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形势下农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杨霜 发布时间: 2010-7-31 18:39:51 新课改形式下农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心
得
摘要:作为新课改形式下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写作要求,及时改变观念,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新高考的需要。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高中 作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自2003年5月颁发以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响应。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合理的要求:“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有意识地考察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写作要求,及时改变观念,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我们农村中学也一直都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内容,试图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可是我通过听观摩课、学习、交流,发现真正在写作教学中改掉过去那种“指导—作文—批改—评讲” 的刻板被动的四部曲训练模式,考虑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既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关注农村学生的写作发展,又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的老师,真是少之又少。
针对存在的这种现象,通过我多年的作文教学的总结和反思,简要谈谈我对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理解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
农村虽然在发展但相对闭塞。特别是农村的学生, 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农村中学生可供阅读的书匮乏,眼界的狭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所以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考试时要么胡编乱造要么背人家的作文。我们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谈论:这周又要写作文,烦人,我都不知道又去编什么,学生怕写作文不喜欢上作文课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怎样使农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现状,我们要冷静的去反思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能从容的去面对高考,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写作自信。
要使学生对写作文感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拥有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1)多鼓励,少批评
我认为,多鼓励学生“写心中事”,让学生平常怎么说,写作时就怎么说。学生作文并不是要求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把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细微小事,通过文字把其中的真情表达出来,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同时,写作时让学生保持一种自由的心灵状态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拘束学生的思想,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由的状态,情感所至,悲喜怒骂,可以尽情地描述与抒发出来!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比如一个好的开头、结尾,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成功”,自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
每次作文我都选几篇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写作园地,还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文学社征文,参加各种作文比赛,让他们随时有锻炼的机会。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2)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总之,掌握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就能激发写作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活写作热情
要提高学生写作热情,必须使学生在写作中持续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首先,我针对农村高中生知识面窄,课外书籍匮乏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这所有的美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让学生积累这类文章,进行审美陶冶,是最好的捷径。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化、拓展,从而在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小说描绘了一幅“温柔、美丽和平静的茶峒”自然风景图,通过延伸,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同时小说描绘了湘西淳朴的民风,借此可以让大呼社会黑暗的学生看到社会的美;小说描绘的质朴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就更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人性美、人情美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感悟挖掘课本中深刻的、熟知的素材。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仅第四册高中语文课本就有很多素材可参考:柳毅不辞千山万水为小龙女送信可见其诚信;诸葛亮严肃军纪挥泪斩马谡也是一种诚信;玛蒂尔得节俭勤劳偿还债务,未尝不是一种诚信。反面的例子也有,纨绔子弟李甲贪蝇头小利变卖杜十娘,是背弃诚信;葛朗台为诱骗欧也妮放弃继承权而阻止经纪人讲明真相,也是背弃诚信。
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中,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我从学生熟悉的教材入手,发动学生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使课本成为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比如:
家国天下篇
课文素材: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②周公吐哺:《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
服务观点:①呼唤伯乐;②正确选才;③善待人才的作用与埋没人才的恶果;④改革用人机制,人尽其才。还有立志立业篇,求师求学篇,道德品行篇,评诗论文篇,情感爱情篇等都按照这种形式进行归纳,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明白了,其实我们的教材可以运用的素材很多,写作文并不是那么可怕。
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还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指导学生积累课外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的。我从自身做起,自订三种刊物,广泛涉猎大量的素材,一是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二是能及时发现并推荐优秀的适合于学生的作品给他们,有效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我还动员学生尽量多读一些学生刊物,提高语文素质,定期或不定期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推荐给全班同学。并且指导学生每读到一篇好文章后就在笔记本上写一个简明的阅读提要,在以后回顾时,这就是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我经常从一些刊物上选取贴进学生生活,又文质兼美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立意、选材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阅读分析,以求让学生通过自己静心地领悟,体会到美文的魅力、阅读的乐趣。每到这时我还要求学生拿出积累本,摘抄下美妙的词句、语段,让他们沉浸在反复朗读精美语段的愉悦中。
第二、教师的教法要新颖而别具一格。
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其乐无穷,很自然地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关键是教师的教法要新颖而别具一格,让学生体会到上作文课的乐趣。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能改变,但经常在教法上探新路却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做到的。我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做的:
(一)教师应身先士卒
许多语文教师教人作文自己却不会作,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他们不会去自主欣赏,而老师的文章学生是乐意学的。
老师“下水”和学生一起作文,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地论述,这就是“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怎样布局、遣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教师“下水”指导学生作文,一是不但使教师切实不忘作文甘苦,而且由于经常“下水”磨“刀”,还可使教师的“老刀不老”,具有进取性;二是可给学生起表率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教师并非是只说不练的天桥把式,具有求实性;三是可以使学生怀着敢跟老师争高低的心理来饶有兴趣地写作文,具有启发性;四是教师身临其境,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讲评作文的主动权,具有权威性。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写的同时,我必定亲自动手写。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时,我把自己写的《仙人掌逸趣》一文作为示范,介绍写作目的,思路,文章结构,重点分析此文感人的原因——真情实感的体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走出校门,感受大自然。农村没有高楼大厦、立体交叉桥,却有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景观。巍峨的群山、广袤的原野、潺潺的流水、幽幽的小巷、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美丽的乡村景色„„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我指导学生观察,要抓事物的特征,还要启发学生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见到急流,引起对力量的歌颂;见到飞鸟,引发对自由的向往;见到根,引起对故乡的思念;看到脚印,回忆起人生的旅程等等。把这些所见所想用脑用笔记下来,这就是写作的材料。因此,我每期都把学生带出校门:学习疲倦了我们去爬山,感受征服的快乐;压力重了,我们放飞自己,到湖边感受湖水的宁静。一方面让学生放松,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只有一个月就高考了,学生的压力非常重,再说已经三周没放周末了,他们也非常疲倦。于是我利用早上的语文课,带他们出去到湖底(夏天库区放水,说是湖其实已变成一条小河)一游。学生如出笼的小鸟获得自由,那种兴奋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游完湖底,同学们写作热情高涨,于是我临时决定上成写作课,和他们一起定时作文,并当堂交流发表。这次作文,每个学生都写得很好,有两个同学甚至写得比我的好,我当时给与肯定。这堂作文课出乎意料的成功。
(三)运用合作学习法,师生共同评改作文。“文从改中来”,可以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的事,学生只是看看老师的评语和分数了事。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参与评改,发挥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努力克服过去“教师一人评阅,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文评讲课也由学生唱主角,我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的配角,如在评讲《感恩》这篇习作时,任意抽取一篇作文,由学生读、讲、评、议,最后学生总结,让学生尽情地说三道
四、评头论足。不仅充分调动了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平时作文,我要求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努力做到文从字顺,每次作文均由学生在班小组中公开读给大家听,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然后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听,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得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多余的材料删去,使语言通畅,文字简洁、精炼,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师生共同评改作文有如下好处:
1、同学之间要互评作文,必然就要认真阅读甚至研究别人的文章,在阅读中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一种提高的过程,在阅读点评的过程时又不断领会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
2、通过互评,学生还能及时发现同学作文中的某些不足或毛病,培养纠错能力,并当堂及时交换意见,共同进步。
3、让学生及时互评作文,大大缩短了由教师一个人批改评判的时间,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常常不服的矛盾。、能有效地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很快地上升,为其奠定终身学习的素质。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让学生互动起来,主动起来,这正是师生共评的优点。
(四)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引导模仿走向成功 鲁迅、巴金等名家行文时之所以能挥洒自如,就是因为他们在精读、背诵方面下了许多苦功的缘故。青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抓紧时间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吸收大量优美的词汇汇聚于脑中,把许多布局谋骗的章法存储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例。这样,在写作下笔时,一旦触及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使学生看到名家之语,可以出于已口。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与身边所见的人、物、事相对照,然后激发学生的模仿创造,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常言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后期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结一个善源——给人无穷智慧的源头。参考文献:
1、《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新语文 四川泸县桐兴分校 / 陈文华
2、《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出处:《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
第二篇: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杨寒江
摘自:《湖北孝感一中》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新课改形势下,我们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想办法,出点子,明确要求,找准方向,坚持探索,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首先,全体老师明确课改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紧扣八词四项策划教学,即:
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应用.拓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开阔视野,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其次,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深入钻研教材。上每篇课文之前总要学习3-4篇相关的教辅资料,有时还上网看一些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这样有助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有了大量的信息储备,便于对知识取舍和整合,为设计较合理的教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精心布置每一次课前预习。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体现,更是丰富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很好的举措。预习的过程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桌之间就可以相互合作,某个同学通过查做找工具书做好了,另外一个同学则可以撷取他的成果。还有给课文的一些文段和词句做批注,这对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如网上下载的一些优秀案例课文朗读等,组内教师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4、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我在上必修1的诗歌单元和必修2的散文单元,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应的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朗读的兴趣。每次改完作文后,我总推选几篇佳作展示(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可作适当的点评。
5、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和情感体验,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我毫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表扬。对学生的大胆质疑问难的精神,我大加鼓励和表扬。
6、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文学作品的欣赏和“传统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作文素材的积累)。
7、加强和组内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8、走近学生,使学生愿望和你说心里话。
然而在实践中,还是有不少“剑走偏锋”的现象:
架空文本,淡化语文知识。不少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演出,又是多媒体运用。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这样,虽然学生身心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几年下来,学生可能会成为能说会道不会写的畸形儿。
一味表扬鼓励,信马由缰。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深透与否,总是予以表扬,“你思考真积极!”“你回答得真好!”“你说得还不错!”“非常有道理”等等,或者“同学们自由阅读5分钟,你们想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于是,教室沸腾了,大声读,小声读,或嬉笑,或玩耍……反正自由阅读,信马由缰。
滥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化。现在,上公开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用多媒体。其实,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的探究过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然而,时下多媒体的运用差不多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教师教学离不开电脑,学生思维紧绕着课件。
当然,在改革中出现些不和谐的或者偏激的教学手段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在新课改中能少“剑走偏锋”应是教育工作者致力追求的。
针对以上一些现象,为了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个性特色的语文课。
我认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以下“六度”。
一、重视语文知识的“实度”。“实度”,此处指语文知识的落实程度。
自《新课标》(实验稿)中出现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后,不少老师就“因噎废食”,淡化语
文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等。在教学中,语法知识要把它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轻松而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好语文知识是一个广阔的研究课题,有待同仁探究。
二、重视教学中的效度。
一堂课好坏与否,我认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效率的高低。
一堂课上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学生的情绪反应、课后作业反馈表现出来。
一堂有效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确实有了认识上或思想上的变化。
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三、重视教学中的信度。信度,就是课堂的真实程度,一堂真实的课是尽量避免作秀的课。公开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最容易走进作秀的泥潭。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声、影、画齐聚;听讲学生愉悦非凡,听课教师激情澎湃;可下课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除了答高兴外,就说不出什么了。
其实,有信度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在课堂这个师生互动的空间,质疑问难、相互讨论、思维碰撞……师生间相互会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是非预设性的,有很多不完美的,甚至是与教师预设效果相反的,这都是正常的。真实的有信度的课就应该是有缺陷的、有待完善的课。
虽然一堂课下来,还有不少需要弥补的地方,但我恰恰认为这是一种真正把教师还给了教师、学生还给了学生的,求真务实的值得提倡的有信度的课。
四、重视教学中的广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是必要的。在前些年的“课内外衔接”实验中,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
那么,拓展延伸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课前活动延伸和课后内容延伸两个角度谈谈。
课前活动延伸,由于没上课,内容选择余地大,或字词或名句,或哲学或文学,可讲故事可谈感受,可直面现实生活可回顾历史轨迹,还可以进行定时比赛----“一分钟朗读”“一分钟抄写”“两分钟默写”等等,只要是增加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品德,熏陶学生情感的内容均可。
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增加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
五、重视教学中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拓展材料进行哲理性的辩证的解读和认识。《新课标》中基本理念之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据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应是教学追求的高层次了。
其实,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那么,如何挖掘课堂的深度呢?
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备课。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要心中有标准,自己所上的课是课标中那个板块的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目标是否都考虑到了,课堂的侧重点在哪方面(不同的文体其侧重点应该不同);要着眼学生,考虑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要读透文本,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是否拓展以及拓展材料;要心中装学生,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教师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特别是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
比如,课堂提问要不要讨论,课后的作业要不要细讲,可征求学生的意见。
又比如,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给一定时间学生相互讨论,再独自写一段不长的感悟:学了《寡人之于国也》,引导学生从现代角度看孟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适当指导学生,甚至教师应在学生思维交流的高潮,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结晶提供给学生共赏。
再次,教师要利用手里占有的资源在课堂上对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赞扬鼓励,对学生偏激的思维,师生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均要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培养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超越时代、脱离文本的所谓创造性思维。不能把革命英雄主义指责成野蛮和暴力,把“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误读成不珍惜生命的愚昧,把愚公的锲而不舍当作无知的愚蠢。
然后,教师课后要重新找回标准,反思教学与标准的契合程度:是否完成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是否落实了应有的人文精神,是否培养了民族精神;是否引导学生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探究
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提高了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是否促进了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六、重视课后作业的精度。有人认为,语文要从课堂要质量,反对课后布置作业,这是不对的。从课堂要质量没错,但每天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语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学生去挤“海绵里的水”!这就必须要布置适量又适当的课后作业了。
语文课后作业要以“精”取胜:量不在多,内容精粹就行;时间不多,天天坚持就好!
学生课外作业内容求精,检查求实,贵在坚持,重在有效。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堂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时,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以上“六度”为标准,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生机盎然。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
冯世雄
摘要:面对新教材、新课改的大气候,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作出相应的改变呢?我觉得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认清新课改的“真面目”和充分认识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还要改变教学观念,把“新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果以新教材的使用为新课改启动的标志,我省小学、初中的课改是从2002年秋季开始的,高中课改是2006年秋季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同时启动的。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观念更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教育就是服务,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师生才会平等相处,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个性迥异,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熟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发现“过度的爱只能造成畸形的人才”。让我们牢记“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二、角色转变
第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
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第二,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就是“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上到死”,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传授知识,成了“教书匠”,把课本的答案当圣旨,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能教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事实上,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三,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而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语文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才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不断学习,展现魅力。
“有实力,才能有魅力”。练舞蹈的,往台上一站,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练舞蹈出身,那身段、那体形、那眼神,举手投足,与众不同。他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夫,一步一态都是风流。新闻播音员,只要他们一张口,就字正腔圆,出语悦耳,不管什么新闻,都会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语文教师还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新课改不仅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且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新举措。每一个人民教师,都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努力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大力支持新课改,把“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具体应做到:认清新课改的“真面目”和充分认识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改变教学观念,把“新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语文、乐于语文”的新课堂。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 主体 课堂效率 新课改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进行观念的更新和体制的改革。我们教师作为主力军,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摆在首要位置,努力配合新课程改革,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要解决传统的教学问题——即教学中只重视对教学结论(教学所需学生达到的目的或所需的结论)的灌输而忽视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扩大课堂容量。
结合化学科的实际,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笔者根据自己一年来的实际教学和对新课改教育理论学习认为在下列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充分合理利用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的不是知识容量密度,应该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容量和密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安排课堂内容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层面出发,处理好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新教材“新、实、精”,增设了许多插图,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并且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加强了化学学习中科学方法的指导,穿插了家庭小实验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对于新旧教材的对比,教者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把握好知识点的增删和与初中内容的衔接,不要过分追求深度和广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构建知识体系,降低了高中化学的起始难度,同时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更为自然。例如“电解质”与初中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及电离基础衔接上,知识跨度小,克服了旧教材没讲弱电解质知识前引入学习氯水、氨水成份时很难说明为什么氯水中有H+、ClO-、HClO分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化学平衡后引入电离平衡,这实质是对平衡移动原理知识的延续,有化学平衡作为基础,学生对电离平衡的掌握,不仅认识深刻,而且又巩固了对上一章有关知识的理解,这种设计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我们要避免因循守旧,要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作用,利用好教学媒体,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图片、阅读、课题研究等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交互式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2.改善教学方法,抓好素质教育。
运用实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新课改教育理论强调知识的灵活性,对实验教学方面进行强化,教者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像变魔术一样只是让学生作为观众,还要让学生多参与到其中,有切身的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索,不能步入用多媒体代替实验的误区。教育很注重过程,同样是一堂课,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应及时调整课堂安排的细节,做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氨气的喷泉实验》演示实验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易引起老师的重视,但我觉得这一教材内容蕴含着跨学科综合知识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好切入点。我和几位老师精心设计的《喷泉实验》专题研究课,这堂课教学设计流畅、很有新意,体现了实施素质教育及二期课改的思想方向。对化学学科中落实综合思想作了大胆的尝试,将物理和化学知识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课题:化学模拟喷泉实验设计》
一、研究内容 1.模拟喷泉的原理。
2.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对喷泉实验的影响。3.吸收液的作用,吸收液的使用有何要求。4.喷泉的颜色、装置的改进。
二、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信息处理、实验设计及操作的能力。2.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熟悉一些常见气体的溶解性,能解决喷泉实验装置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3.初步掌握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结果处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力。
三、研究建议
1.查阅资料,处理信息,明确模拟喷泉实验形成的条件。2.探讨化学模拟喷泉实验的原理;
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受力情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说,明确原理。
3.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气体溶解性大小对喷泉形成的影响。
建议设计三个方案:(1)易溶于水的气体(NH3)。(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O2)。(3)难溶于水的气体(H2)。4.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吸收液是否存在对喷泉形成的影响。
像O2、H2S、C12等气体,不用其他吸收液,仍用水可否形成喷泉,研讨装置的改进。
5.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试剂(或药品)研究喷泉的不同颜色。6.将材料进行汇总,加以讨论,在班级举办化学模拟喷泉实验设计晚会,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设计的各种装置原理采用竞猜的方式,增加晚会的气氛,巩固所学知识。
这节课以新课改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点,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去指导以后的实践,多媒体应用有特色,设计合理,以演示喷泉实验引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用鲜明的实验观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继而讨论产生喷泉的原因,利用Flash软件,开发制作了配套课件,恰当运用“设计”“联想”等课堂语言,引导学生对喷泉实验的改进方案设计及展示交流,展示学生个性,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养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3.上好习题课。
新课改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本质在于引导而不是讲解、传授。换句话说,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在于布置任务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紧张地跟着教师的问题走,让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尝试解决、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主动质疑。在讲解问题时,如果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为何要这样求解、为何不能那样求解,只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介绍的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经理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认知活动过程,因此学生就难于学得相关的知识,也难于真正的理解和巩固。一般教师对习题课的处理都比较随意,可是对于理科来讲,习题课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在习题课中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就一定要精心设计习题课,选择和归纳典型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重视分析过程,把思维的选择、变换作为讲评的重点。4.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视教材与生活的对应,注意渗透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学会一些生活小常识,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使化学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展现原有的魅力。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到《硫酸》一章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还可通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调制甜汽水,用有机溶剂溶解化纤废品制取简单粘合剂,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简单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5、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个学生
新课改教育理论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5.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5.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5.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机遇。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才能搞好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课程标准》 [2]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3] 《新教材的特点》
第五篇: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改理论与实践的理性反思
宁县二中 葛自勇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忽略字词基础。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 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积累。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要适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应该注重“探究”的“深度”和“广度”适度“开放”,该教师讲的,必须讲透彻。但实际上在探究过程中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臵,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五、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李镇西)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能较好地体现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的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
3、设臵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