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古基乡中心小学 汤荣
本周,学校召开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专题会,通过培训,我感受到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日夜严重,形势比较严峻,比如,2008年,我省瓮安的“6.28事件,贵阳某中学的“9.27案件等。”都充分说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受到教育。
语文学科法制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培养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以学科教学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以法制教育的眼光处理教学过程,这样一种双向的教学研究行为无疑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触动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力,也提高了教师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原先单一的传递式的课堂教学,现在内涵不仅丰富了,而且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被赋予了时代的气息,主课堂发挥了其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转变理念,深化了思想认识:首先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大纲、教参,学生是资源,教师也是资源,而且教材中蕴含着相当之多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的资源,其中法制教育资源就是构建语文学科资源的重要板块,法制教育是积淀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是语文学科辐射人文功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的一个抓手。
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条比规定的捕捞时间早了两个小时的大鲈鱼,“我”和父亲的态度一样吗?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 “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这个问题。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慢慢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从父亲的动作“划着”“看了看”“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想想此时父亲会想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从而让学生理解父亲从小严格教育“我”,是想让“我”成为一个不贪便宜,诚实守纪的人。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切入是沟通“三个世界”、实现“三个贴近”的桥梁。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学科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目标。
所以,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学阶段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中心校 刘昌涯
过去,同学们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现,小偷小摸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说明孩子们的法制意识极为淡薄。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权益问题,为了孩子们能在法制的的滋润下飞得更高更远,我该怎么办呢?正当自己束手无策之时,朦胧中出现一道亮光——我校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宣讲大会,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场及时雨为我撬开了如何教育管理学生的第二道防盗门,也让我再一次诠释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尽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不久,但现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必需的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本质,育人是我们教学的宗旨。但过去的育人有失素质教育的平衡性,不够完善,是一种畸形的育人模式。新时期素质教育是为培养孩子们更健康成长,是为把孩子们培养成心灵更美、更洁白的花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也强调:“对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
和法治教育。”因此,为减少或降低孩子们在校内外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破坏公共财产、文物古迹、虐杀动物等不良行为的发生,预防孩子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必须的,这也是是孩子们的希望,时代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有和谐性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的法制内容以及来源应有准确性。要准确地向学生讲清楚是哪一部法律要求我们怎样做,或它是受哪一部法律的保护。决不能随心所欲的忽悠学生,囫囵的乱说一通以表示自己已经渗透了法制的教学内容。这样根本上没有起到法制教育的作用,德育的效果。记得在我校举行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第19课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中,个别老师讲赵州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古代石桥建筑物的代表时,渗透了法制教育,这一点难能可贵。但渗透的内容不清晰,只说这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不能去破坏它,见到类似的古文物时要用一颗热爱的心来保护好他们。没有说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我们应该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好古建筑物。当然,教师还可以问一问:除了赵州桥,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是我们应该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还明确规定了哪些文物属于我们保护呢?这样渗透法制教育就更清晰和准确,这样渗透法制也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时应注重时机。即不到时候不能随意的渗透,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时才是渗透的最佳时机。就那《赵州桥》一课来说吧。我们不可能已进入课堂就给学生渗透有关文物、建筑的法制教育,这样的渗透是毫无价值与意义的。这个时候学生对桥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突如其来的给他施加法制知识,显得一点也不自然、甚至不合情理,学生也就难以理解与接受。只有当他们对桥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结合教学设计和学生情感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渗透。这样更加深了同学们对桥的认识和理解,也真正起到了法制教育的作用。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建和谐的法制教育渗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制教育的功效。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有创新性
这里的创新首先是形式上的创新,把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用彩色卡片并具有一定形状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无意识的教育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制知识。最后还可将卡片逐一置于班级法制宣传栏中,营造法制、民主、文明的氛围。当然,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渗透的法制知识也可借助幻灯片的形式帮助教学,也可将卡片利用幻灯机帮助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对所渗透的法制内容记录在法制记录簿中,在期末各自制作一张法制教育手抄报在全班进行评选,并将优秀的作品张贴于班级法制专栏中。这样孩子们不但可以积累到很多的法制知识,而且也在创建法制班级的氛围中逐步形成知
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其次是方法上的创新。追忆过去,我们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的都是讲授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是否还可结合年级特征用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渗透呢?当然,还可用练习法来巩固学生所学到的法制知识。例如,制作法制手抄报,进行法制演讲等这些都是练习法的最好方法。法制教学需要大家不断摸索与探究,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出来。让每个孩子在法制教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法制教学也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与控制,因为我们不是搞法制教育的专题讲座,而是在教学中适时渗透。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时间的长短,不要因为课堂太精彩而忽略了对法制教育的渗透,也不要因为太有感情而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法制渗透,这样反而冲淡孩子们学习的内涵,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失去法制教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洗刷孩子们身上的污垢,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是孩子们文明健康成长的殿堂。这样也为孩子们种下一颗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种子,让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
(联系电话: ***)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赫章县古基中心小学 张岚(电话:***8)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借学科特点,了解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渗透,引导。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制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树立爱国、守法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将来担负着祖国的重任与希望,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小学教师的责任。
自从2011年秋季学期以来,我省最先开展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以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认真写好学科教案,在课堂中适当的时候渗透相关法律知识。我们学校还专门为老师们订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小学分册)等课本。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要一人为本,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法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不仅仅具备读、写、计算等能力了。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我们应该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情境教学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的重要来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我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时,首先,创设情境质疑,“小熊为什么住山洞?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给小熊送来了一束束鲜花?”给学生3至5分钟的思考,然后小组展开讨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于是,我借此机会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小熊是个怎样的孩子?”有同学说是爱护树木,有同学说是爱护环境等等。我赶紧借此机会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并且还表扬了那些学生,既然小熊都会保护森林和爱护环境,我们应该向小熊学习。并用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小懂得保护森林和爱护环境是应尽的义务。
其次,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时,在学生熟读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后适时提出问题:“森林中有一条美丽的小路,大家都很喜欢,后来,小路为什么不美了?”学生们立刻回答:“因为小路上堆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的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就不见了。”我马上播放课件展示被污染的小路和美丽的小路形成对比,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乱丢垃圾是不文明的,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然后,我列举出我们周围乱丢纸屑、果皮、等破坏环境的行为。突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促使学生从小在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再次,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时,课件出示“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你就是老聃先生吧?”孔子上前行礼,说明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同学回答,尊敬老师。我立刻竖起大拇指,并说道,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学生。接着课件展示,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并让同学上台扮演。于是,提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老子对孔子怎样?分小组讨论后,有的说,孔子虚心好学,有的说孔子尊敬师长等等。有的说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孔子,说明老子关心学生等等。我借此机会渗透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同时,让学生了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并用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法律。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文本,链接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学到法制知识又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学《掌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通过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然后提问:“英子为什么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道:“因为她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不愿意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但当她一瘸一拐的走上讲台时,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当她把故事讲完时,孩子们又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包含的是——鼓励、加油、尊重理解、支持等。经过这件事后,小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格变得开朗,甚至在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这说明了残疾人更需要关心和鼓励,那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残疾人应该怎样做呢?然而,我便顺理成章的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升华了主题,又渗透了法律知识。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教师则无旁贷,让我们广大教师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小学生明白是非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贵州省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次版。
2.孙大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应知应会知识》,《古基教育》赫章县古基乡教育管理中心主办,2014年第一期(总第15期)。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作用论文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网络暴力泛滥的环境之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得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根本。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辨明是非,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法制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根本,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的现状,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是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以及写作的练习,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诚然,对于习作、识字、阅读等基础性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些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总结下来,当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的现状如下:
1.教师对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依法治国是我国根本的治国方略,在法制社会的环境之下,法律是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小事做起,从孩子做起,让学生从小接触法律,懂得遵守法律并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法制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缺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法律素养不高。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不仅要具有法律意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即使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的法律素养不足,也不能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加上部分教师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把握不准,在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教学现状,从而使得学生接受了不正确的法律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毫无益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
从根本上讲,法制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成长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呢?
1.立足课本教材,渗透法制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课本教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都会有关于道德行为和法制观念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的内容,认真挖掘,努力找到渗透点。无论是一篇课文,还是一句话,只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都可以起到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好度,一方面,教师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法制课,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不能漠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对语文教材中关于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课文视而不见。即是说,立足课本教材,渗透法制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习作点评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有很多涉及道德和法律的写作题目。教师在写作点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例如,教师让学生写一篇“拾金不昧”的作文,对于学生而言,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赞扬的。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站在道德的角度点评文章,还要结合法律,让学生明白: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拾得别人的东西,却非法占有,将会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作文点评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教学目的。
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拓展视野、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渗透法制教育。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渗透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等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4.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法制教育目的,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法律素养的提升而言,教师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篇课文,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网络查找的方式,找寻其中的法律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不断地积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法制教育的发展。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在“依法治国”的国度,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制渗透:
一、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如《生命桥》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关注造成这场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中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开放练习,巧妙渗透。
开放性的练习题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层次性,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而且学生在解答过程会出现很强的探索性。引入开放性练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砍树人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不是你乱砍伐树木,小鸟也不会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你不要再乱砍伐树木了。” “砍树人,你再乱砍伐树木,小鸟连家也找不到了。” “你再乱砍伐树木,就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树木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这样通过引申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法方面的教育。通过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老师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怎样做,对学生进行了遵纪守法教育。
三、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在小语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在习作中,我还利用写日记这一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写日记时说的是真话和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教师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口语交际中讨论,确定法制认知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从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内层,会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种强烈的认知。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在学生激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时,教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思考产生犯罪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使他们学会遵守法律、法规,一切行为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从而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渗透法制知识,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会让法制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行。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论文
姓名:陈权敏
职务:教
师
职称:语文小学一级教师
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板当镇小寨关小学
手机: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板当镇小寨关小学
邮编:
*** 5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