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资本投入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据2014年四季度的全省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有31.9%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有21.7%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全省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7%,高于收入增幅2.9个百分点。由于企业无法及时回笼资金,2014年全省出现停产企业525家,主要分布在农副食品加工、建材、化工、纺织和采矿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5%。其次土地要素制约加剧。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规模扩大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土地刚性需求持续旺盛,建设用地指标却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湖北一些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这在除江汉平原以外的其他山区城市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除了在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等诸要素,受湖北所处的环境以及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外部环境导致的非要素因素制约也在加剧。由于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湖北作为国家“两型”改革综合配套试验区,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从国家整体发展看,湖北作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担负着支援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确保水源区生态环境责任重大,工业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
二、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湖北经济发展要有新作为
新常态提出新要求。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速度,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积极应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的全面变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企业和市场活力,提高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在新常态背景下,会继续加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的实施力度,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结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传统产业设备更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将为我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大余地和空间。从区域发展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系列政策的出台,适应新常态要求,泛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日益深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更好地发挥湖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从湖北自身看,主动适应新常态,一批企业自主转型调整的动力增强、步伐加快,出现新兴产业发展提速、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等积极变化,特别是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倒逼机制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显现,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要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冷静理性、不急不躁,又要积极主动、精准发力、顺势而为,决不能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对经济调整下滑的“无所作为”,让经济“自由落体”。当前我省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经济特点鲜明,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我们既要着力于结构调整和提升质量,又要着力于抓好稳增长,从而为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赢取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致力于关键环节、关键领域,抓住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疏导不利因素,化解潜在风险,增强发展动力,形成发展合力。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精耕细作,努力提升产业质量。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升湖北工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二是精准发力,强化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要抓好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国家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强化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市场交易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强化市场调控,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对稳增长、促消费和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三是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多点支撑,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强化武汉的战略核心,发挥对全省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优化等作用。充分发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进行“Y字型”生产力布局,形成“两圈两带”发展主轴。鼓励其他市州围绕各自战略,发挥优势,形成抓手,打造区域特色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