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用菌工作总结(小编推荐)
2011年东方县食用菌工作总结
一、东方县食用菌生产总体概况
东方县食用菌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栽培的主要品种为平菇、香菇、双孢菇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发展实际,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开拓新型产业,把种植食用菌、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积极引进新品种,不断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基本实现了菌类生产由一家一户的分散栽培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转变。近年来,全县累计发展各类食用菌生产大户200余户,规模户种植占种植总量的60%以上,1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4个,1万袋以上的专业户12户,5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注册成立了1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11年全县已投料生产各类食用菌305万袋,总产量达3400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496余万元,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平菇生产呈现出产销两旺、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㈠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县自然条件、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劳力条件等因素,按照“扩张规模、优化结构、科技支撑、菌农增收”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全县分为四大生产区:即以南瓜、南园辣椒秸秆为原材料的南部平菇、金针菇生产区;以胡萝卜、车本麦秸、玉米杆、1
畜禽粪便为原材料的西部双孢菇、鸡腿菇生产区;以棉籽壳、木屑为原料的东山、城关、胡萝卜素、胡萝卜平菇、香菇生产区,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不仅充分发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而且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㈡强化培训,搞好技术服务。为确保我县食用菌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利用现有技术人才,组建食用菌技术服务专家组,以“阳光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栽体,采取现场指导和菇棚课堂相结合技术服务方式,技术员随时接受农户技术咨询,发现问题,随时到现场解决,积极主动地解决广大菌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菌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有选择地组织相关人员到食用菌生产先进地区考察学习。2月份,由主管副县长带队,功业局组织农户320人,4次到泰国、香港、昆明、福建等食用菌生产大县,详细了解香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效益,认真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是派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今年3月农业局派出20名技术人员到江南科技大学学习蔬菜、食用菌生产技术。
三是请专家到我县实地授课指导。3月我们从新疆聘请有十年种植经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张三夏落户我县当技术员,开展香菇示范种植。7月又邀请市农科院食用菌专家杜子腾到我县对种植户开展为期3天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四是及时总结提高,带动产业发展。今年6月份在萝卜村组织种植户召开了香菇生产管理现场会;12月30日在农业局召 2
开了2011年全县食用菌种植户座谈会,到会种植户、意向种植户81人。会上全面总结食用菌种植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食用菌种植的趋势和前景,大家交流了种植心得。大河食用菌协会提出的公司负责进料、装袋、灭菌、接种、销售,会员分散管理采收的新思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多措并举,培养了一批技术全面、能指导和带动一方的农民专业技术员。2010年,全县已开展各项培训12期。培训农村食用菌技术骨干400人,培养有专业技术推广能力的农民技术员40人。
㈢扶持大户,走专业化、合作化生产道路。专业化是食用菌生产的趋势。我们从资金、技术两方面支持农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目前,全县1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4个,1万袋以上的专业户12个,其中牛牛食用菌有限公司2011年种植平菇10万袋、香菇15万袋,计划2012年扩大到平菇20万袋、香菇20万袋;东方县大河食用菌协会在组织协调种植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协会会员54户,2011年为种植户提供棉籽壳、木屑300吨,竹竿、塑料袋等种植材料30多万元,帮助种植户把产品销售到郑州、日本等地。
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平菇价格居高不下,东方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使得香菇价格高于周边地区,对我县的食用菌生产起到了良好的刺激作用,预计明年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我县的食用菌产业虽然学习借鉴了先进地区的经 3
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发展实际的路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县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先进县(市)区相比、与市场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管理水平较低;二是加工企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链条短,缺乏精深加工;三是质量和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差,效益不高。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二十八次全会精神为动力,主动学习,加强交流,虚心请教,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实的举措推动发展,更新的理念扩大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的食用菌产业。通过努力,力争“十二五”末,全县菌类生产规模突破1000万袋,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菌农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全面提升食用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优势产业。
东方县农业局 2011年12月31日
第二篇: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1年双井办事处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1年是我省食用菌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年,众所周知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国内食用菌消费量以18—20%比例增长,可见生产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蘑菇种植产业,符合农业产业化有关政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办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办事处香菇产业处于起步阶段,2011引入食用菌种植户两户,产量约为7万吨,产值达到四十万,即便如此,我办食用菌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一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我办毗邻107国道,距离市区约12公里;全办所涉及的村部皆达到了村村通,交通运输方便,通讯设施齐全。二劳动力资源丰富
食用菌发展劳动强度小,老人、妇女、小孩均可从事生产,我办事处拥有丰厚的人力资源作保障。
三政策倾斜,给予扶持
办事处领导将食用菌发展放到工作的重要议程里,对食用菌的发展进行规划,试用食用菌专项补贴政策。
争取在2012紧跟全省食用菌发展进度,为双井办事处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双井办事处
2011年11月16日
第三篇: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2012年**县食用菌种植工作,以“抓示范、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带动种植区农牧民开展种植工作。据统计:种植拱棚379座、“一棚三用”81座,种植面积为7.8万平方。
1、干部包棚,示范操作,带动农户开展种植工作。
各种植区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乡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种植棚上做标识,方便种植户与工作人员的联系。乡村干部从4月份农户准备基料开始就建立了联系手册,逐一落实牛羊粪、麦草、大棚面帘等各项种植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为做好种植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培训,技术到位,强化种植管理力度。
种植区从自治区、地区、福建等地请食用菌种植专家授课,干部、群众一起听。同时地区专家还长期住在种植区,自己承包大棚带着农户种植,按生产环节一一示范到位,营造出种植去农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氛围,使农户的种植信心进一步得到增强。
3、组织收购,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种植户的食用菌不滞销,农业局一面鼓励农户自己销售,一面积极与**圣野、**喀尔里克食用菌合作社联系,鲜菇按每公斤不低于8元的保护价收购,促使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没农户反映食用菌未销现象。
4、种植户的效益分析。
种植户每平方投入牛羊粪、麦秸、石灰等价格在20元,每平方产鲜菇4公斤左右,按每公斤9元的价格计算,种植户的收入每平方在16元。2012年种植460座棚,计7.8万平方,纯收入在124.8万元,每座棚平均收入2713元。
5、存在的问题。
1、指导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员少,不能构建起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
2、不能在当地培育菌种,购买到的菌种在农户手中保管不当,造成一定的损失。
3、依靠传统粗放的种植,难以提高产量。
六、下一步计划。
1、认真总结,采取一对一的模式给种植户算清帐,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主动性。
2、引进食用菌制种、鲜菇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体系。
3、提高建好棚的利用率,逐步扩大规模,形成食用菌销售市场。
第四篇: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2012年**县食用菌种植工作,以”抓示范、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带动种植区农牧民开展种植工作。据统计:种植拱棚379座、”一棚三用”81座,种植面积为万平方。
1、干部包棚,示范操作,带动农户开展种植工作。
各种植区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乡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种植棚上做标识,方便种植户与工作人员的联系。乡村干部从4月份农户准备基料开始就建立了联系手册,逐一落实牛羊粪、麦草、大棚面帘
等各项种植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为做好种植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培训,技术到位,强化种植管理力度。
种植区从自治区、地区、福建等地请食用菌种植专家授课,干部、群众一起听。同时地区专家还长期住在种植区,自己承包大棚带着农户种植,按生产环节一一示范到位,营造出种植去农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氛围,使农户的种植信心进一步得到增强。
3、组织收购,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种植户的食用菌不滞销,农业局一面鼓励农户自己销售,一面积极与**圣野、**喀尔里克食用菌合作社联系,鲜菇按每公斤不低于8元的保护价收购,促使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没农户反映食用菌未销现象。
4、种植户的效益分析。
种植户每平方投入牛羊粪、麦秸、石灰等价格在20元,每平方产鲜菇4公斤左右,按每公斤9元的价格计算,种
植户的收入每平方在16元。2012年种植460座棚,()计万平方,纯收入在万元,每座棚平均收入2713元。
5、存在的问题。
1、指导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员少,不能构建起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
2、不能在当地培育菌种,购买到的菌种在农户手中保管不当,造成一定的损失。
3、依靠传统粗放的种植,难以提高产量。
六、下一步计划。
1、认真总结,采取一对一的模式给种植户算清帐,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主动性。
2、引进食用菌制种、鲜菇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体系。
3、提高建好棚的利用率,逐步扩大规模,形成食用菌销售市场。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县总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乡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第五篇:2012年上半年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2年灵宝市食用菌生产上半年
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全市菌业战线广大干群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政府全会和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香菇核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产业亮点、提升菇农效益为目标,在“做”字上下功夫,紧盯生产各环节,精心组织,强化服务,使食用菌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完成了预期目标,为全年食用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菌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在春季生产有效时间内,实现了食用菌生产新突破。止目前,全市食用菌生产总规模达到4825.05万袋,其中香菇完成3368.7万袋,分别占全年生产任务6000万袋和3500万袋的80.4%和96.3%,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5.6%和32.5%,实现销售收入近2.6亿元,同比增长122.6%。全市食用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夏香菇生产早、比例大。由于去年夏香菇价格高、销路好,广大菇农收入大幅增长,群众发展夏菇热情高涨,生产突出一个“早”字,从去年11月份就全面开始装袋灭菌工作,较往年生产又提前半个月。春节期间,焦村、阳平、西阎、阳店、大王等夏香菇集中乡镇,菇农淡化过节意识,生产有序不停歇。今年,全市夏香菇总规模超过1500万袋,较上年已翻倍,接近全市香菇生产规模一半。
五是产业发展亮点多、影响大。年初,“灵宝香菇”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我市利用苹果树剪枝发展食用菌获全国区划科技一等奖。3月5日,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邓凯到我市考察,在焦村镇杨家村参观了香菇生产大棚,认为食用菌是能够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好产业。3月25日,在中国菌协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我市被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称号。4月7日,杨家村食用菌成为省“下基层大走访”现场会亮点。5月23日,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领导专程到我市考察、调研食用菌脱水技术推广示范情况,对阳店镇布张香菇基地应用物联网,进行食用菌精细管理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9日,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三门峡夏香菇现场观摩暨食用菌新技术研讨会”上,尹庄镇留村、西阎乡北贾村夏香菇基地成为现场会上的亮点,与会各地市食用菌专家一致认为我市夏香菇基地规模大、管理规范、效益突出,林下荫棚栽培实现了菌林互补、菌兴林旺,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食用菌发展的好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是各级重视,加大投入。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食用菌生产纳入了目标考评和阶段督查重点,并继续拿出专项资金扶持香菇核心基地建设。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为菌业发展搞好服务、营造氛围。焦村、阳平、西阎、阳店等乡镇都结合实际制定了规模奖补、设备补贴、启动补助等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调动了各村发展积极性,激发了广大
组织召开了“全市食用菌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生产动员会”,通过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引导更多群众积极投身食用菌生产。至春节前,全市已有15个乡镇125个村启动生产,落实菌种供应80万公斤,备木屑及原料1.2万多吨,装袋灭菌1200多万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倍多。其中,反季节夏香菇生产已大头落地。春节后,为消除节庆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市菌办节后立即安排包片领导、同志下乡,深入生产一线,督促乡镇尽快启动节后生产。不少乡镇淡化过节意识,正月初三左右就早早启动了节后春栽香菇生产。此后,我们又先后在3月16日、6月6日召开了生产促进会、转段、越夏工作会,对香菇制袋、养菌和越夏各阶段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做到工作重点明确、生产有序进行。
四是抓住关键,搞好服务。在技术培训方面,在加强技术员管理,完善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发技术简报,通过“灵宝菌业”和“灵宝科普”送达生产一线指导生产,同时坚持举办定期技术培训班,把培训办到乡镇、基地的生产一线,提高培训效果,扩大技术普及面。上半年印发技术简报8期1300多份,举办各级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菇农1600人。在生产管理方面,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菌办人员分片包乡,深入各乡镇、新上基地和重点村、户,帮助做好生产规划、组织和检查指导,普及安全生产知识,重点落实防风、防高温、防灾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在生产组织方面,重点做好生产设备调配和科学安排,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生产有序进行,不务农时。在菌种管理方面,逐菌种
在新基地培育上,我们规划、技术等方面支持西册村企业家张志强新建一个占地40余亩,总投资400万元,设计年生产规模40万袋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18个,入棚春菇近30万袋,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示范基地已具雏形。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提高菇农组织化程度、保证菇农稳定增收和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在提升原有合作社运行水平的同时,鼓励生产基地、专业村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其联结农民和市场、引导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5个,预计全年可达20个。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
虽然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良好,但还存在乡镇特色不突出、发展不平衡,技术网络不完善、服务不到位,菌种生产能力不强、菌质参差不齐,以及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市场主动性不强、精深加工产品少等问题。下步,为确保全年食用菌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对照任务,倒排计划,并通过实施领导包片、同志包乡的办法,将责任明确到人。各乡镇坚持食用菌生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和菌办人员专职专责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聘请总技术员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全年6000万袋目标任务完成。
在推动标准化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5、开拓市场,提高效益。销售是菌业能否实现高效、促进菇农增收的关键。我们将充分发挥“灵宝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作用,依托灵仙公司、阳河菌业、兄弟菌业等企业菌品直销门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着力解决好销售问题。落实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贴、冷藏车补贴、建直销门店补贴等优惠政策,提升菌品冷藏、烘干等初加工能力,加快发展食用菌冷链运输,提高我市食用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抓住三门峡“大通关”建设机遇,加强与海关、检疫等方面的合作,掌握出口标准,组织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出口创汇上实现新突破。
6、储备项目,招商引资。为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达到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我们将搜集整理一批选项科学、前景看好、易于操作的食用菌项目,做好食用菌项目库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乡镇、企业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1-2个项目落户灵宝。
灵宝市菌办 20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