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用上帝的语言诉说 ——巴赫音乐赏析
开始接触古典音乐,是因为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他苦难中创作的史诗般的交响曲和崇高的灵魂把我引入古典主义音乐殿堂;渐渐喜欢上古典音乐,是柴可夫斯基,强烈的感染力和充满激情的华美乐章让古典音乐融入我的生活;而真正爱上古典音乐,是巴赫,他用上帝的语言诉说,华美高雅而不做作,“好似清泉流淌过心灵的音乐”让感情在你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驻扎心底。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的一生命运多舛,而天才往往在苦痛与磨难中诞生。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魔影般紧紧相随,9岁便因为父母相继去世而感受到死的阴郁。成为父亲后,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11个孩子走进坟墓。巴赫为医治眼睛而进行手术,不仅没能重见光明,却击垮了自己的身体,在1750年离开人世。然而,在这样的生命中,他却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秉承着人道主义崇高信念,创造了一首首富有人情味而生机勃勃的乐曲。
也许,是因为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上帝与他同在,他才没有被苦难击垮,他的音乐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始终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然而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员所说“巴赫的创作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相比亨德尔,巴赫内向、安静,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这导致他在他逝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几乎无人问津。随着新的音乐风格的不断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曾一度声消音灭。然而,巴赫虽然没有形式创新,却谙熟当时那个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炉火纯青。他在艺术上的旋律组合法的运用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管弦乐作品变幻多样、感人至深。因此,1800年以后,在非宗教的时代里,人们开始重拾巴赫的乐曲,门德尔松指挥演出了他的《马太受难乐》后,巴赫开始在近一个半世纪名声大噪,他的音乐也受到了广泛的推崇。一直至今,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总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魅力,也许这才真正的达到了古典音乐的高度,能跨时代的引起共鸣,而不是倏忽即逝。
巴赫的音乐如同上帝之语。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评论十分精辟:“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没错,巴赫的音乐揭露了创造性智慧无上自由的游戏。聆听巴赫,就会在内心深处开拓一条寂静的道路,让我们通向上帝的心。那是音乐与心灵的交互。最外与最内的结合,最宽广与最隐秘的结合,天与心的结合。
作为一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我至今也不能区分一首曲子属于康塔塔、受难乐,或是前奏曲、幻想乐,亦或是协奏曲。提到C小调、G大调、咏叹调、赋格更是如同身在云雾。然而,正是这样作为一名纯粹的听众,才拥有对一支乐曲最直观、最中肯的感受和评价。
最早听巴赫的曲子是《G弦上的咏叹调》。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也许,这是最接近神的感受,那份庄严肃穆,涤荡心灵。乐曲浓郁深沉,开始时速度缓慢,随着长音渐强,心随音动,如同轻声咏唱,仿佛上帝在倾诉。第二段声音起伏较大,迂回曲折,音调不断上扬,乐曲更加撩拨心弦,让人屏住呼吸,接受神的洗礼。最后再回归宁静,仿佛声声祝福,让人坚定信念,倍感希望与美好。听着听着,渐渐理解了《七宗罪》用《G弦之歌》作为配乐的别有用心。这首曲子是宽恕、是希望、是上帝之博爱。
接着,开始听小提琴协奏曲。其中,《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最爱。第一乐章果断、有力,如上帝开天辟地。第二乐章旋律起伏如四季更替,时而狂风骤雨,时而细雨绵绵,时而电闪雷鸣,最后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的超脱,终于回归平静。第三章,活泼而生动,成功的塑造了乐观、朴素、雅致而又虔诚的如巴赫般教徒的形象。整首曲子,折射出感性与理性、人与天、阳与阴、方正与曲折的辩证关系,最后回归巴赫本心。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巴赫的曲子巧妙运用了复调手法。难怪如此回旋波折,前呼后应,让人来不及喘息,却撩拨人心。
如果说最好听的合唱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巴赫创作的《B小调弥撒》。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史诗般作品,也是巴赫神学作品的重要体现。当那华美的乐章配上那灵性十足的声音,给人的震撼感无以复加。独唱和合唱间的强烈对比,男声与女声间的区分和配合,声部之间的交相呼应,直击人的心扉。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Credo》那部使徒信经了。“简直像光辉的太阳一样,普照大地,听起来好似大自然,人类,星球和全宇宙都在歌颂上帝”。整部作品恢弘、庄严,它正是人类追求永恒真理时真实体现。
有人告诉我这么去听巴赫:先听通俗的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奏鸣曲,找到他的音乐特点;再去听他的结构,如《意大利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再听《平均律》、《六首组曲》这样的顶尖作品,体会自然中的情致。我觉得,听音乐并没有什么章法,打动人心的就去听,该体会的自然会体会。我不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但我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我所在的世界,我愿以乐观、平和追求世间的美好。巴赫的作品让我体会到了,所以我喜欢他的作品。仅此而已。
也许追根溯源,还要回到古典音乐的本质:那些具有优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秘情感的激发能力、能给听众带来愉悦或者引发思考的经久不衰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古典音乐。作为非古典音乐原发地的我们,对古典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高大上而盲目的接纳,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后的融入。
第二篇:古典音乐鉴赏
摘要:音乐是人类富有精神价值的文化艺术,它和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语言、行为、人际关系紧紧相连。它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它是人们的精神粮食,在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作为音乐中的瑰宝,古典音乐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它集聚了大师们的思想和灵魂,凝聚了他们的辛勤和汗水。倾听古典音乐,就像是在抚慰我们的灵魂。时代在前进,但历史留给我们的珍宝也不能丢失。因此现在的人们需要重温古典音乐,让古典音乐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被抛弃。
关键词:古典 音乐 问题 解决 办法
每当我聆听古典音乐时总是会随着曲子去想象,仿佛是自己的思想和大师的思想的碰撞。每一首古典音乐的曲子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灵魂,静静地聆听它,你会创造出一个有一个的场景,场景之中随着曲调你的灵魂也仿佛受过洗礼一般。面对自己喜爱的古典音乐,又看着现代社会,内心总有一丝凉意,为的是我喜爱的古典音乐的立足之地。21世纪,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社会也在前进,同时音乐也随着前进发展。如今人们戴着耳机听着的是流行音乐,商店里放着的也是流行音乐,甚至走在街上人们口中哼这着的也是流行歌曲。那古典音乐的立足之地又在哪呢?古典音乐已经被那些时而高昂,时而舒缓的流行音乐排挤了。人们如果在发展中将这一宝贵的财富丢失了,那该是多大的损失。古典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提升,因此作为新世纪人才我们应该去重温古典音乐,追求高的精神境界。面对现在古典音乐的现状我们得找到相应的对策,让古典也变为流行。一古典音乐的含义
古典音乐这一流传较广的词语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这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特定时代的概念。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通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来的一种音乐类别,它还需要音乐家的“二度创作”,即:通过歌唱家、演奏家或指挥家在音乐会或歌剧舞台上的表演达到艺术传播的目的。所以,在古典音乐领域.作曲家是创作的主体,乐谱是承载艺术蕴含的“文本”,音乐表演是作品阐释的艺术结果,这种广义的古典音乐也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如果以西方音乐史来界定,通常是指巴洛克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的音乐。二古典音乐的历史沿革
中世纪(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身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巴洛克时期(约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华丽、复杂、藻饰、扭曲,着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着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代表着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都产生与巴洛克时期。同时旧的教会调式消逝,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崛起。另外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期萌芽。
古典主义时期(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有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有小提琴鸣奏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等
浪漫主义时期(约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关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越加突出,创作名族和名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名族音乐为己任的名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乐器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和无词歌。三古典音乐的存在的问题
“在音乐世界如此火爆、闹腾、骚乱的今天,古典音乐犹如一潭死水。从CD销售量来看,在西方和日本只有8%的市场份额,其他地方更是少的可怜:音乐厅的听众们头发花白,数量不断减少。”这是伊凡.休伊特在《修补裂痕》中说的。通过我们的生活也不难发现这 一点,通常在宽敞的CD店中“古典音乐”总是被挤在最不起眼的边角里,然而人们接触更多的是流行音乐,人们追逐着自己崇尚的明星,满屋全是明星的照片,屋内放满了他们的专辑,争取着每个和明星见面的机会,争着取得明星的签名,甚至一次次花钱去看演唱会,这是源于很多人对流行音乐的热爱。从而流行音乐越来越流行,它在人们的社会占据着更大的区域。那古典音乐呢?为什么古典音乐被人们冷落着?为什么人们选择了流行音乐而不是古典音乐?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是不喜欢古典音乐,而是觉得它太深奥,自己不容易懂,因此就不会静心去听,慢慢地也就不会去听了。是的,古典音乐是大师们心灵与肉体的结晶,它具有高深层的含义,也许正是由于它那高深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远离它。因此有的人不敢接受,许多愿意尝试接受它的人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它。
另外,古典音乐的曲目和演奏形式都太单调,又都太强调严肃性,也许是因为古典音乐需要一个严肃的氛围,但音乐本身就有严肃性,那么再加上它的宣传方式,那不就加大了古典音乐和人们的距离。当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像出土文物一样被开发出来时,就会被众多乐团和指挥大师们翻来覆去地演奏了一百多年,纵然经典作品数量众多,但毕竟还是有限,当一部作品被大量乐团演奏了无数遍,当一部作品被听众欣赏了无数遍之后,需求的减少也就成了必然。然而和其相比流行音乐曲目风格不断变化,数目也无限制,表演形式也多变化,正迎合了人们的兴趣。还有如果想要获得一张古典音乐会的门票是多么的难,也因为其票额高让很多人在音乐会场前止步。
还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古典音乐也受着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但由于其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迎合商业化浪潮,它也不会有利益可图,因此在商业化浪潮面前它是力不从心的。但怎么能因此将古典音乐逼向绝路。在诺曼.莱布雷的《谁杀了古典音乐》中指责音乐明星利欲熏心,经纪公司幕后操作,唱片业主唯利是图,从而联手将古典音乐推向死路。
其次,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还停留在表面,只听旋律而不感受其他的,因此那些欢快旋律的,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便成了人们的挚爱。总之从外在的表征观察,古典音乐听众的老龄化,市场份额缩小;就社会支撑而论,体制运转不畅,财政危机四伏;以内在机制来说,曲目普遍保守,新作缺乏冲击。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的古典音乐进入了转折关头,那么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手段来保存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我们该付出什么努力来拯救古典音乐。首先,就其本身而言古典音乐应该从宣传方式上减少它的严肃性从而缩短与人的距离。它可以用多样式的宣传方式来宣传,并且要用更加贴近大众的姿态来展示自己。另外,在拥有其本身的精髓的基础上,古典音乐应该努力与时代“合拍”,不仅仅与其他音乐进行沟通,而且也与当代的形式、技术、和生活发生联系。这样古典音乐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缩短和人们的距离。
其次,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要去聆听古典音乐,还应该从深层次上去品味,欣赏它,体味其内在的寓意。因此我们要加强古典音乐的欣赏的积极性,主动了解古典音乐,多听古典音乐,找出自己喜欢的类型,此外,自己除了在家聆听外还可以走进音乐会场感受真正的音乐盛宴。另外,对于青少年的古典音乐素养还要加强,在音乐教程中多加古典音乐曲目,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白基本的古典音乐知识点,学会聆听并自己对其内在的精华进行品味形成自己的思想。还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古典音乐素养,这样日积月累对古典音乐进行正确的认识有很大帮助。
另外,在现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之下,政府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这样在便可以同那些古典乐迷一起保护这一文化。
让古典音乐重新焕发光彩不仅仅是乐音工作者的任务,每一个普通公民都有责任去拯救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如今的社会繁华,喧闹,然而当耳朵里响着古典音乐时,闭上眼你会感受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远离城市的喧嚣,烦恼,这就是古典音乐的魅力。古典音乐是心灵的音乐,因此我们要齐心协力将它带回现代生活,让它走进大众生活,让它重新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英)伊凡.休伊特著 孙红杰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谁杀死了古典音乐》(英)诺曼.莱布雷希特著 查修杰等译 《音乐鉴赏教程》(中)余甲方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cpp
内容摘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节操,升华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动听的世界,随时随刻的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音符的美妙。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是音乐的精品,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都能的到放松。对艺术作品风格的把握,离不开对其形式要素的考察。海顿、莫扎特所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是一个思想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通过对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必需的技术规范的考察,以及对他们一些共同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形成对古典乐派艺术风格的基本认识,为音乐风格概念的形成和钢琴技术要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古典主义 风格 海顿 莫扎特 西方音乐
当钢琴弹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准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的问题便凸显出来。这是每一位琴者理解音乐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和基本能力。周光仁先生曾说过:“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严重。”任何一个演奏者如果不能对其弹奏的作品风格作出正确的把握,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因此, 风格的把握在诠释钢琴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占据了钢琴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而钢琴作品也是两人创作的重要领域。本文正是从两人钢琴作品中的共同特点
来探讨这一时期,他们对钢琴作品风格的把握。
一、古典主义音乐的一般特点
“古典的”即为“classic”,在古代文法学家笔下是指“最优秀的”“经典的”之意。而在中国,我们译为“古代的”和“典范的”两层意思。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古典主义时期”,只是狭义地指18世纪中下叶,在维也纳形成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德、奥音乐。这一时期,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和启蒙主义“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要求音乐质朴化和平民化,音乐特征慢慢地完善成熟,其音乐特点主要如下:
1.主调音乐代替了复调音乐。尽管古典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孕育并且带有巴洛克时代的印迹,但在这一时期“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仍然占据了主要地位。
2.和声进一步发展,由“主——下属——属——主”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系成为音乐结构骨架。和声语汇更加丰富,大胆采用了离调、转调手法,使旋律更富于表现力,更加立体。
3.受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逐渐摆脱了宗教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内容。“人”取代“神”成为音乐作品的主角。
4.音乐结构形式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奏鸣曲代替了古组曲、二部性古奏鸣曲、托卡他等曲式,形成了结构清晰严谨、织体细致、音乐语言平易近人等特点。同时,这一时期,变奏曲也被广泛运用。
二、海顿、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风格
海顿和莫扎特的大部分键盘作品被认为是为钢琴而非羽管键琴而写的。虽然当时的钢琴声音音质比现代钢琴更加轻薄,但它的延音踏板以及强弱方面细微的变化对古典风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约瑟夫·海顿(1732—1809)的整个音乐创作中,键盘作品并不是他创作 的主体。海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交响乐及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上。但不管怎么说,海顿却预示着莫扎特风格的成熟。海顿的钢琴作品初听时并不像莫扎特作品那样迷人,反而有些冗长、粗暴,有时甚至有些野性。莫扎特钢琴作品中的声音因素在海顿作品中几乎找不到。海顿不十分关心钢琴上的歌唱性,而是更致力于纯正的表情。他的钢琴作品中有一种朴实的热情,并有着无比的幽默感。他并不热衷于炫技。和莫扎特相比,莫扎特用很多的“Aallegro”,而海顿更愿意选择“allegro moderato”,甚至“moderato”。
莫扎特(1756—1791),一位坠入人间的音乐精灵。他的精巧、典雅、纯净、澄澈,在欢乐中隐含淡淡哀愁的钢琴音乐,使他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他的形式感和对称感似乎与生俱来,而且那种适度的均衡与他来自直觉和灵感的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钢琴
作品很少追求激情表现或炫技因素,而是忠实于更为亲切和家庭式的奏鸣曲。除去个别较简易的乐曲外,莫扎特的作品几乎无难易可言,每一首都需要极透明的音质、典雅的情趣、准确的分寸、严密的控制、敏感的指触、均匀的走动等,因而都很难演奏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
我们知道,一切艺术风格的把握,都离不开对其形式要素的考察。因此,通过以上对海顿、莫扎特的了解,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握一些古典主义风格的要素。
三、演奏古典作品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达到古典主义风格的要求、在技术环节上的完善,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速度和力度
在弹奏古典钢琴作品时,正确的速度和力度是极其重要的,随意地变化速度和力度,都不符合古典作品的音乐风格。正确地把握和知道速度究竟多快是弹奏古典钢琴作品所必需的。古典时期的演奏速度比巴洛克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速度向两头扩张。这一时期的快板乐章比巴洛克时期快得多,而且表现力深刻的慢板乐章往往更慢。海顿和莫扎特从不为他们的作品标上速度记号,现在版本上所标记的速度记号都是后来人加上去的。但我们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也应该有个速度的定量,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我们对这一时期音乐的了解,我们
一般把它定量为:快板(allegr48—50左右。总之,要充分保持稳定、统一的速度,绝对不能时快时慢。
而在力度的表现上,由于“槌子琴”的出现,音量较过去增大了,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来表现渐强渐弱等变化了,因而音乐表现力较巴洛克时期更为丰富。虽然这一时期钢琴制造上有所发展,但还远不如现今钢琴音色丰富、洪亮,声音也不能像现在的钢琴延续得那么长,因此,其力度比现代钢琴整整低了一个等级。由此看出,在演奏古典时期作品时,现代钢琴演奏最大音量也仅仅相当于“mf”,最轻音量则相当于“ppp”。到贝多芬时期,钢琴制造和钢琴演奏又有了一定发展,力度幅度增大。因此在演奏这一时期作品时,我们可以有所变化,但应考虑当时的特点,把握好限度与分寸,弹出尽量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音乐。
2.触键与音色
古典时期的钢琴发音明亮、颗粒清脆,是我们的现代钢琴很难做到的。莫扎特钢琴作品声音灵巧而华丽,而海顿有时比莫扎特更富朝气,更具幽默感。因而可以看出,弹奏古典作品要达到我们想要的音色,就要通过均匀清晰的颗粒、活跃的节奏、流畅的气息的途径来实现古典主义特有的高贵气质。而良好的音色的实现是通过触键来完成的,因此,通过海顿、莫扎特我们可以看出弹奏古典作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弹奏古典作品时,触键应以指尖,尤其是第一关节为主要部位,下键时,指尖要轻,触键要快,指尖在发音后一定要轻轻支撑住,而力量则应立即松开。不能用臂力压迫键盘,必须控制好声音的“点”。
②弹奏出的音色应明亮而圆润,演奏者要控制好自己的肌肉,通过手臂“松”而不“懈”的力量,弹奏出富于明快、透明、纯净的音色。
③音阶的走句应干净,流畅。用手指奏出富有弹性的音。指尖动作越小越好,其触键速度在单位距离内应该较快,弹奏出颗粒清楚、以“nonlegato”为主的音。
④在手腕配合下,弹奏出有“呼吸”的乐句。钢琴演奏就像声乐演唱一样,都是有“呼吸”的。演奏者通过力量的“上抬”和“下沉”,来实现乐句起伏中形成的“气息”,并根据演奏者本人对乐句的理解来决定使用连奏还是断奏,通过演奏者的手腕、手臂来调节乐句,使声音和谐、统一,弹奏出美妙细腻的乐句。
3.装饰音的弹奏
装饰音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周广仁先生曾指出过:在装饰音记号统一以前,我们很难认定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实际弹奏中,对同一个装饰音,每一位演奏者又有不同的弹法。再者,随着钢琴演奏的发展,后人编撰前人乐谱的版本日益增多,给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带来了更多的纷扰。古典主义时期的装饰音基本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以下只是对装饰音的一些一般规律进行的探讨。
①颤音(tr)或回音(∽)。颤音的数量较为自由,不像巴洛克时代的那样严谨,速度和数量由演奏者根据对乐曲的理解而决定。这
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海顿、莫扎特时期,所有奏法都从标明的主要音符上方二度开始,而到贝多芬时期,则演变成从原音开始。
②长倚音一般具有留音效果,甚至弹奏效果是将音符时值对分。如则应弹奏为。这在莫扎特K283第一乐章,K311第一乐章,海顿的HOBXVI37第三乐章中都能遇到。
③回音应包括在主要音符时值内。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应弹在拍子上。如贝多芬的OP.49第一乐章中回音的弹奏。但有时,回音也从拍子后开始弹奏,这就要看演奏者具体的喜好而定。
另外,贝多芬的装饰音略微复杂,如半颤音、分解和弦或琶音、短倚音、长倚音等。我们不可能用某种规范加以限定,只有演奏者根据音乐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喜好同时参考大师们的演奏来弹奏。
4.踏板的运用
18世纪后30年,有不少钢琴被装备了一个膝部杠杆,近似于现代钢琴的制音器踏板。踏板就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海顿、莫扎特时期,键盘作品基本上都是为古钢琴而作,由于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结构完全不一样,因此,据考察,他们的作品中没有踏板使用的标记。但这并不等于演奏他们的作品时不需要使用踏板,所以很多演奏者在弹奏他们的作品时感到迷茫,他们不知道,在任何风格中,右踏板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给予更多的共鸣和音色。这一点对古典乐派作品同样适用。因此,演奏者应始终记住:在使用踏板时首先讲究织体的清晰度,句法和奏法绝对不能含糊不清。即使要使用踏板,也要尽量保
持音的清晰,使听者觉察不出来。其次,在有长时值音符的慢速、歌唱性段落中,右踏板不能踩得过深,在这里使用踏板的功能主要应帮助避免声音发干,使整个乐句有一个很好的过渡、连接,起到润色的作用;最后,句法、连线和所有其他奏法应保持清楚,包括休止符都不能用得模糊不清。踏板的运用不能影响以上所述的划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钢琴制造业的发展为演奏者的踏板运用提供了基础,左踏板的出现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这种背景下,演奏贝多芬作品,运用踏板自然比海顿、莫扎特多得多,复杂得多。但不管是演奏贝多芬还是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我们应始终记住古典时期使用踏板的总原则就是:增强乐句的连贯性,使音响获得更丰富饱满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海顿、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的研究以及对弹奏技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钢琴作品的弹奏风格所需要把握的分寸,在于内在的深刻和外表的含蓄、有节制的统一。演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钢琴作品需要有符合这个流派音乐的演奏风格。钢琴300年演奏艺术的发展过程表明,风格作为一种音乐文化趣味和形式要素、一种演奏中必不可少的认知概念和外显形态,是反映作品思想主题、精神内涵、情绪情感和审美趣味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位演奏者在弹奏实践中不能忽视的。我们只有将作品与艺术流
派的共性相结合,深、挖掘作品内涵,准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同时,不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和弹奏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所衍生的各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2]黄莹《风格的研究——钢琴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钢琴艺术》)
[3]罗曼·罗兰《古代音乐家》《当代音乐家》
[4]修海林、李吉提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5]郑兴三《论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风格》(《厦门大学学报》)
第四篇: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古典音乐鉴赏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上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的。其实不所谓的音艺术的、么方式排
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同时也感觉到,音乐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体会了解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的。它以其和谐之音,美妙之乐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感受,早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善于激发和表现感情的,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
而音乐欣赏,是以审美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例如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赏者从音乐中体验,并不是由明等所引起的,的直接体验。当
深深地打动。欣获得的这种感情于标题或文字说而是一种感情上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在学生讲课的实践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这些心理活动在欣赏的过程中相互作用,能在欣赏者心灵中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作用缓解由于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造成的焦躁情绪,获得心灵的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平衡和愉悦。
随着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随着人们审美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爱乐族倾情于古典音乐,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古典音乐。下面是做的有关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鉴赏和剖析:
㈠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流传上千年来的音乐精华.这些音乐精品流芳百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在其中.聆听中国古典音乐不仅仅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而且是与古人在灵魂上的对话,受到中华民旅优秀文化的洗礼中国古典音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古代经典认为美好而合度的音乐对于开创和治理文明之邦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的体现.可以说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哲理的另一种表达.此外,中国古典音乐同文学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中乐的文化精神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诗性的.系.国古典音伦理的、例如.《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高山》、《流水》这与伯牙鼓琴遇知音中间广泛流传。
段。”两千多年来,两首著名的古琴曲的故事一起,在人民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㈡传统意义的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于欧洲,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时期:巴洛克时期(1600年至1750年)——界定:蒙特威尔地在创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作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到巴赫去世,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至1827年)——界定:巴赫去世后到贝多芬去世,和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界定的贝多芬去世后。所以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史资料显示:古典主义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人们也往往倾向于把某个图案设计称之为“古典比率”,意味着这个比率保持了自然的平衡,并无奇特或标新立异,而是遵循规范的原则。正由于信奉这种“适当的比率”和自然平衡的原则,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
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而不是机敏地或富有进取精神地创作出乐曲来使听众着迷或惊奇。也可以说在音乐创作上不存在所谓“古典时期”,仅有“古典风格”。按照这种风格,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出了他们的名作。如果说这是杰出的典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风格并非仅仅出现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这个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的创根基本上也是这种风格,也是按照这种传统。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维也纳活动,他们之间互有影响。他们都是运用奏鸣曲形式的大师,写出了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这类体裁的不朽佳作;他们
也都致力于主题的展开以及利用调性的配臵来给抽象的形式注入细致微妙的表情。虽然三人都写过歌剧,但是真正在歌剧中留下了璀璨名篇的只有莫扎特,而且也确实没有称得上“古典主义”的歌剧风格存在。主要是这些大作曲家的器乐曲给了当时以及整个十九世纪以巨大影响。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显得较为艰深外,这三人的作品都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世界。
海顿是“交响曲之父”,是他将奏鸣曲式的灵魂——二元对比主题的冲突、发展和最终解决引入了交响曲,使交响曲具有了令人惊叹的戏剧性和哲理性。
莫扎特自然是天才中的天才!短短这么二三十年,就在不同体裁的音乐中写出了这么多精品中的精品,不能不让人倾倒!歌剧和钢琴协奏曲被乐评家们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这两种体裁也只是在莫扎特手里才第一次真正走入了辉煌。他写了近二十部歌剧,其中至少有六部被世人认为是最伟大的。他的钢琴协奏曲之纯净优美,后来的作曲家无人能比(贝多芬则是磅礴大气,又是一个境界)。他写了四十一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首承前启后的交响曲,其中最后的三部并不比贝多芬的差。他的未写完的《安魂曲》也是同类作品中最优秀的之一。
贝多芬总是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诚然,是他以九部不朽的交响曲把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提到了巅峰。在交响曲方面,他施行了不少改革,比如说加大了乐队编制、加入人声、改变了乐章的一些结构等,这些改革为后人大大拓宽了交响曲创作的道路,使交响曲的表现意图也扩展了不的哲理深度,也可无来者了。此外,鸣曲也是令人瞩目均律》为钢琴音乐
少。贝多芬的交响曲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他的三十二部钢琴奏的。后人称巴赫的《平中的《旧约》,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则是《新约》,由此也可见其地位。贝多芬有五部钢琴协奏曲,第五“皇帝”气势壮大,曾被人盛赞为“协奏曲中的皇帝”。他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四大小协”之一。他的十七首弦乐四重奏也是此种体裁中的精品。贝多芬的音乐中最大的特征也许就是“力量”了。他一生遭遇坎坷,但他很少在作品中表现悲愁与感伤的情思,他的音乐中有的常是孤傲的斗争、爆发的悲壮与巨大的热情和自信,故总能激起听众的激情和斗志,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的美,是需要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慢慢体会。欣赏音乐是丰富我们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高雅生活的追求!希望通过对音乐鉴赏这一课程的学习,能使音乐以一种美的姿态进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刘俊201050617148
第五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
浅谈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
发展
认识
正文:
在我大一的时候曾经连续花了两天看了为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而制作的《莫扎特传》和为Beethoven专门制作的《永远的爱人》,又同时喜欢上了日剧《交响情人梦》,再加上从小学习钢琴和声乐的缘故,在高中三年里,我专门对“西方古典音乐和钢琴的完美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认识,在对交响乐的研究上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在此,我很乐意和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在J.S,Bach出生之前,是音乐界著名的巴洛克音乐时期,之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大致从Bach到早期的Beethoven,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在Beethoven去世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开始发展,Chopin和Franz Lizst崭露头角。
下面,我就顺着这条线来阐述一下我对各个音乐家的认识。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J.S.Bach。20世纪的评论家和作家这样评价Bach:“他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他将自己触及到的一切发展到极致,对作曲技巧的掌握无与伦比”、“他的管风琴音乐将科学与诗歌、技术与情感、精湛技巧和高贵思想融为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对Bach最初的认识是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所学到的一首著名的曲子《G大调小步舞曲》,在学习了他的《C大调前奏曲》和《风笛舞曲》以后,我对他的音乐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和谐”。为了推广十二平均律定音法,Bach在1722年先后创作了上下两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集二十四首套曲,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大小调上,每首套曲又各有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是Bach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音乐创作的巅峰,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我最佩服Bach的一点就是他的十二平均律,学音乐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巴赫在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牛顿在物理界的地位一样。没有他,无法想象现在音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再要说到的人物必然是Wolfgang.A.Mozart,自从在高一看了《莫扎特传》,我就对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因为刘老师前一段时间重新放了这部电影,我当时那种惆怅的心情又被钩了起来。如果不是萨列里,Mozart的命运会截然不同,或许还有有更多的经典的曲子被创作出来。但是,如果没有萨列里,估计Mozart的才能或许还不会被发现。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Mozart指挥乐队演奏他的音乐,不是他和他的妻子一起玩耍游乐,而是他病入膏肓时,仍然躺在床上创作《安魂曲》的场景。他的脸色和嘴唇苍白,不时地咳嗽,却不停地在写,在哼唱。之后,我也无数次的聆听了《安魂曲》,好像真的能直接通过音乐抵达他的内心,他好像真的通过《安魂曲》诉说了些什么长期压抑在心里说不出来的东西,所以直到现在,我每次听《安魂曲》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平静和敬仰。Mozart是可悲的,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他病得快要死去的时候离开了他,萨列里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摧残他的精神,将他陷害致死。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老天让他拥有了别人永远也无法触及到的音乐创作上的天赋,让他创作出来了这么多经典的音乐。说到他的音乐,我不得不提的是《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这是Mozart一生中唯一一首双钢琴奏鸣曲,在我看《交响情人梦》的时候就深深地喜欢上这首曲子。当老师前几天放这首曲子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因为我原来觉得大概有很少的人才会欣赏这首曲子。我还很喜欢Mozart的另外几首曲子,比如《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土耳其进行曲》以及《费加罗婚礼》序曲等等。说到电影《永远的爱人》,我最先想到的是Beethoven在耳朵听不见的时候坐在空旷而安静的琴房里,将耳朵贴在钢琴的琴板上,聆听自己弹奏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时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认真,是只有一个音乐伟人才达到的最高境界。每次想到Beethoven,我都会诧异,他在耳朵听不见的时候,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复杂而好听的交响乐的。对于一个身体完好的人来说,能创作出来一首像样的交响乐已经是实属不易,他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是如何写出一首又一首经典的作品的。在他的音乐面前,他所有的性格上的缺陷都可以被我完完全全地忽略。我对Beethoven真正的了解是在看了《永远的爱人》之后,因为电影里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和让人不解的地方,在看完电影以后,我花了很多天去了解Beethoven,却总是觉得他是个谜,他的很多事情我还是不懂。说到他的音乐,真的可以说是百变,有时候过于悲伤,有时候过于欢乐,有时候却是雄伟壮丽。我最喜欢的不是《欢乐颂》,不是《英雄》和《田园交响曲》,而是Beethoven的《第七号交响曲第二乐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有可能是因为喜欢它的或喜或悲,或快或慢,也有可能是因为喜欢卡拉扬当时激情的指挥,也有可能是喜欢《交响情人梦》里乐队对这首曲子演奏时的样子。反正一听到这首曲子,我就很激动,忍不住的想指挥一下。如果说Bach是已有之物的完善着,Mozart是音乐上唯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间,那么Beethoven就是力量,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头的命运的人。他宣扬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准则,在身后留下了任何一位作曲家从未创造出的最强有力的音乐。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的性情极为恶劣——用传记家的话来说,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热爱,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雄壮的悲伤,他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喉咙那铁一般的意志!
下一个要说的是Chopin,其实我一直对Chopin了解得不是很深,让我对他有真正重视的一首曲子是他的《革命练习曲》,我听得这个版本是我喜欢的一个钢琴家演奏的,他叫Maksim Mrvica。我喜欢马克西姆,已经有五年了,去听过两次他在青岛的演奏会,并且有幸和他本人进行了交谈。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坐在第三排的最中间,是个不错的位置,所以听到他演奏的音乐的质感也是相当不错的。他弹得第二首就是Chopin的 《革命练习曲》,再加上当时本来就激动,所以在听完这首铿锵澎湃的曲子后自己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所以这首曲子在我心里烙下了印记,原来没觉得有多少感觉的曲子顿时。在整体上,“浪漫主义”一词在音乐领域是用以形容一段从大约1820年代至1918年为止的时期。当时的“浪漫”所代表的内涵与现代的定义并不相同,在1880年乐评家E.T.A.霍夫曼将莫札特、海顿、和贝多芬列为三大“浪漫作曲家”,而路易·史伯尔(Louis Spohr)也曾以“好的浪漫风格”来形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里的其中一个段落。严格来说莫札特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而贝多芬则被视为是浪漫主义的开端。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主流音乐风格的大变,19世纪时期的音乐开始被人冠上“浪漫时期音乐”的称呼了,后来的音乐史学上也都采取了这种区分法。现代对于浪漫主义音乐的研究重点包括了构成其音乐的元素—例如对于民间音乐的大量使用,这也直接反映了当时浪漫民族主义的潮流。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洛伦佐·达·彭特替莫札特撰写的歌剧剧本,搭配上莫札特谱出的独特音乐,呈现出了一股带有个人和自由特质的新音乐风格。浪漫音乐的世代将贝多芬视为是他们理想中的伟大作曲家—他撕碎并重谱了英雄交响曲,以抗议拿破仑皇帝的权威。在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中,他竖立了“救人质歌剧”这样的典型歌剧剧本,这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种音乐文化的表现,以赞扬那些在维也纳会议年间期盼自由的所有激进文化人士。在当时的音乐文化中,浪漫音乐走上了开放的大众路线,主要依靠敏感的中产阶级观众支持,而非宫廷内部的人士赞助。公共的演出形式也塑造出了一波新的歌剧世代,大量音乐家以独唱的方式登上舞台,最知名的包括了帕格尼尼和李斯特。贝多芬对于音调变化的大量使用也激发出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让它们成为音乐里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尤其是后来的钢琴音乐和弦乐四重奏,都证明了音乐世界里还有一大片尚未被开发的领域。身兼作家、乐评家、和作曲家的霍夫曼还曾主张乐器音乐可以比歌唱音乐还具有表达潜力,这个概念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霍夫曼自己既是音乐家也是文人,他鼓励应该以音乐“有系统的”述说一个故事,许多大众开始对此产生兴趣,虽然他仍然遭到一些其他作曲家(如费利克斯·孟德尔颂)的批评。19世纪早期乐器科技的各种新发展—如钢琴的铁架、弦乐器的缠弦,都使乐器得以发出更高更广的音带、和更多的音色,另外也使演奏者能够表现出他们个人独特的技术层面。这样的科技不但扩展了钢琴的长度,也引入了更多音乐的结构,并且创造出许多新的音乐类型,例如站立的歌剧序幕演唱、钢琴的幻想曲、夜曲、和协奏曲,都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在歌剧上,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魔弹射手》成为一篇根基于民俗文化上、融合了超自然惊悚与紧凑剧情的浪漫主义经典作品,法国的埃克托·白辽士在其早期作品中也呈现出了丰富的音色和音质。身为后来被嘲笑为“未来音乐家”(依据华格纳自己的说法)的激进份子,李斯特和华格纳作品中都带有对于自由、灵性、魅力、以及近乎标新立异的个人特质的浪漫崇拜。从1815年至1848年的这段期间被视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贝多芬(1827年去世)和弗朗茨·舒伯特(1828年去世)都在这段期间完成他们最后的作品,另外还包括了舒曼(1856年去世)和萧邦(1849年去世)。白辽士与华格纳则在这时开始他们的创作生涯,年轻的李斯特和费利克斯·孟德尔颂也在这时崭露头角。在这段时期之后,随着萧邦和帕格尼尼的去世,李斯特退出了演奏舞台,华格纳也暂停作曲直到他在巴伐利亚获得赞助人为止,而白辽士仍在坚持以激进的音乐路线对抗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风格。音乐里的浪漫主义思想至此可以说已经结束了其首要的影响阶段,而进入了更为广泛的浪漫音乐时期了。