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

时间:2019-05-12 05: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

第一篇: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

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

摘要: 音乐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听古典音乐。需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一颗与世无争,超脱忘我的心。用耳去听音乐,这是一种常识,用心去听音乐,这是一种境界。当我们摒弃了世俗中的一切功利和欲望时,再用心去聆听古典音乐,我们 的心灵会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我们的内心会受到深深的震撼!关键词: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 影响

音乐有很多种类,仅常见的就有古典音乐、宗教音乐、流行音乐、重金属音乐、摇滚乐、电子音乐、爵士乐等等。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我却单单钟情于古典音乐,听古典音乐,犹如和千年前的先人品茶谈话,这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人生的彻悟。先人们把他们那高深的人生哲学,丰富的生存法则以超凡的智慧融于音乐当中,让后人在听音乐的同时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听音乐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洗涤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忙碌劳累的时候找到一丝的宁静与祥和。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很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中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以独特的精神内涵与流动特性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部类,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我深深地被它吸引,这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每一个音符都有一个故事,一首首乐曲是可以听的历史,在欣赏的时候,历史中的盛与衰便呈现在脑海中,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高山流水”依旧在缓缓响起,但那个“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的知音却早已难觅,空余下“伯牙摔琴酬知己”的千古佳话。静静地听着“十面埋伏”,仿佛又看到了乌江岸边,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无可奈何地唱着“虞兮虞兮可奈何”拔剑自刎。是英雄气短的无奈,还是壮志难酬的悲哀?优美的旋律给这个刚强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抹上了一丝伤感的柔情。总之,中国古典音乐包含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它们是中国人民古老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音乐本身带给人的美感,还能感受到中国古老文明中那种厚重的历史美。积淀了千年的中国古典音乐中蕴涵的是中国人民最原始最质朴的思想情感!

广义的欧洲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 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许多人认为欣赏音乐,首先要先了解乐曲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音乐结构(和声、伴奏、配器)。我认为音乐的产生非常自然,是出自感性、本性和天性的 东 西,它 出

自 人 类

第 一 声 喊

叫。欣 赏 音 乐、走 进 音 乐,首 先 要感 受 音 乐,感 受 音乐带来的感动和心灵的共鸣,然后才能理解音乐、表述音乐。

第二篇:古典音乐感受

多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古典音乐欣赏的文字。言不尽意不尽,贴在这里,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时至今日,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方面,在此文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认识。当西方音乐走入目前的时代,各种音乐风格相继涌现,这也对如何欣赏音乐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之所以说欣赏音乐而不是听音乐,我想表达的是,对于古典音乐,只是“听”,当然可以,不过我们却无法更多地体会到一部作品要传达出来的内涵。阅读是必要的,有的时候,学会读谱更能让我们的欣赏水平再上一层楼。

我是一个古典音乐迷,我也乐于和喜爱古典音乐的人们交朋友。在我的这些朋友当中,有接触古典音乐不久的,也有具有多年古典音乐欣赏经历的资深乐迷,还有的朋友能够熟练的演奏乐器。可以说,每个人对于古典音乐的看法都有些细微的差别。有的人特别关注音乐之中蕴含的情感,有的人为交响曲的配器所吸引,深深沉醉于古典大师们营造的或华丽、或玄妙、或诡异的音响效果,当然还有的人,学过一些作曲理论,因此经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分析乐曲的结构之上:当他们在欣赏一首贝多芬的交响曲的时候,会去确定主题的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会去寻找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关注主题的发展、戏剧性的扩张与消解。

写给乐迷的有关古典音乐欣赏的书,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着重介绍作曲家的生平、作曲背景,对重要作品进行偏主观、便感性的分析;一类是充斥着连篇累牍的乐谱,令初入古典王国的新人望风而逃的,具有“深度”和“专业”视角的书籍,其作者往往会使用“四六和弦”这样的术语,在专业音乐家与普通爱乐者之家掘出一条深深的壕沟。著名的英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萧伯纳就生动的嘲讽了这种所谓的“专业视角”:

像这种充满了美索不达米亚式的警句的“d小调属音”之类的分析文字是多么甜美多汁啊!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就用这同一科学的方式,向你们权威地分析一通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论生与死的独白:“莎士比亚省却了他惯用的开场白,以不定式开宗明义地宣告主题。经过一个简短的连接过渡句,这个主题很快以同样的心情重复一遍。而那个过渡句虽然简短,却不影响我们识别其中的二择一性和消极被动性;重复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就体现在这两性上。之后我们达到了一个冒号,接着是一个率直而积极的句子,其中的强调(或重音)决定性地落在那个关系代词上,他把我们领向第一个句话。”

已经有很多人为肖翁的这段著名的、极尽讥诮之能事的话语拍案叫好了。萧伯纳为很多钟情与古典音乐却苦苦埋首于充斥着“蝌蚪”海洋的音乐评论专著的朋友狠狠地出了口恶气。但是熟悉萧伯纳的乐友们都知道,萧伯纳本人就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他对很多乐曲的直观感知不是来源于音乐厅和剧院,而是自己弹奏的钢琴之上。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位具有高超的艺术修养的铁杆乐迷不具备很深的乐曲理论知识。虽然我不得不承认很多关于乐曲结构分析的文字流于表面、无聊与乏味,但是我觉得所谓的“d小调属音”也并非是十分深奥的东西。如果我们接受了这种对于乐曲分析中乐曲结构的近乎完全否定的态度,就好比一个痴迷武术的人受到一个武林高手的蛊惑而放弃习武。多数的乐迷都渴望在古典音乐欣赏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仅仅依靠一颗对音乐敏感的心以及富于想象的大脑,还不够。因为古典音乐欣赏这条路并非平地,有时候有荆棘丛生,有时候有高山,有时候有深谷。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在这些时候,就会助我们披荆斩棘、越过高山、度过深谷。即使一个人对于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烂熟于心,他对于九大交响曲的评论也只能停留在主观想象以及各种渠道获得的关于乐曲背景的介绍。贝多芬的交响曲为何跌宕起伏、激动人心?不单旋律的优美,也不只是对比强烈的力度变化,最重要的是主题的对比以及戏剧性的冲突。不懂得一些作曲理论的人自然无法完全体会这些妙处。再比如巴赫的赋格曲。(当然有不少古典音乐爱好者对这种格式的宗教音乐敬而远之)如果你仅仅知道赋格曲是按照严格的对位法谱写的复调音乐,对于赋格曲的妙处,你是无法完全体会的,更不用说不知道复调和对位法为何物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了。当然,肖翁对于赋格是颇有微词的。他认为赋格曲已经过时了,现在的作曲家如果去谱写赋格曲,那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巴赫与亨德尔时代的赋格曲,不但质量精良,而且数量庞大,已经足够一个对赋格曲感兴趣的乐迷享用一生了。也就是说,现代作曲家绞尽脑汁写出来的赋格曲却鲜有人问津。但这并不能说明赋格失去了价值。我们知道,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不少乐章中,都运用了这一手法。贝多芬的一首弦乐四重奏《大赋格曲》更是难得的精品。欣赏这样的作品,非得对赋格这种曲式有着较深刻的了解不可。

傅雷、辛丰年等人在引导新人进入古典王国之时,多是从乐曲带给听众的主观感受上着手进行分析。他们会把握一首乐曲的感情脉络,带领听众一同体验音乐中的感情变化。在分析一首乐曲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加上对作曲家当时的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感情状态的描述。我认为这对于初涉古典领域的乐迷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分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时候,评论家就告诉我们,贝多芬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恋爱,因此我们可以听出第一乐章之中蕴含的温情来。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到艺术作品的产生受到社会、民族以及气候的影响。傅雷本人就深受丹纳思想的影响(傅雷翻译了《艺术哲学》一书)。这种将乐曲与作曲家当时的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感情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分析方法,显然是借鉴了丹纳的思想。

我个人认为,古典音乐的欣赏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听感”、“听形”、“感形交融”。简言之,所谓“听感”就是欣赏乐曲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比如听到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们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一些雄壮、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体会到的则是抑郁、低沉的情绪;听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则会情不自禁的随着三拍子摆动身躯。所谓“听形”,就是清楚辨别乐曲的结构,相比“听感”,这是个更加客观,“技术含量”更高的一个阶段。比如我们欣赏巴赫的《恰空》时,我们应当对“恰空”这种舞曲形式有较深入的了解。恰空舞曲实质为针对一个较简短主题的变奏曲。巴赫极富想象,《恰空》一曲变奏丰富多彩,华丽绚烂。音乐一开始,就给出了全曲的主题,之后全部是围绕这一主题的各种变奏,包括改变织体、变更调性。再如,莫扎特的《g小调交响曲》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奏鸣曲式。我们在聆听此曲的时候,便会仔细去听呈示部的第一主题、过渡、第二主题、重复,然后关注发展部,最后听到的是再现部。结构梳理清楚了,我们对乐曲表现出来的戏剧性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主观臆想之上。第三阶段是“感形交融”。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于音乐的旋律、结构已经烂熟于心。这个时候,我们就真正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了!

在美学之中,有关于美的对象是主观还是客观之争。古典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大众喜爱,乃是因为其中丰富的美学内涵。前文提到的古典音乐欣赏三阶段,古典音乐之美既体现在本身,又因鉴赏者不同而获得的审美感受不同。“听感”主要获得的是主观的审美体验。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运用到音乐鉴赏上面,那就是对于同一乐曲,不同人获得的审美感受可能大相径庭。“听形”阶段,欣赏者着重乐曲的结构分析,体验乐曲之中的均衡、稳定、配器的精巧等等。这一阶段获得的审美感受,主要是来源于乐曲的。作曲家以及演奏家共同营造出了这种美感。恐怕最难以认识的阶段当属“感形交融”的阶段。限于笔者的认知水平,暂不对这一阶段发表评论。

第三篇:古典音乐推荐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勃兰登堡协奏曲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有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美至极,唯美)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107首交响曲、62首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以利亚》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斯拉夫舞曲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茨冈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电影配乐)、唐璜 作品20、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第四篇: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点微薄感受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点微薄感受

曾经一度认为那些端坐在舞台中间表情严肃穿着燕尾服系着领结的老家伙们和我完全没有交集,那些曲高和寡声如聒噪的女歌唱家们也与我完全隔绝。他们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早已作古的大音乐家的曲子,不但要完全正确还要仔细揣摩作曲家的意图。而我们是生活在现代的人,我们要的是能把我们从机械的日常琐碎中挣脱出的音乐,是创造,是不停闪烁的灯光和撕心裂肺的呐喊,是置身于舞池中的恍若梦境。然而许多这样不成熟的观念在岁月和音乐的洗礼中褪去了肤浅的表层。

对于古典音乐,第一次有感于它的魅力,是在高中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看《梁祝》的演奏带并在一旁解释每一章节,那一次整节课都在聆听在感受在沉醉,整个人为音乐所震撼所感动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眼里还含着泪花,深陷那些充满不可思议的魔力的音符。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好像有一天突然感觉自己爱上了宋词一样。原以为只是冗长而晦涩的乐章,加上解说和想象竟让人感动得无以复加!

大一的时候,2007年的“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来到了宁波理工学院,我有幸一饱耳福。印象最深的是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和《蓝色多瑙河》,因为这两支曲子听得最多也最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艺术水平还不够高,对于大师们的精心所演奏曲子并不能听懂,也不能说出相关的音乐知道一二。当时也只是静静地听。由于坐在比较前排,离舞台比较近,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指挥的专注和投入,可以清楚地听到每一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仿佛每一种乐器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我被这种庞大的艺术气息所包围着,血液也随之沸腾。然而已事隔一年了。

再次接触到西方的古典音乐,是在大二的音乐鉴赏课。老师总是播放许多著名的曲子,从中方到西方,从乐器到曲式,从古典音乐到摇滚,是对我的音乐知识的一次充电。我甚至在课堂上看到用篮球拍打出的音乐,用厨房用具打击出的音乐,和用脚踏出来的音乐。听的时候感觉是慢慢上来了,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欠缺某样东西的——对于音乐构成元素的了解,好在老师给我们讲解过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但音乐的组织形式就不同了,至少于我个人而言是不同的,它复杂多样,在赋予音乐丰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在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乐迷面前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像我这般痴迷沉醉,但实际上还是浮游于纯感官的表层,想要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却是困难的。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

尽管这些风格有华丽的、奇幻的、朴素的、浪漫的,然而最感兴趣的还是西方古典音乐,因为那些在古典时期作出无数动人心弦乐章的作曲家们终其一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音乐和印象。

古典音乐至今大概可分为五个时期: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是古典音乐的萌芽时期,据说并未留下什么传世名作;巴洛克时代是古典音乐的启蒙时代,那时的古典乐多从民族乐和宫廷乐发展而来,我所知道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巴赫(因为喜欢他的《G大调小步舞曲》);古典时期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很多重量级的乐神——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等都在这个时期;浪漫时代是声乐开始锋芒毕露的时候,歌唱家和交响乐团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歌剧时代的来临,而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斯特劳斯家族更是把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潮!那时的古典音乐,就好比是现在的流行乐,老三巨头就是那个时代的猫王和披头四。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尔第,老小施特劳斯,德彪西,柴可夫斯基,圣桑等等;21世纪是古典音乐的改革时期,1950年后,面对现代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电子技术的崛起,古典音乐王者的身份开始动摇。虽然依然是音乐界无可动摇的贵族,但面对是改革还是消失的尴尬,新一代古典音乐家们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从电影配乐到音乐剧,再到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的“新世纪音乐”。代表人物有喜多朗,班德瑞等。

下面来讲讲我最喜欢的几首曲子。

第一次听到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在听fall in love(一个台湾流行乐组合,现已解散)的《一千零一夜》的间奏。那一小段音符的回旋清新自然轻盈,让人真的想跟着它跳一支小步舞。这首曲子是巴赫题献给自己贤内助Anna Magdalena(安娜·玛格达雷纳)的作品。安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除了照料好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外,她还经常帮巴赫抄写谱子,而且水准一流。巴赫出于对安娜的感激和爱意,先后在1722和1725年创作出两卷曲集送给妻子。后来两卷曲子被合并,并且去处了其中的声乐演唱部分,成为了《为安娜·玛格达雷纳.巴赫而作的古钢琴小曲集》。小曲集一共有45首,其中第26首《G大调小步舞曲》便是此曲,比较通俗,但是却自然有一股纯净的味道。原来小步舞曲是用于西方宫廷舞蹈的,充满了奢侈浮华的意味,曾听过陈慧琳的《lover's concerto》便是改编自此曲。很喜欢她轻轻淡淡的唱法,一改宫廷乐曲的浮华,用最最纯净简单的声音,将小步舞曲娓娓道来,让人感觉心情愉悦畅快。而那种淡淡的感觉就好像爱情的青涩。不敢颠覆大师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小步舞曲本来曲调就简单,如果用最最清爽的声音来演绎,会不会比庞大的宫廷乐队演艺的更纯粹呢?

得知德彪西的《月光曲》是因为陈绮贞的一首曲子。陈绮贞是我喜欢的一位台湾歌手,她常常只用吉它伴奏,有时还并无歌词,表达方式很特别却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同样地,对于这位法国的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曲《月光》,也是有心弦的共鸣,却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可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人们对王维的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德彪西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他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其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代表作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方式的便是《月光》。也许是出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吧,一曲描绘月光的动态,令人暇想无限。德彪西处理《月光》的方式无疑是特别的,“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如果说婴儿的夜晚是用来听lullaby的,那么一个成人在寂静的夜里最适合聆听这曲《月光》,因为人一旦一个人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心会变得异常细腻和敏感,便很容易沉入到音乐中去。

新古典金属的代表乐队是Angra。Angra的音乐受的古典式的影响以优美的旋律诠释重金属乐,不仅显示出每位队员凸出的音乐造诣,无庸置疑的,更是受的广大乐迷的喜爱。Angra所开创的将古典、交响乐、民族乐与Power/Speed metal相结合的音乐风格,造就了往后交响金属乐派的兴起,而其两张专辑《Angel's Cry》和《Holy Land》,也成为新古典交响金属绝对必备的经典代表作品!这样一支将交响乐带入金属乐的先驱乐团,竟是出自南美洲的巴西,著实是令人有些意外和惊讶。Andre是Angra的主唱,他兼具细腻、高亢与声乐技巧的绝佳嗓音,也由于他深厚的古典音乐基础,加上钢琴、键盘乐器的造诣与作曲能力,可说是Angra的灵魂人物。再加上Rafael和Kiko的双吉他演奏自然是Angra音乐的重点,但Andre为Angra的音乐所带入的古典交响乐的高低情绪起伏,以及细腻丰富的演唱声音表情之表现,才是让Angra的音乐和一般Power/Speed metal乐团相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之处!个人只听过他们的几首歌,最有感觉的是《Lisbon》。由于新古典金属带有很强的听觉冲击,与个人喜欢的安静的古典音乐有所不同,有时会分不清摇滚与重金属。

其实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去感受经典的音乐,充斥在我们周身的是那些不到一年便被人遗忘了的流行乐。中国学生的知识面其实真是太窄了,音乐老师给我们听这些经典音乐,我们还埋头写作业,觉得听这些都是天文是浪费时间,导致我们的音乐素养几乎为零。最近最喜的是边用紫砂壶喝着铁观音,边做事,再听着美妙的高雅音乐,即使是音乐白痴的我,也觉得是件美妙而享受的事。也无意标榜自己有格调有多高,只是在听了那么一些高雅音乐,被小小地熏陶了一番之后,不免会察觉到真正的经典和那些如过眼浮云的流行的差别。

我想音乐是可以洗涤人性的吧,这是我最大的收获。难怪有句流行的话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坏。而且还听说懂音乐的人聪明,所以美国推行音乐的学习,中国千万也不可忽略了啊。

第五篇:古典音乐测试题

西方古典音乐知识测试题

1.圆舞曲也称“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其动作优美,通常采用几拍子

A.二拍子 B.三拍子 C.四拍子 D.五拍子 2.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其作者是 A.德国 舒曼 B.法国 圣·桑 C.奥地利 海顿 D.挪威 格里格 3.烟台保利大剧院于2010年5月上演了一部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这位伟大的俄国作曲家以及他另外一部经典芭蕾舞剧是

A.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B.斯特拉文斯基 《天鹅湖》 C.柴可夫斯基《黑桃皇后》 D.斯特拉文斯基《睡美人》 4.根据所给描述,判断他是哪位音乐家

①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③他一生创作了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④是歌曲《渴望春天》的作者。

A.亨德尔 B.贝多芬 C.莫扎特 D.舒伯特 5.门德尔松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下面哪首歌曲也是他的作品

A.《回声》 B.《月夜》 C.《乘着歌声的翅膀》 D.《致音乐》 6.《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其结构是回旋曲式,用图式A+B+A+C+A+D+A„„表示。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也是这种曲式,这首作品是

A.《月光》 B.《献给爱丽丝》 C.《热情》 D.《悲怆》 7.下列歌曲与其歌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猎人进行曲》——《自由射手》 B.《歌墟问答》——《刘三姐》

C.《斗牛士之歌》——《卡门》 D.《今夜无人入睡》——《茶花女》 8.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其创始人是 A.俄国 格林卡 B.法国 德彪西 C.奥地利 勋伯格 D.挪威 格里格

9.《C小调“革命”练习曲》充满了战斗性,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体现出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它的作者及称号是

A.肖邦 钢琴诗人 B.约翰·施特劳斯 圆舞曲之王 C.舒伯特 歌曲之王 D.B.B.King 蓝调之王 10.音乐的体裁门类很多,如进行曲、圆舞曲、协奏曲、交响曲,下列音乐作品与上面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①《蓝色多瑙河》 ②《 命运 》 ③《梁山伯与祝英台 》 ④《拉德斯基进行曲》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下载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古典音乐的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音乐赏析

    懂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也是很重要的。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就是官能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一定的振罕力,给人以力量,振奋精神。......

    古典音乐鉴赏

    摘要:音乐是人类富有精神价值的文化艺术,它和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语言、行为、人际关系紧紧相连。它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它是人们的精神粮食,在社会......

    古典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 音乐有两类,一类是交响乐和轻管弦乐,另一类是舞蹈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 古典音乐往往指称严肃音乐,也指一些已得到公认的经典作品。 一般演奏人数在10人......

    古典音乐赏析

    古典音乐赏析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

    古典音乐目录大全(范文模版)

    音乐知识读本大全 音乐知识读本大全(给我搜) :http://wenku.baidu.com/ 目录 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精粹.pdf 50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1000部作品.pdf BBC音乐导读10......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

    古典音乐300首分析

    001(贝多芬)(命运)第一乐章 有活力的快板.mp3 002(贝多芬)(命运)第二乐章 流畅的行板.mp3 003(贝多芬)(命运)第三乐章 快板.mp3 004(贝多芬)(英雄)第一乐章 热烈的快板.mp3 005(贝多芬)(英......

    古典音乐入门曲目推荐范文大全

    耳熟不能详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总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左右,不管你是不是爱乐之人,总免不了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它。歌曲、电视节目、广告、广播、互联网、游戏、演出等,在各个方面都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